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群众满意度调查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度设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潍坊市编办对此非常重视,反复调研论证,在制度设计上多次征求组织、财政、人社、统计及部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意见和建议,力求使整个考评体系客观公正、稳妥周密。
考评体系的设计总是围绕“怎样考、谁来考、考什么”来进行,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也不例外。潍坊市编办在考评工作中,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内部考评与外部考评相结合,单位自评与主管部门考评相结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施分类考评,充分考虑不同事业单位在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工作条件上的差异,综合考虑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等因素,客观公正地评价事业单位的真实状况。在试点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主管部门组成专门考评组对业务指标进行实地考评,对有关评议指标组织现场测评,确保业务指标考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会同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研究制定《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工作方案》,群众满意度调查,委托市统计局所属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取电话随机访问的形式进行。访问对象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接服务对象和中心城区居民。访问指标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调查访问过程中,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和被调查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旁听,纪检部门派员全程监督,调查结果现场签字确认,确保了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考评结果分为A、B、C三个等次。《考评办法》对结果运用明确了“四挂钩”政策:与干部使用挂钩。优先从评为A级的单位提拔使用干部,评为C级的单位下年度原则上不提拔干部,其主要负责人当年诫勉,连续两年评为C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免职或解聘。与评先树优挂钩。评为A级的单位,年度考核民主测评领导班子优秀率和主要负责人优秀、合格率均在90%以上,主要负责人即可确定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评为C级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单位不分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指标。与绩效奖励挂钩。评为A级的单位,按照在职在编人数给予一次性奖励,评为C级的单位,不得发放年终奖励工资。与机构编制管理挂钩。评为A级的单位,免于参加事业单位法人年检,法人证书有效期顺延至下一年度。评为C级的单位,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定为不合格,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初步成效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潍坊市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成效如何,被考评单位的感受应该最真切。
“绩效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健康发展。”潍坊一中党委书记杨树清说,“潍坊市教育系统的绩效考核开展得比较早,有较好的基础。此次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评试点后,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建立了8个模块的基础性指标和5个模块的创新发展指标,共性和个性兼顾。”提起绩效考评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杨书记如数家珍:“以前许多老师因为只追求升学率,只关注成绩好的重点学生。指标体系中有一项‘学生满意度’,由学生来评价老师,每一个学生手里都有一票,这就使得老师由关注少数学生向关注全体学生转变,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潍坊市图书馆被纳入试点单位,这让馆长郑晓光很兴奋。“我感到被上级部门重视了,不再被边缘化了。”郑馆长说,“员工的精神风貌也有了很大改观。读者满意度调查的时候,我就在现场,最终满意度达97.7%,这个结果我很意外。如果不搞绩效考评,这么高的满意度是不可想象的。借此东风,我们准备在全市进行读书推广计划,把以往习惯去广场休闲的人们吸引到图书馆去。应该让人们认识到,图书馆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地方,而且还是放松身心的地方。”
潍坊市市政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孙晓玲认为事业单位实施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是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完善其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全面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新举措。在此次考评工作中,市政局各单位合理设置科室,人员按要求配备,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内部职工满意度均在90%以上。
“实施考核一年来,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潍坊市医管办副主任魏文涛说,“一是控费效果明显,市直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增长均9%左右,每出院人次费用下降14.8%。二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机制初步形成,公立医院发展适度规模、符合区域规划的思想已经逐步被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对医院和院长综合考核指标向社会效益和效率的倾斜,引导公立医院实现了由单纯注重收入、注重收支结余和经济效益,向注重成本、注重效率及质量的过渡。三是通过考核,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更加明显,医疗质量和安全稳步提高,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群众、职工满意度提高。”
前景展望
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毕竟刚刚起步,难免有许多不足和短板,对此,潍坊市编办副主任臧传文在总结这项工作时说:“经过两年的试点,从中也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一是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问题。事业单位种类繁多,特点不一,下一步还需根据各部门、各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群众满意度调查范围和方式问题。由于事业单位千差万别,服务领域也不同,对一些服务面较小或者只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的事业单位,调查对象的确定难度相对较大,较少的调查对象将直接影响满意度调查结果。同时单一电话访问难以满足调查需求,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三是考评范围界定问题。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还未最终完成,哪些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尚未最终明确,如果全部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评,行政支持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将如何考评,单位人员少、职能单一的是否纳入考评等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逐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推进同级医院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加强简易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主管护士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整体化护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年活动总体分为学习宣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3个环节。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环节。通过动员会、中层干部会等途径开展宣传工作让全科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宣传氛围。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为契机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推动医院全面发展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我院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为契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动了我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回顾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工作重心·创建满意医院
今年年初,省卫生厅提出了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的活动,我院以此作为今年工作的重心,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以百倍的努力,交一份千分的答卷。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医院大门口醒目位置制作了“实践三个代表、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的巨幅宣传栏,把创建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创建办还定期编印督查简报,同时还利用院讯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创建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学习动员后,各科室纷纷递交了决心书,坚定地表达了创建群众满意医院、做诚信医生、树立医务人员新形象的决心,护理部向全院护士发出了“塑造护士形象、打造护士形象品牌”的倡议书,院团委组织青年团员举办了“优化服务环境、打造诚信医院、争创满意医院”的演讲比赛。
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取得了“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明显改善、医德医风明显好转、医疗费用明显控制”的效果,达到了群众满意、医院发展的双赢目标。1月-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住院病人增加了16.18%,门诊病人增加了4%,固定资产增加了1108万元。
二、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我院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病人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扎实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渗透到医疗服务及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1、把病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优质服务是赢得市场、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为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我院开展了“十比十看”以及“3多、4好、28个一”的活动。
2、导医小姐、爱心志愿者为病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今年我院选派了20多位各方面条件较好的青年护士到锦绣山庄进行接待礼仪、服务礼仪专业培训,然后再上岗做导医工作,青年志愿者轮流参加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积极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就诊中的困难,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病友感受到了关心与体贴。
3、完善了院长代表接待日制度。在门诊部一楼大厅设立了院长代表接待处,听取社会各界群众、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意见、建议,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现场处理紧急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
4、病房全部安装了有线电视。投资30多万元,添置了200多台彩电,住院病人均可收看有线电视。
三、技术水平·突出打造品牌
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病人、家属、社会评价医院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始终把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技术品牌作为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的一个重点来抓。
1、进一步落实了五项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等制度规范,定期督查,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加以改进。
3、特色专科,打造技术品牌。随着移动式心血管介入C臂系统、关节镜、超声刀等一批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心内科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快速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新技术,微创外科利用腹腔镜、超声刀,在认真总结既往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妇产科领域等技术的基础上,已成功运用到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大肠肿瘤的切除、肝脓肿的引流、胃穿孔修补、肾囊肿去顶术等方面,这些技术已经形成了品牌,产生了特色效应。
四、文化建设·展示医院特色
文化建设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运用信念、道德等无形力量,倡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树立医院的最佳形象。我院的文化建设体现了医院特色。
1、进一步塑造医院新形象。我院提出了“正规诊疗、优质服务、求实创新、永攀高峰”的新形象,以此规范我们的言行,振奋我们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真正体现白衣天使的崇高风貌。
2、设计制作了院旗、院徽。步入医院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风飘扬的国旗、红十字会旗、院旗。10月1日,我院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院旗、院徽的主体图案为一颗红心中嵌入两个“人”字,其含义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中,奉献一片爱心。
3、语言标识充满文明、温馨、亲情,提升了医院的文化品位。如电梯内楼层分布图下方有“以我热心关心细心换你舒心放心安心”、“生命至上、质量为本、关爱健康、呵护生命”,医务人员专梯内楼层分布图下方有“比海洋、比天空更为宽广的是奉献之心”,方便病人措施宣传版下有“珍惜每一次服务机会,播撒每一份真情”,这些语言标示充分体现了医院的文化建设特色。
五、筹办农运·弘扬宜春精神
1、路段管理成效显著。严格按照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路段巡查不留死角,教育劝导不厌其烦,严管重罚不留情面,敢于碰硬。教育劝导3900人次,处罚违章280余人次,纠章(人力三轮车、板车进街)900余人次,纠正摩托车、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驶600余人次,清除牛皮癣、小广告6200多块,拆除临街凸出招牌96处、雨蓬62余块、晒衣架85个,防盗网改造34处,督促拆除临街空调外机67处,4家有亮化任务的单位按时全部完工。所管辖责任路段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圆满完成了路段的各项管理任务,得到了书记、杨宪萍市长等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先后3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责任路段管理先进单位,3次评为片区考核优胜单位,6次评为周红旗路段单位,潘学武同志2次被评为先进路段长。
六、医疗费用·充分关爱弱势
群众利益无小事,医疗费用偏高是群众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要创建群众满意医院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病人的医疗费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特别注意关爱弱势群体,对其医疗费用给予适当减免。
1、为病人减轻负担。取消了一、二、三级护理费,降低普通病房床位费。控制各科室药品比例,超过比例的要扣绩效工资,坚持使用价廉有效的药品,科学合理诊治,减轻病人负担。
2、关爱弱势群体。对特困人群、低保人群、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复员军人的自费患者,医疗费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注射手续费、换药手续费;四减半:住院患者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各减免50%。今年以来已为39名患者减免医疗费31238.4万元。
七、卫生行风·重在纠建并举
行风建设是医院科学发展的永恒课题,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群众评价医院满意度的一把尺、一杆秤。今年行风建设体现了纠建并举的特点,将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与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相结合。
1、强化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教育是增强自警自律意识的重要课程。今年我院开了5次会,上了3堂课,来强化医德医风教育。5次会即:院领导会、中心学习组会、中层干部会、副高以上专家座谈会、全院职工会,学习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在医务活动中收受“红包”或“回扣”行为的处理规定的通知》,收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聚焦医德医风》的录像;3堂课即:一是邀请了市检察院领导为医务人员讲授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课,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收受红包回扣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文,从而教育广大医务人员要廉洁行医;二是邀请市纪委领导作医德医风教育专题报告;三是潘学武院长结合工作实际,为中层干部、党员上了一堂《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做廉政勤政的模范》党课,教育大家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做廉洁行医的模范。
2、扎实开展卫生行风专项治理月活动。为进一步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切实纠正医疗服务的不正之风,我院将12月作为卫生行风专项治理月,分4个片召开了全院职工动员大会,对照行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在宜春电视台、宜春日报公开我院的服务承诺:六必须、六做到、六不准。
3、聘请了行风监督员。为及时收集社会对我院行业作风的意见,我院聘请了12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监督员,反馈的意见对我院强化行业作风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每月进行一次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召开病区工休会,听取患者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改进医院的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4、对药品回扣进行了自查自纠。为坚决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今年3月至5月,我院以科室为单位,对药品回扣进行了自查自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自查后药品比例下降了9个百分点。
八、深化改革·激活管理机制
管理出效益,在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才有可能比竞争对手高出一筹,占有一席之地。深化改革是激活管理的有效机制。今年我院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分配、后勤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激活了选人用人机制。认真总结了前几年人事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第一,减员增效。对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工人,及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聘用干部实行院内退休,4月份有17人院内退休。第二,竞争上岗。对新增或空缺的岗位,采取竞争上岗,有40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其中5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到达新的工作岗位。
2、完善了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德、能、勤、绩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量、药品比例等挂钩。每季度进行一次院长综合工作管理考核,药品比例超标的科室要扣绩效工资。
【关键词】灾后重建 农民 集中安置 可持续发展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农民住房大面积毁损,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质量下降,农村环境容量明显下降,少数区域甚至已不适宜人口居住,数十万因灾失地的农民需要搬迁安置。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农村移民安置,采取了就近就地安置与异地远迁安置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多种安置模式,本文选取彭州、北川灾区农村移民集中安置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项目调研基本情况
地震灾害农村移民的定义。项目将因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破坏引发的灾区农村人口重新安置及其生产、生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的恢复重建活动,定义为地震灾害农村移民(以下简称农村移民)。
调研对象的选取及调研过程。项目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研究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地震灾区农村,采用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访谈法、农民入户调研法、个案研究法等对彭州、北川、安县、汶川、茂县5县6镇7村,随机抽样的300户农民及其家庭进行了实地调研,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2份以及各县市统计年鉴、农业经济统计报表等多种灾后农村移民安置第一手资料。其中,彭州、北川抽样情况如表1。
表1 农户抽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项目调研结果
住房安置。调查显示,宝山村和吉娜羌寨的所有受访者均为本地集中安置农村移民,其农房均因灾毁损完全重建,在地方政府提供农民自主选择的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己建设(以下简称统规自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下简称统规统建)、原址重建、异地安置、开发重建五种建房方式中,宝山村超过90%的受访者选择了统规自建,吉娜羌寨近60%的受访者选择了统规统建。重建农房砖混结构占绝对比重,分别达94%和100%;平房率均超过50%,楼房率均为47%。农房重建经费的筹集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难点,全部调查样本中13%的受访者在灾后重建项目搬迁中以原房置换政府统规统建住房的方式获得永久性住房,成功解除了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压力,而宝山村和吉娜羌寨的受访者多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亲友借款三种方式筹集农房重建资金。
生活安置。调查显示:灾后重建给灾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带来极大的改善,灾区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电视、通讯、互联网完善程度、覆盖率较灾前大幅提升。宝山村和吉娜羌寨100%的受访者自来水已入户;两村以电为生活燃料的受访家庭分别达95%和59%,同时分别有44%和53%辅助使用液化气。受访家庭主要家用电器的拥有率分别为:彩色电视100%和88%,冰箱68%和71%,洗衣机81%和82%,电热水器43%和41%,宝山村2%的受访家庭拥有太阳能热水器,两村户均拥有移动电话分别为2.21部和2.47部。
生产及就业安置。“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质量下降,部分平坝地方的耕地被调整作为灾后重建农房的宅基地;农民集中居住后,与农业生产用地距离普遍增加,这使以土地为本的农业生产安置环境容量大大降低。宝山村和吉娜羌寨调查数据显示,两村非农安置的比例分别达73%和77%,宝山村约70%的村民在村集体企业务工,吉娜羌寨的主要生产安置去向为建筑业、商贸业和餐饮业,其比率分别达41%、20%和9%。宝山村100%的受访劳动力顺利实现了生产安置,但吉娜羌寨还有17%的受访劳动力未就业。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查显示:宝山村11%的受访家庭因村集体企业用地等原因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吉娜羌寨无任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两村均有94%的受访者从未加入任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生产仍处于小农、分散、低效经营的状况。调查显示:两村分别有5%和35%的受访者有发展生产或自主创业意愿及资金需求,但均缺乏筹资渠道。
文化、心理及社会重建安置。调查表明,宝山村和吉娜羌寨所有受访家庭都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都建立了村医务室、村警务室、图书馆和文化、科技宣传栏、村务公开宣传栏、群众性健身运动设备,都建立了村委会,宝山村还建立了村党委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并在灾后重建、村务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100%的受访者知晓。两村均已为全体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宝山村有8%、吉娜羌寨有6%的受访者还购买了养老保险。
农村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本次农村移民安置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对灾后重建安置地选择、住房安置和邻里关系的群众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率分别达99%、85%和97%,而灾后重建的生产安置和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分别是63%和69%,明显逊色于其他三个指标。令人欣慰的是:宝山村和吉娜羌寨农村移民安置的满意度均达到或超过本次调研的平均水平,对灾后重建安置地选择、住房安置、邻里关系的非常满意和满意率分别达99%和88%、99%和88%、100%和100%,对生产安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非常满意和满意率分别达92%和71%、92%和77%。基于此,我们认为:宝山村和吉娜羌寨农村移民集中安置是成功的,尤其是宝山村,可以给予“非常成功”的综合评价。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将灾后重建的思路确定为:以安置住房建设为核心,产业恢复提升为基础,城乡公共服务完善配套为重点。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宝山村所在的彭州市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探索农村灾后重建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共享性“四性”规划原则,兼顾农村产业长远发展、农村风貌特色多样、农房重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质化,完成了459个灾民集中安置的“四性”规划,在农房重建模式上提供了原址重建、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异地安置、开发重建五种建房方式,通过创新“131N”基层治理新机制,把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充分激发群众重建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在农房重建资金筹集方面,彭州市通过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市场化的手段获得级差地租收益,将城补乡用于灾后住房重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确权颁证将农村的“资源”变“资产”,借助产权融资担保平台,以市场机制将“死资源”变成“活资本”;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流转新机制,推进土地资本化经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等措施,创新了灾后重建融资机制,多管齐下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此外,宝山村集体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灾后农房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还有自己颇具特色的筹资渠道: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补助、农房重建村集体补助、农房重建村集体担保农户贷款,极大地缓解了农房重建的资金压力。
吉娜羌寨是绵阳市北川县灾后重建规划“新县城—擂鼓—曲山”经济走廊上的旅游景点之一,由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编制规划,按“科学重建,求实重建,安全重建,快速重建,发展重建”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援助”的重建原则,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驻滇某部出动大量人力、机械实施平整场地、开挖基槽,绵阳投资公司义务承担主体工程建设的人工、机械费用,受灾农户承担每平方米1100元的材料费用,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地方政府、人民军队、农户、公司企业合作重建的道路。吉娜羌寨农村移民建房资金由自筹、国家补助、银行借贷和社会捐助组成。北川县政府在农村信用社向每户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的基础上,又为部分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了二次贷款,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房重建资金筹集的困难。在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面,吉娜羌寨凭借北川县政府的科学规划、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趟出了一条政府指导、村民集体经营、有效配置资源、错位发展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该所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繁重的执法执勤任务亟须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结合中心工作,该所开展需求调查,设置“意见箱”、发放《群众意见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依靠社区民警走访摸排,主动了解群众需求;支委会定期召开“开放式”组织生活意见征求会,及时整理分析官兵和群众意见,把基层官兵和辖区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议题选出来,实现了“内容主题开放化”。去年,中韩边防派出所新增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社区民警在对新增辖区群众走访时,群众普遍希望派出所能够增加警力,强化日常治安防控。该所及时组织社区民警、群众代表参加“开放式”支委会,专题研究新增辖区治安防控问题。会上,金家岭社区居民王某建议在重点路段、重点社区增设摄像头。经过充分研讨,所支部采纳了这一建议,增设12部高清摄像头,实现了重点区域全时段监控。
―科学界定开放对象。作为总队党员人数最多的边防派出所,需更大程度上调动普通党员参与支部建设和议事决策。因此该所本着科学严谨的原则,根据“开放式”组织生活的不同内容,科学界定开放对象。在研究涉及辖区治安管理、执法执勤、服务群众等议题时,重点邀请街道、社区两委、辖区群众代表、社区民警参加;在开展支部报告工作、民主评议时,重点邀请地方党政机关、街道村居领导、群众代表参加;在研究部队内部建设时,参与对象仅限部队官兵代表。每年8月青岛啤酒节开幕前,支部及时召开“开放式”支委会,邀请啤酒城商铺以及中韩街道、崂山交警大队各单位代表12人列席参加,共商治安防控对策。根据相关意见建议,所支部制定24小时流动巡逻、轮岗定点执勤等8项具体措施,有效提高了见警率,各类案件同比下降28%。
―及时开展成效评估。通过展板公开、警务微博微信公开和实地走访通报,以及设立涵盖内容、形式、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标准,该所及时将“开放式”组织生活决议落实情况对外公示,定期组织开展成效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开放式”组织生活开展以来,该所累计发放评议表6640余份,接受群众评议196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建议360余条,并根据评议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经过不断摸索实践,该所逐步形成了包容性强、开放度高,符合部队中心工作需要、符合群众期待需求的“开放式”组织生活新模式,极大提升了党支部决策水平。
―支部议事决策能力进一步增强。普通党员和辖区群众充分参与党内事务,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根据群众要求调整工作方向,提升议事决策水平。该所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30余次,邀请普通党员官兵和群众参与议事决策100余人次,探索建立了首问负责制、AB角对接制等“七位一体”推进体系,最大限度保障了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开放式”组织生活实践探索中,总结提炼出“小案侦防”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得到各级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