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第1篇

但是,这个表述并未能对课程性质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个表述。这个表述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定义(也是讲性质),第二句是讲目的,第三句讲基本特点(即根本属性)。第一句强调了语文是一门语用类课程;第二句中“语用”却成了手段,目的在于“成人”;第三句又说两者是统一的。前后矛盾,难以统一。那么,语文课程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工具性(语用)与人文性(成人)究竟是何种关系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笔者并不想直接给出答案。笔者首先想探讨的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给出的答案才会令人信服。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客观性的,不是由我们随便界定的,不是我们说它是工具性就是工具性,说它是人文性就是人文性。

哲学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根本性质,也是该事物与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标志。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那么,语文课程的矛盾是什么呢?矛盾是个对立统一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考察语文课程的矛盾,必须置于国家课程这个大的范畴加以分析。从学科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数学课程、物理课程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和其他课程一起构成国家课程;从学段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大学语文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可见,语文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在的客观存在,它是不同于与自然存在(比如高山、大海)的一种主观存在;它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意识的产物,它是和人的思想、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是和其他课程及其他学段的教育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语文课程是一个主客观统一体,主观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是由其主观性的一面所决定的。简括地讲,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特定的国家教育方针和语言自身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首先,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规定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教育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宗旨。我国的现代教育方针几经修改,但都是讲的培养目标问题,比如,十六大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七大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二战后调整了教育方针,“在奉行大诏的同时,对过去的教育方针进行检查,并锐意努力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针。新的教育方针,可望在近期内成案。今后的教育,将以维护国体、排除军国主义思想及其政策,建设和平国家为目标。要谦虚反省,提高国民的教养程度,养成科学的思考力和热爱和平的美德,提高智、德的一般水准,为世界的繁荣作出贡献。”(编译自海后宗臣、清水几多郎编《资料:战后二十年史》第5卷,第2页。张雄伟译。区建英校)

可见,国家的教育方针都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时代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对课程性质的影响很为关键。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目的不同,课程也不同。(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本文所探讨的课程是指教学科目。)

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国家课程,不同的课程(教学科目)在其中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比如,数学课程的目标就是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物理课程的目标就是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在国家课程的整体目标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根据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实现着不同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性质。

回到语文课程上来,那么,语文课程在“人的发展”中能够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呢?从我们已有的和习惯的学科体系分类来说,理科(国外指科学课程)侧重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文科(国外指人文课程)侧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两者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主,在学生的德智美等方面有所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语言课或者言语课,它应该是语言承载的文化课,语言是承载的工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是课程的内容和目的,语文课程的本质不是一门工具课,而是一门文化课。当然,不掌握语言,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文化,而且语言本身甚至就是某种文化,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这在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尤其重要;而越往中高级阶段走,文化的因素也就越显重要,这也是我国古代教育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进行启蒙教育,而开蒙以后重视读经和游学的原因。如果仅仅把语文课看成是一门工具课或以工具性为主的课程,那么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就可能落了空;文史哲是相通的,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很多时候,关于文史哲的知识就是能力和素养,有了这些知识,就有了语言的内核,就有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其次,“语文”的名称和内涵本身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确切的定义,也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界定。取之于“国语”和“国文”,合而为“语文”,也是人为的、临时的、偶然的,也许完全可以叫“汉语”“华语”“汉文”“唐文”等等诸如之类的名称。但是不管它叫什么,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就像数学的学习对象是数字和数学原理,物理的学习对象是是物理现象和原理一样。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提出将语文课程的名称归正为“汉语文”,并将其分为“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大学汉语”“对外汉语”几个系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汉语”的命名去除了“语文”这一名称的泛化倾向,指向了母语教育,使得该课程有了明确的内涵指向和清晰的文化归宿。将语文课程定位为母语教育课程,是语文课程的本体的准确归位。它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混沌不清的“语文学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学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学”的问题。从母语这一本体出发,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方法都是相当清晰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体是事物的本原,是现象彼岸的自在之物。母语虽然是意识的产物,但又是大量的言语现象之下的客观存在,因而也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特性,比如它的遗传性、符号性、民族性,等等。对此,语言学家索绪尔、乔姆斯基等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最近,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新生儿,啼哭的声调也会带有各自母语的特点。一段音频片断表明德国婴儿的哭声都有降调,而法国婴儿的啼哭却是升调的。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彼得・戈登等对巴西的一个部落居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他们的母语中缺乏关于计数的词汇,因而这些人在计数方面的能力显得格外欠缺。他们据此认为,母语自身的特点能够对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结构造成影响。显然,母语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色彩是非常浓烈的,因而,母语教育绝不能忽视这一点。

因此,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学习母语,不仅仅是学会使用一种交际的符号,也要理解和学会符号背后的民族文化,并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一种民族认同感,培养国际理解素养,成为合格公民。这在许多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目标中表述非常清晰。比如,美国:逐渐培养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阅读和听的能力,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和民主社会的公民。英国: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达意,并能有效地与人交往,奠定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和规范。法国:听懂口语并有效地使用口语,理解并自如地正确地掌握书面语,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成为有觉悟的自主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德国: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帮助学习者认识世界、管理世界和改进世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摘自洪忠礼《中外母语教育研究》)显然这些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中都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

那么,作为母语教育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地位如何来确定呢?当然由母语这个本体来确定。从语言产生的角度看,精神和言语是共生的。语言产生之初,是先有意识,后有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产生之后,是言意互转;各种创造,应是先有内容,后有形式,当然,在思维的过程又得借助内部语言。因此,总的来说,精神的一面比言语的一面可能更重要。(这一点参见拙文《共生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作为汉语言来说,由于汉文字的表意特点,汉语的“意味性”更强,汉语的遣词造句对意味把握的依赖程度更高,“意”对“文”的影响相对较高,因而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的积淀和对世界的识见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师德建设 道德人格

党在十上提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中学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指路人,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新时期,教师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的道德人格决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高度,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难看出,教师的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中学教师道德建设,对坚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有着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必须承认在党和国家多年的不懈努力之下,师德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坚持以身作则,坚守自身情操

相比之前的教育环境,现阶段的师德建设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新时期的教育目标要求学校与教师在原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努力提高修养和情商,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将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作为己任。但仍然存在部分学校与教师尚未完全把握住十提出的教育方针,没有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误以为教师的工作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地教授,而没有培养职业的精神,将热爱学生作为核心,将以身作则当做作风。作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坚持以身作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与根本,只有在坚持提高教师个人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的前提下,才能要求教师对教育活动抱着积极、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交出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一致满意的答卷。

二、更新教育观念,更迭教育本源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诚然,中学教师的本职就是教授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师未注重到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性,甚至错误地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置身于教学活动的边缘。中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不仅仅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更加加深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其中包括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进步,教育根源的不断更迭提高。

一方面,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停留在落后、老套的层次是注定会被时代淘汰的。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精神,需要思考如何在变幻无穷、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学到的全新理念与传统理念中值得保留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果断摒弃不再适合当前教育利用的部分提高思想高度,提高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亦需要重视教育的本源。过去,中学教师收获职业乐趣的来源往往较为单一,只能通过学生取得成绩获得职业成就感,很难对教育事业产生足够的认同感,导致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当下,教师可以从更加丰富多样的渠道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所谓乐教勤业,即是如此。

三、把握师德内涵,理解师德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学教师的思想境界确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高度。教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活动,师德建设亦然,不可仅凭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包含学校、家长和学生通力协作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教育目标,为师德建设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内部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气,同时完善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坚决制止不正之风的出现。家长的付出亦对师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家长应在课堂外积极肯定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鼓励教师为教学做出持久的进步,努力配合教学活动,为教师道德品格的进步提供环境支持。只有在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才能要求各方把握师德的深切内涵,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师德建设。

四、结语

尽管中学教师的道德品格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任务仍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个繁复、庞大的过程,各方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把握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将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作为基本目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教学积极性,探索出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之路,形成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吴国来,沃建中.中学教师的人格特点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3).

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第3篇

1.钻研新课标,把握精神实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高瞻远瞩,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学习钻研新课标,深刻理解新教材中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从思想深处去克服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悖的育人观念,克服对课外教育活动的错误认识。这些认识包括:一是认为课外活动就是教室之外的活动;二是认为在操场上打打球、赛赛跑,或在体艺室画点画,搞些书法,或在室外畅游畅游就是课外活动;三是认为“课外课外”课本之外,与课本内容无关,就是纯正的课外活动;四是认为“课外课外”本学科之外,不与其它学科牵连;五是认为“课外课外”课外点缀一下,无关紧要。致使课外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范围单狭、学科单立、学生单选,孤家寡人、单家独户,随随便便。新课标的学习,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明白课外教育活动的真正内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外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知识、用知识,拓宽视野,砥砺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教育实践成效初见,活力增添,局面改观

一年来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的教育有了源头活水,富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出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局面,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课外教育活动占领了学生的课余阵地,让学生多余的时间、剩余的精力花在了课外教育活动上,课余打打闹闹、无所事事的少了,为开展好活动,忙于上网收集资料、上图书室积累知识、上社区农村走访调查的多了;二是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不再枯燥、乏味,觉得新鲜有趣,学校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大显身手,表现自我的场所。致使那些过去不愿读书、不爱学的学生也变得愿意学、愿动脑动手了;三是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真正改变了观念,深切感到课外知识是课内的补充,教法更灵活了,课堂更活跃了;四是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辅导员 高校教育 危机处理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222-02

我国思想政治辅导员发展的时间不长,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直接实践者。因此,新时期的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能力与职位相匹配,便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进而构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和谐。

服务的意识。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者已经不是教育的主体,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学生比教育者接受更多的教育,但绝对不意味着现在的学生比教育者当初受教育时差,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来获取知识,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敢拼敢闯,也更加的关注自我。大学也绝对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学生在学校不是接受管束,而是接受服务,这种服务是全程、全面的、全方位的,没有差别对待,没有优差等级的划分。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辅导员一切教育行为都要围绕学生的需要而展开,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学生开展便捷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坏境,使学生接受合理的管理服务,生活得到保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受到尊重,才会乐意在学校中开展学习活动。

辅导的能力。学生来学校是学习的,大学是进入大学中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开展职业生涯的基础阶段,某种程度上,大学是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关键环节,决定了他们将来发展的高度。所以,思想政治辅导员就要辅导学生如何开展学习、生活、如何处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等等。思想政治辅导员能够扮演好辅导这个角色,就要思想政治辅导员自己本身有足够知识与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的威信越高,说服力越高教育效果越好,而教育者威信的培植职业因数是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只有足够的理论支撑才可能辅导好学生。

同时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是严格执行制度的执行者,是良好行为规范的体现着,师者,以身为范,言传身教。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强调的就是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重大影响。思想政治辅导员要辅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结合专业,辅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开展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处理好人际交往,形成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发展的能力。高校教育的作用在于育人为本,关注学生,认同学生,创造条件发展人。很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盲目性,对专业的缺乏了解,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而大学生自身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加强自律,就会加速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前途迷茫,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辅导员就要加强自己所管理的专业的理解,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思想政治辅导员需要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鼓励学生通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先天素质与潜能,形成正确的个人核心价值观,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帮助学生寻找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兴趣和才能;帮助他们理解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规划学习,确定职业定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良好校园环境及氛围制造的管理方法。人类文明的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规范的制度。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一个学校校风、学风、班风的直接缔造者和和维护者,因此,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要规范管理,严格要求学生,这既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学生,也是教师责任社会责任的需要。

奖励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希望校园是一个和谐的校园,我们就要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主张的是制度管人。严格管理就是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我们期待我们的学生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是一个尊重生命,礼貌待人,身心健康的人,那么我们就好约束不良的行为,倡导有序、规范合理的行为,这样我们的校园才是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

教育方针的内涵范文第5篇

此外,为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学生心理,提升学生个身体素质。作为语文老师,应以爱心和耐心疏导学生,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维能力,减轻学生压力,提高学生的抗压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应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为手段,将良性教育因素的净化作用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之中。以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语文课堂活化教育策略方针指导下,优化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潜力的主要方式。课堂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中永恒的话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实践教学时,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的需求。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将《生命 生命》中生命力量的伟大讲述给学生,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其中,由内而外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让学生从心理接受这项伟大的课程。

二、构建语文课堂的心理环境

教师营造的课堂范围,不应是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的课堂,也不是沉闷枯燥的情绪化教学环境,而应是富有情趣、创作性和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语文教学在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会酝酿出一批颇有见地的学生,单纯以“填鸭式应试教育”为蓝本营造的课堂氛围,不但会摧毁学生的学习意识,也会产生一种单纯的、毫无能力和进步意义的课程奖惩机制。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系列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是搭建师生关系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实施语文课堂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统计,了解学生心理。

三、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

近年来,很多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多数情况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联互动会受到一些环境条件的制约,改革结果都与原先的心理教育目标相背离。除去外部原因,部分学生也会受自身方面的困扰,使其能动作用下降,学习的心境和能力大幅度下降。

对此,可以尝试心理教育模式训练课。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是在语文课原有教育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性课程改革方略,它以活动、教材资源、竞争方略、合作竞争、抗压能力、绩效评估几方面为流程展开,以语文教材为基准,让学生自发地授课。在授课途中,以创新方略为指导,综合提升教育资源功效,直面剖析心理健康教育中蕴蓄的内涵。

四、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