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区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心,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切实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创新社区环境,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为城市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标准,超前规划。按照市委关于两室建设的意见,超前规划,严格标准,力争通过三年建设,使社区两室面积全部达到160平方米以上。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根据分类情况和建设标准,坚持从各社区的实际出发,科学决策,每年完成2-3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个社区都要有新发展、新变化,不断提档升级,全面、整体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三)共驻共建,整体联动。要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通过机关对口帮扶、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等各种形式,整体联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管并重,强化管理。在抓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加深对社区的管理,把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社区工作。

三、所需资金及筹措办法

办事处8个社区,除花园社区不用重建外,其它7个社区全部需要重建,按1200元/平方米计算,每个社区所需资金为1200元×160(平方米)=192000元,每个社区办公设施更新需5万元,活动室健身器材需要5万元,一个社区共需投入29万元,7个社区共需200万元左右。

建设资金按市两室建设意见,区财政投入60%,市财政30%,共建单位10%,同时通过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资金筹措机制,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四、工作目标及实施步骤

总体目标:到年,力争8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室用房面积不低于160平方米,每个社区都拥有一处设施完备、工作规范、环境优美、空间宽敞、服务齐全、标识醒目、办事方便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彻底解决社区无办公室、活动室问题。真正把每一个社区都建设成为居民群众生活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依据上述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办事处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基本目标是:对育才社区、万达社区年内完成社区两室建设,并在年底投入使用,花园社区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硬软件设施,办公条件、活动室条件要进一步改善

第二阶段,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基本目标是:对果园社区、华融社区完成两室建设,并保证投入使用,黄金社区要通过上级支持和各部门配合,形成共建社区的合力,完善黄金社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阶段,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基本目标:要对韩庆坝、井坪两个新建社区完成两室建设,保证投入使用。并把社区相关服务设施统一列入社区建设规划中。

五、主要措施

为保证规划落到实处,要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积极因素,掀起社区建设新的。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社区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办事处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充分提高对社区建设的认识,加大领导力度,尽快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参与、全社会投入的良性机制。从解决制约社区建设发展的硬件设施入手,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打好解决硬件设施的攻坚战,实现社区建设工作目标。

(二)落实责任,协调配合

要设专人负责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建立社区帮扶责任制,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单位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和谐社会

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下,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培育社区自治功能、发展社区服务、建设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上海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实践中,社区位于一个相对小的区域内,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社区实际有所侧重,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一、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

(一)和谐社区的理论背景

和谐社区理论是社区理论和和谐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而社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近百年的历史。1933年国内在翻译帕克(R.Pack)的论文集时开始使用“社区”来反映“community”的社会学含义,帕克认为,社区是表示有地域范围的、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目前,社区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社区的定义很多,但其中大都包含三个要素,即:共同的地区要素、共同纽带和社区交往。国际上经常使用的“可持续社区”这一概念是宽泛的,每个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不同,这种社区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社区选择不同的发展优先目标是在所难免的。这些目标包括:空气质量、绿化、居住条件、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公众参与等。在资源、人口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各不一致的情况下,社区层面的发展计划应该有不同的政策和实践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二)和谐社区的创建原则

目前,国内已形成了“武汉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有所侧重,但是,其基本构建原则有许多共同特点:以人为本原则,关注社区居民,充分尊重他们的基本需求,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是否满意作为和谐社区构建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共建共享原则,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大会、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性体合力,实现共建共享。持续改进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充分了解本社区的实际、发展阶段以及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的变化发展,针对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逐个处理及时排除,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整体协调原则,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与本社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区功能发展相衔接,整体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试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一个反映、预测和评价社区发展状况的科学手段。通过将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将一种抽象的理念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数据,使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目标性、可考核性,从总体上加速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

(一)构建思路

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各种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如深圳社会科学院起草设计了“和谐深圳评价体系”;南京玄武区提出了构建和谐社区评价准则等,遗憾的是,这些指标体系对社区内的居民小区缺乏关注。本指标体系从每个居民小区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使每个指标都能反映社区居民的心声。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测评可适当有所侧重,尽量做到分类设计方案,分类指导,以便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来发展,力求每年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社区在动态中不断实现和谐。

(二)构建原则

科学性,即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区的内涵;代表性,即在众多可以用来监测的统计指标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反映信息量比较大的指标;可操作性,即在统计上能够搜集到这方面的资料,有关指标的资料通过适当的渠道可以获得,并且资料要有一定的可信度,以便用于测评研究;体现科学发展观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项事业,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居民小区这样的微观层面;易于比较原则,设立一个指标体系必须相对简单、选择客观、便于操作,与其它地区易于比较,有利于查找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评价指标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指标数据的获取难易、反映问题的能力与重要性等因素,本文以和谐社区建设的5项基本工作和整体和谐为一级指标系统,二级子指标系统即二级指标,共分13类,操作指标即三级指标,共分42类。每项三级指标下都须分别确定量值即标准。表1给出了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右表1)。

三、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党工委及各小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在长风街道抽取部分居民小区对这套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认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在选定的10个小区中,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66.6%。

从样本结构看,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1.3%,女性占56.9%;18岁以下占2.0%,18―26岁的占7.8%,27―40岁的占9.8%,40―60岁占43.1%,60岁以上占37.3%;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占80.4%,由于这一人群大多数为退休职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对本小区的情况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调查结果可作如下分析:

(一)总体情况

长风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南部,东起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毗连;西至真北路,与镇为邻;南以苏州河与长宁区为界;北至虬江、枣阳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镇、曹杨新村街道相接。地域面积5.98平方公里,所辖24个居民委员会,2个筹备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04862人。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10个小区的所有一级指标得分,把考察的10个小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曹家巷和大渡河95弄,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57.6;第二类包括华师大一村,华师大二村,长风一村,长风二村二居委,长风四村,中江小区,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61.9;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70.6。

(二)结构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看,三类小区和谐状况由低到高,但具体到各个一级指标则并非如此,甚至有些指标出现“逆序”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一级指标的结构分析,找出各小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有效指导各小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如大渡河95弄的社区治安工作得分为39.8,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得分为43.1,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都排在末位,所以该小区要着力开展环境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清水湾整体较为和谐,但也有其本身的弱点,该小区的社区服务工作得分仅为59.4(见表2),因此,此项工作应当作为清水湾居委会的工作重心。

其次,社区作为政治共同体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宏观角度看,上海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重视物质需求的阶段转变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阶段,二是从重视两个文明建设转变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三者并重的阶段。本指标体系也强调了社区建设的这一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居民已有了一定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参与度,各个小区的居民自治工作得分都在63分以上(见表2),但这还远远不够,社区自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整体和谐得分比较高的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的居民的小区归属感相对较低。一种原因是这两个小区居民多为白领,生活节奏快,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社区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参与的无力感,许多社区居民认为“由于许多条件还不成熟,居民管不了那些社区公共事务”。因此,社区发展应当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方便人们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并由此提高参与的效能感,从而促进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四、结论

构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认同的,与社区实际发展情况相一致的指标体系是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力工具。本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对和谐社区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各类社区要找到自身的定位,以便有效的开展工作。同时,通过自身一级指标的相互比较,找出自身相对的薄弱点,认准下一步开展工作的重点。本指标的不足之处是三级指标过于繁琐,各社区在利用本指标进行自身评价的时候,可根据自身所在类别进行适当取舍,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谢颖.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J].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2007(4).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再到“智慧社区”,“智慧”一词逐渐占据了城市治理理念的核心一角。社区是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实现城市社会整合的普遍形式。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成熟度,而智慧社区的建设将会成为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智慧社区及其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智慧社区的含义

智慧社区一词最早源自1998年美国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国外对于智慧社区的研究是作为智慧城市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其中以IBM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为主流,即“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国内关于智慧社区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学者们的多维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智慧社区应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智慧社区的参与主体。社区是居民获得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因而社区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全体,而且涉及到公共服务提供的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而智慧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需求。而在社区领域,生产、生活等服务的提供脱离不了社区的诸多构成单元,因而智慧社区并未超出社区治理的范畴,而是同样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不同的是智慧社区在治理主体参与的方式、载体、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第二,智慧社区的实现载体。智慧社区与一般社区治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理方式、工具的创新。智慧社区的“智慧”之处在于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了社区治理的整个过程,它不是一个个单一系统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相互交错、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基于大数据处理的信息化技术是其载体,承担了社区治理某些方面的主要职能,包括社区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公布,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多元化提供等等。

第三,智慧社区的实践效能。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全面整合社区资源,通过社区智能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居民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监控、智慧安保、智慧学习等多领域、高效率、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服务。

总而言之,智慧社区是指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样态,它强调的是基于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参与,借助于互联网、计算机、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资源的全面整合,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的“善治”,也即社区服务的效率、质量、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的提升。

(二)智慧社区建设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唐京华,孙宏伟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169)

[摘 要]智慧社区建设是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着政府引导力不足、居民参与率低、虚拟平台运行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及技术等制约因素,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动力机制

伴随着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其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解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我国社区治理实践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社区治理的水平、效率均有不小的进步,然而从全国社区治理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诸多困境。例如多元主体参与率低下,行政化趋势明显,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区管理成本高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矛盾丛生等。原有的社区治理方式已很难在这些问题的化解上有所创新,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消解困境,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间接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进入了飞速更新换代阶段,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生活面貌的极大变化,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信息技术已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机、通信、传感等技术的进步不断寻求应用领域的延伸,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早已进入技术延伸的范畴,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自然成为信息技术延伸的目标范围,技术应用的扩张需求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间接的推动力。

第三,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公共服务要求。单一服务模式、普适化服务标准、慢节奏服务速率以及单向交流方式等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个性化、高效率、高质量、双向交流服务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需求的偏重点,原有的以人工服务为主的社区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面对社区居民不断攀升的服务要求,智慧社区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二、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各地的智慧社区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政府、企业、居民都对智慧社区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综合全国智慧社区建设状况,可以发现要将智慧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实现整体推进依然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引导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备

“智慧革命将深刻影响城市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这也必然倒逼社区对其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在强行政压力环境下,政府行政导向在社区治理中依然具有主导地位,政府指导体系的不健全将深刻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级政府或街道对辖区内智慧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专业队伍作为指导,存在盲目推进的现象;二是政策、法律规范不完善难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指导囿于技术层面而实用性不足。

(二)居民参与率低,政社互动性缺失

强化互动沟通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然而从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不难看出,现阶段智慧社区建设更多的是政府、社区等单方实施主体的行为,居民作为目标对象并未广泛参与其中。匮乏的双向互动沟通主要源于几个方面的工作不力:社区消极不作为,将智慧社区建设当做“形象工程”应付了事;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社区与居民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智慧社区具体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用不高,居民未能从中得到真实便利;智慧社区应用的操作难度较大,居民难以达到参与的文化程度要求等。较低的居民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智慧社区建设的意义黯然失色。

(三)专业人才匮乏,应用技术不成熟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处理技术将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难题,此外虚拟平台的构筑、不同系统间的完整对接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尚处于模拟探索阶段,应用技术也处于不成熟状态,未来智慧社区建设还需要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偏低也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据调查现有社区工作者不仅一般不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而且拥有社区工作资格证书的也在少数,智慧社区所要求的核心技术人员难以寻觅。

三、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面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多种制约因素,从政策上加强规范和引导是有效降低建设难度、有条不紊的实现社区治理“智慧化”的保障。

(一)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动力导向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空间,也是城市社会开展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地域单位,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水平直接关乎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便捷与和谐”〔3〕。居民的需求导向是社区服务发展的指示灯,智慧社区建设应当以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前进方向,优先解决居民最为急切的要求。社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主体,各个社区状况千差万别,在智慧社区规划、筹建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汇集社区共识,着力构建居民关于健康管理、商业消费、生活安保、社区医疗、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等基础社区功能模块,然后配以单一社区居民特色需求功能板块,打破僵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打造各具特色的智慧化社区。

(二)以强化政府支持为实践保障

社区虽是居民实现自治的群众性组织,但在社区发展中政府作为全局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社区建设有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首先,政府的社区治理理念应当具有前瞻性,将服务型社区当作未来社区建设的模型,正确引导社区构建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承担起顶层设计的职责,各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框架下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部署和协调”〔4〕,打破社区“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面统筹社区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构建社区总体布局,为更大范围的社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再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业标准、评估体系、风险监控、违规处罚等规范,实现智慧社区管理的制度化,降低智慧社区管理的不确定性。

(三)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推进重点

智慧社区建设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政府或社区的单方面推动只是外力而非内力,智慧社区稳步扎进的关键力量是多方主体参与形成的合力。其中政府应作为全局的掌控者,聚焦社区治理的大局,做好方向引导、“后勤”保障;自治组织要摆正服务提供者角色,以居民需求作为自己的行动导向;社区居民要明确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与企业则要扮演协调、辅助者的角色,在享受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造福社区。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股关键力量。

总之,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各方面条件协同配合的基础上分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04):69-71.

〔2〕蒋俊杰.从传统到智慧: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困境与重构〔J〕.浙江学刊,2014,(04):117-123.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管理;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72―02

一、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以单位为主体的“条条”管理,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状况,人们渐渐地由“单位人”转变成了“社会人”。“社区社会化,社会社区化”成为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自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自治体全体成员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依法对自治体公共事务实行自我管理。它不具有强制性。社区被描述为一种生活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6个要素:人群、地域、专业分工与互赖、共同文化和社会特质、归属感、自我维持与发展。社区建设就是社区发展规划也称社区规划或社区设计,是以社区为单位的规划,对社区建设的整体部署与设计。

加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辽宁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和谐社区建设能够满足人类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多层次需求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地方。社区是否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与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区”成为今后社区建设的目标。

社区管理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组织性。它们有较固定的组织形态,不是临时性的集合体;第二,志愿性。组织的成员具有较高觉悟,活动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的;第三,非营利性。社区组织的活动是为了公益,而不是营利;第四,民间性。社区属非政府和非官方性质;第五,非政治性。社区的活动为社会服务和公益服务;第六,自治性。社区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生产、流通企业和事业单位,也不受制于其他社会自治组织。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和谐社区建设涉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城市管理、文化娱乐等公共生活领域。社区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三、社区文化建设影响和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

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带来了社区多元文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辽宁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城乡的实际情况,重视城市文化与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引导、提升、优化,从而加速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

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规划,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而不是开发所处的位置和开发的模式。社区文化建设也具有自己的实践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第一,社区的文化特点是:(1)现代性,(2)标准化,(3)多元性,(4)实效性,(5)娱乐性,(6)渗透性,(7)传统化,(8)服务性。第二,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1)教育,(2)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3)一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4)广播、书籍、电影、电视,(5)报纸、副刊、畅销读物,(6)卡拉OK、音乐电视(MTV),(7)流行歌曲、交谊舞、明星崇拜,(8)讲座、报告,(9)社区的文化活动、休闲方式,等等。第三,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中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和谐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人际关系”,交往是无法避免的,任何人都必须参与一个最低量的不可抗拒的交往。社区自治与和谐社区建设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而人际交往是受文明支配的社会现象。为此,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

辽宁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文化服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城市与社区的文化底蕴。建设、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展示文化的传承与教化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和谐社区的特色,挖掘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道德潜力。

四、加强辽宁的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和谐社区建设涉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城市管理、文化娱乐等公共生活领域。通过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公共秩序、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培育安居乐业的公益精神、与日俱增的社区意识。社区建设是正常环境下正常社区生活的一项基本福利设施,它通常具有相对完善的设施条件,集社会福利、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老年保健、儿童看护、娱乐休闲、信息交流等功能与一身,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社区服务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尤其是经营活动。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弱势居民,如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居民。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以非营利为目的。最为关键的是,社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是一种互济互惠的奉献关系。社区服务追求社会效益为其最终目标,通过社区服务达到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是:(1)和谐社区建设的定位、计划,(2)社区建设中加强党的领导,(3)社区服务及其满意度,(4)社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5)社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6)社区的发展历史、变迁和传统,(7)社区的品牌和亮点,(8)社区发展的环境,(9)社区的组织管理体系,(10)社区的安全与稳定,(11)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与互助。

在和谐的城乡社区建设配套规划下,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和中介服务应该大力发展和壮大。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一般由4个方面组成,即社区文化建设的(1)现状分析,(2)发展目标,(3)发展要素,(4)发展条件。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种运用社区民间资源、发展社区自助力量的构想应运而生。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志愿者、社区服务等都应体现自助精神。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所,社区建设和管理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以及法制建设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和保障作用,建立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制,政府和社区的结合,形成了社区安定和谐的有序结构。在社区建设中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要采取国际化的标准,用国际化、本土化和人性化的“三化”进行社区建设。

“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理念以及社区规划不仅给人类环境建设提供了合理有序安排的要求和规范,更为人居环境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并且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辽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应该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注:本文系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的社区管理与社区文化建设》(编号2010lslktglx-73)研究成果。

社区建设基本目标范文第5篇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