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老年食堂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府主导 努力构建多级联动机制
安全社区是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其基本理念是强调针对所有类别的安全和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20__年9月,__街道决定,引进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建设模式,将其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率先开展“全省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和区安环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指导街道成立了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促进委员会,下设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学校及儿童安全,食品安全,居家、老年人及残疾人安全,工作(公共)场所安全,文化体育运动安全等8个专项工作组,对照创建标准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明确的责任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了以党工委为主导,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创安大格局。
自启动创安工作以来,__街道安办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利用自身职能行业特征,积极营造安全知识宣传氛围,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防灾救灾知识,以及面对意外如何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投入8万余元编印了4万册《__街道安全社区》宣传手册,发放到单位及居民手中;同时对辖区各社区和社会单位安全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社区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突出特色 以安全创建促项目实施
安全社区创建的抓手是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__街道针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安全状况、事故伤害和危险源进行检测分析后,积极以安全创建促进项目实施,重点抓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工作,加大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力度。
__街道依托义务巡逻队、7个村居委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老年人体育运动协会,开展了全天候治安巡逻、留守儿童乐园、老年人免费健康管理,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众构建安全屏障;街道财政预算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安工作;市区消防、交通、建设、文体、教育等部门共计筹措资金55387万元;其中,消防投入50万元改造消防基础设施;教育投入150万元迁建__实验学校校门;交通投入6592万元,对广前大道隔离带进行改造,完善交通标识标牌和信号灯;并对胜利大道、解放大道、滨江路等主要道路进行亮化升级;住建投入48580万元,建设拆迁安置房,对油坊街和莲花中路破损道路进行改造和翻修,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在学校、医院、社区等重点区域和单位积极开展防火、避灾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避灾防灾能力;社会治安安全、涉水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步加强,探索并构建起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结构完整、功能全面、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强力整合 形成创安工作新动力
1.长春路历史街区调研
1.1历史街区内道路交通及其与城市关系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作为洛阳铜加工厂的生活区,由建设路和中州西路与生产厂区相隔离。建设路、中州西路是涧西区城市主干道,街区向南是城市另两条主要道路景华路和延安路,其中景华路和中州西路是街区居民生活出行、联系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如图2所示。这些规划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城市道路,道路宽度依然能满足过往车辆的需求,交通秩序良好;街区内部长春路北段比较宽,除了上下班时间,人流很少,能够满足基本的机动车辆以及上下班时间内自行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的需求;长春路中段存在三岔路口,道路状况较混乱;片区内基本的生活集中在了长春路中段往南,加上街区内临街建筑随意开商业门市,占道经营杂乱,不仅导致了长春路南段以及珠江路上过往车辆的多乱现象,更对沿街建筑的风貌形态破坏严重,在三岔口区域形成了非常混乱的交通情况。公共交通方面,公交线路27路车穿过长春路中段和北段,平均12~15分钟一趟,主要服务附近的学生工人,老年人很少出行,再加上运行线路问题,使用率并不是很高。102、103路电车穿过中州西路,12分钟左右一趟,使用率一般。居民出行一般都选择在商业较繁华的景华路上坐车,公交线路多,选择性较多。
1.2历史街区建筑构成及建筑风貌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洛阳铜加工厂的居住区,主要包含34号街坊和37号街坊住区、社区商业超市(大张量贩)、文化设施(铜加工厂俱乐部)、医疗设施(洛铜医院为市级文保单位),社区内部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建筑设施一应俱全。调研街区内主要建筑的现状及外观风貌列表1如下。街区内住宅建筑除了沿街商业改造破坏较明显外,基本保存完好,50年代苏式建筑格局和风貌特色十分突出。街区内基本的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小区的南半部分,学校(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两所)、医院、社区医疗点、运动场地、农贸市场、超市、报刊亭等,满足服务半径要求,北部的洛铜俱乐部是街区乃至整个生活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如图3所示。街区目前主要不足一是缺少大型便民商业。除大张量贩超市之外,没有集中的商业购物区,小型餐饮和百货零售商业将沿街底层改建商铺很多,不仅对建筑造成破坏,同时对街区景观和沿街环境也带来很大的污染,如图4所示。二是居民社区内没有休闲运动的场地。各街坊建筑布局均为内围合院落式,中心院落空地本是很好的居民社交休闲场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原有院落空地多为80年代以后新建住宅楼所占用,因此社区内部没有相对集中的活动场地和社交场所,整体感觉萧条没有生气。
1.3历史街区内居住现状考察
街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基本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使用寿命。在配套设施方面,多家共用卫生间,楼内及社区内照明不足,绿化无人打理,缺乏垃圾清运,加之年久失修,使得长春路历史街区成为卫生条件差、社区环境品质不高的街区,如图5所示。主要现状表现归纳为:环境情况较差:除长春路两侧道路绿化带和小区内部零星高大树木外,没有集中的绿地和景观元素。据当地居民讲,当初建厂时,给居民区建设的定义为花园式住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区的变迁,许多景观元素渐渐弱化甚至消失。加之现有房屋的灰色调墙面,整体街区显得非常没有生机活力。建筑设施不完善: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内部的用水、采暖等基本生活设施的完善改造,是改变工业老街区现状,恢复其原有生机的根本。通过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抽样访谈,可以感受到居民强烈的搬迁意愿。主要是对环境卫生、绿地绿化、室内空间等条件不满,但也有一些老年人,搬迁的意愿不那么强烈,他们大多是从一建厂就住在社区中的,见证了整个历史街区的沧桑变化,对以往花园式住宅的人文氛围有很深的感情。
2.长春路历史街区37号街坊改造更新设计研究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一个整体,只有在熟悉了整体环境、明确了社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对某一街坊、某一个社区或某幢建筑的改造升级问题。根据上述调研情况,我们以37号街坊的改造设计为契机,从功能整合、环境美化、建筑风貌修复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探讨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新思路。
2.1改造更新设计的立意
37号街坊是整个长春路历史街区中心,位于长春路和中州西路交叉口,主要以居住建筑为主,如图6所示黄色圆圈部分。街区内部有原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大食堂,现为大张量贩超市,目前是周边社区居民购物的主要集中地之一。超市临街有一小广场,现作为临时停车之用。临长春路两侧建筑均处在主要道路交叉口,沿街噪音影响严重,不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且沿街立面杂乱。街坊内建筑功能混乱,商业、娱乐、居住混杂,没有明确的划分。设计立意:作为历史街区的一部分,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拆除街区内临时建筑,利用原有建筑功能空间,将该街区改造成为街区商业综合空间,以解决长春路历史街区居民购物与文化休闲的需求,使其成为城市主要历史商业文化街区。
2.2改造更新设计的实施
2.2.1道路改造更新现有城市道路是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满足当前人车通行要求,不做改动,重点需要对内部商业网点、临街商铺予以整饬,沿街绿化进行完善。2.2.2功能环境改造更新建于50年代的建筑均已年久失修,沿街底商乱拆乱改,不仅对建筑历史风貌构成极大破坏,给建筑安全也带来隐患。具体措施:一、街坊内部建于80年代后期的四层平屋顶住宅楼,砖混结构,进深不足12米,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性。适合改造为休闲、健身、精品购物及小型餐饮空间。二、建于90年代的六层平顶住宅楼,与其他坡屋顶建筑形式冲突较大,适合做平改坡改造。建筑内部功能改造为文化休闲式的家庭旅馆。三、沿长春路三层坡屋顶住宅,建于50年代,苏式建筑特色明显,是中州路工业遗产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留。因其位于长春路与中州西路交叉路口处,具备商业地理优势,适合做商业娱乐用途。该建筑进深15m,保留原有建筑立面,改变内部结构和空间,改造为大空间的购物、娱乐空间。四、内部大张量贩原为洛阳铜加工厂大食堂,排架结构,三角屋架支撑坡顶,内部空间开敞,因其曾辉煌一时的功用,将其改造成为以涧西或洛铜工业为主题的展览空间,附设餐饮、购物、休闲空间。五、街区内部临建及平房拆除,原大张量贩前广场作为社区中心广场进行改造,辅以绿化、景观小品。腾迁居民的安置与街坊内部80年代住宅建筑作出统一整体规划,建设小高层,改善居住生活质量。六、对保留住宅的内部空间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采暖等需要。整体社区内部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将做调整,满足洛阳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该街区的要求。改造后整个街区作为综合商业体拥有商铺面积3487m2,展览面积974m2,用于休闲娱乐的建筑面积2024m2,对外住宿建筑面积2340m2,餐饮建筑面积2084m2。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需求,为该区域提供了较为齐全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激活了社区活力,提升了该区域的商业档次和空间品质。2.2.3建筑风貌改造更新主要对街区内90年代建造的六层平顶建筑做平改坡改造,以适应整个街区的建筑协调性;其次对沿街苏式建筑风貌进行恢复改造,在完善内部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关闭沿街开窗破墙的小商店,恢复原有建筑风貌。为了维护涧西苏式街坊的整体风貌,苏式坡屋顶、红砖墙、中轴对称布局等建筑特色是保留的重点。形成了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休闲空间,使原有消极的广场成为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整个街区改造完成后保留了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协调统一又不失时代风貌。图7所示为改造更新后方案展示。
3.小结
按照县委关于“**”主题教育要求和民政局党组主题教育活动安排,为深刻检视问题, 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全力推进主题教育和实际工作两促进、两不误,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立足自身职责,结合省市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和当前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际,深入全县5所农村敬老院以及相关乡镇,对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至2018年底,全县人口数为x万人,60周岁以上老人x万,占总人口的x%。其中60-69岁老人x人,占老年人口的52.3%,70-79 岁老人x人,占老年人口的35.7%,80-89 岁老人x人,占老年人口的11.2%,90-99岁长寿老人x人,百岁老人x人,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县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全县共有x家公办养老机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大院等老人活动场所x家。
一是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以农村闲置房屋的适老化设施改造为基础,以农村幸福院与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以县福利院、 乡镇敬老院等机构养老为支撑,以“互联网+养老”的信息平台和网络为纽带,以和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和队伍为保障,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补充,全县“六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至目前,全县建成县福利院x家、 x农村敬老院家、农村幸福院x处、日间照料中心x处、农村老年人娱乐活动场所xx处。已建成投入运营各类养老服务设施xx处,养老床位总计x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x张,全县养老机构共入住老人x人。近年来,县民政局和相关乡镇按照省市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持续加强养老机构管理,全面开展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实施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养老机构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不断提升。
三是网络建设加快实施。甘肃省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已采集录入60岁以上老人信息xx条。与县和谐医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了静宁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运营合同,制定了《静宁县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运营方案》,采取自主运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用工的方式,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全县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 和“12349便民信息平台”建设,已完成办公场地布设、工作人员招聘、部分硬件设备采购,正在开展城区老年人数据普查、档案建立,正与电信部门衔接接入12349便民热线、与相关服务商街接确定服务内容、与相关网络公司衔接设定服务公众号、与相关金融部门街接定制服务二维码,并着手准备开发城区15分钟服务圈APP. 通过上门巡诊、家政服务、送餐服务、护理服务等,为社区老年人24小时提供助洁、助购、助餐、助医等居家养老服务。
四是医养融合探索发展。在县福利院设立了医疗护理站,聘用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员各x名,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服务。建立危重病老人定时巡诊制度,开通在院老人急救“绿色通道”,开展疑难病会诊等业务,基本解决了入住老人最为关切的生病就医问题。积极开展康复服务项目,重点对脑血栓后遗症、肢体偏瘫等失能老人开展康复评估,坚持长期性、综合性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练;定期开展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体检。各农村敬老院与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确定具体医疗服务人员定时上门开展医疗服务,并根据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能力、 服务需求,分级制订医疗护理计划,实行亲情化、个性化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五是规范建设全面推进。建立了老年人能力评估机制,严格对照评估指标履行评估程序,运用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能力等六项指标,初步对全县特困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发放、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提供了准确数据。从食品、消防、用电、取暖等重点安全管理方面,为各农村敬老院购置了食堂消毒柜、电冰箱、食品留样柜等厨具用品,配设了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紧急疏散提示牌等消防器材,更新了院内老旧老化用电线路,安装了节能、环保、安全的壁挂式电暖采暖设备,督促指导各敬老院建立健全了出入登记、日常巡查、值班值守、清扫保洁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敬老院安全规范运行。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拟购买服务人员x多人,对全县所有特困老人开展保洁、护理、探视等上门服务,其中为各敬老院购买服务人员x人,专职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实施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分级分类培训,累计组织参加省市县各级养老服务培训xx人(次),培训养老护理员xx余人。 ? 4人有证
二、结症分析
从全县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上看,主要存在“五难”的问题。一是土地审批难。目前全县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非常有限,而用于养老的土地指标更是少,因为没有可用建设用地,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无法开展项目投资。二是资金落实难。由于我县属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和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预算几乎为零,全县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全部为省级补助资金,由于申请上级资金审批手续严格、环节复杂、时间较长,致使李店敬老院、四河xx、红寺xx等项目建设至目前仍有缺口,制约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度。三是工作协调难。养老服务业发展涉及部门众多,一个养老机构从立项建设到运营管理,涉及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诸多部门,办理手续繁多,存在协调难问题。四是监督管理难。当前全县各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权限划归当地乡政府所有,虽然各相关乡镇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但由于在乡镇一级未设立民政工作机构,加之乡镇日常忙于其他重点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乡镇对敬老院的监管责任不明、措施不力、消极懈怠。五是人才培养难。目前,全县各养老机构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初、中、高级的养老护理员仅有xx人,对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所需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尤其是养老护理专业毕业或医学护理毕业的专业人员更是匮乏。
从全县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意愿上看,主要存在“三乏”的问题。一是收入贫乏。调研发现,大多数农村老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收入,主要依靠子女供养。老年人每月的可支配收入在x元左右,用于养老的资金非常有限。二是精神匮乏。现在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精神相对空虚匮乏,单独居住的老人面临着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三大挑战,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人的子女经济收入一般,难以很好的照顾老人,不少老人正面对心里危机的困扰。“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多数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写照。三是观念缺乏。许多老人认为进敬老院,不是没有儿女就是儿女不孝,大多数老人不愿走出家门。同时一些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模式了解不多,对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缺乏自觉意识,居家养老仍然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
三、改进措施
综合分析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当前国家、省市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措施,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最需要的是护理型养老机构,最薄弱的是农村养老,最缺乏的是专业化组织服务队伍。因此,在工作决策部署上重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拿出实招硬照,着力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加快推进全县养老服务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改善养老基础设施。按照当前全县农村敬老院布局和实际配置,结合各敬老院周边区域老人实际需求,大力争取实施百万院床项目,进一步调整优化入院老人数量,配齐完善饮食、娱乐、健身、护理等各项服务设施,确保敬老院管理跟得上、服务有质量,逐步把x所农村敬老院打造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申报争取省市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对基础设施老化、承载功能落后的古城、甘沟x所敬老院进行拓展重感对成。界石铺x所顿老院进行改道提开,并持续延伸建设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以养老基础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完善,努力带动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是着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突出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以和谐居家养老服 .中心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采集老人数据信息,加快建成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养老信息数据库,促进社区老人与服务商有效对接,实现对社区养老热线、基本养老服务、老人健康档案、养老服务组织的资源整合,普及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一站一中心”为主要内容、功能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将专业服务引入社区和家庭。
三是着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进一步健全县福利院医疗护理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采购配备相关医疗设备,从病理、护理、心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聘请充实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力量,切实保障入院老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以健康扶贫为契机,充分发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农村敬老院医护需求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紧密衔接的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农村敬老院康复护理功能。
1.动态管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低保监管,4月份对全区所有低保家庭进行核查,退出230户431人,增加74户164人,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低保对象3417户595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324万元。低保人均补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达到578.84元和416.05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
2.适度普惠,积极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在全区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做好2015年春节困难群众慰问工作,共发放资金318.74万元,慰问7580人。对747名疾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64.6万元;对370名困难群众开展临时生活救助(其中新温州人15人),发放救助资金46.65万元;开展困难家庭转介服务试点工作;为34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总计11万元;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与全区7名孤儿进行结亲,开展“一对一”帮扶;为21名60岁以上家庭困难的半失能老人免费提供轮椅;为全区五保对象发放御寒衣物;对全区199户申请廉租房的困难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对,予以住房救助;借助爱心驿站平台,通过与其他活动结合,开展多次义卖,筹集善款8000多元。
3.扎实有序,高效开展救灾减灾工作。一是科学谋划防灾减灾工作。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防灾备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对照要求抓好落实。二是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全区97个避灾安置点进行安全排查,并对新增的86个避灾安置点进行安全鉴定。三是精心组织“5.12”宣传活动。制作精美的图文版面,利用新媒体宣传“512”科学防灾减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在43个社区和251个村开展有奖问答活动、在18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地震、火灾等寓教于乐的逃生演练,让防灾减灾理念深入人心。
1、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事业。____老人公寓、__红景天老人公寓等2家养老机构已投入使用,前园老人公寓已经结顶,__归国华侨侨眷老人公寓已进场施工,__百佳等老人公寓近期将营业。全力打造护理性养老机构,全市首家民办护理性养老机构落户茶山街道,该机构引进__安心养老的先进经营及护理技术,近期将对外营业。积极探索__镇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
2、着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今年将完善提升现有的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功能外,继续推进居家养老向村级延伸,新增建设49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目前创建单位已全部落实到位。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评估、服务评价体系,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确保2%以上老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
3、重点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突破传统医疗和养老分离状态,率先将温州万福医院转型为温州市首家民办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重点满足困难失能、失智老年群体需求。积极引导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__、红景天__老人公寓已上报区卫生局审批。
4、扎实做好养老机构安全工作。一是召开会议,部署工作。5月14日,召开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与各养老机构签订2015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开展专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坚持对全区养老机构和福利企业进行每周一抽查,每月一小查,一季度一大查。扎实开展重大节日检查工作,为各养老机构送上安全过节的温馨提示通告。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安全意识。重新修订了《__区民政局突发公共应急预案》;全区7家养老机构开展了消防演练,提高管理人员和老年人的防火意识。
1、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是“三化”转型,分类推进。重新确定社区服务范围,切实优化全区社区布局,已将85个社区调整为43个。今后,新建立的社区将按照“自治化”、“实体化”、“社会化”三种模式进行推进。二是强化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指导西岸社区建立社区共建理事会,立足社区实际,开展特色化的社会服务,与政府、社区在服务功能上形成互补。目前,理事会已和区民政局签订政府购买服务6万元。三是加强培训,夯实基础。选派16位社区干部分赴__、__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半个月,吸收和汲取当地好的做法。此外,对全区社区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培训,有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注重社区干部培训的同时,做好全区重点村干部的培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建章立制,深化基层民主法治。拟定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范本,力争在10 月底全区所有村(居)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订修订工作,
2、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目前,我区共登记社会组织700家,其中上半年新增登记社会组织29家。有序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和等
级评估通知工作,完成年度优秀社会组织评选工作,表彰了30家优秀社会组织。制定了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2015年政府购买服务方案,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开展社区干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知识培训,赴__、__两地考察民办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开展情况,为我区社会组织建设吸取经验。3、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第三届社工宣传周、社工沙龙、社工团队合作训练、社工带义工志愿服务、2014年度优秀社会工作者评选等系列活动,完成“三百工程”社会服务项目的终期评估和验收工作,为社工队伍建设提供典范。制定印发《2015年度社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起草《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考核管理及奖励办法》,为考核社会工作者工作绩效提供依据及机制保障,促进社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做好2015年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动员报名和考前培训工作,做好市级社会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报名和材料审核工作。今年我区共有151人报考国家社工考试,155人报考市级社工考试。
1、狠抓私坟“禁新改旧”工作。一是加大“禁新”督查力度。健全巡查机制,建立巡查台账。对市局查处的禁新,按照建造行为予以立即改造或平毁。上半年,按期完成2座翻新坟墓的整治,对禁新工作领导不力的启动干部问责机制。二是加强暗访抽查力度。每周三天对全区各个镇街进行禁新工作暗访,及时反馈情况,并要求做好整治。三是加强骨灰跟踪管理。严格落实“先改后葬”政策,严控偷建、新建私坟行为。四是全面推进“四边区域”私坟生态化改造。全年需对220座遗留的“四边区域”私坟生态化改造,目前改造率已达25%。
2、全面强化殡葬文化宣传。一是开展“清明”主题宣传活动。以清明传统祭祀节日为契机,倡导文明祭祀方式,在各个公墓开展“禁燃禁放”、免费派送鲜花、黄丝带行动,并在各个山口开展文明劝导,禁止带火种上山。清明期间,共发放宣传单2万多份,广告牌、横幅等300多份。二是开展殡葬文化讲坛活动。邀请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胡玉民处长为全区1000多名党员作了题为《党员、公职人员带头推进殡葬改革教育实践活动》的报告,以此推进我区党员、公职人员带头推进殡葬改革的热情。三是承办全市第三次联合树葬仪式。为5位树葬对象提供了免费树葬活动,为推进全市殡葬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模式。四是完善__公墓服务网站架构。自上线以来,在线注册人数达1025人,今年还重点推出了远程祭祀,逐渐引导网上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
3、完善公墓建设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价格联评专家队伍,对15家公益性生态墓地的“基本墓穴”进行了价格核定,并对年度墓穴供给数、服务价格、申请条件及流程等进行了上墙公示。二是拟定了星级公墓评定办法,全面提升公墓的整体服务水平。三是全面启动公墓年检工作,召开了动员大会,并研究成立年检工作组,对公墓进行实地检查。
4、继续深化惠民殡葬工作。继续做好殡葬基本殡仪服务由政府买单,上半年共为辖区1025人减免殡仪服务费用80万元。其次,通过简化免费墓穴审批手续,下放公益墓穴审批权限,上半年已为辖区5位群众提供免费墓穴服务。
1、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一是开展春节拥军慰问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温部队和部分优抚对象,总计送上慰问金65万元,慰问物资30万元。二是开展拥军主题系列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了“我在__有棵树”主题植树、“爱国拥军走基层,情系官兵送书画”、“关爱现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等5大系列主题活动。三是开展烈士墓祭奠活动。全区5所学校共组织160名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区民政局组织20余名优抚对象代表开展“继承先烈遗志铸就共同理想,发扬革命传统谱写时代新篇”主题活动。同时,部分区直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团员约300人在全区4个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开展主题活动。四是做好双拥宣传工作。报送信息14条,被国家级网站录取4条。
2、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一是创新优抚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开展 “让关爱与优抚同行”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二是落实优抚政策。为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金16万元;为780名优抚对象发放春节慰问金6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0%;完成19名申请参战待遇对象的审批;送检4名申请带病回乡待遇的退伍老兵;确认新增17名60周年以上的农村籍退役士兵。严格执行省厅236号文件,及时调整抚恤标准。三是全力化解优抚矛盾。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化解矛盾,上半年共接访3批次50余人次退伍军人。
3、切实落实安置政策。一是完成18名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养老保险持续工作。二是接收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157人,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5人。
1、科学指导老龄事业全面发展。一是继续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完成2014年度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市级资金补助的发放,共计127万元。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评估工作,委托市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完成今年新增的769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评估工作。二是构建文化养老工作。做好2015年的老年电大教学点春季开班,今年新增2家村级教学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及时发放省、市福彩补助老年电大建设资金35万元。注重老年文体活动,举办“百年会市法治同行”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到__举行映山红义工队爱心大联动送文艺下乡活动;实施老龄委讲师团送知识活动,至今上半年已累计授课9场次。三是规范老协队伍建设。开展互看互学观摩活动,更新观念找差距,以此共同推进全区老龄事业的发展。落实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的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共计投保399人。继续推进省级“老年友好型城区”创建活创建申报工作。
2、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命名大型建筑物4座,变更道路名2条,发放门牌证266块,制作路牌47块、门牌2376块。基本完成对__路、__村门牌整顿;牵头组织完成__区与__县线的界线
联合检查;成立民非“路门牌勘察维护中心”;启动全国地名二次普查(补更)工作,联合区文联开展征集__地名老故事。3、审批窗口工作规范运行。一是认真做好各项审批工作。上半年新增社会组织28家,其中社会团体1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家,民办事业单位4家;办理社会组织变更登记14家。承接了市局下放的民办养老机构审批工作,并率全市之先正式登记养老机构2家。二是简化社会组织验资程序。2月起,联合建行对社会组织登记验资程序进行简化调整,大大降低了社会组织设立成本。三是完成权力清单比对增补工作。严格把握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了本部门63项权力事项的信息比对工作。
4、婚姻、收养登记工作规范有序。截至5月底,办理结婚登记1468对,离婚登记212对,补发证件250件,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444件,提供婚姻登记相关查档400余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结婚登记下降了12%。
5、福彩销售形势成绩喜人。截至5月底,福彩销售2600万元,募集福彩公益金260万元。
1、精心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工作,建立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完善其他工作人员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基本信息数据库。
2、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建设。制定学习教育计划,先后开展了系列讲话精神、区委书记厉秀珍重要讲话、“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报告、《》、《宪法》、民政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教育以及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坚定了党员队伍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3、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坚持把扶贫与扶发展相结合,与扶基层党建相结合。积极协助“三联三促”结对村、后进共建村村间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机关33名党员与结对村困难群众、党员家庭结对帮扶机制。
1、起草《__区救急难救助办法》。推进“救急难”转介服务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构筑物质、精神并重的多种救助方式。
2、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城镇低保标准比上年末增长10%,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标准75%。
3、提升减灾救灾能力。全面完成86个新增避灾安置点标识牌设置工作;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4个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着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1、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星级”化管理,按照三星级标准,每年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2万元的运行经费补助。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确保全区2%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全区1400多位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2、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抓紧启动__爱心家园项目(列入2015年重点工程项目),改变我区目前没有一所上档次护理型公办养老机构的局面。启动__镇敬老院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郭溪养老养生等项目的投资,争取早日落地。
3、积极引进“养医结合”新模式。重点扶持温州万福养老护理中心;推动__医院转型为养医结合服务机构。
4、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49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农村广覆盖。新增15家老年食堂(或助餐点),缓解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就餐难的问题。
5、推进养老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委托第三方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养老需求方面进行评估。
6、推进养老专业队伍建设。力争2015年拟新增持证养老护理人员125名、家庭养老护理员1900名,进一步壮大养老专业队伍。
1、扎实开展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健全完善基层、提升农村社区建设,建立社区负责人例会制度,制定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方案。以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村干部进行分批培训。拟在新桥街道成立新社区。
2、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管理。做好社会组织评估,对优秀社会组织进行表彰奖励。深入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编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开展社工机构示范单位和品牌项目创建,提升我区社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3、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工作,规范社工登记管理体系和年度市级社工资格评审工作。
1、完成公墓年检工作。深化“综合安置型生态墓地建设”机制,通过完善公墓销售月报表、基本墓穴及公益墓穴季度建设任务报表等形式,确保“三三四”制落实到位。
2、开展公墓星级评定工作。根据公墓总体规划及基础设施、公墓绿化美化、经营管理等三方面进行细化量分,评定公墓1-5个星级标准。
3、构建多层次惠民体系。出台免费骨灰墙、骨灰堂服务政策,以满足群众的骨灰安放多元化需求,逐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
4、做好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工作。在新桥、__等镇街开展党员、公职人员带头推动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并计入该镇街的年终考核。
5、加强殡葬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殡葬执法人员的管理能力建设,组织面向区、镇街管理干部和殡葬协管员管理能力培训。开展面向殡仪服务人员和公墓管理人员的行业标准教育培训,加强殡葬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
1、营造双拥氛围。开展军地共建双拥摄影展、青年企业创业分享进军营、英雄事迹巡回展等系列活动。着手准备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的前期工作。
2、落实优抚政策。着手开展让“关爱与优抚同行”政府购买服务中期评估工作。开展“夏送清凉”活动。全面落实2015年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3、做好安置工作。做好2014年转业士官安置工作和2015年退役士兵接收工作,完成全年转业士官安置任务,大力宣传退役士兵创业货款财政贴息优惠政策。
1、扎实开展老龄工作。科学规划未来五年老龄事业发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继续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区创建。启动第二轮的“敬老文明号”创建,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和“慈孝大宴”活动。做好老年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老龄宣传和文化教育工作,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2、加强区划地名工作。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补更)工作,加强普查成果转化运用。
3、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继续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工作和年度检查工作,对部分社会组织进行实地抽查。
4、巩固婚姻登记规范化的成果。继续完善婚姻登记
档案资料,提升婚姻登记整体服务水平。5、增设中福销售大厅。年底前完成新设大厅装潢并试营业。
1、按“三严三实”要求涵养道德,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发扬求实作风和奋斗精神,熟练掌握专业政策、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知识,增强改革发展底气和攻坚克难能力。
2、按“三严三实”要求履职用权,全面提升依法办事能力。突出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导向,广泛听取意见,调整和出台重大民生政策。把握便民利民原则,加快理清民政部门“权力清单”,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上网公布资金安排使用。
今年是为雷锋同志题词52周年,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实施22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经研究决定在3月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传承雷锋精神,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在校内形成奉献、进步、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
学雷锋,我们在行动
三、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雷锋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活动主题,通过组织观看电影、撰写心得体会和征文、组织演讲比赛、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和签名仪式等形式,缅怀雷锋,感悟雷锋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将雷锋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实践中,增强认知认同,做到知行合一,提升雷锋精神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责任主体:院团委,各系团总支(至少开展一项以上宣传教育活动)
(二)集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以各班级团支部为单位,以看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谈雷锋精神为主题,引导团员青年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各具特色的团日活动,分享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传递雷锋正能量。
责任主体:各班级团支部(全院团支部均要开展)
(三)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各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动员志愿者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1、大力开展建设文明校园志愿服务。积极开展文明进学校、美化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纠正陋习,增强道德意识与文明修养。抓好校园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前往教室、教学区(含图书馆)和宿舍、食堂等学生生活区开展文明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严格校规校纪和大学生行为准则。
2、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根据市文明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引导、联点共建、社区服务、送文艺和送文化进社区等志愿活动,为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柴加火。
3、大力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利用 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低碳生活,鼓励垃圾分类,倡导资源节约,参与节水节电、义务植树、公园绿地和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背街后巷、社区楼院、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清除卫生死角,营造优美环境。
4、大力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深入敬老院、福利院、特教学校和社区等地方,广泛开展敬老爱幼、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五保户以及城市高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去关爱,注重精神方面的关怀,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责任主体:院团委、各系团总支(开展志愿活动不少于两项)
(四)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根据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参与学雷锋情况,系统总结活动成效,评选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公开通报表扬。
责任主体:院团委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宣职人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月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团员青年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各系团总支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