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摘 要:该文基于国内外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及建设实践,提出并明确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内涵界定:我国村镇宜居社区主要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关键词:农村社区 宜居社区 村镇宜居社区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50-02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日程,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村镇宜居社区”尚无明确的概念,更罔论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基于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概念,并明确界定了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1 相关研究

“村镇宜居社区”,顾名思义,“社区”是其本质,“宜居”是其基本特征,“村镇”是其地域范围。简单来说,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在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精神指导下、在“新四化”①和“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村镇社区化、宜居化发展的结果(如图1所示)。即村镇社区是我国村镇社区化的发展结果,而村镇宜居社区又是村镇社区宜居化的发展结果。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宜居社区是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总之,从村镇到宜居社区会经过社区化、宜居化和城镇化3个发展阶段,顺序不同,发展道路亦会不同,但是殊途同归,起点都是村镇,终点都是宜居社区。而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其中比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尽管人们对于“社区”及共同体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大都将其视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纽带”“社会交往”以及“认同意识”是作为社区或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1]。

“宜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指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除了适宜居住以外,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以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充足等内容。其实宜居社区涵义广泛,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宜居性包括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态环境条件,但核心的内容包括住房建设、住区环境、社会空间三大方面。宜居社区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与当代经济、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等密切相关,但核心理念永恒不变,即以人为本。

村镇在国外统称为乡村,而在中国就有所区别。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把“村镇”定义为 “各类村庄和集镇的总称”。其中的 “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罩行牡姆墙ㄖ普颉6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又统称为农村。由此可见,国内以往研究中的“村镇”和 “农村(或乡村)”的概念一致。该文认为上述是狭义村镇的概念,广义的村镇除了包含上述乡村,还包括小城镇(如图2所示)。

2 结语

由村镇的内涵可知,村镇社区就是包括各类村庄和集镇的“农村(或乡村)社区[1]”以及小城镇社区[2]的统称。相应的,村镇宜居社区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相关文献中出现的“农村新型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宜居社区的内涵一致,是“村镇宜居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宜居的村镇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参考文献

[1] 滕玉成,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6-95.

[2]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57-59.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经济 改革开放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单位”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城市社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社区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对于社区经济的认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括起来,目前国内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街居经济。因为,既然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单位是街道和居委会,那么,社区经济也就是街居经济。二是认为社区经济是指区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组合,凡是街道地区范围内的经济,都可以说是社区经济。三是把社区经济作广义上的理解,认为社区经济是社区各种经济因素及其活动的总称,包括社区经济管理系统(如工商、税务、金融、物价等)、社区经济部门(如区、街和居委会经济组织、工商业、各种服务行业等)、社区经济活动的项目以及社区经济的活动。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社区经济的概念,就必须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社区经济的概念,就必须从社会学角度来把握社区经济的几个基本特征。

1.地域性。社区经济首先必须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社区界定范围之内。社区即地域性社会,地域性是社区经济的首要特征,超出了特定区域范围的经济活动就不能成为社区经济。

2.社会性。社会性是社区经济诸特征中最为突出的体现。社区虽然首先是指一种地域性社会,但除了具有地域性特征外,它还带有感情、特殊主义和集体主义取向。所以,社区经济不能像其他经济类型那样,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社区经济的社会性。

3.服务性。社区经济是为了社区建设而兴办的,其宗旨是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全面发展服务。

二、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社区经济目前正处于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的阶段。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理论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毕竟起步比较晚。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面临着不容回避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资本不充足

(1)社区的纵向联系传统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对社区街居实行襁褓般的束缚的同时,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种体制下,社区缺乏积累社会资本的条件和动机。在计划经济转轨时期,产权制度改革后,社区内的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社区居委会成为自治组织,互动合作关系。

(2)社区的横向关联程度低

城市社区经济发展,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节约交易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而从目前城市社区经济的现状看,长期以来倾向于和政府之间的纵向、封闭、传统的联系,而忽视跨社区和产业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产生了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3)社区资金短缺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但对城市社区来说,资金短缺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奖金投向社区的数量毕竟太少。

2.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建设、管理社区的经验和对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至于我们在着力发展社区经济时出现战略决策的失误,战略重点的失衡,产生了许多结构性的新的问题。如,以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把发展重工业放在不恰当的位置,许多城市忽视轻工业,与此相适应,势必重视积累而轻视消费。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轻视经济效益,重视生产用品而轻视生活用品。

3.管理不完善

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袭苏联纵向的集权式管理机制,虽然也有几次变革,但主要是在调整条条块块的管理权限上做文章,没有跳出以行政部门和行政方法管理企业的圈子,仍然是矛盾重重,根本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城市社区经济的管理也不外乎如此,其主要弊端是:

(1)条块分割严重

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域管理社区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条块分割。在一个城市内,社区工业企业有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有的按行业关系划分,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很难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造成生产与存储、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影响了商品的流通,阻碍了条块之间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改革过程中城市社区所有制的改革取向更弱,无论是“大集体”、“小集体”,还是国有小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合作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且其产权管理政府仍没有“松手”,过渡性质较为明显。

(2)政企职责不分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你们好!

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思想和工作,我愿借助这个机会,希望通过我的发言,进一步增加居民代表对我的了解。和大家共同学习、工作的这一个月里,我个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学习上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工作上有了更快的进步在学习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借此机会,我诚挚地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是XXXX社区的后备力量,我叫XXX,毕业于XXXX,大专学历。后备力量是保持两委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正常格局的需要。是对我们XXXX社区今后发展的需要,虽然是后备力量,依然要对自己高要求,在思想上提高自己的认识,工作中踏踏实实,稳中求近。努力工作、心系社区,服务群众,努力适应全新的工作,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但我敢说我是踏踏实实,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的。过去努力,现在努力,明天会更努力!

社区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社区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琐碎、零散、细微,需要工作人员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对社区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打造新型社区模式,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特色是社区建设的新要求,营造社区为家的大氛围,提升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是社区工作的新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有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我信奉诚实、正派的为人宗旨,坚持踏实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工作态度、进取的工作精神,坚持不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恪(ke)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二、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舞钢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担当,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破解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破解“人往哪里去”问题

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真正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农村新型社区就是其中一种新的尝试。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城镇,而且涵盖农村新型社区。通过在农村建设新型社区,走出一条农民不用进城入镇、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最终实现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均等化。如何让农民“离地”,有序向城镇社区集中?关键要走好“三步棋”。

(一)打造宜居城镇,吸引农民到城镇社区安家落户。城镇规划应强调个性,放大主导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城镇,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更持久的吸引力和发展力。要根据区域条件、人口分布、农户需求、产业优势、辐射能力、工作生活半径以及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在什么地方建城镇或社区、建设规模多大、承载什么功能等问题,处理好当前和长远、个体和总体、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使其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自成风格、独具个性。按照“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要求,高标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蓝图与现实对接。良好的生态、完善的设施、宽敞的住房、优质的服务与管理,无疑会成为吸引群众的因素。经过多方论证,舞钢市将全市190个村、834个自然村、1421个村民组整合规划为“一个中心城、四个中心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规划中注重现念与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建设中注重民居的美观性、实用性与周边环境的相融性;管理中注重各项机制的长效性,彰显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如按规划建成的张庄中心社区,充分体现了山、水、林、人和谐统一的“北国江南”特色。

(二)统筹考虑就业,切实解决迁居居民的生计问题。农民进入城镇社区,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只有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他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迁居到城镇社区。所以,就业带动是实现农民迁居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可采用园区带动、城镇辐射和迁村并点等模式。园区带动型,主要是依托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建设新型城镇社区,针对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加强迁居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居民通过拥有一技之长就近转移就业成为产业工人,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通过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社区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城镇辐射型,主要是利用城镇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新型社区,通过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辐射带动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迁村并点型,主要是在环境较差、交通闭塞、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及偏远村庄,按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口聚集、整合资源”的原则,整合建设中心社区,节约的土地集中用于中药材种植、林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并引导迁居居民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通过产业支撑和充分就业,确保劳动力就地转移,达到集得来、稳得住、可致富的目标。

(三)坚持示范引导,尊重农民搬迁意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群众自愿和群众满意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告别乡村村落,走进城镇社区,既是农村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近代农民艰辛跋涉的执著追求。而这种追求,改变的不仅仅是延续数千年的以自然院落、村落为单元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有农民的身份,更意味着他们对传统地缘的割舍。所以,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变革的主题是农民,尊重农民意愿就成为重要的前提。实践中,按照“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农村“4+2”工作法,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需搬迁的农户,采取以自行拆除为主、经济调控为辅的拆迁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当然,地方政府可出台激励帮扶机制,一方面,对农户在中心镇、中心社区内建房、购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新房按照成本价出售给迁居农民,引导农民有序搬迁。另外,还可以鼓励实施市场化运作,采用BT、BOT模式,解决社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必须把好人住关,农村社区新建住房分配公开、透明,严格审查入住居民资格,除部分商业房外,全部由本乡镇农民入住。农民入住社区新建住房,必须把原宅基地交还集体,并在规定期限内拆除旧房及其他地上附属物。为妥善安置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农村社区要建设老年公寓。

目前,舞钢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坚持实施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规划,积极引导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两个转变,通过市乡财政投入、社会融资和市场化运作,完成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投资3亿多元,建成新民居2315套,在建新民居1000多套。张庄、柏都、瑞祥、上曹、枣园等具有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拔地而起,5000多名农民走进新社区,充分享受城镇化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力打造现代农业,破解“粮食怎么保”问题

从粮食产量来看,决定因素主要有三

个,即耕地面积、亩产量和生产者技能。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镇社区居住,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另一方面人们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生产问题尤为突出,粮食怎么保,也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在现有情况下,如何增加耕地面积,是解决粮食生产的首要前提。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减少了农村人口占地。通过城镇人口的“增”与农村占地的“减”,实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全部叠加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来,实现土地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无缝对接。在城镇社区建设中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求新建社区用地面积必须小于拆旧面积,并对腾出的土地实施复耕,实现耕地总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增加的土地既可用于粮食生产,又可用于城市发展。依据测算,舞钢市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全部建成后,旧村庄占地将由原来的7.11万亩缩减为3.53万亩,能腾出土地3.58万亩,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既能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方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注重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土地流转经营环境服务、技术人员对接项目、流转大厅规范运行、合同纠纷处理、政策保障、自然灾害保险等机制,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土地规模流转,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现代化农用机械,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有效增加粮食产量。舞钢市作为全国100个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先进监测县市之一,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6%,亩均效益是原来的3倍左右。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从中涌现出的舞钢市绿地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金田农业观光园、瑞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破解“钱从哪里来”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地方政府,确实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多渠道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破解资金问题,关键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集约利用基层生产要素,让钱从资源中来、从市场中来。

(一)从节约土地中换取资金。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将节约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这样既能够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又可以将其产生的收益,反哺农村社区建设。如舞钢市腾出的3.58万亩土地,按每亩净收益10万元计算,可换取资金35.8亿元。

(二)从公共财政对新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集聚资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用途集中的要求,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集中投向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提高资金的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舞钢市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很好地把各类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既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消除了资金零散投放、重复投资的现象。

(三)从市场运作中挖掘资金。第一,农村社区建设可以采用节约土地商业化运作方式,把出让金净收益部分投入到城镇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第二,在节约的土地上建设商品房,迁居农民可享受到少出资就可迁入新居的待遇。第三,综合运用集中成片开发、BT、BOT等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完善水、电、路、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通过鼓励开发商参与投资等办法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第四,把公共未开发地块质押给投资公司,由投资主体出资开发,开发成功后依法将预期收入偿还投资主体,或向投资主体购买公共产品。第五,筹建农业投资融资平台,对城镇社区现有土地、房产、企业等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整合评估,进行抵押,提高融资能力,争取更多的资金,使城镇社区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破解“民生怎么办”问题

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住进城镇社区,进入企业,身份转变成产业工人、小老板、股东。但他们依然是住在城镇社区的农民,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并未真正成为市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真正消除隐性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别,进一步完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才能解除农民入住城镇社区的后顾之忧,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一)强化失地保障。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尽管一部分农民有条件跳出农村脱离土地,但如果没有健全的失地保障制度,农民还是会心存顾虑。为解决这一问题,舞钢市将到城镇社区居住且交出宅基地的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让农民由依靠土地保障向依靠社会保障转变。

(二)消除户籍差别。要从根本上打破城乡户籍二元格局,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实行“城乡居民”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从就业、住房、子女教育、退伍安置等方面人手,消除身份歧视,消除差别待遇。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人口管理新模式,让入住城镇社区的农民转换身份,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提升社会保障。把社会保障从原有的户籍制度上剥离,尺快推行“城乡一体、标准一体、待遇一体、成效一体”的保障制度。城乡低保资金合并使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按比例提高低保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低保差别;对无固定工作、没有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可放宽条件,让其参加新农保,建立养老保险关系流动“绿色通道”,逐步实现“城保”与“农保”互转;建立城乡医疗“三合一”体系,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保合为一体,居民参保不分城乡、不设门槛,可对接,可互转,使迁居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关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01-02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指明了方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使得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城镇化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有专家认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动因一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扩需拉动。新型城镇化是今后十年以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和主要拉动力已成为共识,如何科学、高效、亲民、合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科学规划要具备长远眼光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各地区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分步实施。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格局,放大尺寸、放长眼光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 扩大投资要筹钱有道

要保证筹钱有道,必须创新资金多元筹措机制,尽量满足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资金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缺口大,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个人努力共同筹措资金。一是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和预算编制管理,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列入政府一般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二是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调整以户籍人口为基础的资源分配关系。三是拓宽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渠道。四是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通过整合现有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五是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探索实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城镇建设。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业人口要转移有序

目前,城镇化正面临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单纯城市化转向新型绿色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从而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要创新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也不能简单追求统计数据的城镇化率,更紧迫的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以存量带增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我市户籍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证制度,以举家迁徙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加快放开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限制,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文化休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劳动报酬、住房租购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人口城镇化需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不同统筹区的转移接续和不同制度间的衔接转换,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 土地利用要合法集约

城镇化建设需占用土地空间,近年来一些地方用“摊大饼”的方式简单化地扩大城镇规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宅基地常年闲置,乡村建房,城镇租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减反增。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扩大空间配置范围,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挂钩的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需求。(2)打通城乡土地转换渠道,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用农村承包土地换城镇户口、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用宅基地和房屋换城镇住房。加快征地制度改革。(3)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解决好被征地农民转移到城镇后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五、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业为本要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