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市场化改革

高校市场化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市场化改革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考核体系 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很多业内同仁对这

类问题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这一系统工程中学生考核体系这一环节如何进行改革的探讨则相对较为薄弱,为此,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的改革应走市场化、多元化、学分化的道路。

一、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目前,高职院校现存的学生考核体系仍带有很浓厚的学历教育考核色彩,基本上还是沿袭着普通高校的考核方式,仅凭一纸卷面考核分加上少量的实习实验课成绩就可决定一个学生的合格与否,这是有悖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的一种积习,是应列入必改范围之内的。所谓市场化,即指按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知识能力结构,来确定考核方式,也就是一改传统的学府化考核方式,完全按市场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以最能考核学生实用型能力的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考核体系改革应具备的第二个特点是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学生有关的最终评定标准除了卷面和课堂考核之外,还应有实习实验考核,社会相关能力考核,如市场调查、营销实践、策划宣传、协调管理、商务洽谈、礼仪等,有的还需有技术创新考核,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考核,相关国内外前沿性知识、法律知识考核等等。这样才有可能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考核体系改革应具备的第三个特点是学分化,这里所说的学分化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学分制,它是将学生考核中的科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不仅要考营销理论,还要将营销策划、营销实践、口语表达、市场调查、甚至体能都列入考核范围,然后再依主次轻重给各个子项设定一定的权重和分值,总分可以是百分制,也可以多一些,让学生自由选择参考的项目,当各个子项的考核分值相加达到60分即可视为该科考试合格。这样的考核有两点优势,一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报考试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发挥,二是避免了原有考试方式的重理论,轻技能考核面窄的弊端,从考核方式上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多面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实施市场化、多元化和学分化的必要性

1.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证明,高职教育改革必须走市场化与企业紧密结合的道路,以高职教育发达的德国为例,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且被德国人引为自豪的是双元制教育,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该体系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学习的教育模式,即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它的基本流程是:

这种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就是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共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整体培养目标上合二为一,在培训过程中又一分为二。

2.国内高职教育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差距,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包括考核方式在内的教育改革的力度。日前,我们对省内55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其中有近40%的受访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欠缺;64%的用人单位认为在学校考高分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而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65%的单位认为是学校与企业沟通少,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3.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要求高职教育的教改,特别是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与市场实际需求更紧密地相结合。在我们对省内外7所高职院校645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50%学生对考入高职院校的满意度为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牌子不够硬,对本专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是该类学生认为学校现行的教材与社会实际需求关系不大,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差。对“现有的教材教法考核方式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宗旨”是否吻合一栏,有286人回答:“差距较大”。从上述倾向不难看出,学生对本校专业的满意度、兴趣度、勤奋度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如果从教材教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加以适时而实用的改革,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十分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与高职院校考核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实际问题

在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际问题尚未解决,如果这些问题未加解决,将会使其改革效果大受影响。

1.学制变化引来的实际问题。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实行考核学分化之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获取合格学分所需的时间将会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可能提前毕业,有的学生可能要延迟毕业,这类学生如何管理,费用如何收取,毕业证发放的时间差等问题如何解决,都需优先考虑并妥善解决。

2.教师工作量计算问题。实行考核学分化后,各专业学科将依据市场实际需求,将原有的单一的卷面考核实验考核加上实用能力考核后分解成若干个子项,每个子项依权重设定一定的分值,像商品“超市”一样,供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子项来学习备考,这样势必造成在选课上的流动性较大,原有的实体班级将被课程班级所取代,由此引出的各科任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显然已不适用,还必须有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与之配套实行。

3.如果实行市场化的考核方式,必须有与之适应的企业岗位供学生实习实践,要有来自一线的对学生实用能力的评估和考核意见,这就要求学校有更加广泛而牢固的用人单位为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和对口的联系,才能把这一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我们的教育决策层,学校管理层,基层工作者、社会和企业的广泛支持,并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使高职教育真正步入健康高速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占锋.关于学分制的思考.黑龙江高等教育.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模式 高校 后勤服务

目前,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大多数高校形成了“小机关,多实体”的模式,部分高校组建了后勤服务公司,也有部分高校引进了社会企业参与校内竞争。高校后勤的主要职能从办后勤已经逐步转向了管后勤。分析和评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基本模式,审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和困境,对于进一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后勤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及意义

公共服务是指城市公共领域所提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服务的总称,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公共教育、消防救灾、信息服务等等。在传统的公共服务体制中,政府承担着组织和实现公共服务生产的全部责任。20世纪80 年代后,各国纷纷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从本质上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它借助社会或市场的力量把服务的提供者或安排者与生产者分离开来,把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那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交由社会来行使。市场化使原有的政府决策投资并生产公共服务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市场机制为杠杆吸引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源,使得以往的一元格局为市场化的多元格局所取代。实践表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巨大,它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通过市场机制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生产效率,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使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直接干预企业和社会的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制定规则、政策引导、依法监督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其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变,即政府“ 掌舵”,市场“划桨”,建立起以市场具体运作为依托,以政府宏观管理为维系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视野下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和困境分析

(一)高校后勤实体垄断经营,后勤运行效率低

许多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还是把原有的行政事业化的后勤社会化、市场化。后勤服务公司是由原来的后勤部门转换而来的,仍然是自办后勤、独家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及管理活动明显缺乏开放性,学校没有选择权,社会优质资源无法进入,后勤缺乏激励机制,以致后勤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均较低。虽然有高校探索建立内部竞争机制,但是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自办后勤,产权关系不明晰,大多数高校依然没有摆脱办后勤的负担和办企业的风险,一切经营管理和投资上的风险依然由学校承担。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不合理, 后勤服务市场机制作用受控

由于后勤服务的质量和价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绪有着直接影响,容易诱发事端和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导致许多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负责人过分强调后勤服务市场的属性与一般社会服务市场的差异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稳定教育管理秩序,经常施之以非市场化的手段,这不但干扰了后勤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使后勤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规律、供求关系等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阻碍了改革的深化。

(三)高校后勤产权关系不明晰,高校担负着不必要的风险

由于改革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明晰,大多数高校依然没有摆脱办后勤的负担和办企业的风险。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但大多数后勤服务实体尚未注册为独立法人企业或注册后也多数属于学校独资,未真正脱离学校。由于学校后勤实体自主经营权没有真正企业化,加上社会资金的渗入,许多学校后勤产业发展较快,参与社会经营活动日益增多,社会融资、银行贷款数额巨大。后勤实体赚钱自己支配,缺钱则以高校后勤姓“教”为借口向高校要,没有“防火墙”,一切经营管理和投资上的风险依然由学校承担。

三、公共服务市场化视野下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

(一)明确市场化原则,遵循市场机制把高校后勤彻底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由封闭经营纳入到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来,与社会各种服务主体一道形成共同的服务市场。实现后勤服务市场化,必须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有目的、有选择、有步骤地引进社会力量,适时适度地开放后勤市场,让其与社会上的服务机构参与平等竞争,这不但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而且可以打破单位制下的各种自成体系、自我配套、自行封闭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服务垄断格局,即改变内部服务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社会的横向服务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善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损耗,节约高校办学资金,使后勤服务真正走向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逐步脱离后高校的后勤服务应自觉遵循市场规律

公共服务市场化把服务的提供者或安排者与生产者分离开来,借助于社会或市场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把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那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交由社会来行使,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高校后勤服务属于社会第三产业范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病症,限制了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节约功能的发挥。剥离高校办后勤职能,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商品经济法则,把高校后勤这些商品属性很强的“行业”回归到社会中,使其恢复原有的商品化的属性和功能,将自我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社会承担的功能尽可能交给社会去办,为建立规范的后勤服务市场机制创造条件,并使高校规避办企业的风险。

(三)加强政府的主导和管理作用,确保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单项改革,实际涉及政府的计划、财政、建设、税务、土地管理、金融、建筑、房产管理等社会许多方面,政策性很强,实践要求很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地政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重视程度、支持高校改革的力度以及给予优惠政策的宽度都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多年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证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好的,这个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就好,如上海、湖北、陕西。尽管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不尽相同,但社会化程度都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当前高校后勤改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时候,支持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仍然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以一个主动的角色出现,把高校后勤改革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畴,组建。 政府要以一个主动的角色出现,把高校后勤改革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畴,组建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参加的后勤改革协调小组进行组织和协调,制定高校后勤改革规划和政策法规等实施办法;要在资源配置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要在政策上扶持和关心后勤改革,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税费及手续环节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提供优惠条件促进高校后勤经济实体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步伐;要把高教事业的发展同城市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合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

后勤行业协会的定位应该是各类学校后勤实体以及企业组成的自律组织,它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起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包括制定服务规范、收费限额、安全卫生和质量标准等等,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同时开展后勤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检查评估等工作,实施行业管理。后勤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后勤管理、促进后勤行业自律,是加强后勤管理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程详国、韩艺.《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4(4);

[2]刘继安.《高校后勤社会化面对4 道解析题》[N].中国教育报,2002.02.03(4);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虽阻碍重重,但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其根本原因是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认识不够,没有切实的理论、政策来指引市场化的进行、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等问题造成的。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加速进行,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

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重整高等教育》报告,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竟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就笔者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合理整合和利用社会有限教育资源的一种市场运作方式,一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的市场运作方式。

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具有以下几层内涵:

1、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这就要从根本上破除高等院校的国家垄断,打开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开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种渠道,以便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发展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在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鼓励多方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投资模式。

2、高等教育市场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供求机制。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能够调整高等教育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向平衡化发展。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才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特定层次和种类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及价格高低反应出来,并形成个人和企业对特定种类教育的需求,引导高等教育供给部门按需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进行人才的培养。

3、高等教育市场化应注重投入——产出效益。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教育是稀缺资源,通过教育市场化运作,使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教育投入在市场中实现合理的回报,才能形成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依靠外界投入,非生产性的尴尬局面。

4、确立高校在教育机制及市场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各高校是办学的主体,应能够自主决定自身资源配置,即决定招生的数量,决定专业的设置等。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扩大了,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使其在享有完整而独立的教育教学权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且积极利用自身在知识、科技方面的优势从多个方面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二、教育市场化指标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教育是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教育又具有公益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引进市场机制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价教育市场化的主要指标包括:自负盈亏原则,教育市场的兴起,国家提供角色的减少,采纳市场管理原则,市场主导课程,院校创收,内部竞争,强调效益等的实现情况。  三、教育市场化的实现方式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市场化大致有如下四方面的路径:

首先,鼓励民间多元投资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和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性要求打破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让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而是将部分办学权下放,其目的在于扩大供给,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在不同办学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机会,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

其次,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个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未来较高的收入、更大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更高的升迁机会和社会地位等;社会收益则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力的增强、民主政治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等等。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受益各方,即受教育者个人和代表社会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即实行“成本分担”。

再次,教育产业的经营。既然教育是一个产业,那就应当对之进行经营。经营得当,教育单位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得到的“利润”,一般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除此之外,还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投资回报给予投资者,以吸引新的投资。教育的有效经营还能鼓励各教育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重新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使一定投入有更多产出。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将对传统的教育运行模式产生冲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使学校充满自主办学的活力,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前进的动力,才会适应市场的需要,为市场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路娜,夏永红.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机制及政策取舍[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2] 陈光亮.教育市场化探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3] 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

[4] 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景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5] 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第4篇

1精益化管理的概述

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源于企业的精益生产,它是以人为本,按照顾客的需求确定产品价值结构,并且及时地生产与供应,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战略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后勤部门为全校的日常活动提供给物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等活动。在我国实施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也要遵循该原则,即在坚持公益性、三服务、两育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精益化理念,改变高校传统的粗放型后勤管理模式,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人事问题以及质量管理问题等难点。

2高校后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要实现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利用市场竞争规律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组织的效益,降低高校的成本负担,以便高校集中精力发展教育,但是截止到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落后,对精益化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认为实施市场化会破坏他们稳定的工作状况,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过程中表现地不积极。归根结底,造成后勤管理人员如此观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精益化理念的正确认识,他们认为实施精益化就是要取消他们的稳定工作关系,使得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为此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实施市场化后勤管理模式,担心实施市场化管理模式之后会影响到高校的各项日常工作,破坏高校原有的平衡关系。

2.2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后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市场规律在满足公益性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最明显的就是校企不分,后勤管理收益与高校挂钩,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没有脱离高校。比如后勤投资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则完全由高校承担,从而会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风险。

2.3后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纵观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员是由高校的其它岗位走向后勤管理岗位的,他们缺乏后勤管理经验与知识,导致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后勤管理知识,尤其是缺乏管理知识,他们不能科学地处理管理工作中的事务;二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前提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建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三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在实施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后勤的市场化运作改革,将后勤的经济效益作为改革的重点,却忽视了高校后勤的本质特点,即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3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具体对策建议

精益化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后勤管理组织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高校后勤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

3.1创新高校后勤工作理念,创建精益管理文化影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因此在高校中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就要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思想进行革新:首先创新后勤员工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精益化管理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精益化管理模式不会降低他们的个人收益,反而会增加后勤工作的个人收益。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该理念的正确认识;其次高校要创建精益管理文化。精益化管理文化是精益化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浓厚的精益化文化,可以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进而使得员工在内心深处具有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当然精益化文化的构建需要完善的战略流程。高校后勤战略是后勤发展的规划,是规范高校后勤流程的具体指导,因此高校在制定战略流程时一定要让员工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员工对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

3.2建立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后勤具体工作的红头文件,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高校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依靠管理创新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的管理最终需要人来完成,因此高校要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精益化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二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实施的是行政管理模式,即高校后勤运作从不考虑成本支出,而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市场化运作,需要高校后勤的所有活动都考虑成本因素,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利用价值链对高校后勤管理作业进行分析,消除不增值甚至减值的作业,降低企业的成本;三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人员编制制度,打破传统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现象,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按照高校后勤岗位进行公开招聘。

3.3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后勤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与分析,可以为高校后勤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借助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实现对高校师生的全方位服务。比如高校食堂借助高校网络平台对每日的菜谱信息进行更新,及时让学生了解食堂的饭菜信息;二是深化工作程序、疏通信息流程。高校后勤信息管理要根据精益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从信息的实用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信息的质量。后勤信息工作依托高校现有资源平台,虽然能够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高校信息资源平台比较侧重学术知识信息,缺少商业信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信息管理人员做好信息的实用性区别,在信息处理的技术和处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地组合,筛选出对后勤管理有价值的信息来;三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后勤具体工作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转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作风,树立服务至上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报,市场化,经营策略,办刊理念

 

它既是一种文化事业, 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即是学术, 又是产品, 高校学报有一定的载体和形式, 有其市场价值的体现,应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为其服务[1]。但是目前高校学报发行量低, 学术论文专业性强, 高校学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之间的差距过大,读者量少,根本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都是靠高校全额拨款, 没有市场理念, 极大的影响了办刊的积极性。高校的融资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由过去的国家办学,转变为国家、社会、集体联合办学。高校学报的运行体制应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 高校学报应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校学报界应面向市场,转变办刊模式,积极开拓营销渠道,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公开发行的期刊,有自己的读者群,有定价,并与其他刊物进行交换办刊理念,都是一种商品的形式,高校学报应该在市场中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它也必须去适应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原则。目前, 高校学报的管理制度不改革, 高校学报就没有出路。高校学报要有大的发展, 必须打破封闭、保守、传统的办刊观念, 树立起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进取的、面向市场经济的观念; 彻底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体制。有高校学报既要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运作模式,正确的办刊方式应该是在主办单位投资的前提下, 整合办刊资源, 提高刊物质量, 增强可读性, 扩大发行量, 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2]。

2 高校学报应有新的办刊理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高校学报应走出学象牙塔,改变过去片面的的办刊理念,使当前高校学报的论文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我们的特色学报,实现学术为现实服务、为读者服务。(2)高校学报应像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一样,宣传、推销自己的高校学报,不仅要在期刊学术界搞,还要扩大到学术圈外,提高高校学报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增加了学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报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提高学报的知名度、美誉度;(3)充分利用学术期刊资源集中的优势,努力寻求同企业合作办刊。将高校科研单位的成果及时传递给企业,使科研成果尽早转变成生产力。反过来把企业的需求反馈给本校的科研单位,使科研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论文提纲怎么写。

3 高校学报应转变办刊模式

高校学报传统的办刊模式是实行高校内部稿件为主、外部稿件为辅的办刊策略,大部分高校学报都把本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作为高校学报的关键任务。这样做使得高校学报囿于一地,忽略了外面的广阔的天空,严重的固步自封,进而造成学报的用稿机制竞争性脆弱。同时高校学报失去了自己发展的生机,学报的学术质量也会止步不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学报,要想吸引专业读者的注意,就要做到有自己新颖和独特的地方。我们学报编辑人员要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找差距,找不足,吸取先进期刊的办刊经验。

4 高校学报需树立学报自己的品牌 为了突出高校学报的特色, 各专业学科的高校学报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要站在科技时代前沿, 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谋划前瞻性的选题。使选题贴近读者需要, 为读者所想[3]。高校学报界目前主要有两种办刊的倾向:一是办综合性学报;一是办专业化学报。综合的也好办刊理念,专业的也好,总之把高校学报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真本事,否则就是无意义之谈。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高校学报将如何做到拥有自己的特色。(1)从本院科研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优势项目,为自己的期刊定位,找好平台和立足点,做好选题和策划工作。(2)采用稿件要对特色稿件予以垂青,把期刊特色与期刊质量结合起来,不放松对质量的要求。(3)合理设计封面和期刊版式,提高学报的装帧质量,要吸引读者,做好学报的编校工作。5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高校学报界的机遇与挑战将并存,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耐心寻找、开阔眼界、努力搭建平台,高校学报的市场之路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宽广的。总体看来我国高校学报的市场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只要走市场化和规范化办刊的道路,加快出版周期,实现知识的迅即传播。高校学报应该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扩大读者群、加大期刊综合发行量, 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创立高校学报的品牌, 这样我们就能实现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崔学兰.关于构建高校学报产业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7( 3): 28-30.

[2]杨开宇.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学报的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2(6):93-95.

[3]陆惠敏.对高校学报市场化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1(3): 103-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