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实习生教育教学技能亟待提高实习生较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前提,是其本身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反映,仍有部分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现今本科师范生在学科教学理论上较过去中专生来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在校时知识学习过于刻板,实践时却忽视理论知识,过于注重对优秀教师的模仿。同时,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板书书写能力以及突发事件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实习生教学技能的不足,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给实习学校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实习生面对实习任务力不从心,对教学工作心生畏惧,产生诸多不良情绪。
2.实习时长不足现如今教育实习改革的大趋势为实习时长越来越充足。在俄罗斯,四年制的师范院校,其教育实习最多可达26周,法国则更长,为27周,英、德两国实习时间也可达到15周~18周。而在我国,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大概为6周~8周,多则可达10周,专科为4周~6周。如此短的时间内,若想让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有很大难度的。教育实习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充足的时间。
3.实习环节中的指导不足实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师范院校,即校内指导不力。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常常在院校内承担其他职务,日常工作的繁忙会对所带队伍的实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指导教师校内课程经常与实习生讲课时间冲突,若再加上路途较远,必定会影响对学生教学实践的直接评价与及时指导。另一方面,实习学校,即校外的指导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不高,对师范院校的实习生不够重视,在一些较好的重点小学内,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此外,部分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还存在指导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状况致使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缺乏沟通,同样影响着实习任务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小学教育专业提高实习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水平,端正实习态度良好的态度,是确保实习任务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对教育实习的正确认识,应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而在实习任务开始之前,由指导教师统一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正确指导,系统地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内容等相关知识以及实习评价机制,使学生对教育实习环节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指导教师还应时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实习工作中,也确保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能力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严格教学,严格考核,以确保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可以被应用。同时,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贯穿好教学技能的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应严格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微格教学在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微格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反复备课、上课,教师反复指导评课,为学生参与教育实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与素材。师范生在校培养期间,可通过计算机远程影像传输技术,将一线教师或教育名家的教学现场内容转播至课堂,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观看,增进学生对教学实际的了解,从而减少实习生参与实习任务之初的熟悉时间,促进实习任务的顺利进行。
3.延长实习时间,提升实习效果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它要求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教育经验,而教育实习作为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对合格教师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中,需延长教育实习时长,以确保实习生可以在尽量充足的时间内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悉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改正,实现反复实践,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逐步完善。根据目前教育实习的总趋势,研究者们认为最适宜的实习时长应为一学期,这样可以使实习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在有充足时间完善自我的同时,可以系统、完整、科学地观察一个教学周期之内的所有教学任务,有助于实习生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以提高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
4.提高指导效果,完善实习机制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十分关键,是学生的引导者。良好有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完善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实效性。高校教师应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热情,并综合考虑人员、时间、内容等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方案,同时也可以邀请教法方面的专家,对指导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而实习学校方面,要促进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教育实习落实的过程中,个别实习学校对培养实习生任务不够重视。因此,要多方介入转变实习学校观念,使其对教育实习环节充满热情。校方领导通过会议等方式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观念加以更新,指导能力加以提高,才可以完善教育实习机制。同时,选取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还应加强双方的交流与融合。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开始探索采用“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同一名学生共同培养,效果比较明显。
三、结语
1、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机构的教学辅导工作,如果自己的交际能力比较强的话也可以从事教育咨询方面的工作,就业岗位主要有教师、培训师、课程顾问等。
2、小学教育这个专业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课程。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学教师培养由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迅速转型为以本科高校培养为主,不仅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也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质的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教师培养中问题不断,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师培养实践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什么样的人似乎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模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高等学校一个发展势头迅猛、为数众多的专业。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早在2006年,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什么说在师范教育改革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师范教育改革中优质的中师教育资源大量流失,而一些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关于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规格,在教育界几乎已成共识,小学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但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现在人们逐渐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即这两者可以兼容和共生,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特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方面,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构建,达成平衡,实现融通。然而,高师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纷纷加盟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原本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己任,本身就有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的顽症,加上对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以甚至不屑加强师范性目标的构建。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另外,教师准入机制的低门槛以及频频发生的非师范毕业生与小学教育毕业生同台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现实,也在不断削弱人们对师范性目标构建的认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高等学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甚至混乱,如有人认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性人才,提出培养合格型的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性,降低了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者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中等师范和师专培养的人才素质应该具有质的差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秉持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应然追求。具体而言,卓越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研究者的特质。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优质的小学教育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是优质教育。卓越的或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已受到高度重视,如芬兰早在1979年就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研究性的职业,小学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自1980年起芬兰教师教育从技术性转向学术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方式培养未来教师[2]。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带动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2011年,美国教育部又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出要改革教师准备计划,对国家教师质量予以改进、问责和重建[3]。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澳大利亚在2000年以来几届政府持续推动优质教师行动计划[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起步较晚,但对优质小学教师培养也已提到重要位置,高度关注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同年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中的卓越化目标指向。
(二)儿童的优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优质化,即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优质化发展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学校制度与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关键的变量”[5]。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因素常常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柯尔斯腾·奥尔森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等方面会造成伤害。“学校的伤害导致我们作为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我们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这样的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6]因此,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学校因素对学生的伤害,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的追求应是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指向
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该是达标的。基于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应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应然追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在激烈的高招考试中能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特别是在河南省,意味着学生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和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学生的教师素养应该能够达到卓越的标准。目前,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与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产生矛盾呢?我们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应是并重的,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发展的潜力更大。作为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指向本身就是清晰的,并不因为学校转型而发生改变。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卓越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应一以贯之。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要求职前培养应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内在品质而言,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社会的楷模;从教师承担的任务而言,培养人的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教师不断的职业成长与追求,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专业成长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体验的职业幸福感更多,更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职业倦怠,职业冷漠,职业病态行为经常出现,导致学生发展受到伤害。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追求中,确立卓越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入职后的迅速适应,也有助于入职后的专业成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活中经常获得职业内满足,拥有完整的、幸福的教育人生。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以及职业关怀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也应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为成就的对象。综上所述,同时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追求。我们认为,卓越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指向是研究型小学教师。具体表述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情意,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上,教育理论界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育理论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生态取向,强调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性。但不管哪种取向,都要面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情境,小学教师面对的情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应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理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王智秋认为,“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7]。教师研究者的意识与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实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模块化的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成为胜任多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师提供课程支持。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精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严格要求,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门为学生设置研究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与指导等,使学生形成对研究型教师的认同接纳与实践[8]。
(二)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合作。高等学校要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沟通,与基础教育多角度地深度融合,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三方互信工作机制。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使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学校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管理者及教师对培养卓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导向,全程实践,实践教学理性化
小学教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教师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9]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形成和发展的。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品质,实践课程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实践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以目标驱动实现实践教学有效化。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紧密结合小学教师工作实践,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上吸收一线优秀教师承担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获得小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审视实践过程,反思研究实践过程,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有明确要求,做到实践前有计划,实践中有指导、有研究,实践后有反思,使实践置于理性控制之下,提高学生实践的理性水平。集中到小学进行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本专业学生以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以实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四)“双导师制”师资模式有效化
双导师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但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目前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双导师制指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共同参与培养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一线名师应该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等;建立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换机制,引导、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教师教育类教师到小学一线顶岗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名校学习,每五年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任教、挂职实践,获得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理性审视小学教育,研究、引领小学教育发展;为一线名师到高校进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通过四年不间断地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使学生全程接受双导师的影响熏陶,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研究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五)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卓越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先进性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反映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理解小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技能;研究性是指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质为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实施以小班化为主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驱动、任务中心、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模块为中心完成小学课程或课堂设计,撰写具有实践元素的课程论文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品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理性平台。
(六)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依赖于被培养者的主体自觉,即学生应形成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在行为上有追求卓越的实践。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卓越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沙龙等形式学习,到小学一线中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七)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
一、历史回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历程
(一)专业发展缘起
建国初期,我国师范教育的培养结构是:中师培养小学师资,大专培养初级中学师资,本科培养高级中学师资。90年代末,我国对师范教育的结构作出调整,将逐渐减少中等师范学校的数量,从而将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整体提高。
(二)从专业的事实性存在到专业的官方认同
全国逐步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以后,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落在了各大高校手中,使其规格开始高等教育化[1]。1998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首先在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试点开办,随后,各级师范院校开始设置小学教育专科,部分部属师范院校也陆续开始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被列入了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三)探索性的专业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范畴的时间是最晚的,发展时间也是最短的。在这十多年里,我们不断地修正小学教育本科的专业发展方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小学教师的培养方案。在这十多年里,各大高校各显神通,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社会在不同时期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探索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修订出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当下困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掣肘
(一)难以辩护的专业合法性立场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虽然专门针对小学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该专业主要不是从中等师范逐步升本,而更多的是从原教育学专业逐步演变而来,所以迄今为止该专业尚处于探索完善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而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多样。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呈现出三种培养方式:一是单科型,即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分为若干方向,例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等;二是多科型(复合型),例如211,培养能够教授两门主干课程,教授一门艺体类课程,教授一门社会性课程;三是全科型,培养各门功课都可以胜任的小学教师。
第二,课程群设置的混乱。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都是由“教育学”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群的设置较为混乱。其中主要是专业素养类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混乱而重复。
第三,专业本位与学科本位冲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其学科目标是形成小学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专业是在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2]。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目前,究竟是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小学教师重要,还是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重要?两者在孰轻孰重的较量中冲突不断,严重制约了其专业化的发展。
(二)难以弥合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张力”
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以专业本位为主的“专家型”“学科型”小学教师,而忽视了其“师范性”,即忽略了小学教师相关技能的培养;由中等师范院校改制成功后而转型的高等院校则沿用原来中师对小学教师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师范性”水平较高,学科性强,面试求职容易录取,但其后劲不足,学术性较差,张力不够。因此,如何在师范性和学科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难以迎合的市场尴尬需求
1门槛准入的尴尬。无论是省级、地级城市的小学,还是一些偏远山区小学,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一律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省级城市、发达地区的小学教师的招聘要求更高,要求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才有报名资格。这就造成许多大专毕业生虽然相关专业技能水平较强,但却无资格参加公招公考,而大多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虽然参加公招公考考入小学教师编制,但仅仅将此作为人生的跳板。这就造成了诸多农村小学却因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本科学生不愿意报名报考,专科学生愿意报却无资格报考的尴尬情况,城市诸多高层次人才考入后,但工作热情不够,想方设法转行。
2多元化的竞争尴尬。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论以前的学科背景如何,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考生只要通过各省规定的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考试,均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申请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参加公招公考。而这一类型的考生虽然其理论水平已经过关,但其专业技能方面无疑是相当欠缺的。然后是我国教师资格证的“大管小”原则,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可以从事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因此,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因为中学不容易考进或者缺乏竞争力,从而转向开始竞争小学教师岗位,这就使小学教育专业成为了师范专业中的“弱势”专业之一。
三、发展构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前瞻
因此,要想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专业性强,市场竞争力强,必须制定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发展路线,将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至能完全满足目前小学教育的需求,明确目标定位,才能使其正确地发展。
(一)基于实践需求的专业发展方法路线
1利用地方优势,积极参与。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与实习基地结合,利用地方优势,与高校周边的小学互动,积极组织实习和见习活动,学生不断地参与,了解目前小学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经过总结和反思,明确自己的实践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朝着该方向努力,优化学习资源,打造学习品质。
2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全方位训练学生教师教育的相关能力的同时,以专业为本,注重专业性实践能力的训练。在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微格教室和小组学习的模式来强化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进行自我剖析,小组讨论、集体学习等方式,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提高基本能力。
3利用培训资源,了解最新需求,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利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国家级培训(以下简称国培)、省培等相关培训活动,增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与一线教师接触的机会,利用国培计划中有诸多顶岗置换项目,本科学生还有机会到一线小学去顶岗实习,在“实战”中锻炼自己,查缺补漏。
(二)探索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走访调研和相关考察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校对小学教师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需求不仅能胜任主干课程,而且能担任相关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能型”的小学教师。在具体做法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在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模仿力也特别强。而且也是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小孩子最易模仿小学教师。
第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全面教学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内容不能太过于“单一”,要使其“一专多能”。根据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小学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很广泛,不仅仅只是完成单一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从事相关的班级管理、班会活动课程、艺术类课程等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时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弹琴、唱歌、儿童游戏、形体基训、手工制作等多种知识和多重技能,使其知识面涉及到历史、人文、地理、社会、自然……把其培养成相当于百科全书似的全科型人才[3]。
第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相关教育理论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使其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不仅能教好书,当好班任,而且能对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及时改进,并形成理论,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群的丰富与成熟
在进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时侯,要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丰富课程形式,深化课程内容。2012—2014年,我们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小学教育一线、基层教育部门,了解到最基层对小学教师的基本需求。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对小学教师的专业需求,优化课程群,丰富课程形式。
1优化课程群。首先要整合相关课程。例如: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可能会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普通教育学等。把相关的课程整合成一至两门课程。其次是删减掉一些内容陈旧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增开学生感兴趣、适用性强的相关课程。
2丰富课程形式。为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内容上我们更多地增设班级管理类课程、活动类课程、适用性强的技能性课程等。让学生多听、多学、多观摩,多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参与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性,强化理论基础性和实践有效性,强化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专业性人才,最终目标是为了服务小学教育事业。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其中包含“小”字,但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教育水平也要求很高,虽然不同于中等教育专业,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综合性、基础性、整体性、启蒙性、教育性、系统性、活动性等等。本文首先谈论了小学教育是什么,然后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前言
小学教育专业虽然是我国高师教育体系中一项新兴的专业,但随着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对该专业深入的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虽然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课程内容设置的细节等等。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均与该专业的性质、内涵、特点有关。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及其特点,笔者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小学教育专业,然后对该专业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什么是小学教育专业
当前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具体性质,在教育界及其教育实践中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与分歧,可以说是意见各异,各自持有各自的观点。以下给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首先,有部分认为小学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因此没有必要单独开设此专业;其外,还有人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但由于专业性并不强,所以应该将其并入至其他的师范类教育专业之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本身具有完整的整体框架,具有自身的培养目标、教育特色、课程结构、人才市场等,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的专业进行专门化的讲解。那么,面对这些分歧,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如何进行正确的抉择?笔者根据自身理解,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字词上给出了解释。其一,“小学(教师)”。小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最基本方向,该专业进行培养的人才其基本要素就是具有小学特色,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服务小学,服务教育,起到教书育人的能力。其二,“教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要求师范类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教师的基本素养,应该能够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三,“专业”。它表明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地位,说明该专业既具有专业化的特点,而且具有自身不同的本质,它是社会之中教育领域的一项分支,其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教育”。换句话说,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结构完整、具有自身目标与特色的独立的专业。要从事小学教育,就必须具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大学专科、本科及其以上的专业学历水平”、“服务于小学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该三者紧密相连,每一个要求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说缺一不可。这三者中“教师教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性质,“服务于小学教育”是根本属性以及基本核心,“大学专科、本科及其以上的专业学历水平”则表明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表明了该专业要求的高度。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就必然和其他的专业一样,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其次,该专业作为一个教育类的专业,就说明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教书育人,服务于教育工作;最后,它本身是小学教育专业,这就更加细化了服务方向,即要培养小学教师,在培养人才时应具有小学的特色。小学教育专业虽然是很有歧义,但有很多师范类院校开设此类专业,那么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笔者给出了自身的理解:其一,把握小学教育命脉,掌握其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有小学教育学、小学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其二,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其基本技能,比如小学教育技能,主要包括小学科研技能、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小学教育活动工作技能,包括文娱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社会实践等等。总之,小学教师虽然不能说是德智体美样样精通,但也是琴棋书画、说学逗唱样样都会。其三,教育的本质,除了要教书,更有育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适当的陶冶小学教育工作的情感,这里主要包括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热爱小学生、热爱小学、热爱小学教育工作等等。
2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
在之上,我们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完整框架,有独立目标和特色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必然也有自身的特点,以下对其特点进行了概述。
2.1教育性和师范性:小学教育专业与普通的教育专业相比,它分工更细、任务更加明确,即专门化服务于小学教育,其基本宗旨就是培养小学的师资力量。该专业开设于高等院校之中,它的重要特点就是教育性与师范性,即该专业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对小学教育的心理、精神方面的研究。
2.2具有活动性、基础性以及启蒙性:小学教育专业除了具有师范性以及教育性外,还具有基础性、启蒙性以及活动性等多种特点。其中基础性是指该专业服务目标是小学,而小学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基础性。而启蒙性是指小学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还具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启学生心智,小学生本身具有模仿性强、思维活跃、知识储备不丰富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时,他们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这就给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学会合理的引导,去指引孩子探索的方向,激励他们不断的求实创新,做好儿童兴趣的启蒙。活动性则专注于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研究。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多才多艺的能力,如此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才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司成勇,张芹芹.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6-20.
[2]李蓉.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解析[J].校园英语,2016,11:85.
[3]张成.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4]刘树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