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幼儿园班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后,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园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促进幼儿性格发展、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积极的班级管理氛围,使幼儿合理地发挥主体地位,能够让他们更积极地学习讲文明、守纪律,更好地学会自我照顾、自我管理,丰富幼儿生活经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自己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班级活动中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是对幼儿进行管理的直接执行者。纵观当前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发现还有一些教师对班级管理的意义不太明确,在管理中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班级管理不够规范、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教师没有明确认识到班级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班级管理的最初设想,是利于教育活动开展,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本应是为了通过管理,实现自由和纪律的完美统一,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幼儿创设出更有利于其自由发展的班级氛围。然而,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管理时,简单理解为让幼儿听话、守纪律,对幼儿的管理较为刻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地位,用强硬的态度、严厉的规则来形成班级秩序,使幼儿成为班级规则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未能意识到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难以发现一日生活是锻炼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契机,而是用繁琐死板的规章制度要求幼儿被动遵守。
2.2管理观念和行为落后,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教师是幼儿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协作者,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完整性,使其发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分析当前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情况发现,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年纪较小,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管理中常常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如在幼儿园常常有教师替幼儿端饭、喂幼儿吃饭,如果是在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匮乏、自理能力较差,教师为幼儿端饭菜无可厚非,但如果在中、大班,幼儿已经具备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依旧是老师为幼儿端饭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增强自我照顾、自我管理能力。虽然进餐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但这件小事其中潜藏非常多的教育契机,如让幼儿自己选餐、搭配食谱,让给幼儿自己打饭、吃饭,教育幼儿营养均衡并且要珍惜粮食等。2.3管理时经常忽视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具有不同个性、性格的个体,受先天遗传素质、周围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幼儿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据调查显示,当前教师在管理幼儿班级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每个幼儿不同的生长规律与特点。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地理解儿童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导致经常用统一的、一层不变的管理方法,来应对个性、思维、习惯都不同的幼儿,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班级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充分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班级管理对于完善幼儿人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帮助幼儿自主学习体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虽然年龄很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与想法,转变以往的班级管理观念,不断丰富更新幼教理论与班级管理方法,鼓励幼儿发挥积极主动性,更好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幼教理论与班级管理能力
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一个首要措施,就是提升幼儿教师的幼教理念与管理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固守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也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保教知识与技能,而应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幼教理论和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技能,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颁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树立科学合理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班级管理知识在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幼儿教师若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熟练掌握班级管理的原则、要求、不同年龄班的班级特点,以及对不同年龄班级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只有教师将科学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3.2鼓励幼儿发挥自主性、积极性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要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为了把幼儿“管住”。因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幼儿生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引导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幼儿教师要摒弃自己是“管理权威”的错误观念,切实把幼儿放在班级管理主人翁的地位上。总之,幼儿班级管理中的一切活动开展,都要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幼儿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动实施者,在生活、教学、游戏中,多使用引导法、暗示法、激励法等,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对幼儿不正确、不礼貌的行为进行耐心的引导与更正,并鼓励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等。
3.3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促进不同个体幼儿的发展
成长档案是对幼儿成长过程的动态记录和全面反应,幼儿教师应重视成长档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借助成长档案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当前社会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幼儿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了解社会上先进、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其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方法,对于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幼儿班级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还有多数幼儿园教师并不知道成长档案对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促进作用,更不用说在班级管理中制作、使用成长档案了。实际上,成长档案包括幼儿智力、操作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艺术活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记录幼儿成长的每个转折与精彩瞬间,剖析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因此,成长档案的建立需要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共同参与,启发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将有效推进家园互动质量,密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4结语
幼儿是社会的寄托、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幼儿教师承担着保护、照顾幼儿在园期间安全、健康成长的责任,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幼儿教师密不可分。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以幼儿生长规律为依据,以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幼儿习得知识与生活技能,在饮食、盥洗、如厕、散步、学习、游戏等环节,逐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洗漱方法、安全的散步规则等,促进幼儿园整体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李园园,步社民.幼儿园教师如何幸福从教[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Z1).
[2]李秀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策略——以幼儿园游戏活动为例[J].考试周刊,2016,(87).
[3]何海清.星槎村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现代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64-02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可以让幼儿从小在集体生活中习得良好的习惯和自信心。
一 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
现代教育理念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提高民族竞争力的要求,把“人”置于中心位置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教育观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幼儿,却忽视了幼儿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随着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确立幼儿发展性主体的地位,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潜能。
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竞争、有独立个性、有创造力、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归属。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人,具有强烈的无意识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幼儿教育需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在教育实践中培养乐观、合作、自信的品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需要班主任运用智慧和才能去精心管理。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
在幼儿园班级秩序管理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比较突出和普遍。少数班级的幼儿能够自主参与活动,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积极性。大多数年轻教师的管理行为表现随意、缺乏规范,幼儿多处于被动状态,没有体现出自我管理的意识。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缺乏沟通,造成班级管理目标及具体配合策略出现不一致,导致班级管理混乱。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班级一日生活中,师幼互动以传递知识技能为主,缺乏情感交流。部分教师能够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幼儿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有一些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来管理班级,对于班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做了解和分析就轻易作出判断,甚至批评指责幼儿,给幼儿带来心理恐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2.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的原因
目前,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引起的。
作为幼儿园班级的管理者,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是影响班级管理效率的根本因素。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引发不同的班级管理行为,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班级管理效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动作、社会性发展等不成熟,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这使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另外,班级活动的环境、组织形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成效。幼儿教师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巧妙借助有利因素,进行积极协调,使班级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三 现代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师观,培养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客观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美的教育”
“美的教育”分为有形美和无形美。有形美,就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进行班级教育的大本营,幼儿每天都在这里游戏活动,教室的巧妙布置和装饰,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影响。例如,每天放学后引导幼儿擦干净桌面,让幼儿养成整齐干净的好习惯,第二天幼儿回到教室,干净的环境可以给他们一天的生活奠定一个美好的开始。无形美,是指创建良好的班风。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幼儿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心是美好的;如果幼儿经常笼罩在批评和指责中,他们的心就会厌倦。比如,开家长会时,对幼儿进行具体表扬,使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可以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营造美好的舆论,去熏陶幼儿的情操,规范幼儿的心理和行为。
2.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爱的教育”
幼儿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幼儿心灵相通。教师要走近幼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对老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学习、成长。当幼儿从教师那里得到热忱的爱护和关怀,以及良好的感情体验时,他也能较好地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友善待人。
幼儿教师应尊重、理解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保教过程中,教师在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幼儿,过于急躁和严厉,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放开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某个角色参与其中,起到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让幼儿自主、自信、自动的发展。
3.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赏识教育”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实际是对幼儿的一种关爱。幼儿教师面对孩子,要用赏识的目光,找出他们积极的方面,加以表扬和肯定。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赏识教育是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药。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对幼儿的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要有限度和方法。教师在幼儿园中并不是要给幼儿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员,引导孩子重新建立自信。总之,要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去教育幼儿。
4.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榜样教育”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模仿。教师要处处做幼儿的表率,才能打动幼儿的内心,让威信力和说服力倍增。
心理学家班杜拉也提出“替代性强化的教育原则”。他指出观察者通过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强化作用。在幼儿园里,班主任接触孩子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在幼儿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因此,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四 结论与反思
班级是幼儿园进行教育和游戏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幼儿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幼儿美的教育、爱的教育、赏识教育和榜样教育,充分尊重幼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玉芳.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J].中国教师,2007(S2)
[2]刘金虎.现代教育理念下班级“人文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4)
[3]张莉.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吉林教育,2009(26)
盗传必究
案例8
临近学期末,某幼儿园的杨园长在一次全园会议上准备详细介绍修订后的工作考评方案:考评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考评,转变为对幼儿运动、游戏、生活和学习等活动的全面观测和评价。谁知,这个考评方案只说了个“开头”,就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最后,老成持重的白老师发表了看法:“我能理解园长重视幼儿园全面质量提高的苦心,但这样的考评很难操作,有没有像集体教学活动那样的量化指标……?”
见到这种情景,杨园长立即调整了工作思路,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教师还是很赞成新的考评方案,认为确实还是应该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考评。在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杨园长认为,在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杨园长进行了新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了本学期保教质量评价的主要任务:以幼儿园课程实施为基点,研究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学习经验”的情况,组织幼儿在园各类活动的能力,以及幼儿在园学习的发展情况,为教师改进保教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自从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以后,全园的保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的钟老师在幼儿午睡时运用了“半帮忙”的培养方法,即让小班幼儿在脱棉裤时自己握住裤腰用力往下脱,而她则拉着幼儿的裤脚往下拽,这样既养成了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又避免了幼儿因遇到困难时退缩或依赖成人。
杨园长还发现,幼儿园实施全面质量评价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对考评工作也不再有抵触和畏难情绪了。年轻的安老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很害怕园长看我的活动,更害怕领导给我打分,现在虽然也有等第之分,但大家会肯定我的亮点,也能及时给我提出改进的建议,我觉得现在大家更看重我如何改进以后的工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评价案例中幼儿园的质量评价工作?
2.幼儿园如何开展全面的质量评价工作?
答:
1.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应该是“镜子”
有学者曾用“尺子”和“镜子”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观。由于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因而,管理者用“尺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分辨事物的高低。而镜子的功能是照像,因而,管理者如果使用“镜子”来评价,功能就是对评价者作出全方位的反映,使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本案例中,杨园长并没有仅仅把教育评价当作“尺子”,没有把评价过程等同于对照预订的标准进行打分,而是把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既重视对具体教育情景的分析判断,又注重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技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幼儿园如何实施全面评价工作
首先,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评价体系应该考虑幼儿发展的原有水平以及教师是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如教师如何满足幼儿发展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如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材料支持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等等。
调查显示,幼儿园班主任绝大多数是从优秀的教师中产生的,他们或由公开竞聘产生,或由幼儿园领导根据其工作表现直接指派,鲜有一入职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现象发生。在担任班主任之前以配班教师的角色跟从班主任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对其日后是否能成为优秀班主任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从业时间的长短对其能否胜任班主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近97%的班主任教龄在3年以上,许多幼儿园班主任都认为工作3~5年后担任班主任比较理想。因为那时已经积累了关于一日生活流程、教育孩子的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班级管理和家园工作开展的相关经验,经历了从新手向成熟教师的蜕变过程,对幼儿园的基本规章制度和人文环境有了认同和适应。所以,工作3~5年之后承担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比较理想。
教师在担任班主任之前,能否遇到有经验的班主任“帮”“带”也十分重要。访谈中,一位教师说自己刚到幼儿园工作时,跟着一位老教师做配班教师,从这位老教师身上她学到了如何观察孩子,如何创设区角环境以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成为班主任之后,她就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班级工作中。她认为观察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并用心和孩子进行沟通,为她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另一位班主任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表示并不幸运,她没有遇到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带自己,导致自己在承担班主任工作时走了很多弯路,许多事情不知该如何解决,许多困惑找不到答案。
1.与孩子互动的能力
解读孩子的能力对班主任角色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善于与孩子交往互动,必定深受孩子的喜爱,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到的成就感也会大大增加。访谈中,一位班主任谈及自己刚当班主任时的困惑。有一次她问一个小女孩:“你多大了?”这个小女孩想了很长时间,憋红了脸,然后用双手的食指,比画了大约10厘米的距离,怯怯地说:“我这么大!”这件事情对这位班主任的影响很大。她后来思考,作为班主任必须全面地了解孩子,不仅能解读孩子的童言稚语,还能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另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表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往往听不懂孩子的“语言”,也不善于说孩子能够明了的“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不能判断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即使师幼关系亲密时也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显得“度”拿捏得不准。凡此种种,势必会影响到班级的教育氛围和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班主任作为环境创设者、班级管理者等角色的实施。
2.与教师团队的互动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幼儿园班主任每日都要与自己的团队合作、协调和互动。调查表明,分别有51.5%和34.5%的被调查者认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形成挑战,2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一位班主任谈到其配班老师时说:“我很会与她们做朋友,但不好意思在工作时对她们提出要求。生活中姐妹情好处,工作关系却不好拿捏,班级工作眼看就不能落实了,很是着急。”另一位年轻班主任说:“我的年纪比较小,可是生活教师却比我大许多,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平等地与她相处。常常是我十分尊敬她,可一到工作分工时我就发怵。”还有一位班主任谈到,自己不能很好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自己觉得很合理的事情和要求却总是给同事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对此很郁闷。由此可以看出,与教师团队的互动能力也影响着幼儿园班主任的角色实施。
3.与家长群体的互动能力
调查显示,27.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够大胆。访谈中,一位教师谈到,自己刚担任班主任时甚至不敢看着家长的眼睛讲话,显得非常没有自信。原因是自己班上的家长学历文化层次比较高,成功人士了占很大比例,自己在家长面前找不到自信,不知该如何面对家长开展工作。
另一位班主任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孩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不慎摔倒,后脑勺当即起了一个包,送到医务室经校医检查并无大碍,自己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不知该如何告知家长。从上午一直犹豫至下午家长来接时,眼看实在是不能退避,还是如实相告了。家长得知后非常生气,质问老师为何没有及时告知自己。看到家长的样子她心里也很过意不去,但出口的话却是:“早点知道和现在知道有什么区别?”家长更为恼火了:“我是孩子的家长,有权力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情况!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这件事表明,幼儿园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缺乏法律意识,忽略了家长的感受和知情权,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具体问题时沟通能力较弱,沟通方法欠妥。
许多班主任也表示,自己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心中没数,对家长提出的要求、疑问和意见往往不知如何恰当处理,与家长之间出现矛盾时比较紧张,不知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沟通能力的不足,往往使幼儿园班主任在扮演班级协调者角色时力不从心,体验到的更多是消极与无奈,成就感较低。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不仅涉及正常的班级一日生活流程的进行、人员的分工合作,还涉及课程管理、班级整体氛围(班级文化建设)等深层次的管理内容。但在幼儿园班主任的意识中,对管理者角色的认识却更多聚焦于对具体事物的管理,如一日生活、人员、物品等,只有极少数班主任能将自己的班级管理与幼儿园的管理全面联系起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观较薄弱。班级质量应以保教质量为核心,班级管理应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现实工作中,班主任往往缺乏自己是班级课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2.幼儿园班主任将本班级的管理看成是相对封闭的体系。访谈中发现,有一部分班主任很少将本班的工作与本年龄段的工作同步起来,也很少将其与幼儿园的整体工作统一起来。具体表现为班级活动组织随意,对班级内部事务的处理缺乏与幼儿园管理层的沟通与协调。
幼儿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班级工作的预见性、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倾听他人的意见等多个方面,是幼儿园班主任完成角色规范、履行角色义务的重要方面,管理能力强的幼儿园班主任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一、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使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
二、丰富有序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且每天还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师只应当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而房子得由学生自己去造。“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其中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符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发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熟悉,也更加爱护。”因此,在创设物质环境时应让孩子积极参与,每个区角摆放些什么?怎样摆?墙面如何布置?都让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虽然,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比教师本人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就其教育效果来说,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爱好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三、搭建教育的平台,使幼儿成为自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同时又是十分脆弱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意识犹如那小小的露珠,需要教师备加呵护,要是再经过老师的“放大”,那就会变成学习的动力、积极的上进心,这些孩子就会在教师的欣赏和关爱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自信的人。只有真心爱护幼儿,关心幼儿,理解幼儿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才最明显。例如:我班有个小朋友许某,他很聪明,只是胆小,不善于表达。我心里明白,像这样的小朋友应有更多的机会呀!为此,我赶忙表现出老师的关爱。“今天,ⅹⅹ小朋友第一次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真是可喜可贺!”短短一句话,竟让这个家庭乐开了花。第二天,这个小朋友就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我妈妈昨天表扬我了。”我摸摸他的头,对他笑笑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吧!”没想到,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胆小出奇的幼儿竟围在我身边“喋喋不休”。我短短的话语,就像给他存入了自信,让他战胜了自己,克服了困难。确实,对这些自卑感较强的孩子,作为老师应抱着充分信任的态度去关心和尊重孩子,要特别注重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在某方面取得哪怕是看来微不足道的成功,并及时肯定这点滴的成功,帮助孩子把星星点点的信心之火燃成自尊、自信的燎原烈焰,照亮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向成功的明天。
四、实施公开、公正的民主教育,让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孩子,追随孩子,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上应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统一、严肃的日常教学活动变得既认真又活泼,使班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工作中,我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并与孩子们共同讨论。
五、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创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做主动的学习者
首先,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创造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教学挑战。一只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制作与维修须由木匠去完成。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