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第1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真正做到社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形势平稳,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满意。

二.总体目标

力争在今年达到安全社区标准,具体目标为:

(一)社会政治稳定。“”等组织犯罪活动得到有力惩治,顽固分子得到有效转化,实现“零进京”、“零滋事”;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维护建立严格的突发性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和群死群伤重特大治安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

(二)治安秩序良好。无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刑事案件得到有效控制,杀人、抢劫、伤害致死、、绑架、劫持、爆炸、放火等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发案数不超过实有人口的2.2‰,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恶性案件;无路面双抢案件、入室盗窃和机动车盗窃案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面上秩序优良,创无毒社区,保一方净土。刑满人员帮教率达100%以上,安置率不低于95%,重新犯罪率低于2%。

(三)打防控疏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网络健全,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全区平均值;出租私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得到深化,办证率不低于95%。技防设施健全,群防群治队伍专职人员占实有人口10‰。

(四)基层基础建设和保障机制有力。社区综治组织健全,各单位小区院落看护率达100%,社区治安巡逻队伍每周巡逻达70人次以上。做到人员、场所、报酬、职责四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普法宣传扎实有效,群众法制意识增强;创建“平安(社区)”经费落实。

(五)人民群众满意。群众对当地治安管理满意率不低于90%;群众对居住地、工作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表示满意;社区各类公共场所社会风气良好。

(六)创建“平安小区院落”以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为立足点,加强对各小区院落的工作力度。创建单位如下:

1.市妇幼保健院小区

2.市中心血站小区

3.市地税新菀小区

4.开发区管委会小区

5.市国税小区

6.凤凰信用社小区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第2篇

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关键一年,年.实施平安上街创立的开局之年。为切实做好年全区平安生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平安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平安上街创建为主线,实施重点攻坚,推进综合治理;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监管监察,加强源头治本,全面巩固深化“平安生产年”活动效果,全面提升平安生产保证水平,为实现上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两加快一维护”战略的落实发明良好的平安生产环境。

二、目标任务

杜绝重大以上生产平安事故发生。年,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人以内,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平安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5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平安事故死亡率控制在3.6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1.7以内。有效遏止较大生产平安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围绕遏制较大事故.

1.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

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危险化学品重点排查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烟花爆竹重点排查贮存场所;交通运输重点排查运输企业、车站、危险路段和桥梁;消防重点排查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建筑施工重点排查深基坑、大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重点排查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运行和检测检验情况;旅游重点排查旅行社资质和旅游车辆。其他行业领域都要明确排点.

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以及冬春季节用煤用电增加、节日喜庆活动多、烟花爆竹经营燃放集中、节日放假停产检修、节后复工复产、春运高峰等因素,二是强化重点时段隐患排查。第一时段(年1月至年4月):围绕确保全国“两会”和春节期间平安生产.加强对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供气、供电等企业和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第二时段(年5月至年9月):围绕汛期和旅游安全,针对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特点,把存在山体滑坡、垮塌威胁的露天采场和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溃坝溃堤危险的病险水库、尾矿库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火等各项措施,严防引发事故灾难。及时排查宾馆饭店、商(市)场和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平安检查和隐患排查。第三时段(年10月至年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天干物燥、雪、雾、冰天气多发的特点,认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道路交通防滑、防雾、防碰撞等预防措施。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组织、指导、监督责任。依照“条块结合、属地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三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和有关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法人代表是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建立区、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四个层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机制。强化隐患现场处置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联席会议、挂牌督办、双向验收、举报奖励、重大隐患公示、隐患排查宣教、督查考核十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各类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2.坚决打好打击查处非法违法攻坚战

重点打击查处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贮存和运输。烟花爆竹,一是突出打击查处重点。危险化学品.重点打击非法生产,查处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组织生产和改变工房用途“三超一改”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重点打击无证无照无牌非法营运、车辆非法改装,查处酒后驾驶、超员超载超速超限“四超”等严重违法行为。消防,重点打击查处平安距离缺乏和“三合一”多合一”行为。其他领域都要突出重点,严厉打击查处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要依法依规从严打击查处,二是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对平安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并依法依纪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各级政府决定关闭取缔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完全关闭取缔到位,防止死灰复燃。

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强化联合执法。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打击查处非法违法联合机制.形成打击查处非法违法行为的合力。

大力宣传打击查处平安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四是加大舆论和群众监督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打击查处平安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平安生产举报电话作用,疏通平安生产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举报渠道。

(二)围绕基层基础工作.

1.实施平安素质提升工程

以行政村和社区为单位,一是全面提升全民平安素质。组织开展平安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平安教育活动。将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日定为全民平安教育日.组织全区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村民(居民)分期分批开展1次平安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各学校要开设一定课时的平安教育课,新生入学必需首先进行平安教育,校长每学期要为全体学生上1堂平安教育课,并聘请交警、消防、安监、供电等部门专业人员到校为全体师生现场讲解平安知识、平安技能、逃生自救等基本知识。各类新闻媒体要开设平安知识教育栏目(专题),每周不少于1次(篇)平安监管、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要向辖区居民(村民)发放平安知识手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公共聚集场所和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地段、危险场所要设立警示标志。

强化企业“三级”平安教育;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二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平安技能。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开展岗位平安教育培训.必需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平安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平安技能。严格企业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大力推行注册平安工程师制度。要把农民工平安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年内,安监部门要组织农民工参与平安技能教育培训不少于300人。

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依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三是全面提升监管监察人员业务素质。强化监管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建设.年内要分别对区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和目标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平安管理人员以及行政村和社区的安监员轮训一遍。

2.实施城乡平安发展保证工程

把平安生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一是把平安生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牢固树立平安发展理念.做到平安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促进平安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安全社区、平安村镇、平安校园、平安农机、道路交通疏通县等达标创建活动,统一纳入平安上街创建体系,推动深化提高,着力打造平安发展型区、平安和谐型镇(办)村(社区)

编制城乡规划中强化平安功能分区。同步建设城镇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公共平安设施,二是强化城乡平安规划。规划部门要将平安发展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原则.易燃易爆单元与居民区之间留足留够平安防护距离;对城镇老区公共平安设施有计划地实施增加和改造,保证基础平安设施完好有效。

支持引导客运公司发展农村客运市场,三是完善城乡交通平安体系。将完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放在突出位置.依法淘汰不能保证平安的运输车辆,从严打击农用车载客等违法行为,切实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出行平安问题。

成立职业卫生平安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职业卫生平安监管队伍建设,四是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平安监管体系。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平安监管工作责任制.根据辖区和单位实际设立监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监管人员,配置作业场所平安监管必需的装备,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完善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年内,完成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对城区加油站、液化气站等科学布点、严格管理。加大城区燃气管道等重大设施管理,五是强化城区易燃易爆平安管理。依照平安、便民原则.坚决清除违章占压。严格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管理,逐步将城区严重影响乡村居民平安的工厂、仓库改造搬迁;限制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乡村建成区道路上通行,确需通行的,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料理通行证件,并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确保平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六是积极强化重大项目平安保证。全区高危行业严格“三同时”监管.防止项目带病投产、设备设施带病投入使用。强化本辖区内轨道交通平安保证。及时清除影响行车平安的树木,利用涵洞、桥梁逐步消除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

注重实效、不时完善”原则,七是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诚信机制。依照“积极稳妥、分步推进.进一步健全平安诚信综合考评体系,实施量化考核、分级认定。建立健全平安诚信奖惩机制。对获得“平安生产诚信企业”称号的单位进行授牌惩处,对有不良诚信记录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加强监管,提高其失信成本。年内,全区重点行业评定5家“平安生产诚信企业”

3.落实平安科技支撑工程

加快平安科技人才培养,一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将平安生产纳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大财政保证性投入,把平安生产发展专项基金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二是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力度。化工企业推行联锁自控技术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烟花爆竹行业推行新型平安火药原料;将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监控范围由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扩展到全部客运车辆和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辆。

(三)围绕“两转两提”.

1.进一步强化平安监管监察效能

实行月统计、季排名通报,一是建立健全平安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平安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大平安生产责任目标过程监控.严格半年和全年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文明单位评比、评先等挂钩,实行平安生产“一票否决”

实行平安督导多元化,二是建立健全平安生产监督机制。创新平安执法监察机制.建立联合执法、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机制,加强平安执法监察,促进工作落实。健全平安生产举报制度,加大案件核查处置力度。严格平安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内部监督,推进平安生产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严格平安生产行政问责和事故查处责任追究。

乡村社区和农村平安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继续推进和深化乡村社区和农村平安工作。年底.群众平安素养进一步提高,平安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公共平安进一步加强,平安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全区85%以上的社区(行政村)达到乡村社区平安规范和农村平安规范。

三分”即分级建格、分区包片、分类指导,四是全面推行“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模式。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要继续深入开展“三分六定”网格化平安管理模式.六定”即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监管定位、排查定时、培训定期、奖惩定量。

全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分类分级管理工作,五是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分类管理机制。依照“分类指导、分级考核、分层管理”原则.逐步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分类监管制度。

2.进一步强化平安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一是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各镇(办)政府各部门要成立平安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年内,至少组织1次多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综合性演练,企事业单位至少组织2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把6月份第三周作为“应急演练周”

加强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和人员培训,二是强化应急预案备案。平安监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将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作为平安生产许可的重要条件.监督指导企业落实应急预案的要求和措施。年内,高危行业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备案率达到100%

建立“一专多能”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加快平安生产应急平台建设。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危化等专业应急救援骨干队伍为依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证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各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藏,加强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平安生产事故的预警预测,做好事故灾害调度演讲和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进一步强化平安监管监察队伍履职能力

建立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一是进一步强化平安监管监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推进平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履行平安监管监察职责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平安生产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平安监管监察人员工作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优化平安生产执法环境,激发平安监管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不时提高履职能力和执法素质。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空虚到平安监管监察机构。二是进一步强化平安监管监察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注重在重大督查活动、联合执法行动、事故抢险救援中锻炼培养平安监管监察队伍.

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平安生产监管监察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执法方式,三是加强平安监管监察执法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大力开展“争做平安发展忠诚卫士”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对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联系点制度。加强对行使平安生产监管监察执法权的监督,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高素质平安监管监察队伍。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成立相应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全区行动计划组织制定本辖区、本行业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实施方法,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解决在实施行动计划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推动本辖区、本部门的平安创建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第3篇

2011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实现136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3.2%,在贵州省第二轮经济强县考评中成功升至全省第11位。

建区20年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汇川区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倾力打造“实力汇川、宜居汇川、文化汇川、平安汇川、和谐汇川”,在“红色转折之城”崛起,朝着全面小康的道路奋力前行。

实力汇川

从发展迈向赶超

在近几年的经济形势图上,开发区(汇川区)划出了一道亮丽的曲线,平均增速14%以上,尤其是2011年创建区以来的最高增速。短短几年间,汇川的发展成绩令人惊叹,发展“答卷”格外耀眼。

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开发区(汇川区)经济实力尽显。梳理汇川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其中转折性、跃升性的可贵变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柱产业的“托举效应”形成……

——工业园区强劲发展,“聚变”中蕴藏效益。

走进开发区(汇川区)高坪镇工业园区:成功汽车投资35亿元年产20万辆微型汽车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生产线的项目实现了新车整车试线,高新产业园、特色产业园等工业产业园已现雏形。仅2012年1-5月,园区就完成工业总产值24.4亿元,未来的北部工业园区将在这里崛起。

工业强区,园区是“引擎”。汇川区深切地感受到,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必须把园区当做“特区”,扎扎实实地发展园区经济。

一个个投资过亿的招商引资项目迅速落地,一个个百亿级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规模庞大的支柱产业正在崛起……按照“园中园”、“一园多区”的发展模式与“退城进园”政策的实施,开发区(汇川区)初步形成了以“军工、机电、装备制造”为主的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以“食品加工、机电”等为主的外高桥工业示范区,以“制药、冰箱配套”为主的董公寺工业示范区、海尔配套工业示范区。园区已成为“工业强区”的重要载体,成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产业、科技融合提升竞争力,产学研凸显“乘数效应”。

2011年,由贵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组建的“贵州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省科技厅授牌,开发区(汇川区)科技领域产学研踏上新征程。

自2010年7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汇川区)加快了泰豪科技园的规划与建设步伐,高新企业的不断入驻与各类科技项目涌现,为汇川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截至目前,共有219个项目被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争取资金5163万元,比2011年全年增长38%,其中国家级计划40项,省级计划114项。

“在下一步工作中,汇川将突出抓好科技和知识产权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通过科技和知识产权项目的实施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升汇川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区委副书记汪立激动地说。

——围绕商圈与旅游做文章,第三产业发展更为强劲。

在开发区(汇川区)苏州路商圈,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商贸流通、休闲旅游、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繁荣发展,成为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相互交融的新都市城区典范。商圈对整体经济的提升作用,为我们见证了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所蕴含的巨大效益。

近年来,开发区(汇川区)推进商圈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促进第三产业实力整体提升。仅“十一五”期间便累计完成三产增加值196.5亿元,年均增长13.9%,不仅做大做强了港澳商圈、长沙路汽贸商圈和广珠文化商圈,不断优化城市经济结构,还努力完善娄山关和海龙囤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娄山关休闲避暑旅游示范带,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喜人。

宜居汇川

满足群众新期待

走进国家级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幢幢高楼大厦即刻映入眼帘。不同于现代都市的是,这些繁华却是被青山绿水所环绕。这座城市现代科技与生态环境完美融汇的“宜居”景致令人感叹。

城镇化是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在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化并不仅仅是追求规模与速度,而是坚持在发展中建设“宜居汇川”,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宜居汇川,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实现全局并进。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按照“先拉框架后充实”和“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集中进行”的思路,注重产业功能、道路环境、建筑风貌的有机结合,做好开发区规划工作。

宜居汇川,坚持实现经济总量与城市质量共增的优化发展。

在汇川大道、红河东路等14公里的城市“大动脉”上,拔地而起的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还有随之带动形成的城市物质文化、人文精神和城市品味,三大商圈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凸显点”:汽车博览会、美食文化节以及一大批精品社区的形成,成为了新区“改头换貌”的亮丽名片。

经济总量上去了,城市品位与质量也要随之增长,这才是真正把握城镇化的内在本质与真谛。近五年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45.1244亿元的城建固定资产投资中,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5.9696亿元,先后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

宜居汇川,坚持持续发展增后劲,实现当前与未来兼顾。

不允许浪费资源,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位置是“宜居汇川”建设的要义。开发区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并发展绿色GDP,建立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开发区的资源消耗控制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从根本上解决宜居城市环境协调问题。

文化汇川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1992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在面临诸多困难的艰苦环境中,凭借“苦干实干”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气魄,汇川硬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红色文化、土司文化、三线文化、开发区创业精神……近年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挖掘优质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重走路”体验式教学、建设红色教育品牌等方式自觉地把构筑“精神高地”融入到推进“四大战略”、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伟大实践中。

2007年以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村村通”工程累计安装建设2200座,惠及43个行政村、398个村民组、农户3680户,全区电视覆盖率达98%,广播覆盖率达100%。而2131公益性电影放映活动在5年的时间里更是走遍全区,累计放映1299场次,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开发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区建图书室117间、文体活动场所109个、农家书屋建成60个、农民文化活动家园1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汇川支中心1个,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3个点……不断推出的“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评选活动,促进了农村社区精神文明。

随着开发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的深入,该区不仅将形成“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也将不断繁荣开发区文化市场,重点加强文化创意设计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汇川文化的“硅谷”与广大文化志士的创业热土。

平安汇川

营造安居乐业氛围

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诉求。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秩序良好、安宁祥和的治安环境,平安汇川建设势在必行。

但是,作为全市的中心,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的平安建设怎样搞?

——网格化管理防患于未然,筑就“平安汇川”有力保障。

通过整合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开发区构建了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模式。按照“合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着眼发展”的原则,以300-500户、1000-1500人为网格单元,结合人口状况、地理位置、楼院布局、便于服务等因素将社区(村)科学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

每个网格单元的工作人员由乡(镇)社区(村)干部、低保协查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

——破解特殊群体管理困局,实现平安建设“全覆盖”。

没有特殊人群的安定,社会整体平安也就无从谈起。开发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具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符合条件的农民工207人转为城镇居民;制定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积极推行“一卡通”等居住证制度,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努力实现实有人口的实名、实数、实情、实时的“四实”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其中实名、实数管理达85%。

——积小安为大安,平安汇川建设以点到面循序渐进。

在巩固提升原有市、区级“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村寨”的同时,开发区大力创建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创建累计进度均达到100%。义务治安员、安保“红袖章”、义务巡逻队等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有序展开……

不断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路径,平安汇川的构建折射出可喜前景。通过绩效考核,2012年上半年全区公众安全感83.25%,人民群众安全感从5年前的51.3%提升到81.53%,实现了逐年提高的目标。

和谐汇川

推动民生建设新发展

在娄山关村,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与和谐的景象:巍巍娄山上树木葱翠,一座座具有“雕花窗、转角楼、青砖白墙”等独具地域特色与传统民间文化特征的“黔北民居”,构成了一幅幅田园诗歌般的景致。

最大的是民生,这已成为“和谐汇川”长期的坚守与追求。

让群众幸福指数与GDP同步增长,这是汇川和谐的根本。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作出的郑重承诺正在逐渐实现。而这承诺的背后,是一串串数字与成就:

主要农产品成倍增长。和1998年相比,全区粮食总产量增长6.5倍,油菜籽增长13.6倍,茶叶增长20倍,水果增长12.5倍,肉类增长4.4倍。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20年来,全区组建了生猪、奶牛、鹌鹑、杨梅、花卉、莲藕等产业协会56家,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2个,农村经纪人达260余人。设施农业农产品种植面积已达3660亩。有规模养殖116户,养殖大户1320户。

1992年建区之初,开发区仅有4个简陋的农贸市场。20年后,开发区已形成电脑、电器、汽车、汽车配件、水果、烟酒、家具、食品、花鸟、农副产品等各类专业市场12个,集贸市场17个。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3亿元,比1998年增长8.9倍,年均增长14.3%。预计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

从当初的42所普通中小学扩展到117所, 教育的均衡发展极大地促进城乡发展。截止目前,开发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研开发机构42个,其中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2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3个国家授权的试验检测平台、院士工作站5家、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区现有有效发明专利240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5.3件。

一个个爱心助贫、善心扶弱的活动成就了一批“民生品牌”。“居家养老”模式在新舟、航天、航宇等社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民间服务组织为实体,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服务体系的建立,探索出了一条“老有所养”的社会管理路子。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基层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参合率达98.8%,群众基层就医的药费负担明显减轻。

……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第4篇

一、做强工业,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即实力*;

在企业对接上要做好媒人,搭建平台。做好村企对接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与我镇行政村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的有利条件,通过项目帮扶的形式,积极引进来,使企业把加工项目放到结对帮扶村,建立生产基地。在政策服务上当好保姆,乐做“打工人”。继续执行并完善《*镇党政领导联系企业责任制》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主落实各类政策处理,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狠抓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创行业知名品牌。在依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存量,及时争取规划调整,提前实施园区建设计划。

二、做稳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即活力*;

扩大油菜、早稻及单季稻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特色水果。充分利用农民信箱、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强化宣传,做好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农办技术推广作用,做好农、林、水产、农机、畜禽等的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真正发挥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搭建好农业龙头企业与散户的联系平台,充分发挥镇域内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着重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农副加工业,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

三、做靓城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即魅力*;

在完成镇文体商贸广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启动建设,为居民及工业园区职工提供活动场所。完成镇商贸住宅区部分区块配套道路和绿化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修建棉花仓库至新村道路,建造社区公厕和垃圾收集房。巩固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各村(社区)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等,加强管理和监督。

四、做实民生,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创建和谐平安*,即合力*;

针对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对有发展能力的对象根据其意愿帮助其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对其进行扶持帮助;对老弱病残对象则予以资金帮助。完善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管理和运行体制。继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做到依法治镇;搞好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充分发挥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的作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严格执行工作相关规定,实行接待负责制和分级处理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争创“平安村镇”,同时在各村开展好“平安村”的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稳定和谐社会局面,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为我镇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平安建设计划范文第5篇

一、认真贯彻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执行近国务院、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督促各房地产开发企业遵守宏观调控政策的各项要求。严把商品房期房转让关,减少和杜绝恶意炒房现象的发生。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县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规划,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出台商品房预销售申报计划制度,实施一次性预售面积以1.5万平方米以上可售住宅房源为单位进行申报,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防止捂盘惜盘,准确公布20*年商品房建设和供应计划,使居民能更好地明白消费、理性消费。

2、开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根据上级省市建设部门要求,制订了我县开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方案。以县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席会议的名义,召开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部署会议,落实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能内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从各部门已经完成的自查工作来看,总体情况较好,没有发现违反相关政策的情况。

3、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拟定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8月,根据我县房地产市场阶段性特点,及时组织在开发和即将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老总召开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会议邀请县国土资源局、人行*支行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县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阶段性特点,并通报了嘉兴市本级及周边县市房地产市场主要特征,要求房地产企业认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市场出现的变化,稳定我县房地产市场。12月,经我们建议,县政府牵头召开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后,由我们拟定了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报政府审议。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1、继续抓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监管工作。一是把好商品房销售关。对符合预售条件的1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核发了20份《商品房预售证》,核定预售面积35.71万平方米。二是商品房预(销)售使用《商品房预(销)售网上即时备案系统》,实现即销售即时备案。全县共有1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该套系统销售商品房,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商品房预(销)售管理,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楼盘信息、房源信息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统一管理,为下一步实现透明销售打好了基础。三是切实加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的后续监督和管理。继续实行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实行备案制度,严格把好商品房交付使用关。共有9个项目共43.95万平方米商品房在交付使用前对竣工验收资料进行了审核备案。四是对商品房交付实施保修卡制度。商品房保修卡制度实施以来,已有三个住宅小区、近2000户业主拿到了商品房保修记录卡。对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售后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维护企业和购房者双方的合法权益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2、继续抓好物业管理工作。一是加大物业管理宣传力度。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制作宣传物业管理的系列公益广告,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提高我县居民物业消费意识。二是继续在新建住宅小区中推行物业管理。“海韵华庭”、“金域蓝湾”、“贝沙港湾”、“盛世嘉园”、“金色港湾”等住宅小区先后引进了前期物业管理,新增物业管理的房屋面积64.54万平方米;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宣传和贯彻工作,在开展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中积极引导和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帮助“新城南苑”、“嘉州海岸”、“凉亭花苑”、“南方花苑”、“怡城花苑”等住宅小区召开首次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指导“金源花苑”、“金涌花苑”等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开展换届工作。指导“新桥花苑”、“金源花苑”等住宅小区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指导“金三阁小区”、“南方花苑”、“怡城花苑”等较小规模小区业主委员会,因原物业企业退出而又没有能选聘到新的物业服务,实行自主管理。四是继续抓好物业维修专项资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工作。归集物业维修专项资金592.82万元,累计归集3638.34万元,使用物业维修专项资金41.18万元,累计支出67.06万元。委托开发的物业维修专项资金管理软件,目前正在最后调试阶段。

3、开展“平安小区”创建工作。根据盐平安[20*]1号《关于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推进“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制订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各物业服务企业、武原派出所、武原镇综治办、各社区居委会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物业企业根据小区实际条件,申报了*年各小区创建计划。年底根据年初创建平安小区的星级计划,结合县技监局对高层电梯运行检查,我处对部分住宅小区的安全、制度等方面进行检查。明年初将按照实施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抓好检查考核等工作。努力打造“发案少、秩序好、环境优美、居民满意”的星级“平安小区”,推进“平安小区”创建工作。

三、组织实施实事工程,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1、老住宅小区整治。一是在社区上报的基础上,结合群众反映比较比较突出集中的地块,经讨论后确定了*年整治的初步方案。二是组织现场勘察,确定整治内容,分析各区块开展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勘察结果,及时对初步方案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年整治对象。共涉及7个社区,9个区块18幢居民楼,居民数469户,合计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三是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委托时代建筑设计院进行方案和概算编制,并召开县发改、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方案评审会。按照小型工程招投标办法,确定元通建设、海建建设、海安建设三家市政企业为三个标段的施工单位。四是组织工程实施。整治工程于8月18日开工,各标段工程已全部结束,完成投资60万元。

2、楼道亮化工程。政府从关注民生的角度,把县城老住宅小区、楼院的楼道亮化工程列为今年政府实事工程。经过前期组织社区居委会开展的两次调查摸底,并经我处工作人员到现场察看后,基本上摸清了县城老住宅小区和楼院的楼道亮化存在的问题。无楼道照明设施的,有56幢居民楼98个楼道,涉及居民数924户,有楼道照明设施无均分器的,有201幢居民楼434个楼道,涉及居民数4316户。总的来说,涉及面广,楼道照明设施不亮的现状较为复杂,造成楼道不亮的主要原因是同一个楼道的居民户没有统一好意见,即其中有居民户不愿承担楼道照明设施改造费用和运行电费。在学习了周边县市楼道亮化工程的经验做法后,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财政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来实施我县的楼道亮化工程。主要是由财政负责楼道灯亮化工程建设,广告公司负责灯箱广告建设并承担今后的维修、维护和运行费用,供电部门负责安装楼道灯电表,广告公司通过运作楼道灯箱广告来获取收益。通过洽谈确定了*电力广告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财政补助20万元资金,安装工程已基本结束。

四、其它方面工作

成功举办人居*新城-*县第七届房地产展销会。本届展会展馆总面积近2300平方米,设置23个标准展位,共有1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10家家居装饰装修、厨卫精品、空调等相关企业加盟参展,还有金融、住房公积金管理、物业服务等七家单位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展会内容十分丰富。本届展会的成功举办,一是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宣传公司形象、展示楼盘品质搭建了集中展示平台;二是为广大市民群众选房购房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机会;三是较好地宣传了我县20*年房地产的开发建设总体情况,使需要购房的市民群众能更加理性消费,为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