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内专业评估;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招,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所引发的问题逐渐显现,如师资不足,师资队伍素质下降;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引起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担忧。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于 2003年启动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通过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综合评估,进一步促进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教育部将专业评估工作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时又制订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上海市也积极响应,根据上海市的自身情况,设立了本科专业预警机制,下发了《上海市教委关于开展高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2〕72号),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开展校内专业评估。上海海洋大学也启动了大规模的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对校内的4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进行了校内自我评估。事实证明,专业评估是建立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那么,如何建立长效评估机制将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二、理论基础

关于专业评估的研究比较丰富,研究内部专业评估的也不少,比如汤潇林等的“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机制构建初探”、熊璐璐的“高校内部专业评估工作研究与思考”,也有一些关于本科专业、专业的要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评估模式的并不多见。本文将剖析当前阶段的专业评估的实施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持续的,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的内部专业评估模式,从而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目标。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大原则。

2、专业评估的主要内容

新的评估标准目的是促进专业合理定位、引导专业办出特色;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立本科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库,实现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提升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当前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都由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基本教学条件及利用、专业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效果,20个二级指标和45个观测点组成。

三、上海海洋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情况

随着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各高校也按照教育部和各主管教育部门的要求,开展了校内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或专业认证工作,但各高校的情况不同,所开展的评估或认证工作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上海海洋大学开展本科专业评估的实施情况:

指导思想: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海大主体,注重长效机制,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目标:促进专业合理定位、引导专业办出特色;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立海大本科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库,实现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提升海大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基本教学条件及利用、专业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效果,20个二级指标和45个观测点。

评估专家:由学校聘请校内外知名教授担任评估专家,并根据学科专业性质分组,每个小组配评估工作秘书1名,负责记录及后勤服务工作。

评估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成立“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业评估工作方案”,召开专业动员会,解读“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评估工作任务,做好分工与协调工作;第二阶段为材料收集阶段,各专业根据“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收集相关评估支撑材料,同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发现亮点和不足;第三阶段为评估报告撰写和简况表填写阶段,根据前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处理,撰写专业自评报告同时填写数据简况表,制作汇报PPT以便评估答辩;第四阶段为评估专家评估阶段,评估专家听取专业负责人的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查看数据简况表以及评估支撑材料,检查专业办学条件和专业评估支撑材料,形成初评结论及书面检查意见;第五阶段为专业整改阶段,各学院根据专家反馈意见,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上交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同意后按照整改方案开展专业整改工作。

四、对上海海洋大学本科专业评估的客观分析

1、可以促进各专业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等学校专业的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专业的办学条件、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效果等方面。内部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能够全面涵盖上述的办学水平,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检查,从而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办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

2、校内专业评估同样出现了“一刀切”的评估弊端

各专业的办学水平主要取决于专业自身的条件,由于内部评估涉及多个专业,在制定评估体系时应当采用分类的方法,这样比较适应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而本校在进行专业评估中均采用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而在进行专业评估中也是严格按照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估,没有侧重点,没有差异化评估,从而形成了强势专业依然很强,弱势专业依然很弱的僵局。

3、校内专业评估缺乏可持续理念和权威认证

校内评估因是学校内部组织的评估,就目前来看形式大于内容,评估后虽然有反馈有措施,但后期重要的整改阶段因没有了后续所要达到的指标体系而显得整改走过场的形式过多了一点,同时没有权威机构对整改后的专业认证,也使整改阶段失去意义。

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内专业评估模式

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内专业评估模式,首先就要明确其模式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就是说开展专业评估的目的是什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原则确立后就要确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可以是动态的,确立好指标体系后,就要确立一个验证系统,就是说所设计的体系是否可操作,是否具有持续性,最后是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系统的有序运转,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目标,同时为后续的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打下基础。

1、专业评估模式设计原则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不仅要重视专业办学条件的评估,更要重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要坚持争优原则、分类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3]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要符合规律,立足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办学特点,科学整合并协调各指标和考核点之间的关系,赋予相应的权重和优先次序,制订科学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工作能正确地发挥其导向功能,引导教学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确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专业评估体系

要确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专业评估体系,应包括如下几点: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基本教学条件及利用、专业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6个方面。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主要指专业的办学的思想与人才培养定位,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和专业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和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专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所培养的人才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师资队伍水平决定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基本教学条件是专业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包括教学经费的投入与利用、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与保障体系的健全、专业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专业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强化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合理、完善、符合学校教学管理规律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专业建设的组织保障;教学效果简单讲就是教学活动所达到的成果,体现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所学知识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体现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认可度。

3、完善专业评估模式的信息反馈系统

目前的专业评估后信息反馈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和规范,专业评估的前期对教学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形成了专业评估报告,评估专家根据这些报告和支撑材料为专业“号脉”,最后形成了专业评估结论,将分类处理过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专业负责部门,以便对教学质量各执行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信息反馈系统的有序运转,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目标。

开展校内专业评估,最终目的是促进专业办学水平提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评估研究中,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估的改进功能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寻找适合于每一个高校每一个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技术也是困扰着评估者的难题。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彦通,韩晓燕.积极实施专业评估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J].高教探索,2005(2)50-51.

[2] 谢鸿全,王成端.高校内部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2008.4.66-69.

[3] 郭玉婷,马龙.地方医学院实施专业评估工作的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2)234-235.

[4] 刘春惠,顾留华.大学专业评估: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比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74-79.

[5] 黄泽龙.建立本科专业评估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4.649-652.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对照“双高普九”验收标准和市级核查评估反馈意见,深入查找差距,明确整改目标任务,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主体和整改期限,保证及时整改到位,有效提高各项指标达成度,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整改措施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指出目前我区“双高普九”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七项指标不达标。具体整改措施为:

(一)普及程度

核查评估组指出,普及程度离要求尚有差距。由于取证落实不到位,加上个别学校学籍管理不规范,个别乡镇初中辍学率超过省定的指标。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高中毛入学率、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均不达标。

整改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户口册,加大组织入学、动员复学工作力度,做好在外就学学龄人口的取证和人口数据采集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籍档案管理,严格学生变动的审批手续,防止因审批手续不完整而造成辍学率超标。

1、关于初中辍学率

(1)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将非在校生流出取证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委会,并督促各村居委会,采取包村、包户、包人措施,入户蹲点做好动员复学和取证工作。

(2)区教育局负责督促指导各中小学,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做好在校生流出动员复学和取证工作。动员无效的报乡镇人民政府督促村居组织力量做好动复学。

此项工作于已整改到位。

2、关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由于目前差距较大,一时无法通过整改实现达标。拟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通过资源整合,将二十五中更名为中学,中学与职业技术学校剥离,更名为二十五中,职业技术学校与丙仑中学整合,创办区职业技术学校。加快东庄职业中专学校新校区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上网招投标。积极引资在国家级木材加工示范区创办航海职业教育学校,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以尽快实现高中毛入学率、应届初中毕业升学率、高中阶段普职比达标。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加快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积极组织实施《区-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三年内新增公办幼儿园27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民办幼儿园10所,实现所有乡镇建有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做好区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力争明年秋季投入使用,扩大招生规模。

(二)办学条件

核查评估组指出,办学条件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一是城区及集镇中心学校规模过大,班生规模超标;二是低标准校舍仍未得到全面消除;三是一些学校配套设施,如运动场地、厕所、音体美器材、学生食堂、宿舍设施等离要求还有差距。

整改总体要求:省级验收前,突出重点,全面拆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校舍,千方百计筹资资金,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省级验收后,将结合实施校安工程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做好城镇中心学校扩容和中小学校舍改造、办学条件改善等工作。

1、关于城镇中心学校扩容

区教育局负责,发改、规划、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将城镇中心学校扩容列入全区“十二五”规划内容,认真谋划,积极推进城区学校扩容,力争年十中新建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各1幢,大丘中学、山中学、区实验小学、坝津小学各新建教学楼1幢。2012年完成区私立实验中学、中心小学、海滨小学的搬迁新建工作。同时,结合实施校安工程,加大集镇中心学校建设力度,全面解决班生规模超标现象。

2、关于低标准校舍拆除

区教育局负责,建设局配合,已于11月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再次对全区土木结构、石结构等低标准校舍进行普查摸底、登记造册,区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协助开辟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拆除手续。

3、关于学校配套设施

省级验收前,重点做好教学设备设施添置工作。区教育局负责于11月5日前完成全区中小学课桌椅、电脑等急需更新、配置的教学仪器设备普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添置,目前已筹资652多万元,添置课桌椅近1.5万套、电脑700多部、多媒体近60套。省级验收后,将继续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并结合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年度计划,全面改善学校配套设施,保证所有学校全部实现“四有”目标。

(三)教师队伍

核查评估组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学科结构性缺偏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的落实。超编与缺编同时存在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整改总体要求:有效建立教师交流制度,积极合理配置师资,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具体措施:区教育负责,区委编办、人事局配合。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政文[]344号)精神,全面落实区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区管。认真制定教师年度补充、调配、转岗任教、支教帮扶实施意见,根据教学需要,逐年补充紧缺学科师资,逐步打破校界局限,统筹安排区内教师资源,实现师资校际间、学科间均衡分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师风正、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四)教育经费

核查评估组指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区财政对非义务教育阶段预算资金统筹的额度过大,同时存在着预算外资金用以抵顶预算内财政拨款的问题,导致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薄弱,直接影响了高中教育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整改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学校缴存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按学校需求及时拨付,学年内全额返回学校,不将预算外资金抵顶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规定。

具体措施:区财政局负责安排经费,已将评估组要求追补的年统筹的中小学缴存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295万元追补到位。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将严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在主动抓好组织入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扫盲工作、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根据市核查评估组指出存在的问题,认真细化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期限,整改方案已于11月15日前报区教育督导室。同时,要求区直各部门认真落实教育工作职责,指派专人负责抓好本部门工作,特别是区教育局作为政府主抓教育的工作部门,要及时收集情况,定期向自评领导小组汇报整改进展情况,并督促指导中小学校抓好整改工作。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省评估验收组全体成员,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翁同志、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等出席会议,黄同志、陈同志、林同志、张同志、黄同志、何同志、陈同志等县领导,县“双高普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修学校校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全体人员、县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局副局长余同志主持。

会上,省评估验收组许同志、吴同志、黄同志、李同志、许同志督学分别就“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与质量”五个项目的评估验收情况逐一作了反馈,充分肯定了教育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省评估验收组组长、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处处长陈同志代表省评估验收组对我县实施“双高普九”工作情况作了总体的评价反馈。五天来,省政府评估检查组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核对台帐,实地察看,个别走访,对“双高普九”有关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总计44项评估验收指标中,42项达标或基本达标,2项不达标,未发现“一票否决”项目不达标情况,评估组确定评估结果为达标。根据有关文件要求,评估结果必须报省教育厅审批后,呈报省政府确认。

评估验收组在综合反馈中以“领导重视”、“超常规”、“全社会”为关键词,总结了教育亮点、成效和宝贵经验。检查组认为,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确保教育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大力教育,办大教育,城乡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资源配置变化突飞猛进,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表现为政策措施超常规,发展变化超常规,资金投入超常规,决策优先考虑教育需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发展教育,深层次动员部署,创造性组织实施,加强宏观分析和微观研究,建立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钩学校制度;全面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辖区中学名誉校长、乡镇长担任辖区中心小学名誉校长”,进一步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教育职责。部门职责到位,形成管理层的良性循环。政府行为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头良好,外出就读学生出现回流,标志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能及时抓住典型经验全面总结推广,掀起社会各界捐资办学热潮,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同时,评估验收组也对实施“双高普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要求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以推进“教育强县”建设为目标,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检查组提出了五方面的整改意见,一要抓紧解决城区学校班生额过大问题;二要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要进一步强加中等职业教育;五要持之以恒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2011年10月11日至14日,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对我区教育“两项督导”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考核,认为我区在实施“两项督导”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双优”等级,但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乡教育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中心校以下的完小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学校“两证”办理;控辍保学工作;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成人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学校周边环境还不经如人意;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等。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巩固“两项督导”成果,根据省市教育督导评估组的反馈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整改方案如下:

整改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落实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教育职责,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规范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幼儿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扎实巩固“两项督导”成果。

整改项目和措施

1、进一步规范各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执行上级文件、政策精神,将有限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加强学校教学装备,要在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的同时,对必须保留的农村完小和教学点加强硬件配备,保证各小学能逐年添置图书、器材、新课桌椅,逐步配齐教学多媒体设施和行政办公电脑。加快学校“两证”办理力度,力争在2012年4月前办好。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指导、监控,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增加教师的培训经费,安排更多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特别是省、市、县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完善片区内教师交流机制,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六年以上专任教师必须到异校交流任教。

4、依法落实“控辍保学”责任,扎实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强化“控辍保学”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落实“控辍保学”实际责任,切实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5、规范办学从教行为,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从教行为,严格执行适龄儿童6周岁入学规定,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严格规范在外就读学生取证工作,建立在外就读学生的信息档案,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文化户口统计台账的滚动登录,确保相关资料的延续性、真实性。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因厌学导致的学生流失。

6、进一步落实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措施关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和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与管理。

7、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网络,完善特殊生筛查、鉴定的工作机制,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乡镇村小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网络,保证残障儿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权利。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力争在2011年内建好东肖中心幼儿园,确保2012年春季如期开园。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提高全镇学前教育办园的整体水平。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补充,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办学质量评估整改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分析

从外部对高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高校评估引起高校的普遍重视,并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引发有关高等教育评估目的、功能、方法、效果的争议,从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几年全面推行以来才出现的。这表明高校评估已经开始触动一些高等教育利益关系人的神经,其作用在不断增强,影响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对评估的非议。事实上,批评者指控的某些现象的确存在,反对者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改进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一方面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面对高等教育的扩招,本科教学的人、财、物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力在增加,并要求提高在可利用资源相对紧缺的条件下高校培养出保质保量的人才。本文在对目前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对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个政策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背景

80年代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1998年高等教育招生108万人,2002年招生340万人,2003年招生380万人,2004年招生440万人,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目前,全国本科院校已达到719所,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一方面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出现了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管理相对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化等突出问题。因此,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分批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手段,教育部旨在加强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的观念。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普通高等教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增加教育投入,促进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本科教学机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帮助高校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对确立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确保高校培养出保质保量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科教学评估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一度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领导与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精力投入不足,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亦精力投入不足。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四个投入不足”的状况,使高校逐步建立起以评估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功能的良好运行机制。经过多年的评估实践,被评学校一致认为,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明确并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教学工作思路。评估工作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被评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并把它直接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在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各被评学校都结合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实际,,从学校的顶层设计上入手,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有了正确的先导方向。如广西师范学院,短短几年间经过两次评估,学校领导反复研究、广泛论证,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学校现阶段的总体目标是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综合化、教学型,富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明确了学校定位,学校的自身优势开始凸现,内涵建设日益丰富,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增强。

(二)教学投入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图书馆藏书量和年进图书量、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的座位数、实验室面积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都将进一步促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加大教学投入。例如,据对2000年参加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统计,上级主管部门平均给每所学校增加投入经费近2500万元,平均每所学校增加自筹经费投入近9700万元。据对2000年底以前参加合格评估的64所高等工业学院统计,评前平均每所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218.7台,评后增加到483.2台,增加了109.4%;评前平均每所学校图书馆藏书28.9万册,评后增加到了32.4万册,增加12.1%;评前每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为1121.4万元,评后增加到了1710.6万元,增加了52.5%;评前平均每所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总值为70.0万元,评后增加到了102.7万元,增加了46.7%,[2]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显著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但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人才培养计划也很难有效地实施。在评估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不少学校的师资数量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不合理、整体水平与素质难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存在配备不齐、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不懂得本科教学工作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就难以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评估,被评学校普遍认识到这两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千方百计花大力气加强建设。如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教学骨干,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学术水平。与此同时,许多学校还充实了教学管理岗位及管理人员,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推进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在评估之初,不少被评学校搞不清楚什么是教学基本建设,甚至认为教学基本建设就是盖校舍、搞土建,导致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缺乏规划与措施、缺乏经费保障,教学改革思路不清。通过评估,被评学校都认识到教学基本建设包含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基地建设等丰富的内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建设。一所学校只有教学基本建设搞好了,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将两者有机结合,用改革的精神进行建设,在建设中不断深化改革。在提高认识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被评学校都制定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规划,设立了专项经费,并取得初步成效。

(五)加强了教学管理,强化了质量意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经过评估,所有被评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学管理。

例如,充实和调整教学管理队伍,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基本文件,建立并健全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开展校内专项教学工作评估,探讨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开始向科学化方向前进,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

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只有12年时间,在评估理论建设、评估实践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一)评估指标体系分类指导的思想体现不够,而且定量指标多,定性指标少。我国从2003年开始采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对财经政法、师范、医药、外语类院校有补充说明,但在社会公众甚至许多高校看来,其评价标准是同一的,不管是“211工程”院校还是刚升格的本科院校,使用的指标体系是相同的,,分类指导的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在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整个指标体系中,定量的指标比较多,定性成分不足,导致在评估方法上偏重定量,轻定性。但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多用定量的方法有时会显得很不可靠。

(二)评估重绩效,轻发展。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校在过去若干年内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绩效,而对学校正在做出的努力、发展的潜力则关注较少,这样导致我国的评估是面向过去的、以判断优劣为目的的总结性评估,而不是面向未来的、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估。

(三)高校自评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目前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高校是被评估的客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许多高校都是“要我评”而非“我要评”,因此,高校的自评只是配合政府评估的行为,成为一种形式。为了给教育部门和各位专家一个好的印象,高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致使自评工作失去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功能。

(四)专家组进校考察形式复杂,对学校特点的考虑不足,专家自主性不够。专家组进校考察是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被评学校往往对这个环节高度重视。但在考察期间,教育部规定动作太多,对专家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倡得不够;考察程序死板,考虑学校特色和发挥学校主动性不够;考察内容和形式复杂,致使专家组和学校工作负担太重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评估的实效。[3]

(五)整改环节过于形式化,整改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整改是本科教学评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但从目前的评估实践来看,许多被评高校对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整改力度不大,整改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评估主体对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是很到位,缺少对后期整改阶段的评估,导致整改环节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评估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我国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不长,我们所积累的经验还很有限。上述本科教学评估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外部评估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参照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分类制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层次繁多,类型各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定位和侧重点以及质量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应该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尽快制定多元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评估。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对高校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可以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院校;也可以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

(二)注重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9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评估普遍从重视教育质量延伸到同时重视质量和效益两方面,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所以更应该注重教学效益。在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利用率、教学成本核算等内容,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素质和个体质量上,美国在进行院校鉴定时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这也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评估方式。笔者认为,对学生结果的评估也将会成为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要及早做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准备,尽快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估纳入整个本科教学评估计划。

(三)重视软评估,正确处理硬评估与软评估的关系。所谓硬评估和软评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在评估工作中,在正确处理好硬评估与软评估关系的同时,更要重视软评估。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的7号函件《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学评估以考察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效果等软件建设为重点”,而软评估主要反映的就是一所高校这些软件建设的情况。一所高校的硬件水平可以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和经费投入等来迅速提高。但是其软件水平的提高决不是三五年就能达到的。所以软评估更能反映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符合教学评估的特点。近年来国际上对软评估也越来越重视,如评估的发展方向—发展性评估就是以软评估为主的,而目前评估发展的另外一个方向—准则评估就是一种无指标的软评估。[4]

(四)强调以高校自评为主,重视外部考察与自评的结合。高校的自评工作应该是有效评估的基础,教育部不但要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同样也要重视被评对象的自测自评,提高被评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的积极性,防止高校在评估活动中出现防卫心理或采取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做法,应使自评成为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从而达到评估的预期效果。从今年起,教育部决定实施“阳光评估”,一是加强对高校平时教学基本状态的监控,建立并实施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采集与制度,并将这些数据作为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的依据之一,专家组进校后,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认真核实,发现作假,一票否决,使教学评估工作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相结合;二是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和学校最终评估结论等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以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5]这两项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将自评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五)优化专家组进校考察的内容和程序。教育部要适当放权,在确保评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囊团作用和参评高校的主动性,提倡专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色,自主调整考察的有关内容、形式和程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减轻专家组和参评高校的负担。

(六)加强整改,充分发挥本科教学评估的效益。首先,被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整改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全校上下要以迎评期间的热情投入整改工作,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落实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其次,评估主体要实施对整改工作的评估,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第三,在高校整改期间,专家要随访,以便及时掌握整改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凤泰.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2]周远清.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钟秉林.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评估制度[EB/OL].www2.zzu.edu.cn/ggws/PGWJ/PG5.HTM.

[4]许茂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程序与需要注意的问题.pgzx.edu.cn/upload/files/yuanxiaopinggu/Prof.XuMaoZ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