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管理的方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急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1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8-01急诊治疗直接关系患者治疗成功与否,因此提高急诊水平及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医院急诊患者集中,病症复杂,工作较为繁重,急诊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社会形象。危机管理是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危机因素进行预测评估防范而实施的相关措施和方法,在急诊护理中采用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治愈率,笔者选取我院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251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6例急诊患者作为参考组,男68例,女5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56.8±6.5)岁,其中一般输液患者52例,留观病例26例,其他48例。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5例,女60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57.2±5.9)岁,一般输液患者50例,留观病例31例,其他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诊类型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参考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由专人统计记录抢救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抢救成功率、病例资料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采取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并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危机防范措施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掌握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等,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随着我院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护理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营养保健危机意识较为薄弱,临床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缺少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技巧,因此在护理中不能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易引起护患纠纷等。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危机教育,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知识的讲解,将护理技巧及沟通技巧告知年轻护士,引导其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谅解,同时通过有效的安抚护理,促进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医院要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对抢救各环节进行认真有效的核实,如主治医师在对护理人员叙述口头医嘱时,需复述一遍,保证无误后方可使用,同时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病历的作用,规范书写,对于一些危急症患者,无法书写病历患者,需在急救6小时后补全病历。医院制定严格的护理规范,同时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修养,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及护理规范,尽量减少医疗事故及护患纠纷的产生。医院需建立急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保证医生及护理人员在出诊或者接到急诊时冷静对待,妥善处理。
1.2.2危机应对措施危机发生后,医院必须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值班人员立即了解情况并迅速进行判断,执行事前制定的危机应对措施,如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呼吸机突然停电或者出现意外事故,立即将患者使用呼吸道与建议呼吸器进行连接,并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调整,同时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尽快与相关供电部门、维修部门进行连续,尽快恢复呼吸机的正常使用。医院要定期对危机应对措施进行改进,在每一次危机事件发生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预防计划,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1观察组患者急诊期间出现跌落3例,暂时休克1例,发生率为4.8%;参考组患者急诊期间出现跌落10例,引流管脱落11例,暂时休克4例,发生率为19.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96%,参考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5例,成功率83.3%;观察组患者病历书写合格123例,合格率为98.4%,参考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历书写合格98例,合格率为77.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96%,参考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76.4%,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危机是护理工作中的疏忽或者漏洞等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的负面效应。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的不断增加及护患关系的紧张,人们对护理危机重视逐渐加强。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规划决策、员工训练、化解处理及动态调整等系统管理即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或者消除护理危机所带来的威胁。而护理危机管理则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危机时间进行预防,并在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进行解决及控制,从而减少及避免危机产生的危害。导致急诊护理中出现危机的隐患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3.1医护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不能严格遵守工作流程,交接班不清,专业技能差异等均是导致危机存在着重要因素。
3.2患者因素近年来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患者家属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当患者治疗无效或者护理人员一句不当话语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3.3管理因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明确,对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不够,设备仪器欠缺等均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
3.4社会因素近年来随着护患纠纷的增加,由于个别医护人员的不当行为导致医疗机构的形象整体下降。针对上述因素,医院在进行危机管理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危机产生,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讲解,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等多项手段实现。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1]吴玲艳.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420.
[2]孔鸽.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69-270.
[3]邹筱,屠苏.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2):44-45.
[4]胡敏.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2):7101-7102.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人民医院 江苏省昆山市 215345
【摘 要】目的:探究观察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自2011 年1 月-2014 年9 月期间接收的122 例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办法,观察组的安全意识行为与实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输液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到急诊输液中,能够明显降低危险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急诊输液;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使得医院急诊的护理水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故如何更好地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以降低急诊输液中的危险因素与提升护理满意度成为目前医院探究的方向之一。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急诊自2011 年1 月-2014 年9 月期间接收的122 例输液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自2011 年1 月-2014 年9 月期间接收的122 例输液患者,其中男性72 例,女性50 例;年龄8 ~ 76 岁,平均年龄(46.6±5.9)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急诊输液中所用药物基本相同。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急诊输液前护理:在输液室书架上给患者及家人备好各类常见疾病类型的治疗、多发疾病类型的预防及保健手册,方便其翻阅;及时帮助病患核对药品,同时告知其治疗中与当日的输液安排,把药品当场查对清楚,指导其妥善管理与使用;给患者及家人讲解各药品的功能与注意事项,嘱咐其输液中禁止移动输液部位,更严厉禁止自行中断输液[1]。
(2)急诊输液中护理:实施静脉穿刺前先告诉病患操作步骤,应在确保技术娴熟、态度真诚的前提下快速且直接的给予穿刺,以尽可能缓解其疼痛感;若遇到配合度差的患儿则可多鼓励其要勇敢面对或以聊天方式分散其注意力,以提高其配合度[2];穿刺完成后告诉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情况,增强其危险识别意识;同时指导输液中的饮食情况,禁烟酒。
(3)急诊输液后护理:待急诊输液完毕后,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采用棉签正确的按压止血,并告知病患与家人次日输液的时间段与治疗目的;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与活动的合理进行,逐渐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此外,还要求护理人员以微笑和热情来给每一位患者实施静脉穿刺。
1.3 评定标准
(1)安全意识行为的观察:由护理人员负责认真观察,重点放在患者自身主动核对用药情况、输液异常发生紧急处理等。
(2)输液反应的观察:患者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是否正常,该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
(3)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实施调查,满分100 分,包括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巡察落实、言行规范及护理水平5 项,每项2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软件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分析,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意识行为状况
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意识行为及实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输液反应与护理满意度
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输液反应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预防性护理后,患者的安全意识行为、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较佳。预防性护理主要自急诊输液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而逐渐分析研究出来的,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多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参与为基础,用以增强病患的疾病认知程度和安全保护观念,这都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找到了便利条件。除此之外,预防性护理模式的实施更充分给予了患者关怀,较佳的营造出人性化护理的氛围,同时创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整定管理 仿真系统 应用
1 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整定管理及仿真系统的功能
在研究该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整定计算过程以及电网短路计算过程。在进行计算之初应该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运行调试,不断整改和完善。基于电网的特点之上,升级设备版本,将其逐渐趋于成熟状态中。该系统借助数据库设计、Windows设计以及图形化设计三种设计结合为一体,使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软件技术以及计算方法,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构成该系统的主要由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方式、设备数据库、仿真校对以及建模故障分析组成,这四个模块在系统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关于图形化建模故障。该系统最先使用的是故障分析程序,该程序能够方便用户一旦发现故障时,可以自行进行分析。起操作比较简单,能够在有效的图形中,提供清晰的电网接线图形。该分析方式实现自动化,最终能够将结果显示出来,方便用户分析使用。其次,关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针对计算程序,它会进行自动化锁定,在电网路线上,将图标定位下来进行整定,然后再将其配置到相应位置上,最后由手动整定或者是自动整定实现虚化计算。整定计算程序完成之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向系统输入完整的计算书,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分析。再次,关于图形化继电保护仿真校验,对该装置进行仿真验证时,首先要保障每个设备是否对接上,尤其要查看运行方式是否对应,故障类型是否对应。系统对应过程中,会根据故障模块来选择跳闸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具备保护功能,对开关制动进行模拟分析,保障后备动作运行安全。最后,对于定值数据库以及继电保护设备数据库。该软件优势比较突出,自身拥有完备的数据库,分别为保护定值数据库以及维护装置数据库。其他软件无法兼容自带这两个数据,该系统拥有该优势,在进行故障分析以及整定计算时,数据库将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工作效率,整体性在其中发挥出作用。
2 应用思考
为了加深对该整定管理和系统分析,应该在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应用平台,根据工作经验提升应用水平。推动仿真系统以及整定管理在实际作业中发挥作用,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2.1 提升工作效率
该系统为电力工作开展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生产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在应用中,它会自动化的形成继电保护配置图、序网阻抗图以及电网主线图,这三个图形是以往工作中,需要进行计算绘制才能形成,而且计算的准确率,绘制比例搭配合理要求比较高。如今有了该系统之后,这三种图形可以自动生成,节省了大量工作时间,还保障工作质量。第二,在以往进行整定时,主导整定方式是手动,自动整定方式运用比较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该系统运应而生,它实现自动整定以及手动整定相互结合。在进行整定工作时,会根据工作进度打开镇定书,降低了整定值配合时间,降低误差值。人进行手动整定和放置整定书时,时常因为误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度。第三,基于仿真功能检验基础上,开展保护工作,工作行为和工作内容得到保障。第四,该系统还可以根据电网运行状况,寻找故障出现的地点,提升电网维护质量。同时,后续开展的电网数据工作,它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第五,进行短路计算时,能够参照多种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出多类型故障,保障故障系统安全运行,为系统持续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数据。第六,该系统信息查询功能比较强大,该功能保障了多种运行方式安全运行,运行中提升工作效率。
2.2 需要不断完善
为了保障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仿真系统以及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整定管理,在运行中实现创新要求和创意思路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实实践经验以及系统理论知识,提出了系统运行改进方式。改进方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内容:首先,窗口。之前的工作窗口,在进行选择,窗口灵活性比较差,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应用起来非常不方便。需要在经过改造之后,它能够根据指令灵活的进行运行,提升窗口灵活性。尤其是绘制拉伸命令,它的灵活性应该在改进中得到保障。其次,最初的元件它不能实现一次性复制,不能根据指定的位置自动进行复制。因此,需要在改进过程中,绘制图形时一选定复制选项,便可实现指定位置元件复制。再次,在过去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还不完善,系统受到字节限制,进行描述工作时,不能做到全面描述以及具体描述。经过改进之后,计算机字节增加,可以进行多方式的描述工作,保障了运行方式流畅且清晰。最后,过去系统对那些网架结构比较复杂,变电站数量比较繁多的电网地区,系统工作效率比较低,整定速度缓慢。为了提升整定效率,缩短计算时间。适当将那些大型电网,细分为几个区域块电网。每个区域块电网独自享受一个子网。再借助网络等值参数,将每个子网的数据连接起来,对这些区域的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方便计算出整定值以及故障值。
3 改进建议
为了保障系统在运行中可以普及更多的范围,在当下仿真系统以及分析整定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在运行中加络线两端继电保护装置之后,相续动作会比较灵敏,提升了校验保护定值功能,因而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在自动整定功能中,如果计算路线它的Ⅳ段定值比较大,超过了Ⅲ段定值,那么相应的零序Ⅳ段它的定制应该自动清除为零,这样才能同Ⅲ段定值持平。第三,进行电阻取值之后,会使得电网故障计算更加准确,尤其是在仿真校验以及故障查询工作中,能够保障数值准确率。第四,在进行故障值计算时,应该适当的增加一定的主变中性电流,这样经过电流感应之后,最终的电流会流向零序电流,使得校核变压器工作灵敏性提升。第五,当需要将主变高压侧同零序Ⅳ段电流进行结合时,应该做好配时工作,保障零序最后段的比例为1:1,而且不能选择那些电压段的零序,选择中压零序便可,另外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这将提升工作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力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系统和技术都是为了保障运行效率,为了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不断完善这些软件,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量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进入市场,大量自动化变电站开始建立。这些举措标志信息网络技术在电网应用中的重要性。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效率,仿真系统以及整定分析在我国其他地区开始广泛应用,该系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为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基础,使得专业管理工作推向标准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明钱,罗倩.高职院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4).
[2] 李辰,李开成.继电保护测试仪用大电流功率放大电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8).
[3] 董争,武南瑞.DSA3C系列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继电保护定值计算[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
[4]姚震.环关于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的故障处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
[5]马红超,王喜俊.浅谈大型发电机组发变组保护出口逻辑整定[J].河南电力,2013(1).
作者:王景杰,黄裕新,郭庆东,秦 明,高 巍,王庆莉
【关键词】 电针
关键词: 电针;防治作用;应激,心理性;胃粘膜/损伤
摘 要:目的 探讨针刺对心理性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动力障碍及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3组.A:正常对照组;B:心理性应激组;C:心理性应激+针刺组.采用高压恒流脉冲刺激器制备心理性应激模型.电针刺激大鼠双侧足三里,细胞外引导测定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V)自发放电,浆膜法测定胃电数据及用Chen等法测定胃粘膜损伤指数. 结果 A组大鼠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较少,胃电活动较为规律,胃粘膜组织正常.B组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不规律,以放电频率增加占优势,胃电活动出现紊乱,但与心理性应激的时间和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胃粘膜可以出现损害、甚至产生溃疡.且随着受到心理性应激反应程度的不断增强,胃粘膜损害的程度不断加大,其损伤指数逐渐增加.但总体上来看仍B组与C组相比,在心理性应激的2,4,6和8d二者胃电的频率、波幅都有明显的差异(P
Keywords:electroacupuncture;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stress,psychological;gastric motor disorders;gastric mucosa/injuries
Abstract:AIM To test the 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motor disorders and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under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rats.METHODS Ninety-six male Sprague-Dauley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CG,n=32),psychological stress group(PSG,n=32)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EAG,n=32).Every group was ran-domly pided into four subgroups(CG,n=32,n=8;PSG,n=32,n=8;EAG,n=32,n=8).Anim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with impulsive stimulator of high voltage and stable currency stimulating the Chusanli with electroacupuncture.Then spontaneous electroactivity of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nerve(DMV)was recorded extracellularly and EGG with the serosa method,and the gastric mucosa injury index was calculated.RESULTS The spontaneous elec-troactivity from DMV was rarely observed in normal rats.EGG was regular with frequency3per minute and amplitude360~370μV.Gastric mucosa was normal.Under psycholog-ical stress,spontaneous electroactivity from DMV was irreg-ular which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time and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But we observed that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spontaneous electroactivity from DMV was pre-dominant.EGG was disorderly and irregular.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EGG between C group and A group on the2nd day,the4th day,the6th day,the8th day after psychological stress with stimulating chu-sanli by electroacupuncture under psychological stress.Gas-tric mucosal lesion appeared,even did ulcer.The degree of gastric mucosal les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and le-sion index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continues psychologi-cal stress.But gastric mucosal lesion alleviated significantly under psychological stres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And the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with the continues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sion index between C group and B group(P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工作、生活状况,就业问题,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常常使人出现焦躁、忧虑.这些情感、心理上的变化都会使人产生应激性反应.所以,现代生活中,心理社会因素已经成为重要的应激源,而且这种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人们对于心理性应激所导致的胃动力障碍和胃粘膜损伤的研究报道尚少[1] .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可以调节胃运动功能以及对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3] .我们探讨心理性应激导致胃运动功能障碍和胃粘膜损伤以及观察电针对其的防治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X-Y记录仪(日本光电公司生产),C立体定位仪(上海江湾仪器厂生产),电针仪(上海医疗仪器厂生产),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合肥仪器厂生产),高压恒流脉冲刺激仪(西安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研制),SD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0)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模型制作将96只SD大鼠经过7d适应期饲养后,随机分成A,B,C组,每组32只(每组再随机平均分成4个小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心理性应激组,C组为心理性应激+针刺组.心理性应激动物模型的制作分3期进行[4] ,适应期(I期)此期为7d,每天将各组大鼠放置实验盒内25min~4d大鼠可自行钻入实验盒.其目的是消除实验盒造成的应激影响.心理性应激形成期(II期)此期为7d.由此期开始,将大鼠进行分组.A组不给任何刺激,也不行针刺.B,C组同时开始给予应激性刺激.心理性应激刺激即对大鼠给予不规则光照和电激,且光照和电激是随机的.C组在给予应激后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心理性应激记忆期(III期)15d后,B,C组动物均不再给予电刺激,余与II期相同.
1.2 方法
在II期的2,4,6和8d分别开始进行迷
走神经背运动核单位放电的记录及胃电的记录,随后 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情况并进行损伤指数的计算.C组则于II期开始给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取穴于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下约5mm处,进针深度7mm[5] ,电针参数选为频率50Hz,强度20V,时间30min,1次 d-1 ,以双下肢轻微颤抖为宜.于实验前12h禁食,在846合剂麻醉下(每100g体质量0.1mL)打开腹腔,在胃前壁距幽门0.3~0.5cm处浆膜面上埋置胃电引导电极.随后将动物俯卧,头部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在左枕骨上打一个直径为0.3cm的小洞,剪去脑膜,暴露小脑,然后以琼脂封口,以三磺季酚酰制动[6] .用灌以3mol L-1 KCl玻璃微电极,通过小脑插入延髓.按大鼠脑图谱定位,在迷走神经背运动核区用微电极寻找单位,当找到自发放电的单位时开始描记.记录迷走神经核单位放电.信号输入经序列密度处理,由平衡记录仪描出每秒放电频率的直方图.胃电信号直接描记在胃电记录仪上.分别记录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单位放电及胃电,记录结束后将胃取出,计算应激后及电针后胃粘膜的损伤指数.胃粘膜损伤指数和保护率计算方法参照Chen等的计分法计算损伤指数和保护率:0分:无损伤;2分:1~2mm;4分:2~4mm;6分:4~6mm;8分6~8mm;10分:8~mm.极大值为10分.总的严重程度:瘀点或糜烂0.6分:1°;1.2分:2°;1.8分:3°极大值为4°.保护率计算P%=B-C/B%(P为保护率;B为应激组;C为应激+电针组).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x ±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 结果
2.1 电针对心理性应激大鼠迷走神经背运动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大鼠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的细胞较少,其电活动影响着胃电和胃的运动.本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自发放电较少(Fig1A).在心理性应激条件下,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自发放电频率有明显的改变,呈较为紊乱的状态并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其变化更加明显,但放电频率增高的趋势相对占优势,表明心理性应激可以激发(或抑制)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自发性放电,从而影响胃电的活动和胃的运动.与应激组相比,应激+电针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有所减少,到治疗6d自发放电的频率已开始减少,到治疗8d自发放电的频率减少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接近的趋势,提示电针对其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调整作用更加明显.
2.2 电针对心理性应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胃粘膜无损伤.心理性应激情况下,胃粘膜出现损伤,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粘膜损伤指逐渐增加(Tab1).在给予条件下,胃粘膜损伤明显减轻,且保护率也有增加.表1 胃粘膜损伤指数和电针刺激的保护率(略)
2.3 电针对心理性应激大鼠胃电参数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胃电的频率和波幅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频率在3次 min-1 ,波幅在360~370μV(Tab2).在心理性应激状况下,胃电的频率和波幅呈现不规律状况,与应激的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在对心理性应激给予电针刺激条件下,胃电逐渐趋于规律,其频率和波幅与正常对照相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表2 电针对心理性应激大鼠胃电参数的影响(略)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目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如下岗再就业、经济状况、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错综复杂的问题皆可引起应激反应.使人产生烦躁、忧虑,以致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严重者可以导致诸多的功能障碍或损害.如本研究的心理性应激可以导致胃运动功能障碍和胃粘膜的损害.已有研究报道,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电活动影响着胃电活动[4] ,胃电活动与胃动力密切相关[7] .正常情况下,胃电活动有明显的规律性,其参数一般为频率3次 min-1 、波幅360μV.本实验表明,心理性应激条件可以导致延髓的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神经元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发生改变.与正常情况相比,其自发放电频率呈现相对紊乱的状态.由此可以进行推测,心理性应激导致胃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是由于心理性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延髓的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自发放电的改变,从而出现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胃运动功能障碍.在心理性应激条件下,大鼠胃电频率个别有增加也有减少,胃电的波幅变化也有类似的情况,但仍以增多为明显.从Tab2看,应激条件下大鼠胃电的频率波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二者有明显的差异.证明心理性应激的确可以导致胃运动功能障碍.心理性应激可以导致胃粘膜的损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本实验的II期,在随机给大鼠不规则光照和电激条件下,大鼠无法建立心理性适应,在心理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形成明显的心理性应激状况.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因而导致胃粘膜损害的发生.从Tab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应激反应的产生,胃粘膜出现损害,且随着应激时间的不断延长,损伤程度也不断增高.提示长期处于应激状况下,胃粘膜的损伤会不断加重.这可能正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胃溃疡发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观察了电针对心理性应激所导致的胃运动功能障碍和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从Fig1我们可以看到,给予电针刺激组其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的频率较应激组有相对稳定的趋势.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二者自发放电的频率有接近的倾向.因此,从一个侧面提示电针通过对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胃电的活动和胃的运动.推测电针对心理性应激引起的胃动力障碍的调整作用,可能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但其明确机制有待进一步证明.从Tab1来看,应激+电针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较应激组明显减少,并随着应激和电针刺激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作用也更加明显,且应激+电针组与应激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二者相比差异明显,其保护率也呈增加的趋势.表明电针刺激对心理性应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对下丘脑和某些胃肠道激素及神经肽的影响
[1,8,9] 来实现的.如对一氧化氮合酶、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的影响,来调节胃的分泌、血流及粘膜和粘膜屏障的再生和修复.由Tab2分析来看,应激组大鼠胃电较正常组有明显的变化且无明显的规律性.而应激+电针组大鼠胃电的变化与应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电针刺激对心理性应激大鼠的胃电变化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 是与电针刺激引起某些胃肠道激素变化有关[2,10] ,如对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的影响.总之,心理性应激可以导致胃运动功能障碍和胃粘膜的损伤.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对心理性应激引起的胃运动障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对心理性应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进一步证实了针刺对胃肠功能具有调整作用.
参考文献:
[1]Nie SN,Li ZS,Xu GM,Zhan XB.Relation between the activity change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and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in gastric mucosa unde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J].Di-er Junyi Daxue Xuebao(J Second Mil Med Univ),2000;21(1):10-12.
[2]Zhou L,Liu LG,Xie YK.The study of effect on elec-troacupuncture on motor activity of the dog stomach [J].Zhonghua Xiaohua Zazhi(Chin J Digest),1988;8(1):30-32.
[3]Qian LW,Wei ZQ,Liu LY.The study of effect on elec-troacupuncture zusanli on gastric motility in human [J].Zhong-guo Zhongxiyi Jiehe Zazhi(Chin J Integrat Tradit West Med),1993;13(6):336-339.
[4]Yan J,Wang Ca,Ye AL.The effect of cortisons unde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lasma of rats [J].Acad J Physiol,1991;23(4):417-425.
[5]Cooke AR,Chvasta TE,Weisbrodt NW.Effect of pentagastrin on emptying and electrical and motor activity of the dog stomach [J].Am J Physiol,1972;223:934-938.
[6]Yu C.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Beijing:Agriculture Press,1987:147-163.
[7]Guo S,Zhou XM,Zheng CX,Fan DM.EGG study on patients with gastic motor disorders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2000;21(1):100-102.
[8]Sun DY,Huang YX,Chu ZH,Gao W,Wang QL.Effefct of electroacupunture on the pressure in pylonic antrum and plasma somatostatin,nitric oxide content in dogs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8):681-683.
关键词:本质安全;风险管理;LNG产业
中图分类号:X9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t describes the inherent safety theory and the inherent safety corpor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LNG industy’s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afety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design and use of the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It shows the way to decrease the risk with inherent safety theory.It describ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cientific and the feasibility has been confirmed in the LNG industry.
Key Words:Inherent Safety;Risk Management;LNG Industry
安全生产涉及众多领域和学科的综合运用,包括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和设备完整性管理等,单一的人员管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本质安全涉及作业过程、设备设施、人员职责等管理,涵盖范围全面具体。狭义的本质安全主要是针对硬件而言,在特定环境下,设施、设备、技术工艺等通过设计手段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风险。【1】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广义的本质安全指通过系统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人员、硬件、软件、环境、管理等系统要素的本质更安全化建设,减少人犯错的可能性和危害,实现诸要素和谐统一的融合,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成为必然,处于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成为偶然。
1 本质安全与风险管理
基于本质安全的风险管理是从根源上减少或消除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危险,以便发生异常状况时能量释放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通过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材料和工艺条件,将风险减小到忽略不计的安全水平,生产过程对人、环境或财产没有危害威胁,不需要附加或程序安全措施。本质安全方法通过设备、工艺、系统、工厂的设计或改进来减少或消除危险【3】。如表1所示,国外已有专家将本质安全原理和方法以引导词和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具体描述。
表1 本质安全原理关键词及描述
Table1Key words and description of inherent safety principals
本质安全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交通、电力、石油、煤炭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本质安全管理措施【5】。
目前,很多公司在体系建设、职能分配、运行模式等方面分别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使得本质安全的含义愈加深刻。
2 本质安全型企业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运转正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无任何人身、设备、财产、环境等不安全事故发生,生产一直保持健康、稳定状态。【6】
表2 本质安全型企业关键词及描述
Table2Key words and description of inherent safety corporation
本质安全型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对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安全管理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和可执行性;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足够全面且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岗位、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
LNG产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职责与资源管理
本文根据中海油仙游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具体管理过程进行说明。
公司根据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相关改进,最终建立了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如图1所示,公司建立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要素,管理职责包括管理承诺、方针、策划及职责权限和沟通。
图1QHSE体系要素1
Fig.1Factors of QHSE system 1
管理承诺部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HSE 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以实现承诺、方针和目标,确保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目标内容,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各种资源并与顾客及时沟通,确保对绩效进行测量和持续改进。
公司形成明确的和文件性的QHSE目标方针,方针符合海油总、气电集团和地方能源单位的要求,满足顾客、相关方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承诺有效地减少活动、服务过程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带来的风险并提供制定和评审QHSE目标的框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通过培训、会议和各种媒体向全体职工传达方针,确保全体职工理解贯彻方针;对方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让相关方知悉公司QHSE体系方针,公开承诺并可为相关方及公众所获取。
公司建立QHSE目标策划、管理体系策划、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公司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涉及QHSE委员会、QHSE部等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综合管理部、行政财务部等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方面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等在内的管理人员及各岗位员工在内的基层操作人员,责任制全面到位,针对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作出了相应分工。
公司承诺提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相应资源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建立了培训管理程序对员工和管理层进行定期培训。对基础设施、装置设计建设实施管理,确保设施、装置设计和建设达到既定目标并符合准则,其能力满足QHSE 要求。
3.2 产品安全与测量分析
如图2所示,公司建立产品实现及安全环保与健康控制和测量分析改进要素,产品实现及安全环保与健康控制要素包括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HSE运行控制、生产服务提供、变更管理、监视测量设备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测量分析改进要素包括监视与测量、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总则、改进、管理评审。
图2QHSE体系要素2
Fig.2 Factors of QHSE system 2
公司向客户做出提供服务的承诺前确定有关产品的要求,并通过评审满足要求的能力和与客户的沟通,确保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服务。
产品实现针对LNG 销售服务,QHSE 管理体系的文件能够满足要求的,按照QHSE 管理体系文件执行;当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制定专门的质量控制文件,以实现LNG 销售服务的全过程控制。
公司通过建立实施《承包商管理程序》和《供应商管理程序》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承包方和供应方的QHSE管理与公司的QHSE管理体系要求相一致。
公司对用于服务过程、产品、安全和环境方面监视和测量的设备管理,确保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对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监测的要求。
根据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经过策划,对所有与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有关的需要采取运行控制措施的运行活动进行控制,防止因缺乏文件而导致偏离方针的情况出现。
公司对变更实施控制,避免人员、机构、场所、设施、方案、过程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对健康、安全和环境带来的有害影响。
公司对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进行识别和预测,制定并保持用于应急响应的程序,预防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危害因素及影响。公司设立、满足自身最低应急准备要求,并与地方燃气公司或其它第三方机构签订应急协议,保障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应急响应的有效性。
公司实施监视、测量和改进活动,确保QHSE 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方针、目标和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并且通过改进实现持续改进QHSE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对不合格服务进行控制,确保防治不合格产品和服务非预期的放行、交付。用于提供给顾客的LNG 在采购接收时做到“不合格品不接受”,以保障LNG 销售服务合格。
公司确定、收集来自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如QHSE 检查信息、相关反馈信息、事故信息、合规性信息、内审信息、管理评审信息等,以证实QHSE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QHSE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获得持续改进的重点及目标。
基于持续改进的原则,管理者代表、QHSE 部重点策划和管理以下过程,促进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评审公司QHSE 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评价方针和目标,评价管理体系改进和变更的需求。
4 LNG设备工艺本质安全的实现
为实现设备和工艺本质安全的目标,在工艺和设备设计阶段进行相关本质安全设计,下面就某LNG加气站相关设备、工艺和平面布置等进行说明。
4.1 平面布置本质安全设计
如图3所示为一个典型的LNG供气站平面布置,图中标出了储罐,运输船的泊位,主要设备和建筑物的位置。其中消防泵房紧挨海岸线布置,距离LNG运输船较近,LNG储罐区与控制室及办公楼以及变配电室隔离开来。
图3LNG供气站平面布置图
Fig.3 Floor plan of LNG gas station
消防泵房紧挨海岸线可以在火灾等紧急事件发生时立即利用海水进行火灾扑救,同时方便对发生紧急事件的LNG运输船进行应急处理。
发生LNG泄漏事故的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热辐射。如果在汇漏事故的早期阶段没有遇到明火,则沸腾的LNG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时被带到下风侧。这个气闭一直存在爆炸的可能性,直至空气将具稀释到爆炸下限以下。LNG储罐与生活区、办公区和变配电室隔离开来,防止紧急情况下对人员分布较多的办公生活场地造成影响,并且避免了变配电室漏电或电火花对储罐的安全型造成的影响。
4.2 工艺控制方式安全设计
LNG产业中涉及复杂的工艺过程,为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设计人员对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下面针对有潜在危险的工序卸车和气化进行说明。
4.2.1 卸车过程安全设计
在日常操作中,各种不稳定状态时有发生,这就是潜在的危险。如果卸车管线中存在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两种结果:急冷和水击。
不仅对于初次启动,而且在每次卸车操作时,发生急冷都是危险的,尤其是在没有装再回流管线的情况下。LNG产业中使用再回流管线使得在卸车期间保持卸车管线冷却,从而避免了需要在每次卸车前冷却卸车。
冷却的一个结果是挠曲现象,它是由于在管道的顶部和底部形成温度梯度,导致管道在支架间挠曲,由于应力高,挠曲现象可以导致事故。在卸车前可以.通过正确的冷却工艺来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设计人员通过冷气对输送管线进行预冷却,可以将对管线的热冲击降到最小。气体预冷却管线工艺,包括用LNG填充管道和用闪蒸气对储罐进行第一次增压。这包括将流体从储罐后面通过顶部填充管线和输送管线连接起来,然后通过冷却旁通到气体回流管线并通过集气管到气体压缩机。
另一个经常发生的不稳定的状态是由于水击造成的。水击是由于流体的流速突然发生改变,改变流体的流速需要一个瞬时的流体压力,由于快速关闭或开启阀门或停泵将导致这些变化可能发生,就设计而言,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一个完整的冲击分析。
设计人员利用各种计算机程序在配管设计时计算水击的冲击力,对操作人员的阀门关闭次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管道安装允许的应力范围内。
4.2.2气化过程安全设计
由于气化器操作自身潜在的危险,在火焰加热器里,易挥发的液体在高压下进行气化,所以应采取多种安全措施来防止这些潜在的危险。
设计和操作人员通过可燃气体、火灾报警和ESD系统,也可通过燃气管线上的高温开关和所有外送泵失灵的信号来关闭所有运行的气化器。每一个气化器也有独立的关闭系统,在出现送风故障失灵、烟道温度高、出口温度低或高、出口压力高、燃气压力低、烟道中的可燃气体等异常状况时可以驱动该系统的启动。具备以上任何条件,气化器停车驱动系统将联锁,切断气化器的主燃气管线,并放空,关闭气化器的LNG进出口管线的切断阀。如果所有的气化器被停车,那么所有运行的LNG外送泵也被停车,并关闭人口阀。
4.3 储罐和消防系统安全设计
LNG产业中,储罐的使用最为广泛和频繁,而消防系统是LNG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应急系统,为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和应急过程的迅速开展,储罐和消防系统的安全设计在LNG产业中有明确的本质安全性的体现。
4.3.1储罐安全设计
LNG储罐具有本质安全设计特征, 目前LNG企业中储罐多采用全容积式,全容积储罐的内置储罐与单容积储罐的设计是一样的,都是自立式9%镍钢罐,周围的预应力混凝土罐可用来容纳气体和液体,常规的混凝土罐也有一个碳钢衬层,并有一个狭窄的9%镍钢衬板来保护底部边角免受热冲击;LNG 企业在内外罐之间用珍珠岩隔热材料填充;储罐周围的混凝土墙能容纳全部或更多的LNG储罐存储量,使得在LNG储存量超过限制时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容量值;压力和动态变送器以及热电偶检测储罐的各个部分在任何不正常的运行状态都将被检测和报警,全厂运行联锁设计用来防止储罐不安全工作和过满以及超压。
LNG企业在储罐设计时考虑到了储罐发生异常状况时的自处理能力,从设计阶段即实现了本质安全。
4.3.2 消防系统安全设计
一个完整的LNG供气站消防包括控制部分的设计和安装,将火灾可能性降到最小的逻辑联锁设计,快速探测和遏制火灾。设计内容包括:火焰和可燃气体探测器以及自动隔离和停车联锁,一旦发生火灾即可使得火灾区域与工作区域相隔离并且相关装置立即停车;服务于储罐和构筑物以及所有主要设备自动喷头和手动系统,可以根据火灾情况自动或者手动进行响应;为防止安全停车失败,在整个装置上安装自动和手动切断阀来隔离火灾。
在供气站消防中使用的两种单独的消防系统是:化学干粉消防系统和雨淋系统。独立的干粉灭火系统,在自动紫外线感应器、自动伺服设备、主控盘远传气源等的激活下,经压缩氮气的推动,固体碳酸氢钠用来保护供气站的重要区域。海水被用作LNG供气站选定区域的消防水。水源通过一个带立式消防水泵的人口装置送到消防水环形管路系统。当压力低于60psig(0.4MPa表压)时,泵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则连到这个环路上,从生活水系统中通过一个稳压泵来维持系统压力稳定在100psig(0.67MPa表压)。
除此之外,LNG供气站的消防系统还包括紫外线火灾探测、可燃气体探测、烟气探测等系统。LNG供气站消防系统在火灾初期即可通过联动传感装置进行自动响应,实现火灾过程的本质安全。
5 总结
LNG设施在全世界已经安全、可靠、环保运行了三十年,但是,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和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LNG设施仍是一项挑战。LNG产业在企业安全体系建立、生产生活装置布局及生产工艺和设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本质安全性设计,达到本质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霍志勤.本质安全理论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0,28(3):49-53
[2] Intrinsic safety prevents instruments and other low-voltage circuits in hazardous areas from releasing sufficient energy to ignite volatile gases.Technical Note TN-161:1-3
[3] 程云.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2):1-3
[4] 许正权,宋学锋,吴志刚.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基础:本质安全的诠释.煤矿安全,2007(09):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