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标准化流程

财务标准化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标准化流程

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第1篇

一、烟草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

烟草公司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目的与范围。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目的及适用范围,对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意义进行明确;(2)岗位部门设置及权限划分。对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进行细化,其中涉及到岗位、部门,主要是根据烟草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中的会计机构设置原则并进行权限划分,坚持独立原则、属地原则和集中管理原则,参考了对财务管理流程的描述,并且设置了财管岗位,并对职责权限进行划分;(3)财务管理标准。烟草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了子业务工作流程图、工作说明以及工作要求,其中子业务工作标准化流程中又包括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保持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联系;(4)工作考核――建立了涉及财务管理、绩效方面的标准化考核系统,并且重新修正了烟草公司财务岗位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财务管理考核过程中,涉及了各层次的循环考核体系,而且还强化了烟草公司的财务监管责任。

二、烟草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实施效果

1.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第一,烟草公司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使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管理标准是根据财务管理岗位制定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标准,并且为财务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工作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二,财务管理标准化是烟草公司财务人员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标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可以使每一个财会人员的职责、资格、业务权限和内容等,都能得到标准化规定,并且对财务人员的行为提出要求。

2.有利于财务管理流程优化

财务管理标准化,即对烟草公司财务管理领域中所需统一协调的工作内容制定标准,从而实现流程优化之目的。烟草公司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工作的标准化体系建立以后,要求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财务展开,通过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使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在时间、人员、程序以及要求等方面,能够涵盖烟草公司的制度规定以及具体管理方法,确保财务管理部门与各归口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烟草公司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无缝对接,并对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流动性及有效性进行强化,从而使财务管理部门领导、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烟草公司运营状况,对全局进行掌控。

3.有利于财务管理内控强化

财务管理标准化,既是对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实现标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归口部门实现标准化的有效途径。烟草公司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职能组织间的联系,保证了烟草公司在生产经营各节点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固化内控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之目的。在烟草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标准化制度的落实,可将财务管理制度等细化和分解到标准作业流程中,并且结合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有关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烟草公司财务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应当全面分析、梳理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求明确财务管理及归口部门的职责,对涉及到的岗位进行明确,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标准,明确业务流程以及流转顺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要求,从而强化了烟草公司内控准确性,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决策的做出提供保障。

三、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价

1.企业实施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实施,可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比如,生产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化制度。让各部门、各员工在该规章制度下,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工作流程、内容等方面,实现相互合作,并且减少因制度混乱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企业提品质量的保障

财务管理标准化,可以帮助烟草企业提品质量。标准化是生产专业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生产的产品规格更加的统一,而且批量生产可能性增大。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科技推动下的烟草企业管理标准化,能够帮助企业加快产品更换速度,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紧密。

3.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目的是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优化财务工作流程,规范和细化财务手续,强化内部控制,优化财务环境,进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从这一角度来看,烟草公司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冗余投入现象并不一定是标准化构建的无效投入,同时由于烟草公司及其下属分公司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时间较短,标准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作用、业务流程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体现,冗余现象的背后所反映的问题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并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标准化管理 管理创新 供应链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成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新的课题,而大型国有企业受过去体制的制约,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方式落后,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限,运用标准化的管理可以让企业在制定好的标准制度之下有序高效的运营,将企业运营管理的各项事宜规范化、标准化,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中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标准化的管理已经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新的信息时代不相适应。只有建立起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将标准化管理落到实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

一、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即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流与沟通的效率,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已经通过标准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1、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相比,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复杂,职权关系比较混乱,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很高。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明确组织结构以及职权范围,让各个部门在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下分工合作,增加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让各个职位的员工明确职权以及责任,充分调动各岗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让企业的各项奖励措施能够真正地激励员工为企业作出贡献。

2、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

严格而统一的标准是保证质量的前提,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标准化方面还是比较欠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质量检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各部门人员的经验,这就会导致各部门对质量的要求不统一,影响产品最终整体的质量保证。制定严格统一的标准,并对企业所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利用统一的标准对产品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可以在产品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之中从整体上保证各环节的质量要求符合整体流程对质量保证的要求,最终保证生产出标准化、高质量的产品。

3、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主要包括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前提,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企业文化,将所有员工的行为标准化,有利于员工形成对企业统一的看法,形成作风严谨的企业文化,也为企业对外交流树立良好的形象。

4、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办公设备以及生产设备的通用性比较差,利用率比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办公用品以及生产设备的通用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标准化的生产还可以降低原材料的库存量,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降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

二、我国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相比较,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标准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既有思想意识落后的问题,也有过去体制遗留的问题。

1、标准化的思想意识落后

标准化的管理源于工业革命时代,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理清企业的职权关系,让企业在标准的准则范围内有序合理的运转。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在面对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冲突的时候,采取标准化的管理过程,有效提高了海外公司的管理效率,将总公司先进管理方式有效地移植到了海外的分公司。我国企业在借鉴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之中,过于注重标准化的形式,没有注重标准化背后的企业文化以及组织制度。

2、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运营负担的增加,大型国有企开始意识到标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开始了标准化建设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大多是对原先工作经验的总结,没有根据新的竞争环境以及技术条件,建立起新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没有对原先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新的技术条件以及竞争环境之下,企业应该对已经实施的标准化管理进行一定的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新的标准管理体系。

三、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新的竞争条件以及技术发展条件之下,企业应该对原有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借鉴目前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总结原有的标准化管理的经验,构建新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下面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为企业设计新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达到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标准化。

1、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

财务标准化指的是企业通过制定的财务核算方式、操作流程以及监督管理体系,来约束财务人员的履职行为,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制定好的规整制度内运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做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必须实现财务依据标准化、财务流程标准化以及财务的操作标准化。首先,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各项财务的法律法规,制定企业标准化的财务规章制度,以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依据。目前我国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的财务相关法律、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固定资产管理等。企业应该组织专业的财务人员研究上述规章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合理合法的制度,为财务标准化的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必须实现财务流程标准化。财务流程的标准化是财务制度标准化的实现过程,企业各部门必须结合本部门业务流程以及公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来确立部门内部财务流程,各部门之间的财务流程必须由公司统一规定,并制定相应的专业的财务流程图,对每一个流程和环节的操作出明确规定,特别需要重点关注财务手指手续,明确财务收支责任人、签字审批程序,并设计标准统一的单据及传递程序。最后,财务操作必须标准化。即财务的核算统一、格式统一以及评价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财务核算的方法统一、会计记录的格式统一以及最后对财务的考核统一,才能避免在财务的具体操作过程之中出现差异,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标准化。

2、企业信息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信息平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载体,企业只有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化平台,让企业管理的流程以及信息的交流电子化,才能让管理以及信息交流更加透明化,保证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要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必须建立强大的信息平台,为不同的部门以及工作岗位设立不同权限,为企业的信息安全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首先,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升级,已经从ERP管理系统升级到先进的SAP系统,SAP系统是现代化的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以及物流有效的集成管理,可以很好地提高企业部门间以及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交流的效率。其次,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权为具体的员工设置合理的权限。信息化系统的权限是将员工的具体的职权信息化,合理设置的权限既可以保证员工具有充足的职权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又可保证员工不会超过自己职权范围来行使权利。最后,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保障。企业在采取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之中随时会遭到外部网络病毒的攻击,一旦企业的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的大量信息将外流,同时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也将陷入瘫痪状态,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机,这也是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在解决系统安全问题时,除了先进的软件保护系统以及杀毒技术,员工的具体操作习惯也至关重要。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企业内部网络与外网的连接,减少部分员工连接外网的权限。

3、物流的标准化

财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手段,物流的标准化则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标准化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库存量,提高交货满意率。要实现企业的物流标准化管理,企业必须将原材料以及产品标准化,还需要将物流设备标准化以及物流操作标准化,这样才能保证物料在生产运营的各环节之中的标准化流通。首先,企业需要将物料标准化。企业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物资流通更加通畅,物料的标准化是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前提,企业需要组织专门的生产、物流以及采购部门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物料采购、物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将比较具有通用性的物料标准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流的标准化,提高物流的效率。其次,企业需要将物流设备标准化。标准化的物流设备是企业物流标准化的载体,企业的物流设备包括仓储设备、搬运设备、吊装设备以及运输设备。物料的标准化为设备的标准化提供了前提,企业应该根据标准化的物料将物流设备被标准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被的购买成本以及维修费用。最后,企业还需要将物料操作标准化。企业物流操作的标准化是企业物流标准化实现的形式。通过物料的标准化以及设备的标准化,实现了物流过程中客体的标准化,通过对物流操作的标准化实现了物流主体的标准化。企业应该根据物料的特性以及设备的性能,制定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减少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自主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工作程序,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在物流过程中因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所导致的物料损坏以及人员的伤亡,保证物流的标准化。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标准化管理进程获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结合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以及流程管的思想,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并构建了新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但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标准化不是互相孤立的,而应该是在企业整体战略发展之下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标准化的管理只是一种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也要根据技术以及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爱华: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发现[D].山东大学,2011.

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集团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众多企业集团面临规模扩张、保持母子公司经营内容统一性、高效管理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在考虑整合非核心业务部门的程序化工作到一个独立的组织中进行集中处理,从而释放资源和人力到核心业务的发展上,于是“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西方国家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外主要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与内容、优势、应用实例、模式选择、绩效指标体系、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从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鲜见。而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最大的意义就是估算某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能够给其带来的价值大小,为企业集团能否引进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一、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的理论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的目的是判断某企业集团能否引进财务共享服务。一般而言,企业集团适合引进财务共享服务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1.企业集团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较多的分支机构;

2.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的经营内容相对较为单一;

3.企业集团的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能够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

针对上述要求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模型,并引入财务共享服务值作为该模型的衡量标准,该财务共享服务值有助于企业集团判断能否引进财务共享服务。

二、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的模型

根据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的理论可以得知:财务共享服务值受到企业集团的规模、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三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建财务共享服量价值量化的模型如下所示。

K=l*(m+■)b*(■)c*(■)d+t (1)

其中:K表示财务共享服务值;m表示企业集团的规模值;T表示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值;L表示企业集团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值;l表示正系数;a表示大于零的常数项;b、c、d分别表示企业集团规模、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的影响比重。

当企业集团实施该模型后得到的财务共享服务值大于或等于企业集团的预期值时,企业集团则能够引进财务共享服务。该模型中的所有参数都可以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取值,其中财务共享服务值与(m+■)b,(■)c以及(■)d三项成线性关系,这三项分别表示企业集团规模、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对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企业集团规模的影响

根据国内外引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共性特点可知,企业集团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增大,财务共享服务优势也逐渐增大。所以,在此引入V函数来表示企业集团的规模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V函数的基础模型为V=m+a/m。V函数值与m值关系如图1所示。针对不同的a的取值,V函数的最小值点也在变化(图中加粗的黑点)。研究表明,当m

按照V函数的基础模型,可得企业集团规模对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为:l*(m+■)b+t(a>0,b≥0)。

当企业集团的规模值m

(二)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的影响

根据国内外引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共性特点可知,企业集团各分支机构的经营内容差异程度越小,企业越适合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即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与财务共享服务值成反比关系。因此,可以得到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为l'*(■)c+t'(T)(T≥1,C≥0)。

其中:l'表示正系数;t'表示常数项系数。

(三)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的影响

类比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一般认为,企业集团的每个分支机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越标准,企业越适合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即企业集团的每个分支机构财务业务处理的标准化程度与财务共享服务值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对于财务共享值的影响为:(■)d(L≥1,d≥0)。

三、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模型的实施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分别考虑企业集团的规模、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三个因素的影响,然后再利用财务共享服值判断企业集团能否引进财务共享服务。下面选取中石油、中兴通讯、海尔、中交股份等企业集团作为样本,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模型进行分析。

(一)企业集团规模的影响

企业集团的规模值m可以简化使用企业集团的分支机构的数量来表示。根据中石油、中兴通讯、海尔、中交股份等企业集团官网数据显示,企业集团的规模值如表1所示。

根据前文可知当m≥■时,企业集团才能考虑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如令■=10,即a=100,则当m≥10时,企业集团才能考虑引进财务共享服务。样本中的企业集团mmin=10,则样本企业集团可以考虑引进财务共享服务。而参数的影响比重b,正项系数l,常数项t可以由企业集团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因此,为了方便计算令b=1,l=1,t=0。

(二)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的影响

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值越小,企业集团越适合考虑引进财务共享服务。要确定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值的大小,首先要对该企业集团下的子公司进行抽样统计调查;然后选取其中一个样本作为基数,将其他的样本与基数作比较,计算出相关系数,以判断其他样本与基数样本的相关程度;最后将相关样本的数量除以样本总数,计算出百分比,再对照T取值参照表确定T的值。T取值参照表如表2所示。

若样本中的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很小,则可以设定T=1。同样,参数的影响比重c、正项系数l'、常数项t'可以由企业集团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因此,为了方便计算令c=1,l'=1,t'=0。最终可以得到样本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对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均为1。

(三)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的影响

类比企业集团经营内容差异程度值的确定方法,同理对照L取值参照表确定L的值。L取值参照表如表3所示。

假定L=1,d=1。最终可以得到样本企业集团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对财务共享服务值的影响均为1。

(四)财务共享服务值

根据财务共享服务价值量化模型,可以得到样本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值。财务共享服务值如表4所示。

如果假定当K≥20时,企业集团适合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当K

样本中的企业集团Kmin=20,则这些企业集团均适合引进财务共享服务。事实上,这些企业集团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后显示出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优越性。

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ERP系统; 信息化; 标准化

一、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SG186系统进入实施阶段后,河北省电力公司按照统一部署,2008年开始全面运行SG186系统。在电网企业协同工作后的ERP时代,财务人员如何尽快进入角色,践行财务的集约化、精益化管理,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标准化建设给我们诠释了最好的答案。信息化作为集约化的前导,它需要拥有精湛业务的高素质团队作为其践行者,而当前的团队素质和业务水平就其整体而言还不能满足信息化ERP系统的需求。恰此时,公司推出的标准化建设为团队注入了活力,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化是集约化的前导,它需要拥有精湛业务的高素质团队作为其践行者,而当前的团队素质和业务水平就其整体而言是不能满足信息化ERP系统的需求的。而公司推出的标准化建设为团队注入了活力,恰能解决上面出现的问题。

标准化与信息化密切相连,标准化应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面,或者保持同步,决不能滞后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一项既依赖于信息技术又与信息应用直接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协调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保证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很关键的条件是信息化的相关技术标准。信息化标准对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标准化能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第二:标准化能有效形成和促进业务协同;第三,标准化是实现互联互通必不可少的前提和保障;第四,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密。

三、供电公司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分析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

工作千头万绪,统一思想是关键。首先,标准化建设的理念是提高认识,摒除以往存在的惰性思想,全员参与,争当掌握ERP的强者,进而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分解各项工作指标,编写管理标准和标准化流程图,界定每个岗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最后,用统一标准评价工作质量,明确团队职责,解决以前职责模糊,工作推三阻四的问题。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检验理念和做法正确与否的标准。信息化(ERP)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空间。在工作中,我们把信息化助推标准化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和创新点。

(二)以标准化为指导,梳理各个业务流程

ERP是一种理念,通过系统平台规范经济行为。只有职责清晰、流程顺畅、业务过硬、内外部协调的高素质团队才能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首先根据ERP系统财务模块业务流程,用标准化建设理顺各岗位工作目标。其次,以ERP业务流程为框架,优化原远光系统状况下的工作流程。

以工程物资出入库管理为例:2008年公司在物资出入库管理上涉及15项管理制度和计提减值准备、成本核算办法,物资部门采用V6系统对物资出入库进行管理,财务部门则应用远光系统进行成本核算,因系统不一数据不同步,财务部每月都需抽调一定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稽核工作,费时费力,有时两个部门的数据还核对不上。ERP系统运行后,我们根据系统要求,与物流中心一道,对物资管理各环节进行了梳理,按ERP要求重新制定了管理标准和流程图。按新的管理标准要求,物流中心的收发货同时生成财务数据,实现了两个部门同一本账的管理方式,省去了稽核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会计档案建设方面我们也对信息化助推标准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效果。首先,按照河北省电力公司会计档案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原始附件的粘贴、会计档案的传递、统一规格装订、归档的管理。其次,实行5S透明定置管理,规范录入OA档案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凭证查询时间,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

四、信息化助推标准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资产全寿命管理,彰显信息化对标准化的助推作用

ERP系统上线运行,为资产全寿命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资产全寿命管理涵盖可研、结算、概算、施工图预算、设备安装、投运、运维、技改、大修、报废等管理环节,数据之大浩如繁星。为使ERP准确记录资产从可研到报废各阶段的流程轨迹,我们按照网、省公司资产全寿命管理方案的要求,结合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经验,提出了简化重复环节的部门建议并被省公司采纳。通过ERP系统对保定供电公司某200kV变电站运行进行了分析,进行指标测算,补充完善了运维费、检修费在原远光核算系统上没有痕迹,缺少经济参数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资产全寿命管理。此项工作已成为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助推标准化建设的又一成功范例。

(二)加强财务管控,再显信息化助推标准化的魅力

财务管控涉及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核算信息、报表管理、产权管理、电价管理、评价稽核及综合管理。其特点是:1.应用财务管控系统后,信息数据高度集成,与SAP系统双向读取数据。其中一部分集成数据从SAP中读取,同时还可以在管控中录入日常业务数据,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2.实现了预算管理功能,管控系统内可由各种业务单据直接根据预算数进行预算控制。财务部可以实时监控,统筹掌握同一时刻各经济参数的运行状况。3.实现了资金的监控功能,可以进行资金存量、结构、资金归集情况等统计分析,实时监控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信息,提供资金异动监控及风险预警功能,支持采用银企互联集中支付的手段,灵活采用手工支付及电子支付。4.实现了电价管理功能,实现预估、结算、发票、付款等各项业务处理。能够详细统计发电机组各类属性、月度价费信息、按时间序列保存电价变动、脱硫电价执行等过程信息,并与电力交易、账务处理、资金支付、报表管理等模块紧密集成。5.实现了产权管理功能,包括股权投资管理、产权变动与登记、产权基础信息管理、资产评估等专项工作管理。6.实现评价稽核功能,包括财务评价、财务稽核、风险管控三个方面的内容。7.报表管理主要针对报表的编制、上报收集与查询等方面进行开发设置。8.实现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财务人员信息录入、调入调出等。这些管理都需要相应的标准化与之配套。毋庸置疑,未来的财务管理将会彰显信息化助推标准化的魅力。

(三)强化资金管理,凸显信息化助推标准化建设

ERP的广泛应用,使财务集约化、精细化、效益化变为现实。它可通过在线监控,随时集结人力、财力、物力,运用资金集中和集聚改变资金流向,调控资金使用方向。在ERP财务管控系统的制约下,资金已失去了原有的灵活,因此在使用方向上单凭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把握的,取而代之的是多部门协商,集体运作,保障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信息化的冲击使我们必须运用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方式完善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

财务标准化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安 财务工作 标准化管理 研究

一、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概述

标准化管理最早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规定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手段在规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的一般原理与财务工作相结合,形成具有公安特色的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并通过采用一定手段使全体公安能遵守和执行标准体系,推动公安财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公安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工作标准化使财务工作分工更加细致、岗位职责也更加明确、基础性工作更加扎实。实践证明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必要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理论根据,标准化管理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并将该方法作为从事此类工作的行为标准,以此来获得最大效益,这与公安队伍标准化的工作性质是一致的。公安财务工作以标准化为支点可以有效的破解各种财务难题。时代性体现在: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准军事化队伍,实行标准化管理是公安工作的工作特点也是现代警务的发展趋势。现代警务的核心是信息化警务,主要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难题,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化队伍。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将财务管理的经验转变为科学标准和保证技术,所有管理活动都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这和建立现代警务的思想是一致的,具有不可逆转的时代特性。而必要性体现在:标准化管理是公安财务工作的迫切需求,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公安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重复、低效、浪费的问题。”标准化管理是一种手段,规范化才是真正目的,通过标准化实现财务工作规范化,促进正规化。

二、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框架的构建

(一)明确岗位标准,做到权责明晰

明确岗位标准是实行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财务工作标准化的基础,岗位标准包括岗位职责标准和岗位业务标准两方面。“岗位职责标准要求岗位设置要全面,岗位职责描述要明确,囊括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财务主管岗、预算会计岗、固定资产岗、涉案财物岗、出纳、档案管理等岗位,对于各个岗位职责的描述要抓住关键点,做到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如凭证制作与审核分来,出纳和会计分开。岗位业务标准主要是对事,即该岗位需要完成那些业务,每项业务的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要达到什么标准。例如对于预算管理、工资管理、决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岗位将其业务细化,并制定一定的实施标准,让每个岗位上的民警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了使实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可以采用“一本一册一图”的方式,一本就是指各个岗位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使各项业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一册指岗位说明书,阐述该岗位的内容、职责、工作步骤、实践标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册子描述力求做到简明扼要。”一图主要指业务流程图,通过流程图的形式标明各项业务的工作步骤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使其一目了然。

(二)公安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标准化实践

1、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就是每项基础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在处理各项工作时有章可循,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性。一是,会计核算的标准化。会计账簿的启用、会计科目的设置、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摘要的填写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方式、财务报表的编制、办公办案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保证规范化、标准化。二是,资产管理标准化。对于资产的购置、流转、处置遵循一定的标准。固定资产要建立台账,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并及时做好报废更新工作。常用资产要定期进行盘查,盘盈、盘亏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三是,综合业务的标准化。其中涉及凭据的传递与粘贴、财务资料的借阅、人员的培训与借调等制定统一的标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公安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标准化

预算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一是,预算编制的标准化。“公安财务预算的编制要根据本单位的财力和预算定额确定。分析历年来公安部门财务收支规律,结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公安实际工作实际需要的办案业务经费和公务费用的定额标准,做到财政范围的每一笔钱都有出处,每一笔开支都符合标准,确保各项经费使用的最优化,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预算执行的标准化。财务工作编制的预算一般是全面预算,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将预算及时分解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标准。三是,决算的标准化。”决算是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的验证,准确的决算结果不仅考核预算的质量,同时对下一年的预算工作进行指导。因此,决算要按年度预算和实际开支情况进行编制,确保决算的准确性。

3、公安财务支出控制的标准化

公安经费保障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曾经是公安财务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培养广大警务人员树立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对财务人员而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和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实施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资产年限控制,对于固定资产要定期保养维护,加强固定资产的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二是,公安部门公用经费的控制。根据警种、人数、车辆、案件数量确定控制标准,形成以基层队所为节点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成本控制的管理力度。对于机关管理费用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审批程序制定一定的标准,促进内控制度的全面实施并形成联动机制,保证支出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4、监督控制体系的标准化

健全、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是确保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顺利开展的客观保障。“根据公安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实现监督机制的内外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结合。日常与重点结合。不断完善经费监督机制,将监督管理拓展到财务收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把财务管理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纳入监督重点。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 并规定其限期整改。”[6]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对存在的漏洞及时改善。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中的作用

标准化是规范管理的核心,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支撑,而信息化则是标准化实现的最好载体。标准化与信息化是内容和形式、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由信息化的支撑标准化才能保证标准化实施的效率,才能保证标准化长久实施。在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将财务标准化确定的内容纳入公安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用可控的电脑程序来规范财务工作和财务活动的操作流程,不仅保证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保证标准化实施的效率。[7]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信息化在财务工作标准化中的应用,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同时,在熟练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培训与学习,促进财务工作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