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站传输、3G、MSTP、PTN、网络优化、基站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24-02
一、3G移动网络基站概述
3G网络,是指使用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线路和设备铺设而成的通信网络。3G网络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手段相结合,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二、基站开通各专业工序配合
1 核心网对基站开通的配合
核心网肩负着无线通信信息交换、业务处理等功能,是无线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基站开通而言,需要核心网和网规网优配合,规划无线小区等重要参数,并指定核心网和无线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核心网作为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可以在无线侧网络建设之前自行启动,并根据无线网络的规划规模进行设备、系统、参数的预先配置。在单站开通管理体系中,基站开通小组会根据无线网络建设进度,预先制作基站开通计划,并将该计划按照先后顺序下发核心网规划小组,由网络规划小组预先做好各基站的物理接口预占,以及数据申请配置工作,以便单站开通时能够马上通过核心网络进行数据下载、拨测等测试。
2 光缆专业对基站开通的配合
光缆是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连接的物理桥梁,是通信建立的必要条件。在单站开通体系中,基站开通人员摒弃了以往按照任务单作业的方法,根据基站建设的实际情况,安排基站接入光缆的设计、出图、施工、成端、跳纤等工作,保证整个物理传输链路的通畅。
3 传输专业对基站开通的配合
传输专业是在光缆物理链路通畅的情况下,通过传输路由规划的方式,保证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的传输数据稳定、正确无误地传送。和无线网络建设也相对独立,基站开通人员可以根据其特点对基础开通的配合工作做一实施。
三、基站传输接入网络优化手段
1 链型网元入环
链形网络没有保护;设备掉电、光板、光缆故障等都会导致链上各站业务都中断,网络安全隐患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是采取整合光缆网络资源,利用庞大的2G\3G光缆进行优化组合。
2 光纤同缆的优化
光纤同缆是由于光缆资源不丰富或者布放路由受限造成,这类问题往往被忽视,在传输网管上我们看到合理的环形组网,一旦发生光缆中断时,却发现许多基站断站。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摸清现网光纤使用情况,再利用我们丰富的光缆、管道和杆路资源进行优化。
3 光缆同路由的优化
对于我们的一些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基站,由于光缆路由所限,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双路由,但是我们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做到不同管道、杆路的光缆。
4 环网过大的优化
由于3G基站高带宽的要求,以及伴随着基站内承载室内覆盖、集团客户等业务的增长,对于我们3G传输接人环网有了明确的要求,网元数量一般小于9个,对于市区基站开放许多室内覆盖业务的站点环网节点数量一般小于6个。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新加基站人环,我们将适时进行拆环。
5、MESH组网的优化
随着传输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积累和完善中。ASON技术在传统SDH技术中引入了动态交换概念,增加了业务的多种保护和恢复方式,能够有效抵抗网络多点故障,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服务等级。并且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增强了电路的快速配置调度能力。同时,有利于网络的升级和扩容,能够实现更灵活、更安全的MESH组网。通过分析对比,我认为我们的基站传输网络具备MESH组网的基础条件:光缆网状多路由,一些基站网元能保证有3个以上的光缆维度。但是我们的业务颗粒较小,基站3G传输的速率为622M,业务多是VC12颗粒。所以我们不具备条件引入ASON,而且其高昂的设备价格也不是基站传输所能承受的,也不符合我们网络优化的原则。可是我们就是想优化网络,使其提高抵抗网络多点故障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ASON的思路,进行MESH组网,人工进行业务倒换方向。
6、PTN组网的优点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总之,PTN可以看作二层数据技术的机制简化版与OAM增强版的结合体。
四、3G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分析
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方面,我们提出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管理构想。根据我国规划的3G频段同时考虑未来2G频段的合理利用,应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3G频率分配规划,在此基础上,组织3G运营商采用“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进行3G基站站址的规划。
1 原则性
3G基站应以移动通信基站集约化、景观化建设为原则。各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制度要求,对不同区域的建设应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网络建设的区域可分为密集居民区、一般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公路、郊区等。
2 演进方案
(1)前期
运营商依托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使新建开发区及城市的基站网络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相一致,对网络实行统一建设规划,采取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案,充分实现移动通信基站网络资源的共享,如站址共享、机房共享、基站铁塔共享等,实现通信基站的集约化、景观化部署。
(2)中期
运营商以改造现有网络为主,采用3G基站子系统进行GSM网的扩容,加大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的力度,改造基站网络的建设力度,充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后期
通过前、中期实行基站网络建设与城市发展统一规划,使各运营商室内覆盖系统实现共享,对已有网络进行更新改造,至后期可向着建造完整的精品、集约化的基站网络发展,并基于实现业务竞争的理想方案。
3 统筹管理
(1)政府部门
对规划、土地、建设、市政等政府部门间要实行统筹兼顾、及时协调、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公用事业建设前置实行审批等相关措施,实现对移动通信基站全方位的管理。
(2)运营商
协调促使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局面,制定相关共享实施政策制度,如建设基站资源必须满足的技术、规格、机房要求等,租赁资金的合理性,基站设备障碍维护的责任归属等。另外,为防止通信市场垄断的局面,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反垄断的力度,建立公平、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
(3)群众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在国家统一管理下进行的,符合环保标准,消除群众对电磁辐射的抵制情绪。同时,对于已存在的抵触情绪应该主动积极疏通引导,避免产生过激行为,如可建立相关投诉部门,使群众能够找到了解移动通信信息、舒缓情绪的途径。
总结:
传输网络优化就是通过深入分析网络现状和业务类型,从网络结构、承载业务、带宽管理和调度等多方面,提出对新建网络的合理规划方案以及针对现有网络的优化整改方案,达到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利用率的目的。为3G作好充分准备,我们应对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和社会矛盾做好深入分析研究,尽早制定出科学的基站规划方案及管理策略,确保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一心,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危险品运输车辆现代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运输危险品的车辆是由普通车辆经过简单改装而来,对于危险品缺乏切实有效的隔离防护处理措施,易造成危险品泄露或变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处于节省成本等原因,装载危化品不按规定操作,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管理上的漏洞,以及客观原因等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2]。运输过程中对于危险品的掌控仅由驾驶员一人负责,驾驶员可能缺乏在紧急情况正确处理危险品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在城际间道路上,技术指导和救援不能及时到达,驾驶员若采取错误的施救措施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近年来,车载监控设备发展速度较快,危险品运输企业普遍采取车载嵌入式监控和车辆行驶记录仪的方式来监控运输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行驶路径,通过GPS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通信,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对城际运输车辆监控的能力。但监控系统构成比较简单,系统各部分是独立工作的,只能进行基础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处理缺乏时效性。存在诸如定位精度不够、定位有偏差;山区间信号覆盖强度不足,数据信号丢失等问题。实时监控能力的不足可能造成对潜在隐患发现不及时,增加事故发生风险,若事故在城际间的道路上则会延误最佳救援时机。另外,对于运输危险品的实时监控、危险实时预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特点是感知全面、传递可靠和智能处理。物联网典型体系构架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结合城际危险品运输实际需求,每个层级有各自的功能划分。感知层由各种有感知功能的传感器和检测器组成,包括监控记录摄像头、GPS全球定位系统、RFID标签及读写器、胎压监测器等设备,用于识别和检测运输车辆的胎压、车速、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行驶路径等指标,也用于监控所运输危险品的实时状态,如液体和气体浓度、温度、压力、有无泄漏和变质等指标及状态。感知层用以采集各项状态信息,是物联网体系的基础和信息来源。网络层对感知层的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传递,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及无线局域网等基础网络设施进行传输[3],如3G/4G/Wi-Fi等技术手段。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信息数据的传递。应用层用于连接物联网和用户,将物联网技术结合到实际的危险品运输行业中,对资源加以整合开发利用,使行业专业应用实施智能化,推出更为全面具体的低成本且高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案。
3系统中主要应用的物联网技术
3.1传感技术
主要指各类传感器,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车辆及危险品的物理信息及指标,它是构成物联网的基础单元。目前最新的MEMS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主要应用的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速度及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阀门开关传感器和泄露浓度传感器以及其它MEMS传感器等[4]。
3.2物体识别技术
RFID技术是物体识别技术的代表,RFID读写器能自动识别读取RFID的标签信息,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能高效识别运输车辆身份和所运输危险品的类型等各种基本信息。具有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动态实时通信等优点。实现对车辆及危险品的智能监控。
3.3位置识别技术
GPS是目前较为成熟,运用范围广泛的定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比重达到40%以上。GPS定位系统具有在轨卫星数量多、定位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我国研制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逐渐趋于成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较于GPS具有通信和目标定位等新兴优势。
3.4地理识别技术
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分析处理以及输出空间数据的能力,将GIS系统与车辆运行情况相结合,提供车辆位置可视化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3.5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3G标准的TD-CDMA技术已经成熟,最新的4G标准的TD-LTE技术相较于前几代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上有很大提高,100MB的理论下载速度、50MB的理论上传速度,能够适应高速移动的车辆的数据传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且可以与云端存储完美结合,随着网络覆盖的广泛化和深入化,4G技术能够胜任物联网的数据传输需求。
4城际危险品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结构
城际危险品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为车辆及危险品综合工况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远程监控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实现对危险品状态的监测与安全预警、位置跟踪、运输过程信息记录等功能。安全监控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4.1车辆及危险品综合工况信息采集系统
城际之间道路形式多种多样,有路况良好的国道及高速公路,也有路况差的乡道县道等道路。运输空间跨度较大,距离少则一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在复杂的道路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长距离长时间行驶,对车辆及危险品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车辆工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完成车辆车况的采集和集中处理工作,是整个车载系统的核心,该系统由各种传感器和数据变换设备组成[4]。根据制定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对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度、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以及车辆所在的道路环境,气候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所运输的危险品的温度、湿度、浓度、震动情况以及是否泄漏等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于驾驶员和车辆前方的路况使用摄像头进行录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驾驶员和监控指挥中心,如果有信息数据的异常情况和检测导致危险的因素,驾驶员和监控中心能及时做出反应,排除安全隐患。若运输车辆已经发生突然事故,系统也能及时通报驾驶员和远程监控中心,给出发生问题的原因,为监控中心迅速派出救援和指导驾驶员正确救灾提供便利。车辆及危险品工况采集流程如图2所示。
4.2信息数据传输系统
通过卫星及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使采集的信息得以传输到驾驶员端和远程监控调度中心,同时使车辆控制终端和远程监控中心实现实时通信。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3G技术,加上北斗系统作以辅助。能够有效传输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数据,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信息传输速度以及信号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快速的信息传输速度和高强度的网络信号是紧急情况下指导及救援的重要保证。3G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很高,在传输数据和声音速度上相较之前的GPRS制式网络有了质的提升,适用于对于采集数据的传输和紧急通话。随着3G网络覆盖面的加深和4G网络的普及,即使在城际间复杂的地形中,如山区之间和隧道内部,都能保证信息和数据的顺利传输。若在通信网络不佳的极端条件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紧急通信,驾驶员通过车载终端能及时与远程监控中心取得联系,同时能标定运输车辆及危险品所在位置,作为常规通讯手段的辅助和保障,多重手段保证通讯不中断,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排除危险。
4.3远程监控调度指挥中心系统
远程监控调度指挥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起到信息汇总、数据分析、通信传输、信息管理、监控与指挥的作用。通过接收从车载终端发回的信息数据,随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行驶状态诸如速度、位置、海拔高度等信息,通过摄像头和无线网络能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状态,是否有超速及吸烟等违反规定易触发危险的行为。同时能监控危险品的各项参数指标,配置各类服务器、专用的应用管理程序等,用于数据的周转和数据分析以及指导解决方案的导出。配以救援调度系统,结合详尽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运输车辆邻近城市救援系统联动,对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地点及时派出救援力量,规划出最佳路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通过查询事故发生前的车辆及危险品状态的信息记录,加上专业软件技术人员的分析,能推导出事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使得在责任认定时证据充分、更准确更直接,也对后续运输工作方案及操作流程提出警示和整改方案。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