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移动媒体

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手机媒体的概念,需要先正确的理解媒体与媒介的概念。

媒体来源于“Medium”一词,早期音译为媒介,意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人们所借助的,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有时也包含技术手段。大体可以认为,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物体本身。

媒介可以理解为传播媒介,也可理解为传播渠道、传播信道和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具体来讲,传播媒介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单单从概念上似乎无法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关系,似乎媒介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个人理解认为,所谓媒介,即其所指的传播物质与技术手段;所谓媒体,个人理解则偏重于提供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机构。媒介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媒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出现了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移动媒体来讲,手机媒体是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移动业务为载体、移动网络为通路而构筑的新媒体。主要包含内容、通路和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消除时间差、空间差和阶层差,还原媒体的本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正因为其优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手机媒体发展迅猛,短短几年手机媒体所达到的受众规模之广、用户活跃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膛目结舌。不仅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消费媒体内容的方式,而且革新了内容创造和舆论制造的模式。以微博的盛行为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移动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将超越专业媒体人士创造的内容,手机媒体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一、手机媒体发展过程及现况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手机的通信模式从模拟手机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 到GSM手机时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再到现在的3G手机时代(包含WCDMA,TD-SCDMA等),手机媒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4.3亿人,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上升,已由69.3%上升至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逐步确立。手机因其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时间频繁等特性,而成为带体温的媒体,这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以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几乎所有要求。

新媒体时代,手机无疑是新媒体的领军力量,作为手机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使用者的人们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再演变为大众传播。其传播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和双向传播,而是在融合两者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一种有反馈的‘扩散式’传播。手机媒体的反馈机制越来越强,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二、人际传播、手机媒体的互动及影响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一般认为人际传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人们生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要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和互相吸引。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或媒介而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无论与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总要借助“媒介”物质,即使是直接传播也要凭借空气进行声音的传送,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间接传播中,随着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得到事实的验证,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毫无疑问,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手机媒体使得过去一对一的媒介对应关系逐渐模糊、消失的同时,对人际传播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通常来讲,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2.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角度来说,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人际传播中反馈迅速,双方交流更充分。

4.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

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噪音’,容易走样。

(二)手机媒体与人际传播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手机媒体具有明显的人际传播特征,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对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加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移动中传播。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更快速、灵活、机动性更强,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真正实现了信息即时交换。

2.“去中心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手机媒体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并且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共享与传递信息时,构成了广泛性与丰富性的受众群体集合。社会信息不再单调地朝着某种方向流动,而是呈辐射状,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手机媒体大大提升了人际传播的能效性,冲淡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信息流动过程更加复杂。

3.一种可选择的多重传播。以手机短信为例,手机短信传播以人际传播模式为主,通过“一对一”式的信息互动,实现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以此实现单一对象用户之间的连通。伴随其普及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提高,短信中心控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开始多样化,以短信群发为例,通过群发等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信息,可以实现“一对多”传播模式,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范围在被大大拓宽了,手机媒体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业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

三、大众传播与手机媒体的互动与联系

(一)大众传播定义及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大众传播总是密不可分,人们也总是将大众传播挂在嘴边,但对于其定义,学者们似乎各有各的看法。从职业工作者角度来说,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的起点确定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当时得到发展,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手机媒体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工具,为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其“量变”的同时,也在使大众媒体开始逐渐走向“质变”。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一般具有六个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特征:

1.大众传播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具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以及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

2.大众传播总是伴随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早期的大众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当今的大众传播同样离不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大众,其受众不分阶层和群体。这里的大众是指的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因此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其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分阶层和群体。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生产信息作为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信息产品属于社会文化产品,其消费属于精神意义的消费,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其传播的内容,受众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接收到信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于媒介组织的传播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6.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具有直接关系,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自一开始,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工具和渠道而存在的,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并逐渐朝着大众传播的方向所演变。手机媒体传播不但进行着“大众”化,而且在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所体现:

1.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后,传统定义的大众传播特征被淡化。传统定义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有组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机媒体出现以后,手机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向全世界多数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非正规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

2.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不再单独强调大众传播受众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将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化,将受众群分门别类,可以看作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大众传播,其原理正如社群和俱乐部一般,受众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聚在一起,大众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成为必然。

3.大众传播的反馈机制开始沿着双向和多向进行转换。手机媒体使得大众传播受众的反馈更加及时,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活动注入了受众的直接的反作用力,传统定义中大众传播单向性、缺乏反馈的机制被改变,手机媒体正重新定义大众传播媒体的格局。

四、手机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又不断的作用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媒体不仅强化了人际传播功能,又重新定义了并细化了大众传播,在兼有两者优势的同时,又突破了两者的局限。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携性、广泛的交互性、丰富的受众资源、更快的传播速度和多媒体化等特征,成为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重要纽带,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3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传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空间等,越来越弱化。从个体角度来说,手机作为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延伸,不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从大众角度出发,手机媒体已经化为群体传播的延伸,多样复杂的传播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对讲等功能的实现,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最方便有效的媒体。4G技术已经开启,新技术的普及将会给手机媒体注入新的能量,手机媒体用户将继续呈指数方式裂变增长,手机媒体作为连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重新定义了传播学的概念,手机媒体将开启传播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84.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2篇

组织传播

清明上河园一改名胜景区的枯燥和肃穆,全新演绎盛世的激情与欢乐。当观众沉湎于大宋的世俗民风时,冷不防就已经置身于园区精心编排的表演之中。可见,清明上河园的构成不同于一般松散的群体,而是更多地呈现出了组织的特征。从传播学角度来讲,清明上河园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是一种组织传播活动。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是某个组织凭借组织系统的力量所进行的有领导、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具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和形成共识的功能。清明上河园园区演出的组织者就是通过指挥、协调演员的肢体语言,领导演员有秩序有目的地完成演出任务,以此来让观众在现场感极强的真实场景演出之中体味大宋悠久的历史文化。

组织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以此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园内的表演活动中,演员、解说人员、保安人员等各自担当了不同的职责,共同为演出的顺利完成服务。可见,组织传播成为清明上河园景区文化传播的典型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是与传播技术分不开的。大众传媒通过源源不断的“文本”复制技术把信息带到了世界各地,又通过营造虚拟的信息环境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性的信息传播活动,然而其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了使参与园内演出的人员达成一致的群体性意见,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求一种大群体的认同。园内带有历史文化风韵的演出只有通过大众传媒的“信息扩散”才能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起初,清明上河园内的演出只能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才会被广大受众所认知,受制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传播只能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影响较小。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之后,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的运用,将信息活动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园内的各种演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观众,产生了强大的“轰动效应”。从这个角度上讲,清明上河园景区文化的传播是一种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的群体性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文化的传播是宋代文化走出河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介在其传播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人际传播为模式的传播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功用。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在直接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因为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信息范围广泛,但其传播信息的效果不如人际传播好。要想使得大众传播媒介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就要做到将人际传播模式同大众传播有效地结合起来。河南省省内、省外的广大受众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获得有关清明上河园的信息后,再通过和身边体味过园区文化的受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会使其他受众对清明上河园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进一步增强炎黄子孙对宋文化的认同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符号传播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任何信息都深具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所谓符号,就是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时赋予特定含义的工具,如语言是通过声波传递的声符,它通过不同的声波表达不同的含义。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和独有,人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符号的创造和运用符号进行创造的过程。

在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看来,符号可以划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类。作为受众,在关注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层面时,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象征符号来使用,也就是说,当某个客体被赋予某种意义并用它来代表一些事物时,它就成了一种象征。同样,这种象征符号也在清明上河园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展示宋代文化的过程中,多种符号的组合使清明上河园园内文化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皇家园林的亭台楼榭、皇廷内外的甬道、农家农具、斗鸡场等,都极具宋代文化标志;园内参加表演的演员,身着宋代服装,头梳宋髻,这不仅可以使演出更加逼真,更是表现出了宋代浓厚的文化底蕴。可见,传播清明上河园景区文化的一切客观符号,都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也把人们引入了昔日万千繁荣的宋都之中。

在大众传媒时代,宋代历史文化的传播活动在进行小范围的组织传播的同时又为大众传媒提供了传播的“范本”,它能够利用大众传媒的“轰动效应”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除大众媒体传播之外,开封清明上河园中的“文化符号”、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等共同影响着宋代历史文化的传播效果。这种多元的传播模式共同起作用,必将使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文化主题更加鲜明,也进一步推动了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米勒[美]著,袁军等译:《组织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余志鸿:《传播符号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类型电影;大众传播;噪音

众多电影史将1895年末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大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等多部短片的日子定为电影的诞生日。而其实在这之前,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就已经出现。这一天的电影,将影像投射到大屏幕上供一群人一同观赏,并且收取了一定的费用。在电影以商业的身份诞生、以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艺术家们为其争取“第七艺术”的地位同时,很多人忽略了电影这门具有商业本性的艺术,在诞生之日就已经具有了“公开的”、“通过中介物”和“集合的”等特性,也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电影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很完善的类型体系。这些类型电影有相似的情节结构,类似的人物个性、行为方式,传达着基本相同的思想意识观念。人们普遍认为,电影类型的出现,同类型电影的生产大国美国的好莱坞制片厂体系有关。人们将电影的这种标准化制作看成是华尔街的财迷们进入好莱坞后对于电影艺术的阀害。然而事实是好莱坞制作的这些被很大程度否认掉艺术价值的电影在世界各地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麦克卢汉说:媒介就是讯息。也许我们不该将电影类型的出现全部归结为人为的操作,人为因素在电影类型的过程中应该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传播方式才是决定了电影类型出现的内因。

一、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其传播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而香农和韦弗认为,信息是能在任何情况下减少不确定性的事物

香农的传播模式:

张舒予在《视觉文化概论》中将该模式转换成适合电影传播的公式:

电影以音画为主要传播手段。一方面,高清晰的画面作为现实世界的仿像传递着无国界的图像信息。本来具体的图像经过媒介的传播,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成为了图像符号。图像传播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传播,虽然没有诉诸文字,但却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东西,是众人精心设计的一种代码。这一代码是传播过程所共有的,它代表了一个符号所引起的“一套情景、感情、腺和神经的活动”。但传播产生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某一传播符号作出反应,而这些反应的总和即传播符号的含义。也就是说即使是具体的画面,它所传达的信息也并非是统一的,传受双方间的意义获得实际上还是一种暗示。另一方面,电影中的声音分为人声、音乐和声响三种。人声作为电影传播,乃至广播、纸媒传播出现之前人类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抽象符号系统。电影中人声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对画面的含义起注释作用,它是以相同或相左的含义与画面产生一种复调效果。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声的出现,画面反而因含义过多而出现含混。而音乐作为感性的艺术,同每个接受者的学识、修养、文化背景等等的关系密切,在烘托画面气氛、凸现画面含义的同时,实际上也极易造成与信息传播预期的偏差。声响在电影中的作用在于表现空间真实性以及拓展银幕空间,在含义的传达上所起的作用比较小,偶尔起到对照作用。

科学论证到:“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路,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一次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过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事实上在视觉和听觉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我们看到,作为现在电影主要形态的有声电影,在画面的暗示以及声音的注释的相互干扰中进行着信息的传播。而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效传播问题。

二、有效传播是类型电影产生的内在因素

1.几个概念。

为了便于论述,首先要介绍几个相关概念:“噪音”、“多(冗)余信息”和“选择或然率”。

“噪音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意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这是阻止传播有效达成的主要因素。噪音增加不属于原信息的信息量,从而增加了意义的含混性,造成传播信息的不确定性。

多余信息是用来抵销传播过程中的噪音的。多余信息在减少传播中的实际信息量的同时,增加了信息的确定性,所以能够提高传播系统的效率,是用来消除传播噪音的有效方式。

选择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主要同内容以及它满足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费力程度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有关。

2.有效传播是类型电影产生的内在因素。

电影作为一门大众的艺术,或者更功利地讲,在大型资本的控制下的电影是为了收回投资而存在。在纸媒、广播、电视等等媒介的竞争下,电影为了获得一定规模的观众人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选择或然率。

首先电影要增加其“报偿保证”,就是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实际上,在文明压制下的现代人经常是本着寻求愉快和逃避社会控制的精神进行很大一部分传播的。而人们从电影中想要获得的是替代性的精神满足。电影是功能性的,提出问题,再解决矛盾(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而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被社会拒绝或无力处理而被搁置一旁的。再就是要减少观众使用电影媒介时的“费力程度”。一方面是要增加该媒介的可得性。降低票价、多开影院成为了主要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就是要降低电影媒介的使用难度。其实就是要降低传播过程中的噪音。传播的噪音最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因素,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风俗、社会制度甚至地域环境都会影响传播的有效性。所以电影倾向于选择表现一些普世的价值,探讨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念问题,比如说善与恶、文明与蛮荒……而这些主题也往往以二元的形式同时出现,这则是对于观众想像力的承受能力考量的结果。“肯尼思・博尔丁在他的著作《形象》里指出:人的想像力只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当复杂性变得不能承受时,想像力就会退而变成简单化行为。这种简单性倾向包括两方面:(1)即双重价值方向,只能想到正反两个方面;(2)创造象征性的形象以便一部分流过我们身边的信息潮流编制成代码。”人的简化倾向实际上造成的是对于信息的一种误读,而类型电影则直接将内容进行简化,表现双重对立的价值观念,以及创造象征性的形象即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观众对于信息的正确解读。而从电影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境况来看,占影院销售利润很大部分的汽水、爆米花等零食的存在,成为了传播内容以外的环境干扰。从传播的目的来讲,这也可以称为是噪音的一种。它分散了受者的注意力,将其对于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又降低了一层。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如今的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弱智、低龄化了。其实是为了增加信息确定性,电影反复使用一些材料、主题、叙事模式乃至图像效果,这些信息作为多余信息是观众可以轻易填充的,于是也就成了可预见的和可预期的,慢慢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情节套路和类型模式。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在传受双方的长期磨合中,重复的信息即冗余信息越来越多,实际传播的信息量减少,那么观众在传播过程中得到的报偿保证也就相应减少,这必然会造成观众对于该传播方式的兴趣倦怠。于是电影中必须不断增加新的信息点,也就出现了类型的更迭与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又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因为受众在接收信息之后,会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一旦该信息与现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他就会拒绝或把它歪曲,再或者在认知结构中对其作出变更。所以在类型变更中,要使观众能够通过歪曲新信息使其符合认知结构,或者能在认知结构中作出变化,否则受众出现拒绝态度,就是宣告此次传播的失败。其实电影类型的更迭往往是以类型元素的反向运用、不同类型的融合拼贴出现的。那些离类型范畴比较远的电影我们称之为艺术电影。

3.艺术电影也是类型电影。

香农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定理,证明如果把信息流量限定在一个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最大限度之内,那么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在噪音(意即互相干扰的和混乱的信号)最少的条件下通过。假如你要是企图传送超过渠道的实际容量的信息,那么噪音量和错误的数目就会迅速增加。艺术电影的晦涩难懂就在于它企图传播的信息量过大,这也相应地增加了观众读解艺术电影的费力程度。艺术电影的媒介费力程度较高造成了选择或然率的降低,从而形成了艺术电影小众化的局面。然而传播模式是在传受双方的逐渐磨合中才能成熟起来。人们其实也在逐渐适应或者说熟识艺术电影的传播模式。欧洲艺术电影中的心理分析、泛性论的主题以及一些缓慢的节奏风格,背后是有一批高素质的观众的,或者说是有一部分熟悉此类主题的受众的。所以它们在其他国家的晦涩、交流不畅应该是源于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噪音,而非艺术与类型之间的二元对立。并且现在传播目标上的受众细分其实是将小众而非大众作为传播的目的。这也为艺术电影的存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同时也看到,艺术电影也正在以一些常见的主题乃至风格特征在观众心中引起特定期待,这即使没有形成类型范式,也具有了类型的特征。尤其是独立制作公司为大制片厂收编后,其类型化倾向更为严重。艺术电影其实成为了一种含义丰富,所以传播过程比较费力的电影类型。在选择的或然率上它必然较低,但是拥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从中得到较高的心理满足度。而探索电影则是在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之外承担起寻找新的传播模式的任务。

三、类型电影成为新时代的宗教

歌德说过:“拥有科学和艺术的人也拥有宗教;但是对于那些两者都不拥有的人,那就让他拥有宗教吧!”这句名言一方面将宗教和人类两大最高成就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又宣称,在生活价值方面,这些成就和宗教可以互相指代、互相替换。”而当后现代的今天,人们遗失了信仰甚至自我,在一个戏剧化的世界中寻求着虚假的心理满足。被视听媒介占满的人类的闲暇时光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类型电影以其二元性、重复性、可预见性和功能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当代人在这种仪式中体验着神人俱灭后假想的宗教归属。

艺术品生来就同时具有“ 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最早的艺术作品是作为仪式中的一种被崇拜的对象。而现代文明带来的机械复制将艺术品从对于仪式的依赖性之中解放了出来。被复制的艺术品在失却了仪式性的同时其实也失去了它自身的使用价值。但当电影这种视听媒介通过大众传播将复制的艺术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以影子的形式成为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的人群对于世界假象的投射,人们对其的欣赏重新找回了功能的价值。另一方面,自从华尔街在好莱坞电影颓势的时候入住比弗利山庄以来,电影渐渐为大型财阀和政府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电影虽然作为主要是娱乐大众的艺术,在为人们提供消遣的同时,也在向观众暗示着一些行为标准。电影这一门槛较高的行业,操控的少数人实际上是以把关人的身份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播,从而起到了“监视环境”、“调整社会的各个部分”,乃至“实现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作用。电影自此成为了准政治性的工具。电影成为了新时代的宗教,一方面它通过表现一些超出社会规范的东西来帮助观众宣泄文明压制下的利比多;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同伙,通过它的广泛传播来宣讲文明的普泛规则。电影是当代人的“天方夜谭”,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抚平了人类心中的创伤,驯服了人类破坏、杀戮的本能。

这似乎是人类的困境。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类不成熟状态的表现,那种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没有勇气和决心去运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是人类必需要摆脱的。但我们还要看到,科技发展将人类困进自我的虚假幻想中的同时,科学自身也在生产着解毒剂。DV的普及,个人化的影像表达通过网络达成,大众传播似乎借助外力重新回到人际传播的自由化和多样化。人类在集体仪式之外渐渐寻回了运用自我理智的勇气和决心。也许不远的明天,我们将重新定义电影,它将不再是囚住人类的仪式和政治的陷阱,而将真正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 [奥]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M].严志军,张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 [美]沃纳丁・塞弗林,小詹姆斯・W.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M].陈韵昭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5] 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化 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传播学

一、霍克海默、阿多诺“自然化”:“文化工业”野蛮风格

早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就曾直接用到“自然化”一词。虽然马克思笔下的“自然化”[1]还没有深入到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研究的领域,“自然化”的意义也还是抽象和模糊的,但他的这一提及深刻影响了以后研究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理论的思想家们,为他们作相关“自然化”问题的讨论注入了灵感和启发,也提供了科学的视角和理论源泉。

霍克海默认为,“娱乐工业借助符咒的力量,确立了自己的语言、语法和词汇,这是一种例行化的过程。”[2]用“符咒的力量”来形容,这种描述本身就带有超验色彩。他们又进一步指出,“演艺明星无论是第一次表演,还是再次登台,都热情自如地使用这种语言,似乎在很久以前,这种语言就以沉默的方式存在”。[3]这里的“语言”对应先前的“例行化的语法、词汇”,这是霍克海默“自然化”问题的体现之一。在他们眼里,发达工业社会带来了繁荣的大众文化,电视肥皂剧、流行音乐等虽然形态各异,内容不同,但是其语言风格都遵循“模式化”、“惯例化”的规则和规律;虽然大众选择的形式不同,但实际上隐藏在这些背后的还是一种意识形态。

霍克海默认为,因为有了模式化的语言风格做基础,所以“每当娱乐工业出现新的与之不吻合的苗头时,这时就会进一步强化习俗的力量。”[4]因此,霍克海默他们的“自然化”还指“习俗的力量”。习俗是自然界传承下来的经验、习惯,被世人看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自然法则”。常人不会违背先人留下的传统,更不会轻易冒险将其改变。

在他们看来,大众是在选择自己爱看的内容和消费娱乐、休闲方式,好像有了“随意性”的追求,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为了让公众能顺顺当当地接受已规定好的标准,变化的风格、细节和人物就是充当掩护的“烟幕弹”,隐藏于这些现象当中的标准语言始终如一、自始自终没有改变。对“随意性的追求(自然而然)”是霍克海默、阿多诺“自然化”问题的又一个体现。

在他们眼里,所有大众文化的载体都包含重复的因素,长久下来,通过电影院、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传播就是重复的传播,包括电视娱乐节目、肥皂剧、流行音乐在内的大众文化一起形成了“风格统一体”,变成了“非文化体系”,构成了野蛮风格的入侵。在他们眼里,统治阶级就是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行使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技术带来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一个无处不在的天罗地网,人们无法逃避,只能被动接受,大众的主体性逐渐消亡,当人的思想已被“自然化”麻痹,这时被动变为主动,强制变成习惯,大众文化融入进生活,人们开始争先恐后的要求重复的大众文化内容。霍克海默、阿多诺“自然化”也得以完成。此刻没有文化可言,凸显出来的是野蛮和非文化。与其说是发达的文化工业社会,还不如说是野蛮的文化工业时代。

霍克海默、阿多诺“自然化”就等同于“非文化”即野蛮。姑且我们暂不评论霍克海默他们说的对不对,他们所处的战后的那种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极度担忧个体的生存状况,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景。从而也导致他们思考得出的“自然化”问题过度走向了极端。

二、罗兰・巴特“自然化”:“人性化”等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自然化”潜移默化地贯穿在他的整个文化研究中,无论是在符号学的理论中,还是阐释神话学的过程里,“自然化”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自然化”在巴特那里以各种丰富的形式出现,含义也是各式各样的,可以看到任何借助“自然化”来建造的意义,都被巴特悉心的一一指出。无论如何,巴特的相关研究都是为了戳穿“自然化”的传播诡计,对各种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现象作出意识形态的揭示和批判。

巴特是在其1953年出版的《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最早详细地谈到“自然化”问题,他使用“自然化”(naturalization)概念来解析文学的神话现象。到了后来,“自然化”就成了巴特研讨大众文化“今日神话”(today myth)的一个重要命题,并在1957年出版的《神话――大众文化的诠释》中系统地出现和反映。[5]

具体看来,在《写作的零度》中巴特把文学结构的某种“自我封闭”或“自我完满”的情形称作“自然化”,[6]这里巴特指的是:文章的一种程式化结构,例如我们所见的每篇文章都会有开头、中间、结尾部分。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法则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无论是自己写文章,还是阅读文章,都会按照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法则进行,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文学结构是巴特眼中“自然化”问题的体现之一。

在《神话――大众文化的诠释》中巴特把大众文化体现人的“本性”(即人的“七情六欲”)的一些关联和关涉、也称作一种“自然化”。马克思曾说人的自然是“需要与欲望”的总体,着眼于人的“本性”,这也是属自然的东西,在巴特看来,想要达到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想要的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众需要什么,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就一定得及时反馈和给予大众想要和需要的“要求”,以此不断来满足人的需求与欲望。欲望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其强度和广度可以通过媒介的作用来加强、扩张或膨胀。媒介通过“自然化”的掩护,把人们潜意识里需要的,甚至是没有察觉到的“人性”给其唤醒、甚至培养缔造出。没有人愿意强迫地被要求完成事情,当所有的目的都是在精心巧妙地安排下走入自己的生活,大家就都会不知不觉、乐意地去完成。到最后“自然化”还会把大众打造成一种自愿去做的状态,当大众争着、抢着想要完成的时候,神话的效果便也随之而来了。

此外,巴特相信大众文化的“自然化”之所以能够完美地形成意识形态方面的“假正当”,除了依据人性化以外,还立足于“自然法则”对社会、对大众进行操控。这样的“自然法则”观念在巴特眼中是一种话语独断式的言论,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就是强加式的给出说明和解释。就好比霍克海默、阿多诺所说的“习俗的力量”。正如中国文化中有“食、色性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类的说法,无论因由,自古人们认为自然方面的东西其存在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合理合法,这也就是人类“自然法则”方面的观念。[7]这种“自然法则”在大众的眼里就是惟命是从,好像只用给出“命令”,人们就会乖乖地照着去遵循和办理,这是巴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理论存在“自然化”问题的又一个具体体现。

三、布尔迪厄“自然化”:“简单化”

在罗兰・巴特之后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理论存在“自然化”问题给予过较多关注的思想家之是法国的学者布尔迪厄。在布尔迪厄的《实践与反思》里谈到了现代文化产品的“自然化”问题,而布尔迪厄作为思想家时提到的“自然化”问题主要指的是文化产品当中的意识形态在一种“简单化”的表述中有着对于大众一种所谓自然而然的隐性的操控。

布尔迪厄曾经反复指出,在文化产品中意识形态是依托某种“自然化”来形成、实现它对大众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这种“自然化”也就是文化产品一种所谓“简单明了”、 “自然而然”的表述形态、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布尔迪厄的此种“自然化”已经出现在巴特相关的讨论中。从这个意义来看,可以说,布氏的相关认识有着巴特的启发。

布尔迪厄长久以来被学术界关注的是他的实践理论,以及在实践理论体系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习性”这个概念。从某种程度上,从“习性”这一概念入手,是解读布尔迪厄“自然化”命题的起点。他是在对“习性”有关理论的创作过程中,流露出了他“自然化”命题风格的特点,或许他太过依赖“习性”的概念,导致他之后得出的“自然化”命题,也与他所下的“习性”概念一样,充满悬乎。“习性”与他的“自然化”问题这两者间有着十分紧密和不可分割的联系。

笔者认为,首先“习性”的概念就是布尔迪厄大众文化、大众传播“自然化”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习性是与世界的日常关联。”[8] “与世界的日常关联”这就是在与“自然”套近乎,试图建立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得以形成“自然化”。

“习性”是布尔迪厄“自然化”命题的一个体现,如果说这种概念的给出让我们对布尔迪厄的标新立异有了错误的解读,那么在他的直接表明更能让人信服。他曾直接说到:“大众从一出生就认可、接受了世界的现状,根本无需劝导和灌输,因为他们的心智来自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又是依据世界结构来构建的,世界结构是一种原生态的顺序,即‘事物的秩序’。”[9]这是布尔迪厄“自然化”问题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布尔迪厄认为人是带着“自然化”形成的意识出生的。“自然化”的意识是事物的秩序。“事物的秩序”又是最原始的自然状态,存在于自然界里的万事万物,他们都有自己生长、生活、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是自然本身的内涵,或者规律,因此也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自然”是我们讨论的最浅显的“自然化”。布尔迪厄的“自然化”问题相当直接和激烈。他在《实践理论纲要》,《实践的逻辑》,《实践与反思》等著作中都曾讨论过事物的秩序,以及这种“自然化”的意识形态生成的支配问题。

除此以外,布尔迪厄曾经反复指出,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是依托“自然化”来具体形成的、实现意识形态对大众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操控和影响。此外,布尔迪厄所说的这种“自然化”还指的是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中一种所谓“简单明了”、“自然而然”的表述形态和风格。[10]因此布尔迪厄的“自然化”还指语言表述形态呈现出的一种“简单明了”、“自然而然”的风格和面貌。

上述这些构成的布尔迪厄的“自然化”问题都是在强调“简单化”的意思和思想。

结 论

霍克海默、阿多诺,罗兰・巴特,布尔迪厄这三位思想家或学者对大众传播、大众文化“自然化”在“意义归结”方面是一致的,批判现代社会极权主义。所谓“流变”,一是从对西方大众传播或大众文化“自然化”问题的认识由“单一”(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走向“多样化”( 罗兰・巴特),再是走向了关注“重点”(布尔迪厄);再是,对“自然化”极权主义的功能(对人的操控)认识,则由断言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走向了学理解说(巴特),再走向了生理、心理学层面的解释(布尔迪厄),也就是其认识在走向学理化,同时一定意义上也走向了某种“深入”。

注释: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第24卷

[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梁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5][6][7]夏冠英:《论罗兰・巴特大众文化理论的“自然化”》,《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期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5篇

【连线高考】There is an argument that with spread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cheap technology for recording sound and images we will all be able to find exactly the information we want. (2011年上海卷阅读)

Spread的基本含义为“摊开;铺开;展开;张开;伸开”,如:I spread the quilt. (2008年重庆卷) Spread也有“传播(新闻、知识等),使被更多的人知道(或分享);散布(谣言等)”“(火势、疾病等)扩散,蔓延”之意,如there is always the Internet to spread the news in minutes (2013年北京卷)、the spread of disease (2011年重庆卷)。它还有“分散;分布;覆盖”的含义,如the total high rainfall spreading quite equally through the year (2009年安徽卷)。Spread还可以指“普及;变得日益常见”,在上面所举的例句中,spread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指的就是“互联网的普及”。此外,spread还有“涂;抹;敷”的含义,如spread the butter-cream on my sandwich (2008年湖南卷)。作名词时,除了有“展开;伸展;扩展”“传播;散布”“扩散;蔓延”“普及”的含义之外,spread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意思,即“(书籍或杂志中)横贯两版的篇幅”,如:Each spread covers one branch of the animal kingdom. (2009年广东卷)

【要点】 spread v. ①摊开;铺开;展开;张开;伸开;②传播(新闻、知识等),使被更多的人知道(或分享);散布(谣言等);③(火势、疾病等)扩散,蔓延;④分散;分布;覆盖;⑤普及;变得日益常见;⑥涂;抹;敷

n. ①展开;伸展;扩展;②传播;散布;③扩散;蔓延;④普及;⑤(书籍或杂志中)横贯两版的篇幅

primary

【连线高考】This would give her a primary knowledge of her field. (2009年上海卷阅读)

想必大家对primary这个单词都不陌生,它可以指“初级的,初等的;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的”,如primary education (初等教育,2009年湖北卷)。它还有一个常见的含义,即“主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如primary focus (2007年浙江卷)、primary responsibility (2014年四川卷)、primary goal (2015年江苏卷)。除此之外,primary还有“基本的;基层的”之意,例句中的primary knowledge指的就是“基本知识”。

【要点】 primary adj. ①初级的,初等的;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的;②主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③基本的;基层的

【拓展】primary industry 初级产业;第一产业(指农业、矿业等生产原材料的产业)

primary source 第一手资料;(通过研究或观察等获得的)直接材料 primary tooth 乳齿,乳牙

mass

【连线高考】Weeks later, standing before this unfriendly mass, I was totally lost. (2012年北京卷阅读)

对于mass这个单词,我们较为熟悉的含义是“一大群人”,例句中的mass就是该含义。当这个单词以复数形式masses出现且指人时,它可以指“平民;一般民众;普通老百姓”(常作the masses),如one very powerful man ruling over helpless masses (2015年天津卷)。Mass还可以指“(聚成一体的)团,块,堆”,如The fish are then forced up to the surface in a concentrated mass (2011年上海卷)、land mass (陆块,2012年辽宁卷)。除此之外,mass可以表示物理中的“质量”,如bone mass (2015年湖北卷)。作形容词时,mass还可以表示“大量的;大规模的;大批的”,如mass production (大量生产;批量生产,2012年湖南卷),其动词形式为mass produce。

【要点】 mass n. ①一大群人;②(常作the masses)平民;一般民众;普通老百姓;③(聚成一体的)团,块,堆;④质量 adj. 大量的;大规模的;大批的

【要点】 a mass of/masses of 大量;许多

massive ①大而重的;大块的;结实的;魁梧的;②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