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第1篇

据介绍,农田水利在山东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十连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多万处,基本形成了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灌溉面积达558万平方米,有效灌溉488万平方米。

但同时,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硬伤。

为了加快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问题,亟须制定一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法规,用法规构建农田水利发展长效机制。

办法》明确,农田水利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参与、社会支持”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建管并重、注重效益”原则,逐步实现“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环境生态化”。

为了了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问题,《办法》提出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主体多元”的稳定增长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农田水利专项财政资金,并从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应当优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和社会投资,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对村级和农户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给予适当补贴,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优先纳入奖补范围。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机制

Abstract: The abund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based firmly, producing abundance of the rich farmers.Loop is located in the downstream irrigation Wulateqianqi is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Loop worst areas.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work Wulateqianqi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Is how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Wulateqianqi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mechanisms

一、建立投入长效机制,不断增大资金投入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建立健全长效的投入和增长机制。一是要使我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二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三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利用好群众的“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纳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多层次增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四是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等激励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乡镇、村、社及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借助国家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之机,立足全旗发展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建立激励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继续推行项目争取与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三、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工程建后管护责任

要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和管理关系,明确各类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权根和管护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解决大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建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护机构

为了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问题,要把管护工作纳入强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来抓,把健全管护机构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专门成立由分管副旗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管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管护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做到层层交责任,层层抓落实。同时,要求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水管机构,各水利工程项目村用水户协会直接参与管护。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管护氛围

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工程使用效益,必须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只建不管的工程,其使用寿命将缩短一半以上,极易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护更是发展”的新理念,把工程管护工作作为看得见的政绩。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等多种形式在项目实施乡镇、村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项目管护氛围,为管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三)落实资金来源,规范资金用途

一是全面落实终端水价,建立合理的水价形式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群管工程维护和协会的运行经费筹措等问题。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对协会的投资、旗财政匹配、总局水费中列支、群管水费按一定比例列支、协会自筹等,加快协会基础设施建设。

管护经费的用途大致分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管护人员日常的工资支出,并提取一部分资金对其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是用于一些小工程的维修。

(四)坚持五项制度,实现有效管护

一是建立协会《章程》,做到有章可循。为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会员的利益,充分发挥和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工程良性运行,各用水户协会都要制订《协会章程》,对协会的业务范围、会员、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以及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等都作相应的规定。

二是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职责。水利工程建成以后,由协会与受益农户签订《管护协议》,共同做好管护工作。按照“谁建谁有、谁有谁管”的原则,分类别明确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和管理责任,单户工程归农户所有,由农户自行管理维修;多户受益的工程,移交镇水管站或用水户协会统一管理,承担管理维修责任,落实专人总负责,水务局提供相关的行政与技术服务。

三是建立《保护公约》,规范日常行为。各村都要根据实际建立《水利工程保护公约》。防止人、车、牲畜等对工程的破坏,明确对破坏行为要进行制止及追究,并处以相应处罚,确保水利工程设施长久运行,发挥其最大功能和效益。

四是制订《管护办法》,提高管护质量。各用水户协会对不同项目工程均要制订《管护办法》。要求各乡镇、村对近几年新建的水利设施进行记录归档,建立起详细的资料库,统一编号。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类型,规定不同的管护范围和标准。

五是制订《工程管理制度》,明确村组责任。各用水户协会及村工程管理实行分级划片管理责任制。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第3篇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农业的稳定、农村的安定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是当前水利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受到气候方面的影响较大,农作物收成常常会受到干旱、高温等各方面的情况影响,导致减产,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成为我国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抗旱救灾的首要目标。随着不断加快地方现代化农业,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则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走上一条农作物、果树、鱼类等等能够一体化循环发展的农业之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作物就可能长期受到干旱的影响、草地会出现退化、树木干枯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农业的正常发展。

    2、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2.1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可以改善防灾、减灾的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不够重视,从灾情的分布来看,山区是多发区,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过于薄弱。从宏观角度来说,一方面是水利建设布局无法满足需求;其次是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公共品,需集体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取消原有的“两工”体系,但是相应替代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2.2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

    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都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锐减等问题,据相关资料记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的损坏率近 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 50%,配套率不足 70%。在一些新型的农田水力中,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差,服务功能落后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缺位。从其原因来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不够重视,也可能是由于“两工”体系一度维系着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取消后,农民投入产生外部性,若没有合理的报酬,农民不愿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体的缺位,导致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僵局。

    2.3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农民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不愿多花资金在短期看不到收益的农田水利建设中,金融机构或者民间组织更加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风险大,回报时间长,缺乏投资激励。总的来看,经过权衡,三大投资主体最有可能放弃农田水利设施。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3.1高度重视,着眼于大局观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生活质量、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到民生的问题。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就需要进一步地打造粮食核心区的高度,做好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相关建设,并且将建设的主体落实到县一级的政府部门。各级政府和党委也需要从心底引起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的重视。从而建立起以政府的规划管理为主,运用资金进行扶持引导,提供建设技术服务指导,让农户、农村合作社等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将经营管理的新机制引入到市场机制当中来。

    3.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县区要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水利部门设立农建办,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抓农建工作,建立领导包抓责任制,明确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3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毕竟政府的资金财力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须要广辟筹资渠道,加大社会各行各业的资金投入。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投资到农田水利建设中,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设周期长、建设投资大。因此,除了政府补助外,还要大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依靠社会的力量将这项利民的工程建好,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

    3.4加强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对符合“四制”管理的,必须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市县区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按项目管理要求,管好资金,堵塞漏洞,严禁挪用。二是定期开展督查。要建立水利部门自查、市政府督查的工作机制。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要专门组织检查,市政府督查室要专项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市。三是严格奖惩制度。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水利工程示范标准。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考核评比活动,对评比名列前茅的县区和优秀水利局长进行重奖。并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告。

    3.5调动积极性,加强项目建设宣传

    当确定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后,项目实施部门、单位也需要与该地区的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沟通,认真的听取他们在项目建设上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在乡镇中,也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的优势、益处的宣传力度。给农民、群众多讲解党的惠农政策,将项目的规模、工程的作用、质量的标准透明在群众面前,从而让整个项目都在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如此,才能够将群众以往的要逐渐地转变成为我要干,让他们拥有一种“主人翁”意识,能够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自己家园的帮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更快的建设,也有利于管理。

    3.6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如果不妥善的进行管护,那么其寿命、使用率也会大大降低。在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上,需要将管护资金和管护主体这两点落实,对于已经有专门机构管护的水利工程,要尽快将人员定岗,做到人在其位,尽其责。另外,绝大部分的农田水利项目都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护,更谈不上专门机构的设立,因此,就需要在工程建设总额资金当中预算管护费用,从而便于工程的维修和管理上有专人进行。如果在项目建设中并不存在管护费,县一级政府部门就需要对管护人员进行资金上的补贴。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严重损坏的工程,也需要及时地拨付资金进行维修,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现在国家日益重视水利及与其相关的问题,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基础。广泛而高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最终目标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三农。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建设管理

(1)不能按批复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为尽可能争取多的补助资金,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投资,并承诺具有财政配套和自筹能力,报大建小,造成批复的建设任务不能全面完成。

(2)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一是对部分项目的前期审核把关不严,如项目与已有规划衔接不到位,甚至出现项目地点的变更;二是一些地方未按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标准实施项目建设,随意变更建设内容;三是部分项目执行基本建设“四制”不力,项目法人责任制不明确,招投标不规范,工程建设监理缺位,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四是部分项目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等问题,达不到试点示范作用,距规范化和标准化差距较远;五是项目管理模式滞后,管护主体不明确,不能在时及成熟时及时将建设好的项目,按照有关程序交由专业水管部门或农民用水者协会、村集体进行管护。

2.2 建后运行管理

(1)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一是由于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普遍存在水费不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无着落等问题,不仅导致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而且加快了工程老化和失效的速度。二是群众管水组织改革滞后,管理主体缺位。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村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的问题更加严重。虽然各地都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等,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各级政府必要的扶持,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无法经营或经营收入无法平衡支出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工程,仍然无人愿意管理;一些用水户协会因缺乏经费来源而面临生存问题。三是部分地方乡镇水利站的撤销,导致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弱化,许多公益性管理职能得不到正常和有效履行。

(2)农村水利缺乏保护措施和补偿政策。一是灌溉水价、农村居民生活供水水价不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解决办法,特别是政府的“补偿”难以到位,许多供水单位亏本经营,难以为继。二是水生态环境补偿的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如许多地方未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和政府补助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运作,造成人为因素的水环境破坏现象未得到遏制。

3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工程规模小、范围大,监督管理落实不全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分布在田间,用提、引、蓄、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的工程,主要有水库、渠道、塘坝、水闸、泵站、涵闸等,其特点是规模小且分散在田间地头。

3.2 重建设轻管理,资金投入不合理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一直重视加快工程建设却忽视工程管理,注重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而忽视工程的后期维护。在工程建设初期,并未将后期管理维护经费纳入考虑范畴,这样就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后续资金严重不足,很多建好的工程因缺乏必要的修葺而不能使用或带病运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重建设轻管理"思想致使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毁坏浪费的也越来越多。

3.3 粗放式管理,农民参与度低

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层管理员大都由村小组组长或队长担任,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欠缺,故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并没有科学统一的管理方案,采用的几乎都是粗放式管理:施工前不规划,施工时技术落后,施工后不管不问。加上历史遗留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并不明晰,虽然参与建设工程的管理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因为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民群众并不能理解工程与切身利益的关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4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4.1 规范项目规划审批制度建设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规划符合实际需求,最大化项目的投资收益,实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化的审批制度。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内容广泛,应该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地规划布局。一律按照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最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与此同时,相应地需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搞好工程建设,使工程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必须建立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防止和杜绝水利工程项目的盲目和重复建设。

4.2 严格落实基建程序,加强质量监管

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同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和后期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得工程建设中不出事故,使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实际效益。

4.3 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

合格、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必须要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对较大型的工程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移交给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对田间水利工程,由村统一管护或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中,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办法,把工程管护与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4.4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应当进行等级造册,将其绘制成工程分布图,分类排列。对于重点的水利工程设施应当进行挂牌、由专人进行重点的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以及先进人才的培养。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效益长期化的工程,因此要求工程建设规划应当具备发展的目光。地方水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时也应当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使得现有的、正在施工的农田水利项目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田水利管护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管理

众所周知,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在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与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的监管。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设计方面。设计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设计工作沿着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不断深入,不仅意味着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和分解,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必须逐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需进一步深入论证。但实际情况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技术经济观念不强。招标设计阶段的深度与可研阶段差不多,无设计优化。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由于业主的干预,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地比较,导致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设计修改很多。

(2)施工方面。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完善建设管理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

(3)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设计监理制。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必然会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实施设计监理制,对投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可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能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以保证管理队伍有效和有序地运作。在工程项目招标时,选用具有施工资质的工程建设单位。

(6)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并备案。

(7)加强管理。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工作。

(8)明确产权归属,实行依法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在落实工程管护主体时,一是可以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股份制、租赁等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二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对较大型的工程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移交给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对田间水利工程,由村统一管护或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中,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办法,把工程管护与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9)全面加强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①安全管理。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②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归类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③工程设施管理。对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④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受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工作。⑤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⑥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维护好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应有的保障农业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有效的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诸多不便,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和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