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习内容与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专业校外实习课程主要有四种:一是专业认识实习。开设在第一学年、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以参观、听介绍为主,内容包括了解企业基本信息、组织结构、车间、产品、会计机构及其核算形式、会计岗位及分工、会计流程及会计账簿凭证等,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及会计核算对象建立基本的感性知识。二是专业实习。开设在第二学年、企业会计核算(财务会计)课程结课之后。以观摩、实习操作为主,内容包括熟悉企业会计全部业务处理流程及流程中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以会计业务核算为实习重点。目的是使学生将之前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在校内实训中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实习过程与实务相印证,加深印象、提高认识、深化理解、提高操作水平。三是顶岗实习。即毕业实习。开设在最后一个学期,持续3个月左右。顶岗实习是综合实习,采取就业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为各个会计岗位工作,目的是掌握岗位操作内容、程序和技巧,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四是其他实习。如“社会调查”,此种实习不占用学习时间,形式灵活,内容与会计专业相关,目的不是为提高其专业能力,而是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的视野,锻炼其组织、应变能力,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丰富并拓展专业知识。
2.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效果
总体而言,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的效果远未达到预设效果。通过向100名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座谈,发现100%的学生未能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大部分学生仅实习了计划内容的2~3项。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翻看旧的账簿凭证或在做整理装订凭证、打印等办公杂务,很少有机会在实习单位会计监管下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对实习感到失望的学生很少联系指导教师或主动向实习单位提出实习内容方面的请求,通常是混出勤或找借口请假,实习结束时从网上下载篇实习报告上交,完成实习。以至于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校外实习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校内实训收获大。实习报告是目前多数高校判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虽然知道该依据不可靠,却也无意改变。因此,不少高校的会计实习流于形式。
二、造成高校会计校外实习收效差的原因
1.缺少满足教学需要、条件适当的实习单位
由于每个实习单位一般只能接受5名以内学生实习,因此要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实习,需要多家实习单位。但会计专业难觅实习单位的尴尬状况由来已久,首先是企业会计机构的特殊性及财务信息的保密要求;其次会计核算不局限于会计机构本身,会牵涉多个重要的经营部门,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有实习需求的高职类院校难以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对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而言,接受学生实习是额外的负担,大多不愿接收,使得各高校会计专业难以设立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2.校外实习管理难度大,缺乏现场实习指导人员
由于每个指导教师负责的学生分布在几个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必须在课余时间在几个实习地点间奔波,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同时,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会安排1~2名工作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人员,但由于这些临时实习指导对学生的基础并不了解、无指导经验,并且他们还必须完成自己份内的日常工作,因此通常无暇或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
3.实习内容无法满足实习要求
通常高校教学大纲规定有各类实习的大致内容范围,负责实习的校内指导教师应在实习前根据大纲要求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内容、进度和要求。但如此制定的实习内容及实习安排是单方面的,未与实习单位进行事前的充分沟通,实习单位一般按照自身的考虑和方便安排实习。因此,高校的实习计划与企业安排的实习严重脱节,实际实习内容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4.实习时间安排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般,校外会计实习集中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需要实习的内容较多。从各校的教学组织来看,安排的实习时间有限,加之理论学习与实习的时间差,使得学生难以及时将课堂所学对照实务进行反思。
5.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政策及资金支持
虽然高职教育教学重视实践,近些年对校内实训设施的投资力度有目共睹,但对不可替代的校外实习并无有力的政策支持,实习所能得到的资金,如学生交通、住宿、伙食补助、校外指导的聘金还是10年前的标准。这在现今市场化的背景下,已成为制约校外实习正常开展的瓶颈。
6.学生对校外会计实习的兴趣不大,实习主动性较差
在校内指导教师顾不上、实习单位指导人员不愿管的情况下,校外实习的学生多处于自治状态。习惯于听从安排、学习的主动性差的学生通常的反应是,每天坚持去,被动地接受实习单位安排的任何实习内容或者逃避实习——经常性地请假、迟到、早退。即使感到不满、感觉浪费时间,学生也不会主动按照实习计划或感兴趣的内容向实习单位提出自己的实习要求。
三、完善会计专业校外实习管理的措施
1.重视校外实习,完善教学任务安排
为了保证会计校外实习效果,会计教研室及所在系部应提高对校外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做出适当教学安排。首先,要适度延长校外实习时间。其次,要为实习班指定专职、专业、有实习指导经验的指导教师。第三,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按照现在一般支付标准,制定符合现实要求的交通、住宿及外聘教师标准。
2.做好充分的实习准备
校外实习开始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实习指导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实习任务书、实习指导书。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就实习内容、日程安排、学生管理、实习安全、学生考评等与企业负责人员及现场指导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确保双方就实习涉及的各主要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尽可能形成书面文件。
3.提高实习教学组织管理
(1)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实习前的辅导。一要在实习课程开始时进行充分的实习前辅导,就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组织管理方式、学生应完成的实习任务向学生进行详细、明确的解释,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二要将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或解决办法提前告知学生。三要明确实习纪律。四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使其在目标明确、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完成实习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五要就实习报告撰写进行必要辅导。
(2)完善对实习过程的控制管理。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应保持与实习学生和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联络,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争取实现实习效果最大化。对实习过程与原定实习安排出入较大的,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协调或调整。
(3)重视实结。学生因各方面的学识、经验有限,实习经历并非全部都能转变为正确的的认识和经验,有时会形成片面或扭曲的观点,因此指导教师应重视实结,除了认真审阅实习报告外,应安排适当时间就实习过程、学生实习表现、实习态度、实习结果进行总结,与学生就实习进行全方位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考察实习效果,对学生尚存疑问进行答疑、对学生的错误认识纠偏,及时巩固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对实习教学管理进行总结,对实习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以提高校外实习的管理水平。
4.完善校外实习考评办法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
(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关键词】中职会计;会计模拟实习;改善;教学
在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要, 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并依此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技能优势。而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我们要掌握会计理论,并能胜任会计实际工作,必须有一定量的实践做基础。会计模拟实习正是会计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本文就加强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浅谈个人见解。
一、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优势
会计模拟实习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真的环境中,扮演实际角色进行实务操作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目标与弥补校外实习不足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会计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和实际相对应的局面。现行会计专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陌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随着社会对职专生要求的提高, 学生很难上岗顶岗,毕业后很难马上适应工作环境。基于这种考虑,越来越多的职校已开始重视校内会计模拟实习。所以,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加强会计模拟实习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够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创建好模拟实验室
模拟实验室既是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了解会计工作,认识会计工作的场所,除配备必要的手工操作所需的各种会计器具(如模拟实习资料、财会记帐文具等)外,还应陈列有关的会计资料,主要内容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还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以及部分图表(如会计机构、会计岗位设置图,会计业务流程图等);其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除了解逐一列示外,还要配以各种会计实物资料进行解释和说明,如:规范的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和帐簿。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对一些财会法规、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充分做好会计模拟实习的前期准备
在会计模拟实习的仿真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习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如同置身于真正的财务部门一样。而且还能够亲身体验会计主管、稽核、出纳、会计核算等各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传递及内部控制环节, 通过实习可以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培养动手能力,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的理解。这样可以补充学习理论教学上没有讲到的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分析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在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和知识的准备。
教师的前期准备有:根据所选教材中的经济业务和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应准备的必备用具,指导学生提前准备好应使用的记账凭证、各种账簿、账页、报表的种类及数量;在组织学生进行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习之前,必须对全部模拟业务进行试做;撰写实习指导教案(在教案中详细注明每一实验步骤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出处,以及知识要点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会计模拟实习的核心组织运作
在模拟实习正式开始之初,指导教师集中讲解本次模拟实的目的和意义,并概括讲解模拟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了解。根据实习材料,以某单位某年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按照实习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到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会计模拟演练。
(一)实习的组织运作方式
综合模拟实习的组织运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混岗运作;二是分岗运作。
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各项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掌握,运作方式一般采用混岗式,既要求每位学生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内容。这种运作方式的优点是:学生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而且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便于组织集中学习。
(二)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会计模拟实习按实习内容的综合程度分为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性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三类。
1.单项模拟实习。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习。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习,会计账簿开设和登记实习,结账和错账更正实习等。
2.阶段性模拟实习。在学生学习完某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后,学校应安排一至二周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模拟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在学完《财务会计》后,可设计一些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工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3.综合模拟实习。一般在毕业前夕组织,以提高学生将前面学过的知识(如各种会计方法、程序和会计实务等)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资料,是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通常为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实习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说明书,到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模拟演练。例如:在“工资与福利费的核算”这一章节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从工资中扣除的个人所得税、房租。应该记入“其他应付款”还是“其他应收款”账户,学生很不理解,通过指导教师的分析讲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先付后扣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职工XX”,如果是先扣后付则应记入“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等账户。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把以前学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五、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考核与评价
实习成绩的考核是会计模拟实习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习质量、促进实习过程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为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习考核体系,将实习要求与实习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运作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一是过程考评,占40%。主要注重组织管理、全部工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之间衔接。
二是结果考评,占60%。主要看提交的实习资料和实习报告。
评分参考标准为: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占30%;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占30%;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占20%;会计档案装订占10%;实习报告编写占10%。
总之,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还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较好地解决了将所学会计理论、方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问题,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
[2]于玉林.21世纪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
[3]颜廷生.对会计教学与实践关系的反思[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王福英.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下),2006,(10).
[5]盘玲敏.论如何提高会计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6]孙万军.会计岗位综合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构建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足够的重视;通过毕业实习可以深化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将知识顺利转化为职业能力和技能。但是,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事与愿违的问题。
1 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上进心,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同学甚至对实习报酬要求过高。二是学生实习单位很分散,稳定性比较差,管理难度大。在顶岗实习中,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都无法提供太多的会计岗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习都只能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隐患,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 实习单位方面的问题
由于国家还缺少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因此部分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认同感,都存在怕麻烦的心理,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会计岗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保密性强,办公面积都不大,无法提供大批的相对稳定、能满足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实习岗位不对口,在企业里学生成了一个“打杂”的角色,个别学生联系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发挥不了顶岗实习的作用。
3 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完善的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刚性大,专业课程多,课时量饱满,在时间无法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匹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与对口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计出能与合作企业协调运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二是缺乏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来保证实习质量。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安排在最后学期的毕业实习,名义上也要求“顶岗”,实际上大多因缺少监控而流于形式,仅仅是毕业生的“待就业学期”而已。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当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无法切实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是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力度不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的问题。
如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实习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具体情况,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对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工作的建议,找出毕业实习环节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可以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卷,对杭城的几十所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应该包含毕业实习的形式、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等。
2)分析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监督评价体系的原则。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导向性、多元性、系统性及实效性原则,建立三级二线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所谓“三级二线”,“三级”即组成由学院、教务处(实训处)、系部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对顶岗实习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教学条件、顶岗实习教学实施过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等进行监控、评价和意见反馈;“二线”即顶岗实习教学质量通过学院外部(企业)和内部(学院)两条线进行监控和评价。
3)结合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1)确定顶岗实习岗位任务。为确保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指标中应该设置岗位对口度与岗位层次两个指标。岗位对口度是指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程度;岗位层次是指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从事哪个层次的工作。设置这两个指标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到管理比较规范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实习,在有一定层次的岗位上从事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
比如可以把高职会计专业的岗位任务分初级、中级及高级三个阶段
(2)会计岗位职业素养。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化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具有全球化的观念,更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一大批的专业化的会计人才。因此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仅要考核他们的职业技能,还要考核他们的职业素养情况。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不仅要从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三方面去考察,更重要的要考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3)会计岗位职业技能。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核心目的。不同专业的岗位之间差异较大,而不同岗位又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因此,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可以从胜任会计岗位工作、会计工作质量符合要求两方面进行评价。会计职业技能的评价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评价,一是相关会计技能证书,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等,二是由实习企业的指导老师来进行,可以采用实习鉴定等形式。
(4)实习报告。本文所说的实习报告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按照顶岗实习手册要求填写的实习日志和撰写的实结。实习日志与实结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收获和教训都会体现在实习日志与实结中。对学校而言,实习日志与实结所反馈的信息也为学校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水平提供一手材料,为实习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会计;实验室教学;研究;实践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验室教学的现状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会计实践性教学是为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实验室教学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当前会计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一般做法是:在一间机房内,给每台机器装上财务软件,再设计一套实验流程及实验数据即可。这种模式一次性投资少、建设难度低、见效快,在全国迅速普及,信息化的初期确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入实际工作的桥梁,但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财务系统与生产、供应、销售系统密切联系,共享信息资源。这一功能单一的模拟实验室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立足岗位培训学生,教学内容狭窄,无法适应企业信息化新的要求。所以说,企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加速实践会计实验室教学模式的重构。
二、实习基地是会计实验室的升级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
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语音室、实验室等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校外实习基地以就近、实际为原则,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开发一批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或公司。如商英专业可开发旅游局、旅行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为实习基地;服装专业可开发服装厂、缝纫部、干洗店等为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每年按计划、按比例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给企业和公司带来了效益,节约了资金,而且学生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三、构建新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应用教学软件
(1)会计模拟实验软件。会计模拟实验软件主要有会计核算教学软件和会计管理教学软件。会计核算教学软件是将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数据处理过程,用系统软件编制成专门用于处理会计业务、会计核算的软件,如用友会计软件(教学版)。教师利用这些软件教学,能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学生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还可以进行练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会计管理教学软件,是将会计管理思想和会计方法,用软件工具编制成专门用于处理会计预测决策、会计控制分
析、会计考核评价等问题的软件。
(2)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将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软件。这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增加实践教学课堂容量,压缩实践教学课堂时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3)考试与改卷软件。这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编写的能够完成实践课程自动抽题、无纸化考试和自动阅
卷的教学辅助软件。这种软件一般具有自动生成考试盘、考试试卷、电子考试、自动阅卷、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
实行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应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建成局域网,实现小范围内信息共享和传递,再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局域网与校园网络连接,实现全校范围内信息共享和传输。更加重要的是应以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建设会计专用教学网站,将会计教学资源放在专用教学网站上,让学生随时共享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师授课录像、习题集、题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3.采用会计案例教学
会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会计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会计专业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均可采用此种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形式
会计实践性教学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习)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均可采用此种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练习。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元练习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在内容设计上应系统地反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完整、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中既要有确定解的问题,也要考虑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并有多个解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应用提供的资料全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的能力;要考虑不局限于某一单元的综合问题,以培养学生利用本课程已学知识,甚至其他前导课程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应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又要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一般先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后举行电算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
5.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
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社会调查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7.项目设计。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根据会计原则对某些特殊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设计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商品化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和对某一模块进行开发等。项目设计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一个项目小组完成;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完成。老师一般只提出目标和要求,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8.撰写论文。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撰写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可以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四、我系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经验与不足
(一)实验室及会计实践专业化问题
我系实训室种类较多,但是每种只有一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多个班级开设同一实训项目,则场地不够,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同一类实训师资力量稍嫌不足:表现在会计教师少,教研室里既承担理论教学,又承担实践教学,而且有些老师对实践教学项目并不熟悉,比如说有些老师精通手工模拟,有些精通软件操作,如果精通手工的老师排在软件实训里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所以应配备专门的实践教学老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践室的作用。
(二)教师的会计实践经验不够
目前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又由于手上的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机会同时在企业里从事财务实践工作,虽然院系会组织定期培训,但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不高。而实验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各院系在会计实验室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实训教材的适用性问题
实训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组织实践教学、传播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实验教材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材建设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基础。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研究成果,并能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进行有机结合。但是要找到一套适合本院系学生和实验室条件的实训教材是比较困难的。
(四)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结合实验室条件、师资力量及学生素质,探索出一套成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方法。
1.组织教师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并切实为之创造条件。不定期地参与事务所的一些审计评估工作,有些个别教师还在其他单位及事务所参与更多的会计、审计工作。他们将已掌握的企业资料,制作成相应的案例,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贴近实际;同时,教师在参加社会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理论教学在见诸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有效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我们还要求老师也尽可能地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现在,我系所有会计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会计证、电算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珠算证、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证等。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老师们很自然地把取证的职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与学历教育的要求融为一体,注入课堂,使理论教学与取证考试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增强了取证辅导的针对性。教师既是讲师、副教授;又是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他们能讲课、能编写教材、能带实习、能指导毕业论文、能承担与教学有关的科研课题;也能动手做传票、登账、出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自己动手,编写适合本院系的会计实训教材。实践教材原则上应采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考虑到本院系的办学特色,根据高职财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原则,编写融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一体化教程,并配套制作动态实验教材、电子实验教材和立体化实验教材,得到了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盛锦春等.信息技术与会计教学整合[J].上海.信息技术.2006.
[2]李飞星.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与会计实验教学[J].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