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校长代表校领导和老师向新生表示了欢迎,同时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及校园文化,并对同学们的初中学习生活提出三点建议,要求同学们要为三年的初中生活作一个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努力,不虚度青春时光。他希望同学们做到要尽快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做三好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务主任,对教务、学科设置、和学习方法等相关事宜作了详细的介绍。
再次,主任给级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礼仪,校规校纪,安全教育课,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给新同学们阐述了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热爱学习的合格中学生,以及如何防范人身侵害的知识,加强了同学们的遵规守纪意识,为级新生的组织纪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上还认真的学习了《复兴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复兴中学违纪学生处理办法》《重大违纪内容》。主任在最后还建议大家能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实现角色转换,尽快进入创造性的学习阶段。在生活方面,要做到自己管理好自己,同学之间相处学会宽容和互相帮助。并希望全体新同学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诚信做人。
接着,七年级新生代表发表了激情向上的讲话,代表全体新生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个优秀的中学生,将来报效祖国。
从客观上分析,小学新生是由父母的怀抱中或从幼儿园迈进正规教育的门槛。这可以说是人生途中的一个转折点哝征收学校教育,幼儿与小学教育虽有众我相似之处,但比较而言,总会有差别,初中新生是在刚刚结束小学学习生活之后,而又匆忙地步入了初中校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有的姿态和行为习惯。再者,伴随着活动环境,学习生活以及所遇同学和老师等方面的变化与更新,又使得入学新生不可避免地产生陌生感和新奇感。如果说生物因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那么,起主导因素和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尤其是作为学生生活的特殊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改变由家庭到学校,由小学到初中这一变化的内在差异,而就必须通过小学或初中教育这个手段来实现。
心理教育学家均告诉我们,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有着可变性,也即可塑性。笔者看来,青少年学生这一固有的特性,在入学阶段表现尤为强烈。因为处在这一时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还不够熟悉和了解,或者说,全面的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论起来,实是处于一个隐形缓慢地渐现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与学一个形发展的客观性,决定了这一时期,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养成教育。
从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内容来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虽有联系,但又有较大程度上的不同。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小学新生是由一村或数村集中到一校,初中学生是由数校集中到一校。众多的学生汇集到一起,其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繁杂且不说,仅就家长乃至原来的各个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规范化程度来说,就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与差别,也就是说,不同的家庭或不同的学校,总会有各自的教育方法和校风倡导,并以此来施加管理。这转不同为求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其实质就是一个逐步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从另一方面来说,入校新生所学门类和科目,所学知识的浓度与广度同原有基础相比,均有增多和壮大,且有较多学科是第一次接触,不同门类学习就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课堂听课和课下作业也有其不同的规范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施加的养成教育和强化常规训练来实现,使学生通晓明了,力争在在较长时间内,步入正规,形成习惯。
由此,我们说,所谓“关键期”,不仅是指学生个人良好习惯,包括道德、纪律和学习等方面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还指学校与教师教育管理的关键期。众所周知,被誉为钢铁长城的人民,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以纪律严明,行为规范而著称于世。对此细作分析,这固然与我军的行为宗旨和治军原则有关,但与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也是分不开的。新后入伍,三个月的新兵生活,可以说相当艰苦。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系统地学习军事技术,而要达到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严格的训练,使新入伍战士在坐立、行走等方面显现出一个军人的姿态,从而形成良好的军人习惯。无独有偶,新生入学不是同样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吗?
绽上所述,新生入学龄前阶段不仅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且也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既然这样,那么,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来组织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呢?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因而,也就施加教育和顺序性和边疆性。根据近几年来的教育实践,以笔者之拙见:其一,从教育角度上来讲,必须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与落实。这是因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行为提出的规范性要求,也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贯彻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训练,使这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促其身心健康发展。本着教育学生的顺序生和连续性原则,使学生深入学习和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其在入学阶段,首先从理念明确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与此同时,有必要进行法律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机制,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纪律作保证,完成学校或老师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
其二,从教学角度廛,针对小学生刚一接触新学科,初中学生学科门类增多,及其不同的学科特点,学校或教师对听课、作业及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应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途径进行常规训练,增进学生的规范意识,使其尽快适应新校的学习生活。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因为各年龄段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根据入校新生的教育心理和各自的发展特点,按阶段性突破实施养成教育,加强行为训练,以取得工作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团体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2-02
大学新生处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心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诸多不适,应将团体社会工作方式引入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必要性及入学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入学适应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入学适应教育也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以期实现与环境的良好匹配,就笔者的经验而言,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1.心理上不适应。由于缺乏与社会的接触,新生对大学生活还需要重新适应,因而其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而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在人才集中、竞争激烈大学校园出现,而导致一些心理性问题的存在。他们从小在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中长大,对家长有很强的的依赖性,自身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生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总是会和现实产生巨大反差,而导致失落感的产生。同时,这种失落感或者说是缺失感,会让他们缺乏应对挑战的心理和能力,致使心理上压力过大而产生不平衡。新生往往不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心理上的不适应和障碍。
2.学习上的不适应。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区别很大。首先,大学教育倡导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学习为基本特点,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其次,大学新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本身也存在角色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在高中阶段,其生活和学习有家长与老师的指导和管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没有得到开发而显得薄弱。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会感觉进入到一种学习的真空状态,没人去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迷茫无措,不知从何下手。再次,缺乏目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也是大学新生容易产生不适应问题。
3.生活上的不适应。大学生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对新的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现象在大学新生中可谓相当普遍。高中生的生活琐事大都由父母安排料理,而步入大学后,凡事都要自己操心,特别是一些很少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新生往往因此感到手忙脚乱。很多新生甚至是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无法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作息,通常宿舍矛盾就是由这些生活上的小事所引发,宿舍矛盾往往影响大学新生的心情,致其不能静心学习。不少新生是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缺乏对理性消费的认识。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新生与老师的交流由于环境的开放变得相对比较少,而与同学间的相处无论在机会还是在频率上都会增加。这使大学新生必须要面对老师和同学关系的双重转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际能力,以期望与新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彼此在生活习惯、性格、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这给他们的交流带来多样化的同时,也客观上需要他们具备更好的沟通技巧。但是对于新生来说,同时缺乏人际交往的成熟经验,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引入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崔克尔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通过个人在各种社区机构的团体中,借着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来获得成长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团体、社区发展的目标。”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中引入团体社会工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新生在团体活动中形成良好互动,并借助这样的团体活动来结交新的同学,寻找共同点,并建立跟自身特质相同的群体。大学新生获得成长经验、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自我的健全等方面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性。
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评价其他人行为过程中获取的。例如,在一个群体中,当其他个体的行为受正向激励时,群体另外的成员也会有得到同样激励的期望。而一旦群体中一些成员的行为受到了批评,群体其他成员也会为了避免出现不好的结果而采取规避同样的行为。因此,通过团体活动中,可以帮助新生们增加相互学习人生经验的机会和动力,从而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对于大学新生而言,由于高中时期生活的影响,很多新生还有很浓厚的中学阶段学习思维,这种思维惯性的存在,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我们在对大学新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新生还延续着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者与大学的学习要求是不相互符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让新生们组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共同分享大学生活经验,以此来形成他们对大学新的认识和对大学生活新的看法。
3.“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团体是一个小社会,团体成员通过互动和经验的分享,可以最直观的感知到团体中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对自己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评价。
4.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会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环境的行为选择。面对同样的压力,当个体有较多的社会支持时,感受到的压力较少;个体有较少的社会支持时,感受到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逃避困难等现象。因此在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适应困难时,应当积极地帮助其寻找和拓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倡导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困难。
三、团体社会工作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内地,团体工作的方法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运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曾担任过大学新生辅导员,对于团体社会工作在入学适应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有一些自己的探索和体会,在此作简要的介绍,以此进一步说明该工作方法在教育中的优势。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曾有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第一,新生朋辈成长团体。朋辈成长团体根据团体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的阶段内通过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团员一起探索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分享经验,利用共同的团体力量去帮助和启发团体成员,帮助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团体成员的能力,使团体成员获得成长。一般活动的开展是由专业人员带领的,关注的问题多是比较常见的敏感问题,例如在新生朋辈成长团体中,常常会出现入学后的心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的问题,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笔者在担任新生辅导员时发现所带的大一新生中人际交往不适应问题比较严重,在开学后第二周就建立了人际交往成长团体,包括五次会面,第一次通过“找朋友”、“棒打薄情人”、共同制定契约等方式开展活动,旨在形成团体,澄清目的,相互认识,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第二次活动通过“单向沟通绘图与双向沟通绘图”,“角色扮演”等方式展开,旨在让成员学习人际沟通技巧、训练表达能力;第三次通过“阳光使者”、“针线情”等活动,达到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与配合的目的;第四次通过“取绰号”、“命令者最大”等游戏达到自我重塑的目标;第五次通过“真情告白”、共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活动结束团体活动。
第二,新生工作坊。成立专门的工作坊有针对性地处理大一新生问题,是将团体工作运用到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一个有力的尝试。笔者带领所在学院大学三年级的8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分为4组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大一新生较快的适应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提高新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活动结束后,大家给与了活动高度的评价,大一新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了思考和反省,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很生活中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说明了团体工作的魅力,并且进一步说明了团体社会工作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优势,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团体活动的督导的专业性方面,活动开展的理论支撑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希望通过新生工作坊的尝试,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思考和创新。
第三,新生团体心理训练。在新生团体心理训练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活动开展形式,也是大学新生们喜欢的形式之一。团体心理训练的主题有很多,常见的有人际交往、增强自信、团队精神、生涯规划等等,专题的团体心理训练,团体活动能让新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笔者作为新生辅导员参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对大一新生中的心理气象员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活动共开展了五次,新生心理气象员们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感悟带到每个班集体,在班级也开展了类似的训练,对于全校新生的适应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团体工作的方法可以让大学辅导员更快的掌握新生的动态,更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需要我们发挥团体社会工作的优势,同时,避免团体社会工作的不足,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萌.“80后”大学新生成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144-145.
[2]陶倩,肖炳南.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3]黄川栗.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方法探讨[J].社会工作,2008,(4).
[4]林万亿.团体工作[M].台湾三民书局,1995:7.
一、 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儿童、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身体的惰性太强,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体弱多病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3.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实心球,单双杠)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学困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二、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教育
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学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引导其克服困难。
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他们,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他们,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某同学在学习短跑的途中跑技术时“坐着跑”,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腿部力量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本教育;高效课堂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实践,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表演、交际等,获取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一、注意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听英语、说英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多赞美,增强学生自信心。农村中学很多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以致上英语课他们听不懂英语,不是睡觉、开小差、就是看其他书籍。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作“差生”定论,更不能用批评、挖苦和惩罚的方式去排斥他们。相反,更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从正面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课上或课下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good”和“You?are?clever”之类的赞美词,同时,教师要注意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声音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语言就像催化剂,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之有味。
2.多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一些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可以从点名要求学生发言开始,到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都记录起来,到半个学期,统计发言次数,看谁的发言多,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现在班级人数多,一般都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
1.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
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
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的标准、形式、方法更为多元化,从过去的只看分数的高低,到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及进步程度等,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善于开展情景教学
1.利用生活情景烘托气氛。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section A时,首先通过听生日歌,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生日聚会情景引入新课:can和can’t,运用句型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很快适应课堂,进入角色。
2.利用多媒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6 Topic1,屏幕上出现1b六副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说句子,如I like TV plays and dislike children’s programs;I prefer news reports to sports shows等等,再引出句型prefer…rather than…造句子,小组合作,反复操练,展示成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利用游戏互动练口语。―May(Might) I come in? 我可以进来吗?―Yes,piease.(Come in,please.)请进。
4.听录音巩固对话。通过听录音说出和写出自己在课堂上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在全班展示,给予鼓励,赞许和评价。
通过巧设情景学英语,能以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神投入。不但能掌握语言交际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初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英语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学习中应该有目的的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记笔记,敢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活动,每天坚持英语朗读,广泛阅读,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等。
2.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自行思考,激活学生整个认识系统,引导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需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对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并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求知欲很强,刻苦努力,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不很理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强化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日常教学中,我增加了语言实践课教学。如训练学生的口头造句能力,教师先提问:“Where do you come from?”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I?come from?Heyuan/Shenzhen/Zhuhai,etc.”。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大胆讲,乐意讲,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