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方针

新农村建设方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方针

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村庄;规划方法

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的在于建设可以让全国9亿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成果的新型社会。城镇村庄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在农村的一个平台。各级政府要积极的利用这一平台,在农民生活及农村生产中发挥更大的效能。切实的加强城镇村庄的规划设计,不仅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1 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背景

1.1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在科技、文化、产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在此过程中暴露了相当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紧张等严重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及城镇地区,城乡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以指导城镇村庄规划方法的实施。在城镇村庄的规划中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村庄的发展模式、积极的引导城镇以及村庄的建设活动,将城镇村庄的建设推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要求加大对于农业、农村的投入,建立起来寸进农村以及城镇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以各个村庄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以及发展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2 城镇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设施不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缺位

城镇村庄的道路、堤坝、以及商铺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经常的出现杂乱差的问题;偏远的农村更是由于甚至没有动力电,碾米、磨面只能手动,或者乡村公路处于失修状态,路况很差。许多的乡村通信很差,手机信号不稳定,花费虽然便宜,但是月租却很高;此外电视信号以及自来水的普及率也很让然担忧。

2.2 村庄建设无规划,无规范操作

由于农村的建房多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房址的选择,也很少考虑左邻右舍的方便性。并且由于农村的院落往往用高墙圈起来,建成独立的院落,更不可能整齐。因此也就造成了农村建筑的无序、凌乱以及土地的利用的无规律,减少了耕地的耕作半径。即使是城镇也很少考虑到规划,所有者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偏好进行自主的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垃圾处理不规范,从而直接的导致城镇容貌的混乱。

2.3 村庄建设土地集约化程度低,浪费现象

由于城镇村庄的建筑多以道路为准成线状展开,公路建到哪里房子就跟到哪里,并且多存在无规矩的盲目建房现象,使得村庄外延扩张,甚至形成了空心村。有些建房户没有经过审批以及进行旧房的拆除就进行新房的重建,从而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给耕地的管理带来压力以及影响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应于新农村建设的城镇村庄规划方法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规划意识

对于城镇村庄进行建设规划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但是许多的农村居民由于抱有老观念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镇村庄的规划存有抵触以及怀疑思想。因此很有必要对基层的干部开展培训教育,指导他们对本村的农民进行教育,使得他们真正的了解到城镇村庄的好处以及看到城镇村庄的新面貌,从而调动他们配合城镇村庄规划的积极性。

3.2 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农村的规划建设是由村委会、村代表以及县乡政府及其它单位、部门参加。每一个村的建设规定应该由乡村两级共同制定,所制定的规划要实行跨及审批,即村庄的建设规划要实行跨级审批制度。并且城镇村庄的规划要在批准后向村民公布,并组织村庄建设开发公司到农村投资。

3.3 建立统一管理体系, 集中实施规划

加强建房规划法规以及使用土地的制定,加大对于违法建筑及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并要充分的发挥司法、建设以及土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适合于城镇村庄土地的房地产管理法,强化土地的有偿使用费用的征收,并把村庄规划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3.4 根据城镇村庄类型因地制宜

城镇村庄可以根据村庄的主导产业或者资源现状分为工业型、保护型、旅游型以及养殖型;也可以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分为乡村型与城郊型。而实际上某一个城镇村庄并非独立的属于某一个村庄类型,一般是几个类型的综合。为此城镇村庄的规划不能教条的照搬界定的村庄类型的规划依据。

3.5 产业引导与村庄建设相结合

新农村背景下的城镇村庄的建设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风貌的整治或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的引导。通过分析城镇村庄的优势特点,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特色的产业作为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城镇村庄的建设要具有现实性及针对性,全面的分析城镇的资源与优势,制定城镇的主导产业以及方向。

3.6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并重

新农村建设与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并重需要统筹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近期规划中也要将城镇村庄的长远发展纳入考虑分析的范围。具体说来就是在考虑农民需求时,分出轻重缓急与主次,编制方案时做到统筹兼顾。进行近期投资时要详尽的列出投资的金额与项目,对于长远的投资要进行全面的规划与估算。

3.7 加强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城镇村庄的规划是一直未被我国的规划重视的“短板”,由于村庄的规划需要实效性以及实施性很高的规划方案,急需与公共产生互动。在城镇村庄的规划实施前可以通过问卷、座谈或者倾听的方式让民众参与进来,并通过专业的整理与分析形成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农民作为自己村庄的使用者、居住者以及建设者,也是与规划方案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一方,他们对于规划实施的效果最有发言权。让民众了解规划的蓝图,在实施中听取意见,从而搭建符合民意的新农村,切实的提高管理效能。

3.8 重视城镇村庄特色空间的塑造

城镇村庄特色空间指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滨水空间、城镇建筑空间、街巷空间等,这是生态环境、民风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的象征。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结合城镇村庄自身的条件,有意识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达到宣传、招商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村庄规划的实施重在因地制宜、保护文化、注重自身特色。只有在对当地城镇村庄有较为充分的理解的前提下才能从城镇现有的资源条件出发,科学的制定规划方法,合理的利用公共政策与产业引导等规划方法来更快的推动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贾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

[2] 胡兵,乔晶.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生态经济,2005,10.

[3] 王广信,迟树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方明,邵爱云.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第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组长要学会办大事

——都匀市坝固镇鸡贾村甲沙三组组长刘仕华访谈录

在都匀市坝固镇鸡贾村,说起刘仕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不翘起大拇指,异口同声的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干的人。因为他被选为鸡贾村甲沙三组组长五年来,全心全意地带领本组群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天斗地,修路筑桥、搞人饮工程、建沼气池、搞户户联防,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根本改变了甲沙三组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得群众的公认和赞扬。他说,自己当组长有个秘决: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小组长就要学会办大事!

20__年8月24日,受坝固镇党委的委托,笔者对该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刘仕华进行了专访,通过对话,使我深有所悟,现将我对他的访谈记录整理出来,让大家共同感受贫困山区的一个小组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勇气和魄力,共同感受刘仕华。

问:村民小组长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人愿意干,你为什么选择当组长?

刘:我们甲沙三组位于鸡贾村西部,现有33户,147人。现有耕地104亩,其中田50亩,土64亩,人多地少,生存条件恶劣。20__年,我被群众选举为原甲沙村三组的组长。大家知道,组长不算什么官,待遇低,活路多,许多人都不愿干,有很多地方的组长都是拈阄排班当的。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自己当选组长,凝聚着乡亲们的信任与重托,饱含了组织的关心与期望,既然乡亲们信任我、挑选我,我就要干出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事。

问:你做了什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事?

刘:什么是我们甲沙三组的大事、实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前提,在我们这样的穷山沟,想办法让群众富起来才是最主要和首要的。为此,我首先想到的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的共识,但说起路,这是我们甲沙三组群众长时间的痛。由于山高坡陡,地势复杂,在其他村、其他寨都通了公路的情况下,我们甲沙三组仍旧没有通路,无论是生产、生活都靠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人挑马驮、肩挑背扛。行路难,导致我们甲沙三组的生产力极其低下,我们花费在走路上的时间太多太多,一早上只能挑两挑粪,如何能发展生产?行路难,严重地制约了我组经济的发展。“甲沙西瓜大又甜,没路无法变成钱”,20__年,我组的西瓜喜获丰收,个大、质优、口感好,但没有路,运不出去,只能靠人挑马驮地运到3里路外的甲沙小学才能装车,瓜贩子想批量收购,但苦于运不出来没有办法,只能望瓜兴叹,许多瓜来不及运就烂在地里了。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选组长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取得村里的支持,号召、组织群众修通连接公路的进寨大路。一开群众会,乡亲们非常响应,修路的积极性高涨。20__年,就修通了进寨的毛坯路;20__年12月,在镇、村支持、帮助水泥的情况下,我组又将进寨路扩宽硬化,33户群众每户集资930元,并投工投劳、打砂、放炮、碎石、磋平路面,集中两个月,扩宽硬化了3米宽的进寨水泥路面主干道2600多米,到各家各户和主要生产生活场所的分支路1300多米,到甲沙渡口的道路400多米。在扩宽硬化路面的过程中,群众的积极性高涨,韦隆华主动撤了一间房子,让路加宽;潘化香、陈德章等户主动贷款交集资;腊月27,其他寨子在杀年猪准备过年时,我们全组群众还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组的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了,车子进得来,货物也出得去了,路——为我们甲沙三组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通过修路这件事,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说的:“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村组干部,不能靠嗓门大,更不能靠脾气大,而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中装着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就会信任你、支持你。为此,我当组长的干劲更大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20__年,在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我组群众通过集资和投工投劳,兴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将自来水牵进了各家各户,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目前,在镇里的支持下,我组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沼气池,全组群众有个共同的心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我们寨子建设成了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问:听群众反映,你们甲沙三组治安非常好,几年没有丢过什么东西,主要是户户联防搞得好,现各村的治安难点就是户户联防难搞,你们是如何做的?

刘:电视、报纸上说“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句话还是千真万确。自己辛辛苦苦挣钱买的牛马,一不小心被小偷偷去了,就丢了半边家当,这是何等的痛心啊!我们鸡贾村地处坝固与丹寨龙泉、三都普安的边界,治安形势复杂,历来偷牛盗马的案件较多。在抓经济的同时,如何搞好村寨治安,防火防盗,这是我们当村组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搞好治安?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户户联防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方式。20__年起,在镇、村的要求下,我组认真的开展了户户联防工作,传牌排班,每三户守一天,并大家约定:全家外出打工的,自己找亲戚朋友替,或请租种自己田土的人代替,分粮食时自己少分一些;当班守夜的人家必须认真负责,从当天中午12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生人进寨要过问,若发生牛、马、猪等大牲畜被盗,值班守夜的人员负责赔偿。户户联防开展以来,我们甲沙三组治安稳定、社会和谐,从未发生过被偷现象。

问:现在农业税取消了,义务工取消了,许多地方搞公益事业都很难组织群众,你们做了这么多事,是如何发动、组织群众的?

刘:无论是修路、搞人饮工程、沼气池建设还是户户联防等公益事业,我组的群众都是积极参与的,以前也有个别人对公益事业不闻不问,无论村组干部如何做工作,都不愿参与公益事业,就想坐享其成,后来他家有任何事,全组的人都不上前帮忙。直到他家后来有白喜,他到各家各户磕头认错后,大家才去帮他抬人上山去埋。现在,他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无论什么事都冲在前面。有此教训,全组群众达成一种默契:谁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全组群众就孤立他。有此共识,我组现在无论搞什么公益事业,大家都是一呼百应,积极响应。当然,这是农村传统道德习惯的力量,是一种淳朴的民风,公益事业要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关键还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的是群众关心的、需要的事业。

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第3篇

一、总体工作要求:

理顺枫木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注重宣传,体现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深入枫木村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工作计划。(4月5日以前完成)

2、积极推进新村建设。年内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共对周边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重点是要加强与责任单位、帮扶单位、新村项目工程承包人的沟通联系,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把关新村住户立面装饰工程,督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及沼气室建设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务站的软硬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到第三层,配备电视机、vcd、电脑、课桌椅等,实现“三电合一”(电视机、电脑、电话),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枫木村培训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种养科技知识,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平台。

4、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站的作用,组织举办3期以上农民培训班。一期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种养适用技术培训班,要围绕枫木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桑蚕产业、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众真正获得科技实惠。(12月底以前)

5、组织申报并实施《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科技示范》项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项目立项申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枫木村资源产业的形成和科学发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项目申报材料)

6、策划包装枫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务站。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实内容、重新策划、设计、上墙;制作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务站挂醒目的牌匾。

7、策划建造宣传窗。策划建造一个长10米,高2.5米的宣传窗,主要用于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以及枫木村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8、配合河池镇党委、枫木村委抓两委换届选举及其他工作。

9、做好总结汇报和宣传。认真做好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结汇报工作,特别是总结好“1+1+1“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争取河池日报社和河池电视台有几篇报道。

按照市委的要求,今年河池市科技局继续选派干部下枫木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了更明确今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工作要求:

理顺枫木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注重宣传,体现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深入枫木村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工作计划。(4月5日以前完成)

2、积极推进新村建设。年内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共对周边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重点是要加强与责任单位、帮扶单位、新村项目工程承包人的沟通联系,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把关新村住户立面装饰工程,督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及沼气室建设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务站的软硬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到第三层,配备电视机、vcd、电脑、课桌椅等,实现“三电合一”(电视机、电脑、电话),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枫木村培训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种养科技知识,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平台。

4、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站的作用,组织举办3期以上农民培训班。一期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种养适用技术培训班,要围绕枫木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桑蚕产业、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众真正获得科技实惠。(12月底以前)

5、组织申报并实施《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科技示范》项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项目立项申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枫木村资源产业的形成和科学发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项目申报材料)

6、策划包装枫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务站。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实内容、重新策划、设计、上墙;制作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务站挂醒目的牌匾。

7、策划建造宣传窗。策划建造一个长10米,高2.5米的宣传窗,主要用于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以及枫木村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8、配合河池镇党委、枫木村委抓两委换届选举及其他工作。

9、做好总结汇报和宣传。认真做好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结汇报工作,特别是总结好“1+1+1“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争取河池日报社和河池电视台有几篇报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局领导班子由韦乃伟副局长分管,具体由苏为民同志抓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每月下村20天以上。

2、进一步争取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帮扶单位的支持。

3、加强与自治区科技厅的沟通联系,着力推动“1+1+1“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开展。

关于工作计划的更多文章:

公司业务员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财务工作计划(医院财务篇)

2010年党员开展创先争优规划

烟草行业争先创优工作计划

中学求新创优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党支部创先争优工作计划

县关于投资软环境建设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农村规划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会议中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新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地进行新农村规划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人居环境。”

一、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及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调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积极投入到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从2007年至2013年从事新农村规划实践有六年,涉及到155个新农村规划。

1、新农村规划特点

(1)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新农村规划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进行规划实施,深受基层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老百姓的支持,为规划设计初期的现场测量和调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

(2)在设计质量的要求上也较高,程序也相对规范。前期调研工作中多次深入现场到各村收集基础资料并与村民讨论交流意见,按照现场收集资料、方案交流、听取市镇村领导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组织地级市专家评审,后交市政府审批的流程。可见其操控性之强、科学性之严谨。

2、新农村规划的不足

(1)新农村规划从图纸到实施执行过程中成活率低。主要体现在两个现实问题上:一是目前我国农村村民经济结构组成上,不依赖于原有的种植为支柱产业,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基本上有30%~50%的人口都以外出打工经济为主。这种经济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比种植营生带来的利润要高许多。而经济的积累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大部分村民选择去市内、镇区购房。原有村辖人口在不断减少,在原村落建房的村民数量下降。二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面貌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建房的成本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居民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在规定的中心湾选址上建房的可实施性不强。

(2)新农村规划对国家实施村村通的浪费。这几年国家为我国农村建设采取了很多好的举措,村村通更是最直接的解决乡道与村的衔接问题。但在规划的农村一般选址较集中,新的村庄人口较多,那些拆迁的村庄原本应是退宅还田,但原址的拆迁和拆迁后的建筑垃圾处理都是遗留问题。目前调研的结果大多是原址荒闲,而新址又大多占用农田,耕地减少,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相驳。其次原村村通的道路将随着村庄的搬迁而遗弃,是建设投资的浪费。

(3)新农村规划定位上求新求异。以特色为主是设计的精华,但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规划的科学性。笔者在从事的农村规划实践中发现许多乡镇都没有进行乡镇总体规划或规划修编。对镇域各村庄都缺乏体系规划,村庄性质和人口规模更谈不上科学的定位。在没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从事村庄规划与整治,其科学性何在。

(4)新农村规划的投入不够。由于规划设计费投入不够,导致在地形测量过程中对地貌的测量不够精细。由于对地形起伏变化表达不精确,在从事规划设计时对地处丘陵地带的乡镇来说,道路体系规划和竖向设计缺乏有力的依据,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会带来很多的阻力或者重复投资。

另外,当前湖北农村住房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缺少规划指导,住房选址不当,村落布局分散;二是缺乏质量监控体制,住房建设质量粗糙,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缺乏配套资金,公用配套设施不全,人居环境改善的力度不大;四是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存在土地浪费和侵占耕地现象。还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供水安全,垃圾处理等等。科学发展观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

从上述的不足中可以看出目前新农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要改变那种“规划纸上画画,领导夸夸”的不良影响。笔者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值得探讨和借鉴。

第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原则和依据,补充上位规划的分析,加强城乡统筹的研究。应从镇域、县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分析发展乡镇建设的有利条件,村庄的选址和规模应进一步论证,充分考虑村民生产建设活动的合理半径。以上位规划为先导,在镇域体系规划中对各村庄人口、性质、用地规模、发展方向予以明确定位。以镇区为中心,形成各组团,改变每个村独立发展的格局,这也是农村逐渐向机械化发展所需,更为将来村庄发展节省规划投入、建设投资的强有力的举措。

第二,完善基础资料,征求土地、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意见,规划应符合行业规范和地方政策。大力提倡民间集资开发或民间私企投资经营。但要提高建筑质量、控制外观形式和施工现场管理,在环境设计上、空间特色的形成上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和设计者的见解。

第三,在规划平面布局上引导镇村和村民破除沿路平行布置建筑的规划设想,明确道路控制安全距离。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基本理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结合地域条件,考虑方便居民生产生活,集中布局。一方面,协调好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创造一个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坚持结合现状和自然条件,结合本村民风民俗、农民的生活习惯,体现村庄的特色风貌。设计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有特色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之路。关注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乡土建筑遗产和景观的保护和继承,对农村现存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的关注。要为农民创建适用、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给水、排水工程,利用能源,搞好村庄绿化,建设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新农村。

第五,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尊重村民意愿、维护村民利益。设计中以人为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六,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细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对水源选择、管线布局、经济论证等内容的分析,校核有关技术指标。规范图纸和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增强规划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三、结论

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以城乡一体化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当地地域与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景观生态条件与旅游资源,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物理气候状况,创造性地展现与传承地方民族传统、民风民俗和人文历史,积极探索出适应当地的规划模式。新农村建设应力求在促进产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延续地域人文特色等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规划实施措施上加强规划执法管理工作,健全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强调总体规划、建设的法律、标准和准则以及相应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照章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规划、建设的审批和修改的办法、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认真做好规划的宣传、解释工作,树立“城镇意识”,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把城镇建设和管理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监督实施的制度,使人人为城镇的发展出力、献策。

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应实行农业立镇、富民强镇、科教兴镇的战略方针,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生产基地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逐步向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迈进,形成以枣、蔬菜、养殖等加工三大支柱产业,走特色农业之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繁荣第三产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镇区规划发展时结合地形地貌,强调生态化、人性化理念,保持水土和原始植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各镇的历史文化,在整体的城镇建设上体现镇域特色。围绕“品牌、规模、效益”,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营造优美的环境,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利用镇区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等,创建新品牌效应,树立特色农业新形象。面向新世纪,以现代化高标准为目标规划和建设城镇,把各城镇建成为有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布局结构,有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有良好的生态和景观环境的城镇。通过城镇建设和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力求城镇布局合理,功能多元化,环境优美宜人和城镇设施高效完善。使各镇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城镇。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新农村建设方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87-2

0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历来对农村问题高度关注,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投入充分的精力。为及时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特别是进一步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期盼,我们黑龙江大学课题组对省内14488个村屯新农村相关情况组织细致的统计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刻分析。

1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现状

黑龙江省多年一直坚持确保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增收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持把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加大“三农”资金投放,工作重心向“三农”集中,其他要素向“三农”整合。

近几年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持续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对农业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去年全年省级投入“三农”专项资金93.4亿元。农机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成果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日渐提高,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新农村建设试点也深入推进,重点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集中解决了4000个村屯,2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00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4%,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均超过原定目标。,县乡两级文化体系也基本形成。在国家“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策的引领下,农民乘惠民政策的顺风车,积极购置家庭必须品和农业生产工具,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基层财政保障逐步完善,逐年提高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明显好转,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全省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

通过我省近几年的综合发展,可以看出,我省新农村建设初步取得并高于预期效果,随着发展与改革的深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项目和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进一步科学有效的考察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我将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省新农村的基本情况作适当的分析。

2 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这里根据黑龙江省省情和全国新农村评价经验,将二十字方针引申为包括农业人均产值,人均耕地面积等各23个具体指标,从而有助于具体问题的量化与分析:

2.1 多元回归分析

对于收集的23个具体指标,我们通过做相关分析发现,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接近于1,说明个指标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做回归分析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使结果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23个具体指标综合成了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已经能够代表总的的98.97%。将这四个主成分记为P1,P2,P3,P4。现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综合指标P1,P2,P3,P4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做多元回归,建立模型Y=a+b1P1+b2P2+b3P3+b4P4。

得出回归模型,人均纯收入

(var2)= 94.0957+1.4776p1+0.0045p2+1.0995p3+2.1428p4;

由于模型中p2不显著,去除变量重新拟合得到(图1):

(var2)=99.4539+1.4778p1+1.0989p3+2.1419p4。

图1

将08-09年数据回带到原模型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表2):

由于我省从04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将08,09年的数据带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分析,发现两年的实际值均大于预测值,这说明,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好于预期,效果显著。

2.2 聚类分析

下面选取新农村指标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20项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住房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覆盖20字方针的指标)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做聚类分析,根据结果上PSF、PST2和RSQ值及CCC值的综合分析看,我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大体可以分成四组:

(一)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江苏。

(二)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河北,内蒙古,湖南,吉林,黑龙江。

(三)江西,湖北,山西,安徽,四川,河南,海南,重庆。

(四)广西,宁夏,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青海,。

这也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从分组上看,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与临近省吉林辽宁有很大的相似性。

3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特征分析

3.1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虽然具有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方面的优势,但重化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将越来越受到资源枯竭的约束,而农业资源的优势会日益显示出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农村发展水平有较多相似性。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黑龙江省的支农政策和工作力度逐步加大,黑龙江作为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得到国家较多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这些是黑龙江省独有的优势条件。

3.2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不足

3.2.1 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少充足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投入机制,资金支持难以持续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农村金融问题也亟待解决。虽然目前黑龙江有多家面向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调节,商业银行大多转向大中城镇,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渠道日益干涸,严重阻碍了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

3.2.2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技术人才急需加强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但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黑吉辽三省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人才相当匮乏。一些面向农村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不被农民接受,这说明农民文化认知不够,没有技术,使本来受制约的农村建设进行的更加缓慢。

3.2.3产业结构单一,文教卫生有待提高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比重偏大。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都不够发达,显示出弄错产业结构的单一。这种单一的结构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进而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的一些地区,精神面貌还比较落后,缺乏文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这种落后的面貌是我们建设新农村必须改造的。

3.3 黑龙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3.1 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形势 积极履行政府财政职能,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完善相关农业类银行的职能,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多种金融业务形式为后盾,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渐形成各种金融机构体制健全、功能完善、责任清晰、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新农村金融体系。

3.3.2 加强农村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降低辍学率。同时也要遵循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双管齐下的战略方针,只有素质提高了,思想观念才会跟着发生改变,以优异的待遇,吸引外来技术型人才,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也必将会受到明显的成效。

3.3.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产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高质优效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展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农业。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尽早实现现代化,从而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3.4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重视文化体育生活,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生活,培养本土的文化活动带头人,为农村做福利。普及乡村卫生知识,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全省的全面覆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普及科学常识和法律常识,除封建迷信,使农村拥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倡导农民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4 结论

农村比较效益下降,经济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就快不了;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就扛不住风浪的袭击,发展方式传统、粗放,就必然被淘汰出局;体制机制固化,非公有制经济薄弱,整个经济就缺乏活力;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社会就难以稳定。这几年黑龙江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在积极解决着不断涌现出的问题,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上,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先天不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今后的探索中,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定会更上一层台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