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第1篇

一、转变观念是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前提

据统计,全省现有矿山总数6523处,其中开采煤炭的矿山2316处,该数字还不包括在建及私挖盗采矿山。矿山的分布、开采及影响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近40%。截至2004年底,贵州全省耕地面积2625.81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6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7%。环保部门统计,截至2000年底,贵州省各类矿山破坏土地总面积已达2132.49平方公里,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污染面积达853.88平方公里;同期,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土地350.26平方公里,治理污染土地620.48平方公里,开发重建率仅为33.13%。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特别是对耕地的破坏,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贵州某些县,前些年GDP只有几千万元或几百万元人民币,短短几年,一下子超过一个亿,甚至几个亿;GDP上去了,可资源被采空了,生态被破坏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仅换来一时的经济增长。但是,人们能顾及这些吗?这真是一种两难处境。

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是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的关系看,不断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持续发展系统。具有后发优势的贵州会不会在加快发展进程中重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怎样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言,我们非常需要一种“深层生态学”的智慧。这种智慧以系统理论作为科学基础,但超越了科学的框架,而与中国传统哲学非常接近,就是儒道世界观中随处可见的某种朴素的对于生态环境存在的直觉和保护它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就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而言,无为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固执地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这种智慧要达到对全部生命总体与宇宙秩序相联系的意识,通过人对自己在地球生态系统及宇宙中的角色的体验,以求超越世俗生活的深刻转变,实现从过度的物质消耗到自愿的简朴生活,从经济和技术增长到精神的发育和成长的转变,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去创造健康、丰富的新生活,自觉地促进自然生命力的周期再生和更新,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

二、提升政策能力是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对于面临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快发展双重任务的贵州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作为后发地区,贵州的发展是由国家推动并在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这种“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其政治推动作用又是通过政治体系的公共政策职能来实现的,使政治体系能够发挥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职能正是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希望所在。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政策能力是政府能力的重要内容与核心体现,另一方面,政策能力为衡量政府能力提供了一个标杆,我们可以根据政府政策能力的大小来确定政府的活动范围。

政府的质量取决于政策的能力而不取决于政府的形式。政府能力是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政府能力弱化和政府公共政策质量降就会导致经济发展乏力的和经济差距扩大。从实践看,提高政府能力、改善政府管理活动应该从提升政策能力入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政治发展应该以政策发展,即政策能力发展为核心,政策的正确性和政策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不仅正确而且最有能力的政策方案,也就是说,要确立合理的政策选择机制。

政策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只有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析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生态立省”到“环境立省”,决策层在探索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思路越来越明晰:保住青山绿水才能科学发展,保住青山绿水就是政绩。“绝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政策抉择的智慧。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执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要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政策目标,政策能力至关重要,并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这个目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行政机关都是行动主体。只有“党委的推动力、政府的执行力、人大的监督力、政协的协商力”和公众的认同力形成合力,才能最终实现这个战略目标。

三、塑造执行力是实现“环境立省”战略的保证

执行力,其核心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执行与执行力是两个不同的理念范畴,执行是决策后的重要工作内容。指的是政府为实现某个政治经济社会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全部过程;执行力是执行的能力和效能,是政府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实践能力。二者在内容上既有区别,逻辑上又有密切联系。执行是执行力的合法性基础,执行力是执行过程中的量化成份和效果体现;执行力决定着执行的实际运作效果,执行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体现着执行组织或人员的执行力水平。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第2篇

在这一年中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为一个主持人,想驾御好一档“说”新闻的节目,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了解和对老百姓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在节目中做到市场化同时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另外,在表达中,也需要加强理解和深入,以及基本功的练习,多实践,多深入,多思考,多学习。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第3篇

1. 注重更新思想 这里所说的更新思想,是指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不同层次的学员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为学员进行讲授。教师要从钻研专题、钻研方法做起。精通每个专题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把理论性强的内容变成学员愿学、乐学的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要准确把握每项专题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提高实际教课的能力和水平。

2. 注重加强学习 新形势新任务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能力;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要具备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要具备掌握和利用多媒体的能力,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3. 注重问题研究 理论专家和领导干部对某个理论或现实问题解读的角度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同样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干部讲话的重点是根据党和国家战略部署来明确思路、布置落实的。而专家在理论阐述时不仅要讲党的文件怎么说,更要讲清楚文件为什么这样说,文件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目的是帮助学员在理论上把中央精神弄通吃透。可见,党校教师要讲好课就必须要有“学术框架”。有“学术框架”在胸,教师也就有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坐标,面对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庖丁解牛,遵循一定的理论逻辑,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党校的学员都是来自工作一线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学历层次高,有的本身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学员也是考官,对于讲课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地研究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党校教师要注重问题研究,必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只是传声筒,学员肯定不爱听。

4. 注重开阔国际视野 当今世界,全球化大潮浩浩荡荡,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游离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外,局部出现问题,可能对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组织和管理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重任,为了做好局部的工作,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及时了解世界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态势,站在全球战略的制高点来认识和思考问题,并根据世界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显然,要满足领导干部的这种现实需要,我们党校教师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学贯中西。如果我们自己眼界不高,见识不广,看问题总局限于门前屋后,就不可能帮助学员拓宽视野。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看,很多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我们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有些国家也曾遇到过,如何应对和化解这些难题就有了前车之鉴。为此,党校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国际形势,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为学员更好地解决国内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5. 注重语言风格 在党校讲课,有思想是第一位的,而好的语言表达和讲课技巧也同样重要。既有好的内容,又配以好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课一定会受广大学员欢迎。讲课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不管哪种方式都离不开语言表达,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表达方式不同,讲课技巧有区别,由此形成的讲课风格也就因人而异。比如,有的擅长举例子,把讲理论与讲事例结合起来,用小事例来说明大道理,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有的则善于化深为浅,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深刻的道理,从容淡定,娓娓道来,层次清晰而又不枯燥;还有得十分讲究节奏,很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常常见机而发,关键时刻来一段,顿时满课生香。而语言木讷,“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或者重复嗦、含糊不清,那听课的人就会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倦反感情绪,自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加强对语言的准备与设计,在采用正规的书面语言基础上,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第4篇

大家好!

承蒙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信任,2004年元月,我被聘任到局人教科主持工作,同年9月任局综合股股长,2005年9月调任办公室主任。三年来,我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工作不偏离方向,学习理论知识用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业务知识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配合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今天,局党组又给予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抱负的机会!我本着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和服务企业的宗旨走上演讲台,竞聘局办公室主任一职,下面就我在任办公室主任期间的工作和以后的工作打算向大家作个汇报,诚恳接受大家的挑选和评判。

一、工作回顾

对于我在任办公室主任期间的工作,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带领办公室全体员工团结奋斗,使办公室的工作基本步入正常轨道。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基础打好了;二是基本技能提高了;三是运作机制建立起来了。

(一)所谓工作基础打好了,反映在办公室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办公室必要的人员、设备和设施都基本齐全了。更荣幸的是,办公室不但配备有一名非常优秀的副主任,而且拥有一批素质很好的员工。他们都能独档一面,各有所长,最终形成办公室的群体优势。软件方面,首先是办公室全体员工的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了。其次是制定了一整套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第三,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化和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员工都职责分明。第四是工作中一贯得到局领导,特别是兰局长的关心支持、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使我们受益非浅,使办公室逐步形成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紧张有序、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所谓基本功提高了,表现在办公室三大基础工作上。一是公文处理逐步向及时、有序、快速、高质量发展,逐步做到程序化、规范化。二是办会日趋条理化、标准化,各种会议的会务工作质量在稳步提高。三是办事更加注重效率和时效性。

(三)所谓运作机制建立起来了,一方面办公室的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办公室的地位也通过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各部门的尊重和支持。另一方面,办公室每年都围绕企业的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细则,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员工个人,形成“人人肩上有重担,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办公室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协作,运作顺畅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就上去了,促使办公室全面进步。

二、工作打算

现在新一轮中层管理人员岗位竞聘开始了。如果大家再给我机会,凭着我在办公室工作的实践,特别是近两年的经验,我相信,我有继续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能力,有使办公室的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呈现新的风貌的决心和办法。对下一步工作思路简单说是两句话:改进三项工作,实现五方面的提高。

(一)、改进三项工作

1、改进管理模式。办公室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既要注重办公室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又要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注意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健康素质,促进员工全面进步,使办公室始终充满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

2、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提倡自主性、加强计划性、增强预见性。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也是办公室主任和全体办公室人员科学思维的基础。办公室的任务,总的来说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无论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还是搞好服务,都应当立足现实,从单位和部门实际出发,在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前提下,多思考,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增强预见性。

3、改进偏重管理事务,疏于参与政务的倾向。搞好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主线,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又是办公室工作中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管理事务主要指办公室工作人员协助领导主持日常事务工作,就是办事、办会、办文这三大块。参与政务主要指为领导献计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提出建议和方案,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事务很繁杂,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有关事务,这是必要的,但是作为称职的办公室主任,参与政务和管理事务两者都应当做好,两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

(二)实现五方面的提高

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乡村关系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具体说主要集中在对村委会人事权、财政权以及农民生产经营自的非法干预上,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之中;二是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和“过渡自治化”,前者指村委会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下属办事机构或一级“准政权组织”,后者指村委会单纯从本社区利益出发,不愿接受乡政府指导,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从乡村关系失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公共管理组织都力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自身权益影响或扩展到对方。当然,在追求自身组织利益而努力去影响或限制它组织利益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中的人,是受到他们自身利益的驱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从而造成乡村关系失范。

二、乡村关系失范的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是相对于市场选择而言,一般来说,在市场选择中当市场机制不健全或市场还未成熟时,经济人就会在市场缺陷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抑或投机,而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利。同理,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也给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可乘之机。

(一)压力体制下乡镇政府强权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基层政权组织,处于我国权力运作体制中的最末环节。长期以来我国权力运作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压力型体制,其主要特征在于各级政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赶超指标,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绩效评价体系。这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任务最终要靠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也迫使乡镇领导和乡镇干部想方设法去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如计划生育、征兵、粮食种植,税款征收等。为此,乡镇利用对村干部的去留决定权和工资报酬权将指标再度分解分配给村民自治组织特别是村委会,并利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督促其执行,这就造成村民自治组织自治权限大大缩小,从而使乡政府与其的角色关系扭曲。

(二)乡村治理法制建设存在缺陷

实行村民自治之后,理论上说村民自治委员会与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二者只是工作上指导与合作关系,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关系的规定是非常粗略和原则化的,既没有对“指导、支持和帮助”的范围给以合理确定,也没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域给以明确表述,这在客观上导致规范乡村关系和村民自治的制度供给不足和空隙过大。乡镇政府拥有比村民较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资源,再加乡镇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衡。这种制度的空隙客观上成了基层干部利益群体谋求自身利益的活动空间,他们能较便利的利用制度空间去对村民实现制度侵权。

(三)村委会双重角色失衡

村委会作为法定的村民自治组织,是经过村民授权来控制与管理社区资源,体现和维护村民利益并通过为村民服务来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但是在实际中村委会又承担了乡政府分配给某些行政职能。这样,村委会便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要贯彻上级方针政策,代表乡镇政府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属于自治范围内的工作,分别体现乡镇意志与村民意志。虽然在人民的国家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所要实现的后发外向型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现代化,它要求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即适应并接受原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因此必然有大量不受村民欢迎的国家任务和要求要通过村委会去强制执行,同时,乡镇政府自身利益的也会搭上制度化转型的便车进行扩张。双重角色必然产生双重对策,一方面村委会顺从乡镇政权,成为乡镇政府的办事机构执行命令或进一步搭便车“自我扩张”,另一方面从自身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进行游说、消磨甚至抵制,村级反控制力量的成长使乡村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三、对乡村关系失范的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在公共部门中恢复竞争,引入市场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从而将政府的一些职能释放给市场和社会。从总体上看,乡村关系失范主要在于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合法权益的侵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治理的关键在于乡村双方的良性互动:

(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

要实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良性互动,首先要确立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是无直接隶属关系的平等法人关系。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期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乡镇与村集体的利益边界和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变动的,现行的法律只是设计较为宽限的法律框架,并没有程序性规定。要明确乡镇与村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理清二者的职责权限,一是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的乡政村治原则精神,各级人大制定关于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体性法规,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及管理权限,哪些事项需要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哪能些事项需要村委会“协助工作”。明确的外延和内涵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乡镇政府得以顺利贯彻,村民利益通过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这样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得到村民的认可拥护,违法施政被村民合理拒绝,同时村委会的双重角色大体平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上有机衔接起来。

(二)重塑政府形象,建立服务型乡镇政权组织

改变政府形象,规范政府作为,首先要在体制上解放乡镇政府,根本的是要改革压力型政治体系,使乡镇从繁重的数字化指标任务中解脱出来。再造政府基层组织体系方面不是继续精简,因为现有框架下精简已经走到末路,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绩效而不是裁减人员,乡镇改革的目标是让乡镇只有最基本的社会事务管理功能,如土地管理、治安管理、救灾、优抚等。乡镇政府不应该对经济增长目标负责,也不应该对自身财政负责,更不应有自我扩张和资源掠夺行为,乡镇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民间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在提高公共服务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三)培育自治组织,增强村委会自治能力

民间自治组织是沟通政府与公民重要桥梁。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常常需要一个中介组织的协调,一方面各种民间组织及时把其成员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向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传达给其成员。同时民间组织对政府行为构成强有力的制约,适应了农民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民间自治组织大量成长,政府就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制约,可以抵制、克服政府组织不合理的甚至侵犯群从利益行为。因此国家应从体制上消除对民间组织不合理限制,使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农村民间自治组织有宽松的成长发育环境,如村委会、各种农民协会、养殖协会等。在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规范管理的新体制,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关系。村委会作为村民法定的自治组织,在村务管理方面更应担负起责任,只要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村庄重大事项具体负责实施并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加强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村庄“自主性”,这样才能理顺村庄和乡镇政府关系。

(四)提高乡村人员素质,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

在处理乡村关系过程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乡村关系不协调很大程度上同乡村干部素质低下,农民觉悟不高有关。表现在乡村干部中主要是不相信群众、、人治观念、,表现在村民群众中则是文化水平低,觉悟不高,缺乏契约合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主义倾向。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乡村社会树立现代民主观念、法制意识和契约精神,乡镇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依法履行“乡政”职责,充分认识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对乡村管理应更多的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应尊重村民自治权和村委会的相对独立性,增强服务意识、公仆情结;村干部要依法履行“村治”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治能力,自觉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引导农民用好民利,做好村民的“当家人”。从根本上说,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由理性的“经济人”向为民服务的“社会人”转变,实现乡镇民主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共同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