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案例

首先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它的历史起源,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1494年,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意大利著名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巨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开创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新时代,标志着借贷记账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账法,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账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的现代含义指的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

一、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把每个账户的结构都设置为“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借方在左方,贷方在右方,以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没有其专门的含义。“借”、“贷”的含义因账户性质不同而不同。在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以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体现出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初或期末余额合计与所有账户的贷方期初或期末合计也必然是相等的。其试算平衡公式是: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就可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四、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经济性质一般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共同类六类。但为了灵活地进行处理账务,也可以设置运用双重性质账户,一个资产类账户若有贷方余额,则表示负责类性质账户,负债类账户若有借方余额,则表示资产类性质账户,这样的账户被称为双重类性质账户,如设置“往来款项”、“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账户。

现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2008年10月创智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向外地某企业购入甲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计40000元,税费为6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6800

贷:银行存款 468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原材料增加了40000元,应记入“原材料”的 “借方”,进项增值税6800元应记入“应交税费”的“借方”;另一方面货款已付说明形成了企业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表明企业的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2)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20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反映投入资本的增加,应记入“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反映银行存款增加,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与资产同时等额的增加。

(3)该公司由于季节性储备材料物资需要,临时向银行借入50000元,存入银行期限为2个月。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反映公司借款的增加,记入“短期借款”的“贷方”;另一方面反映公司存款的增加,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表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等额增加。

(4)公司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归还外地某企业材料款46800元。

借:应付票据 46800

贷:银行存款 468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公司商业汇票到期付款,应记入“应付票据”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说明企业银行存款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表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的减少。

(5)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10000元。

借:应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企业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付账款”的“借方”,另一方面反映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的“贷方”,表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的减少。

(6)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24000元,其中制造甲产品工人工资14000元,制造乙产品工人工资6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1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24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

——乙产品 6000

制造费用 1600

管理费用 2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40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本月份发生应付给职工工资,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说明工资费用增加了的数额是由于制造甲产品、乙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应记入产品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车间和厂部管理人员工资属于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应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7)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银行短期贷款。

借:短期借款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借入款项的减少,应记入“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用企业的资产偿还使企业的款项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

通过以上经济业务情况的分析,体现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反映出了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找出了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规律。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借”和“贷”两字的方向性,因为“借”和“贷”两字只要与账户性质相联系,它们就有了方向性。

第二,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规范性。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必须根据会计准则设置,并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一般有规范的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

第三,工商业企业在“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上,主要以机器、设备以及厂房、建筑物为主要对象,比重最大的是机器、设备。而商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上,主要以厂房、建筑物、柜台为主要核算对象,一般要把交通工具—车辆,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

参考文献:

〔1〕 李海波.蒋瑛 .《基础会计》2011/8 P31-40.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复式记账 财产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用来指引整个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这样看来,在道理上应该先有会计目标,之后才在其基础上建立起会计准则体系。而现实当中,人们先制订了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这些准则有相互不协调的地方,再反过来建立一套理论,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试图“修补”这些具体会计准则。这样一来,会计目标是原本会计应该达到的(即内生的),还是之后为了需要而“外生”的,就有些模糊了。本文从复式记账这一会计本身特点出发,演绎的“推导”出现代会计目标,即“会计是什么样?它能达到什么目标?”,并和现代会计目标的两种典型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实现契合,之后对这两种会计目标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复式记账及其报表结构

    复式记账是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它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在其所着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时流行的复式簿记的原理和运用方法,之后复式记账法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

    与单式记账不同,复式记账要求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必须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比如巴其阿勒在其着作中提出,商人开始经营时需要做的第一个“会计分录”是:将他所拥有的现金金额同时记入“现金”和“资本”两个账户[i]。之后在商人的经营活动中,每一笔业务也都需要同时反映在两个账户之中。这样记账,使经济业务在不同的账户里相互对应相互平衡,从而可以及时反映会计记录的错漏,给商人们带来好处。

    复式记账经历了五百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账户体系和记账程序,成为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下面仅就现代复式记账的最终结果——会计报表展开分析。

    现代复式记账经过日常处理主要产生两张重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左侧列示主体的资产,右侧上方列示主体的负债下方列示其所有者权益。这种结构形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把资产理解为主体现存的那些资源和实物,这些东西来源于负债(所有权归别人)和所有者权益(所有权归自己)。这种理解也就是“资产占用=资产来源”观点。不过,站在主体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主体到底自己“拥有”多少财产?负债是它要还给别人的,应该从财产中扣除,主体真正拥有的财产是“资产-负债”,这些财产是主体的所有者拥有的财富。在复式记账方法下,这些财产被同时记录到报表的两方,即主体的财产(资产-负债)方和所有者权益方。这样,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就变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说“主体拥有的财产=所有者权益”。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上述“主体拥有的财产=所有者权益”右侧的“所有者权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体成立时的投入和主体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经营成果。对于主体成立的投入,由于投入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投入方式也较简单,较容易知道其投入数额。而对于主体存续期间的经营成果,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经济业务比较繁多和复杂,其数额就相对较难确定了。利润表的作用就是计算主体在一定期间了经营的成果。利润表的大体结构就是一定期间的“收入”,扣除这个期间的“费用”,剩下的是主体经过这段期间的经营实际获得(增加)的财产。(当然,现代企业利润表的结构更加复杂,但究其初始状态,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简化。)

    上述形式的两张报表有什么意义呢?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人们追求效用(utility)最大化,而效用最大化往往体现为财产的增加。人们希望自己的财产增加而不是减少,并且关注自己财产的变化。如何知道自己的财产变化情况?会计记账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单式记账再到复式记账,会计记账都在反映人们“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变化”。所以可以说,会计记账的一个动因就是人们希望知道自己财产的变化情况。

    对照上述复式记账的两张报表,我们可以知道复式记账是如何通过报表反映财产变化的。主体的拥有的财产就是“资产-负债”,在复式记账下,这些财产必须严格的通过平衡关系来明确其产生及变化原因。财产的变化是由过去的经营造成的,经营成果先在利润表中计算,再过入资产负债表表达。可以说,复式记账报表的这种结构,就是要通过日常的详细记录把财产的现状和变化情况“硬算出来”。正如美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说,“复式簿记迫使人们以一套适当的账户,来‘算的’现状,……从过去算得现在的会计,不是碰巧的、随意的完成的,而是完全的、有系统的完成的,因为不然的话,两方就失去平衡了”。[ii]

    复式记账是至今为止最完善的记账方法,相对之前的记账方法而言,复式记账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反映财产变化的记账方法。如果使用了复式记账,就可以按照它的规则自然而然的得出财产变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反映财产的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主观的愿望,而是已经由复式记账确定为一种必须执行的“制度”。

    二、复式记账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

    人们关心自己财产的变化情况,复式记账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反映财产变化的记账方法。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个人财产经营的一些情况。

    个人财产按其经营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个人财产由自己经营和个人财产由他人经营。如果个人财产由个人自己经营,他必定会十分关心自己的财产增值情况而在经营过程中精打细算处处小心。此时复式记账的这种“强制反映”似乎还不是必须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先进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和其他记账方法(如单式记账),只是在反映的精确度上有差别,不存在“故意造假”的可能。但是如果个人财产不由自己而由他人经营,此时就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作为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方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作为经营者的受托方时,相应的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就产生了。此时复式记账的“强制反映”制度就非常必要。经营者必须要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全面反映财产和财产的变化,这就提高了经营者造假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客观上降低了所有者损失的风险。这样,复式记账实际上充当了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手段,因此可以说反映受托责任是复式记账本身演绎出来的财务会计目标,它与受托责任观是一致的,也正如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说,“经管责任是复式簿记制的核心”[iii]。

    沿着前文的思路,现代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可以阐述如下: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公司的典型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的财产投入或者汇集到公司这一主体当中,由经营者进行管理,这正是上面提到的“个人财产由他人经营”。这种情况下,首先,所有者关心自己财产的变化,他就只能关心公司的财产进而知晓自己财产的变化;其次,所有者很担心经营者不能担负起替自己管好财产的责任,他就会通过一些途径来了解经营者到底做的怎么样,会计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所以说,会计的作用或者目标就是反映受托责任。

    综上可以看出,由于复式记账,会计本身已经内在的要求必须严格“算出”财产的变化,降低了受托方造假的可能,增强了反映受托责任的有效性,会计方法本身也就体现了会计的目标。而在现代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下,受托责任更加重要并成为客观上对会计的要求。因此,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

    三、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

    从会计本身的角度看,复式记账的内在要求是反映受托责任,建立在复式记账基础上的现代会计及会计报表,当然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反映受托责任。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看,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反映受托责任更加重要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反映受托责任是会计理所当然的目标。但是,“受托责任观要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一般要求有明确的委托关系”[iv],也就是说,把财产交给他人经营这种关系的双方是比较明确和清晰的。现代公司规模庞大,所有者分散,这种委托关系就显得很模糊,所有者很难有效的根据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对其施加影响。此时,所有者就从“委托方”的角色转变成了“投资者”的角色。财产所有者不能主动的影响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但他可以决定是继续选择原有的经营者还是改选其他的经营者,这样来间接的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买卖股票的决策。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策有用观成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另一经典观点。

    可见,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共同的基础是人们对自己财产的关心,其实质是一致的,而二者表象上的主要差别起因于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随着分离程度逐渐加大而不断发展。当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时,无论是反映受托责任还是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目标都是不明显的;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分离,首先让财产所有者关注的,是经营者受托经营自己财产的效果及其诚信问题,此时会计的作用或者所会计目标强烈的表现为反映受托责任;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程度达到难以辨别谁是财产所有者或者财产所有者难以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施加有效影响时,财产所有者只能实现由强势“委托方”向弱势“投资者”的转变,此时的会计目标又强烈的表现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也就是说,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程度逐渐加大,会计目标在表象上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演变(但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四、小结及对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第3篇

一、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形式是将记账凭证的内容按会计科目登记到日记账、明细账以及总账中。因此,围绕如何减少登账,特别是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而产生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分别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及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等五种。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各账之间的核对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但这些核算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化转抄的工作而不能完全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些处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手工处理的局限性。计算机处理采用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即在系统内建立“临时凭证文件”用以存放未记账的凭证,建立“历史凭证文件”用以存放已记账的会计凭证,并不设其他的日记账及明细账文件,需要时可根据设定的条件从“凭证文件”中建立索引读取,分别以总账、日记账或明细账的形式随时输出。

二、账薄的概念与分类的变化

所谓账簿是指根据会计凭证序时、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按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手工会计中账簿属于数据存储。一张新凭证产生后,将其数据按会计科目、金额及方向进行转抄、登记到相应的日记账或分类账中。而电算化改变了这种处理过程:首先是账簿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只不过是根据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统计的中间结果,在电算系统内部根本不存在手工意义下的各种账簿;其次,会计账簿划分为日记账,总账及明细账的必要性已不存在。电算化以后,只要选定一个会计科目,软件系统就可将涉及到该科目的所有业务全部筛选出来形成所谓的账簿,不管这个科目是现金类还是存款类,是总账科目还是明细科目,而且只要对筛选的结果按日期进行排序或索引,所有的账都可按日记账的形式输出。

三、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核算的前提下,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明细账要使用活页账,通过设置不同的账簿来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簿记录不能空行、隔页,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更正法和红字冲销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只要输入的凭证正确,软件系统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以便更详细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采用输入“冲销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似于红字更正法,以便留下修改的痕迹。

四、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手工核算形式下会计人员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试算平衡的检查;凭证的借贷平衡审查;余额、发生额的平衡检查,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分为以组织控制措施为主的一般控制和以计算机控制程序为主的系统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不相容的职务互相分离的基础上。电算化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会计职责的集中,原手工操作下不宜合并的岗位,采用电算化后可以合并,某些会计人员可能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又负责数据的输出、报送,他们可能熟悉数据来源的相互关系、数据如何处理、分配及输出的使用等方面知识,同时也熟知内部控制的缺陷,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非法的删改处理,增加了人为出现错误与弊端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增加新的可行的内部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的重点将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几方面。按不同的职责划分操作权限,设置操作密码,杜绝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计算机软件。建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以及在排除故障时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五、审计内容随之发生了改变

电算化以后,同样需要审计的监督职能,所不同的只是审计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计算机只会无条件地按给定的错误程序和方法处理有关会计事项,而这些则是肉眼不可见的,这就增加了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global warming, people concern about carbon sinks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economy has surfaced. This article,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theory, takes amount of carbon material movement as the object to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carbon accounting stat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to clearly reflect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carbon credits can be ranked and the amount of carbon credits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purchase,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purchase in carbon trade. It also provides a simple means to control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make enterprises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disclo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关键词:碳会计;碳会计报表;排碳额度

Key words: carbon accounting;carbon accounting statements;carbon credits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46-02

作者简介:毛成龙(1988-),男,河南邓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毛祖丰(1990-),男,江西上饶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1 碳会计核算背景及研究现状

1.1 碳会计核算背景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人们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低碳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深,“碳汇交易”逐步兴起,碳汇的确认、计量与定价的理论和实务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1.2 研究现状 目前,对碳汇产品经济价值、市场交易、流转方式等经济类问题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而涉及到碳汇交易的会计核算方面仍属于前沿问题。2008年,Stewart Jones教授等将与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一系列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与碳固会计(CES Ac-counting),正式标志着其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环境会计分支受到国际会计学界的关注。碳排放与固碳会计主要涉及:碳排放配额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风险核算与报告、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不确定性核算与报告、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信息披露、与碳排放与交易相关的成本管理和战略发展等。 [1]

2 碳会计相关问题

2.1 理论依据 文章所设计的碳会计核算的是关于碳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流成本会计。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变化,变化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变化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物质流成本会计:是用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追踪企业投入生产的所有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关的人工费和其它间接费用的流向,以此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不必要的物质资源损失浪费成本,以期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目的的环境管理会计核算方法。[6]

2.2 会计确认计量要求

2.2.1 碳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分及联系 本文所构建的谈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是独立于企业财务报表之外的需要独立披露的报表,以实物量为记账单位,核算的是碳物质的量的流动变化,而不是财务会计中的资金的变化,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是分离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排碳权所涉及的问题,特别是财务会计中与货币资金有关的排碳权的计量问题等,本文均不讨论。

2.2.2 碳会计目标 通过对企业碳流量的核算,反映企业排碳固碳的实物量的情况,为企业在碳汇交易中应该购买多少排碳权提供了依据,为企业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管控企业碳排放情况提供依据。

2.2.3 碳会计假设 ①会计主体假设。企业应对其自身发生的碳排放量和固碳量进行核算,所以在单独的碳会计核算体系里企业应该是会计主体。②持续管控假设。指碳会计核算体系应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为前提,持续的核算企业的碳流量情况。③会计分期假设。指碳会计核算也需要把企业持续管控的过程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一般以年度分期较为合适。④额度计量假设。本文认为以千克(kg)做为计量单位比较合适,因为在单独披露碳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依据的质量守恒定律,参照的是物质流成本会计,所核算的都是实物量,而非货币量。而且碳汇价格确认计量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内容,已经在传统的财务报表里反映,没有必要再重复。同时这样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不仅可以避免排碳权价格波动对报表的影响,而且以物质单位计量更符合披露企业碳流量真实情况的初衷。

2.2.4 碳会计对象 碳会计的核算对象是碳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额度化的碳物质运动。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产品的原材料购进、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如果物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碳物质,则这些碳物质始终客观存在于加工后的产成品、废弃物或者排放物之中。而用以衡量物品中所包含的碳物质的尺度,我们称之“碳额度”,以“数值+单位”为表述形式,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一样。因此,碳会计对象应具有守恒性、运动性、可计量性三种属性。

2.2.5 碳会计要素 额度化的碳是随着物品形态的变化而转移的,所以碳会计也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分为五种碳会计要素: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本期流出排碳额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碳资产、碳负债、碳权益不同于财务会计中的资产、负债、权益,因为碳会计只是对物质的流动进行核算,没有涉及到资金的流入流出,自然就不符合财务会计中资产负债权益的定义,在碳会计中也只是为了方便而借用这种习惯的说法。

2.2.6 碳会计等式 碳负债=碳资产-碳资本

碳负债=碳资产-碳资本+(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本期流出排碳额度)。其中,将碳负债写在等式左边是因为碳负债的数值是倒挤出来的,并且碳负债是评价的依据。

2.2.7 记账原理 碳会计记账采用收付实现制。

2.2.8 会计计量的可行性 碳会计计量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首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客观上说,物品含碳量是可以计量的,无庸赘述。但是因为碳流量分离的复杂性,数据计量的准确可靠性以及被认可程度就值得商榷。其次,碳会计核算还必须考虑到核算的经济成本,因为碳分离计算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具体的算法以及实际操作也超出了会计的的范围,这应该是生态学家等研究的内容,因而不可能每个企业都雇佣一位专家,像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精确计量所有物品的含碳量。

2.2.9 记账规则 碳会计也采用复式记账法记账,记账符号为“借”、“贷”,其规则仍然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2.10 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碳会计信息应该满足政府和企业需求的属性,是碳会计“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①相对可靠性。②相关性。③可理解性。④可比性。⑤重要性。⑥及时性。

2.3 碳会计要素核算基本框架及账户体系

2.3.1 碳资产核算 碳资产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占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增加碳排放的额度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占有的碳物质存量,一类是企业拥有的政府许可的排碳量。因而设置会计账户有“可排碳额度”、“存货含碳量”、“固定资产含碳量”、“林木资产含碳量”等。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可排碳额度:为了正确核算可排碳额度,碳会计应设置“可排碳额度”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初始及后续购入的政府许可排碳额度。此账户借方余额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可排碳额度”科目余额不足时,应贷记“碳负债”。②存货含碳量:用于核算企业存货包括购入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出售的产品等各类具有物质实体的材料物资的含碳量。例如,企业购入原材料时,应按计算的碳含量数值,借记“存货含碳量”科目,贷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同时,借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贷记“可排碳额度”科目,“可排碳额度”余额不足时,应贷记“碳负债”。销售商品时,借记“可排碳额度”科目,贷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同时,借记“业务转移碳量”科目,贷记“存货含碳量”。③固定资产含碳量:用于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含碳量。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含碳量”科目,贷记“初始碳资本”或“可排碳额度”科目。

2.3.2 碳资本核算 碳资本是指企业初始获得可排碳额度以及之后累计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碳量。可以分为企业初始占有的碳资本和正常经营期间获得的累计净排碳额度。设置账户有“初始碳资本”、“后续累计碳资本”。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初始碳资本:用于核算企业成立时的初始占有的可排碳权益。②后续累计资本:用于核算企业成立后累计从本期净额度表转入的可排碳权益。期末需要从本期净额度表将本期净额度转入本科目,借记“本期净额度”科目,贷记“后续累计资本”科目。

2.3.3 碳负债核算 碳负债是指企业超过政府许可排碳额度向自然环境中累计排放的碳量,企业需承担这种环境责任。此类账户只设置“碳负债”科目,数值等于碳资产减碳资本。政府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碳会计报表,并保证碳负债科目贷方余额为零,如果期末贷方余额为正数,则说明企业超过了政府许可的额度向自然环境中排放了碳,企业就需要购买排碳额度来保证碳负债期末额度为零。

2.3.4 本期流入碳额度核算 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指本期各种交易或事项流入企业的可排碳额度和碳含量。可以分为政府无偿分配额度,企业购买的额度,企业购入存货流入的碳量,林木资产每年增加的固碳量等。因而对照设置科目有“无偿分配额度”、“购入排碳额度”、“业务转移碳量”、“林木资产收益”以及“其他流入额度”。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无偿分配额度:用于核算政府无偿分配给企业的额度。②购入排碳额度:用于核算企业购入林木资产或直接从碳汇市场购入的排碳额度。企业从碳汇市场直接购入排碳权时,企业财务会计应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而碳会计应借记“可排碳额度”科目,贷记“购入排碳额度”;企业购入林木资产时,企业财务会计应借记“林木资产”或“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碳会计应借记“林木资产含碳量”科目,贷记“购入排碳额度”科目。③林木资产收益:用于核算林木资产当期的固碳量。每年年末,依据计算的数值,借记“可排碳额度”,贷记“碳投资收益”科目。④业务转移碳量:用于核算企业购买和销售产品含碳量,在本期流入和流出排碳额度中均有此科目,两者相抵。⑤其他流入额度:此科目用于核算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的其他的流入企业的额度。

2.3.5 本期流出排碳额度 本期流出排碳额度是指本期各种交易或事项流出企业的可排碳额度和碳含量。包括企业出售的排碳额度和销售产品转移的碳量。设置科目有“出售排碳额度”、“业务转移碳量”和“其他流出额度”。具体科目及碳会计记账处理为:①出售排碳额度:用于核算企业出售的排碳额度。企业可以将用不完的额度在碳汇市场售出,记账同“购入排碳额度”相反。②业务转移碳量:用于核算企业销售商品的含碳量,在本期流入和流出排碳额度中均有此科目,两者相抵。

2.3.6 本期净排碳额度 本期净排碳额度等于本期流入排碳额度与本期净流出排碳额度的差,主要是由废弃物包括废弃缺陷产品、废弃不用的边角料以及废渣废水废气等的含碳量构成。

2.4 碳会计报表设计

2.4.1 碳资产负债表 碳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碳流量状况的报表。通过碳会计报表,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碳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占有的碳总量和可排碳额度;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碳负债总额;碳资本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碳资本,据以判断企业固碳排碳情况。碳会计报表采用账户式,按“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原理排列,左边列示碳资产,右边列示碳负债和碳资本。如表1。

2.4.2 本期净额度表 本期净额度表属于动态报表,是放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固碳减排成果的报表。通过本期净额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流入额度和流出额度情况。根据“流入-流出=经额度”的原理,上下结构列示。如表2。

3 关于碳会计报表的研究

3.1 需要披露碳会计报表的企业 从本期净额度表可以看出只有企业的废弃物中有一定的碳含量,才会造成企业碳负债的增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直接的碳排放,因而也不需要所有企业都披露碳会计报表。所以需要披露谈报表的企业就是那些工业三废排放大户了,如火电站,炼钢厂等一些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的企业。

3.2 评价指标的设置 碳会计报表同样可以参照财务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设置一些计算指标,用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固碳减排的情况。这种指标可以是定量的要求,也可以是比例要求。如碳负债,因为碳负债是倒挤数,代表了企业累计净排碳量,所以碳负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同时也可以用比例关系如碳负债比上碳权益或者用本期净额度比上总碳权益。

3.3 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方向 对比“本期经额度表”中碳额度流入流出项目,可以发现,若没有碳汇交易或投资,而业务转移碳量又是上下相抵,这样造成企业本期排碳额度减少,也就是碳排放量增加的只有经营销售排碳量,也就是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废弃物的含碳量。

3.4 对碳汇市场的促进作用 单从“本期净额度表”来看,企业本期排碳量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净排碳量一定大,因为企业可以从碳额度流入项目中弥补。而企业生产经营中一些碳排放是刚性的,以经济学或财务会计的一般观点来看,降低净碳排放量,除了要降低碳外,还要特别降调固碳行为。

3.5 对财务会计计量的影响 如果企业根据碳会计报表在已知本期实际排碳量、可排碳额度和需要购买的排碳额度的情况下,企业根据碳汇市场的即时价格可以直接算出用货币表示的金额,并且碳会计对于当前财务会计许多关于排碳权确认价量的很多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玲.我国碳交易中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初探[J].财会研究,2010,(8).

[2]邓明君,罗文兵.日本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新进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内容及其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2).

[3]王杰.适用于低碳经济建设的会计核算方法―物质流成本会计[J].农业经济,2010,(4).

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范文第5篇

作为一家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本身是一个会计主体,需要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其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都是有着多级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一般在总行统一管理下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如省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网点(包括经营性支行及分理处等)。一方面,各级分支机构遍布各个省市地区,需要接受地方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监管,需要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及缴纳,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经营自;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各级分支机构在总行或管辖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管理权限,尤其在资金安排上自求平衡,并对相应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负责。

因此,这些分支机构具有会计主体的基本特征。根据商业银行上述组织架构及经营管理特征,可将其会计主体划分为三类,一是报告主体,指遵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也即作为法人主体的商业银行整体;二是报表主体,指需要按地方政府及税务机关,或根据内部管理需要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各级分支机构,如省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等;三是记账主体,指为了明确内部经管责任而对报表主体所作的进一步细分,作为记录交易或事项的明细主体,一般包括网点和部门。对于县支行等基层报表主体,其记账主体为网点;对于县支行以上的各级报表主体,其记账主体则为机构内设部门。报表主体仅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除了反映本机构同商业银行以外其他会计主体间的交易或事项(简称外部会计事项)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要反映本机构与商业银行内部其他机构间的交易或事项(简称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各级分支机构均为相对独立的资金实体,在自求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向管辖机构存入或拆出的方式解决资金余缺。

对于分支机构结售汇等业务产生的头寸,则逐级上划到总行,由总行统一对外进行平仓。记账主体既非经营实体,亦非资金实体,不需要核算部门间的内部会计事项,不需试算平衡,不需编制会计报表,仅为所在机构提供基础账务信息。对于依据责任会计原理实施了分部门核算的商业银行,为了按记账主体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还需要通过账务方式解决内部会计事项的核算问题,如以部门为主体的内部资金往来、合作业务、费用分摊等,其实质是将记账主体提升到报表主体地位,能够像报表主体一样生成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报告主体是完整的会计主体,商业银行需按报告主体编报含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全部会计要素在内的财务会计报表,以全面反映商业银行同其所有者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报告主体的会计信息由记账主体到各级报表主体逐级汇总而成。在汇总过程中,记录内部会计事项的会计数据被逐级抵消,直至最终生成完全反映外部会计事项的银行整体会计信息。

二、商业银行信息化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进入本世纪以来,为满足一体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信息化步伐,逐步建立了以总行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网点为终端的高效、快捷的电子信息处理平台。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核心银行系统于2011年在境内机构全面投产,实现了全行数据大集中,开启了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服务模式。在数据大集中后,商业银行内部形成全行统一的资金池。所有外部资金的吸收和投放都可以视同各个记账主体与资金池的资金往来,并通过统一的产品定价系统为逐笔资金确立内部资金价格,进而采用全额法逐项核算各项资产的内部资金成本和负债的内部资金收益。外汇头寸也不再以分支机构为主体层层结转,而是直接由记账主体汇总形成全行统一的资金头寸,由总行统一平仓。客户在不同机构间的资金划转也简化为两个账户之间的直接划转。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已不再是资金主体,不再自行安排资金供求。随着全行统一资金池的形成,会计主体也完成了由多层次会计主体向单一会计主体的转变。在单一会计主体模式下,各商业银行以总行为会计信息处理中心,各级分支机构成为总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营业网点,不再具备会计主体的身份。在会计主体合并之后,商业银行实现了全行一本帐,可以直接根据全部记账单位的账务信息加工生成全行的会计报表,彻底摆脱了以往通过各级分支机构逐级加工汇总过程。按照信息化的框架设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系统,总账系统仅核算外部会计事项。内部分机构核算一般通过利润贡献度分析系统来解决,成为管理会计核算内容。管理会计不仅在分机构核算方面对财务会计核算起着补充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机构以外其他维度的核算需要。例如,工商银行建立的管理会计数据平台——MOVA(managementofvalueaccounting),可分别从机构、部门、产品、员工和客户等维度核算投入产出信息。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简化财务会计核算内容,丰富管理会计核算维度。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会计的核算质量和核算效率,更有助于增强管理会计对银行内部管理的全面支持作用。

三、商业银行会计主体的现实安排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的框架设计符合银行会计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会计环境还不支持这样的转型。一方面,管理会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一是,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不同维度的投入产出分析,不能像财务会计一样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不能全面反映分支机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尚未像财务会计一样建立严密的核算框架,在核算政策、核算程序及核算结果的展现等方面比较随意,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乃至可靠性等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其三,财务会计本身寓控制于核算,并通过控制确保核算质量,而管理会计主要采用统计技术,缺乏对业务及数据加工的有效控制,降低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出于上述原因,管理会计提供的分机构核算信息质量还远远低于财务会计,使用价值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财务会计信息仍存在刚性需求。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仍具有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及缴纳部分税款的义务,而纳税申报仍然是基于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进行的。根据税收征管法,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必须报送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等纳税资料。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受到当地财政金融及监管的会计监督,对会计报表的审核是其开展会计监督的主要方式。而这些内容,都是管理会计暂时还难以替代的。

从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看,将报表主体从会计主体中剥离出来不符合商业银行的管理现状。近年来,尽管商业银行通过一体化经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趋势越来越强,各行纷纷借鉴西方扁平化、垂直化、集中化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矩阵式管理、条线式管理、事业部制管理等新的管理方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层级管理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最有效管理方式,至少在现阶段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层级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仍是按行政区域设定分支机构,并以分支机构为权责利的实施主体进行管理。总行或管辖机构对分支机构的考评仍是以其盈利水平、资产质量、投入产出等财务信息为主要内容,进而决定各项资源投入及相关管控政策。而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分机构核算信息在可靠性、及时性等质量方面均不及财务会计,不能有效支持资源配置、成本管控等内部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管理会计还不成熟、会计环境还不支持、内部经营管理仍然以层级管理为主的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会计主体安排有必要继续与基本组织架构保持一致,即,以商业银行整体为报告主体、以各级分支机构为报表主体、以分支机构的网点或部门为记账主体。与传统商业银行会计主体安排有所不同的是,报表主体不再是记帐主体到报告主体的必然过渡,仅是对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的补充。

四、基于报表主体的分机构核算

根据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架构,记账主体仅反映外部会计事项,并可直接汇总而成银行整体的会计信息。如果要在会计主体中重新纳入报表主体,还需要补充内部会计事项核算,实施分机构核算。如前所述,在信息化之后,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流动已打破分支机构的空间障碍,形成全行集中统一的资金池。为了对分支机构开展会计核算,需要按报表主体的设置虚拟资金实体,以便确定内部资金的运动状况。在核算内部资金损益时,全额法的前提假设是各个机构并非独立的会计主体,如采用全额法将面临资产和负债翻番的尴尬后果,因此需采用差额法核算。

与信息化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差额法所依据的并非真实的内部资金往来,而是在全行统一资金池中、以各个分支机构为虚拟资金实体模拟的内部资金往来。对此,可假定分支机构能够进行资金的自我平衡,并就余缺部分向管辖机构进行上存或下借。同理,对于结售汇业务,为了及时准确核算分支机构的结售汇损益,则需要在内部模拟逐级平仓模式。对于合作业务,如能够按合同区分合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获取报酬时可直接按提供的服务计入相关合作机构。否则,需要在完成初始会计处理后,再进行内部分机构核算。对于影响资产负债类的合作业务,由于资产负债项目与损益项目存在内在一致性,仅划转损益无法完整还原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有必要对资产负债进行分机构核算。如对于分支机构共同使用的办公楼,可按照使用面积分摊计入使用机构,并以分摊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累计折旧或减值准备。对于涉及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作业务,可根据资金的占用和使用关系模拟内部资金往来,并据以办理相应的会计核算。如在核算存款准备金或理财业务时,可视同分支机构将存款准备金或理财资金逐级上划总行,由总行统一缴纳或运作;总行在获取收益或收回资金时,再逐级下划给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