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新型农村社区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布局要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形态和建设方式要有全新的面貌;二是要节约土地;三是要成为为周边生产、生活服务的中心;四是要被纳入新型城镇化的范畴。《意见》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这就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

关于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工作,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解。我们的理解是:把一些分布零散的旧村庄迁并整合在一起,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集中建设以居住为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农村居住小区,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角度出发,应该是相对集聚。平原区,城市郊区集聚程度要大,山区、丘陵区等集聚程度要小;用地适宜且有条件的地区集聚程度要大,用地等条件差的地区可能集聚程度要小,这是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前提。当然这里应杜绝一点儿都不集聚的想法。一点儿都不集聚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三、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考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山区和丘陵区每个行政村可以考虑建设2~3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平原区行政村可以考虑一个行政村建设1~2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地区,无论是山区、丘陵或平原区,可以一个行政村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或几个行政村合并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意愿。但必须考虑到《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即“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点。由此可以看出,山区和丘陵区的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2000人为宜,平原区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0~10000人为宜。真正体现“山区和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小城镇、工矿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重点对基础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不宜居住的散、小、远等村庄进行迁并;平原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城镇、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以及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按照集中紧凑、集约用地、集聚发展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

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建设方式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建设方式有三种:一是先建后拆:先建后拆是河南省目前进行新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最主要的建设思路。特点是容易实施,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旧村庄的拆除工作和复耕工作缓慢,也容易出现新的变数。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社区建起来了,但旧村庄却依然存在。二是先拆后建:先拆后建的例子在省内不是很多,主要特点是周期长,近期很难看到效果;另外,群众的临时安置也是个大问题。主要特点是,很容易看到旧村庄的复耕。三是边建边拆:在河南省范围内也有这样的例子,在旧村庄周边先行建设一部分社区房屋;搬一部分后,再拆建另外一部分。其特点是比较稳健。问题是建设周期过长,各项手续要反复办理,比较麻烦。

五、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集聚力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应正确理解集聚力度过大过小的问题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原则是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的目标”。大是一个方向,小可能更多的是群众意愿。要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集聚式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以及旧村庄的迁并力度。

(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人是集聚到一起了,公共服务设施配齐了,生活是方便了,可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展开。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出行距离可能加长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河南省采取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河南省人口密集。社区到劳动所在地的距离并不会很远;二是我们走的一条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合村建社区,然后一部分社区再逐步过渡为小城镇。随着农村交通体系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三)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应重视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

河南的广大农村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决定着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的多少,又决定着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规模和快慢程度。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关键。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核心两个根本:核心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是建立农村土地的合作经营制度,推广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还是仍然停留在农民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两个根本是如何在县、市、乡镇建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和建立面向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信息及市场销售体系的根本问题。这是政府帮扶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四)关于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资金和主体问题

《意见》明确说明:“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以奖代补。各级政府要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说明,政府将用“以奖代补”和相关政策指导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体仍然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加以解决,河南省农村广大,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市场是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主力军,具体工作还是要从市场做起。

(五)关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

河南省各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除了政府的要求外,群众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政府如何鼓励这方面的积极性,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大局。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种机制:城市的开发。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必须取得建设用地指标,这些指标一方面靠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获得,另一方面要从整合农村建设用地中获得,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用地指标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搞农村社区建设的集体或企业受益了,才能调动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问题。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养老需求  院舍照顾  社区照顾

        引言

        近段时间,一则郑州某老年公寓护工逼老人喝尿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那名行径恶劣的护工顿遭舆论的口诛笔伐,被网友冠之以“冷血护工”称号。在谴责该护工道德素质败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这绝对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养老院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民办养老院作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中应运而生的产物,其在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护工虐待老人案例的频发,暴漏出民办养老院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折射出中国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现状。这触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才是当下中国特殊国情下最适合的选择。

        一、现阶段中国养老需求面临的形势分析

        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26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这表明中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1]。而根据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推进到30%以上,占到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另外还伴随着高龄化、“未富先老”等明显特征。这构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伴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养老需求紧随之急剧增加。

        二、当前中国院舍照顾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院舍照顾,包括公办养老院、民办养老院及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与照顾,是目前中国主流的养老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最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相对集中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当前中国院舍照顾的现状

就目前中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状况来看,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之间严重失衡。据统计,中国现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仅39546家,养老床位只有149.7万多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养老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强烈反差,这是与中国不发达现状共生共存的一个尖锐问题。

        2.院舍照顾的弊端

尽管院舍照顾成为目前中国社会主流的养老模式,但是其也有自身的限制和弱点。首先,院舍照顾成本较高,一方面,养老院投入成本高,包括建筑费用、设施费用、人工成本、日常维护及其他一些必要的费用;另一方面,老人获得照顾的成本也较高,因为老人入住需缴纳一笔不菲的床位费。其次,院舍照顾容易给受照顾的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如自我照顾能力被削弱,对护工的依赖性增加、自我形象的削弱等[3]。再次,由于院舍照顾的服务标准和与管理规范通常是按照老人一般的需要去定制,这种统一化的服务难免照顾不到个别老人的需求,使部分老人的服务要求得不到回应。最后,老人与家庭及社区的接触较少,老人的家庭情感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三、探讨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院舍照顾向社区照顾转变

        社区照顾泛指在社区层面上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及支援,既包括正式的社区结构与资源,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去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4]。

社区照顾注重“在社区内的照顾”、“由社区照顾”和“与社区一起照顾”[5],同时强调“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照顾互相配合”。社区照顾是养老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发展的较为成熟。

        1.社区照顾的优势

社区照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由于社区照顾是在老人生活的社区为老人提供服务,能够帮助老人实现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可以享受亲情,实现感情的寄托。第二,社区是老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能够极大的节约服务成本。第三,社区照顾能够整合各种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邻里及志愿者等在照顾老人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协助,为老人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第四,社区照顾可以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考虑到中国尚不富裕,资源相对短缺,社区照顾在缓解政府负担,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五、社区照顾有助于推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老人照顾,有针对性的开展老人服务项目,在满足老人需求的同时调动了居民积极性,有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2.香港地区推行社区照顾的成功范例

        香港不但广泛接受了社区照顾的概念,而且有意去实现这种理念。近几年,应对香港人口的不断老化,香港社会福利署除了投入大量资源增加长者服务外,更在服务模式上做出更新及重整,务求使资源的运用更具成本效益,使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受惠。除了为体弱的老人提供院舍照顾的服务外,安老服务发展的重点是以社区和家居为本的照顾服务,力求满足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服务需求的老人尽量在社区安老。例如,1999年首次推出以合约方式运营的“家居照顾及膳食服务”,在传统的家务助理服务范围之上,为长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2001年进一步推出合约制的“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为体弱的老年人设计个别的家居和日间中心服务,满足他们的个人照顾和护理需要,使他们无需入住安老院舍;2003-2004年重整现有的长者社区支援服务,包括把所有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提升为“长者社区中心”,把超过半数的长者活动中心提升为“长者邻舍中心”,二者都着重发展老年义工、外展、教育和护老者支援服务等等。

这一系列的服务措施不仅满足了香港在过去数年间老人服务的急切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在支援社区居住的老人建立起非常稳固的基础设施,为未来急剧增加的老人口做出了适当的准备。

        3.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照顾模式对社区内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政府的作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社区照顾模式中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家人、朋友、邻里及志愿者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多时候他们不是缺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热情,而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的照顾知识及技能,缺少必要的一些物质及经济方面的支援[6]。另一方面,全面性的社区照顾需要不同种类的服务与设施,例如对医疗、场所、教育、财政、专业辅导等方面的需要,仅靠一个社区的力量很难实现,必须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倾斜与资源支持做后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社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全面的政策配套及资源支持似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和跟进。

因此,与院舍照顾相比,尽管社区照顾有经济性及人性化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社区照顾模式主要建立在完善的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的基础之上,和政府的老年福利政策的安排之下,因此,目前中国全面推行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条件似乎还不太成熟。

        4.香港经验对中国社区照顾的启示

        借鉴香港地区社区照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着力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通畅社区照顾在中国实施的道路,是现阶段中国解决养老需求问题努力的方向。我认为,香港经验对中国社区照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推行社区照顾是中国解决急剧增加的养老需求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的功能呈退化之势。而院舍照顾存在的如供给不足、缺乏个性化及人性化服务等诸多弊端使院舍照顾渐渐遭遇尴尬境地。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中国社会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需求的激增是实施社区照顾的主要推动力。

        第二、正确处理保有传统养老模式和推进新的养老模式的关系

        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及社区照顾这三种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互不相容的对立,而应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即在保有家庭养老、院舍照顾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服务内容综合化、照顾形式多样化、覆盖范围全体化的社区照顾体系,形成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及社区照顾三种养老模式并存的新局面。

        第三、完善中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

        社区照顾的成功推行依赖于完善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因此,应该重视社区自身的发展,把社区发展作为制度化的政策加以实施。加强社区的医疗、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专业知识的运用,重视对社区内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照顾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且建立社区与外界相关机构的沟通联系机制,方便社区能够整合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为老人提供周到详尽的服务,特别应重视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相关政策及资源方面的扶持对发展社区照顾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在完善社区硬件及软件设施的基础上,一方面培养激发社区的内生力量来发展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外生力量来保证社区照顾的全面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6.

[3]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 传统体育 振兴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76-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国的社区体育也因此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可以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种形式,而群众体育又基本是以社区体育来体现的。社区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在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借社区体育来促进我国传统体育的振兴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借社区体育来挽救我国部分即将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则更是意义重大且形势迫切。

一、社区体育文化对促进传统体育振兴的可行性

1.为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所决定

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动范围的区域性、体育组织的民间性、更加广泛的群众性和体育设施的共享性等特点。

我国幅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围棋、象棋、弹棋、相扑、马术、舞蹈、秋千、风筝、龙舟、拔河、射弩、举鼎、登高、气功、太极拳(剑)、太极扇、武术、踢毽、打弹弓、秧歌、垂钓等。同时,由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性和群众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往往也只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加以传承和推广。

2.为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所决定

竞技体育在我国几乎都是由官方直接干预和管理运作的,学校体育则是直接由学校来进行组织管理,而群众体育往往都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发行为,这种自发行为完全可以从群众自身喜好出发,所受约束较少,从而就更能增强社区居民的舒适感、亲近感、文明感这一主要目的。

3.为社区体育的对象特点所决定

竞技体育参与人一般为专业运动员,学校体育参与人一般为学生,这些人群相对较为年青,而社区体育参与人则是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各种身份的人都有。这就为传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带来了先天的优势。比如,年龄大的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些太极拳、太极扇、秧歌、气功等项目,而中青年则可以选择一些棋类、拔河、龙舟、马术等运动项目,同时女性还可以选择秋千、风筝、舞蹈等项目。

二、借助社区体育文化为载体来振兴传统体育的必要性

1.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决定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民族传统项目繁多,且是最贴近广大群众的。要想把如此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并加以发展,仅靠那些专业运动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广大群众去做这一事情,而群众的体育活动又绝大多以社区体育运动来具体实现的。故要想较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就必须要依靠社区体育这一载体来进行。

2.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特点决定

由于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它的活动对象会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老年人可以去打太极拳,却难以让他们去进行拔河比赛;中青年也许更喜欢去相扑、马术、拔河、龙舟,却很少有喜欢去进行太极扇、太极拳的运动。另外,传统体育与一般竞技体育又不一样,竞技体育走的是举国体制,实施的是金牌战略,项目的发展有国家作为其强大后盾,所以不用担心这些竞技项目会消亡。而传统体育则不一样,有太多的传统体育不可能走上竞技的舞台,又因项目确实繁杂,国家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与物力去关注,只能由群众自己(民间)去传承和发展。

3.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决定

竞技体育一般都是由官方来组织管理的,但毕因其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兼顾到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故而要想去传承它,只能放手让广大群众根据自身喜好参与到相应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去从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面临的问题

(1)社区体育的导向问题。社区体育的对象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大都是一种自发行为,只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自身目的性很强的运动,这样就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久而久之就会让传统体育的真正内涵得不到体现亦或是让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体育运动在一种相对不规范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完整的传承。即传统体育项目在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传承后,已经变得和其原来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区别。导向性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相关职能部门未能较好地参与到利用社区这一特殊载体来有意识地挖掘、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中来。

(2)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问题。社区体育的管理向来都是个难题,甚至看似毫无头绪,有时是任由其自生自灭。没能较好地发动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的联动机制。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要不要、又如何去组织一些常规的或是典型的传统体育运动会,或是根本就没有哪一部门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影响传统体育能在社区较好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场地设施问题。由于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场地、设施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龙舟,就必需要有一定的水域;射弩就必需要有一定的场地空间等,哪怕是几个老年人在一起打太极拳有时也显得场地不够大。所以在很多社区,场地设施是制约传统体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障碍。

(4)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经费问题。要组织一项大的龙舟赛,大的社区运动会,不仅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费往往是一个更大的难点,要举行这样的赛事就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经费的来源往往是谁也不愿主动承担的。故即使有相关部门想组织这样的活动,必要的经费也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重大问题。

2.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相关职能部门及个人对社区体育的导向作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群众从事相应的体育运动,并可通过舆论宣传、定期举办相应的比赛等多种途径来有效地引导人们增强运动意识和参与运动的激情。同时,能组织特定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士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指导,还可较好地发动传帮教的方式进行。加大与学校、尤其是高校的合作,聘请高校里专门从事相应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讲学、教授、指导。多管齐下,增强民众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以此唤起全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另外,还要完善社会指导员的培养体制,要进一步扩大、优化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体育人才共享机制,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体育干部、体育爱好者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体育的领导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真正有为社区体育服务的服务意识,要努力形成以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区体育俱乐部等组成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体育的长效有序管理。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测试、群体活动的“六进社区工程”,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和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对于场地设施问题,这就尤其要求我们城市的设计者、建设者们在社区建设时设计好、规划好,留有足够的场地空间供社区群众进行体育活动。运动场地保障、运动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应作为城市设计者建设者们在进行社区建设时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可以发动与周边学校等相关机构的联动机制。

(4)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预算,同时街道社区应进行相应的补给,多方筹措,加大对社区体育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区环保 主要特点 管理平台 工作方法

社区是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实行民主自治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地域空间的城市管理基层组织,社区环境保护与每一个居民息息相关。由于历史、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却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推进社区环保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1.1空气污染:污染社区空气环境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二恶英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烟囱排放的烟尘、道路交通的二次扬尘;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其中汽车排放的占55%;氨气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制冷等企业;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化工业和生物体的腐败、分解和发酵;焚烧垃圾、塑料、橡胶制品等可能产生二恶英。

1.2水污染:社区水污染的主要指标有氨氮(非离子氨)、石油类、化学耗氧量(COD)、大肠菌群等。社区水污染主要来源于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污水;堆放在河沟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对油类的加工、储运和使用以及饮食业、汽车维修保养业是社区石油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1.3固废污染:社区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电子和医疗垃圾。固体废物污染是社区的重要环境问题,不但会污染溪河(包括地下水)水质,有碍观瞻,而且产生恶臭,污染空气,还会繁衍有害生物。

1.4噪声污染:社区的噪声源种类繁多,有交通噪声、“三厅”噪声、餐饮噪声、装修和加工噪声等,是社区居民投诉最多的突出环境问题。

1.5辐射污染:社区辐射污染种类较多,有放射性、电磁辐射、热辐射、光辐射等。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最直接。一些可能有放射性的大理石板材、煤渣砖、特定水泥等被建筑物封闭,增大了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水平。

1.6室内污染:居室的装修材料、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化学粒子以及电子微尘,从而产生各种污染。装饰装修污染主要来源于胶合板材、油漆和板式家具以及各种内墙涂料、胶粘剂、布艺沙发的喷胶中释放的的甲醛、苯系物等。厨房的油烟是室内污染的重要环节,清洁剂、液化气等的使用也会带来污染。镉、铅和汞等是室内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大多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1.7规划缺失: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社区没有进行环境规划,或者即使有规划也是不够完善,导致社区环境存在严重的不协调,如绿化率低、地面硬化率高、楼距小、日照采光不足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或不完善。

2 社区环境保护的工作特点

现在大多数的社区是在原来居委会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不同的社区表现出不同的环境特征,但都具有以下环保工作特点。

2.1基础性:一方面,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的基础环境。社区环境状况与居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是居民环境权、健康权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社区环境保护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复杂性:由于环境问题产生和管理手段的综合性,决定了社区环境保护的复杂性。例如,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社区规划问题归规划部门监督管理;社区“三厅”噪声归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但偶发性噪声(装修、深夜划拳、家庭音响等)归公安部门监督管理;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归城建部门监督管理等等。当前,社区环境保护还是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一是环保部门人力物力有限,一时还未能建立统一的社区环境管理机制和工作平台,社区环境保护未纳入规范化监督管理的轨道;二是社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缺失,例如,社区环保日常监督管理的主体、工作机制、管理权限和手段等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3群众性:社区环境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技术进步,除了需要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外,还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只有社区居民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预防为主,防微杜渐,才能真正改善社区环境,有效地控制污染、治理环境。

2.4区域性:由于社区的历史背景、所处位置和经济发展以及居民认同感的水平不同,社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也不相同,表明社区环境保护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域性,必须根据社区环境特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社区为主进行环境管理。

3 社区环境保护的工作内容

社区环保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要建立社区环境管理平台,及时收集环保信息,组织开展宣教活动,协调解决环境纠纷,监督巡查污染排放,保障居民享有环境权。

3.1建立管理平台:要明确社区环保监督管理责任,配备工作人员,把环境保护列为社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绿色理念的传输、绿色环境的营造、绿色文明的培育,贯穿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管制度,制定社区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建立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和环保创建活动。

3.2环境规划管理:社区环境保护要重视环境规划管理,这也是落实居民环保参与权的具体体现。合理划分社区环境功能小区,科学布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如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餐饮业、小型加工业等。加强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以及资源循环利用。全面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3.3环境纠纷管理:根据社区自治管理原则,社区环境保护要建立环境问题投诉和纠纷调处机制,发动居民监督管理社区环境问题,及时掌握社区环境状况,将社区环境污染纠纷投诉化解在基层。

3.4污染控制管理:社区环境保护要参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认真执行社区环境规划,及时反映社区民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要求。要通过民主自治管理,监督社区企业的日常排污行为,与排污企业达成环境保护协议,保障社区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

3.5环境质量管理:社区环境保护要落实居民的环境知情权,定期评价社区环境状况,并向居民报告。

3.6组织环保宣教:通过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使居民了解当前社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自己能为环保做什么,建立社区环保的奖励、批评机制,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舆论氛围。

4 社区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法

由于社区是自治的基层组织,无行政执法权。因此,社区环保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民主自治管理,找准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发动居民参与,最终控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促进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4.1居民听证:居民听证法是社区环境保护自治、解决历史遗留环境问题(例如,饮食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的污染,以及“三厅”噪声污染等)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环境问题及其处置方法或整治方案举行“居民听证”,收集汇总居民代表的意见,实行“阳光操作”,以“无记名投票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形成集中意见,最终达成决议并向居民公告,为环境行政执法夯实群众基础。

4.2提前介入:对一些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如布局规划、建设项目等,社区要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对布局、绿化、建筑选材、能源使用、垃圾处置和环保基础设施的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

4.3民主评议:对个别影响社区环境的不良行为,比如社区企事业单位污染超标排放、居民乱烧垃圾等,通过社区民主评议、道德规范进行约束,实现监督管理。

4.4协商一致:对比较普遍的影响社区环境的不良行为,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进行约束。例如,对社区内的排污企业,协商一致,签定环境保护协议书,限制排污量和作业时间,减轻对社区环境的影响。

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特点;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2-0073-03

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浙江省把网络经济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一号新产业”来抓,着力构建以网络营销为重点的网络经济产业体系,全面实施“电商换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网络营销与传统农业、电子商务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激发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创新提升发展,使农产品网络营销逐渐成为该省农业产业化新的增长点。

农业网络营销商家应用群体不断壮大

浙江省网络营销应用企业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商交易额与网络零售额逐年增长率保持在100%以上,传统农业企业纷纷涉足网络,涌现出一批龙头电商企业,如浙江香海食品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1.5亿元,藤桥禽业股份有限公司4200万。企业应用电商亮点纷呈,如杨氏蜂蜜采取产品多元化发展,实现“网络上的甜蜜蜜”。

农业网销平台不断发展

农产品流通体系运用电子商务实现加快整合提升,农产品零售、大宗商品交易和团购等第三方平台稳步发展。如温州泰顺农特网整合名优农特产品资源,集聚全县80多家农业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特色农业产销经营主体抱团转型发展,2013年实现网上交易额2.89亿元;桐庐县积极推进“桐庐购”鲜活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丽水市已有缙云、龙泉、庆元、云和、松阳等投入使用的各类电子商务基地7个,入驻企业400余家。

电商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电商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支付平台、产业集聚平台等关键领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和4G国家规模商用试点扎实推进,浙江省部分城区及经济强镇已实现4G网络覆盖。如温州市已建成电信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并拟建移动高速宽带云计算中心。当前,温州市有1200多家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其中营销推广与代运营企业500多家、快递200多家、网络技术服务企业400多家、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培训企业100多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浙江省网络营销的主要做法

搭建省级服务平台

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于2013年10月份开始研发建设,2014年1月上线测试,目前已运营,定位为农村居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平台模块包括商城、团购、便民服务、购物平台等,可实现在线购物、便民服务、支付体系、后台管理等功能。

构建货源采购系统

大力开发优势货源,目前浙江省电商平台已上线产品100多个品类5000多种商品,储备涵盖衣食住行各领域的200个品类10000多种商品即将上线。同时,浙江百诚电器集团、浙江物产元通集团、话机世界等知名品牌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审查及责任追溯系统,及农产品采购审批流程,已经上线如海鲜大礼包、土特产等农副产品团购,获得了农村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网络

主要包括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网点。县级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公司积极与各地商务、财政、团委等部门加强联系,通过直接投资或加盟的方式推进县级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5个县级服务中心,其中杭州下沙中心、台州椒江中心及义乌中心为聚宝盆公司自建,嵊州、遂昌中心由当地企业加盟承建,均已投入使用。另已有11个地区正在筹建中。村级(社区)网点建设方面,截止2014年6月10日,相继在杭州的拱墅区、萧山区,嘉兴的海宁市、桐乡市,舟山的普陀区,宁波的余姚市、上虞市、宁海县,台州的椒江区、临海市、玉环县、金华的浦江县,湖州的德清县、绍兴的嵊州市水的遂昌县等15个县(市、区)开展40多场电子商务培训,培训人员达2027人,签订协议并在平台注册村级服务网点1283个,正式挂牌运营1172个。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一是工业品下乡。目前省平台已销售、代购产品近30000单,组织电脑、小家电等产品团购及驾照培训等本地化服务团购超过3万单,获得区域内消费者广泛好评,未来将增加更多的商品及团购服务。二是农产品进城。省平台对接各地特色优势产品、农产品,导入系统进行销售,已开展海鲜大礼包、土特产品等团购,为当地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公司还加强与主城区水果超市、商超等商业网点合作,推进农村农副产品直接对接城市消费群体,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工程实施过程中,为服务网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台州椒江区吴叶村网点负责人徐玉君2013年11月成为农村电商服务点,年底参与省电子商务进万村平台组织的特价海鲜大礼包和保健品团购,销售额近10万元。三是推进农村青年创业。依托“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鼓励、支持农村青年进行网上创业,通过电商销售工业品及农副产品。公司为网点负责人统一提供商品采购、仓储等服务,他们只负责网上接单,剩下的各种服务均由公司完成。目前,已经为近400个农村服务网点负责人提供服务,支持他们在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累计销售额近600万元。如这些服务网点为台州水产公司销售海鲜大礼包,在短时间内单量达1500多单,交易额超过160万元,订单遍布全省。

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主要特点

打造一个平台

打造一个平台,即建成一个集优质商品、农产品销售,各类便民服务于一身的省级综合电商平台。平台首先集合了浙江乃至全国的优质货源,通过全省集中采购,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村民可以直接下单购买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产品;其次,村民可通过平台将绿色安全农产品快速销往城市各地,创收增收;村民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代购、团购,手机充值水电费缴纳等。

形成两套系统

一是打造货源采购系统。首先,从源头上保证质优价廉的商品进入农村市场以及安全绿色的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净化市场购物环境;同时,将建立全省网购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可通过村级服务网点、县级服务中心、省级综合平台到产品供应商,逐级进行相应的责任追溯。二是建立全省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县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村级(社区)服务网点,将销售和服务终端遍布全省各地:以县(市)为单位,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负责网货、农产品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农村商店、村氏活动中心、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等资源,在有条件的村或城郊社区建设电商服务点,通过与全省统一平台结合,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也做到C2B即通过网点销售大数据搜集分析,发掘市场购物需求,并根据需求,量身定制产品销售。

畅通三条道路

通过省级统一平台+县级服务中心+遍布全省各地的村级(社区)网点建设,打通三条销售道路。一是打开工业品下乡通路,让农村居民买到质优价廉的各式产品,同时为产品的生产厂商打开广阔的农村市场。二是打通农产品进城通路,对接农村特色、优势农产品等,一方面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农产品发往全省各地的城市社区网点,快速销售,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生鲜产品销售渠道少、保质期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城市社区网点进行农产品销售大数据搜集分析,指导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开展网上预订服务,解决“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丰收难增收”等问题。三是打通销售通路,这些网店建成以后,销售范围还可以延伸全国甚至全球。同时,鼓励更多青年网上开设境内外网店,通过聚宝盆等平台,为他们提供网上创业培训,提供统一的长跑采购、仓储、配送等服务,使他们通过网上接单,就可以将更多的农产品等销往全国乃至全球。

完善四项服务

一是开展电商培训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络营销、从事网络营销,实现网络购物。二是拓展便民服务。通过村级(社区)网点提供水电煤缴费、手机充值、银行转账等服务,便民到家,惠及民生。三是开展团购服务。依托网络,对大件、常用商品进行团购,确保农村服务点做到物美价廉,保障服务点的收益和农民的实惠。四是开展青年创业服务,为农村青年开辟网络营销创业新出路,为农产品拓展网络营销新渠道,并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

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做好“引领”文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要当好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发展的引领者、助推手,发挥好粘合剂、助推器的作用。重点推动相关政策的引领和项目落地,切实为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3]。当前浙江省应重点抓好计划的实施,以拓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继续深化普及与应用为重点,稳步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跨越发展,创新特色”。依托培训机制,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进万村工程,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普及率;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计算机学历教育,为每个村培养一名有学历、有操作能力的信息员,为农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依托淘宝大学等一批实训基地,加强农村农产品网络营销技能培训,着力培育一支积极性高、竞争力强、优势突出的农产品网络营销队伍。

做好“覆盖”文章,构筑网络化发展格局

一方面,努力拓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覆盖面,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全面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力争80%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5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互联网收集和信息。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按照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名企、名品、名家”目标,立足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百强企业”工程,通过市县联动、资源整合、挂联帮扶、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多家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龙头企业。

做好“创新”文章,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运营的驱动力,浙江省应在现有基础上,支持和鼓励各县(市、区)和农产品网络营销业主在更大范围内创新发展,培育特色品牌。探索与淘宝网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共同打造“淘宝馆、乡村淘”等销售模式,携手社区便利店020新业态,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对店铺模式进行区分与探索,扶持一村一品店、农场(基地)店铺的发展;理顺农场(基地)特色商品与一村一品间的关系;理顺农场(基地)商品与农户散种(散养)产品间的关系;加强农特产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就农特产品的供货来源、品控环节、产品标准、保鲜技术逐步进行标准化确定,不断完善农特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