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稻实验方案

水稻实验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稻实验方案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第1篇

XXXXXXXXXXXXXXXXXX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导管。

2 设计情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段车站及区间风井主体结构基坑均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钻孔桩及地下连续墙均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地连墙墙体深度(冠梁底至地连墙底)为27.5m、25m、26m、28m、28.83m、30.5m。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检查导管密封性,确保桩体混凝土灌注质量。

2、检验导管壁及焊缝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检验导管加工精度,组装后轴线偏差。

3.2机具及人员准备

(1)主要机具设备:空压机一台。

(2)工具:装导管扳手2把,锤子2把,水管若干米,气管若干米,铁丝若干。

(3)人员:杂工4人,空压机操作工1人。

3.3 作业条件

(1)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

(2)场地平整,供电供水等满足施工需求。

4 施工工艺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槽中涂适当黄油。

2、导管对接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导管组装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应在上,与混凝土灌注时导管状态一致。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根据规范要求,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应大于孔深的0.5%,且不大于10cm。地下连续墙与钻孔桩最长为33m,按孔深的0.5%计算为16.5cm,故本次导管最大允许偏差为10cm。

5、导管连接完毕后,一端封闭并预留排气孔,自另一端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当导管内气体排净、充满70%水后,将排气孔封闭。

6、采用带压力表的空压机加压,向导管内施加压力。

7、试压压力计算:

导管长为33m,泥浆比重取1.15,混凝土容重取25KN/m3。

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取25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取最长33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取11.5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取33m。

Pmax=1.3(ㄚcHcmax-ㄚwHw)=1.3*(25*33-11.5*33)=579.15KPa

故导管试压压力为579.15KPa。

8、达到预定压力后,持荷15min。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第一次试压结束后,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9、对在在试压过程中,发生溢水的导管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重新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试压合格的导管应按顺序统一编号。

5 质量标准

1、导管水密性试验加压时不允许出现渗渍、漏水。

2、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应大于孔深的0.5%。

3、导管内壁应光滑,内径一致,接口严密。

6 安全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上级制定的安全规章。

(2)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3)参与试验及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设备。

(4)操作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a、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有对机械发生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能力;

b、操作人员应按机械设备的规定操作,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或超负荷运转;。

7 文明施工措施

1、所有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岗。进入施工现场,需佩戴安全帽。

2、试验产生的废水,应引入沉淀池,避免流入地方下水道。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广西融安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29-02

水稻是融安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进一步验证水稻肥料利用率参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2015年,笔者利用“3414”肥料二次回归设计常规5个处理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测算试验,以期为融安县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4―8月在大良镇和南村白艾屯进行试验,供试田块面积600 m2,土壤为潴育灰沙泥田。试验前采集5点0~20 cm耕层混合土样,用常规法进行土壤检测,结果为质地为壤土,pH值6.25,有机质2.16 %,全氮1.94 g/kg,有效磷42.0 mg/kg,速效钾68.00 mg/kg。供试杂交稻组合为伍优华占。供试氮肥为尿素(重庆江北产,含纯N 46%),磷肥为钙镁磷肥(广西鹿寨产,含P2O5 17%),钾肥为氯化钾(加拿大国家产,含K2O 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设计见表1,3次重复,田间区组随机排列,小区面积约20 m2。

1.3 试验方法

育秧按塑料盘肥床旱育稀植技术规程进行,4月2日水稻开始播种,4月30日移栽,插植规格为24 cm×20 cm, 8月5日收获。各处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的农艺措施基本一致[1-3]。所有施肥处理的施肥分3次,依次为基肥(整地耙匀时施用)、分蘖肥(移栽后5~7 d时施用)和穗肥(幼穗分化第3期时施用),其中氮肥40%作基肥,45%作分蘖肥、15%作穗肥;磷肥100%作基肥;钾肥50%作基肥、50%作分蘖肥[4]。

1.4 统计分析方法

肥料利用率计算公式:肥料利用率(%)=(全肥区作物吸收该养分量-不施该养分区作物吸收该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100;利用新复极差测验对各处理稻谷产量进行方差分析[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的影响

从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结果(表2)可以看出,水稻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无肥区和氮、磷、钾缺素区。说明水稻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具有促进分蘖、优化产量构成性状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植株的经济性状。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4个施肥处理中,产量最高的是处理2,平均产稻谷8 892 kg/hm2,较CK的6 343 kg/hm2增产40.19%;其次是处理4,平均产稻谷8 193 kg/hm2,较CK增产29.17%;依次是处理5,平均产稻谷7 838 kg/hm2,较CK增产23.57%;最低是处理3,平均产稻谷6 510 kg/hm2,较CK仅增产2.63%。对试验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F=0.348F0.01=7.006),说明试验设计及布局合理,试验过程准确可靠。进行多重比较(平均数标准差Sx=78.53 kg/hm2)可知,处理2与处理4、5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处理4、5与处理1、3产量差异也达到极显著,处理4、5之间差异显著,处理1、3之间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2的产值、纯收益最高,产投比最低,与CK相比,产值增加7 138元/hm2、纯收益增加5 296元/hm2;处理4的产值和纯收益排在第2位,产投比排在第3位,与CK相比,产值增加5 180元/hm2、纯收益增加3 684元/hm2;处理5的产值、纯收益排在第3位,产投比最高,与CK相比,产值增加4 186元/hm2、纯收益增加3 064元/hm2;处理3的产值、纯收益最低,产投比排在第2位,与CK相比,产值增加468元/hm2、纯收益减少598元/hm2。

2.4 不同处理水稻氮、磷、钾当季肥料利用率测算

对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处理以及各缺素区处理的水稻植株养分吸收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和表1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处理的当季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1.58%、21.57%、42.56%。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3414”二次回归设计肥料试验常规5个处理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测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融安县水稻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1.58%、21.57%、42.56%。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缺氮、缺磷和缺钾都不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改善植株的经济性状,从而造成水稻减产减收。

4 参考文献

[1] 邹盛联,沙海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46-48.

[2] 余红梅,郜文杰.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小区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03.

[3] 文建平.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1):52-54.

[4] 魏玉光,赵丽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探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2):37-39.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引水管道;排气阀;新型安装;支管侧引

中图分类号TV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4-0037-02

0 引言

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青龙寺煤矿位于府谷县老高川乡境内,其生产生活用水通过一趟Ф325×10螺旋焊管引自府谷县水务公司老高川供水站,管道全长16km,敷设方式为地下开槽直埋敷设,该引水管道由国内某资深煤炭设计院设计,由于当地地形较为狭窄,地貌复杂、地质变化较大,地貌主要呈现为:山坡、山谷、道路、农田、沟壑、河道等,安装难度较大,只能沿当地运煤公路路面敷设(于公路路基施工完毕后、路面硬化之前开始安装),管道沿线共设计31座排气井,该公路属二级公路,且该公路属当地主要运煤通道,通行的重型车辆较多,若在路面上安装排气阀并砌筑排气井,会对公路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管道的运行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笔者作为该矿成员之一,负责该管道安装工程的建设工作,与设计院多次进行探讨和可行性研究,对排气井的设置和排气阀的安装方式先后提出2个设计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优缺点对比,最终采用支管侧引的新型安装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管道排气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1 主要配套设施

1)管道起始点设有供水泵站一座,安装潜水泵2台,型号为250QJ125-51/3,额定流量:125m3/h,扬程51米,功率30kW,电压380V,正常情况下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正常供水量125m3/h;2)排气井:管道沿线地形复杂,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尤其横穿公路路基涵管较多,因此在每个高低起伏处均设置排气井,共设置Ф1 200mm排气井31座,每个排气井内安装DN100、PN=2.5MPa排气阀1只;3)水锤消除器:DN200、PN=2.5MPa,活塞式,竖向安装,2只;4)泄水井:在管道沿线各低洼、且便于泄水处设置泄水口,泄水口采用Ф219无缝管从主管道引出,并砌筑直径Ф1 200mm泄水井,共6座;5)闸阀井:每隔2km设置闸阀井1座,共8座;6)计量装置:在供水泵站总出水口和管道终端各安装电磁流量计1台。

2 排气阀安装方式

1)方案1:如图1所示,由于公路两侧大多是山坡,因此将砌筑排气井所在位置的山坡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将主管道基槽平移至公路路基以外,把主管道断开后,采用45度弯头将管道进行相应的平移,在平移后的位置砌筑排气井;

2)方案2:通过Ф108×10的无缝刚管从主管道上侧引至公路路基以外,并以2%的坡度坡向排气井,在公路路基外砌筑排气井,并安装排气阀。如图2所示,当主管道通水时气体沿主管道顶部流至支管口部,通过支管和排气阀流向外界,达到排气效果。

由于支管引出后与公路排水沟交叉,支管的埋设深度不能满足防冻要求,另外引出的支管属于整个管线最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支管做好防腐、防冻、防压和焊接等专项技术措施。

(1)防腐措施:支管及焊接口周边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防腐前采用抛丸或喷砂除锈,清除管道表面油垢、灰渣、铁锈见光,至少达到GB/T8923的Sa2.5级标准。支管内壁防腐采用食品级IPN8710-2B饮用水专用涂料,采用两底两面工艺方法,干膜厚度不小于200um。支管外壁防腐采用二布四油工艺方法,即底漆一道、布一道、面漆一道、布一道、面漆二道;其中底漆采用IPN8710-1,布采用10×10目中碱无蜡脱脂玻璃纤维布,面漆采用IPN8710-3防腐涂料;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500um。

(2)防冻措施:管道闭水试验合格后采用保温层加方包处理,如图2所示,在50mm厚聚胺脂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外包缠厚度为0.4mm~0.6mm的塑料薄膜,再包缠二层中碱无蜡脱脂玻璃丝布后采用C20素砼方包加固。

(3)防压措施:支管下部若遇松散杂填土层采用换填处理,松填土挖净后用角砾土分层振实换填;支管下部若遇沟壑填埋区段,且发现下部土质松软且较深厚,则采用注浆或强夯实加固处理;管道上部采用砾石砂或角砾土回填;支管上、下部压实度必须≥0.93。

(4)焊接措施:支管与主管道连接处以及支管上的每一道焊缝都必须保证焊接质量,接口采用V型坡口全熔性焊缝焊接,焊条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与母材相同且匹配。焊条质量应符合国标《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焊缝及焊管端修口尺寸必须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要求。焊缝等级要求达到二级标准。

3 优缺点对比

1)方案一:

(1)每座排气井处,需在主管道上增加4个45°弯头,共增加124个弯头,大大增加了管道阻力和管损,从而降低水泵的运行效率;(2)由于公路两侧地形较为狭窄,且大多是山坡,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具有山体滑坡的危险,且土方量较大,土方开挖及回填费用较高;(3)主管道拐弯处安装及焊接难度较大,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和安装费用增加。

2)方案二:

(1)主管道均为直线通过,避免拐弯,大大降低了管道阻力和管损,从而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2)不需破坏公路两侧山坡,开挖土方量大大减少,没有安全隐患,且降低土方开挖及回填费用;(3)降低管道焊接及安装难度,同时节约材料,节省了施工工期和安装费用。

4 结论

青龙寺煤矿引水管道采用支管侧引这一新型安装方式安装排气阀,很好的解决了引水管道的排气问题,达到设计目标,运行一年来各项指标均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得出:该排气阀安装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满足排气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规范 GB50069-2002.

[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CECS141:2002.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双阳区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27-1

1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示范地点选择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长春市双阳区齐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田内,地块面积2公顷。

试验示范地块前茬为水稻,土壤为黑壤土,pH值为7,且灌溉渠系完善、水电设施齐全,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具有地块交通便利、利于调查研究和示范推广的良好条件。

2 供试材料及作物品种目的

2.1 材料

育秧材料有种子、434孔育秧钵盘、棚膜、种子消毒剂、土壤杀菌剂、土壤调制剂和育秧土、地膜、肥料、打孔器以及挖沟、做畦、施肥、耙地等。

2.2 作物品种

农大808,农大原香。

2.3 试验目的

对比两种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方式的投入、产出效果。

3 田间试验设计

3.1 设计目标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水稻分蘖能力确定适宜插秧密度,行距规范为30cm,密度可以用株距确定,为下一步机插秧统一行距奠定基础。

3.2 设计方案

3.2.1 插秧方式 正常插秧(对照),不覆膜;覆膜插秧。

3.2.2 插秧密度 四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不覆膜,时间、密度和正常插秧相同);处理2:30cm×10cm(33穴/m2);处理3:30cm×13.2cm(25穴/m2);处理4:30cm×16.5(20穴/m2);处理:5:30cm×19.8cm(17穴/m2)。试验编号依次为1、2、3、4、5。

4 田间试验记载与测产

4.1 试验田间管理

(1)耕翻地:耕翻时将前茬作物的根茬、草棍之类杂物清除干净,结合耕地将碾细的农家肥每公顷施入50吨,再深翻泥中,灌水耕耙,达到田平、草净、泥融、无硬物。

(2)施底肥: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每公顷施标氮750公斤,过磷酸钙400公斤,氯化钾75公斤。

(3)做畦:畦面净宽1.6-1.65m,开好“三沟”:围沟:田埂四周的沟,沟深45cm,沟宽40cm;腰沟:对面积较大的方形田,在田正中开的一条沟,沟深35cm,沟宽35cm;畦沟:畦之间的沟,沟深25cm,沟宽30cm。

(4)覆膜:畦面平整后,用覆膜机或以滚动膜捆办法覆膜,将地膜紧贴畦面泥土,不留任何空隙,四周入泥5-10cm深,达到膜泥紧贴、平整严实。然后插秧前在膜上打孔,按照插秧密度自制打孔器。

(5)插秧:插秧苗数:每穴插秧2-3个基本苗。插秧深度:插秧深度1-2cm,以浅插不漂秧为原则。采用手插秧和机插秧相结合。

(6)本田管理保证缓苗:插秧完毕后,清沟灌水,使膜面有一薄层水,待缓苗后撤掉一层,做到沟中有水,畦面无水。阴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膜面淹水。

护膜补苗:移栽秧苗返青后,及时检查秧苗是否缺苗,沟水是否充足、地膜是否严实等,切实做到缺苗补齐、膜损盖泥。

湿润管理:平时膜面无水,保持沟中有水,膜面无水,以保持畦面膜内土壤湿润为原则,大雨过后及时排掉膜面水层。关键时期灌水,孕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乳熟期间歇给水。

合理追肥:根据水稻长势和地力确定追肥时期和数量。

病虫草害防治:少量杂草可人工拔出,病虫害防治方法同常规栽培水稻一样。

4.2 试验记载

(1)气候调查:主要调查记载供试区域的气候、晴雨、灾害性天气等。

(2)试验地情况调查:主要调查记载前茬作物种类、产量水平、施肥水平及施肥方式,实验过程个小区处理面积、施肥时间、施肥品种、施肥数量及施肥方式。

(3)田间农事调查:主要调查记载整地、插秧、灌溉、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农事操作,将每一项的操作日期、数量、方法等记录下来。

(4)作物生育性状调查:记载作物主要生育进程和特征,包括生育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缓苗时间、植株性状(最大分蘖数、株高、茎粗、叶片数、茎叶重、叶面积和根重等)、产量性状(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秕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及产量)、作物生理特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性及光合特征)、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等。

4.3 抓好秋后测产及考种

各处理进行单独脱粒,每个小区采取单打、单收、单计产,并计算公顷产量和产出效益。室内考种样本应系好标签,做好小区号、处理名称、取样日期、采样人等项登记、记录工作。

5 做好统计分析及总结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水稻

 

1试验目的

评价试验药剂30%乙酰甲胺磷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等,并与对照药剂比较,为农药登记提供技术资料。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第四代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

作物为水稻(杂交晚稻),品种为“德农108”。

2.2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江西省宜黄县凤冈镇岱塘村晚稻田进行。所选试验田为传统连片双季稻种植区,土质较好,灌溉便利,抛栽时间为7月16日,施药时水稻处于破口期,叶色嫩绿,长势良好,二化螟低龄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30%乙酰甲胺磷乳油,山东农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3.1.2对照药剂

30%乙酰甲胺磷乳油,上海农药厂有限公司产品,市售。

3.1.3药剂用量与编号

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

编号

药剂

制剂用量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克/亩

克/公顷

A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175

787.5

A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200

900

A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225

1012.5

B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200

900

C

清水对照(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