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幼儿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传统幼儿园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幼儿创新发展的特点,在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中应用面窄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幼儿园管理模式有助于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师、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的合理调控、安排,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幼儿积极、科学、合理的学习。幼儿园阶段是国家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注重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幼儿园管理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能动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调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现状

幼儿园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从传统的粗犷式幼儿园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幼儿园管理模式仍具备较多的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幼儿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步深入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但教师与幼儿间传统的管理模式仍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状,传统的幼儿园管理模式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抑制作用。这就要求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意识到幼儿主体活动的重要性,从活动准备、设计、实施、反馈等各个环节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扩大幼儿学习的知识面。此外,幼儿园管理模式还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教师为幼儿设计活动的时间表,让幼儿依照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学习、游戏等活动。固定程式的时间表安排使得幼儿只需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幼儿班级生活,幼儿的班级和日常活动直接呈现在教师的眼前,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发生变化,固定程式的时间表安排不利于教师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幼儿教学,抑制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导致幼儿学习心理发生变化。因此幼儿园管理应注重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应用

幼儿园管理模式对于幼儿主体性认识的不够,以及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固定性特点,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转变传统粗狂式的幼儿园管理模式,幼儿园管理模式应该注重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家长的作用、完善幼儿管理制度等,进而提高幼儿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幼儿教学的关键,具有指导幼儿学习生活、观察幼儿心理变化等作用,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用耐心和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在和谐、友爱、温馨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不够,导致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幼儿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幼儿接受的是满堂灌输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幼儿没有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幼儿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教育传输者转变为教育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重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红花”式的奖励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努力表现自我,鼓励幼儿提高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动手能力让教师认识幼儿,从而赢得教师的鼓励和奖赏。教师还可以多用“非常好”、“怎样做”等鼓励式、启发式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幼儿游戏、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发挥家长的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家庭管理模式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忽略。首先,家长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指幼儿生活的环境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可以结合幼儿自身特性和知识进行幼儿房间的布置。幼儿的房间要兼具创意、自由以及思考空间。例如,家长可以将鲜艳的几何图形、卡通玩具等对幼儿学习有关的图案壁纸对幼儿的房间进行布置,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对于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又能刺激幼儿的视觉等感官刺激。家长还可以在幼儿房间设置小型图书馆,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长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幼儿的引导,采用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心理愉悦感,促进幼儿交流的热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家长对幼儿的作息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家庭中幼儿作息规律与幼儿园越接近越有利于幼儿进入幼儿园生活,提高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培养幼儿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抵抗力,进而为幼儿游戏和学习奠定基础。有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导致幼儿形成挑食、进食时间过长的习惯,既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又不利于幼儿融入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家长对于幼儿的纵容,会造成幼儿形成通过撒娇来逃避错误的习惯,对幼儿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勇敢承担责任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完善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幼儿园制度

幼儿园的安全事故预防是保障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幼儿园的安全事故预防包括完善幼儿园制度、开展危机活动训练等等。其中幼儿园制度作为保障幼儿安全进行幼儿园活动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制度的完善是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事故中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幼儿园制度要包括幼儿安全的保护、防治以及处理措施,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管力度,做好预防工作,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感管理;幼儿园管理

1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情感管理在我国普及程度不高,即使有些幼儿园引进了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也大多没有抓住情感管理的精髓,过于注重程序化,事情感管理是去了应有的作用于意义。管理思想陈旧、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工作共与家长的沟通不足等因素都成为制约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1.1管理思想与理念陈旧:近十几年来,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幼儿与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管理者却依旧沿用传统的幼儿管理方式对幼儿园进行管理。有些管理者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几十年以前,保证幼儿的安全,确保在校幼儿按时吃饭,按时休息。很显然这种粗糙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这种陈旧的思想模式成为制约幼儿园的发展重要因素之一,也降低了幼儿园教育的综合水平。1.2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幼儿园管理中的管理机制非常不完善。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评比的时候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僵硬刻板,不能够充分反应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僵硬的管理机制容易使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接触当中忽略感情交流,仅仅为了完成评比机制而机械性的工作。1.3缺少家长沟通平台:家长沟通平台是幼儿园管理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应该及时把幼儿在校情况反映给家长,以便于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向,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就不管不问,把幼儿教育完全推给了幼儿教师。家长无法有效参与到幼儿管理当中,不利于家长与幼儿情感的沟通,不利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

2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当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2.1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在幼儿教育当中,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档次。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接受的最初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很多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对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与定期考核,及时更新教育信息,调整教育方法,以便于幼儿教育能够顺应整个时展的潮流。幼儿管理者也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授课水平,提高与儿童沟通的能力,多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用丰富的情感而非生硬的规则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在实施情感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将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展示出来。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养,以便于能够更好开展幼儿教育。2.2积极与教师交流:幼儿园管理者也应该与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压力较大。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常常会因为幼儿年龄较小而无法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也要时常跟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所以很多幼儿教师心理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幼儿园管理者不能及时跟幼儿教师积极交流,为幼儿教师分担一些工作上的困难,就会导致人心涣散,不利于幼儿教育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在调整工作方向时,也应该多听从幼儿教师的建议,采用民主的方式,制定出最适合整个幼儿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2.3建立家长沟通平台:沟通是进行情感管理的基础。家长作为最熟悉自己孩子的人,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的同时,应该及时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把幼儿的生活习惯及时反映给教师,以便于教师能够根据自身孩子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再者,当幼儿接受幼儿教育以后,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幼儿园度过,家长与教师应该及时沟通,多关注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才能在幼儿成长的环节中不缺席。家长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才能捕捉到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幼儿受到挫折或者做事情遇到困难时,及时开导幼儿,帮助幼儿从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幼儿比赛时及时赶到现场,对幼儿进行支持和鼓励,关注幼儿内心丰富的情感。2.4营造融洽团结的氛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更改的,尤其是工作环境。为了确保情感管理在幼儿教育中顺利实施,为幼儿教师营造一个容融洽团结的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幼儿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激发幼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生活的热情。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使大家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到来自一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效率,对幼儿学习能力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晓兰.浅议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3):65-65.

[2]王维明.浅谈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东方教育,2014,(8):229-229,230.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立幼儿园 管理问题 对策

我国最早设置公立幼儿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女性有一个安心的劳动场所,属于政府部门为学龄前儿童设置的一项福利性的机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认识开始广泛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公立幼儿园就被界定为政府组织办理、按照政府规定的统一学制来管理教育的学前机构。到了21世纪,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逐渐加快,公众开始加大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要求,涌现出了大量的民办幼儿园,这些民办幼儿园占领了一部分学龄前教育市场,成为与公立幼儿园竞争的一大对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公立幼儿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公立幼儿园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公立幼儿园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幼儿园市场也开始出现了竞争,加上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要求也在增多,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立幼儿园面对外部条件的冲击,加上内部制度的保守,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在设立公立幼儿园的时候,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效率化、系统化、科学化与等级化,属于多级管理层次的设置,这样就使得管理机构比较冗杂,也比较繁重,导致平级之间一旦出现了事故就开始相互推诿的现象,养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级别之间人员的沟通,当遇到需要合作的事情就会出现阻碍。而且管理层人员过多,还造成人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营周期变得非常长,效率不高。而政府部门对于公立幼儿园的监管力度比较大,导致了幼儿园管理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对外管理方面,忽略内部管理职能。

其次,跟民办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的凸显,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再次,随着日益增加的社会竞争压力,政府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也需要增加,要大力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最后,跟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进入的门槛不高,所以,现阶段公立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公立幼儿园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一)适度调整公立幼儿园的管理机制

根据上文所述,很大一部分公立幼儿园在进行内部管理的时候,管理机构层次相对比较多,导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通变得比较滞后,下级对于上级部门所提出的问题与要求在很多时间才能收到回复,管理效率不高。所以,在新时期,要适度调整公立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协调内部外的管理力度,明确内部管理机制问题,让上下级的信息流通变得畅通,积极明确管理机构中人员的具体职责,确立内外平衡的管理机制。比如,一所公立幼儿园在管理方面非常到位,属于省级示范幼儿园,在实际管理中,组织机构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内外兼顾的平衡性。

(二)明确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

由于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相关立法是否到位的问题上。就当前情况来看,从2012年开始,政府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立法问题,教育部也开展了学前教育立法的相关工作。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加大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力度,可以积极借鉴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优势,积极创建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并举的制度,还要进一步确定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加大政府部门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

对于公立幼儿园来说,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依靠政府部门拨款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运营。因此,要想保证公立幼儿园持久、健康的发展就要保障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随着教育部门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在不断的增加,政府的财政也开始往学前教育方面倾斜,对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公立幼儿园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之时,其发展任务也是非常艰巨,政府部门仍然需要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器具和游戏设施等,要建立健全公立幼儿园的办学体系,在幼儿园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公立幼儿园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刚柔适度

管理人员起到的是模范带头作用,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管理者以身作则的领导下,也会开展严格的自我监督。在执行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时候,要运用刚柔适度的原则,不能苛刻的要求必须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执行,要适当的增加感情方面的投资,这样才不会让幼儿园管理出现沉闷的气氛。同时,还要提高幼儿园老师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达成学前教育目标。

(五)保障公立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公立幼儿园是政府部门出资建设,在当地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很强的先锋作用,在加大公立幼儿园发展力度的时候,还要重视师资力量保障,师资力量是关系到公立幼儿园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提高幼儿教师的入职门槛,引起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优秀教师。在教师入职之后,还要重视在职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公立幼儿园的办学体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立幼儿园要想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度调整公立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明确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还要加大政府部门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要求公立幼儿园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刚柔适度,保障公立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从而更好的为学龄前儿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敌国.关于学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赤子,2013(7).

[2]吕莎.公办幼儿园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经济师.2013(11)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案例教学法;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案例教学法与学科课程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教授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开创了案例教学法的先河。当时,所有教学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及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此教学方法受到我国师资培育的重视,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2]案例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典型的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生动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再现(模仿)真实的教育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工作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幼儿园工作的内容,还要懂得处理复杂情境下的各种教育问题。因此,幼儿园管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场所,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在不同的情景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对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的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学习为辅,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的知识往往成了“耳旁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案例教学法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以学生讨论学习为主,学习资料一部分由教师提供,一部分由学生搜集,课堂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场所。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潜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组织、课后分析回顾。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两部分:一是精选案例,实践案例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课前教师告诉学生下节课讨论的主题,学生按照分组自行搜索;二是教师根据所讲主题选择典型的案例。案例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精选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二是教师深入一线幼儿园,对园长、教师等进行深度访谈,对幼儿园管理的变化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录音等手段,搜集真实的案例资料;三是网络资料搜集,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有关的热点,选择符合课题内容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典型性、相关性、多样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供的案例,都必须与讨论的主题相关,小组的讨论必须围绕课堂的主题进行,不能单纯地为讨论而讨论,以免丧失讨论的意义。不同的案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内化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二)课堂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的好坏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尺。本研究活动组织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主导,二是案例讨论。课程开始,教师简略介绍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口述或者PPT的形式呈现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邀请学生组织讨论。比如,在准备“幼儿园安全管理”这章内容时,教师整理了近年来关注度较高、比较典型的幼儿园伤害事故,请学生从家长、教师、园长、政府、教育局等不同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力求全面分析伤害事故的原因,探究避免此类事故应该提前准备哪些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小组每次的发言都要进行总结和记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分为发言人和记录员等,组员的角色必须变换,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而不是“旁观者”。每一次讨论的内容,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记录,最终作为每一个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原始资料。记录的整理也是对观点梳理的过程,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题的内容。案例讨论从形式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典型的课堂小组讨论,另一种就是针对主题的辩论。活动组织的形式如果只限于课堂讨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辩论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根据相应的主题,将要讨论的问题设计成辩题,让不同组别的学生思考和准备。当然,教师作为评判员必须起到一定的协调组织功能,没有组织的讨论,最终只能沦为无谓的争吵。教师要时刻维持讨论的核心,提醒双方“辩手”,围绕所要讨论的话题进行。比如,在一节课中,“‘熊孩子’该不该打?”这一辩题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了正反和反方。正方的学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认为对熊孩子应该进行“教育”,不打不成器,没有教训,难以养成良好的规矩;反方则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认为幼儿的生理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采取体罚等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双方的讨论,进行了总结。通过辩论活动,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教学当中,学生的思维是飞扬的,是被激发的。

幼儿园管理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涵;完善;运用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中,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是“人”,对人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中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以人为本”思想首先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所发挥的具大作用及作出的突出贡献,是对人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可,同时表明“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多元丰富性,是僵硬的陈旧管理体制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其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体现了对“人”的高度重视和依赖,但“以人为本”管理中如何对“人”的特长进行充分调动施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贯彻落实的关键。故而,“以人为本”不仅是从经营管理模式上的转变,更是管理者思维模式的革新,是外在状态与内在心态的全新学习改变。

最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把“人”真正放在首要层面,使人性最本真、最自我的一面得以充分展现,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从而使管理体制更完善、运营模式更健康、成效更明显。

二、当前幼儿园管理活动中有待完善的方面

1.过度强调幼儿安全,扼制幼儿天性

在幼儿园管理中,把幼儿安全管理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但过度强调幼儿安全,无意中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变得缩手缩脚,使幼儿教师不得不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成年人看来平淡无奇甚至是乏味的事物,在幼儿眼中都充满了好奇和吸引力,所以,幼儿对什么事物都抱有想去试一试的欲望。当然,因幼儿辨识能力不足,有时无法正确预估事物发展可能带来的危险或不安全性,所以,在某些方面该禁止的一定要绝对禁止。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为保证幼儿安全,对幼儿活动进行过多地干预,甚至是取消应有的活动。

2.教学安排过于教材化,与实际脱节

当前幼儿园教学计划,主要依赖现有的教材来安排,一些内容因幼儿园自身条件所限,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使教师和幼儿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形中抑制、挫伤了幼儿及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师才能不能充分施展发挥。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多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同时结合幼儿园现有实际条件,即从师资力量和幼儿园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幼儿和教师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为最佳出发点。

3.僵硬的管理模式,使幼儿园教育缺乏“柔韧度”

弦绷得太紧了容易断,幼儿园过于僵硬的管理模式,使教学更趋于机械化、公式化、流程化,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柔韧度”及趣味性,幼儿的一举一动都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制约。而教师是这些制度的传达者、监督者、实施者。幼儿通过教师的要求去遵守执行,使教师在思想上倍感压抑,进而对教学工作丧失热情和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使幼儿在安全学习的同时,保有幼儿的天性和乐趣,是要在更深层次上使教师和幼儿感受到快乐。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1.为人师表,培养幼儿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深深热爱之情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顺应时展需求,教育体制也随之开始了革新,由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最起始的教育,是其他阶段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对象都是年龄偏小,对外界事物毫无辨识能力,对父母完全依赖的幼儿,甚至是还需教师哄着吃饭、带着上厕所的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这必然对幼儿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提出了考验。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师德,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理念表明人的作用是管理的根本,那么在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与学校及家长多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但正因为如此,也决定了她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是多方面的。幼儿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中,应多从幼儿教师角度出发,尊重教师,使幼儿教师把学校对她们的关爱、呵护,通过教学活动更好地传输到幼儿心中,上行下效,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做教师的“家人”,防止教师“亚”健康

教师作为幼儿在校期间除同伴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特别大。所以,教师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更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由于教师每天都要面临许多事情,除了组织开展学校的各种活动外,还要为适应社会而进行的种种竞争性的比赛、学习培训,再加之承担家庭的责任,使得教师难免身心疲惫。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在提升竞争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对教师心理健康质量的提升也应放到重要地位,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许多幼儿园管理者要坚持每天都走到教师中间看望、细心观察教师的情绪变化,当教师不被家长理解受委屈时,幼儿园管理者要像她们的“家人”一样,放下架子,敞开心扉和她们沟通,关注她们的情感,为她们疏导压力、解决困难,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尊重、信任和关心,产生温暖如家的感觉。

3.尊重教师工作,建立有效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幼儿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是在对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掌握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是有依据、有目标性的,而决非是教师自己兴趣所好,或随意安排的。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这种认真的付出决不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给予及时地鼓励,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嘉奖,但一定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使教师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