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更管理计划

变更管理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变更管理计划

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政策;治理结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008-05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综合性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往往是应对性的、被动的,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缺乏灵活性,国家相关机构也尚未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因此,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和管理应该并可以更为积极、主动。

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地球气候正在发生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重大变化。1861年以来的观测记录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逐渐升高,20世纪可能是过去1 000年中增温最大的100年,其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0.6±0.2 ℃,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伴随着气候变暖,气候的其它重要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与过去的100年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更加频繁、持久,并且强度增大;某些地区,如亚洲与非洲,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在最近数十年都有所增加[1]。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第二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人类居住、农业、粮食保障、能源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影响[1]。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被列为全球环境问题之首,气候变化政策更是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学术界、企业界,乃至社会大众所广泛关注的政策焦点。

气候变化政策涉及到一国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自然保护政策等多个方面,影响到产业发展、能源、环境、贸易、科技、外交等诸多领域。同时也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前景影响重大。一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的减缓CO2排放的技术措施主要在于提高能源的生产、转换、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以及发展不排和少排CO2的替代能源技术,这些措施从根本上符合中国长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2]。良好的气候变化政策可以从最大程度上保障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气候变化政策是国家的国际环境政策和环境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政策制定、进行环境外交的重要标志。我国不但是最早签署该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更是在该公约原则下所制定的《京都议定书》的积极倡导者和响应者,在美国宣布退出该议定书之后,在俄罗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之际,于2002年宣布加入《京都议定书》,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谈判中,始终坚持代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态度积极、务实[3]。

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有着一贯的策略。中国的气候变化策略可以概括为7个方面: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③推动履约进程,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④加强宣传,提高中国形象;⑤以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为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⑥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的能力[2]。中国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并在策略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中央政府把气候变化政策视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一部分,特别是视为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可以认为,我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气候变化当作一个孤立的问题对待,而是把它作为整个发展战略中的组成部分。这种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问题,即对其重要性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缺乏明确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政策。

第二,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方面,中国有着鲜明的立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中国进行国际谈判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各国在发展权和环境权的关系上有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时间迟于发达国家,从历史责任上看累计排放量较小,并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经济发展等重大挑战,因此发达国家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基础上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后,理应承担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从人类长远的利益出发,中国政府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大力支持温室气体的减排;但从公平的角度出发,中国政府也明确主张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各国之间“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履约进程中国家利益的维护。

第三,重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1978年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后,世界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开始活跃。尽管我国的气象学和气候学研究基础较好,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滞后,1987年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的成立,以及1990年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的成立,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气候变化研究[4]。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积极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现在经费的支持和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上。

第四,我国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环境外交的重要部分。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其全球性特征,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方可实现减缓目标。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方面较为积极[5],强调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希望藉此树立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负责的国际形象。

第五,诉诸公众,把温室气体减排的方向定位于“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这表明政府重视公众参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忽略以下事实:减排的主要责任应在那些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即耗能企业。对于企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应负的责任,在现行的政策中尚缺乏明确规定。

综上可见,我国目前的气候变化政策是基于这样一种定位,即:气候变化问题首先是一个国际问题,是一个自外而内的问题,而应对气候变化首先是为了配合各国的努力,其次才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除履约和科学研究之外,在涉及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方面缺乏明确而有作为政策。此外,强调气候变化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性,但这样也会导致一种倾向,即有可能忽略气候变化政策的独特性。由于气候变化政策在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的不明确,政策与实施行动之间缺乏具体的联系,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概括起来,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注重了全球范围环境与发展的公平性以及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3 中国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

3.1 中国气候变化决策和管理机构

在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以应对气候变化,并通过十多年的谈判锻炼了一批既掌握国内政策又了解世界情况的队伍。

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在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由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担任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原国家气象局。1998年,在中央政府机关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由当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任组长。200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新一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担任新一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组长,一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外交部副部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协调小组的成员单位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民航总局均派出有关负责人担任协调小组成员,并指定了各部门的联络员。除商务部派出一位部长助理外,小组成员均由部级和副部级官员担任。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是中国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跨部门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讨论涉及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关于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活动、组织对外谈判、对涉及气候变化的一般性跨部门问题进行决策。对重大问题或各部门有较大分歧的问题,报国务院决策,以指导对外谈判和国内履约工作。根据协调小组的分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负责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总体协调工作,外交部牵头负责有关气候变化的对外谈判工作,中国气象局牵头负责有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

在国家机构方面,除了最直接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之外,还有一系列机构涉及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管理。其中,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外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等国家部委都设置了一些下属机构,可以对口处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例如,国家气象局的科技发展司专门设有气候变化处,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其他的一些部委,在机构的设置上虽然没有明确标识出气候变化的主题,但它们在处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些事务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局即担负着提出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的职责,这类职责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3.2 研究机构

气候变化的研究机构在揭示气候变化机制、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科学的适应和响应措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气候变化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科研机构中,以中国科学院、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主体。中科院系统中又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大气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海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机构为主。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有气候变化方向的研究机构和人员。

高等院校也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主要力量的一部分,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于此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

其中,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较早进入气候变化研究的单位,早期在大气环流模型研究方面有世界公认的成绩,近年来,在东亚季风、水文循环和气候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国家气象局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在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的数次评估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科院植物所领导的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好评;清华大学主持的气候变化国家报告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份重要文献。此外,中科院地理所关于碳循环研究的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现已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一部分。

3.3 国内学会及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

国内的专业学会在促进学科交流、整合科学资源、传达科学前沿信息等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成立的多个专业学会中,有许多学会关注的内容涉及到气候变化方面,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等等。这些学会通过设立相应的分支委员会和开展相应的专业研讨会,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学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中国生态学会与美国生态学会(ESA)、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地区和类型生态系统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一些相关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陆续成立,也为我国的气候变化研究和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1985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成立,在过去的十年中,WCRP中国委员会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和协调国内有关单位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地位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1988年5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成立;1988年7月,国际科学联盟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SCOPE CAST CHINA)成立;2004年,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成立。这些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作为学术性机构,从客观上组织和推动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为国家管理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科学咨询,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构建了多个与国际接轨的平台。

3.4 中国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综上可见,中国气候变化的治理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有效的治理系统。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4.1 缺乏明确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从我国气候变化管理机构的构成中可以看到,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是我国气候变化议事协调机构,应担负气候变化政策制定的职责。但实际上,该小组的性质限制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作为议事协调机构,它的功能定位在议事和协调方面,其决策功能仅限于“对涉及气候变化的一般性跨部门问题进行决策”,而不是对我国气候变化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在该小组之外,没有其它专门机构或组织进行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而只能把重大决策留给国务院制定。因此,在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上出现了决策主体的不明确。此外,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没有体现在相关法律和法规上,而是在相关人士的文章和讲话中,因此,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目前,与气候变化问题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中央政府部门主要是参与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部门。对于其中大部分部委而言,除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象部门,其它下属机构很少直接涉及对气候变化事务的处理,这就削弱了相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便该部门的工作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个别部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往往缘于该部门的特殊性。例如,在清洁发展机制为我国造林事业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的背景下,国家林业局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并加强了对涉及《京都议定书》下碳汇交易项目的管理。

在地方政府层面,尚未发现任何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机构和组织,地方政府作用不明显。事实上,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会对应对气候变化产有内生的动力。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许多地方和部门对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技术转移潜力颇有兴趣,这使得地方政府有动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但这种关注并非针对气候变化本身,而是针对CDM这种特定机制及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3.4.2 科学研究对决策的支持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但就现阶段而言,研究能力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首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不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对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就我国气候变化未来情景的预测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而言,缺乏更为具体细致和意见统一的研究。例如,气候变化在我国不同地区究竟有多大影响,对不同的经济部门,如农业、能源有何影响,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程度如何,尚没有十分可靠的预测。美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别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时间阶段定量地进行了计算,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则较为笼统。

其次,气候变化的社会科学方面研究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多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从政策、管理等角度入手的研究不够。气候变化问题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问题,还需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政策、管理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再次,科学咨询能力不足。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往往会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实现科学研究为政策制定、实施提供依据。例如美国,气候变化研究已带有一定的“科学政治化”色彩[6]。而在我国,在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上,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非常充分,社会科学层面上的研究正在起步,因此,基于科学研究上的政策咨询还非常薄弱。

我国一方面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更需要把科学研究转化为政策制定和外交谈判的支持力量。

3.4.3 公众参与欠缺

尽管我国关于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正在逐渐加大,但目前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仍是肤浅和匮乏的。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大体停滞在对气温升高这一现象的感知,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则不甚了了,学术界对于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似乎也关注不足。一项对农民感知气候变化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气温变化作用于某类指示作物的产量来发生,这种认识是对已发生事件的归纳总结,而不是通过气象部门提供的观测记录获得[7]。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不了解、不熟悉、不关心以及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滞后性致使公众在参与气候变化治理时没有能力具备主动性,公众参与的不足使得气候变化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缺陷。

4 改进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管理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消极的气候变化政策和管理常常具有应对性质,通常是在外来压力下,才采取临时的应对策略,因而不具备主动性;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预先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强调国家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主动,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自身需求,因而有着很强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选择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气候变化治理,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和权衡,不同的态度也关联到参与国际事务时的国家利益。

针对我国气候变化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在协调的职能上,赋予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充分的决策权;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下,将其改为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气候变化方面重大政策,并在政策实施中协调部门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关系;

(2)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各部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在执行气候变化政策的具体责任;

(3)结合“十一・五”计划的能效目标,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计划,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特点,发展出有创新性的政策和做法;

(4)在领导小组下,成立针对气候变化的咨询委员会(包括中国气候委员会),为政策制定和外交谈判提供及时的政策建议。委员会成员可由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

(5)明确企业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政策使其担负起相关责任;

(6)发挥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宣传,加强公民教育与培训。

致谢:本研究是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6年“中国环境执政能力”核心工作组基础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Climate Change 2001[C].Houghton J H,Ding Y,Griggs D J,et al eds.The Scientific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 government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 高广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和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能源,2002,(7):4~8.[Gao Guangsheng.Mitigation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Strategy [J].Energy of China,2002,(7):4~8.]

[3] 高广生,李丽艳.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展及其核心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42~46.[Gao Guangsheng,Li Liyan.Process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nd its Essenc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3):42~46.]

[4] 田广生.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概况[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36~39.[Tian Guangsheng.Review of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y in China[J].Research of Eevironmental Sciences,2000,13(1):36~39.]

[5] 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34~40.[Kristian Tangen,Gørild Heggelund,Jørund Buen.Standpoint and Challenge for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J].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2002,(8):34~40.]

[6] 曲建升,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政治化”倾向[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4):78~83.[QU Jiansheng SUN Chengquan.Political Contents of the Global Change Studies:Taking the Policies on Climate of US as an Example[J].World Sci-tech R & D,2004,(4):78~83.]

[7] 田青,方修琦,乔佃锋.从吉林省安图县案例看人类对全球变化适应的行为心理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916~919.[Tian Qing,Fang Xiuqi,Qiao Dianfeng.Research on Human Adaptive Behavior to Global Change in the View of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Indicated form the Case Study of Antu County,Jilin Province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2005,20(8):916~919.]

Towards Proactive Climate Change Policy

QI Ye MA Li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and 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第2篇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也从一种简单的认识模式上升到系统综合、自成一体的科学体系。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方面: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以及工程合理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2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管理内容和过程的规范化日益受到重视。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就是要求广大企业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统一思想认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认真履行和实践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职责,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类别的,配备相应的管理力量,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并按各自的职责明确相应责任。选配项目管理班子时,应注意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决策才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竣工审计考核结束后,对项目管理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建立业绩档案库,为今后选聘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应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管理活动规范化的决定性因素。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首先,应当完善安全质量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制”和“三检制”,层层落实安全质量目标责任;其次,应实行有效的资金集控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此外,还应规范项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将合同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

3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

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是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关键因素和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标准”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就施工进度计划而言,其内容应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月(旬)作业计划、施工任务书,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而在实施进度计划控制时,应按照四阶段循环控制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纠偏,不断循环。在进度控制中,应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质量计划与控制。

质量计划是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计划应以IS09004—5《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中的《质量计划指南》及企业质量手册为依据。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首先将质量计划中的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形成有效的质量责任体制。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应跟据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原材料质量、机构设备质量、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质量计划实施控制过程中,应将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要使这些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偏等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之下。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组织编制的项目成本实施计划,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项目成本计划应首先通过项目分解,合理确定成本目标,按照成本预算一成本管理目标一成本计划三个层次进行成本计划,并遵循计划的实际性、可操作性、弹性以及信息化等原则。

在成本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目标分解的方法,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实现有效的成本责任制体系。并且依据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则,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严谨科学的管理。.

4工程合理变更的有效管理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的合理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在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分类控制可把工程变更分为三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一般变更。三类变更的限额可依据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合同控制目标和两级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等因素综合设定。

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能型组织;项目;计划管理

一、项目计划管理的概念

项目计划管理是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合理编制的进度计划,并据以检查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原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的过程。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在满足其时间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二、职能型组织的特点

职能型组织是按照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或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部门和职务,其优点是:有清楚的上下级关系,管理层级明确,工作分工较为清晰,按职能专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缺点是:职能部门利益的优先级较高,项目的跨部门沟通困难,项目问题逐级传递,一般不跨越层级,分层级的决策影响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职能型组织多用于中小型、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的企业,一般分别设置管理类部门,如项目管理部门,以及各业务类部门,如生产部等。

三、职能型组织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项目计划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能型组织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及成果,与部门绩效等直接利益挂钩,因此其关注重点为其主要业务,通常会忽略项目计划的编制及管理情况,并认为项目计划编制是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而不加以重视。如表现在,安排刚入职的新人负责汇总或编制部门的项目计划,但因新人对部门主要业务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本部门与其它部门的业务联系不熟悉,对项目计划编制的方法及流程不知晓等,都会导致其编制出的项目计划存在与项目整体目标不符、输入输出关系不明确等问题。2、项目计划编制过程中各自为政,沟通不力在编制项目计划时,项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出发点和目标各不相同。项目管理部门更多考虑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一般是根据项目规划及范围,综合项目进度要求、成本要求、质量要求等,编制保证项目成功的项目计划;业务部门更多从完成任务及部门考核结果达标的角度考虑,综合部门的人力资源投入、预算限制等,编制确保能够完成的项目计划。另外,因为项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各自独立,跨部门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项目管理部门编制计划时,若没有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编制出的计划表面上看起来符合项目的目标及进度要求,但可能会因为忽略了业务部门可投入的资源情况,或因为对技术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入等原因,导致业务部门在执行计划时遇到困难,影响计划执行,出现计划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的现象。业务部门编制计划时,若没有与项目管理部门充分沟通,编制出的计划相对保守,可能会偏离项目阶段目标,甚至影响项目总目标的实现。更有甚者,业务部门将上一年度已完成的任务重新包装后,列入本年度任务,以保证高的计划执行率。3、项目计划变更较为随意由于计划变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故计划调整率一般较少纳入绩效考核。两相权衡之下,业务部门往往会因为计划完成率影响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而追求较高的计划完成率,对于无法按时完成的计划,无论其原因是客观输入条件未达到状态、人力资源不足,还是主观懈怠等,业务部门均选择通过计划调整规避风险,且计划变更申请大多集中在计划节点到期前几天提出,严重影响了计划的严肃性,不利于项目整体目标的推进。4、项目计划检查易忽略计划完成质量计划检查是评估项目实际进度是否符合预期进度的一项重要手段,为避免计划检查时产生分歧,在编制计划时,即约定计划交付物的交付标准,以便于检查操作。计划检查一般通过核对计划完成形式是否符合计划中约定的交付标准来判定计划完成与否,其结果由计划完成率和调整率量化体现,其中计划完成率与部门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项目管理部门依其职责重点检查计划是否按期完成、交付物是否符合项目计划要求等,业务部门则多关注按期完成及计划执行率。但与项目目标密切相关的计划完成质量,在计划检查过程中容易因职能组织的部门分工而被忽略。

四、对职能型组织项目计划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组织专门的计划管理队伍,统一计划编制基础

为了做好项目计划编制工作,除项目管理部门应设立项目计划主管外,业务部门也应指派专人负责部门的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并保持其稳定性,组成专门的项目计划编制团队。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并加强对计划管理团队的培训,以保证计划管理团队的人员以同一标准、同一流程开展工作,夯实计划编制基础,规范计划编制工作。同时,项目管理部门的计划主管,应全面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交联关系,并在项目计划中准确体现各业务的输入输出关系。业务部门的计划编制人员作为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在业务部门的延伸,对内负责传达项目要求,组织编制符合项目目标的计划,对外负责协调业务关联部门的输入输出要求,保证本部门的项目计划输入完整,输出及时。

2、计划编制应以项目管理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全程参与

为解决沟通不力问题,项目计划编制应采用项目管理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全程参与的形式开展。项目管理部门从总体上提出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项目目标,按照项目周期,分解至各年度,作为各业务部门编制年度计划的依据。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应发挥项目编制团队的作用,保持项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密切沟通,业务部门的计划编制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组织本部门计划编制工作,协调关联工作,并按节点提交计划初稿、修订稿及定稿等。项目管理部门应在各阶段设置检查节点,初稿阶段,检查业务部门计划编制的目标是否符合项目整体目标;修订稿阶段,检查业务部门的目标是否完全分解为可执行计划,以及各业部门间关联工作的分解是否正确可行,各业务部门的计划颗粒度是否协调。最终经过项目管理部门平衡,形成定稿,正式计划。

3、严控项目计划变更,设定变更触发条件

项目管理部门应明确规定计划变更的适用条件,若因输入条件不足、工作要求临时变更等客观原因导致的计划变更,可以申请变更,说明情况并经批准后实施;若因业务部门的任务安排失误、投入人员不足等主观原因导致的计划节点到期前的变更申请,一律不予采纳,且视作计划未完成。同时,若业务部门主动评估计划完成存在风险,并提前半月以上申请计划变更,则说明情况,经批准后,可予以变更。通过在计划变更上设定触发条件,能够使业务部门认识到计划的严肃性,认真分析项目需求,合理编制计划,充分评估计划执行风险,妥善安排工作。同时,为使项目计划更加适应客户要求和外界环境变化,项目管理部门可适时、主动地启动项目整体变更工作。如对于项目年度计划,项目管理部门可在年中时组织开展项目变更工作。各业务部门经过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及对全年项目执行条件的评估,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已有基本预期,年度计划已不适用的,可允许其说明情况后变更。

4、项目管理部门与质量部门应联合开展计划检查工作

为保证项目计划检查的有效性,质量部门作为职能型组织中的任务质量管理主体,在计划检查过程中,应与项目管理部门共同开展工作。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计划完成的及时性,及交付物是否符合交付标准,可视作形式上的符合性检查。质量部门应主要负责交付物的内容质量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的标准、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的流程要求等,可视作内容上的符合性检查。这种项目管理部门与质量部门联合检查的方式,能够加强组织对项目的管控,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保证计划完成符合项目整体要求,确保项目的正常开展。

五、结语

项目计划作为职能型组织项目管理工作的龙头,牵动了项目经费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一个好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因此职能型组织要更加合理科学地制定项目计划,提高计划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升职能型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参考文献】

[1]卢茂清.工程项目计划管理浅析[J].才智,2015.10.

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变更管理

Abstract: For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change almost exist in every stag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tract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contract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Lead engineering chang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logical conditions, social factors, irresistible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n-made reasons.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roject change is to reduce the cost,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ntrol the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hange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chang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由于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条件限制,在实施中往往会出现某些实际情况与原设计文件不符以及发现原设计的错误、遗漏或因其他客观因素而改变原设计方案、结构、数量或调整原合同中的工作内容,这就产生了工程变更。只要在工程实施中有前述情况发生,工程建设相关各方中的任何一方(包括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设计方)均可据此提出工程变更。任何工程上的变更势必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运行,都会对工期、造价、成本等产生影响,对于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己的切实利益,工程变更管理是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1 工程变更的涵义

1.1 工程变更的定义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设计的经济、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FIDIC合同条件中有对工程变更的明确定义,工程变更是指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设计变更、合同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工程项目的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等。

1.2 工程变更的分类

工程变更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本文按照工程变更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将其划分为如下五个类别:

(1)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过程中,由工程不同参与方提出,最终由设计单位以设计变更或设计补充文件形式发出的工程变更指令。设计变更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工程变更的主体内容。常见的设计变更有:因设计计算错误或图示错误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书,因设计遗漏或设计深度不够而发出的设计补充通知书,以及应业主、承包商或监理方请求设计所作的优化调整等。

(2)施工措施变更。施工措施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因工程地质变化、施工环境或施工条件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向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提出的改变原施工措施方案的过程。施工措施方案的变更应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查同意后实施,否则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将由承包方自行承担。重大施工措施的方案的变更还应征询设计单位意见。在建设施工合同履约过程中,施工措施变更存在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如人工挖空桩桩孔开挖过程中出现地下流沙层或淤泥层,需采取特殊支护措施,方可继续施工;公路工程路基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需停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等。

(3)条件变更。条件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因业主未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必须的施工条件以及不可抗力发生导致工程无法按预定计划实施。如业主承诺交付的工程后续施工图纸未到,致使工程中途停顿,业主提供的施工临时用电因社会电网紧张而断点导致施工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特大暴雨或山体滑坡导致工程停工。这类因业主原因或不可抗力所发生的工程变更统称为条件变更。

(4)计划变更。计划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因上级指令、技术因素或经营需要。调整原定施工进度计划。改变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如小区群体工程施工中。根据销售进展情况,部分房屋需提前竣工,另一部分房屋适当延迟交付,这类变更就是典型的计划变更。

(5)新增工程。新增工程是指施工过程中,业主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之外的建设内容。

2 工程变更管理的意义

变更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部分,变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水平,影响项目成本控制,合理地处理工程变更能促进合同管理的深化和细化。因此,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应重视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加强工程变更的研究与管理,做好变更管理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变更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时刻本着对工作负责、对项目负责、对企业负责的立场,对任何一个可能发生变更的项目,都认真对待、测算分析,尽可能合理有效地确定变更费用。

3 变更项目的确定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仅是承包商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更改工程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

(2)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

(3)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内容

(4)改变工程质量、性质或工程类型

(5)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

(6)其它有关工程变更需要的附加工作

变更管理计划范文第5篇

1 项目管理的控制建立在完备的项目计划基础上

计划内容涵盖工作计划、人力资源使用计划、设备材料采购供应计划、其它资源供应计划、变更控制计划、进度控制计划、财务计划、文件控制计划、应急计划、支持计划等各项作业管理,并具备合理性、可行性、操作性。

2 加强合同管理

本项目与永旺梦乐城签订的租赁合同未由专业公司进行,导致合同中条款对于整体项目进展有了较大的限制作用,对中北镇的决策权进行了限制,导致工程例会谈判长期陷入被动。

未来的项目管理必须提早介入,设计合同、招标合同、采购合同、施工承包合同(总、分包)等均应让管理公司参与制定,其中应有相应条款对管理公司进行授权,对承包商的行为有所约束;合同是管理公司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必须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工程保质、按期完成。

在建设全过程中,要将合同管理工作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将合同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强调不但要按图施工,而且还按合同要求施工,明确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建立的组织机构,明确与之相应的工作流程。对于一些经常性工作,如图纸批准程序、工程变更程序、分包商的索赔程序、分包商的帐单审查程序,材料、设备、隐蔽工程、已完工程的检查验收程序、工程进度付款帐单的审查批准程序、工程问题的请示报告程序等,应规范工作程序,使各方有章可循,合同管理人员也不必进行经常性的解释和指导; 在组织机构中设立合同管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员,并具体定义合同管理人员的地位、职能,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确立合同与成本、工期、质量等管理子系统的界面,将合同管理融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

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为保障管理流程的顺利实施,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对合同的主要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

建立责任分解制度。合同管理人员应负责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或分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等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层层合同责任分解,层层合同责任落实到人,使各工程小组都能尽心尽职,有效的实施合同; 建立每日工作报送制度。建立每日工作报送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必须将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报送到合同管理工程师处,使其及时掌握工程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种种问题作出决定; 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合同在签订前,双方是可以就相关内容进行自由协商的。而合同一经签订,便具有了约束力,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因此,为了避免日后的纠纷,必须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1 合法性分析。包括:当事人(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要注意是否具备相关批准文件; 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鉴于建设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建议双方应尽量进行公证。

2.2 完备性分析。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特别是环境、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说明文件和技术设计文件,如图纸,规范等)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处: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建议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变更在工程实践中是非常频繁的,变更意味着索赔的机会,要求在工程实施中必须加强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师应该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到的各种文件,如图纸、各种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和业主的变更指令,并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分析;

2.3 加强分包合同管理。由于项目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一些专业工程需要分包给专业公司完成,因此督促总承包方对分包合同进行有效管理也是管理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 配备完善及高素质的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建设经验和预控能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工程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建设资源尚欠的适应背景下,必须发挥施工单位自控及监理各自应由的作用,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施工与管理经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同时对于项目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要有明确的划分。项目成员要对于自身工作职责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项目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分清职工岗位责任,避免职责划分不清晰,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奖惩措施不严,一岗多人、人浮于事、权责不清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管理中。一旦人员职责划分非常清晰化,员工将对自己的职责负责,而不再对管理者负责,摆脱“人管人”的观念。

项目管理部的组织结构分解图(OBS)

4 项目管理基本制度重点控制方面

4.1 限额设计制度

为了确保业主的费用控制目标的实现,应当采取限额设计的制度,这一点应当在帮助业主商签设计合同时确立下来。

4.2 设计文件、图样审查制度

项目管理工程师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图样时,在工程开工前,会同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复查设计图样,广泛听取意见,避免图样中的差错、遗漏。

4.3 施工图样会审设计交底制度

项目管理工程师要督促、协助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样的全面技术交底(设计意图、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并根据讨论决定的事项签署书面纪要,交设计、施工单位执行.

4.4 加强成本控制

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对工程图纸由各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解读,加强开工前审图工作,尽量使设计变更发生在开工之前。审查施工方案,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材料设备款项着重控制。推广四新技术,降低成本。

4.5 加强工期控制

由于进度控制牵扯多种方面因素,制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很难在现场指导实施。所以关于进度计划,重中之重的在于收集现场实际数据。首先要求总包单位制定的建筑物工程进度计划应详细,尤其重视设备安装进度计划,必须细化,避免造成工程常规只重视土建结果方面。其次,应收集实际进程数据,包含进度、费用、人力情况,将变化列入项目计划,计划出更新的项目进度、预算和预测,分析当前状况并与计划比较(进度、预算),分析偏差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识别纠正措施和协调相互转化,是否影响里程碑顺利完成

5 前期报建手续

而在这些工作中,对工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报批报建等有关手续的办理事宜。根据本项目的体量,考虑设计周期及各种报批报建手续所需时间5会较长,且这一阶段对总进度而言是最不具有可控性的,故配合甲方进行项目报建必须配备熟悉建设程序的人员专门负责项目的报建、报批工作,一旦项目管理合同签订,将立即与甲方展开项目报建工作。

6 设计方案阶段

对于本项目与永旺梦乐城在前期召开会议时,应对设计方案中各专业的要点比如用电容量、煤气用量等尽早提出,这样才有利于最终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现对设计方案阶段应该审查的要点总结如下。

6.1 建筑

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方案设计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方案设计中的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平面组合、空间布置、建筑造型等直接影响到本项目在使用中的功能合理、人流交通顺畅、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的优势、投资费用及建设规模的经济合理以及企业形象、特点的反映与完善。因此妥善解决以上各项实际条件和要点将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二个阶段的工作奠定充实的基础。

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核查本阶段开展咨询工作所需的设计依据文件、工程资料(地形图、红线图、规划要求)立项批文、用地批文、主管部门批文、设计任务书等文件的齐全; 方案设计过程中对方案讨论结果进行检查,必要时提出评审意见; 对设计单位正式提交的方案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为:

设计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设计深度;

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及用地的合理性;

有关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等设计指标;

有关安全、适用、节能、消防、环保、美观、经济等说明与措施;

使用功能空间和使用环境的合理性。

其中重点着眼于总体规划、建筑平面与空间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节能、消防与使用环境的合理性。 提出方案设计的审查报告。

6.2 结构

针对建筑方案提出合理的结构体系咨询意见; 对建设场地的场地条件、地质条件(如果有当地的地质普堪报告),对场地平整、建筑地基处理等提出咨询意见。

6.3 暖通

确认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

确定热力入口位置及入口数量;

一般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的确定。

6.4 供配电专业

协助业主了解工程的供电电源情况,了解工程用电负荷要求;

审查供配电方案设计。

投资控制关键点:供电负荷容量,确定变配电设备的构成;

供配电设备配置规模;

需要业主或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源、资料或协作;

了解业主对本工程供电电源的总的要求;

了解设计单位对本工程供电方案的设想;

设计单位提供方案设计有关文件资料。

6.5 通信信息

注重设计方案是否充分体现业主的要求和意向;

审查设计方案与设计合同内容的一致性、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

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天津市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

6.6 给排水

计算用水量;

节水措施:

消防灭火;

环境保护:废水处理要符合天津市的污水排放标准;

水泵等要采取隔振、减噪措施。

7 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无论是哪方提出,现场管理人员都应事先核对图纸(除本专业的图纸外,还有其他专业的有关图纸综合考虑)、核对实物,并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加以综合衡量。对更换新材料、新设备的设计变更应从技术、经济方面加以论证; 设计变更的签认要注意时效性,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发生设计变更时,必须在工程实施前办理,禁止补办、代签设计变更,不准各专业混合签认; 设计变更中必须说明变更前后的内容,变更原因、部位、工程量,并写明是哪方提出的变更,以便分清经济责任; 签定设计变更必须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但设计变更中只需明确技术内容,不得直接做经济处理,所涉及的经济问题以合约造价部确认为准; 设计变更须由专业负责人严格按专业编号,杜绝设计变更的重复签认,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况发生。设计变更签定日期、项目名称、专业等应填内容必须填齐;

设计变更文件由专人进行微机管理,设计变更原件的份数不得少于五份,其中一份交由设计变更管理人归档。设计变更应于签定后一周内由专业负责人提交预算人员一份,以便及时复核设计变更工程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应复印一份留底,以便随时备查; 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的发放手续,坚持先变更后施工,使工程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 结束语

8.1 根据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实用、可操作性的程序性文件、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管理流程,促使项目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工作规范,杜绝低级错误的再度发生,避免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新的损失。重点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坚持技术安全交底、过程监控、目标考核制度。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对项目管理要真正做到每桩事情有人管,出了问题有人当,给企业造成损失有人赔。

8.2 组织丰富多彩的岗前、岗位培训活动,通过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相结合,岗位培训与技能操练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管理意识相结合,使项目管理人员逐步成为业务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的多面手。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取岗位轮换、一人多岗等方式实现项目管理人员的良性互动,逐步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有事业心的人才队伍。

8.3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加强过程监控,就会流于形式;项目过程监控是动态、长期的过程,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贵在持之以恒。工程管理部工作之一是加强项目监控力度,持之以恒、不间断地对项目进行检查、考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