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流失严重学生和教师是学校教育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资源,尤其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但,近年来,这种优势的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却在不断严重地流失着。其中原因有多方面。总的来说,这是“社会转型期”必然的社会现象。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大量的人口从落后边远的山区或农村迁徙到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这成为中国当下不可逆转的人口流动大潮。具体到当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进一步列举为三点: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都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提高,从而引起学生家长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其结果必然是,只要家庭条件稍好的家庭,他们都愿意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学校就读;第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中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学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一些民族地区乡镇学校教师的工资还时常有被拖欠的现象,民族地区教师工作积极性因此遭受严重打击。工作环境等的不如人意,迫使部分民族地区教师做出新的选择,他们不得不到更有发展前途的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寻找机会;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部分民族教育教师受市场功利化的影响,民族教育责任意识逐渐淡化,他们中一些人不再愿意承担自己的民族教育历史责任,彻底抛弃了“当老师的行当”。人口的自由流动本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前面所提到的“人口流动”绝对谈不上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相反,它是社会不公——具体表现为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任其发展,毫无疑问,会给本已脆弱的中国民族教育带来致命的打击。
2.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带来的被动局面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经济欠佳的后发展状态。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大多地处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尤其民族地区的儿童少年很难获取应该的学习资料、信息,他们大多知识量少,视野狭窄。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的小孩在入学初期一般都不太通晓汉语普通话。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聚集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只好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授课。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已经可以使用“双语”进行教学。不过,对于本来就存在“文化隔阂”的少数民族儿童少年来说,要他们完全掌握“老师的语言”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们还是被要求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学习英语,以及学校所开设的规定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教学的各门功课;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使用“同一张标准化考试试卷”……简之,跟一般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障碍性客观上是多了几层,而语言思维的障碍恐怕就是其中一关。在全球化、现代化已席卷每一个角落的当下时代,少数民族学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现代技术文化知识,尤其要适应和通过现行的各种考试和选拨(而这些考试与选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多少有不公平的地方——是起点上的不公平)。因此,很多就读于基础教育或者中等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忍痛割爱,选择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随之对本民族的文化也就弃如敝屣。在应试教育标准单一的考核评价“指挥棒”下,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正在面临民族文化根性彻底丢失的危险,他们有可能要迅速蜕变成现代社会里缺乏民族精神定性的“无根人”;而这样的人,要么是缺乏自信,要么是狂妄自大,身心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二、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路径探讨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总结民族教育经验与教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大力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这是历史的潮流所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值得深入探索。
(一)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留住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这是突破当下民族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尤其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句话语的重要精神,始终把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其中,要留住优秀的教师和吸引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安心长期甚至终身从事民族教育,国家必须对民族地区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确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制定相关的监督保障机制,确实落实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保证教师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而要留住学生资源,特别是留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各种扶持政策,做到“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3],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的差距,办好民族地区民族学校,重新赢得学生家长们对民族教育的信任。
(二)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球化时代,真正的民族教育应该既要强调“民族性”,又要强调“现代性”,必须做到两者的高度统一。但,目前的民族教育似乎还无法完全担当起这样的重任,症结所在无疑与目前还在执行的过于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关。尤其针对民族教育而言,只有深入改革现行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变单一的考核评价为多元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试行适当减少全国统一规定的考试科目,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考核;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选择考试科目,等等。简之,从实际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民族教育的时代困境才有望得到突破。
三、结语
湖北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在湖北省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八个县市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目前设在区域内的高等院校有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近10个师范类专业(方向)。湖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是湖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供给和培训的主导力量,担负着为该地区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的重大使命。英语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学科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在中小学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新变化,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一些问题,如专业学科定位界限模糊、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英语师范教学特色逐渐淡化。通过对该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分析后,发现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语言文学课所占学时最多。(王银全,2013: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堪称“学院派”或“经典派”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导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绝对不应该占据主流。英语教育专业所设课程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教学理论传授,缺乏英语教学法、学习策略和语言测试等专门以教师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课程,学生无法构建系统的语言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在没有学习英语教学理论的情况下就参加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必须要根据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本校该专业就业情况(绝大部分毕业生是该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中坚力量),确定合理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为恩施州及周边城市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培养中小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放在首位,一改以往英语教学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马首是瞻的做法,从本质上改变了以知识为本的英语教育观,充分彰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讲求策略、“授之以渔”的终身学习的科学育人思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从外语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双重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即师范素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英语语言知识的创新型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广的文化知识、懂教学理论、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四、调整专业方向定位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设想
湖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构建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就业需求,以人为本,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课程应包括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三部分,实践课程应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就湖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育专业来说,课程构建还要充分地体现民族地区的地域性、师范性,加强语言基础,熟悉教学特点,突出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教育教学特色。课程设置适当以职业培训为导向,与英语教育教学相结合保证英语教育专业方向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力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英语专业类基础课程是他们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前提条件。湖北民族地区高校本专业可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办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对课程学时比例或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语音不过关。学科专业课程以视听说为主线,修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借助网络媒体技术,适当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且在大一、大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通识文化课程在开设的已有课程中,思想政治类课程所占比例略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体生活方面的课程比例小。语言教学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与美学知识,还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播,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可开设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艺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经典名著赏析、中国通史、社会发展概论等。
(三)教育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最能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从目前我院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传统的三门课程已经跟不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将此三门课程与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育专业的特点。必须适当增设教育类课程的种类,让学生了解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表现。将英语与教育两个学科整合,选择性开设“英语教学策略”、“外语教学流派”、“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语言测试与评估”等。根据需要开设“英文书法与简笔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等教育技能课程。增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工程类课程,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未来英语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能课程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未来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和课件制作技术等既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对未来中小学教师的直接要求。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五)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教育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试验阶段,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必须扎实推进、认真履行。教育见习应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到中小学校观摩教学,并进行课堂评议,体验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创作了很多的民族音乐,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广义上说只要是中国人创造的、符合我国的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包含面非常广泛。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按照传统音乐模式创作出的音乐。传统音乐有氛围民族民间、宫廷、宗教、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又可以分为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曲艺、歌舞音乐。按传统模式创作的音乐则是按传统音乐模式进行创作、改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后的音乐。
二、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介绍
(一)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现状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系统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基础课程,出现了重西轻中的现状,学生也形成了接受符合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一切音乐,其它的则不接受。这造成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排斥、不重视。不仅如此,现在的视唱练耳教材也大都根据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理论来进行学习,并不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古琴、打击乐等的技术及演奏技巧的教学。即使出现民族化的设想,也只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的曲调作为“调味品”,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风格,使得他们缺乏对民族音乐相关知识、技能的认知,无法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热情也就无从谈起,更别提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但近几年,中国音乐界意识到了这种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单声部的视唱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民族音乐,但在多声部的视唱教材中80%的曲例仍选自西方音乐,整本教材到处可见欧洲作曲家的名字。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如民歌等却很少。事实上,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民族音乐的占比,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实现传授专业音乐知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必须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的现状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高等师范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重视听觉的训练,这是可取的,但却局限于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不仅如此,让汉族同学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使用同样的教材,对于多声部的视唱练耳教学则统一采取西方音乐训练模式,这其实会让学生无法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且在我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没有因地制宜,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不能适应民族音乐体系的教学。举例来说,在唱名的选择问题上,高师一般采取“固定调唱名法”,但这种教学有利有弊,而且对于学习民乐民歌的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因为他们的大脑里是“首调”,这就要求他们在脑海里不断地转变,就导致他们经常混淆音名。而且我国高师忽略了对首调的教学,我国民族音乐恰好又是民族调式非常丰富,首调唱名是符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我国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所以教学模式如果无法适应民族音乐的特点,就会出现我们被西方化的耳朵扭曲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发扬民族文化,我们必须让高师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适应中华民族音乐,对唱名的选择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音乐特色进行训练,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音乐教育。所以视唱练耳教育必须改革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三、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高师视唱练耳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向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源于生活,平淡且真挚,西方音乐则是激情澎湃的感情流露,二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艺术的发展是植根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上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能够与舞蹈、戏剧、绘画等相联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塑造人格。我们在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艺术要立足于国内,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育改革,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
(二)完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西方音乐为主的现状,可以引入中国音乐概论、音乐历史、中国记谱法;在乐器演奏技术方面,引入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等演奏技法的介绍;在音乐风格的分析方面,各个地域的民族音乐在唱法、乐器演奏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增加多声部视唱教材中民歌比例
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来源,民歌作为在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民族音乐,在多声部教材中加大民歌比例,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中国化音乐耳朵”。而且民族音乐对首调的运用很频繁,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你、朗朗上口,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要加大民族音乐比例,并寻找适合多声部民族音乐视唱的有效训练途径,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得到提升。
(四)提高高师音乐老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学理念
高师的音乐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民族文化知识水平。提升自身水平的方法包括与其他学校的互动交流,以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进行研修,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相关课题活动,深入研究热点、难点,用学到的科学理论知道自己,并付之实践。然后在教学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知识传授,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将课堂的单纯技能培训设计为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新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语
在视唱练耳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它作为基础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任务耗时长而繁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共同努力,进行改革,将这门课程变为弘扬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场所。
作者:阮中秋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冯凯欣.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音乐时空,2016,05:145-146.
[2]廖小芒.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J].音乐时空,2014,18:169-170.
[3]张艺峰.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J].音乐探索,2014,01:134-137.
[4]苏世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10:245-246.
1.幼儿教育观念落后夏河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在文化教育上也是一样。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基本素质的提升有重大影响[2]。尽管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政府的大力宣传,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幼儿教育却被严重忽视了。大部分家长认为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学习无关紧要,再加上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索性让老人来带孩子,而没有将孩子送进幼儿园,这种情况在农牧区更为普遍。
2.农牧区留守儿童较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牧区许多人放下农活,分季放牧,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空巢家庭”在如今的夏河县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来监护,由于长辈对子孙的溺爱和自身的文化程度所限,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多数监护人认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无关紧要,孩子只要安全健康就行,因此在孩子的出勤和学习上放任自流,耽误了许多课程。众所周知,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性格的塑造及对学习态度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缺少与父母的相处与交流,并且放松了在幼儿园的学习,这对幼儿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夏河县的乡镇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片五乡和大夏河沿岸乡镇,南片乡镇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多为纯牧区,大夏河沿岸的乡镇相对较好,因此在幼儿教师的招聘与分配上一般都是愿意留在县城或公路沿线,南片工作大都属于“无奈之举”,因此在师资力量上造成城乡失衡。另外,在硬件设施和城市公共建设方面农村本来就处于劣势,广大农牧区孩子得不到与县城同样的教育资源,城乡幼儿教育硬件和软件上都是失衡状态。
4.农牧区丢失了自身的教育资源农牧区的幼儿园中对当地教育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空白,农牧区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因地制宜的开发课程的能力薄弱[3]。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课程这一方法对农牧区并不适用,而且农牧区幼儿园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上有着大量可发掘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成为民族地区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5.幼儿教育环节中双语教学缺失双语教育在民族地区的施行已经趋向成熟,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则明显不足,夏河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则为空白,幼儿阶段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且效果明显。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夏河县的幼儿教育阶段应开办双语教学,教师人员配备上应当多民族混合任教,学生多民族混合编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
二、对夏河县幼儿教育的几点思考
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农牧区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广播电视这一渠道,用新闻广播等方式加强义务教育的宣传,引导群众学习、了解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让老百姓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为子孙后代的长远着想,为孩子们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农牧区的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注重与他们的互动交流,使留守儿童在幼儿园阶段身心健康,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加大投资和政策倾斜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资源达到相对平均要达到城乡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就需要加大对农牧区幼教事业的投资力度,地方政府应做到相应政策的倾斜。首先,要加大农牧区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投资,对农牧区给予相应的学费减免或生活补助等;其次,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牧区任教,适当增加农牧区教师的薪资水平,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4.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教学夏河县的农牧区有着巨大的本土资源,如草原和田野就是县城和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条件,应当充分发掘这些本土资源,开展农牧区的特色教学。可定期带领孩子们到草原感受大自然,画画、观察动植物。另外,教师可以开展种植、养殖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促进农牧区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理论层面二者对接的可能性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事象。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就认为“民俗是各种群体的基本文化构成,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基本文化成其为民俗,不在于它是民间文化,最基本的在于它是生活文化。……民俗是人们的基本活动的文化模式,人们基本的生活内容就是把生命投入到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中去。”卜湘玲等人在对民俗的教育意义进行系统研究后进一步指出“民俗是一种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是二者的复合体,这种特性对于社会秩序有着控制和规范功能,对培养人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情操也有重要作用。所以,这样的一种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让学生在民俗教育中开阔了历史与文化的视野,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培育创新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等。”而作为现代课程论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隐性课程则是一个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其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提出。“一般来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设置的,通过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正式课程。对显性课程以外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教育因素加以整合、设计,便形成隐性课程。它不通过课表反映出来,不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教育设施、文化生活、绿化美化和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特点就是潜在性、广域性和非预期性,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促进或干扰教育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从理论层面来看,民俗文化的教育意蕴与隐形课程具有内在的精神契合,二者在理论上有着对接的巨大可能性。
(二)现实层面二者对接的可能性民俗文化和隐形课程的对接,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能性,同时在实践上也有。从具体实践上来看,民俗文化和隐形课程对接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元的民族文化空间为二者的对接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不仅仅具有数量、规模上的人口统计学意义,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社会纽带的建立及凝聚力来源。通常情况下,在排斥性思维观念指导下,建立在单一语言、宗教、文化等基础之上的社会纽带,无疑只能导致对处于弱势地位少数民族权益的忽视和侵犯。而民族预科教育则是在包容性思维观念指导下,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纽带的一种合理选择。从南昌工学院等民族预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各自拥有着独特民俗文化,进而构成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和一个多民族认同共存的文化空间。在这个大环境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彼此进行着碰触或交融。这就从客观上为民俗文化与隐形课程实现对接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平台。第二,民族预科院校的具体文化活动为二者对接提供了保障。为了促使本校的民族预科生能够在社会背景、地区差异、文化基础、语言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目前南昌工学院等民族院校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拟筹建少数民族风情馆,通过宣传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他们和谐相处。二是建立并完善民族政策宣传馆。在全面介绍各个时期国家民族政策的同时,也以一些具体的民族团结的实例对民族预科生们进行教育,并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三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除了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课程之外,还开展一些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四是开展以介绍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宣扬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维护民族大团结局面的重要性。总之,民俗文化与民族预科教育的对接在理论与现实层面都有着巨大的可能性。作为预科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各族的民俗文化变成了一种隐性课程。它在引导学生在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形成一种理解和宽容,进而不断与其它民族的预科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尊重,从文化认同逐步走向文化自觉,自觉传承该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学校语境中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对接的实践
高等院校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以及其它一些信息的重要中介和落实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重要机构。从民族预科教育的实践来看,民俗文化往往借助或渗透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言行,并逐步具体化为校园和课堂中的语言、仪式和规范习惯等,进而隐于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并把这种影响和结果逐步辐射到社会上。而整体上来看,在民族预科教育实践中,民俗文化和隐性课程的对接主要包含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两个方面,其中课堂文化则是主要表现为:教师依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底蕴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民族预科院校“多民族、多层次、多地域”的生源特点,决定了其文化的多元性。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摇篮,既能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递,又能促进异地、异域文化间的不断交流。而和谐校园则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例如江西的南昌工学院,该校已成为一个对多民族文化进行有效整合的场域。为了对民族预科生进行全面教育,其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意蕴,并积极开展多项工作。目前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第一,设计具有民族文化意蕴、承载民族文化内涵的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了能够保证清真饮食习惯学生的用餐问题,学校投入1000万元兴建了面积为67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高标准清真食堂,并且在该食堂全部聘用维族的红、白案厨师。第二,巧妙设计学校的精神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校在图书馆,教学楼建立了展示该校多民族文化的文化长廊,并组织预科生们进行集中学习。第三,创造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形成和谐的文化气氛。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第五,营造多姿多彩的活动氛围,在校内外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著名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各群体之间的隔离阻碍他们之间的交往,而缺乏社会交往的机会会妨碍社会关系的建立;群际之间的交往,即使不是亲密的交往,也能够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促进宽容精神的发扬;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个人和群体的社会整合更主要取决于群际间的交往以及由于这种交往构成的广泛网络所给予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因此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校园氛围为民族预科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教育基础资源。预科生借助于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对异民族和异文化的认同和包容,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民族预科生个体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由于共享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评价和判断标准,就会在外在象征符号与实践行为中表现出与其他成员的同一性,这种共享的成分又成为集体凝聚力和社会纽带建立的来源。
(二)教师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7]而教师作为社会个体的成长经历,也必然要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或者道德,从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承担“文化性知识掮客”角色。在理想状态下,教师的这种不曾见诸于教学文本的知识、技能或者道德,具有民俗文化底蕴的课程意义,进而逐步成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具体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其教育的特殊性,民族预科的教师作为一种从事社会性教育职业的劳动者,其依靠自身的民俗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更是非同寻常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的时候,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对其产生影响的还有一些以特定方式呈现的非语言因素,其包括感情、情绪、表情、手势以及习以为常的腔调、仪态等文化序列,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实现了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南昌工学院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立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民族性”特色,逐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为满足预科生特殊教育的要求,该校每年在引进师资时都注重面向全国引进少数民族教师,目前仅民族教育学院就有30多名少数民族教师;第二,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使他们在提高自身民俗文化底蕴的同时,逐步意识到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从而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三,鼓励教师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使民族预科生这个特殊的教育层次变得不再特殊。目前,南昌工学院已逐步培养了一批热爱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学骨干,使他们能够施展才华,更好地为民族预科教育服务。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