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当今社会是电子信息时代,先进的电子办公设备使会计工作既提高了速度又细化了财务工作。在此基础上也就更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财务知识和操作知识,严格把关,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配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积极改进与完善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统一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主要是会计的工作。不同的事业要求具有不同知识点的会计工作者,但他们都有固定的会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纷繁复杂,无论是医院、政府机关还是学校都是规模不小的单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有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健全的会计团队,让会计工作能快速解决这些繁杂的问题。

2.增强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的全面性。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拿事业单位来说,事业单位在职员工超标,事业单位人员大增,这些本期发生但却没有办法支付的业务是没有办法记录的。再有,对于一些没有付款但却提前送到的物资,按照收付实现制是无法记录的。物品在采购时,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爱好和需要,那么有些事业单位出资买的东西,就成了私人的物品,亏空只能单位自己想办法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这部分漏洞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促使了会计理论体系更可靠,更完整。

3.保证政府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趋同。国际会计制度是具有权威性的制度,任何国际的会计制度都会尽量按照国际会计制度的方向来完善和管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标准不仅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而且还可以使国际惯例和企业财务经验一体化。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我国的会计制度能快速的与国际惯例趋同。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

1.完善了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

新制度将那些与事业资金相联系的资金和财务补贴等都归类到了净资产范围内,把财政补助与非财政补助的结转结余进行了区分。同时,新制度也明确指出,资金的用途要对口,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那项资金该用在那里一定要严格把关,从而能更好的把事业单位的支出和分配规范起来,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2.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约束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入账有有了新的要求,其中规定了单位价值1 000元的,设备价值超过1 500元的都为固定资产。这样固定资产就会大幅度的增加,必定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会计制度重新测量了累计折旧会计科目,这样促使企业会计准则向事业会计准则靠拢。另外新制度也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对于外国的投资行为必须根据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所以,事业单位的资产只需用于事业的发展,不能透过事业单位的性质去进行盈利活动。

3.规范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资金与财政补助资金的结转、结余、分配核算。在新制度下,“财务补贴结转”和“财务补贴余额”核算项目原先列入“事业结余”科目中,要单独分开核算。这一规定使事业单位的分配分工更加明显,制度更加规范。月底结账时,⑹乱档ノ凰有相关的收入都结转到事业结余科目中去,将与事业单位有关的一切支出也都结转到本科目中。年底,需要将已经完成项目的项目剩余资金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缴回原专项资金拨入单位,借: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贷:银行存款等。留归本单位使用,借: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贷:事业基金。

4.改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核算方法和管理方式。现在的事业单位往往存在着预算外收入,而且这种收入的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这就要求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条例中,必须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使事业单位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弥补当前的漏洞。对于这些新的事业单位会计系统规定了处理办法:建立了存储账户,充分利用资金获取和利用时间差的缺乏调整与平衡。

三、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创新

1.增设了与财政改革相关的核算内容。新制度中,具体增加了一些会计核算内容,使新的会计制度能与财政改革相适应。例如,为了更好的管理,可以在集中财政支付收款中,应增加财政补助结转,财政应返还额度等会计核算科目。在政府收支分类中,也增加了两项科目即“基本和项目”支出两个科目。以前的会计管理制度中,对于事业单位的营业外收入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人利用职权公报私囊。新制度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再发生,专门设立了“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两个科目。

2.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新制度规定,对于一些行业和机构,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收付实现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会计制度,引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财政资金的入账。引进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降低了其运营成本。虽然新制度允许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但不是每个单位都能使用这种制度。能不能使用权责发生制,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3.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制度重新整理和分类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全面性”规定。同时,也弥补了以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漏洞。根据事业单位经济和商业事务的重要性,确定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格式权威,废除原有会计制度中的重要性原则。

4.首次引入资产折旧与摊销方法。在新制度中,首次引入了资产折旧和摊销方法,使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折旧相结合,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例如:过去对于产品的商标权虽然归入固定资产类,但由于它属于无形资产根本看不见。针对这种现象,新的会计政策对于此类的无形资产则采用“虚提”的会计核算办法,弥补了以前会计管理制度的漏洞。这样事业单位自身的成本核算就不会杂乱无章,一切会计工作都会依据会计数据进行。

5.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入了在建工程核算内容。新制度还把在建工程放在非流动资产项目中的二级科目里。这两个科目将与事业单位长期分离会计“大账”外的基础设施投资进入“大账”定期核算。这一规定不仅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而且加强了财务会计管理,有效保护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安全,更好地解释了事业会计信息的全面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财政的监管力度,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得不进行创新。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一直在加强管理,但是目前依旧存在很多的财政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如何加强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按照新会计制度来对财务进行管理,但是,依然存在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透明的现象,譬如,对资金的使用范围设置太广,账目不明确以及资金的用途监督不严格等问题。这就要求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对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仅要执行,还要落实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新会计的制度规范,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坏账和假账的产生。

1.2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理念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是主要为社会服务,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通过我国的财政补贴。虽然国家已经实行新会计制度,但是目前依旧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理念有所缺乏,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在资金清算和财务监督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3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衔接不严

旧的会计制度存在众多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账目设置上比较随意,导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目存在不合规律的现象,也存在一些不准确的现象。即使国家颁发了新的会计制度,但是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对旧的财政问题没有明确处理,也就无法开展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导致新的会计制度不能得到全面实行。

1.4对于财务管理的预测能力有待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通过我国的财政补贴,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应该重视对财务的预算。但是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还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的预测管理上有所忽视,导致实际财务的预算没有从实际出发,从而资金出现问题,这样的状况很容易给投资项目造成不稳定,从而增大投资风险。

1.5专款资金没有专用到位

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款专用资金,但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不重视,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准确把握专款资金的用途和具体流向,降低资金的使用率,更甚者会有浪费或者贪污现象产生,不仅腐蚀了一些官员,更是出现豆腐渣工程,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极其不利。

1.6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

除了上述的几类问题,还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的现象。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目前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常识,对财务管理方面不能够做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出现各种违纪问题。还有更严重的财务管理人员,缺失财务管理的法律规范和职业操守意识,以至于导致部分工作人员趁虚而入,造成了事业单位的无法可依以及执法不严的现象产生,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

2如何完善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2.1加大财务资金的监管力度

对于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大对财务资金的监管力度,只有做好监督,才能保证财务资金的有效使用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财务部门进行严格监督,发挥好自身的职责,不仅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外部监控,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财务部门的实施和管理到位,同时,审计部门如果发现违法或者乱纪的现象,则严格加强惩罚力度,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处罚,认真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中的内容。

2.2做好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环节

与旧的会计制度不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清楚新会计的制度内容,还要求对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和了解。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会计规定和新会计制度下的要求制定统一流程,做好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环节。通过将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相互结合,而保证会计核算环节中核算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精准性。除此之外,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背景下,对那些暂付、暂存的款项,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法规,纳入到会计的核算环节之中,保证财务管理的透明性、有效性和公开性。

2.3对财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管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事业耽误财务管理的效率,而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则与财务资金有效使用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视以及对其加强和培养,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让财务管理人员经常参加一些与财务管理有关的的交流会,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学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事业单位也能通过交流会吸引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比较高的财务管理精英,除此之外,还要给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人才能够更好的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自身服务。

2.4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预算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通过我国的财政补贴,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能力加强重视。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的预算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出现财务的预算与实际情况有差入现象发生,从而导致资金出现问题,这样的状况很容易给投资项目造成不稳定,从而增大投资风险。所以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能力,完善预算方法,转换预算理念,做好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这样才能降低投资项目的风险,而且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将有限的资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5在财务管理中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最重要一点事确保财务的核算方式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与此同时,在财务的管理中要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且对报废、出租等财务管理环节要实行有效的监督体制,一边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一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重要的是最大化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对重复和盲目购置资产的现象严格杜绝[7]。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该不断得到加强。社会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可行的解决方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更加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做到透明化、公开化以及有效化管理,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以及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来对财务进行管理,进而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了,达到真正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花.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

[2]陈楚琪.探究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22).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第3篇

(山东方圆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活动对国家形象、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政支出管理效益不高、单位会计核算资料不规范、监管不严等问题,虽然国家也颁布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其会计活动进行约束,但是会计制度执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视角,提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效力的建议,旨在改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意义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92-02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从而制定的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控制系统,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第二,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在我国相关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表明,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而言,主要是指管理层与全体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各项经济活动效率,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从而共同实施的操作流程与管理方法总称。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

(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支出计划,支出费用越来越大,国有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一般不审核资金使用状况,单纯证实是否有领导签字。基于这种状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从本质上来看,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制度浮于形式,没有具体实施;第二,没有支出计划;第三,资金使用出现超标现象;第四,会计账目繁多,存在假账等现象。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忽略会计制度设计。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不相符,没有明确内部会计控制重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控制;第二,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没有进行规范化设计,职工权责混乱,会计工作人员聘用计划中没有考核其会计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三)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第一,固定资产会计审核与单位具体资产状况不相符,在固定资产使用阶段,对于价值变动与磨损价值不进行核算,夸大了资产总额;第二,就会计目标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规定信息在使用者范围限定上不够完善,对公众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没有真实、具体地反映出来;第三,立足于会计核算基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收付实现制,但没有按照比例原则来进行,在资产负债状况上没有真实反映;第四,从会计报告机制角度出发,偏向收入支出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忽视现金流量表;第五,在预算管理模式与会计课目设置不规范。

三、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借鉴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原则是会计制度设计关键原则

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要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以及授权批准控制原则,基于财务授权的基础上,运用内部控制方法,从而确保相关业务的正常实施。一般来讲,内部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账户控制,二是复式记账控制,三是定额备用控制。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实现对业务执行效果的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已经成为了会计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点,在满足内部控制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会计控制水平以及效率。

(二)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关键环节

内部控制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是会计业务处理的核心环节。具体来讲,内部控制已经渗透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处理全过程,在资金预算、处理以及结余等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地位。充分借鉴与运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其贯穿于会计业务的各个具体的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助于强化资金的管理,有效控制资产购置以及资金结余。

(三)内部控制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力的必然选择

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不断强化内部会计审计工作,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监督工作,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与评价机制

会计制度设计作为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规范以及会计管理中的各个方面。会计制度设计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设计人员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的评价结果,从而明确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开展有效的改进工作;第二,开展定期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详细了解以及掌握会计制度执行状况,从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会计制度设计在监督指标上,强调会计制度内容的合法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建设,基于符合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作用。

2.健全财务分工制度、授权制度以及核准制度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强化合理分工已经成为了实际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要健全财务分工制度、授权制度以及核准制度,设置专人审批机制与监督机制,加强账目凭证的保管,,致使每个财务人员对工作进行自动检查。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要加强授权与核准制度建设,但凡重大资金支出都要依据相关规定程序开展审批工作。

3.强化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

要不断强化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财务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注重财务会计再教育。同时,面对领导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现状,要加强其认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

4.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控制、票据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体系

加大会计预算编制管理力度,结合实际财政状况,核定支出额度,细化费用支出的用途,提高预算执行力,避免发生追加预算现象。其次,积极利用网络系统统一管理票据,构建票据缴验制度,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票据使用状况。再者,建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考察与评价内部控制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借鉴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对内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激发工作人员的职业潜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不断规避各种管理风险,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杨绮.风险熵比率量度资本投资方案风险之研究[J].统计与决策.

[2] 孔令丞,李瑞芬,迟琳娜.基于返回品质量降级的回收再制造策略优化[J].统计与决策.

[3] 蔡绍兴.浅议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短板"[J].青年与社会.2012(02)

[4] 田红鹰.西安君乐城堡酒店会议管理经验调查[J].青年与社会.2012(02)

[5] 黄淑兰,陈锋.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及对策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5)

[6] 郭剑花.实际控制人性质慈善捐赠与公司业绩[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06)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重要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将其有效地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促使财务资金的使用率有效提升,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经济体系中重要部门,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更有效的落实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获得更好发展。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影响分析

(一)对于部门预算改革产生的影响

会计预算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实现了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完成了从收付实现制向责权发生制的改变。纵观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则一段时期后,发现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对于产生的新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比如可以引入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即互相衔接又适度分离的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功能进行适度分离,旨在对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进行反映,该模式既可以对编制责权财务报告的要求进行满足,同时也兼顾了现行决算报告的具体需求。

同时,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要以每一个部门为基础,而不是以往的由整个单位做出的预算报告。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业务部门都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根据业务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预算报告的编制工作。以每一个部门为基础做预算报告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更加详细,使预算工作涉及范围更广泛,并且还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而在以往的以单位为整体的预算报告中只是将单位中各个部门的预算运用叠加的形式形成总体的报告。另外,在单位中以各个部门为个体的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使得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二)对于政府采购制度产生的影响

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来说,采购的事项非常多,那么以往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大规模的采购之前要将详细内容上报到财务部门中,然后得到财务部门的审批合格之后进行采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工序较为复杂。而政府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预算资金,并且还需要其他支出资金,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资金在预算部门中流动到财务部门中。而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构建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在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的背景下,当政府需要大规模采购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层层上报以及财务部门进行审批的环节,实际大规模采购是由国库的单一账户直接将需要货款打给销货方,这种情况下就使得资金向财务部门流入现象有效减少,实現了管理与执行权力分割,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财务部门有关资金的腐败现象。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到的是国库的单一账户,而国库的单一账户中具有统计功能,能够直接地呈现出资金的来源以及去向,为总结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

(三)明确了未来预算会计制度发展趋势

要想真正地落实预算会计的改革制度,那么就必须要创新以往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进而促使以往的行政单位会计转变为政府会计。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更加明显地体现出非盈利形式以及公共性质,为社会提供更加具体以及便利的公共服务。而为了能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作效益有效提升,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以及创新提供保障,使其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能够更好更加顺利的开展,那么就一定要与责权发生制结合,以此构建与国际社会预算会计制度相统一模式。换一个角度来说,责权发生制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公共资金监督效率以及管理效率,促使我国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利用效率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得公共财政更加具备透明化以及规范化特点,进而促使我国会预算会计制度更好地改革。此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加入了责权发生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工作能力上还是在工作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别,也存在着经验不足以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很难为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提供保障。又因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正处在发展阶段,不具备良好的透明化以及规范化,并且专业程度以及科学程度也较低,因此,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责权发生制。

二、责权发生制带来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预算会计的认知还不够充分,更多的认为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事实上,预算会计是一个单独并且完整的体系,在预算会计中需要进行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控制等最终总结出一份预算报表的整个过程。另外,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相关报表使用人员对于政府整体的财政情况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因此,单单仅是凭借着预算会计制度中的基础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政府对于资金预算的实际需求。而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之后,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增添了责权发生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却也有一定的区别,而在两种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既要实现双功能以及双报告,又要实现要素、报表以及账目之间对接。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增添责权发生制不仅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业务的发展,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加以完善,还使得核算范围得以扩大,更加详细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力度以及长期资产管理重要性

预算会计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地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力度,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采取有效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十分重要。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中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差异形式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应紧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优化以及完善会计核算方式,使得会计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重视长期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并且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法规法律的相关政策制度,对于触犯法律法规的要进行严厉惩罚,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虚报的现象发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到保障。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定期针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大程度减少会计信息的纰漏,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证,并且更加完整、更加可靠,能够使得编制报表质量有效提升。

(二)开展会计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的落实以及会计工作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在落实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同时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质。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训以及考核进行,这是提升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以及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培训,更要重视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培训班以及开展培训讲座的形式对会计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这样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获得最新的知识,有助于会计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会计工作方式。而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培训教育,并且还要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上,这样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于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理解更加深刻,提高适应能力。其次,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同时也要结合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与会计工作人员的绩效奖金紧密相连,这样能促使会计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落实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能够全面地提升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并且还能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于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更加重视。

(三)创新会计方法,促使会计方法多元性

在以往的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中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单一的会计工作方法,而单一的会计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单一的会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那么就必须要在以往会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建立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上,这样创新后的会计方法能更加具备灵活性,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方法的实际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现代化信息建设来创新会计方法,现代化信息建设能够使得会计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并且在现如今时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将现代化信息建设融入会计工作中是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使得现代化信息设备真正的发挥作用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奖罚机制,充分地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落实提供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1.13.007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1)13-0010-02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起到制度保障作用,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良性发展,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很多和实际相背离之处。

我国现阶段执行的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制定的,并在1998年开始执行。这部会计制度在当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对吻合,有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制度上需要完善和更新。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会计的核算基础有一定的限制性。它的执行体系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品的成本核算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这种会计制度也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完整信息。所以,现在执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客观需求上对我国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1.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改革必须选择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路线进行。应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只有建立这种制度,才能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所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政府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2.对会计核算基础进行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采用权责核算基础,有利于将行政事业单位大量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计量并进行客观、科学的处理,有利于解决各种会计因素在执行期间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使用情况;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序、科学进行,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3.实践证明,国库集中制度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健康发展,并能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的财政预算体系,有利于单位的财务管理高效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国库集中制度过程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还不够完善,或者不能严格进行核算、预算,致使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混乱。所以,在资金使用方面,应按照预算执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建设,控制好资金运转,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内容,并且严格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良性的内部控制机制,控制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4.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合并制定会计制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机构,并且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它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是靠财政部的直接财务支撑。经过很多形式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尝试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已经比较统一,所以,在现阶段已经没有必要再将会计制度分设为两套会计科目。现在很多会计部门和账目的管理制度相对比较相容,但是各有各的名称,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合并制定会计制度,避免会计工作的重复,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顺利运行,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