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运营 管理措施 对策 探讨

关于运营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从企业产品生产转化而来的,自其产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企业生产对于运营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断加深,其认识领域已经逐渐从有形实物跨越到无形服务类管理之中,其本质就是将原始的生产资料转化为无形的服务及有形物质产品,通过创造无形价值为有形物质提供附加值。在近几年,管理界又将有形与无形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延伸,将用户的理念及认识角度加入,在用户的指导下定义运营管理的方向。

一、以某化工企业为例,阐述运营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公司生产规模同管理人员间的矛盾

某化工企业是一家从事基础化工产品生产与制造的企业,虽然生产规模和产值不大,但是产品种类覆盖较多,主要包括硫酸、苯酚、氟化氢制品、氟化铝、电石、液氯盐酸、工业用碳酸钠等产品。但是,目前其生产过程的产品附加值过高,产品生产的能耗、成本同先进的企业相比均较低,有些生产线已经划归为国家强制类产品,随时面临淘汰的局面。基于公司目前的运营情况,参与生产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众多,现有职工人数4000余人,尤其是管理层所占的比重同公司运营管理规模严重不匹配,存在严重的管理过剩现象,虽然公司对于管理层进行过几次整合,但是迫于种种原因,改革一直不彻底,由于管理过密,在事物处理过程中存在扯皮、推诿的现象,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下,绩效工作落实不彻底等情况。

(二)具体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涉及能源、化工企业,其企业理念就是在尽可能降低能耗、成本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为企业最大创造价值,提高产品的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节能减排这一阶段,主要落实的步骤为:引入先进的生产线,革新生产方式,再者,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效,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调配。由于该化工企业对于上述两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注入的精力和资金不足,导致公司发展潜力不足,后备力量缺乏,在生产方面,虽然一些产品的产量得到单纯性的提高,但是,是在高耗能的基础上的,同一些先进的企业相比,存在重大不足。比如,该公司的PVC合成材料生产车间经过几次技术革新,其产量从3kt/a增加到30kt/a,但是,其生产线存在严重缺陷,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关键设备的嵌入水平存在巨大缺陷,导致生产线的实际运营能力不能达到设计效果,加之生产管理制度制定、落实不严格,生产力分配不合理,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

二、根据具体管理问题相应解决措施

(一)将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引入化工企业管理中

现代的运营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做出合理规划和安排,然而,合理优化的安排,是建立在对于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的,由于企业的生产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不仅仅由企业的产能决定,还受产品投入、交易过程、甚至产品供应链问题,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因素中准确把握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利用计算机,通过信息技术突破管理瓶颈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近几年,在企业中广泛使用的有CAIN,CAM, FMS等运营模式,在国内的企业管理上得到了极大地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强了企业在国际产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二)化工企业运营管理理念的革新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已经被推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由于现代化的生产线,加之全新的生产管理理念,导致一些陈旧的管理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企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化工这一行,产品原料及加工工艺随时更新,加之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导致化工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既要保证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又要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尽量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必须更新其管理理念,重新分配组织管理模式和结构,管理的倾向点,应该向全面管理、重点优化的角度走。比如,在之前的泰勒时代,管理工作主要着力于人们的管理动作,通过规范每个人的管理行为,达到管理优化的各个击破,到了后期的福特时代,则在之前的基础上注重人们的交流与配合,流水线式的分工合作运营模式开始露出萌芽,确保生产全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资源和能耗的最大程度利用,在当今管理手段来讲,由于准生产时代的来临,管理行为有了一定的弹性,更加注重管理过程的长远利益,将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很好的融入进来。针对化工企业来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首先,必须保证生产过程的实时联通,不能像以往每个生产环节彼此割裂,每个环节必须在生产方案进行前,制定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并且由管理运营部门负责协调统一,保证生产效率;再者是,必须把环保理念纳入企业绩效测评中,在评估企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产品附加值的大小,即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检验;最后,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一些涉及到管理范畴的参数,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机统计、处理分析,保证制定的管理运营方案切实可行,杜绝主观臆测和人情关系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季建华,邵晓峰。运营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万志坚.企业物流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美)威廉厂·史蒂文森.运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行效益;运行收入;运营成本;实施保障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highway development,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freeway company operation benefit is a curr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highway enterprises must take to increase revenue, reduce operating costs, and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other measures, so as to better ensure the operation benefit.

Key words: operation efficiency; operating income; operating costs;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中图分类号:U412.36+6.1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一、影响高速公路运营效益的若干因素

一个高速公路企业要取得良好的运营效益,就应考虑运营收入、运营成本和运营管理绩效这3个关键因素。而从影响因素的性质上看,影响运营效益的因素主要来自企业的内外环境。

(一)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企业的运营效益受到外部环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然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很完善。国家行业政策、经济政策、环保政策、高速公路项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社会支持环境、市场态势等的变化都会给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运营是由一系列的企业经营活动构成。高速公路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战略、模式、制度和办法等都影响运营效益。从高速公路企业内部环境来看,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

1.财务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时期大中修等养护维修费用、管理费用、交通量达不到预测水平、收费标准调整、经营决策失误等都会导致投资达不到预期的效益。

2.运营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服务水平差、运营组织效率低、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当然,以上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如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会对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经济效益和运营管理基础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部的市场环境因素会影响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效益和运营管理效率;行业政策变化会影响收费标准的调整和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等。

二、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途径

(一)提升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模型

高速公路企业要提高自身运营效益有三个基本途径:一是提高运营收入;二是降低运营成本;三是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这三个途径又包括许多具体措施和方法。要达到整体运营效益提高的目的,还应依托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变革,离不开企业外部支持环境。企业战略、人力资源、领导、组织和企业文化等是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保障,企业所在区域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策法律、技术水平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实施各项措施的基础。

(二)提高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高速公路企业可运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手段和有效的经营开发措施,利用现有高速公路设施及其沿线资源的功能,提高运营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本身的运营效益。

1.提高运营收入

运营收入主要包括通行费收入和多元化经营收入。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主营收入。决定通行费收入的关键因素是收费标准和收费交通量。收费标准是受政府监管的,因此在收费标准确定的情况下,提高通行费收入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收费管理和增加车流量。一是加强收费管理。在收费标准确定情况下,可通过加强收费管理来确保收费收入的稳定和增加。高速公路企业在客户群稳定的情况下,应加强收费管理,加大堵漏保收的力度,完善各项收费管理制度。二是增加车流量。高速公路企业可通过完善伺服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优化通行环境等手段,吸引和发展潜在的客户群,从而提高通行费收入。如途中紧急救援,车流跟踪监控、餐饮、加油,行驶环境预报等系统,为行车提供安全救助、旅途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流,以吸引交通量。三是加大经营开发力度。高速公路企业还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施综合开发战略,进行多元化经营,可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广告业、物流业、旅游业、高速公路客运业、房地产业等,为企业发展新的创收点。

2.降低运营成本

影响运营成本可以分成三大类,即约束性成本、弹性成本与运营技术。约束性成本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路产摊销、财务费用。弹性成本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养护维修费。从控制约束性成本角度分析,目前高速公路企业路产摊销的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工作量法,二者相比而言,工作量法更符合会计中收入与成本匹配的原则,但在预定净残值和特许经营权使用条件不变的约束下,不管采用何种摊销方法其总成本并不会减少;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费用主要是由于企业融资产生的贷款或者债券利息费用,在还款方式和利率固定的条件约束下,高速公路企业没有可行有效的方法去控制财务费用。因此高速公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弹性成本及提高运营技术。实施措施有:实行运营成本的全面控制、运营目标成本控制模式、推行养护管理市场化、采用运营管理新技术等。

3.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运营管理效率是保证高速公路企业具有良好运营效益的重要条件。高速公路企业要实现最优经营目标,提高其运营效益,就需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相互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高速公路企业的组织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等。一是运营管理体制优化。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体制直接影响企业综合效益的发挥。目前管理体制常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等弊端,造成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低以及资本效率下降。运营管理体制优化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运营管理体制首先要按照运营管理体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坚持依法治路;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企分开、分工合作、精简高效的主要原则来理顺各种体制关系,采用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管理机构,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高速公路企业经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特许经营使高速公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管理职责分明。而目前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经营人员权、责、利不对称,经理对企业目标的追求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经营人员对下属职位和个人缺乏激励和监管的积极性,企业运营效益难以提高甚至呈下滑趋势。

高速公路企业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管理资源,适应运营管理系统化、高效率和服务优质的要求,“精简有效”地合理配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收费人员,“因路而宜”地科学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保障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使高速公路企业发挥出综合优势和整体运营效益。

(三)提高运营效益的实施保障

采用加强收费管理、增加车流量、加大经营开发力度、控制运营成本、优化运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措施,使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还需要企业的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技术、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支持,也有赖于企业所在区域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策及相关技术条件等外部因素的保障。目前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为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及其效益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有效的外部市场运行条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为高速公路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资产管理等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高速公路企业要保障提高运营效益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就应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高品质服务意识,实施深化多元经营业务的战略,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完善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经营机制。

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综合采用上述三条基本途径及其措施。这些措施涉及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随着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变革,高速公路企业确保其运营效益越来越显得重要,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仍需进一步统一和研究。

参考文献: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集团管控模式的基本类型分为三种,即财务管理型、战略管理型和运营管理型(操作管理型)。从管控的粒度而言,三者依次细化。

在企业的收购、合并和整合过程中,为了发挥“协同高效”的集团化管理优势,“运营管理型”模式越来越受青睐。因为在专业分工、资源共享和指挥协调等层面,运营管理型模式均有“深入、快捷”的特点,利于增强集团的整体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主导权。

例如,公司A、B、C在整合前是三个独立法人,客户、产品高度同质化,合并后,按照“运营管理型”模式整合,成立公司D。母公司D统一管理财务、销售和采购等经营活动,子公司A、B和C专业从事制造。这样整合后,集团统一了品牌、营销和研发,专业化的子公司保证了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夯实了“1+1>2”的管理基础。

二、运营管理型的难点

运营管理型是“强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务深入到了执行层,管理的难点相对财务管理型和战略管理型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1.“做什么”不明确

母公司不仅管理子公司的财务指标和战略绩效,还明确地要求子公司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交货日期……产品和服务既可能直接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又可能来源于母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分解(如完成某些组件)。这样,客户需求信息、内部任务分解等就对母公子与子公司的协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怎么做”不清晰

母公司不仅要求明确子公司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子公司怎么做?能否做出来?因此,集团在对子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时,需统筹各子公司的技术与设备能力,继而合理分工、优化。这样,母公司在要求子公司“做什么”时,同步评估技术和产能的可行性,才能保证子公司按时按质交货。

3.“做得怎么样”没有数

母公司必须关注子公司执行的结果,掌握物流、生产、质量和成本等动态信息,跟踪集团内外部物流的状态,从而保证客户服务水平。

4.“有什么风险”不可知

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母公司必须制定严格的内控体系,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风险控制。例如,对于生产进度、成本消耗和质量缺陷等,母公司均应跟踪、控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升公司的整体利润。

集团化的公司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如何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和管理模式的落地,对“运营管理型”集团而言尤为重要。

事实上,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运营管理型”模式,但由于管理手段跟不上,最终集团化管理只能是“弱控制”。

三、“运营管理型”集团的ERP建设思路

1.管理模式与内部供应链设计

“运营管理型”集团一般采用了“专业分工、协同高效”或类似的模式。这种模式对组织协调、资源分配、信息共享和流程畅通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既要实现集团统一的战略目标与经营指标,又要发挥各分子公司的能动性。因此ERP系统必须是基于多公司多工厂的架构设计。

对内部供应链而言,跟据集团是否集中销售、集中采购,有两种可选的模式。

(1)完全整合模式:集团对采购、销售集中管理,对外接口是唯一的。集团应用内部采购、销售模式,实现内部公司交易(图1)。

(2)锥形整合模式:集团的采购、销售业务,既可由内部采购机构(或公司)、内部销售机构(或公司)处理,同时内部制造公司也可直接对外采购、销售(图2)。

从管理的灵活性而言,锥形整合模式赋予子公司更大的权限,但集团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集团整体的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益。完全整合模式有利于集团对市场的统一策划和运作,增强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2.编制ERP(或IT)规划

IT规划服从于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模式。IT规划的核心目标在于用什么样的IT架构来支撑企业战略与管理模式的落地。ERP作为集团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作用在于支撑从市场、订单(含内部订单)、采购、制造、质量、财务(含成本和合并报表)以至商务协同(客户与供应商门户)等核心业务,从而构建企业完整的价值链保障体系。

“运营管理型”集团的ERP(或IT)规划,重点在于依据集团的管理模式与内部供应链结构,分析各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作用,设计内部公司的关联交易流程,进而深入剖析各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并且必须结合ERP(或IT)系统阐述技术的可行性,最终提出完整的ERP(或IT)建设方案。

3.完善基础管理与规范

ERP系统的运行依赖于完整的管理体系。ERP项目建设是管理基础和规范不断修订、完善,并与ERP系统的理念、流程相互融合的过程。

例如,集团的物料编码规则如何制定?当新增、维护物料时,控制的流程是什么?对于集中销售的公司,订单如何分解到各制造公司?当需要采购原材料时,采购控制的流程是什么?内部交易的价格体系如何决定?当产品完工后,是由制造公司直接发给客户还是由销售公司发货?客户退货是退到销售公司还是直接退到制造公司?这些管理基础必须清晰、可行,并且有相应的控制体系,才能保证ERP系统的推进。

4.IT治理与ERP实施

IT治理与公司治理是合二为一的,不存在独立于公司治理的IT治理,即集团决策层监督、保障管理层依据IT规划,落实项目建设,以确保公司运营与IT运行相辅相成――“IT就是管理,管理就是IT”。

对于ERP实施而言,最重要的是组织保障,即投入哪些资源?各负责什么?有问题如何解决?谁解决?

咨询公司一般有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目标、措施、可能出的风险及影响、预防与应急措施等。

四、“运营管理型”集团的ERP应用路线

根据公司分工与协同的方式,应用路线各有差异。图3是一个“运营管理型”集团的ERP应用路线示例,其中,“客户”指外部客户;“供应商”指外部供应商;母公司集中管理销售、研发、财务和采购等(如将销售、采购等业务单独成立专业的分子公司,其ERP实现路线与集中在母公司管理的方法基本相似);子公司是制造公司。

具体地,母公司面向客户,承接销售订单;根据合同要求,组织产品研发,设计图样。设计完成后,母公司向制造公司下达采购订单。制造公司接收母公司的内部采购订单,编制生产计划,进行技术准备、生产准备。当原材料不足时,制造公司向母公司提出采购请求。母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将物资直接发送到制造公司。供应商根据采购清单开具发票,交由母公司,形成应付账款。制造公司按照产品时间、技术与质量要求,安排生产作业。产品完工后,检验合格后入库、发货。制造公司根据母公司的销售订单,直接将产品发运给客户。母公司根据产品销售清单,开具发票,交由客户,形成应收账款。

在集团内部交易为:制造公司的物料领用、产品入库纳入制造公司的财务管理,核算制造公司内部的生产成本。供应商直接送货到制造公司,验收合格后入库,相当于制造公司的供应商是母公司。因此,从财务角度而言,制造公司是应付,母公司是应收。制造公司直接发货到客户,相当于制造公司的客户是母公司。因此从财务角度而言,制造公司是应收,母公司是应付。当制造公司之间发生物资调拨或者生产协作时,相互之间同样产生内部交易,彼此之间根据业务往来产生应收、应付账款。集团合并报表时,根据内部公司交易记录,自动抵消分录,以得到真实的财务报告。

五、ERP对“运营管理型”集团的价值

ERP是业务支撑平台,对于“运营管理型”集团而言,ERP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1.ERP能帮助企业的战略落地

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执行才能实现。对于“运营管理型”集团而言,首要的困难在于如何保证指令不偏不倚地传递与执行。通过ERP系统,能够支撑整个集团从战略制定、预算编制到监督协调等过程的执行,以及执行过程中对各机构的监督、考核和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2.ERP能支撑集团的管理模式及其变革

当集团决定采用“运营管理型”模式,那么就意味着“强控制”。这种控制必须是深入到业务级,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手段,在复杂的内外部交易中,对重重相叠的信息、物流、资金的管理是极为困难的。

但是对于ERP系统而言,只要定义了集团组织机构和内外部买卖关系(或“内部公司”),那么在外部订单录入时,即可查询、评估各内部公司的库存可用量和产能,继而进行多公司环境下的主计划,自动创建面向内部公司和外部供应商的计划采购订单。计划采购订单确认后,那么将内部采购订单到内部制造公司,形成内部制造公司的内部销售订单,进而驱动内部制造公司的业务;将外部采购订单通过门户给外部供应商,继而执行后续的采购业务。

对于内部制造公司而言, 其业务流程的执行状态实时反馈给母公司(或内部销售公司),那么母公司(或内部销售公司)即能掌握集团的生产状态。当内外部业务发生异常时,通过ERP系统及时预警,能够促进问题的跟踪与解决。

当管理模式变化时,只有借助于ERP系统,重新实现组织、流程的定义,才能快速为业务的过渡、定型提供保障。否则,管理的变更可能引起业务的混乱。

3.ERP能提供协同工作的平台,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沟通和决策

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内部管理的重点在于突出“资源共享、协同高效、专业分工”。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32-02

高速公路代表着一个国家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路程的不断增加,科学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模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高速公路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设施,一定要采取最新、最先进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方案。只有这样,高速公路才可以不断降低繁重的交通压力,增加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进行持续健康的发展,持久的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和模式滞后于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整合高速公路信息资源,对高速公路进行运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

我国的高速公路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却非常快,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推动力。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加上公路建设费用来源不同和全国没有统一的建设发展模式等因素,导致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明显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不同地区的运营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在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初期,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一般依赖于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即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网络通信系统。许多的高速公路都进行了机电系统的操控,比如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网络通信系统的科学管理。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建设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第一,运营管理模式不健全,运营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有待提高,而且因为建设初期没有对高速公路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使得运营管理设施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虽然公路上已经对监控、通信和收费系统进行安装,但是运营管理对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几台电脑就可以控制管理的。第三,国内许多高速公路采取分段、分线建设的管理模式,导致不同线路、不同路段的运营管理模式不同,使得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无法充分发挥。而且不同路段的监控、通信和收费分散独立运行,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使得运营管理和高速公路规划常常在协调方面发生问题,进而导致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自动化程序低、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范围小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我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建设。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以及高科技的交通管理进行了科学的结合,建成了收费处、路段和地区的信息管理模式,以便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全面、及时的动态信息,方便其对每个路段、收费处的信息资源实时进行监控管理,面对一些突发事故也能做出最及时的应对。但是,目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运营管理偏重于行业和部门内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高速公路上大众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以及MIS系统因为高速公路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而引起衔接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高速公路中各级管理部门和操控机构为服务对象,进而实现不同路段、不同收费处的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不同管理级别可以综合办公。因此,所要设计构建的运营管理系统必须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一)接口层模块

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国内许多路线配备的监控设备和信息收集设备没有统一的控制模式,再加上不同路线的实际环境不同,导致了不同路线采集到的信息无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统一的连接和控制。因此,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制定规范统一的接口软件,一般包括:监控视频接口、收费接口、检测控制设备接口等。同时还要制定标准的信息接口模式,以此来达到高速公路网上各种硬件设备无缝连接,统一管理的目标,有效地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

(二)信息处理层模块

当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下达命令后,首先要经过接口层的正确转换,才能应用于信息的处理层,确定是否要对高速公路中的收费信息、监控信息以及不同路线上的气象等情况进行采集或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化网络管理的需求,还可以帮助领导层及时掌握高速公路上的最新动态。依据该模块可以保证高速公路上的综合信息得到的管理,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应用。

第一,服务与交通指挥。该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收费站、隧道以及交通信息等表示出来,帮助人们了解路段情况,当人们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可以在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做出最合理的判断,避免引发无谓的伤害和损失。对于高速公路的信息管理中心而言,可以实时显示出不同车辆的详细信息,进而对其做出限速或报警的提示。第二,服务于收费以及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汇集不同路段中各个收费站的收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将高速公路上收费系统的通行费用进行自动拆分,然后引入银行或其他第三方的介入,完成通信费用的收支,保证日常的收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另外,系统还可以保证收费票据的出入库管理和核销,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等操作。第三,服务于公路维修与养护。系统可以实时的调查不同路段的信息,了解路段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公路维修养护计划,保证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业务办公系统模块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之一就是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它可以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的日常办公提供友好的服务,而且还可以将信息处理层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上级管理部门和下级具体操作单位实现远程互联网交流、互联网办公,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使高速公路管理层掌握各路线的最新状况,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且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可以结合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特点对其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通过该技术将会议精神、公共信息、电子刊物、档案管理、论坛动态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外进行,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无纸化办公。

(四)高层决策支持系统

当信息采集层对路况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后,经过信息处理层的处理,最终存储到具体的数据库中。如果高速公路的管理层要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或其他操作的话,可以从数据库中的海量业务数据里对所需数据进行抽取和分析,为最终所作的决定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管理层要对高速公路某个路段的收费进行调整,就可以从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收费标准信息以及车流量等,对未来做一个合理的预判,进而做出合理的费用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动态效益分析模型,对还贷和收费等事务进行分析,以便管理层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三、结语

在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对系统工程机理和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成功的组建出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实现我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它不仅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规范的运营管理,而且还能够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导层提供最新、最准确以及最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使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者一定要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大力研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方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此来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坚定的前提,为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雪蓉.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抓落实工作之思考[J].成都:经营管理者,2014(1).

物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信息化的促进以及互联网技术,使农业经济发展从资源型向技术性农业的转变,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的投入,还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解决农业经济成品加工及推销的短板,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业建设中的概况

1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落后

很多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信息交流受阻,部分地方还在沿用旧的管理手段,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管理体制落后的地区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核算相关数据,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差。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区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管理方式,但有些地区仍然处于发展落后的阶段,农村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于新时代的产物还比较陌生,仍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管理,降低了工作质量。

2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传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对于农业来说,在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而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基于此,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不断的優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以此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完善对策

1.优化管理体系

在实际管理过程,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认真规划和组织农乡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个环节,令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由于从制度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而且有了制度的支撑,对管理效果的观察与衡量也更为直观与方便,这样有助于管理者观察和比较阶段性农乡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而及时找出问题,规范管理模式及策略,保障农乡经济管理质量。在制定管理体系时,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态、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考量,制定出和当地经济相符合的管理方式。通过规范征用和流转农村土地,减小农户外流的压力,解决土地闲置的情况。另外,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合理调整发展结构,加强农户与企业的协作,全力支撑农副业经济的经营。

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主体要努力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并大力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方可有效提高农户的纯收益水平。各级政府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农作物,通过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和纯绿色农作物的手段,可以更好提高农作物本身特色的地区竞争价值。研究销售初级农作物时农户收入偏低的具体状况,农作物运营管理人员要大力发展农作物生产地区的深加工行业,而且要合理利用先进的农作物保存、保险、运送与条件包装方法,保证有效提升农作物质量,减小物流损坏。为此,农业运营管理人员要大力培养农作物加工单位,进而更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深加工意义,极大提升加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升级,而且通过集中加工单位的地区措施,保证农作物深加工单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地区竞争优势。

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增大对农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与技术投入。技术支持与经费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要求同时跟进实行。基于环境的优化与建设方面,能通过提高环境的机械化水平,为技术革新提供条件。例如,创建公路网络、防护林网和电力系统等,为达到机械化生产目标提供条件。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大力发展旱涝保收高标农业与优化各项管理机制,进而更为顺利应用基础设施。最后,根据相关需求合理制定制度,以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例如对于种植环节严重耗损人力费用的情况,要不断完整农机结构,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此外,制定安全鉴定机制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严格控制市场环境。

4互联网技术的灵活应用

要全面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合。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到底,并不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必要时可将其作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必须与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制订合适的发展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从土壤、水文和肥力等方面对土地进行全面分析,为以后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可以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获取与农产品价格相关的有用信息,必要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评估。

5完善农业经济金融管理机制

健全的农业经济金融管理机制可以保障农业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要创新性的制定出适合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征用和流转解决土地荒废、劳动力外流等负面现象。还可以有效的关于惠农政策的优越条件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使其真正落到实处、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减少不合理开支、杜绝浪费。

6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积极对当前的农业生产机械进行创新,提升生产机械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其作业能力,降低在农业的种植与收获环节的人力成本与物力成本的投入,从整体上提升当前的生产水平。积极进行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从整体上提升当前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进行宣传,促使农业管理者对当前的农田基础设施、农机道路、防护林网、配电以及输电设备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新农村环境建设机械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