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更管理的基本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谁也不曾想到,本着为企业业务服务的IT,在其基础构架日渐完善、无数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系统开始投入应用时,它反而成了业务的绊脚石。
但这并不奇怪,多数企业的信息化都是始于其核心业务部门,然后逐步铺开的。在业务系统数量单一、功能相对简单时,人们对IT故障的控制也要容易得多。然而,当IT服务面向的是企业业务全局而非局部功能时,诸如应用系统的集成,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体安全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等,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恼人问题便会频繁发生。于是,IT基础构架管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相对于IT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IT基础构架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尚显得稚嫩。直到ITIL的出现,才犹如一缕清风吹来,为IT基础构架管理带来清新的气息。
感受ITIL
恰如我们在做美味佳肴之前,总是试图去找一张可以参考的菜单一样,ITIL就是实施IT基础构架管理的最理想菜单。
当ITIL的基本框架构筑起来后后,许多IT服务管理的实践者参与了ITIL的编撰工作。如今,ITIL已经汇聚了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和服务品质为核心的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其目标是将IT技术服务和企业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
面对这样一份完美的“菜单”,IT基础构架管理者的感受各不相同。一方面,ITIL提供的一套基于最佳实践的流程,确实能让IT服务管理有章可循;但在另一方面,ITIL又显得曲高而和寡,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
让IT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可以说,ITIL是若干IT基础构架管理实践者智慧的结晶。这些实践者基于实践,将一些日常的管理事务,如财务管理、能力管理、可用性管理、配置管理等,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完成这些事务的最佳实践方法。并且,这些方法被提炼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关联的流程。
详尽的菜单不仅罗列了每道菜肴的配方,还会列出每种配料的量多少为宜。ITIL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告诉人们在实施IT基础构架管理时,哪些工作是必须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状况。对于IT基础构架管理,人们从最初的茫然失措,到能根据ITIL明白管理的内容和明晰管理的目的,这就是ITIL带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
似乎可望不可及
当然,完美的菜单并不能被所有的人所接受。菜单中列出的有些菜肴虽然让人垂涎三尺,但其配料如此丰富、又如此珍稀,只能让人望而兴叹,ITIL带给众多的中国企业用户同样的感受。
作为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的集合,ITIL对IT基础构架管理的描述是非常详尽的,它包含十个核心流程(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和一项管理职能(服务台)。但对于多数刚刚开始关注IT基础构架管理的企业用户来说,他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把IT基础构架管理想得如此周全,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更贴近其需求的流程。这种情况下,过于详尽的ITIL体系反而让他们不知所措。
ITIL应该更平易近人
中国的企业用户真正接触ITIL的时间不足五年,应该说ITIL带给IT基础构架管理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透过ITIL,我们看到了一幅倾心的愿景图:通过减少重复和冗余工作,将IT人员从烦琐的故障排除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规范工作流程,降低由人动导致的风险,并提高IT部门的服务水平;通过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科学的财务控制,降低IT运营成本,并提高企业IT投资的回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但憧憬之余,我们不会忽略ITIL蓝图与现实之间的差距。ITIL自身复杂的体系和一直有待提升的管理水平,让企业在接触ITIL时有如得到一个烫手的山芋,不知从何下手。
首先,ITIL只是一套理论框架,并没有告诉企业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如具体的制度、流程、员工的岗位手册、职位描述、管理工具,等等),推广ITIL需要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其次,国内广大企业对基本的IT服务管理理念尚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管理水平是制约ITIL应用的瓶颈。
最后,国内企业多是从局部开始接触ITIL,真正的成功实施案例少,完整实施ITIL的例子更凤毛麟角,人们缺少一个可以参照的样板。
“美好得让人难以置信”,人们总是这么评价ITIL。看来,ITIL要在中国扎根还得改改其“阳春白雪”的风格,应该变得更平易近人一点。
解决之道:整体化+工具化
即使是按照详尽的菜单,人们也不一定就能做出美味佳肴,因为烹饪还要受个人手艺(比如刀功、火候的掌握等)的限制。但这并不成问题,因为一些技艺卓越的厨师已将那些配方复杂、工艺难度大的菜肴制成半成品、甚至成品,人们无须做太多的工作就可以享用。
・系统管理、存储、安全一层不差
ITIL过于精细的流程划分,是人们对其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在实施ITIL的过程中,巧妙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在遵循流程化思想的同时,抓住IT基础构架管理的核心――系统管理、存储和安全,并将ITIL的流程加以综合,提供给企业用户更为整体化的管理框架。
因为对于多数企业用户来说,精细的ITIL流程往往让他们为流程而流程化,最终陷入流程的旋涡而难以自拔。
所以,IT服务管理商需要做的是,对ITIL流程加以综合和分类,并娴熟地将其融合到系统管理、存储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去,从而将ITIL流程以打包的方式带给企业用户。
结果,那些看似难以一一实现的流程,通过系统管理、存储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方式被实现了。
・寓理论框架于工具
对于任何非专业的厨师来说,仅凭一张菜单来做一道工序复杂的菜都不是容易的事。而ITIL更是高度抽象化,它列出的仅是IT基础构架管理各个环节的指标,甚至省却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这样,就需要将抽象的ITIL理念以工具的形式展现出来,提供给用户的是实施ITIL的工具和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让人费解、难以操纵的指标。
借用这些工具,用户感受到的不是如何将其IT基础构架管理划分成具体流程的琐碎,而是流程化管理IT基础构架管理的畅快。
・流程化管理筑起整合系统平台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ITIL作为一种先进的IT服务管理体系,它用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提升了IT基础构架管理的科学性。但将ITIL带出“象牙塔”,并得以推广和应用的却是那些集成了ITIL流程化思想的管理工具。
链 接
变更、配置管理应用的目标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的受重视程度正在上升,这就意味着使命也越来越大,除了控制变更,还包括改进流程、增强集成性、支撑业务。
为了达到完整的效果,变更管理应用包括如下几个目的:
・提高变更实施的成功率;
・减少变更引起的非正常IT失效的广度和幅度;
・将变更管理与其他服务管理流程集成;
・降低变更的成本;
・达到提高生产力;
・确立改善变更的标准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
・评估风险和风险对业务的潜在影响;
・提高变更的透明度;
・提供有关沟通交流的高效渠道;
・管理每个变更的全部生命周期;
・管理变更之间的关系;
・管理变更的财务成本。
配置管理
在提供可靠服务来支持公司的业务目标方面,IT部门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大多数的解决需要良好的配置管理策略:如果都不知道您们环境有什么,就没指望控制它们,维护它们和提高它们。根据ITIL服务支持手册,配置管理应该追求下列目标:
・落实组织的所有IT资产和配置及其相关服务;
・提供准确的配置信息和配置相关的文档信息来支持所有别的服务管理流程;
关键词:设计管理;重要性;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设计管理的职责范围包括对设计进度进行跟踪管理、设计图纸的审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三大目标(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一、工程设计管理重要性设计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显示,由设计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占40.1%,施工引起的占29.3%,其它引起的占30.6%;设计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0%~80%(设计费用一般仅为工程造价的1%~3%),在满足同样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期下,优质的工程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5%~10%,甚至可达10%~30%。工程设计是实现建筑功能、满足使用需要,体现工程价值的关键工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就是组织相关单位在特定时间内、在具体投资规模要求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人或投资人的使用需求,而工程设计工作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二、工程项目设计管理途径(一)设立项目管理机构
配置相应素质的人员推行项目管理,有两个部门是必须设置的。项目经理部:该部门集中企业的专职项目经理,履行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责,开发项目管理基础工作,培训和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项目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严格履行项目合同、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上。建立企业内部项目经理竞争机制,避免项目组成员的短期行为和追求小集团利益的不良症状。项目控制部:该部集中企业内项目控制的专门人员,开发项目控制的基础工作,培训人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内部全部项目的实施费用、进度、信息资源等进行控制,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积累必要的基础资料,充分体现项目管理重在管理而不是承包的基本宗旨。没有这两个机构,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将始终处于薄弱状态。有了机构还必须配备能够履行职责的人员,否则管理水平难于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约。
(二)组建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有效的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不仅要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潜在需求,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主要应包括设计品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费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单位选择制度和流程、设计进度管理制度和流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流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等。通过组建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能够从本质上消除不规范设计管理行为,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三)施行严格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中,为了切实提高相关人员对设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也为肯定设计管理人员的业绩,激发其潜在能动性,应该施行严格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基本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管理部考核机制、公司考核机制、用户反馈考核机制、项目利益相关者考核机制等。通过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存在设计管理问题或遗漏环节,而且可以在实践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设计管理程序与机制,还能在满足项目运行要求的同时及时协调设计管理工作各项因素,为设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四)选择最佳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是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应该多方进行分析探讨选择最佳设计单位,保证工程进度及造价能够同时处于可控状态。在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首先设计管理人员必须明确业主需求,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筛选,特别是在选择技术复杂、规模庞大、专业性高、设计难度大等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予设计单位整体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评估判定工作足够的重视力度。然后拟定适当的设计发包策略,正确评审所有设计招标项目,确保满足业主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及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五)严格管理控制设计品质。每一个设计管理阶段所使用的措施及方案都应该得到相关专家的讨论和论证,所有设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掌握业主相关基础资料及功能需求。阶段设计管理工作完成之后,要立即开展组织审查确保各项设计管理成果满足有关工程项目建设法律法规,审查的内容还包括是否契合我国相关工程项目建设技术要求,是否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业主对功能及使用价值的潜在需求。结合工程项目总体投资数值来正确估算造价管理控制目标,将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价值及可行性最高的工程管理方案来严格管理控制造价。如果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存在特殊专业设计合同,应该考虑选择工艺专业配合条款来达到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落实明确的造价控制机制,及时调整设计管理变更费用额度限制条件。(六)正确把握设计进度依据业主总体进度确定设计进度,以此作为招标文件之设计进度要求,由设计单位提出合理优化设计进度。设计单位的设计进度应包括,各阶段各专业设计进度、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进度、审核进度、评审进度及出图进度。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对设计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出图控制,也就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工程设计如期完成初步(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说明。而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合同都缺乏对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严格约束,常有因设计进度延误导致行政审批进度或招标施工进度拖延的现象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设计合同中明确表示出以项目设计阶段的可交付成果(里程碑)作为支付设计费用的必要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应和合同管理人员一道按照合同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作进度进行认真的控制。另外,变更设计进度也不容忽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的完成时间滞后于现场施工进度,经常导致施工方提出误工索赔。
(七)注重设计管理变更工作尽管经过各阶段设计图纸审核、设计交底和会审,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设计变更管理是项目设计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控制点。为此,在设计变更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共同制定设计变更的管理办法,明确工作流程,对设计变更进行缜密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把关,严格控制变更的发生,所有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审批方可实施。其次,对于非发生不可的设计变更,则希望发生的越早越好,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需要修改图纸,基本不发生其它费用,损失有限,在招标采购阶段变更,除需要修改图纸,还须重新或变更采购,损失较大;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诉费用外,还可能要对已完工程进行拆除,损失最大。除费用外,对工期的影响情况也是如此。再次,对于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由相关单位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审,并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或领导的批准后方可进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均应建立对设计变更费用的管理制度,做好全过程的、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以确保实现项目投资的控制目标。前几年,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后造成结算大幅度超概算,给项目结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评价。
结束语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企业获得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工程建设企业应该注重设计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落实各项工作持续推动企业获得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云计算;ITIL;资源管理;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581-04
1 相关概念简介
广义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指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技术具有动态可扩展、按需部署、高灵活性、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等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云计算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和推广。
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是英国国家计算机和电信局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一套IT服务管理标准库。它把英国各个行业在IT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归纳起来变成规范,旨在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套IT服务管理的事实标准。
2 高校IT平台运维现状
高校传统的IT运维模式一般为:设置专门的热线服务受理故障申告,安排工程师处理,跟踪故障处理过程并反馈最终客户;对于需要新部署的业务,进行硬件采购和配置,调试上线。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扩张加速。系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不同的系统运行在独占的硬件资源中,效率低下。同时大规模的IT基础设施出现了大量系统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此外,数据中心的空间和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部分高校已开始建立云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服务。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对于云服务的运维管理还基本处于摸索阶段,除了在分配资源时,由硬件转变为了对虚拟资源的分配外,并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云服务的管理体系。
3 云计算服务运维模式
3.1 云服务平台工作模式
云计算环境下,用户无需本地存储资源及进行计算,一切工作均由高校云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完成。云数据中心为用户分配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及运行环境,完成用户任务。用户与云数据中心的交互过程如图1所示。
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接口提出服务需求。服务目录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分配所有可用资源,核心是负载均衡。配置工具负责在分配的节点上准备任务运行环境。监视统计模块负责监视节点的运行状态,完成用户使用节点情况的统计。用户通过交互接口从服务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由系统管理模块为用户分配恰当的资源,并调用配置工具为用户准备运行环境。
3.2 云服务给高校IT运维模式带来的变化
高校云数据中心建设一般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首先利用虚拟化或集群技术构建基础IT资源池(计算、存储、网络),对IT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用户需要部署业务系统时,通过自助门户向IT运维部门申请资源,IT运维部门通过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对资源池内的资源进行分配和调度,最后以服务的方式交付给用户。这种模式下,资源池的构建与上层的业务应用是松耦合的关系,有业务上线需求时可以快速分配出基础IT资源以支撑业务的部署上线。
同时高校云计算服务与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商业云计算服务有明显区别:商业目的较轻,主要侧重于科研和教学服务;使用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服务平台要求高;服务质量要求高,关系到全校师生的正常教学;高校各单位、部门的应用差异较大,云计算主要以IaaS模式提供服务。
这些变化和区别给传统的高校IT业务平台运维体系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没有专门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相适应的维护制度、欠缺完整的实施流程等。
3.3 ITIL思想与云服务资源管理的结合
目前高校的云服务主要以IaaS形式提供。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设施的使用,包括网络、存储、服务器、操作系统等资源。用户不管理或控制云计算底层设备,但能操控操作系统的安装、存储空间的申请以及虚拟资源的部署并部署和运行程序。IaaS模式的核心是资源管理。各高校对于云服务的资源管理还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尽可能缩减能耗、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资源管理与运维体系。
ITIL作为IT服务管理的实际标准及最佳实践,为云服务的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标准和规范,可以用来指导高校云服务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高校IT部门能够在ITIL思想指导下,构建从IT基础架构管理面向业务管理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业务视角洞析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提升、规范IT服务能力与质量为更全面、更系统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4 建立基于ITIL理念的高校云计算资源管理体系
4.1 资源管理内容和目标
云计算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和虚拟资源两大类。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指为保证承载在数据中心内的各种应用能够持续、可靠运行,为提高数据中心整体的运行、管理效率所提供的具有运营管理功能的各种软硬件,如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虚拟资源指云计算平台对于构建于其上的业务系统的分配、提供与管理的能满足业务系统的业务需要的能力。
云平台资源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运维管理成本;
2)实现资源管理的透明化、标准化、流程化;
3)提高IT运维管理效率和管控能力,节约管理时间。
4.2 资源管理流程
与传统业务平台资源独立建设、独立使用不同,云计算服务将资源与项目分离。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云平台资源共享的特性,需要引入资源管理流程。按照ITIL理论,资源管理可以相应划分资源规划、云平台建设及资源部署、资源运营和资源优化五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4.3 资源管理方法
此外,当前高校云计算服务资源管理可进行如下设置或改造:
1)成立高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纲要及规划,制定信息化管理规定和基本框架,评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提高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度;
2)成立设备管理团队,协调和处理设备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方便用户获得技术支持;
3)建立基础设施数据库结构标准,如统一标识、基本信息、启用时间、使用单位和负责人等;
4)建立资源生命周期管理规定,明确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问题管理和事件管理的相关使用规范,制定基础设施从启用到报废的整个流程;
5)建立知识库,将资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式集中展示,方便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更好更快地进行学习及故障处理;
6)设置资源故障响应级别,通过对知识库中出现问题的分析,结合使用用户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出现故障时的响应速度;
7)建立资源评估体系,邀请专业人士对资源生命周期中的购置成本、使用状况、管理成本、使用效率和使用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判断该资源持续使用的合理性。
8)建立资源变更管理制度,任何资源变更均以正式的、可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变更实施前需要进行记录、评估和授权;变更实施后,需要审核变更的结果是否符合原计划。尽量最小化变更对云服务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造成的风险。
9)建立IT服务台,业务平台提供IT运维的日常咨询、问题申告、业务受理、投诉建议等的流程化服务,支持用户来电弹屏、IT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工单创建、流程审批、业务报表、知识库等功能。
10)建立资源监控管理,将云服务的各环节的资源实现统一监控,告警展示、统计。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告知管理员。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和ITIL基本概念,分析了云服务给高校IT运维模式带来的变化,并提出了基于ITIL理念的高校云计算服务资源管理流程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对现有云服务资源的可用性、可靠性及维护成本进行更好地管理及科学评估。
建立符合ITIL思想的高校云服务运维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论方面的探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最终实现为高校量身搭建一体化的云服务运维管理体系,协助高校提高产、学、研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运营商运维体系探究[J].电信科学,2011,27(12):97-102.
[2] 周灯台.基于ITIL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管理及运维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3] 冯艳,宋俊德.云计算服务管理的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2):6-9.
[4] Grossman R L.A Quick Introduction to Clouds[C].Open Data Group.October 29,2008:1-8.
[5] 张庆斌,田德柱.基于ITIL的云计算实施策略[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19(9):84-87.
关键词:ERP实训;毕业实训;工商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6.088
1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简介
1.1ERP实训平台简介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通过ERP软件及平台的操作,可使人们对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更加熟悉,并对企业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更加清楚。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11年12月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了“现代企业ERP管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上海鼎捷公司提供我院经济与管理学部“易飞7.0(企业版)”ERP管理软件用于教学使用。工商管理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就是基于该ERP实训平台展开。
1.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具体内容
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共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ERP基础应用课程、ERP主流程介绍、ERP基础操作;第二阶段是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主流程、ERP销售管理、ERP采购管理、ERP存货管理以及供应链主流程体验;第三阶段是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制造主流程、ERP产品结构管理、ERP物料供应管理、ERP工单与委外管理、ERP工艺管理和生产主流程体验;第四阶段是财务管理,包括ERP应付账款管理、ERP应收账款管理、ERP自动分录管理和ERP会计总账管理。具体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可见以下表1~表4。
用课程1第1章ERP原理概论
《供应链管理》
《生产制造管理》
ERP发展历程
企业经营理念及主业务流程等相关1(1)了解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2)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业务流程1教学重点: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企业主流程
教学难点:ERP的基本理论ERP
主流程1第2章ERP系统主流程体验
2.1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
2.2采购与应付管理
2.3生产管理
2.4销售与应收管理
2.5期末结账1(1)熟悉ERP系统中主业务流程及各模塊子系统之间联系
(2)掌握易飞ERP主流程体验基本操作1教学重点:ERP在企业应用中的主流程、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
教学难点: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ERP
基础
操作1第3章ERP系统初始化(基础操作)
3.1公司账套建立及用户管理
3.2易飞ERP系统公共参数设置1(1)理解ERP系统初始化的作用和目的
(2)掌握ERP系统初始化的方法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数字化企业公共参数搭建1教学重点:公司数据的建立、ERP系统用户管理及公共参数设置
教学难点:ERP用户管理及权限
表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供应链管理1第1章供应链主流程
1.1供应链整体流程概述
1.2企业供应链与易飞进销存模块对应表11第2章ERP销售管理
2.1基础信息的设置
2.2客户及客户价格管理
2.3日常业务流程
2.4销售预测与客户订单管理
2.5客户信用管理
2.6销售管理报表1(1)掌握ERP销售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销售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销售管理1教学重点:销售管理主业务流程及操作、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
教学难点: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第3章ERP采购管理
3.1供应商及供应商价格管理
3.2询价与请购管理
3.3采购及采购变更管理
3.4进货/进货验收管理
3.5进退货管理
3.6常用报表1(1)掌握ERP采购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采购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采购管理1教学重点:采购询价核价和请购管理、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
教学难点: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第4章ERP存货管理
4.1基础信息设置
4.2品号信息管理
4.3日常交易流程
4.4库存盘点管理
4.5库存管理报表1(1)掌握ERP存货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存货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存货管理1教学重点:品号信息管理;库存交易及库存盘点
教学难点:品号信息设置、录入及管理供应链主流程体验
表3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生产管理1第1章生产制造主流程
1.1一般企业生产制造整体流程概述
1.2一般企业生产制造业务与生产制造模块对应关系11第2章ERP产品结构管理
2.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2.2录入BOM
2.3录入BOM变更单
2.4组合与拆解管理
2.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2)熟悉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1教学重点: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教学难点: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续表3)11第3章ERP物料供应管理
3.1批次需求计划特色
3.2批次需求计划基础设置
3.3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
3.4批次需求计划的发放
3.5常用报表简介1掌握LRP(批次需求计划)1教学重点:LRP(批次需求计划来源及计算逻辑)
教学难点:LRP(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第4章ERP工单与委外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录入工单及工单变更单
4.3厂内生产流程
4.4委外生产流程
4.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
(2)掌握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1教学重点: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教学难点: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第4章ERP工艺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产生工单工艺方式
4.3工单工艺管理流程
4.4报工单的使用
4.5常用报表简介1(1)掌握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2)熟悉ERP工单工艺
(3)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1教学重点: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教学难点: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生产主流程体验表4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财
务
管
理1第1章ERP应付账款管理
1.1ERP应付业务概述
1.2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1.3应付账款开票管理
1.4付款核销管理1(1)了解ERP的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2)了解应付账款开票管理、付款核销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教学难点:付款核销管理第2章ERP应收账款管理
2.1应收业务概述
2.2应收账款开票管理
2.3收款核销管理
2.4应收应付对冲管理
2.5坏账处理管理
2.6应收账款月结管理1(1)熟悉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2)掌握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教学难点: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第3章ERP自动分录管理
3.1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3.2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3凭证还原管理
3.4自动分录管理报表1(1)理解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2)掌握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凭证还原管理1教学重点: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教学难点:凭证还原管理第4章ERP会计总账管理
4.1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
4.2预算管理
4.3总账结账管理
4.4会计总账管理报表1(1)掌握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設置
(2)熟悉ERP预算管理
(3)总账结账管理1教学重点: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ERP预算管理
教学难点:总账结账管理为更好地指导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工商管理教研室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联合著作协议,出版教材《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训教程》。该教材针对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目的和要求,从ERP的发展史、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到ERP系统的实务操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以最通俗、最贴近企业应用实务的思考模式来引导学生,使其对ERP在企业中的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掌握其应用。本教材编写者都是有经验的工商管理教研室专职任课老师,参编教师均曾赴上海培训,全部获得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
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价值分析
2.1仿真企业环境,使学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实训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有效融合管理学、财务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毕业综合实训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进行仿真,使学生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利用现代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理念对实物模拟的现代制造业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实现产品从订单形成、车间制造、成品入库、销售出厂到用户的整个过程清晰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实物认知仿真环境。同时,也为今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2.2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岗位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率
通过毕业实习综合实训,使学生在仿真企业环境中,可以获得现代企业真实的生产与运作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操作管理经验,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初步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自实施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平台以来,共计培养了400多名初具现代企业ERP管理岗位能力的学生,其中近50人取得了工信部初级信息化工程师认证,多名毕业生直接被上海鼎捷公司招聘,初步实现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
2.3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教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另外,随着ERP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管理理论的不断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要求学校必需选送相关教师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各项企业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做好教师理论与实务能力培训工作。
2015年,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了“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实训教学团队”。本团队以“易飞7.0”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负责本系“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教研及科研工作。此外,我院目前已经输送多名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并全部获得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今后,还希望通过相关企业平台,派遣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ERP实施项目实践,使原来的师资培养型合作转变为师资实践型合作。
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改进方向与建议
3.1完善毕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料的建设
实训教学大纲是执行实践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规范实训教学要求、提高实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大纲应对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实训方式、实训课时安排、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等进行明确界定。
此外,教研室要不断丰富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知识,对现有教学实验资料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将教学实验数据、案例等资源不断充实到知识库系统,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毕业实习综合实训。
3.2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及指导
《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湖北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27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要占70%。尤其是市场需求精通信息化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通过采用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可更加有利于毕业生拓展就业方向与途径,并进一步巩固四年所学管理学知识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此外,教师也应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率。
3.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综合实训新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自主”要求在实训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学生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能一定程度地自学,比如易飞7.0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平台E-Learning,这是一种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学生通过PC连接到互联网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配合ERP实训教学教材,鼎捷知识学院提供体系完整的E-Learning易学网课程,通过E-Learning课件协助老师用于教学,并协助学生的深入学习。“自立”要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此外,实训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师要更多深入学生当中,近距离观察学生,指导学生,用更加多样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在实训课程中进行分组,通过分组来完成小组任务、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或完成单元测试等,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4ERP指导教材和模拟软件建设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我院于2016年批准教材《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实训教程》立项,并与上海鼎捷签署联合著作协议,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署教材出版协议,教材将于2017年出版。此外,我院教师目前已完成企业生态圈模拟经营综合实训平台项目研发,实现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自主研发零的突破。
3.5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以“兩创”(创新与创业)人才与“应用型”(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其中,进一步加强我院“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并将实验室软件设施实现升级;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导与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培育成功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实现常态化、订单化。
今后,还将进一步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实验室“课后全天开放”(除夜晚休息时间)。
4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实训课程开展取得的喜人成绩
近年来,我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对新型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了不断建设,借助鼎捷ERP实训软件易飞7.0,将企业真正“搬进”了课堂,并因此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我院学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及企业ERP模拟经营大赛上屡获佳绩。学生参加“用友杯”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三等奖、省亚军、季军等奖项;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网络虚拟经营模拟竞赛,获得省亚军;学生参加“ITMC杯”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竞赛,获得省亚军等好成绩。此外,“十二五”期间,工商管理专业指导教师及学生共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一等奖四项,省二等奖八项,三等奖十余项。
作者:何舒卉等
参考文献
[1]胡忠任.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77179.
[2]唐时俊,舒畅.新型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0):162163.
[3]王哲.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ERP综合实训教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265267.
通过该系统地研究和实施,能及时、快捷地提供各类统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定期总结,完成科技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的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
二、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是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设计科学、合理优化的集中业务中心数据库;建成全局统一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在其基础上,建成全局统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建成一个全面灵活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建成一个通用的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及一个与其他已有系统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所需的标准外部接口支撑平台。
三、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研究
1、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文件、过程等方面的管理
1)文件管理主要指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的管理办法、通知和管理条例,申报企业、省级管理员、分类管理员、专家等能够对文件进行浏览、查询及下载。
2)通讯管理主要指系统中各角色之间可以进行站内信发送、手机短信发送及邮件往来,流程处理中重要操作步骤的提醒,建立各管理角色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3)立项管理立项管理主要指项目立项时期的管理,包括两个工作流程,分别是立项申报的工作流及名称修改的工作流。专家在认为项目的名称宽泛或不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建议申报单位进行名称的修改。
4)中期管理主要是对跨年项目提交中期汇报的报告,并由负责该项目的管理者进行审核,监督企业申报的项目进展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相关变更,变更包括三部分内容:研究单位和合作单位的变更、项目的延期申请以及其他情况所需要的变更。企业提出申请中期变更申请后,由各级管理者进行审核。
5)验收管理验收管理主要包括验收申请和验收证书、成果登记。
6)专家管理专家管理主要包括对专家的用户名、密码、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管理及设置,并对专家的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
7)用户管理主要是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注册企业、注册企业的审核、注册单位的管理、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包括各级管理员身份内容的添加、列表的展示、密码重置、启用、禁用和删除等功能。
8)项目统计项目统计主要指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项目以及管理者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有立项统计、中期汇报统计、验收统计等。在统计功能的研究过程中能根据项目类别,项目的所属管理机构,所属年份,等三个维度进行不同的统计,并根据所处的列表生成图表和导出Excel文件。
2、科技项目管理应用支撑平台研究
科技项目管理应用支撑平台应满足的基本功能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支撑平台位于整个系统的中间层,各类系统终端和公众用户不再与业务处理系统的服务端直接相联,而必须经过应用支撑平台服务端的认证与授权才能进入业务系统服务端。建立以数据交换为核心的体系,支持不同处理业务、不同软硬平台、不同结构数据的捕获、分类、整合、管理、传送等交互操作的协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应用支撑平台具有不同业务信息共享和不同工作流程相配合的功能,能够将应用系统的基础结构改造、完善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而有效地整合已有的应用系统,并为接纳新的应用系统清除障碍。对于新的应用系统,直接在应用支撑平台上进行开发,同时,无需限制新应用系统的操作规则,无需限制新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无需为实现数据互通而为新应用系统编写接口。应用支撑平台可以识别、抽取、输出多种文件格式的数据。通过预设业务规则,应用支撑平台可依据系统条件或相关数据库状态自动启动数据处理操作。应用支撑平台包含了统计分析、数据交换、日志管理等功能。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