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1篇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1、从增速看,逐月增速总体趋势向下。今年以来,我县投资增速总体上运行一路走低,具体增速走势如下。

2、分产业看,一产投资上升、二、三产投资下降。1-9月份,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55亿元,同比增长27.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1.59亿元,同比下降16.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8.3亿元,同比下降10.08%。第二产业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但投资完成总额占总投资量的比重达64.68%,成为全县投资活动的主要推手。

3、从投资主体看,中省市项目和地方项目完成投资双降。1-9月份,全县中省市项目完成投资37.31亿元,同比下降18.93%;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66.13亿元,同比下降12.32%。中省市项目同比增速从2012年7月份开始,连续负增长。地方项目同比增速从今年5月份开始,基本连续负增长运行。从本年投资完成额可以看出,中省市大项目对于市场以及整体经济的变化要比地方项目灵敏的多,这些大项目一般能提前反应市场走势。下图为2012年1-9月-2013年1-9月份中省市项目和地方项目增速走势图。

4、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1-9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1亿元,同比增速13.56%。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原因,一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成本上升;二是土地补偿款大幅追加。

二、存在问题

由于今年经济整体不景气,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融资比较难等诸因素综合导致我县投资增速持续走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大项目进展缓慢。段寨煤电一体化、大唐FMTP、庙沟门电厂二期项目等重大入库项目和古城矿区开发、沙沟岔煤矿技改项目等重大本年计划新开工项目,进展异常缓慢,这些项目由于计划总投资占比较大,其投资进度直接影响全县投资整体水平。详见下表。

2、新入库项目大幅减少。1-9月,新入库项目30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02个,同比下降77.27%;计划总投资58.2亿元,同比下降50.25%。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展是新入库项目投资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部分新开工项目手续不全难以入统以及手续全但不履行入统手续也是两个长久以来困扰新开工项目入统的因素。

3、建安营业税增速连续5个月负增长。由于去年前两个月建安营业税基数低,今年前两个月建安营业税保持了较高增长,到了3份则大幅下降,从5月份起,连续负增长,下降幅度呈逐月扩大趋势,9月份负增长热头略有好转。

三、对第四季度的工作建议

国家最近公布的主要三季度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势头明显,为做好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工总、实现全年目标打好基础,在剩余的一个季度内我们应从拉增速、做储备、防漏统等方面下大功夫,具体如下:

1、加大在建项目入库力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重是投资增速运行的先行指标,1-9月份,全县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较上年差距较大。今年,新开工项目的入库备案只剩下11月份一次机会,项目所在地各镇、园区以及相关主管单位主管领导,应安排专业人员督促辖区内已开工项目尽早办理入统手续,做到应统尽统。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 调控政策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 th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xed assets "12th Five-Year" period to, and our futur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control policy given the personal view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situation; control policies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当前政府固定资产的投资分析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以下简称"政府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引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杠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十一五”时期实施4万亿元投资投资计划使得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保持高位运行状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十二五”时期,较“十一五”时期总体上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投资增速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基本态势,五年平均增速有望达到20%左右。投资调控政策应把握三个基本取向;一是促进投资平稳运行;二是着力推动投资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民生改善;三是积极培育内生自主投资增长动力。

一) 促进投资平稳运行

着眼于巩固和扩大“十一五”期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未来一段时期的投资政策需要做出适当调整,从一种应急状态向与经济规模相适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常态转变,从“快重准实”向均衡持续投入转变,避免经济因投资的波动造成大的起落,逐步走出行政周期驱动投资周期、投资周期主导经济周期的循环模式,切实促进投资的平稳运行。预计“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在20%左右。降低投资率是后危机时期顺应经济周期规律、实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率保持了高位运行,2006~2009年平均达到43.7%的高位。长期高投资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能,与社会的消费能力日渐脱离,进而导致总供求之间严重不平衡。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外需保持低速发展的条件下,要求投资有所放缓,投资与消费比例向合理的水平回归。另外,我国投资长期保持高增长是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为支撑,以“大进大出”为发展模式,形成了大量附加值低、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生产能力和产业体系。因此,原有发展模式所支撑的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必须有所降低。但应看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加速期,每年将新增900万人就业,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非公36条”、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等政策措施,都将对投资发挥支撑作用。根据模型测算,到2015年,投资率将由2009年的47.5%下降到45%左右,投资增速将由“十一五”时期平均26.2%左右下降到20%左右。“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危机后经济复苏期,前期由于政策刺激力度逐步减弱导致投资增速下滑较大。随着经济复苏进程推进,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投资将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投资增速将呈现出前低后高走势。

二)着力推动投资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主题之一,投资结构调整作为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必然成为这一时期投资运行的主要特征。

第一,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比例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格局,2006~2009年的三次产业投资平均结构为1.4∶43.0∶55.6。“十二五”时期,在“三农”政策以及2010年出台的一揽子涉农政策的扶持下,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将稳步提高。随着工业化由规模扩张逐步向质量提高转型,同时在节能减排目标的严格约束下,第二产业投资也将由于高载能行业投资减少不断下降。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支持下,第三产业投资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模型测算,“十二五”时期,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达到1.5∶40.2∶58.3。

第二,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仍是贡献率较大的投资领域。目前,房价与居民收入相比仍然过高,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缺口仍然较大,房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十二五”时期,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坚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投资增长形成阻力,但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房地产需求仍然旺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将部分弥补商品住房投资增长的缺口。根据模型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速将达到20%左右。

第三,民生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成为投资增长的新亮点。民生领域长期以来,多方面原因决定了我国投资以重工业为主的格局,在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一时期如果经济发展的导向仍然是数量和效率而不顾质量和公平,将很有可能走进“低增长陷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十二五”时期着力解决因民生领域投资不足而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提出针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为重点的相关扶持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在新的起点上展开角逐的战略高地,是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取得突破的重要领域,也是带动我国投资乃至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关键产业。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投资增长的又一亮点。

二 未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的政策建议

政府固定资产未来投资的可行性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政策加以引导与规范。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规范政府审批,强化投资监管,优化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政府进一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集中抓好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和项目管理。将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从以行政审批为主转到以投资监督管理和为企业服务为主,强化和提高政府的投资规划和信息职能。

二)、切实贯彻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促进投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尽快建立起鼓励民间投资的标准和规范。第二,进一步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方面,应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银行,同时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业务的融资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中小企业向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第三,统一税法,做到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具有相同待遇,坚决打击垄断企业对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限制。

三)、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地方政府融资能力

第一,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方针,进一步推进中央、省、市县三级财税体制改革,有效解决融资平台问题。第二,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缓解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的问题。第三,开征房产税,增加地方政府税源,允许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发债权,减小地方政府对土地的过度依赖。

四),树立科学政绩观,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通过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扩大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率提高、节能减排等指标在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弱化GDP指标的权重,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保障的职能。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进行有差别的投资调控。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3篇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发改系统以加快推进三角洲开发建设为总抓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向好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抢抓机遇,在推进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11月23日,国务院以国函号文件批复《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12月2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地区号文件印发实施,标志着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人民多年的追求和夙愿,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三角洲开发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推进这一规划的批复实施,我们抓住国家发改委编制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机遇,在牵头组织了国家调研组来专题调研并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国家编制规划的后续跟进工作,始终保持与国家和省发改委的密切联系,派专人盯上靠上,对涉及的重大政策、重大提法和重点项目,千方百计做好争取工作,并及时提出推进计划,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与市直相关部门分别向上对口争取。经多方积极努力,的主战场地位和我们围绕财税、金融、土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建设等八个方面所提的40余条具体政策建议,在国家《规划》中得以充分体现,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国家《规划》批复后,我们迅速起草了规划解读和落实意见,并狠抓落实。在省里于今年1月17日举办的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北京)上,我市现场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266亿元。

为落实好国家批复的《规划》和省政府《关于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等有机融合,先后编制完成了《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依据国家《规划》和专家评审意见,对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二)谋划发展,在发挥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作用方面取得新成绩。借助“面对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大讨论等活动载体,开展了“为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献策大调研”活动。重点选取推进改革试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口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搞好城市资产运营等10个方面课题,每个课题都由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牵头,组织精干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进行专题调研,同时,我们还承担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区域经济规划布局等三个牵头课题和三个参与课题的调研任务。一年来,先后形成了关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加快推进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经济区划布局研究、产业基地规划、创新和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油地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等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的政策建议,大部分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或付诸实施。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加大了跟踪调研分析力度,组织有关部门,逐月分析全市经济走势,研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图客观全面地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我们根据去年不同时间段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了全市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在第二季度末、最迟在第三季度出现拐点”,“显露渐暖迹象”,“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等判断,先后16次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针对全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针对出口下滑、消费不振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适时组织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月和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以项目决胜投资突破战”的建议;针对国家即将批复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情况,提出了“抢抓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三角洲开发的一件大事,搞好策划,及早宣传,尽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的建议;针对个别企业项目推进难、推进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市级领导包项目推进机制和固定资产投资月通报制度”的建议。为确保在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中率先突破、率先发展,我们按照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了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多措并举,在筹集建设资金促发展方面取得新成绩。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国家和省发改委的联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盯上靠上做工作,想方设法报项目争资金。一年来,共争取中央和省各类项目192个,16.03亿元,其中,无偿资金3.3亿元,有偿资金12.73亿元。为确保千辛万苦争取到的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我们加强了对中央投资和省调控资金项目的落实和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分工体系和检查通报制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为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调整和转移机遇,提高我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研究制定了《市重点产业投资优惠政策》和《市年国内招商引资总体活动方案》。适时开展了境内招商活动,组织筹备了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四次境内招商说明会,并具体承办了深圳招商说明会,共推介签约项目142个,签约额达到580亿元,其中深圳招商签约项目47个、签约额117亿元。三是积极利用外资。亚行、世行项目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省发改委批复我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5个,可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四是大力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调整充实了上市后备资源库,上市后备企业达到40家,进入上市运作程序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宝莫生物化工等3家企业已报批,华泰股份实现再融资12.66亿元,三明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使其成为我市在天交所挂牌的第一家企业。城资公司投融资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年内共落实贷款到位资金14.41亿元。创业投资开始起步,已帮助4家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备案。

(四)加强协调,在扩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实施了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和市级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等措施,对全市17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实行重点调度、全力推进。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地方888.7亿元,增长27.4%。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顺利,德大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并于11月29日举行了开工仪式;黄大铁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相关支持性文件已完备,近期可获得批复。机场改扩建工程,飞行区、航站楼主体工程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去年完成投资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口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争取省政府同意将纳入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省第五纵向铁路运输通道方案。积极协助大唐公司加大小机组关停和收购力度,关停小机组容量97.2万千瓦,为大唐电厂开工建设拿到“大路条”创造了条件。大唐风电、国华瑞丰河口风电、国华瑞丰利津风电、华能河口风电总装机2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高质量完成了承担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在文化公园建设中,努力克服迁占任务重、工程量大、工期紧等困难,盯靠在工地,倒排工期,积极协调推进,广场配套工程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会展中心于9月底建成投用。#p#分页标题#e#

(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过程中,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努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之上。一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施全市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研究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重点及配套措施,着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争取国家和省发改委先后核准了吉奥汽车、合力车轮公司年产30万套高速车轮等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了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和验收工作,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万德福新型功能材料、远大公司新型阻燃材料等项目争取了国家专项资金补助。按照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扩大内需的要求,积极组织企业提报项目,为华泰集团、大海集团、新发药业公司、正汉海洋食品公司等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030万元。二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了《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对全市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专项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扶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性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0.54亿元,增长12.2%,占GDP的比重达到22.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研究提出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思路重点,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涉农资金,大力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标准化养殖、大中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催化装置能量系统优化等3个项目全部得到国家批复,总投资1.7亿元,共争取中央投资1138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节能5.7万吨标准煤。

(六)积极推进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争取取得明显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国家已同意我市开展试点工作,目前我们已完成试点方案初稿。《发展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制发展取得新进展,积极协调帮助改制企业解决土地、房产手续办理等老大难问题,为新大实业、供应广圆公司办理了5宗、117亩土地出让手续,为胜利高原、宝莫生物等17家企业办理13.5万平方米房屋登记和房产转移手续,油田改制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上缴税收5.5亿元。

(七)加强区域一体化,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组织参加了西洽会、渝洽会、喀交会、青洽会、宁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签约项目、协议资金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三角洲开发建设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环渤海区域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环渤海各成员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突破利津”工作得到加强,共落实帮扶项目197个,财物折合2.7亿元,其中资金2148万元。包村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协调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帮助后张村新上社区服务中心、生态养殖园和高效农业园等一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帮扶单县工作进展顺利,共有12个项目落地建设,一期工业园项目已基本填满。援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为疏勒县落实项目帮扶资金1000万元,从省发改委为南疆物流园项目争取省里资金2000万元,我市企业与喀什地区签订协议合同5项,总金额8.53亿元。对口援建北川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省安排我市援建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已完成项目7个,完成投资1.2亿元。

(八)加强民生项目建设,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新成效。在前四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中,共争取社会民生项目23个,资金2487万元。配合劳动部门抓好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1万人。会同教育部门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300万元,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改善了办学条件。会同卫生部门争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0个,补助资金1637万元,支持了一批县级人民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改扩建,改善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会同农业、水利部门,争取国家、省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资金717万元,农村饮水安全资金2229万元。争取国家安排我市农村公路项目9个。

(九)加强机关建设,在文明服务方面确立了新品牌。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以“观全局、谋长远、举良策、做实事”为部门使命,提出“自我加压、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和“有求必应,尽职尽责”的服务理念,形成“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机关作风,确立了“善谋敏行”的发改服务品牌。实行重点工作挂牌督查制度,促进了重点工作的完成。结合“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文明窗口创建,全面修订完善了岗位服务承诺制度,实行了“首问负责,统一受理;内部协作,提高效率;限时办结,服务到底”的内部规范,推行了承诺优先办理制、延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使“人人都是软环境”真正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健全完善了工作落实、经济运行调度分析、重大项目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三角洲开发建设推进等联合运行机制,机制的长效作用进一步显现。同时,始终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来抓,不断探索反腐倡廉机制,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总抓手,以组织防线、思想防线、制度防线、阳光防线和家庭防线“五条防线”建设为重点,出台了《关于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了干部队伍既干事又干净。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严格把关,高效服务,全年审批政府投资项目53个,核准备案企业投资项目70个,未发生一起投诉。

一年来,在异常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发改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发改委党组,向关心支持发展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单位,向全市发改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年的主要目标任务#p#分页标题#e#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复的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的拉动效应仍将持续释放,经济回暖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将持续向好。从我市看,全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服务业繁荣活跃,工业运行回升向好的势头继续巩固,许多企业都在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很足,积极性很高。但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形势,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政策方面看,国家将更加注重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行调控,如进入年,央行已先后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国家对政策的微调已经开始。从市场方面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订单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尤其是石油钢管及石油机械等方面壁垒还在增多,市场低迷、产品价格偏低、企业效益不高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从资金情况看,企业流动资金趋紧,中小企业融资仍比较困难。

综合分析以上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值增长10%,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这些指标的安排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是向人代会报告的必须确保完成的目标,也是最底线的安排。根据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特殊形势,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并提出各项指标都要立足于超额完成,同时要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市政府1月20日召开的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又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个指标作了特别强调。

生产总值,我市的工作目标是增长13%以上。在油田工业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因此,各县区都要按不低于18%考虑,市经济开发区应该更高一些。

地方财政收入,我市的工作目标是增长13%以上。主要是体现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各县区和开发区都要确保增长13%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我市的工作目标是增长25%以上。考虑到胜利油田投资规模基本上稳定在200亿元左右,据此测算,地方投资增幅必须要达到30.9%,因此,各县区和开发区都不能低于31%。

农民人均纯收入,我市的工作目标是增长11%。各县区要努力完成的更好一些。

三、关于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于全市今年的经济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发改系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努力在推进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在谋划发展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在争取政策、争取项目和争取资金“三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中突出以下重点:

(一)抓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在高效生态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一是切实抓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落实,确保起好步、开好局。会同有关县区、开发区和部门,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抓紧提出阶段性开发目标和具体措施,细化任务,明确分工,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实现良好开端。协调配合有关县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规划中涉及我市的重要政策、重点项目和重点开发区域,并盯上靠上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支持。二是抓好蓝色经济区建设。对全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充实,争取尽快出台实施。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运作一批1–2年内能够开工建设、能够尽快投产达效的项目。要与市直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搞好与省直对口部门的衔接,全力争取我市更多的重点内容、重点项目列入省规划。围绕如何支持蓝色经济加快发展,理清现行的扶持发展政策,提出用足用活现行政策的具体意见,同时研究在市级权限内能够出台的新扶持政策和拟争取国家、省支持的相关政策。三是积极构筑发展平台。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为三角洲开发建设搭建好投资贸易平台;进一步抓好城资公司运营管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强力资金支持;借助参会参展的西洽会、西博会、“重庆•周”等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突出做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引智工作,重点抓好已签约合作项目的调度落实,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二)抓投资结构优化,在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按照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思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新增投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创新投资管理办法,按照续建和新开工项目两大类,分批下达投资计划,逐个落实投资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0亿元以上。加强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能源项目,重点推进180个已开工项目,实施好346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确保按期建成投产。突出抓好中海油原油储备基地、大唐电厂、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湿地公园、汽车营地、港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和二期工程、广利港、机场4D级扩建、黄大铁路、德大铁路、港疏港铁路、飞机场至自然保护区一级公路、环渤海高等级公路、至滨州高速公路、港7.5公里区段防潮堤、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要抓好重点项目审批工作,完善大项目集中联审制度,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库,加快规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市投资持续增长有力。

(三)抓资金争取和项目管理,在扩大内需上取得新成效。今年国家将安排新增投资6000亿元,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改部门要继续发扬争项目、争资金的优良作风,盯紧靠上做好争取工作,积极主动协调配合有关县区和部门、单位、企业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提前做好项目储备,搞好项目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和资金支持。把“四区一城三网”、“三路两港一场”项目作为重点,特别突出市政府为主投资建设、全市上下关注的机场、港口、水城、防潮堤、口生态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加大力度做好争取工作。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与管理问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抓好项目申报。申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申报标准和要求。健全项目规划、项目审批、工程概算、资金筹措、环境评价、水保方案、节能评估、土地使用、开工许可、招标方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手续,申报项目涉及地方财政配套的,须由同级发改部门商财政部门落实资金来源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方可上报。二是抓好项目建设管理。项目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批复内容及相关要求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拖延建设工期和超概算,确需变更的,须经原审批单位核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专账”核算,资金封闭运行,各级要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效益。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项目建成并经试运营后,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三是抓好项目调度监督。对中央投资项目加强调度,各县区、开发区要明确专人管理,及时将资金到位、完成投资、工程进度、存在问题等情况报送发改、财政及业务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项目业主及时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p#分页标题#e#

(四)抓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取得新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政策扶持体系。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积极研究出台新形势下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研究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等新兴服务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入。配合财政部门足额落实政府引导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业信贷投放,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确保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30%以上。三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重点产业。重点突破文化旅游业,要按照旅游景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口生态旅游区、水城河海风情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三大景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公司搞好运作,全力打造成我市的拳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保税物流等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以软件园为依托,加快推进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吸引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到建立分包中心和承接基地。同时,要进一步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五)抓经济形势分析,在提高宏观分析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当前国际国内联系日趋密切,互动影响更加明显,准确把握走势、科学制定政策比过去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以往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制度和行之有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要认真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对发展的不利影响,及时提出趋利避害的应对之策;更加关注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敏感行业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更加关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完善宏观经济监测预测系统,强化政策储备,切实增强宏观分析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六)抓深化改革,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上取得新成效。一是全面启动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重点在深化企业、创新土地管理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创新财税运作机制、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农村产权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市属农场改革等方面加强工作。二是牵头搞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省里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搞好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积极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等取得较大进展,确保实现分阶段目标任务。积极配合财政、卫生等部门抓好医改资金的落实,确保医改方案顺利实施。三是深化投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省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管理、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代建制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今年国家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发改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等部门,认真抓好落实。配合市金融办推动设立三角洲发展银行、产业投资基金和产权交易中心,积极争取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争取设立村镇银行。做好企业上市工作,争取1家企业在境内上市,2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3家企业进入上市运作程序。

(七)抓“十二五”规划编制,在谋划长远上取得新成效。编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依据国务院批复的《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深化重大课题研究,修改完善基本思路,确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高质量编制“十二五”规划,力争上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的起草,下半年在反复听取社会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提交市人代会审议。按照政字号文件的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领域发展特点,搞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5月底完成规划初稿。

(八)抓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上取得新成效。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集中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加大对创业企业扶持力度,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等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试点,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配合教育部门实施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两热一暖一改”试点、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加快中心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市技术学院迁建。继续做好援川工作,实施北川新县城道路、民生大楼等建设工程,确保按期完成。

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流的发展改革队伍

发展改革部门作为政府的经济综合部门,承担着制定规划、预测分析经济发展形势、推进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创新机制体制、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今年又是实施国家战略的第一年,发改战线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按照市委“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决策执行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加强学习研究,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了解全局、把握全局、服务全局是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发改工作的“看家本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加强学习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发改系统的同志必须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全面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入研究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里的重大决策部署,力求吃透精神、把握实质,不断提高工作的宏观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前瞻性,提出建议当好参谋。

(二)用心敬业,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是否用心敬业体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本职工作行家里手的关键因素。发改工作范围广、头绪多、任务重,我们每一个干部必须在工作中更加用心分析形势、用心研究问题、用心编制规划、用心抓好落实。今年要在发改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比学赶超活动,希望大家用一流业绩进一步展示发改干部新境界。#p#分页标题#e#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4篇

一、温岭市开展预算绩效监督的多层面实践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在开展多形式的预算审查监督过程中,不断引入绩效理念,财政、审计等部门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和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各镇(街道)也积极引进绩效理念,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形成了多方协同、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一)市级部门层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实践

随着我国新公共管理运动(NPM)逐步开展,温岭市财政局自2006年开始探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过设立预算绩效评价科等途径,逐步健全组织机构,不断拓展绩效评价的范围,加强预算绩效管理。2007年市政府发文《温岭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2008年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对20万元以上的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重点选择36个项目进行单位自评。2009年,选择16个项目进行重点关注。2010年,对9个重点部门中的16个项目进行自评。从2011年起,实行由自评单位自设绩效评价指标,然后由财政局评价人员逐一跟进开展业务指导,对指标体系进行探索。2012年对53个项目以部门为主开展自评,13个项目通过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2013年,市财政局出台《温岭市市级机关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温岭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每年20万元以上的市级部门项目支出均要开展绩效自评,市财政局抽取一定比例实施重点评价,部分项目还委托中介评价。市财政部门在2013年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财政专项资金等16个项目绩效情况开展评价的基础上,2014年将全市50个单位的50个项目列入市级部门绩效考核项目,其中,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产品配送项目、市经信局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等14个项目列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重点关注项目。

该市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监督,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监督。2007年开展首个绩效审计项目,即温岭市2004年至2006年公路养路费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2008年开展了温岭市2007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绩效专项审计调查。2011年11月,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五次主任会议专题汇报市审计局关于温岭自来水厂2008至200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整改及2010年度经营管理绩效审计情况。2012年开展了全市2011年度生态资金绩效专项审计调查,对督促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市人大开展预算绩效监督的探索历程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把监督视角聚焦于预算绩效管理,不仅关注资金分配得合理不合理,预算执行得规范不规范,而且关注资金使用效果好不好。市人大通过常委会审议、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审计交办、绩效评价民主恳谈会等方式,加强对涉企专项奖补资金、涉农资金、科技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绩效监督,督促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绩效管理情况信息公开等全过程管理。

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新模式,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绩效。2008年,督促市政府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加大对项目建设、安全运营及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绩效。2009年,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上,代表提出要对科技局科技支持项目进行分类细化,体现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预算要提高计生宣传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增强计生法律法规的实际宣传效果。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中,提出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2010年7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温岭市2009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清理和盘活各类专项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2011年11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专题审议市政府《关于部分重点工程和项目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针对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统一、评价标准难以确立、基础工作尚需完善、评价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要求强化预算绩效观念,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绩效评价同参与式预算相结合,进一步突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新一年核定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建立绩效问责制度,评价结果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逐步向社会公开。2012年,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温岭市2011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要求深化跟踪绩效审计,切实推动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逐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2014年5月,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召开预算绩效评价项目交办会,向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交办3个重点预算绩效管理项目,市农办3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市发展和改革局3365.33万元“服务业发展财政引导专项资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40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确定为2013年预算绩效评价及2014年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监督对象。同时,把民主恳谈和中介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从政策是否科学、安排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效果是否发挥等方面着手,于9月11日、10月11日分别组织召开3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民主恳谈会,每场会议由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专家、企业负责人、“两库”人员等100多人参加。经过会前集中调研、分组调研、听取主管部门及中介机构汇报、集中和分组恳谈、调查问卷等,共有173名与会人员发言,经整理共提出建议意见137条。11月25日,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财政局关于服务业发展引导财政专项资金、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的汇报,结合存在问题就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专项资金政策、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结合新一年度预算安排,予以整改落实。

(三)乡镇人大探索预算绩效监督的多种方式

该市各镇(街道)在预算安排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注重把资金使用与政府重点项目结合,与代表和群众的意愿结合,与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贯穿绩效理念于始终,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在监督预算执行的同时,重点关注资金的绩效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跟踪监督。如该市泽国镇人大2014年组织召开城建线2013年预算绩效评价询问会,市镇人大代表、选民代表、智库专家、中介机构等围绕总额达15771万元的2013年镇政府城建线9大类41小项预算绩效情况,开展分组讨论、大会集中询问和满意度测评等。坞根镇选择3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展跟踪视察并进行评价,箬横镇就污水处理单个项目开展绩效询问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二、预算绩效监督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预算重心,达到预算项目择优作用

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从以往的传统预算编制争项目、争资金,逐步转向重点关注预算资金要实现的目标任务、预期效果等方面。各部门在年初安排预算过程中,既要考虑项目上一年度执行情况,又要关注项目实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以及新一年度绩效目标、中长期目标等,对项目实施所需的资源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这有利于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预算项目择优等目的。

(二)有利于改进政府部门作风,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

根据公共委托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给予各级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方面更多的自和灵活性,更注重投入后的产出和绩效结果,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关注点从对公共资源的如何分配转向公共资源的配置结果和效率。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受人民的委托监督管理地方事务及财政预算,通过加强预算绩效监督引入代表和公众监督机制,对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情况、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一成不变的奖补政策等进行监督,有利于改变以往僵化模式,改进部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财政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推进民主理财和法治预算,提升政策的科学性

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民主决策的管理机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人大代表、社会公众、专家等就预算执行、资金绩效情况开展充分地博弈,有利于提升财政政策的利益整合能力,改变预算决策弊端,起到很好的政策规划功能。通过整合各个层面的意见,及时调整奖扶政策,纠偏扬长,使得财政奖补政策更加科学,预算安排更加民主,政府理财和预算绩效管理更加依法、公开、透明。

三、地方预算绩效监督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预算绩效改革仍有很多差距,在绩效评价理念、体系构建、机制建立、范围和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尚需不断突破。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预算绩效观念尚需提升

部分政府部门负责人、预算单位分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对争取预算资金的总量很积极,而对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把年度预算资金用完就“大功告成”,对资金使用“效果”关注度不够,存在部门本位主义。有的财务负责人有畏难情绪,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增加工作量,采取敷衍和消极应付态度,工作停留在表面。有些部门在自评环节不够严肃,测评表或调查表发放、填写过程,存在“批量”拷贝应付等现象,自评结果优秀、良好较多。

(二)精细化管理存在较大差距,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许多地方的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设置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具体详细划分,但有些指标仍然较为笼统,预算绩效管理难以与风险评估控制实现有效衔接,不能体现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精细化要求。比如,有的项目只是在立项时编制了总的绩效目标,设计了简单粗放的指标,缺乏细化效益目标和具体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不高,目标设定较为笼统,难以精细化衡量和考核,影响项目评价效果。

(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结果反馈应用亟待加强

许多地方政府尚未真正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绩效评价作用发挥仍待加强,没有真正起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作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较少,在绩效结果应用上存在脱节现象,对资金划拨没有起到应有的参考作用。许多预算安排的依据是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即使部分政策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却尚未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变,尽管代表和公众满意度低,仍然按照原政策文件规定,照常进行资金拨付,导致有的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不佳,影响绩效评价严肃性。

(四)财政资金安排尚不科学,会计核算方法仍待优化

部门资金除了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资金,还有一些临时性追加的预算,以及上级争取到的部分配套资金,一些财政部门尚未事前对此开展绩效评价。有些单位成本观念淡薄、效率意识不强,出现了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但是项目却没有启动、资金绩效分析滞后等现象。在会计核算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侧重于对政府投入资源而非实际产出的控制,对资金使用后带来的实际产出及其效果需要花费的财政成本缺乏考量,某种程度上软化了对资金使用绩效的约束。权责发生制已成为当前世界政府会计核算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但是受会计核算成本、预算单位观念固化、财务负责人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影响,仍存在较大困难。

四、开展预算绩效监督的路径设计及建议意见

新修订的预算法增加预算绩效管理条款,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撑。地方人大如何实现对财政资金监督向支出效果转变,强化预算单位责权理念,推进建立相配套的财政、审计制度等,探索一条程序性和实质性并重的预算绩效监督路径,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一)健全机制,提升公共利益的决策效力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开展了10年的参与式预算探索,其实践成果被写入新修订的预算法第四十五条等章节。该市从最初的公众参与意识培育,到现今的不断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公众和代表参与预算决策的机制,使得公共利益成为预算资源配置的核心价值目标和衡量标准,取得较好效果。因此,要不断健全预算协商机制,使得政府部门、社会各阶层牢固树立公共利益是增强预算绩效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归宿意识。基层人大要搭建多样化的预算绩效协商平台,扩大公众参与面,注重约束和激励并存的机制建设,让各方围绕预算资金绩效开展充分恳谈、辩论、询问,达成共识,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性,逐步扭转以往低效行为。

(二)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绩效监督全覆盖

各地推进绩效监督不能“操之过急”,美国自1993年酝酿实施绩效预算改革,用5年多时间开展大量的知识传播、技术培训、各项制度建设等。各地要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深化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民主恳谈等,解剖“麻雀”,从个别案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提出财政资金奖扶政策的调整措施。在预算编制阶段,要明确各资金要实现的绩效目标,既要确保建设资金所需,又要避免资金闲置和沉淀。在各部门一定资金额度(如20万元以上)项目均要开展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要循序渐进,落实群众较为关注的民生类项目、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监督试点。

(三)完善政策,注重全过程预算绩效监督

各专项资金的奖扶政策亟待重新研究和论证,将政策执行情况列入绩效管理范畴,促进完善相关政策。通过部门自评、中介机构参评、财政重点评价等方式对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与部门预算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完善财政资金申报、审核、使用、监管、考核、反馈全过程。健全预算绩效目标事前申报审核机制,把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前置到编审环节,避免事后评价缺陷。市财政、审计等部门通过对政策合理性进行有效监督,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项目的实地调研和论证工作,挤干预算申报过程中的“水分”。要跟踪好各奖补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效果,根据出具的绩效评价报告,为下一年安排资金提供重要参考。

(四)注重联动,强化绩效评价配套体系建设

健全评价机制,组织各单位对项目实施依据、主要内容、资金明细测算情况、预期绩效目标合理性、项目实施保障等进行认真申报,严格专家审核,对实施依据不充分、绩效目标不明确的予以核减或暂缓资金安排。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相关制度体系,理顺各方关系,完善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模式。要牢固树立用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健全绩效问责、激励约束机制,对资金使用评价结果较差的,要及时开展事后绩效评价问责。建立健全与部门预算、项目监管、干部任用奖惩相结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评价问责制度体系。同时,结合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较好的,予以多形式的奖励。要控制好预算成本,做到每一笔财政支出资金符合“绩、预算、效”三个维度要求,设定好申请拨款所需的量化业绩指标,科学合理编制具有明确量化标准的预算。

(五)细化指标,加强财政资金内部管理

要精细化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指标体系,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依托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公正地考评,并进行动态化监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要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一种内在要求,建议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

(六)用好结果,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注重结果运用是衡量绩效评价效果的关键。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渠道,针对绩效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文件形式反馈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市财政部门安排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对每年度财政资金补助项目和绩效评价情况,逐步向全社会公开。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情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人大网站、“一报两台”等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要进一步增强问责机制,保证预算审计的独立性,增强预算产出和效果的度量行为,保障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七)加强培养,注重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绩效管理的专业性、综合性要求很高,需要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不仅要熟悉财政预算、审计等知识,还要掌握具体评价项目的行业知识,对投资分析、数理统计、土木工程估价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当前,庞杂的工作量与精细化的绩效评价形成矛盾,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主管部门、中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难以跟上财政预算绩效改革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多措并举,注重培训,加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提高财务人员和机关干部预算绩效管理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最新修正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2]苟燕楠:《绩效预算模式与路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3]徐曙娜:《走向绩效导向型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景宏军:《地方政府引入绩效预算的理性思考》,载《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第1期。

[5]马国贤:《论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指标》,载《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第3期。

[6]闫观斌:《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理财水平》,载《经济师》2014年第1期。

[7]安志刚:《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载《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第2期。

[8]雷晓娟:《县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现状与思考》,载《当代经济》2014年第8期。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驾驶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