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管理会计理论 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传统的会计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会计便和管理巧妙结合起来形成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作为从会计系统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领域,与财务会计共同形成会计学科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它对帮助企业管理者科学的制定经营决策,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有效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纵观19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从而探讨不同阶段管理会计的内容及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开始激烈起来,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因此,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适应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生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问世,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该理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1921年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颁布,“预算控制’作为科学管理原理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决策会计所定决策目标的具体化与协调化,又是对决策目标的贯彻执行落实责任与指导行为的重要规范。1933年《利润工程学一一促使企业盈利的应用经济学》出版,在“本量利”关系的阐述方面把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本量利分析”法也成为前期管理会计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922年奎因坦斯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出版,这部书不仅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而且阐明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1924 年麦金西的专著《管理会计》出版,书中指出,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当把一些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会计概念及其会计程序纳入以经营管理为目的的会计制度中去。麦金西还指出,会计应当把握住标准,并注意在标准与业绩比较的基础上作好服务于经营管理的记录。1929年学者海斯的《供经理控制用的会计》一书问世,这部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一方面他认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应当是标准和科学而系统的记录,另一方面又指出管理会计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与企业决策层有关的信息。
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内容。
2 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950年11月英国企业会计管理赴美考察团发表了题为《管理会计》的报告,指出:“管理会计是以帮助管理当局制定政策和控制日常经营活动的方式来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体现着上世纪50年代英美的管理会计思想。
1965年5月,英国成本和工厂会计师协会将1931 年创办的《成本会计师》杂志更名为《管理会计》。在杂志更名申明中指出:“成本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结论对于其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是莱昂德·r艾米教授的见解,这位教授指出:管理会计向管理当局提供信息并指导其行动,至少与外部报告同样重要。他还进一步指出:以往为决策问题提供信息是会计师的最薄弱环节,然而,从战略上讲,这却是最重要的任务。上述可见,理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并明确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性是体现在60年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思想与研究中力求着重解决的问题。
这一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 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鱿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强调先把事情做对,然后把事情做好。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本”首先要接受市场位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价值僧值。在该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3 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加剧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使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未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1987 年美国的7ohnson和kap lan教授合写的《相关性消失了- 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震动了西方会计界。他们认为,应改变管理会计从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控制不再相关的现状。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为此,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战略管理会计开始形成,管理会计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最早是由英国学者simmonds于1981年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他将战略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和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他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多注重外在环境,并协助企业衡量其竞争地位。
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即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需要关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影响,并据以搜集相关的信息。强调运用各种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方案。从战略角度看.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态势的强烈影响。为使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得以顺利和有效地进行,要求企业总体性的竞争战略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捉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对内深化”和“向外扩展”并举。
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使传统的业绩财务计量方法受到挑战,需要在其基础上对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从更高层次上对企业的业绩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从而引入非财务计量指标,非财务计量往往能够为管理者改善经营指明方向。计量业绩的非财务指标必须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加以确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目标、使命和战略各灭相同,其业绩衡量指标也不尽相同。
至今发展比较成熟且被广为采用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为平衡记分卡法。平衡记分卡法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涉及到顾客、供应商、投资者、员工等不同利益方面,企业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他们之间的有些需要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企业需要在这些矛盾和竞争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平衡。至此,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过渡,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4 管理会计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成本动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对手分析、环境分析、预警分析等等。战略管理会计以其新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管理会计有较大的发展,但管理会计未来研究仍面临不少问题例如如何将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其他研究(如则务、物流、经济、则务会计、信急管理、管理科学、行为学等)相融合。如何把管理会计中出现与财务相关的内容分解到财务管理学科中去,如把管理会计中的资金预测分解到财务管理的“筹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短期经营决策纳人流动资产“投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长期投资决策纳人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证券)“投资”中去,把预算控制纳人到“损益管理”中去消化,因为筹资、投资、损益的管理以及资金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合情又合理,因为经过这样处理,就会使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损益三大管理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系统。
今天,在以全球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变化。管理会计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管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将呈现出国际化、战略化和行为化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 管理会计学[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2 ] 张翼. 国际管理会计发展综述及展望[ j ]. 管理科学文摘, 2006 (6) .
知识经济是继高度发达的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工业经济是以材料、能源等为主要的物的因素居主导地位,产品生产主要是集成资源。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知识(智力)成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尽其才(能)是物尽其用的基础。产品生产不再主要是集成资源,而主要是集成知识(智力)。产品的知识(智力)含量越高,价值越大。可见由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从生产要素看,主要是由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变为知识(智力)依赖型经济。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经济管理上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特征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
物本管理把人作为单纯的管理对象和生产操作的工具,最多把人看作是“经济动物”,而把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作为管理工作追求的首要目标。因而物本管理,是一种单纯以效率和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管理。
从管理发展史看,20世纪初期,泰罗创立的管理就是典型的物本管理。因为泰罗基于“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把工人看作是机器设备的附属品,他倡导的“时间”、“动作研究”就是使人依附于机器,把人性物化,把人也当作物来管理。因而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
物本管理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使它具有明显的确定性、可定量化、可优化等特点。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等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单纯的“经济人”,未免太简单化了。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于是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本管理的思想在理论上更趋成熟,在实践上也较广为流行。
人本管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并认为人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存在,即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更不能没有精神生活,这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出发点。因而认为:不能把管理看作是单纯的物质技术过程,而应更重视它的社会文化层面。据此,人本管理认为,管理者首先不应把人看作是单纯的“经济人”,而应如实地把人看作是“社会人”(social man)以至“文化人”(叫cultural man),从而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确立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有质的不同,“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所涉及的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现的。这是人本管理的重大特点。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本的关键在于人的智力。由此而形成了比一般所说的“人本管理”更高一个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管理”,它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二)管理思维从科学思维方式向人文思维方式转变。
1.科学思维方式与人文思维方式的对比。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注:关于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的划分及其有关的阐述,可参见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一文,载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具有推理严谨、定量严密等特点。“精确定量”是“科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科学思维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它是近代在科学的研究、探索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而通称为科学思维。人类要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认识(Cognition)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感知,感知形成观念(Conception),是以语言为其表现形式(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因此,从认识论看,语言是认识的工具。“科学语言”是自然科学家认识“物的世界”的重要工具。“精确定量”是“科学语言”是基本特征。因为自然科学向来被称为精密科学,其“精密”之处就在于:可以借助于严密的定量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可见,“科学语言”是“科学思维”的外壳。
人文思维包含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注:关于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的划分及其有关的阐述,可参见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一文,载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人文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因为它研究的“人文世界”不同于“物的世界”,它涉及“精神世界”(mental world)不具物质实体的许多复杂多变的方方面面,如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伦理等,这些都是难于甚至无法直接从量上进行把握的。因而对于它们,并不追求条分缕析地进行刻画,而是着眼于对象的整体特征,寓理于形象,通过慎思明辨,综合、权衡,达到对研究对象整体性的质的把握,这是人文思维与科学思维的重大差别。与此相联系,“人文语言”,作为人文思维的外在形式,是以“思辨定性”为其基本特征。
同自然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称“科学思维”相对应,人文、社会科学家在学术研究中常用的人文思维方式也可称之为“思维”。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在于后者的精确度大,前者的自由度大。但艺术家艺术思维进行创作实践,也要严格遵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也就是:艺术作品既要有生动的细节上的描述,更强调系统整体性的把握;细节的描绘,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性主题的体现。如黄河大合唱,许多音符组合起来,能唱出黄河奔腾澎湃整体的雄伟气势,才算是成功的作品;又如画家作“登泰山图”,可以从许许多多方面、方向取景,最终要能体现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气势,才能算作是成功的作品。艺术家是如此,管家也应是这样。
2.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不同类型的管理。物本管理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因而以物为本的管理系统,要求管理人员运用以“精确定量”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思维”,深入到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去认识、分析、研究相关,从中取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采用数量化进行描述。数量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引出基本结论,并可编成严密的程序,用机来模拟再现。
人(智)本管理不同于物本管理,在于人(智)本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人总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因而在人(智)本管理中,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总是起主导作用的。与此相适应,人(智)本管理认为,不可能从员工的屈从中得到真正的创造力,因而要求管理人员运用以“思辨定性”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度较大的“人文思维”,深入到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去认识、分析、研究相关问题,力求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和当代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艺术”(Management as Liberal Art)(注:[美]彼得·德鲁克著:《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而不是刻板的机械性的工作的见解相一致的。
由此可见,即使今天的电脑技术已经高度发展了,归根到底,它还只是一个“数字相关系统”,是不能直接用来分析、处理人的“精神世界”的相关问题的。因为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属于“人文层面”的问题,已超出了现有信息技术的作用范围,需要用“人文观”而不是“技术观”为指导来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在这里,人文思维、艺术思维的运用,是起主导作用的。
(三)管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向“满意性”转变。
一般都认为,管理首先要决策,决策是领导者、管理者的首要职能。由此可见,管理决策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
从现代决策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到,同“物本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决策,决策目标遵循“最优化”准则,要求决策者从“客观的理性”(objective rationality)出发,寻求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函数唯一的“最优解”(Optimal solution)。为此,就要求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严密的数量分析,从而把决策模式的重心放在分析性的技术方法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赫伯特·西蒙教授对这一决策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样做“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常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在这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疑问,怀疑那些假说是否与人类行为的事实相距过远,以至根据那些假设所得出的理论同我们所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也可以这样说,“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中,没有实践价值”(注:袁宝华主编:《企业管理全书》(上),企业管理出版,1984年2月第1版。)。
随着现代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智)本管理”转变,决策目标以“满意性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就成为的必然。
现代管理大师西蒙教授提出的以“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准则取代微观经济学原来奉行的“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是其决策理论的核心理论。其优越性,正如西蒙教授所说:“我认为,我提出的‘寻求满意的人’这一模型同那种‘寻求最优的人’的古典概念相比,在有关经济行为的经验研究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支持”(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遵循满意性准则进行决策,适当地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必要的,问题是不能把它强调过了头,不能见物不见人,把定量分析推向极端。以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决策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以实现决策者的智慧和推断同定量模型的解析相结合,借以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人的因素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决策的层次越高、涉及面越广、情况越复杂,战略性、非规范性、不确定性越强,决策人员和决策支持人员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洞察力及由此而形成的高屋建瓴式的综合判断就越带根本性。
二、管理的新特点
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
与上述知识经济管理上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会计呈现的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新方法论的开创。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智本管理”的要求,以及基于对管理特性的新认识,管理会计应遵循艺术规律,开创出认识上的新的方法论。新的方法论,可归结为:三个“重于”、三个“并重”。(注: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财会通讯》,2001年第10期。)
三个“重于”是指:(1)“衡量”(measuring)重于“计算”(counting),正如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德鲁克)所说,在管理上“我们需要的是进行衡量,而不是计算”(We need to measure,not count)(注[美]彼得·德鲁克著:《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2)认知性(cognition)重于精确性(precision):认知性重在整体的质的把握,精确性重在细节的量的描述。(3)悟性重于理性:是上述第2点的进一步概括:重整体的质的把握,属艺术思维;重细节的量的描述,属科学思维,艺术思维重悟性;科学思维重理性。
强调这一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例如:关于顾客满意程度消长变化的分析,并不是完全靠计算就能直接掌握的,深层次的问题要靠“悟”——“悟”出在深层次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思想上的方向性问题,认真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顾客满意程度造成负面的种种因素。
三个“并重”是指:(1)量化与非量化并重(对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难于量化的因素不强求量化,可以用其他形式如文字说明等进行反映)。(2)量化的各种形式并重:如考核成绩,100分制是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另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把学习成绩分成3个档次。按百分制,认为得76分的人比得75分的学得好一些,是很牵强的。按五分制,认为得80分的人比得70分的学得好一些,更符合客观实际,因为80分和70分属于不同档次。(3)量化的各种形式中,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也就是不把货币计量定于一尊,在管理活动中,许多因素从深层次看,是不能或不宜于进行货币计量的。如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生产安全情况、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不能完全采用货币计量形式的。
上述认识上的新方法论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蕴含着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二)决策支持模式从观向人文观转变。
管理师,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主要从事决策的工作,为决策系统中的决策者正确有效地进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适应“管理决策”的要求,决策支持在不同的决策模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根植于“物本管理”的管理决策,决策目标遵循“最优化准则”,要求运用以“精确的定量”为基本特征的“科学语言”,寻求目标函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解”。与此相适应,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根据所研究的具体特点,对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改制,找出存在于有关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借助于模型,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严密的定量描述,以掌握有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把数学模型和最优化(技术)结合起来,确定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数量关系,为决策者最终寻求决策目标的“最优解”提供依据。可见,把重点放在性的技术方法上,是这一决策支持模式的重要特点。
根植于“人本(智)管理”的管理决策,决策目标以“满意性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满意性准则”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准则,它主要不要求“精确定量”,而要求“思辨定性”。因而要求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参谋人员的管理会计师,围绕决策目标,拟订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通过相关人员生动活泼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权衡利害、比较得失;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决策系统中的决策者择善而从,做出满意的选择,最终得到决策目标的“满意解”。
在现实生活中,遵循满意性准则进行决策,更重视决策人员和决策支持人员的智能与判断,是符合当代的潮流的。因为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不管后资本主义机信息处理技术如何先进,它不能取代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只能是一种管理工具。”(注:[美]彼得·德鲁克著:《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版),机械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既不可能取代决策行为,自然也不可能取代决策咨询,因为决策咨询是整个决策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已经把整个决策程序推进到一个层次更深、境界更高的发展阶段。
(三)为“知识创新”服务的管理会计新体系的创建。
1.“知识创新”的人文基础。前已指出,“智本管理”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更有赖于人的创造力的自由、充分的发挥。而人的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又以人的各种基本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为前提,以人作为人能享有本身应有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这就要求形成一种机制,以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为知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更具体地说,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深藏在人的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而通过知识类型的转变,实现知识创新,则是一个知识社会化、共享化过程,只有在认识一致、感情共鸣、价值取向相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形成乐于奉献的精神——“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精神,才有可能实现。为此,就必须在内部实行产业民主,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参与权、知情权,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使企业真正成为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才有可能从人的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在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形成一种“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共同理念。这是促使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的微观基础和条件。
2.创建为“知识创新”服务的管理会计新体系。如前所说,“知识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也就是新知识一般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的,而是在一个组织内通过团队(一个群体)中的各个成员共享知识而产生。知识创新的关键,是要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最终转化成对企业整体有价值的知识。在这里,碰到的最困难的问题在于:一个人的知识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知识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易于同企业内其他成员沟通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难于同企业内其他成员沟通和共享。所以知识创新,是以隐性知识为起点,并通过知识类型的转变而实现。显性、隐性两种知识类型,可以形成如下四种形式的转变: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②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③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注:较详细的论述,请参见[日]野中郁次郎著:《知识创新型企业》一文,载彼得·F·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从以上知识类型四种形式的转变,可以看到:知识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的一个重大特点,在于知识资源并不会因为由更多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增加,即一个人的知识同别人分享了,别人受益,自己也无损。
设计一种指标多样化的瞬时信息卡,掌握企业各成员四种形式的知识转变。如前所说,隐性知识是无形的,是深藏在人的头脑中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而知识类型的转变是发生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活动,怎样运用信息卡来掌握各个人知识类型的转变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总的思路是:知识类型转变的过程的确是无法捉摸的内心活动,但知识类型转变的结果却是有踪迹可寻的。有迹可寻,就可以为人所掌握。那么,是怎样有迹可寻呢?假如有一个极其高明的面包师(注:较详细的论述,请参见[日]野中郁次郎著:《知识创新型企业》一文,载彼得·F·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他拥有一种与其他面包师不同的诀窍,他做出的面包有一种特殊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其他的人无法模仿,他自己也无法用明确的、系统的方式进行表述,说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的这种诀窍,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存在。后来另一成员向他拜师学艺,他言传身教,学徒也有所领会,手艺有很大提高,做出的面包也很受欢迎,但学徒也无法明确表述其中的奥妙,这种手艺对学徒来说,也还是一种隐性知识。这就意味着:原来一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成了两个人的隐性知识,表现为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变;再经过较长期的实践,师、徒双方或其中的一方,认识上出现了一个飞跃(思想上豁然贯通了),可以把所拥有的诀窍明确、系统地表述出来,写出完整的、可操作性面包制作方案,甚至可据以生产出特种类型的面包机。这样,就实现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
以上两个阶段转变,怎样有迹可寻呢?我认为:转变的结果是有迹可寻的。其中第一阶段知识类型的转变,表现为由师傅一人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师徒二人的隐性知识。对这一转变的成果进行差量分析:设师傅授徒时仍然照常进行生产操作,其产出品(面包)的产量、产值可以存而不论;产出差量表现在学徒学艺取得的新知识会融入到他制作的产出品(面包)上,相应地表现为产量,产值的增加。其中第二阶段知识类型的转变,表现为除了师、徒二人仍拥有原来的隐性知识而照常生产的产出品可以存而不论外,产出的差量表现为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形成的一项新的面包制作方案,这是一项新增的无形资产(因为可按规定程序取得专利权)。
可见,知识创新的成果,可以用为企业形成的产出增量来表现。但这里所说的“产出”,应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不能局限于上例中所说的有形的物质的“产品”和“资产”的产出。对知识创新成果(表现为产出)作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对生产性企业整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在生产成果上表现为产量增加、产品质量改进,新品种的投产等;在生产条件上表现为生产安全情况的改进,生产弹性程度的提高,适时制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更有成效等;在生产储备上表现为开发、人才开发、产品开发等的超前性提高等;在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配合情况的改进等;在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上表现为顾客满意程度、销协作配合、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改进等。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消长变化来反映以“产出”表现的知识创新的成果,说明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是可以渗透、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链、行为链,同时表现为知识链、价值链。也就是在完成各项作业的行为中,新知识的融入,导致凝聚在所完成的作业上价值的增加,而产品作为各作业的总集成,各有关作业上价值的增加,自然也会凝集在最终产品上,表现为产品总价值相应地增加。由此可以看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链、行为链、知识链和价值链的统一。它充分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生产性企业来说,知识创新是企业整体价值增加最重要的源泉。
上述多样化的指标体系可按企业内部各个组成单位的工作任务,各有侧重地纳入各个组成单位的“瞬时信息卡”、并可参照我国20世纪50年代曾广泛实施过的“班组核算”的做法,由各个组成单位以一定的基数为底数,自行逐日按人进行差量反映(反映在原有基数上新发生的增减变动情况),然后,由管理会计师定期(周或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借以全面掌握知识创新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上的具体体现。由此而形成的核算体系,可以视为为创建直接服务于“知识创新”的管理会计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美]彼得·德鲁克著:《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3.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财会通讯》,2001年第10期。
关键词:管理学;梳理;踪迹
在管理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中,最基本的莫过于:管理学的起点是什么?管理学的终点又是什么?管理学或者管理学研究中关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梳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命题。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历史踪迹的梳理,阐述了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科学属性。
一、 学科普适性踪迹概述
一门学科原理的普适性来源于的对象――不是某物,而是某物的某种属性的关注,以各种属性为对象的研究思路逐渐形成了各种学科。普适性的表现在于其具有超越性,而这种表象来源于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众所周知,客观性是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无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因果关系的)还是社会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随机统计规律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一门学科的性质进行讨论,既能够从总体上去审视一个学科,也能够对该门科学所具有的普适性特征追根溯源,从而来证明该门科学的价值。由此可见,要证明一门学科的存在性,找到用于描述这门学科所针对的研究领域的本质范畴内的一系列科学原理的普适性是必要的条件。一切禁得住时间验证的人类规律都是其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最佳表现。同时,对于一个学科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的分析也是深刻理解这一学科最好的途径。
管理学家丹尼尔 ・ 雷恩曾经说过,“理论是所有学科所追求的目标;而管理学理论则是基于组成管理学的全部思想为基础所构成的。追溯到管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学这一门学科所采取的概括和分析方法……探讨管理思想史既能够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也能够发现那些对于怎样把管理学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运用到其它文化领域和组织中去的解释”。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管理思想史,同时也是为了论证管理学历史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运用此普遍规律的过程。由此可见,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是探讨一门学科是否具有规律性的最佳办法。也就是说,从管理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理解管理学,这可以为目前很多悬而未决的管理学争议问题提供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二、 管理学历史的变迁
尹卫东曾经引用过恩格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学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管理哲学的发展,同时他试图从管理学史的视角出发去证明建立管理学哲学的必要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也曾经这样论述过:“科学的管理包含某种重要的普遍规律,其实际上是一种史学观”。以上所有观点都认为,了解一门学科发展的普遍的规律也就等于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而普适性恰恰是这些规律性特征的一个总合。上述所有认为,试图分析某一门科学的哲学特点和根本属性,即试图去探索一门科学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首先需要的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说,揭示管理学的发展踪迹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管理学普适性特征的过程。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尽管管理理论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学流派其所研究的主题都有着相同性。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学思想时期、科学管理时期、社会人时期和现代管理思想时期。本文依据目前管理科学领域的比较流行的观点将当今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管理学思想归纳为后现代管理时期,其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接下来本文试图从架构上以时间为序列概括性地探索和分析管理学思想的演进特性,以期寻找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
在管理学的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于效果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和强调思想学理论及方法。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大的文化背景一直是管理学思想产生的温床,这导致管理思想和理论在根源上具有规律和理性的特点,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时代越是进步,其推动力也就越大。
三、 管理学发展踪迹探索
泰勒是管理学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美国的工业从私人拥有的组织向综合性、大规模公司的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其也验证了管理学思想的科学性。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指在科学管理产生和出现之前的管理思想,其虽然包含了一些管理学的思想和萌芽,但其思想大多是经验类型的,而且也比随意。因为其多是在迎合大宗的文化背景。泰勒使管理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泰勒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化基础,而他的思想也在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中受到了最多的拥护及批评。马克斯・韦伯和法约尔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家,这两位管理学家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讨论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探索过其合法性及普适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对其发扬光大,进而提出了足多管理学经典理论。
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隐含着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如管理行为的动力是为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管理行为的有效模式是选择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时的管理模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学实际上与任何一门其它的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一样,主要将实验法和观察法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相互交融的特点,其研究视角主要是管理学的客体,其针对的是随意和放任的管理办法所产生的低效率。这种管理学在研究上究具有随意性和主观实践性,其对现象的了解也是浅薄和片面的,其注重的现象是不客观的,因为其忽略了人及其对人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属性的探索。
行为科学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思想对人的基本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是社会人时期管理思想主要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使管理学科进入了长久的反思与争辩。尽管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但是其基本思想仍然是如何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深处期间的人能够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现代管理思想是过去的管理思想延续发展的产物。一般的管理理论便借此产生,同时由于大环境的多边以及复杂性,众多学者研究和分析管理学问题的方向出现了多样性,致使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后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明显的系统思想色彩。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建立逐步向系统整合方向发展,这正是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同时管理是文化的产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蕴酝酿产生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变化而不断演进。而通过理论线索建立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体系就形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始终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本文将上述研究内容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归纳成了图1,期望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管理学体系的演进路径。
四、 对管理学发展踪迹的总结
关于管理学历史发展踪迹的探索是大纲式的分析和总结,其根源是追寻管理学发展历史所包涵的特征。以上对管理思想的回顾,不难发现管理活动既是文化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的产物,同时又是特定文化的一个过程。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和办法在全部管理学发展的进程中,受到了特定的文化和价值标准的限定,这合乎了某一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行为的影响轨迹。本文从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文化的演变过程是连续式的,同时,某一文化的产生也不存在于消灭其他的前提下,反而正是在某一文化产生的基座上,进行了持续地斗争,融合以及双方的妥协,而最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派别。同样,受某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影响的管理学内涵也进行着持续而激烈地斗争和融合,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某一特别组织、特别人性假设以及特定情景下的管理派别。而这些管理观念及派别都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其除了具有管理学历史的演进外,还由于产生了此种管理流派的前提条件在特定的历史范畴内仍然存在着,这导致某些已经适应了目前社会环境的管理学流派,依然能够从之前的管理学思想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五、 后续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些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观点,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把握了管理学呢?我想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我们目前还处于这个时代内,我们仍然处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更加深入的理解管理学,最终完善对它的元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管理学者们最初的研究宗旨。
参考文献:
1. Dewey John.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 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97,(9).
2. James Hunt.Leadership: A New Synthesis.Calif: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91,(10).
3.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 张银岳,董立群.西方管理思想史的解读方式及其演进的经济学资源.管理科学文摘,2005,(5).
5. 张媛媛,李宇.对管理本质的再思考――管理学的普适性.北方经贸,2008,(10).
6. 罗珉.现代管理学.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 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 尹卫东.哲学视域中的管理思想演变论纲.江海学刊,2002,(2).
9.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号:L13CSH014),课题主持人:张媛媛。
一、明确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
所谓现代企业财务战略就是财务决策者在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据已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企业长期发展中各环境因素变化对理财活动影响的基础上,所预先制定的用以指导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财务管理全局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方略.现代财务战略管理则是企业财务战略主体以预先制定的财务战略来指导企业整个战略期间的财务活动并使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全过程。对企业的财务实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使现代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现的物质条件,它是现代企业制定企业经营总体战略时进行综合平衡的工具,它是使现代企业战略和管理工作具有安全性的保证,它是指导战略期间企业重大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财务战略管理。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制定明确的财务战略目标并以该目标指导战略期间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柔性的时务管理组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要求企业组织必须灵活多变,灵活多变的企业组织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组织具有柔性的特征。所谓柔性的财务管理组织是指企业没有严格规定的标准化的财务组织,这种财务组织可根据竞争战略管理的要求和战略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并可灵活调度财务管理人员。柔性的财务管理组织在发达工业国家的知名大企业中较为普遍。例如,美国的GE公司是高度集权的组织,总公司设有财务部,内部各集团也均设有不同类型的集团级财务部门;其运精集团财务部下设市场财务、销售财务、制定与技术财务、服务财务、还有审计和信息系统;其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CALM公司的财务部门,下设有财务计划与会计、市场支持、会计服务、成本分析、支持会计与审计等分支系统;同属该公司的医疗集团财务部则只设有会计、财务规划和审计三个分支。有人估计,大约有3/4的日本公司利用项目小组并将它作为达到使组织整体化的手段.项目小是典型的柔性组织机构。
三、精明强千的财务主管
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的好坏,关键在领导.复杂多变的市场、激烈的竞争、科学的财务管理,要求现代企业的财务主管必须精明强干。精明强干的财务主管应具备如下素质:(l)较好的政治素质,即现代财务主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识大体顾大局,廉洁奉公,坚持原则,自觉抵制不正之风;(2)全面的知识素质,即现代财务主管人员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广泛的现代知识面,如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纪律、财经制度、法律知识,通晓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相关工艺技术,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财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群众理财观念等);(3)很强的能力素质,即现代财务主管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战略决策能力、善于用人能力、系统协调能力、动手和应变能力等)。
四、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灵活多变的企业组织机构和柔性的财务管理组织,要求企业的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成为精通财务管理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员。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知识、统计知识、各行各业的管理知识,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技术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财政知识、税收知识、金融知识等。在具备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一般就能胜任灵活多变的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工作。
五、高度集中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所谓高度集中就是企业的专职理财机构要大权独揽。所谓分散管理就是财务主管要把相应的财权下放到按竞争需要而设置的下属各级管理机构和组织,在实行分权的同时明确各级管理的财务职责,实行严格的财务分级管理责任制。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该种管理体制与我国传统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体制有明显的区别.在集中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下,中层领导机构权力较大,基层几乎没有什么财权,而高度集中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则要求削弱中层财权,加大基层项目小组的财权和责任,形成一个以竞争前沿阵地为基础,由上至下的财务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倒三角”,它扩大基层的开支审批权。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直接参与竞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防止因资金供应不足、不及时而贻误时机.
六、稳健的财务管理风格
市场经济变量多是随机变量,市场竟争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在财务工作中对这些风险估计不足、稍有疏忽,便有可能失利.这就要求现代竞争型财务管理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稳健原则,即财务管理对在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要予以充分防范。坚持稳健原则,在制定和实施战略决策时,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信息为依据,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要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以便在失利时能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把可能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七、弹性的财务控制
市场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要求现代财务管理必须具有弹性特征。弹性泛指事物的伸缩性。所谓财务弹性就是财务指标伴随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可能变动的空间和幅度。财务弹性范围很广,按财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财务结构弹性、资产结构弹性、价格弹性、成本弹性、利润弹性、现金流量弹性等。财务结构弹性一般是指企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可能发生变动的空间和幅度;资产结构弹性指各类资产比例可能发生变动的空间和幅度;价格弹性一般指需求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人们一般称之_为需求价格弹性;成本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一定情况下,影响成本变动某因素变化所引起的成本变动空间和幅度;利润弹性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利润变动的某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利润变动空间和幅度;现金流量弹性指伴随企业各种财务收支的变化,现金流量可能产生变化的空间和幅度.弹性的财务控制就是在制定财务控制目标和进行日常财务控制时正确地运用财务的弹性规律,科学地预测各种财务指标的变动空间和幅度,并运用弹性规划管理的方法对财务活动加以控制,使其按预定的管理目标幅度要求运行。例如,通过编制弹性财务预算就为财务指标的动态性考核提供了依据,在日常财务控制中只要将指标控制在规定的变动幅度范围内,就属于有效的管理。对企业财务实行弹性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竞争对手的战斗性,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计量 现代企业制度 能源管理 工艺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45-02
一、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计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企业制度是这些经济单位的组织、运行、管理行为的规范和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企业改革所选定的目标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中“管理科学”尤为重要。
1.计量是现代企业素质的基本条件
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计量技术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把计量检测技术、原材料和工艺装备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2.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竞争迫使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即运用各种现代数学方法,定量化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现代管理技术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理统计、运筹学、系统工程、行为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科学原理、技术和方法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择优性。现代管理技术使管理数据化,并能把管理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密切结合起来,就是使现代管理活动从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从依据经验判断转变为数理决策。建立定量分析可使现代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大大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转效果和工作效益,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现代管理技术同整个管理系统的管理基础工作关系极为密切。例如,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基础工作包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培训工作以及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等,只有这些工作达到相应的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积极作用。
二、计量是企业实现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企业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就是要求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盲目追求数量,转移到追求经济增长质量。
1.计量管理是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的前提
建立科学的和完备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加强管理工作、有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必备条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计量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基础。每一个企业根据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物料管理的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计量检测设备,其目的是用这些计量检测设备获得控制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经济核算的科学依据。计量工作是获得准确可靠数据的保证,企业计量技术素质是保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企业广泛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将这些数据反馈到企业的产供销各方面,反馈到定额管理方面,反馈到各种技术统计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统计报表中有关数据检测的计量器具配备,才能使企业的数据做到真实、准确、可靠。只有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进而达到提到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计量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改善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目前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改变我国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其中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成为我们企业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三、计量是实现物料核算,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证
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不断降低产品成本,_一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盈利刀一一-计量对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计量对降低消耗发挥作用,由于消耗的降低,导致产品成本的降低。
1.降低消耗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1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从生产流程看,选用价格低廉的原材料,选用能满足工艺条件又易于掌握的设备,都是降低成本的因素。但是,前提是通过检测数据证明选择这些原材料、设备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这除了涉及到产品质量检验外,原材料、元器件、计量仪器设备的选用和比较,都得靠测量来评论、判断。
现代工业生产主要以水、电、煤、汽、油等为能源。降低能耗,既节能又降低成本,这是产品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多少,要靠计量。在工艺流程中,对耗用能源进行准确的测量为节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能源使用效率中寻找节能措施。
1.2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改造
应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设备、改革传统工艺、改革能耗结构、改进产品设计是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所有这些改造都要以测量结果提供的各项数据为依据。
2.计量在降低消耗的作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利用计量器具探索最佳控制点
每一道生产工艺,都有一个最佳控制点。掌握了最佳控制点进行生产,就可以做到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少,成品合格率最高。最佳控制点要用准确的计量检测设备反复进行检测,从大量的测试数据中获得。要做到严格按最佳控制点进行生产,就得在每一个工业环节上配备准确的计量检测设备。
2.2利用计量数据掌握能源和物料消耗规律
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各种能源和物料消耗都有一定的规律。有了计量就能摸清规律,并能运用规律监控消耗情况。如有异常,计量器具也能及时提供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2.3利用计量器具指导均衡合理用能
企业生产使用能源,通常集中在某一段时间。一天内最高最低用量差很大,为了保证生产不受影响,有的按最高用量供应能源,这便造成了浪费。有了计量器具,可以摸清各部位的用能规律,采取措施做到均衡用能,从而取得节能效果。
2.4采用先进计量检测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水平,直到达到自动控制调节,就能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要求进行生产,实现既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残次品,又大大降低消耗。
2.5提高生产率是降低成本的基础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是至关重的,它不但可以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连续监控、调节,而且帮助人们实现了多年来所追求的生产过程“安全、平稳、优质、低耗、高效”的理想。
四、计量检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1.计量检测水平决定了产品质量的水平
计量检测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品质量要靠计量检测才能制定出来,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又要靠计量检测鉴定、检验。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到生产加工的各个重要环节,只有每道工序检验合格,才有最终产品的检验合格;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要不断地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其计量检测、控制水平的高低标志着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先进与否。所以,究其实质,计量检测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基础手段。
2.计量数据是分析产品质量优劣的依据
影响产品质量优劣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工艺、设计水平、加工能力、工人技术、技术标准、协作件质量等等。质量的好坏最终都要表现在产品能否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其具备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耐用性等产品的技术特性和质量特性。这些特性大多是一些可测量的物理量、化学量。通过测量手段来定量分析评价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凭数据说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凭准确可靠的侧量结果来评价产品质量。对产品成品是如此,对原材料、协作件、半成品也同样是如此。对生产的全过程,都必须应用各种测量手段对质量特性进行监控。产品质量要靠工艺装备和技术来保障,但最终却要凭先进的测量手段所提供的准确可靠的数据来确定。
五、能源计量是科学用能的基本条件
能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已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涉及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对解决能源问题,从政策到管理都给予极大的重视。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能源问题同样是一个直接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务院制定了“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能源放在优先地位,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节约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的能源方针和政策,实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能源,作为解决能源紧缺的另一方面,“节约能源”由于投资少,见效快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节约能源的两种方式
节约能源,分为“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效果显著,近几年统计资料表明,结构节能的效果占60%,但投资较大,时间亦较长;而管理节能投入少,见效快,所有企业均可推行,利用管理节能的效果占4U%.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管理节能始终是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在管理节能方面一直是采用行政干预和经济杠杆相结合的方法,甚至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一最低的能耗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能源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工作做保证。基础工作是指标准化、定额管理、计量测试、信息统计、基础教育和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等。而这些基础工作的基础则又是计量测试。没有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能源管理工作将无法进行,节能效果也是一本糊涂帐。
2.计量工作是管理节能的基础
能源计量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节约能源的重要技术基础,它能使企业做到三保证,即保证能源统计报表信息数据的资料准确;保证能源单耗的可比性,进而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源定额的贯彻执行与奖惩。
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节能效果上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节能效益往往无法直接统计,表现在节能技术措施和科学管理的综合经济和节能效益,更表现为社会经济和节能效益,属于隐性效果;另一方面则由于它的“基础性”,即一切节能措施不在计量测试这个基础上建立,就不可能获得最佳和确定的效益,因此又具有必须性,而且一旦建立起来,将起到长期系统积累的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能源严重浪费、产品用能单耗高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各级人员节能意识淡漠,造成能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能源计量工作不健全,造成“煤糊涂”、“电糊涂”、“油糊涂”等问题,制约了能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和有效。因此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则是节约能源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作用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3. 1为满足企业能源核算,减少亏损,避免经济结算纠纷,保护供需双方权益,提供企业进出厂的一次、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准确、一致。
3. 2对厂内的一、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在分配、贮存、流转、加工、转换以及转供等各个核算环节,通过能源计量器具的检测,提供准确、一致的计量数据,以满足经济核算和生产责任的要求。
3. 3按基本经济或能源核算单位的具体需要,安装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提供检测数据,以保证企业能按产品制定科学的用能定额,实行能源定额管理,严格按定额进行用能考核。
3. 4通过计量器具对生产工艺过程各关键环节监测,为不断改进工艺、选择最佳控制参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一致、准确的计量信息,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3. 5对企业的设备进行热效率测试,为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提供准确计量数据,监测储能、输能装置的跑、冒、滴、漏,为能源审计提供技术基础。
3. 6为企业落实经济责任制,计算节能奖励和浪费惩处提供统一准确的计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