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01-01
现代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作为实际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教学事业之本。教育教学要以德育为本,它肩负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存亡。所以,教育好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尽的义务。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人思想品德修养,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俗话说:“不成材、便成人”,将德育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使其相互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1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1 有机结合,自然融合
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德育素材,例如,数学教材中经常会引用中国传统的节日、社会实例来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能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将数学教学与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机结合,使德育知识自然渗透到没数学教学中,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明白更多道理。
1.2 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德育知识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适时渗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基本案例、图表、词句,也可以是数学教学整个过程,在讲解年月日这些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爱国教育。
1.3 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严格要求和示范与引导,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教师的行为会时刻感染着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用自己的优良习惯来感染学生。例如:教师的着装要朴素得体,语言表达要清楚,普通话要标准,书写要规范,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
2 结合课堂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 融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德育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数学教学中德育理论更加具体化、操作化,还要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就需要才有以下几种方法:
(1)转换法。其实现原理是将数学中原理和方法,转换成学生对世界观的思想认识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
(2)比较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通过对不同计算公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其中的规律。这样能够使学生有比较、有区分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
(3)迁移法。这种方法是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德育知识当中,使学生受到两种知识体系的熏陶、影响和观点转化的教育。这也是新课改条件下,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其中着重指出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并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资源。
2.2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要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来梳理数学知识,并渗透德育理论知识,以此来解决问题。例如,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车流量,访问交警,把测算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发展学生智力,还能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言行举止规范性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很自然的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2.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并从中感受德育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学作为教学课程的基础学科,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例如,在教“圆”这节课时,在进行完知识学习后,我紧扣教材,讲述人国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的计算,比欧洲数学家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要早1000多年。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以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变为学生能够接受的东西,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利用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时间课程,可以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向是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大片的品质。
例如,结合数学教材中引用的一些社会素材,有什么植树、劳动以及社会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植被的道德品质;结合储蓄的内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结合捐款的内容,培养学生奉献爱心的精神品质。
5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方法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和探索其中的规律,总结经验,完善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方法的融合过程,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式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132.
【中图分类号】O13-4
金融数学是近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学科,在国际金融界和应用数学界受到高度重视。自1973年出现Black-Scholes公式以来,金融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数学模型和数学工具,于是出现了数学、金融、计算机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本课程主要讲述金融数学主要模型和操作中使用的金融概念和模型。从金融方面的相关概念、术语和策略开始,逐步讨论其中的金融数学方法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为适应社会需要、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使其了解资本市场运作规律,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金融数学课程。《金融数学》是我校数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是数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金融学由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由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由金融模糊决策向精确化决策发展的结果。
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经济背景,理解金融数学中的主要概念和理论,掌握主要的建模工具以及重要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方法,较为熟练地运用一些主要的公式进行计算;掌握利率度量的基本工具,可以计算年金的现值和累积值,熟悉收益率的计算和应用,掌握债务偿还的两种主要方法,理解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定价方法。本次课改的最大成效,是使学生们在分析金融实例中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模型和分析比较,最终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课改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
1.了解和掌握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与金融学的结合点
2.牡臀到高维、具体到抽象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3.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
4.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5. 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用矩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数学建模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完备的电子教案,教改成果涵盖数学专业本科生近200人(45人每届)。
以往金融数学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目前金融数学实践教学现状及传统的金融数学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三个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金融数学的实验课上学生按部就班,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单一许多院校用教师讲解或展示实验过程代替学生自主探究,这种“填鸭式”教学培养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前,国内重点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索,尽管一些改革已经比较成功,但目前许多高校的金融数学实践教学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项目的特色显著。本次教改项目加大了金融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数学专业学生缺乏对所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机会这一问题,通过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引入金融学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专业知识在资本市场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在生活中的体现。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进行金融实例分析,能够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甚至选择金融数学作为研究方向。
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和效果。
1. 教改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高效地完成课外任务。
2. 实践环节的引入和扩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理论的实用性,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程度提高后,学生们普遍在课堂内外对所学内容展开更多的讨论,有些学生甚至在启发下课下自学了更深层次的金融学内容,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
3. 加入实践环节的教改内容实施后,学生上课热情显著提高,人数明显增多。选修学生从数学专业本科生逐渐扩大到数学专业研究生和我校非数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
4. 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时间段自行计算所需的各种基础金融数据,例如股票中的方差与协方差相关系数,而不是直接采用财经网站上提供的数据。
5. 灵活运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分离原理理论。学生依据自己计算的股票组合中的切点组合值,经过一定时间验证自己的组合是否具有优越性。同时,还可根据新的时间节点调整切点组合值。实际上,这也是基金运作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剔除切点组合含有负值的股票(限制做空),学生们由此发现了一种新的过滤初始选择证券组合中数据不好的股票的方法,切点组合实际上成了一种过滤手段,而这一点是教材教学中无法讲清楚的地方。
6. 依据CAPM模型,学生自行计算每支证券的 与 系数。根据 值得大小,同时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当的 值(风险系数)所对应的股票,在锁定该支股票的同时,密切注视与之对应的 值得正负符号,在 时,再根据市场状态果断下单操作,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自己的实际操作效果。 值得大小实际上也可由乖离率来解释,乖离率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指标。
希望本次教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金融数学课,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除了锻炼本专业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外,更能够发挥数学专业学生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出探索。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网
[2]欧阳光中,李敬湖.《证券组合与投资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3]Grossman,S.,Stiglitz,J,1980,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0(3),pp393-407.
[4]Abarbanell, J., Bushee, B., 1998. Abnormal stock returns to a fundamental analysis strategy. Accounting Review 73, 19C45
[5]腾讯证券网.《七大新兴产业机会个股细评》
[6]毛智才.《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针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以及实验设备模块化、装置化的弊端,结合三明学院的具体改革情况,提出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优化,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学”是三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一直延续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电工学”教学工作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目前“电工学”课程只安排了51学时,其中还包括17个学时的实验课,真正上课讲授的时间只有34个学时,面对教学内容不变、课时不断减少的现状,“电工学”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第二,由于实践教学设备模块化、装置化,从而减少了各个分立元件的接线问题,造成一些重要的实际操作没有达到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们讲好这门课程需要认真思考的,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一些“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措施。
一、教学内容优化
1.“电工学”课程特点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作为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现代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无不与电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电工学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能够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1-5]
2.“电工学”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
由于“电工学”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理论阐述的内容抽象难懂,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如下优化。
(1)结合课程特点,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电工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组成的内容,要继承下来,比如电路理论知识和基本定理;要把电工学科前沿的、新的知识及新技术、新产品及时介绍给学生,使引进的新内容与当前发展的新技术水平相适应,如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仿真软件。淘汰过时陈旧的知识、删除不实用、偏难的内容、删去与专业无关的内容、避免重复与其他教学交叉的知识。比如对于物理学课中已学过的知识,如磁场的基本知识等不再重复。因为直流发电机越来越被半导体整流设备所替代,对直流发动机的介绍就可以简略。
(2)针对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电工学”课程具有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特点,应针对不同专业优化教学内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增减。上课时多联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应该结合实例讲授概念与原理的应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电工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作用和意义,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课程有兴趣,才能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另外,不同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学时的多少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决定取舍。比如,物理学专业要对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识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可适当增加plc可编程控制器和单片机方面的内容;机械专业可多介绍一些电动机、发动机等方面的内容。在做教学课时安排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课时安排也不同。我校针对不同专业安排“电工学”为34、45、51、60 学时等。
(3)承前启后,讲解详略得当。“电工学”作为高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是后续“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学课程的基础。比如电阻电路基本定理及电路分析作为电工学的基础知识要作较详细的讲解,即对这一部分的定理、概念,都要讲到位,让学生理解,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这些知识掌握不扎实,后续课程学习时难度就会比较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将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3.实验课的优化
“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结合方式。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内容应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
现在实践教学的弊端在于设备过于模块化、装置化,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要插几根线即可,减少了各个分立元件的接线问题,造成一些重要的实际操作没有得到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目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已具备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完成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室现有元器件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路线,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提出实验预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独立操作完成设计性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引入高新技术实验,如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引入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实验。
还可以把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课堂教学转到实验室,提供给学生一个主动获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良好环境。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工测量等理论教学。
总而言之,应该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二、“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1.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电工学”知识内容比较多,有些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有些高科技的知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需要结合实际讲解才能更有说服力。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不用板书、节省时间等明显优势,有助于解决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将一些抽象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展示给学生,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交流电动机这一章,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电动机及其结构,并在演示的过程中细致讲解,用动画效果来介绍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使学生能够有较强的感官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
2.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电工学”课程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而知识更新、补充快的特点。课堂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对理论性强、难度大的内容一定进行课堂讲授。而对应用性、概述性或难度不大的内容,可结合学生特点,专业要求,安排学生课外自学。
比如安全用电这部分知识非常直观、易懂,可不讲或略讲,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电工测量这章可以从课堂教学转到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自学,用实验的形式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电工学”课程理论性强,应结合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和电动机的控制部分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配电房、校内供配电线路,介绍计算机房配电线路和实验室配电线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对于安全用电的知识结合校园中学生违规用电,造成的安全隐患给以深刻剖析,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我校还经常开展进社区家电维修活动,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登记维修记录,有的在一旁帮忙,有的则埋头检查电器旋下螺丝,拆开电器,认真仔细查找原因。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动手操作中得以升华。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电工学必备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过程的管理,规范课程成绩的评定,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结合“电工学”课程特点,制定下列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构成。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25%)+(期中考试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
根据学校关于平时成绩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确定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平时成绩由出勤和作业二部分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占25%(可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得出)。
这种考核方式,使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考核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结束语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但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电工学”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飞.电工学(第一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鹿晓力.电工学(第一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一、合理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烹饪营养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烹饪加工对原料的影响、合理烹饪及烹饪营养与健康等知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虽然对烹饪专业是必需的,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这些内容与食品化学、生理学、食品商品学、食品分析及其他诸多学科知识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学习营养学之前,并没有相关学科知识就开始进行营养素知识的学习,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起来有点难度,影响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知识,先学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自己食物选择的倾向来理解和学习这部分内容,为营养素知识的全面掌握打下基础,由此引入不同人群营养学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了。其次,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烹饪实践相结合,充实教学内容。烹饪加工对原料的影响及合理烹饪等营养知识属于应用营养学范畴,也是该课程的主要难点所在。其内容涉及到很多食品化学知识。例如,讲到六大营养素发生的各种变化名称时,学生经常云里雾里、无从理解,而这部分内容与烹饪实践操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循序渐进,适当补充相关食品化学基础知识,并补充分析饮食业由烹饪操作不当引起的营养素不a良变化的种种情况。这样,不仅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脱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会所学营养知识并指导应用于烹饪实践。
二、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把教授与引导相结合,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发,变督促为引导,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好《烹饪营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逐渐放弃教学中主角的位置,避免“满堂灌”,避免过分细致详尽地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而应在阐述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设问激疑,培养学生逐步依靠自己积极思考和汲取书本知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养学教材中的内容多以描述性为主,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烹饪营养学》教学过程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真实的情景呈现、生动的动画演示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形象思维,更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现场录像展现烹饪操作不当引起的营养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多媒体教学容易淡化学科的个性,很多情况下更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如果能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同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充分利用板书教学,加深其记忆,可以更好地增强课堂的灵活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考试方法应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旨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如何评价考试结果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多注重出勤、作业及课堂表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考核力度不够。因此,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阶段性考核,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可变换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增加口试、做课程论文或采用无标准答案方式出题考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考核结果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将更客观地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
一、英语教育内容广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具体地讲,生理素质包括培养学生在英语活动中的灵敏度、准确度,促进学生语言器官和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成长。心理素质包括激发学生用英语会话交际,达到“四”培养,即培养交际的信心和胆量;培养对于英语语言、词汇、语法、语句和语篇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培养对于英语语法、作品、逻辑的思维力、想象力;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并最终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知识;初步欣赏英语作品的美。
二、英语教学方法多
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素质,其教学方法很多,在此仅举几种。
1.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英语课堂上多用英语授课和会话,尽量少用母语,这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常用录音教学,使学生体验英语的流畅动听;用简笔画,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的情境,常用实物“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坚持寓教于乐,鼓励学生用英语敢于说,乐于说。
2.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获得知识,学得生动活泼,勤于思考,主动参与、动手,同时学会做人。如初一上册叫学生表演Jim comes and meets Li Li’s family接待客人这一课时情景对话,结合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口语训练生动、活泼、有趣,从中达到知识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人格审美教育目标。
3.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学习一些常用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英语交际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4.加强英语听力训练。我常给学生听录音、多做听写练习,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和良好的听力习惯。教会学生听录音前注意略读,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记,强记:地点、人物用代号记,长句抓主干记。
5.培养学生对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这就要在听、说、写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并要以课本为中心,以课本教学带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尤其是把词汇和语法糅合到课文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熟读和背诵课文。从而能自己运用到自学中去理解,读记英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