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农田整改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民生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357-01
农村电网是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也是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升级,对于改善农村用电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循环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灵璧县政府一直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纳入年度重要的民生工程。国网灵璧县供电公司多年以来也一直重视农网改造升级工作,2015年农网工程全县投资2.1亿元,35KV线路及变电站工程12个,新建、改造台区工程255个。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不仅带动了灵璧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保证了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伴随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的普遍开展,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灵璧县供电公司从源头抓起,高度重视农网工程档案工作,抓好民生工程档案的收集工作,确保农网工程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齐全完整,不流失、不散落,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一、主要工作做法
1.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灵璧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农网工程档案工作,公司建立办公室、农网专项办和施工单位组成三级管理工作体系,通过农网工程工作例会、专项培训,贯彻落实省公司关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规章制度标准及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档案汇总、归档移交、科学管理、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工作。公司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相关会议、前期准备、过程检查总体验收等工作,通过档案人员深度参与农网过程全过程管理,有力促进农网过程档案完整性。
2.实现工程档案与工程实体同步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灵璧公司注重对施工队伍档案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施工队伍档案兼职人员参与工程交底、过程检查、设备开箱、单项工程验收等工作,通过项目经理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确保项目档案齐全、完整、准确。
3.建立工程档案定期抽查制度。公司办公室、农网工程专项办公室组联合建农网工程档案检查小组,每月定期检查公司竣工项目归档情况,不定期抽查在建工程同步建档情况,及时通报,定期评价考核,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农网工程月度评价考核。
4.农网工程档案与施工现场同步检查、同步验收。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检查时同步验收工程档案资料,重点检查工程档案资料与工程现场情况,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公司农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不定期参与工程项目验收工作。
二、自查农网升级工程档案存在的问题
根据省、市公司的工作布署,开展农网升级工程档案自查自纠活动,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 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有部分档案资料缺项。
2. 部分台区照片拍摄不规范,改前改后照片没有站在同一角度拍摄,不能形成改前改后的鲜明对比。
3. 隐蔽工程的照片,不完全能够反映隐蔽工程项目和实际情况。
4. 综合类档案中废旧物资上报清单、购销合同等资料是复印件,应把原件归档。
三、解决办法
针对农网工程项目档案存在的问题,公司剖析根源,加快问题整改,刚性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出台多项举措加强农网工程档案管理的过程管理,稳步提升农网工程档案管理水平。
1.开展农网升级工程安全质量督查工作,认真做好工程档案与现场工程量的核实工作,重点检查工程量、物资使用、地形系数等,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性。
2.档案工作要标准化、规范化。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浩大,档案工作要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档案只有完整、准确才能实现其利用价值,对管理性前期文件是复印件的,在归档前要由工程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原始凭证,施工记录杜绝用圆珠笔复写,竣工图要保持与现场相符,竣工章必须要有有关人员的签名认可,对调试报告、试验数据、施工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记录要力求数据的准确、完整。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决定档案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中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人员要不断更新,掌握新知识,以便适应农网建设与改造档案管理的要求。
4.坚持农网工程档案与工程进度同步管理,继续保持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管理同计划、同要求、同考核。加强农网工程项目档案的同步收集整理,在工程实施前为每一个工程项目配备一个档案盒,根据工程施工的进度及时向档案盒存放同步收集的相关资料,在项目竣工后就可以直接整理出完整的工程项目档案,真正做到“分项目立档、分时段存档、验收后归档”。
5.细化农网工程档案质量考核办法,通过科学评价建立农网工程档案管理激励机制,提升农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对档案管理引进合同机制。与施工方签订合同,要求施工队伍缴纳档案质量押金。如果有一个工程项目的档案有一页不合格则对施工队做出相的扣罚。
7.严格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要保安全、保质量,安全质量第一,加强规范,杜绝施工现场操作随意性;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居民正常用电;按照省市公司要求序时做好农网项目的推进工作,按时间节点做好项目现场施工、竣工、验收、考核等各环节的实施工作,同步收集各环节档案材料,农网项目完成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项工程的档案应在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移交,整体工程项目档案应在竣工验收后 3 个月内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时交接双方应执行严格规范的交接手续。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Nanjing-Hangzhou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deployment of standardized site construction from the management system, personnel allocation, site management, and process control as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sit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客运专线;项目标准化;管理
Key words: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dedicated project 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135-03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铁路建设系统以“六位一体”的要求为指导,逐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促进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并且在强化投资控制、加快建设进度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宁杭项目部自组建以来,认真落实铁道部质量、投资、工期、安全、环保与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在管理手段上充分发挥制度规范、现场管理、人员配置和标准化过程控制的作用,使得项目各项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管段工程全面受控,受到了业主领导的充分肯定。
1 高度重视、精心筹备
1.1 统筹安排、超前谋划 通过统筹安排、超前谋划,宁杭项目刚一成立就制定了工作目标,被简称为“五有、六到位、五定”:管理制度的“五有”:工作有目标、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构有考核。人员配备“六到位”:即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个方面人员配置到位,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现场管理的“五定”: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点。
1.2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从进场伊始,我们把项目标准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工程例会、专题会、培训活动和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贯彻,在思想上实现统一,并坚持把转变思想认识作为首道工序,改变过去“要我做”的被动局面,培养和树立“我要做”的主动精神。
1.3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项目部成立了项目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负责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工作;另外还设立了副组长,由书记、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各工区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室领导组成。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组织协调,推动和监督项目标准化的落实。
2 整章建制,规范基础管理
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最终的管理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保证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科学化、高效化,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1 落实责任、健全制度 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项目部在铁道部管理制度标准化要求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项目部“六部两室”的管理职责、业务范围和业务程序,真正做到“工作有目标、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
2.2 持续改进,完善制度 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并且使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细化、补充和完善,使项目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3 强化人员配置,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人作为实施管理主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靠人去执行和落实,一项制度才不只是停留在纸上或墙上,也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保证标准化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
依据投标书的承诺,宁杭项目部以精干、高效为指导原则,并结合工程实际,组建了“六部”“两室”“一所”。其中,“六部”包括工程管理部、财务会计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物资部、设备部;“两室”“一所”则分别是办公室、试验室和派出所。在这样的机构划分下,项目部按照人员配备“六到位”的标准管理要求,针对不同岗位安排配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
工区经理由项目副经理兼任,下设五个部门:工程安质部、物资部、计划部、测量班、试验室。结合各工区的具体情况,项目部挑选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专业管理能力的员工充实到施工一线,使人员配置更加合理。
依据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以及宁杭公司的要求,作业队实施了“1152”人员管理模式,配置了一个专职队长、一个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五大关键人员以及领工员和工班长两个领班负责人。
4 坚持重心下移,突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载体,是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我们坚持“重心下移,突出现场”的思路,以现场作业标准化为抓手,从教育培训、标识佩戴、场地布置、标志标牌等方面入手,细化、规范了现场管理行为的具体标准,不断促进现场管理标准化。
4.1 因地制宜做好施工现场布置
4.1.1 进场后,首先结合业主的意见,制定《现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统一各种标牌、标志的制作标准,并按照“五牌一图”的标准在工地树立党建宣传牌、安全警示牌、宣传栏、口号标语等,充分展示企业的质量安全措施、团队精神、过程控制方法,将项目现场打造成宣传企业文化和建设理念的窗口。
4.1.2 标准化管理体现人性化。考虑到施工现场环境艰苦,项目部应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尽量改善工人们的作业环境,通过设置职工休息室、青年服务岗等方式,为工人们提供贴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4.2 以文明施工为抓手,积极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
4.2.1 因地制宜、永临结合修建施工便道 项目部下发了《关于明确施工便道标准的通知》,本着“永临结合、经济适用,少占田地”的原则修建施工便道,要求便道能满足全天候施工机械车辆进入,达到平整密实、不积水,便道全天候行车通畅,为主体工程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4.2.2 现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统一着装 项目部统一发放安全帽(其中:管理人员佩戴白色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佩戴蓝色安全帽,施工作业人员佩戴黄色安全帽),为管理人员配置了冬、夏两季工作服,为架子队工人配置了黄色马夹工作服,为架子队九大员配置了袖标。项目部在重大活动和迎检工作中,均要求职工统一着装,在上级检查单位心中树立了标准统一,标识统一的良好形象。
4.2.3 规范机械设备管理 根据施工计划和实际需要及时调配设备进场。在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应建立设备台账,做好使用及入库登记。另外,还要加强机械的日常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4.2.4 加强物资材料管理,把好进场材料检验关 在物资材料的调配上,应该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好限额发料台帐,使每一笔工程材料的发料情况都能按计划进行,做到细致明确,有底可查。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材料使用情况的检查。每个月月底,派专人对物资材料进行统计盘点,并对比工程进度和实耗材料量,以此考核各施工部门的物资材料节超情况,进行成本分析。
在物资材料的采购环节,加强对相关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料等的检验,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口,保证所有工程材料都能达到相应标准,满足建设要求。
4.2.5 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现场作业标准化 制定现场作业标准,在结合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施工,并严格施工图审核、施工技术交底和工程测量等环节的工作。为了防止出现随意施工、盲目施工的问题,要加强现场管理,对于重大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查,以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的方式确保施工的安全有序,实现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4.2.6 加强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地,及时处理现场废物垃圾,整治道路污染。在长兴特大桥桩基施工中,设立大型泥浆储存池,泥浆经过沉淀、过滤后才排放,确保不对河流、农田造成污染。
4.2.7 切实抓好架子队现场文明施工 现场要求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具、机械等摆放井然有序,并有标示标牌;机械的标记、编号完整明显;临时水电由专人管理,无长流水、长明灯;桥梁钻孔桩泥浆池四周防护栏杆围挡设置规范、牢固,并用安全绿网进行封闭;混凝土拌合站有专人打扫卫生,保持场地清洁;车辆运输时采用盖布、挡板等遮盖防漏措施。
5 强化过程控制,推行目标控制管理
过程控制的标准化,直接关系到“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在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宁杭项目在过程控制中强调将目标进行分解量化,针对质量保证、工期合理、技术创新、投资可控等不同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各个分项工程,由各个项目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将管理目标落实到位。
5.1 确保安全稳定,争创“精品工程”
5.1.1 精心编制创优规划 为了将建设项目打造成为“精品工程”,项目部编制了《创优规划》,将全线创国家优质工程、创铁道部优质工程作为创优目标,并且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保证工程建设向着既定目标有序推进。
5.1.2 样板引路,试验先行 “样板引路,试验先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以点带面,实现全段创优。首先,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工序,可以从中挑选某个工点作为试验段,树立工程的样板典型。接下来,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对试验段进行实际验收,并组织全线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学结。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举一反三的分析整改,对于突出的优点要在全线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科学的研究论证,对现行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完整并更具操作性,以此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率,确保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
5.1.3 定期检查,强力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教育 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的检查力度,由项目领导亲自带头,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专项检查。为了将检查的目的落到实处,每次检查后及时召开现场会,对于先进的单位进行表彰,对于先进的经验进行推广;对于出现问题的单位进行批评处罚,并找出原因督促整改,以此激励各个部门和单位在项目建设中争先创优。
5.1.4 推行“两确认一监控”制度,解决现场过程监控问题 “两确认”是指施工工序质量确认制度和安全确认制度,“一监控”是指现场监控全覆盖。“两确认”就是对每一个工程、每一个工序、每一台机械都把责任分解到人,推行施工工序质量和安全情况的验收确认、签字和留名制,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一监控”就是每个作业面均设置“四大员”(即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领工员),实现管理层对作业层的跟班监管和全面盯控。
“两确认一监控”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首先,监控是基础,确认是手段。现场监控全覆盖在人员配备、人员职责、监控要求等各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两确认”是现场监控人员进行跟班监控的具体手段。其次,“两确认”重在过程控制,它强调的是工序质量和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现场监控全覆盖重在现场管理,它强调的是每个作业面“四大员”的跟班作业和现场监管。
5.1.5 加大整改力度,使标准成为习惯 采用定期巡检和不定期抽检的方式来检查现场施工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将强队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工程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5.2 动态调整施组,确保施工工期 根据业主指导性施组,编制管段实施性施组,实行施组动态管理。针对桥梁特殊孔跨10处控制性工程,并成立关键控制工点领导小组,指定总工程师专门盯控,加强管理控制与工序衔接,各工区经理直接管理控制性工程的作业队。建立控制性工程进度日调度报表和周分析制度,每日填写《控制性工程日进度报表》,工区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管段内控制性工点每周进行分析,填写《控制性工程周分析记录卡》,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的调配施工资源,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总体施工工期。
5.3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针对宁杭客专大跨度桥梁施工、无砟轨道施工、现浇道岔梁等多项技术难点和工程安全风险,项目部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联合高校、科研所等单位的专家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例如:为降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在隧道口设置了进出洞人员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安全预警、日常管理等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人员和设备的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以及安全监控;为了加快隧道仰拱的施工进度,研发了移动式仰拱栈桥,栈桥自带动力,可自行移动,作为支架与平台,与仰拱掘进、混凝土浇注等施工结合起来,可使仰拱施工每循环节省1/3的时间。
6 结束语
宁杭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在上海局、业主、监理等上级单位的检查中多次受到好评,并迎接宁安线、杭甬线等多家单位的参观,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了集团公司标准化现场会和上海铁路局标准化现场会,长岭隧道荣获上海铁路局2009年度“标准化工地”的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王令朝.国外高速铁路及其标准化理念综述[J].铁道技术监督,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