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扶贫工作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动态调整方面 :此次数据调整,我镇新增贫困人口1141人,清退1047人,其中整户新增187户401人,整户清退403户713人,返贫33户74人,我镇此次数据调整净增贫困人口34人。目前我镇建档立卡户4177户9126人。
二、扶贫手册填写方面:我镇专门召开了由村两委成员全员参加的培训会,镇扶贫工作站专门印制了填写模板、填写注意事项、填写范本一一发放到人,并把各村连续两天集中在镇里集中培训,工作站人员分组全程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村村验,户户过,努力做到系统、手册信息相一致。针对区扶贫局针对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多次通报,我们认真核对,立行立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报中我镇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已全部修正完毕,并再次安排工作站人员分组分村对系统信息进行比对,力争信息零错误。
三、村户扶贫资料完善情况:前期我们扶贫工作站利用近20天的时间逐村逐户进行检查指导,从墙上资料张贴是否完备、信息填写是否规范、享受政策是否全面、袋内资料是否齐全、政策知晓是否熟悉、户家是否满意、资料信息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了全片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为使此项工作有始有终,我镇前不久把每周一、周二定为扶贫工作日,每周一周二除突发事件外,我镇的全体村组干部、包村干部、包村班子成员全部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完善资料、落实政策、整改提升,切实提升我镇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在省检、国检以及市区考核中位居前列。当前,我们再次组织帮扶人员进村入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开展问卷调查,确保登记表、扶贫手册、墙上资料、国办系统四方面信息一致,数据统一。当前我们正在把最新收集上来的数据与国办系统一一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舆论宣传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悬挂横幅、涂刷墙字、电视宣传、村级广播、制作喷绘、发放材料等方面大力宣传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各村居共悬挂横幅120条,涂刷标语墙字500多处,制作喷绘300多副,电视媒体在黄金时段滚动宣传扶贫各项政策,村级广播更是全天候播放脱贫攻坚相关内容,发放纸质材料一万余份。帮扶人更是经常性入户宣讲,耐心解读。目前在我们符离镇目之所及,皆是脱贫攻坚;耳之所闻也是扶贫立志。扶贫攻坚,妇孺皆知;脱贫致富,全员参与。
五、政策落实情况:
1.2017年产业扶贫实施情况。 2017年共安排产业资金到户543户,到户资金472.54万元,其中442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特色种植养殖基地,83户资金直接到户;扶持产业扶贫基地4个,带动贫户就业230人;20个村居全部建成光伏电站,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不低于6万元;享受光伏到户资金197户,产业扶贫率为22.2 % 。
2.健康脱贫政策落实情况。健康脱贫,应享尽享,“351、190”政策的实施使得贫困户就医支出,微乎其微。16年底至17年8月11日止,我镇共有15166人享受新农合报销868.235万元、大病保险报销42.92万元、民政救助96.94万元、政府兜底146.万元、“180”补偿11.90万元,健康脱贫率100%。
3.教育扶贫实施情况。主动与教体局、中心校联系,安排村组干部入户核实核准贫困户子女就学信息,查看打款情况。截止到8月11日,共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553名享受教育扶持资金23.2875万元,58名大学生每人3000元的雨露计划资金扶持。安排村组干部、辖区学校上门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帮助贫困户申请相关助学金、大学生路费资助、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雨露计划、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各种补助等,确保不让一户因学致贫。
4.住房安全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住房安全是生活标准的底线。我们入户查验,积极鉴定,迅速落实。2017年1-8月份,我镇危房改造406户626.93万元,其中重建288户574万元,修缮118户52.93万元。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验收也已结束。第二批贫困户住房安全排查鉴定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坚持“民生为本、服务优先”的主线,以社保扶贫、待遇发放、资格认证为重点,中心全体成员忠诚尽职、团结奉献、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12月31日,共完成各类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1085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72372人,低保对象9998人,重度残疾人5238人,特困户272人,计生两户20631人,代缴完成率均达到100%。全区符合待遇条件各类贫困老年人265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6933人,低保对象6265人,重度残疾人1442人,特困户1522人,计生两户395人,60周岁以上贫困老年人100%领取养老金,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同时,按照上级人社部门安排,为111名户籍在我区的外省、外县区贫困人员办理了参保代缴手续。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参保任务全面完成。截止12月底,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74万人,缴费人数32.23万人,续保率达到98.22 %;共征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保费10567.83万元,申请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8102.1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1279万元,省级财政3434万元,区财政3389.19万元。
(二)待遇支付及时完成。根据人社、财政部门关于调整中央基础养老金的文件精神,及时为115687人调整补发养老金179.49万元,调整后人均养老金达到137.3元/人/月;年末享受养老金待遇11.49万人,发放养老金18192.5万元,发放率100%。
(三)基金监管常态化运行。一是通过宣传彩页、“武威人社”、“凉州社保”等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手机自助认证。截止12月底,完成认证11.21万人,认证率达到97.48%;二是借助于殡仪馆火化信息、居民医保信息及人社部数据核查平台,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定期进行核查,确保不留死角,共核查出重复及死亡冒领养老金408人,追(扣)回41.21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基金安全,维护了社会公平;三是根据区纪委监委及财政部门安排部署,逐月完成待遇数据整理及上传工作,全年共采集整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数据156.92万条,涉及资金17907.71万元,2020年数据已全部录入,做到应录尽录,无死角。
(四)业务办理逐步实现精细化。以精细化实施方案为依据,确保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即定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中力求突出精、准、细、严,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为参保人员提供“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社保服务。
(五)信息化工作迅速推进。一是根据省人社厅关于更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通知,及时做好相关数据的备份及前期准备工作,并举办了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和新版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会,印发培训教材,同时邀请山大地纬工程师现场讲解,培训区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120名,切实提高了各级经办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各部门现有的数据资源,着力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城乡居保”新业态。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可通过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实现,认证可通过手机APP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零距离”服务于群众;三是业务经办实现省、市、区、镇、村五级联网,做到了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运行方面。银行、社保、税务三方数据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无法正常缴费、到账缓慢、甚至缴费后却无法查询到缴费信息等现象,缴费过程中诸多本应由税务部门处理的矛盾统统指向社保,社保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二)经办力量不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面广量大,现有的经办能力、经办模式与社会保险规范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各镇、街道尽管成立了机构、确定了工作人员,但基层经办人员身兼数职且变动频繁,疲于应付。
(三)风险防控方面。一是依然存在重复领取及死亡后家属冒领养老金的情况;二是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人员变动时无交接,导致责任不清;三是中心内部存在不相容岗位兼职的情况,不符合基金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
(四)承诺制运行方面。办理社保业务承诺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办事群众做出虚假承诺者居高不下,形成虚报冒领,日后被审计部门查出,又成新的问题。
(五)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面。一是目前养老待遇过低,待遇享受人员参与认证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基本上以村组干部上门服务为主;二是是一年一次的认证无法及时掌握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状态,死亡丧葬补助追讨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并未建立,导致工作出现责任不清,各部门配合不力,静默认证不能很好的开展。
四、2021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社保扶贫工作摆在首位,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标准,紧盯每一位贫困人员,并实现动态管理,确保符合条件人员100%参保并享受代缴,确保60周岁以上老年人100%领取待遇。
(二)全力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做好补贴资金的划转及养老金的发放等相关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旧政策平稳过渡。
(三)全力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加大比对核查频率,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将一些问题杜绝在源头。
一、基本情况
罗田县支行是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行,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截止2000年底,全县411个行政村中有383个村集体积欠农行贷款额达1200万元。随着国家费改税的政策逐步落实,农民承担的税费和收缴方式不断规范,行政村干部工资等经费将由过去的向农民征收改为财政划拨,行政村资金来源和运用途径将受到严格的限制,行政村这块资产的风险愈来愈大,针对这一问题,该行党委把退出这块不良资产作为信贷资产工作的重点来抓,狠抓村级贷款的分解清收,到目前,欠贷村由383个压销到299个,先后消灭欠贷款村84个,分解清收贷款687万元,占村级集贷款总额的57%,不良下降近1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压销贷款297万元,分解清收贷款利息229万元,其中收回利息53万元。
二、运作特点
(一)明确目标,强化“分解”责任。一是制定三年分解清收目标,即分别落实2001年分解40%,2002年分解30%,2003年底村级贷款全部分解落实完。二是落实了分理处主任个人分解目标责任。三是落实了分管行长主管、相关部室专管责任。
(二)摸清情况,寻求“分解”资源。一是对具有一定经济收入来源的村落实从收入来源中偿还村级贷款;二是对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村落实以具有抵贷价值的房地产、应收款偿还贷款;三是对资不低债的空壳村、追逆贷款资金用途、落实分解农户当年应上交税费偿还贷款。
(三)趋利避害,把握“分解”对象。一是认真把握贷款条件;二是严格把握贷款对象;三是准确把握贷款额度;四是合理把握贷款期限。
(四)强化管理,规范“分解”运作。一是建立了分解贷款报备制度;二是建立了外勤人员“包分解到户,包手续规范,包贷户管理、包按期回收”的四包责任制;三是建立了分解贷款管理档案。
(五)加大力度,狠抓“分解”收回。一是集中精力抓分解回收;二是加大督办力度抓分解回收;三是加大资费的配置力度促进“分解”回收。
三、难点与障碍
(一)村级贷款分布面宽,银行人手不足。分解村级贷款是一项细致工作,不仅要做村干部工作,还要取得贷户的自愿。分解一个村需时间半月以上,同时,农村网点收缩撤并,基层分理处外勤人手不足,所辖乡镇面积过大。
(二)村级经济日趋空虚,分解资源有限。农村责任制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村集体债务逐年增加,这里面既有历史上大办农、林、水和发展多种经营贷款,也有信用社、基金会及其它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各债权人对村级贷款分解力度加大,尤其是基金会的行政、法律强制清收,使不少村该卖的财产卖掉了,形成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空壳”村,分解资源匮乏。
(三)部分村信用环境差,分解难度加大。一是近年大部份村调换干部频繁,新官不理旧帐现象存在;二是少数干部素质低,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分解债务难以进行;三是有些村集体贷款形成的背景复杂,有的摊派购苗木到户使贷款悬空,也有个别村干为兑现个人工资自借贷款指名村集体负责偿还,增加分解难度。
(四)贷款分解要价过高,银行难以接收。分解村级债务客观上分割了当年村里应上缴的税费资源,还需要村干投入相应的精力,这就形成要求返回一定比例资金给村用于上交税费。近年,信用社分解条件优惠,按80%比例返还,抬高了村干要价的法码,形成分解贷款增加规模,拿现钱换赊帐,银行方面难接收。
(五)信贷规范要求严格,员工顾虑重重。一是手续难办;二是责任难负,认为原贷款未动,个人没有直接责任,分解贷款未收回的责任始终自背。
四、几点建议
(一)要增强分解村级贷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当前,一方面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民承担的税费和收缴方式不断规范,这块资产的风险程度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农行应对入世挑战,必须尽快退出这块不良资产,我们要以替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努力化解村级贷款;要以维护国家和本行利益的责任感来化解这块资产,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增强紧迫感。
(二)要落实分解村级贷款的有效措施。一要加强信用教育;二要制订积极的分解目标和步骤,加快分解进程,确保预期效果;三要选准分解对象、,把握贷户信用、偿还能力等要素;四要加强分解贷款的规范性,管理工作的严密性,到期回收的可行性。
(三)要加大分解村级贷款的考核力度。一要制定分解清收目标量化考核标准;二要加大资费与分解成果挂钩力度,调动基层员工分解盘活的积极性;三要坚持按季考核和综合排名制度,增强责任意思;四要坚持真实性审计。版权所有
[据新华社]
全国农村小学、初中今年全免学杂费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要完成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和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据了解,免除学杂费将惠及全国农村近1.5亿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中央财政同时为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据央视国际网站]
六部门联合通知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6年12月1日,农业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知要求严格监控农产品生产环节,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销有害化学物质行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依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集中开展专项督查。
[据新华网]
三年实现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
2006年12月12日,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要求各地加快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度,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发证任务,争取从今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根据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的《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应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使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初步建成“权责明确、归属清晰、保护严格、依法流转”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
[据新浪网]
国务院发出通知做好粮油供应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粮食调控工作,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要切实做好发展粮食生产、搞好总量平衡、落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落实困难补助政策,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要关心和支持高等院校,做好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工作,落实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
[据新华社]
我国建立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把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有865万名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名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白皮书”指出,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扶持低龄、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项目,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老年贫困救助中的作用,推动各地老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普遍为贫困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扶助。
[据新华社]
农村平安建设将被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
根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日前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意见强调,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据人民网]
两部门发通知加强陈化粮监管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粮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陈化粮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此次陈化粮监管中,重点查处六种违法违规行为:直接倒卖陈化粮;借用他人营业执照和陈化粮购买资格购买陈化粮;倒卖陈化粮合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陈化粮加工地、收货地、中转地、储存地;将陈化粮加工后流向口粮市场,或者回流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擅自将陈化粮出口。
[据《人民日报》]
国家将严查17种危害食品安全行为
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1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节日期间的食品监管和执法打假工作,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通知要求,各地质量技监部门要立即安排对粮食加工品中陈化粮、食用油中地沟油、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碳酸饮料中非食用级二氧化碳、酱油中非食用蛋白水解液、辣味制品中苏丹红、腐竹中吊白块等17种可能存在的非食用原料非法行为进行生产企业现场专项检查。
[据《中国青年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扩至八成县(市、区)
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今年我国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同时,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做好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研究推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大支持城乡医疗救助的力度。
[据新华社]
5年建特色农田2028万亩
国土资源部近日正式确定了116个县(市、区)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入资金约320亿元,建设高标准、有特色基本农田2028万亩。同时,完善基本农田调查登记、图件数据、标志资料等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据《四川日报》]
今年新增政府投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
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消息,今年我国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2006年年初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2007年财政部将继续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土地出让收入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 [据新浪网]
四川5年内投入400亿元发展农村公路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投入40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到2010年实现98%的村通公路,基本形成省内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四川省将以“公路到村”为重点,在5年间建成通村公路5.3万公里,其中甘孜、阿坝、凉山实现92%的村通公路,其他地区则实现村村通公路。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5年内实现7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60%的行政村建有招呼站,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0%。
[据新华社]
今春农业信贷投入将增大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公布《关于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今春增大农业信贷投入,加大对四川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农业信贷要重点投放到受灾最严重的川中丘陵地区。其中,省内各级农业银行将确保投放到受灾地区的县域信贷资金、涉农贷款均不低于全行贷款总量的30%。按要求,农村信用社将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贷款优先发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下浮;对因受灾而不能按期归还的农户贷款将在期限管理上适当放宽。
[据《四川日报》]
2008年农民工基本纳入医保
到2008年底,我省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将基本参加医疗保险。这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提出的目标。到去年11月底,该项行动已将全省58.9万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目前,我省参加医保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据四川新闻网]
约80%农民看病可报销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党的十报告提出,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黔江区作为全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一条贫困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之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黔江将成为渝东南的信息中心,成为武陵山地区重要的信息枢纽。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创建面向未来的城市,黔江的居民将真切的感受到智慧生活的幸福。
一、黔江建设智慧城市重要意义
城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目前国内,北京、南京、广州、重庆南岸区、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等地区相继展开智慧城市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解决城市发展困境、升级发展的良好效果。
1、建设智慧黔江是强化黔江作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东连湖北省咸丰县,南临重庆市酉阳县,西接重庆市彭水县,北界湖北省利川市,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国发〔2009〕3号文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及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金融、信息、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引领、辐射、集散作用的主导性城市。最基本的核心仍然是信息中心,而网络、通信则是信息中心的基础。然而,黔江目前只承接了原来作为四川省黔江地区行署所在地政治中心的部分功能,在信息、公共服务、金融方面还不具备向周边区县辐射、引领功能。在要加速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推动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建设智慧黔江将推进黔江作为区域信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能让市民充分享受广电、电信、有线、无线、4G通信网资源,并实现网络融合,物联网应用。通过建设智慧黔江,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10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9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宽带,光纤到户(FTTH)覆盖能力家庭达8万户,旅游景区、汽车站、火车站、机场、4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区域实现WiFi热点覆盖。宽带用户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10兆比特以上,商业楼宇用户接入能力基本实现每秒100兆比特以上。建立起以黔江为中心连接武陵山地区其它区县骨干光纤网,提高骨干网间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从而增强黔江在信息资源和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渝东南及武陵山地区其它区县。
②建设智慧黔江将提升黔江综合服务能力,服务周边区县发展。通过智慧政务建设,建立政府门户网站,推动公共权力的透明化与城市决策过程的公开化,提升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运转效率,让服务变得更高效、合理。 通过智慧医疗建设,整合医疗信息,医院可以随时查阅每位患者的历史病历,从中发现病症规律,确保渝东南各区县的患者在不同医院得到快速、准确的医护。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起服务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的系统,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从而增强渝东南地区在武陵山区的核心竞争能力。
2、建设智慧黔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黔江区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黔江区城镇人口达26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 72.56%,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了19.3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开始凸现,建设智慧黔江将解决这些“城市病”。
①解决“城市病”需要智慧黔江。一是可解决交通拥堵。通过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建设,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向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改善交通负荷、保证交通安全,从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如驾驶员可通过路况预报,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实现人、车、路、信息一体化。二是可控制环境污染。通过智慧环境建设,建设水、气、土壤监测网络,保障人们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通过智慧黔江建设还可以解决更多的“城市病”,为城市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将从单纯追求物理空间“粗放式”“蔓延式”的扩张转变为“集约式”“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②加强社会管理需要智慧黔江。通过智慧黔江建设,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让政府和民众共享,提升了对于城市规划决策过程的监督能力与影响能力,最终实现了城市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促进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绩效竞争与企业化管理改革。与此同时,城市管理的“自治”特征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公众将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者。
③破解城乡一体发展难题需要智慧黔江。当前,黔江城市和农村差距仍十分大,城乡一体发展需要智慧黔江建设。通过智慧农业建设,搭建起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有效沟通平台,让农村和城市融为一体发展。如农业信息网,整合商业、物价、工商等部门的涉农信息,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针对农产品从生长到销售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食品安全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
二、黔江建设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现阶段,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宜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有它的规律性和内在要求,盲目建设会形成摆设,形成大量浪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1、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黔江的信息化基础较好。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10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9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宽带,光纤到户(FTTH)覆盖能力家庭达8万户,宽带用户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10兆比特以上,商业楼宇用户接入能力基本实现每秒100兆比特以上。互联网普及率60%,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0万户。100%的街道镇乡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100%的街道镇乡实现公文交换处理无纸化、公共服务电子化。云计算中心云计算”项目建设已于2013年9月启动建设。
2、技术上的可行性
智慧城市所需的物联网、云计算,黔江已基本建成。目前已试运行一年多的“数字城管”,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用于设备的监视与控制)、控制系统(传感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分析收集的信息为主的系统)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以功能拓展。
3、操作上的可行性。黔江区已成产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来统领智慧城市建设,并在不同领域进行分步组织实施。金融、市政、政务办公、气象、卫生等系统都已开发具有智慧城市特征的系统平台,为下一步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目前黔江区已建立起财政、人社、工商、税务、国土房管等部门的网上申报、审批等政务系统,提高了办事效率。2011年建成的“数字城管”主动发现问题率提高到98%,从发现问题和立案派遣到相关处置单位需30秒,与传统方式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基本能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城市管理要求。
4、经济上的可行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投入100亿左右,按6年期进行分批投入,黔江区财政预算应该能消化。2013年,黔江社会生产总值达到16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0元。建成以后,每年能产生20亿左右的收益,节约城市运行成本10亿。
三、黔江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选择
当前智慧城市在全球许多城市开始探索,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为后建设的地区提供了经验。黔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既需要学习其它地方的经验,也需要根据地方的特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1、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国外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2008年启动“Amsterdam Smart City”计划。建成了先进的智能建筑――ITO Tower大厦,实现了家庭节能,实施了用Enregy Dock项目利用交能工具充电,其目的就是把阿姆斯特丹建设成绿色智慧城市。国内以北京怀柔区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为例。怀柔区以智慧镇乡建设为抓手,从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生活和智慧农业五个方面进行建设,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东胜从居民需要出发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建设智慧城市努力让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黔江建设智慧城市要达到的目标。建成一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筑固黔江通信枢纽地位,成为渝东南乃至武陵山片区的信息中心。在全区各镇乡建成智慧农业系统服务三农,架起城市和农村的信息桥梁――推扩新型农业和推销农产品。在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如阳光花园、碧桂园等建成拥有智能的安防系统,更便宜的社区服务的智慧生活小区。黔江社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与交通、公安、环保、国土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在解决交通拥堵、应急指挥等方面充分发挥信息集成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做到科学决策。
3、建设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既可以用传统政府自建自营模式,也可以用新兴商业建设运营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和财政监督机制,统筹安排配套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保障。而政府投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关键是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争取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建立投融资新机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采取BT、BOT、BTO等模式,吸引各种资本,引入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建设,解决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问题。
4、建设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3-2015)实施基础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城区光纤到楼入户,并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加快互联网升级改造和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构建具有宽带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第三代多媒体移动通信网络,实现3G信号全覆盖,4G信号城区覆盖,重点区域WiFi热点覆盖,建成宽带无线城市。推动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三网融合。第二阶段(2014―2016)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全区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实现横连机关,纵连重庆市电子政务外网,下连到乡镇、村(社区),实现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网络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2015年,建成区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实现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与人民防空、公安数字联动、消防、市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电子政务等各分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第三阶段(2015-2017)实现企业和农村信息化。构建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打造黔江农业农村信息网及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网、农村电子服务平台。建立全区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及支撑平台,完善土地、劳动力、产业分布、农产品价格及供求等信息,对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到2014年,构建完善区级农业综合服务呼叫中心,完善区、乡镇和村社三级专家视频咨询诊断服务体系。区类各大零售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网上交易。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实现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多媒体(包括语音、照片、数码叙述和DV等)旅游数字化形式,建立数字化旅游信息管理平台,率先实现WIFI网络覆盖,提供方便快捷、定位准确的旅游咨询、旅游商务、旅游投诉、旅游救援和旅游信息等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皮埃尔・雅克,劳伦斯・图比亚娜和拉金德拉・K帕乔里共著的《看地球2010城市:改变发展轨迹》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王辉,吴越.智慧城市.清化大学出版,2012
[4]谢学宁.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广州出版社,2013
[5]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全球智能城市发展模式比较.2011
[6]叶亚芝.智能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