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注重培训战略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科学制订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对培训资源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集约化培养建设。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打破行政管理界限,集中整合公司及各二级单位的培训资源,将党校、培训中心、机电仪中心和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强化职业培养、技能鉴定和专家咨询职能,突出特色,发挥合力。二是整合师资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精选名业务骨干组成专职培养核心团队;同时,与内部学有专长的技术干部、技能操作骨干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和企业专家等多人结成兼职培训师资网络,在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内容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处理,制订并完善了培养程序与质量控制文件,提高了培养标准化水平。三是整合资金资源。确保培养经费足额提取、专款专用,统筹建设规划、统筹资金运作,丰富了培养载体,强化了培养的集约化运作水平;为加强培养机制的建设,今年我公司还计划投万元,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推进集团公司级特色培养网络建设。
二、注重培训针对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针对意识,对于从事不同的岗位的培养对象有着不同的培养程序与内容。对从事前线机器操作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环节来说,培养目标是提高工艺质量、提升操作技巧、树立基层榜样,我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组织工作,由公司内部一线操作业务骨干作担任咨询与指导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培养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培养目的,为一线员工树立良好榜样。对于从事技术与维修等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我公司多次开展业内短训班、研究班,加强培养对象与同行业技术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并安排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领域的学术交流培训班,为培养多领域、精技术的综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公司还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多次派遣部分培养对象赴高校进行定期进修学习。而对于从事管理岗位的典型培养人才,我公司采取岗位实习与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其在多个相关的岗位进行学习与自我提高,并定期派遣其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
三、注重培训效能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效能意识。始终坚持协调联动、集中统一的培养运行模式,建立起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和“人事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指导、培养人员实施”的多层次培养网络,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章法、步步有痕迹、层层有关联、环环有考核”的责任目标体系。同时,注重发挥协同互动效应。公司培养主管人员与基层部门、班组一道,共同组织培养需求调查,统筹制订培养计划;共同确定培养内容,统筹利用培养资源;共同归并整合相同及相关专业培养项目,提高典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实效性。
四、注重培训效能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还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意识。实践证明,自我要求与实践,是提高技能培养质量的基本规律。只有引导培养对象拥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和强烈的上进心,变“要培养我”为“我要提高”,并以简捷的方法、易于实践的载体开展培养,培养才能转化为企业最具效益的投资,典型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培训效果
由于我公司典型培养工作做得十分成功,目前,公司内部已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企业文化,广大员工在典型先进的带领下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高涨。近期又有名同志被评聘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高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由高级工以上操作人员负责的关键操作岗位达%,操作人员的岗位行为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普遍提高,操作技能人才队伍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公司大型机组检修安装、特种环境作业、无损检测等特色专业队伍在满足内部生产需求的同时,成功开拓外部市场,成功打出了品牌,展现了我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的风采,检验了技能人才培训的质量。
打造特色专业——线式对接教育
视觉艺术学科可以校际院际间跨专业连线,创建特色专业。例如《三维造型设计》专业,将绘画、雕塑、影视、动漫、游戏等视觉艺术类专业有关三维造型的课程经过遴选、压缩,组成综合的三维造型训练课程;再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工科教育科研优势,开设三维造型软件应用、三维造型数字采集、三维数字化快速成型等相关课程,贯通现实空间中实体艺术造型与虚拟空间中数字化艺术造型,培养具有在两种空间形式中自由转换三维造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实现性智为主的美术类专业与量智为主的科技类专业的线式对接。
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同时拥有了工科与艺术学科中的三维造型技术,具备了三维造型设计特色专业开设的基本条件。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运用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实体造型输出技术,在完全避免与母本三维造型直接接触的条件下,就可以完成母本三维造型的复制,这些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假如应用于中国古代泥塑的保护和研究,是极有前途的一项工作。同时,在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中国的古代雕塑艺术作品有相当数量以泥塑彩绘形式存在。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代寺院雕塑作品,多数都是这一类材质的作品,总数量在两万件以上,这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中最精华的一部分。由于这些作品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对于这些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是多年来困扰我国文物及艺术研究等部门的难题。
其一,我国古代泥塑作品使用木架或石胎做骨架,外部以泥沙、麻质纤维做基本造型,表面以细泥深入塑造并施以彩绘而最终完成。这种材料和工艺极易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因此这一类作品也只有在气候比较干燥的西部地区才得以保留至今,并且随着气候变化与文物环境商业化,所遭受的破坏正在日益加速;其二,西方传统雕塑多用石材或金属材料,可以直接接触表面复制模具;我国古代泥塑由于材质松软容易脱落,无法直接翻制。所以,我国古代彩塑迄今无法进行造型复制,既不能有效地保存原始造型,也不利于开展造型艺术研究与国际文化传播。目前,我国文物部门对敦煌石窟和蓝田水陆庵的彩塑都进行了 3D 数字采集和储存,但还没有与快速成型技术组和运用,因为世界所有快速三维打印、复制设备在输出造型时都有尺度限制等问题。这个难题在依托高校工科快速成型技术的三维造型设计专业实验室可以很快解决。
科学艺术对接——面式对接教育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理念: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而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我们可以依托高校的综合资源优势,开设全校性大面积公共选修课,打破科学与艺术的壁垒,实现科学与艺术大面积对接。其一,开设大面积艺术类选修课。2006 年 3 月 8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普通高校开设 8 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在全国综合性院校,尤其是理工特色院校,这些课程能使学生对艺术的发生发展、各门各类、本体语言、风格流派、名家名作、鉴赏门径、格韵雅俗等,获得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并从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开启心智,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大面积量智与性智地对接。
其二,创建艺术类精品课与核心课。根据各个高校的自身特点与人才优势,创建有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程。音乐可以开设声乐、器乐、西洋音乐、民间音乐、高雅音乐、通俗音乐等相关课程,美术可以开设绘画、陶艺、环艺设计、平面设计、摄影、书法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既可以采用实践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这些课程培育三年后,可以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评定后,可以参加省级精品课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评定后,可以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最后可以依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运用教学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整合全校选修课、精品课资源,推出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的核心课程。
其三,明确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为了培养大成智慧人才,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选修课程,要有规章制度来保障。譬如,本科 4 年必须在 8 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至少选修 1门并且通过考核,或者不修满艺术类选修课程若干学分不准毕业等等。艺术选修课老师也可以提出严格的考核要求,如《美术鉴赏》要求每个学生修课期间至少参观一次美术作品展览,并制作提交 DV 短片;《戏曲鉴赏》则要求学生修课期间至少完整地欣赏一出戏,并提交 VCR 作业。不少大学生将自己“专业”孤立起来,认为只靠勤奋与钻研就可成才,这是一种偏见。一名具有艺术修养的大学生,总是胸怀宽阔,不计小事小非,非但不会影响本职本业,反而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倾力完成所从事的事业;因此我们要用规章制度让科学与艺术联姻。#p#分页标题#e#
其四,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条件,成立丰富多彩的社团,诸如书画协会、交响乐团、合唱团、民间艺术团、舞蹈团、民族管弦乐团、吉他俱乐部 、话剧团、VCR 沙龙、ACM/ICPC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工作室 、Linux 协会、诗社、书社、文苑、文学社、思辩学社、钱学森思想研究会、新视角协会、交际与口才协会、摄影学会、动漫协会等等;分别有专家教授指导,独辟蹊径、各领,号称“”。学生可自由参加,由学生会、团委协同组织。强调普及型,能使大学生学活学宽,心情舒畅,在审美愉悦中闪现灵感,激活大成智慧。
其五,依托书院启迪性智。近年来,我国某些高校为了探索大成智慧人才培养门径,借鉴了西方大学住宿学院的做法,纷纷成立“书院”。每个学生从属两个院,“学院”管学习,“书院”管生活。“学院”像父亲,高标准,严要求,以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为目标;书院则像母亲,无微不至,启迪性智,以传授软技能与全面发展为己任。由于“学院”多在教学区,而“书院”多设在学生住宿区,书院更方便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性智与量智的对接。
艺术生态环境——体式对接教育
营造立体的美的空间环境,是培养大成智慧人才的必要条件,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首先,高校要调拨学科建设资金,吸纳社会募捐资金,营造自己特色的艺术院系。艺术院系应包括大成智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艺术楼、艺术庭院、陶艺坊、专业教室、模型室、摄影室、琴房、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艺术专业环境。这里经常举办艺术展览与活动,肩负着全校艺术类选修课任务,承担着提升全校学生形象思维,进行量智与性智对接教育的重要使命。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全校综合艺术环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例如,校门的形式美、广场的景观规划、图书馆的浮雕、著名校友的塑像、会议厅的壁画、形象墙的设计,以及音乐会、联欢会、歌咏比赛、钢琴演奏会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美育,对大成智慧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黑格尔认为美育具有解放人精神的作用。
第三,地域的艺术环境是培养大成智慧人才的雄厚基础,也是立体式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每所大学所在城市周边的音乐厅、美术馆、画廊、画院、歌舞剧院、文化广场、历史文化遗址等场所,都是进行大成智慧教育的理想场所。
第四,有效开展校级合作,形成艺术生态环境链。我国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的九所重点高校简称C9,2009 年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通过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措施,共同培养拔尖人才。9所高校联合举办了具有浓厚人文艺术氛围的 C9-Summer School,并加强与美国常春藤联盟、澳大利亚“G8”等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C9”的国际影响。这标志着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进入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强强联合的崭新阶段。C9高校制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使艺术生态环境多元交叉。从思维观念、意识形态、表达手段、艺术介质、艺术发展史、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带动了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和训练模式,融合到各门各类教学中,达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对学生知识体系建立、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些生物实验时空跨度大、有些涉及有危害的材料和试剂,因此难以在目前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实施。此外,还有一些实验需要使用昂贵、精密仪器,其台件数往往不能满足本科生实际操作需要。因而现有的生物学真实实验教学体系并不完整,影响了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制约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等生成逼真的实验场景,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完成真实情况下难以甚至不能实现的实验内容。因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顺应而生,虚实结合的新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现代生物学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一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紧迫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划还明确了建没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工作目标,提出要遴选和开发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
教育部在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开展资源、平台、队伍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持续服务实验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特别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二 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生物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点学科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Ⅱ向。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由于生命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生物学实验系统性强、时空跨度较大、操作较为繁复、某些实验材料存在一定危险性以及某些实验需要昂贵仪器等,造成目前本科生真实实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因生物材料的生命特质原因,有些生物学实验往往周期较长,如动植物的发育实验、生态学的种群互做实验、生物进化实验等。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现有的真实实验往往是片段的、不连续的,大尺度时空跨越的实验内容基本没有,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的不完整。
目前的生命科学研究已经深人到在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相关的实验过程往往是微观的、抽象的,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开展相关真实实验一方面成本高、消耗大,一方面传统实验手段无法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微观抽象的实验过程,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现代的、先进的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发展,然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前沿理论的实验内容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往往需要使用昂贵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本科实验教学中难以广泛实施,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跟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生物实验可能涉及伤害的、危险的、污染性的实验内容,因为现有本科生真实实验教学条件有限而不能实施。例如致病菌、病毒、血液样品、同位素等等,涉及这些实验材料和试剂的实验内容在目前的本科生真实实验教学中常常都是回避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不系统。
生物技术工艺实验系统化程度高、周期长、成本大,在以往有限课时的本科生真实实验教学中,仅能安排个别常规技术,难以完成完整的工艺流程。学生在工厂车间的实习也往往无法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只能粗略的浏览生产过程,没有落实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总之,现有的真实生物实验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现代生命科学的视野、影响了学生对先进理论本质的认识以及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制约了完整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愈来愈丰富,要在有限的实验教学课时内扩大教学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对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虚拟仿真实验作为真实实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既有仿真性、经济性、安全性的优点,又能保证生物学实验的系统性、综合化,与传统真实实验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获得更为全面的技能训练,掌握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根据我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生物学学科特色,我校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可以概况为4个模块:秦岭生物学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模块、现代生物学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生物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模块以及生物技术工艺仿真实训模块。虚拟仿真资源与现有的实际操作实验教学项日相互融合和互补,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分层次、多模块、系统化”的本科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视野得到开拓,对生命现象过程认识更全面,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更系统,同时课题式的仿真实验项目能点燃思维、激发兴趣,加强了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陕西师范大学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野外实习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对全国甚至海外高校开放。然而因环境承载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等因素限制,进入基地进行实习的学生有限。我们充分利用秦岭资源,依托国家级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对生物学宏观性、时空大尺度实验进行仿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验资源和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开展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大型野外生物实验、生态系统实验等。同时这些教学资源还可以共享给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
生命科学研究早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我们将细胞、分子水平的微观生命反应可视化,将抽象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新型实验教学资源,提供了以计算机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新型学习方式。我们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将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及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将真实的生物学实验过程中极为迅速、经典技术难以跟踪、肉眼甚至现代科学仪器无法观察到的分子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借助计算机模拟实现其可视化,形象地描述以往无法给学生展现的微观生命世界,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深刻理解产生生物实验现象的本质与详细过程。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生物学在人类社会的实际应用,有突出的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往学生进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实训需要进入药厂、食品厂、酒厂等等的车间、工厂。因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保密等,学生只能参与部分生产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真实的生产过程引入实验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模拟实际生产中昂贵的各种器械、成本高的运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和控制,直观的体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实际应用。我们为学生提供的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实训新平台,可以对学生系统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的训练,解决生物技术应用人’才实践技能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瓶颈问题。
师范生的培养是我校的特色,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因生物学这一个实验性学科的特殊要求,必须在掌握生物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锻炼实验教学能力。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54.4%的中学没有专职生物实验员,实验前材料和仪器准备不充分;因生物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短缺,能开出10个以上实验项目的中学很少;还有11.8%的学校一直没有开设生物实验课程。师范生在进行教育实习的时候基本不会进行实验教学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实习内容。中学生物教学经典实验的虚拟仿真,给生物学专业师范生搭建了中学生物学实验室的真实情境,可以进行中学生物实验课的模拟教学训练,锻炼了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特别是基于这样的虚拟平台,多名学生可以同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向任何受众进行教学模拟,并可以反复演练,充分反映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高效性、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该平台可以共享给在职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电可以共享给很多没有实验条件的中学,供中学生远程登录完成实验内容等,重复发挥“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开放共享特色。
四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的优点
我校生物学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优点体现在:第一,紧紧结合我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生物学各类实验的特点,可以选择特定的实验模块作为必修、或者选修的内容,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可视化、虚拟操作的功能,突破传统实物生物实验教学的固有局限性。第二,以传统实验的亲历性巩固学生的事实经验,以虚拟仿真实验提升学生获取科学事实的能力、拓展科学思维、锻炼实践能力,有效解决了现有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局限性问题,为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合理、前瞻的技能体系开辟了新途径。第三,虚拟仿真实验所具有的普适性,使其辐射面广、受众广泛。除我校生物学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外,我校承担的国家教师教育、西部教师培训计划等均可受益。同时,对在中学任教的生物学教师开放,提高其业务素质,服务我国基础生物学教育。
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我校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虚拟仿真的技术手段完成不可及、不可逆等实验内容,以新型知识载体的形式和真实实验相互补充,从而实现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协同育人、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探索了虚实结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为培养现代生物学综合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关键词: 阿依特斯 阿肯人才培养模式 “双艺术性”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近几年来教育实践活动中频繁使用的一个话题,至于如何对该模式的研究成果加以评价或下定论,似乎为时过早,从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发展前景看,当前我国教育界注重推广并在各地实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总体上讲,对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分析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我院实际,把握新疆各地文化市场人才需求的脉搏,进一步拓展研究哈萨克阿依已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正是我们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我院自2004年开始办班到现在,根据十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阿依特斯阿肯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许多质疑,研究和评价方面成绩不够显著,尽管在其他相关研究中零散涉及,但研究模式单一,停留在表层,缺乏长远规划。目前,学院将哈萨克表演艺术定位为办学特色之一,而在高等学府进行大学生阿依特斯阿肯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属首次,所以深化和完善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哈萨克阿依特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适用于我院表演艺术类各个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改革,部分成果也适合新疆各大院校、高职高专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我院阿依特斯专业创新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推进该专业“双艺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为哈萨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稳步传承奠定了可靠基础。同样有利于推广我院师范类教育模式向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为培养和发展阿依特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供理论基础。
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前提,积极适应积极发掘、搜集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资源的需要,充分利用我院表演艺术各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构建若干具有明显特色的“双艺术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及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之中,通过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整个表演艺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程。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合各地文化市场的多元艺术性人才。哈萨克阿依特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其宗旨是分析介绍如何利用综合性教学资源,培养适合于各地文化市场的、具有多元化表演艺术才能的人才的成功经验,对所有合并到地方的综合院校的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为培养和发展阿依特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我院表演艺术专业优势,进行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摆在我院音乐舞蹈系面前的一件大事,即如何转变观念,抓紧机遇培养适应各地文化市场具有综合素质人才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各地文化市场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我们专门对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继承人知识更新和思想状况的发展及阿依特斯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实施办法进行多次调查研究,提出较科学的改革意见和应对措施,为学院表演艺术专业目前的“多学科,小方向”人才培养模块提供有效的依据和研究方向。为主动适应各地文化市场综合人才利用的需求,对我院阿依特斯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1.以我院表演艺术专业“多学科,小方向”的教学模块为研究的重要环节,根据各专业的课程特点、师资条件,构建较合理的适合“双艺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2.总结我院阿依特斯专业近几年来的成功经验,推动其他表演艺术专业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扩大研究的受益面。
二、研究与改革成果凸显特色,使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在新创唯一。
从教学理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探索并总结来看,我院在新疆已经成为唯一开办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的学校,论办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发展表演艺术“多学科,小方向”的专业,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阿依特斯人才积累很多好的经验,具备推广宣传的价值。从服务区域文化角度分析,我院创办的该专业正好凸显地方特色,对阿依特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与地方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紧密挂钩。培养出综合能力和创业精神共同发展的有用人才。在率先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构建适合于各地文化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大胆实施专业分流培养的课程模块,按照学生的潜在能力特长,进行专业的分流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双艺术”特技的有用人才。以现代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各地文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对在校阿依特斯专业学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院首创的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深入研究符合当今教育办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现途径,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探讨各地文化市场对实用性艺术人才的需求。在研究中,结合我院表演艺术阿依特斯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际剖析、提炼和总结,从各地文化市场的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界定目前需要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力争使研究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院表演艺术专业“多学科,小方向”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钢铁企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00-01
引言:现如今钢铁行业不仅仅要面临着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也是面临着资源价格的提高以及俗气增速的缓慢,其产品压力也是在不断的增加,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在不断的提高,生产的成本也是在加大,在总体上,该行业以及是进入到了低增速也自己微利润的一个时代。
1.钢铁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由于重视人才的使用而轻视人才的培养
在一些钢铁企业之中,对于用人方面仅仅只是重视员工的潜在能力,从而导致了人才的储量以及质量是难以进行提高。其主要是表现在了:一是因为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相对来说较为独特,并且存在着“点多、线长以及面广”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岗位的专业性要求也是比较高,人员在上岗之后多数都是为“一岗定终身”,基本上不会支配其他的劳动的双向选择的权利,然而其专业的学习范围以及能力的提高也是难以突破岗位的实际环境。在这之中情况下,很多的年轻人是难以将自身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其人才要不选择进行继续的是深造,不然便会选择一些具有着比较大发展机会的单位,导致企业的人才准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人才的培养在一些钢铁企业之中依然是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并且很多的钢铁企业并没有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的情况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的开发培养并不够重视。
1.2 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针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通常情况下包括了高层次的人才学历提高教育和申报优秀人才的资助等方面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虽然是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对员工的学历水平进行提高。但是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是为:一是培养的内容仅仅只是局限于学历教育和项目研发等方法,其范围比较窄,并且惠及到的人员也是比较少,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培养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成为专家或者是专业的领军人物,对于一些具有着潜力的青年骨干的培养机会则是比较有限。三是培养的方式要不就是脱离了实际的生产,要不然便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自主性研发项目,严重的缺少着实践经验指导以及多个专业相同形成的一个综合优势。
2.关于专家带徒人才的培养方式实施
2.1 需要推荐徒弟的人选
对于徒弟的推]必须要能够做到坚持人才优先的理念,并且可以认真的去执行基础单位的推荐以及人资资源部门的审核,更好的去保证公正以及公开的推荐土地。第一是人力资源组织部门必须要去引导每一个基础单位能够推荐出具有着一定专业基础以及水平,并且具有着发展潜能作为其推荐的人选,同时也是需要能够结合推荐人选在最近几年的绩效考评结果和工作的业绩等审核要点,从而作为其推荐人选的指标。第二是人力资源部门主要是讲推荐的对象报其申请学习的专家,并且也需要组织师徒之间可以互选,做好双方的沟通协商工作。专家则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需要结合申请人的特点以及工作潜能等去确定徒弟的人选。
2.2 关于专家待徒过程的管理分析
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要对专家待徒的活动实施进行全程的管理,并且通过建立起相应的完善考评机制以及学习反馈机制,从而能够推动着培养协议书每一项内容得到落实,更好的去保证还价待徒可以得到有效的设施。
对于季度评价机制而言,主要是为人力资源部门每一个季度去组织专家对于徒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然而徒弟则是专家的辅导情况做好相应的评价。通过开展师徒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更好的去掌握专家待徒的效果,及时的去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发现,制定出解决的措施。
然而学习反馈的机制则是为人力资源部门是要求土地每一个季度对其培养的计划完成的学习进行总结,并且把总结的内容上报给专家以及所在人力资源部门,接受其相关的指导,此外也可以通过季度总结提高学习的累积,更好的促进其消化吸收,也能够对培养的效果进行提高。
3.专家带徒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意义分析
一是通过专家待徒的方式能够为一些优秀的青年人才成长确定出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出指导,可以在专业领域之中更好的为优秀人才进行解惑答疑,对其知识结构进行改变,帮助人才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是通过专家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为优秀年轻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积极的解决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尽量能够满足人才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从而能够为专家带徒工作顺利进行以及人才的不断发展提供出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总结: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钢铁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在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人才的缺失也使其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针对于钢铁企业人才缺失的问题而言,必须要提高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其能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好的为钢铁企业的发展共享出自己的力量,带动钢铁企业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吾买尔江・艾山,麦力开・色力木.新时期高校经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商贸,2013,11:4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