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学生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辅导员;降级学生;难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43-01
降级学生是大学里的一类特殊人群,无需排查,降级学生必是自身存在很大问题的一类学生,他们应该是我们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但是,如何做好降级学生的帮扶引导工作,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降级学生的现状分析
导致学生降级的原因是很多的,比较典型的有:自制力缺乏、生活学习目标缺失、沉迷游戏、家庭情况复杂、精神障碍、性格缺陷等。特别是存在精神障碍或性格缺陷的降级学生,还随时有可能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
学生降级工作,一般从大二开始进行,对降级学生而言,降入低年级将使得他们作为一个陌生人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年级、新的班级、新的辅导员、新的同学、新的室友等,而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同学是已经经过一两年的磨合,彼此相对熟悉的同学,降级学生从中很难找到归属感。另一方面,由于学籍异动,教学计划差异等原因,降级学生的课表与同年级同学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降级学生缺乏学习的“氛围”。
降级学生大部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又缺乏环境对其的正向影响,所以降级学生很容易在降级学习一段时间无明显效果后,自暴自弃,最终继续降级,甚至退学。
二、辅导员在降级学生帮扶工作上的难点
(一)管理困难
学生寝室的床位,一般是学生进校初期根据年级学生人数的情况紧凑分配的,降级学生属于中途临时加入某个年级,很难找到合适的床位,使降级学生能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同学共同居住。这种情况使得辅导员在对降级学生的管理上存在很大困难,也不利于及时掌握降级学生动态并给予关注与帮扶。
(二)引导困难
降级学生自身的顽疾有时是根深蒂固的,辅导员在对他们进行引导时,很难通过常规的“目标管理”“正向激励”等手段进行,特别是精神上存在障碍的学生,辅导员更是感到无能为力。
(三)家长不配合
对于存在精神障碍,性格缺陷的学生,个别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目前的状况不理解不接受,不愿配合学校工作,希望更多通过辅导员给学生讲道理的方式对问题学生进行引导,逃避专业心理健康治疗。
三、针对降级学生的帮扶措施
(一)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
鉴于降级学生自身问题以及管理上的困难,高校辅导员有必要针对降级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帮扶联系人。这个联系人一定是生活在降级学生周围,能随时关注到降级学生动态且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辅导员应要求该负责同学,定期汇报降级学生情况,如有无不假离校,旷课,异常行为等,以便针对性开展工作。
(二)定期与降级学生面谈
根据对降级学生的情况了解,辅导员应定期与降级学生面谈,鼓励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特别是每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辅导员应帮助降级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提醒学生认真复习,提高期末考试的通过率。
(三)保持与降级学生家长的沟通
辅导员应做好与降级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一方面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情况以及辅导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共同帮助降级学生度过困境。
(四)及时寻求帮助
有时候降级学生的帮扶不是仅凭辅导员的力量就能完成,在辅导员对降级学生的帮扶工作受阻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专业手段的帮助。
(五)做好工作记录
降级学生别是存在精神障碍的学生属高危人群,辅导员应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在利用工作记录及时总结自己工作的同时,也合理地规避工作风险。
四、小结
高校的学生工作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抓住学生工作的重点,要点,难点。降级学生由于其情况的特殊性,应属于高校辅导员重点关注与帮扶的对象。虽然对降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辅导员应抓住该工作的特点,克服困难,力争使降级学生尽早走出人生的阴霾。
12月25日一大早,迎着零下18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郝利生一行来到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并向26户贫困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新年祝福。
子洲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定贫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从2012年起对口扶贫子洲县,为期三年。2012年6月28日,省教育厅扶贫团在子洲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联系扶贫点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特点,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结对帮扶学生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任务落到实处。
阳湾村地处子洲县城西北,共128户516人。村中的三川口九年制学校现有312名在校学生。省教育厅扶贫团多次就这所学校的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为这所学校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厅机关财务处党支部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在2012年“双节”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自发交纳特殊党费近2000元,资助阳湾村2012级7名大学新生,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成长、学业及生活上开展多方面的帮扶活动。
踏着积雪,省教育厅扶贫团一行走进三川口九年制学校,认真听取了该校负责人的汇报,询问了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帮扶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校舍和正在施工的食堂等生活设施。扶贫团要求子洲县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扶贫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好各个阶段的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把子洲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层次。看到三川口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场所中的两个电线杆还没有挪走,郝利生立即同县委书记雒凤翔商议,要求尽快挪开,消除安全隐患。扶贫团还看望了阳湾村96岁的孤寡老人徐天兰和87岁的病残老人郭俊莲,并委托阳湾村党支部向26户贫困家庭42位贫困农民转送了米、面、油和棉被。
为切实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教机[2012]1号)、《转发关于落实省级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陕教机[2012]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省教育厅帮扶团“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机办[2012]2号),各帮扶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按计划按步骤主动开展扶贫工作。
省考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了帮扶制度机制,加强与帮扶对象淮宁湾乡郑家硷村的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究确定帮扶项目,每年投入5万元以捆绑方式扶持郑家硷村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帮扶小组定期深入对口帮扶高焉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根据村子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困难,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当地富余劳力9人在学校就业,减免在校就读的子洲籍贫困学生学费合计20万元,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和高焉村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优先购买该村的各种农副产品。
西安欧亚学院包村扶贫领导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商讨扶贫工作方案,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青年到学院就业,给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且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送至贫困户家中。
西京学院成立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对口谷卜峪村资助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并安排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推荐优先就业,为帮扶点困难群众提供多方面脱贫致富的信息。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子洲县艾家河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家庭和困难户,为他们带去各种慰问品,实地考察调研,与南沟岔乡书记、乡长以及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了解资助项目和资助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挥学院优势给予人员和技术培训,并对子洲县苗家坪镇在学院上学的学生减免学杂费。
西安翻译学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瓜则湾乡草湾村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细则,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学校食堂购买该村农副产品并为其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安排村上富余劳动力到校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为在校的该县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动员毕业学生去当地中小学任教,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帮点扶贫工作力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扎实认真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采取了多种帮扶手段和形式,切实加强帮扶效果。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羊场和生态化黑毛猪场等扶贫项目。
榆林供电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帮扶对象王家园则村考察调研,研究确定帮扶规划,每年投入9万元,用于为农户购买猪苗、羊羔和建设蔬菜基地、进行道路建设、资助该村贫困大学生,逐步改善帮扶村交通状况,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了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 “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与本篇 【2010年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农村少数民族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做好少数民族帮扶工作尤为重要。一直以来,__县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帮扶工作,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措并举,力求使本镇所有少数民族家庭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__镇共有少数民族家庭218户,少数民族人口243人,其中侗族121人,占49.79%,苗族79人,占32.51%,其他还有回族、土家族、彝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人口中,女性占93.42%,大部分是通过婚嫁来到本镇的,分布在本镇18个村、社区,分布较散,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多则30余户,少则3户。本镇少数民族家庭,大部分是贫困家庭,其中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有15户,纳入低保的有5户。本年度计划帮扶脱贫5户。
由于少数民族家庭分布较散,因此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原则上以各村(居)少数民族服务之家为主阵地。其中,__村对少数民族家庭给予生活补助、争取上级帮扶等,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本镇少数家庭参保率达90%以上;对少数民族人口自主创业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自主创业的家庭相对较少;结对帮扶也仅是局限于本镇少数企业和各村委会,帮扶的面和力度较小;进企业务工的少数民族人员,由于大部分技能缺乏、学历较低,主要从事于包装、纺织等行业,收入相对不高。因此,下一阶段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帮扶还需要花大力气,发挥各方面力量,统筹兼顾,抓好落实。
为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人员等统战成员提供介绍工作、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方面的帮助,打造统一战线创业基地,鼓励统战成员自主创业,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
一是建立技能培训中心,为少数民族、侨台眷属等统战成员提供技能培训。
二是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各村、社区建立联络点,配备相关人员做好统战成员就业需求的咨询、联系、统计工作。
三是设立创业扶持互助小组,为产品相关联的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创业起步阶段的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以上措施,为全镇统战成员就业、创业、再就业创造机遇、提供帮助,旨在使其家庭逐渐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本镇致力于帮扶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儿童开展了系列活动,募集善款5500元,分别捐助5名少数民族学生;联系__中学、__小学的教师从精神上和生活上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联系企业老板为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新时期对民族工作特别是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时期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必须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建立新时期要求的民族工作新格局,努力推进新时期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更好的发展。
一是促使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家庭,特别是贫困少数民族家庭,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团体等协助帮扶的局面,凝聚更多的力量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家庭。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困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如今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可能面临的问题
工作难找。工作难找、就业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些大学生投出的一份份简历往往石沉大海,而每一次面试的失败无不考验着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才能找到工作一直困扰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导致他们每天都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思想包袱过重。在很多大学生看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以后可以有个美好的未来。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一些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却换不来一份合适的工作,他们无法和父母交代,他们害怕让父母失望,每一次父母的电话询问都会让他们“心虚”和难过,同时他们也更害怕会遭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嘲笑,这会严重地刺伤他们的自尊心,种种这些问题都会让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背负着严重的思想负担。
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面对屡次的求职失败和无工作可找,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一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对未来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而这种情绪蔓延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对生活和做事的态度。这种不良情绪一般在短期内都很难消除,绝对不应小视,需要相关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及时做好情绪调整,积极乐观面对未来。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关心和帮扶,同样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和帮扶
国家的关注和帮扶。国家的关注和帮扶对于有效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顺利就业至关重要。国家对于高校就业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早有关注,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9〕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39号)等,在政策和措施上予以了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帮扶。此外,国家又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和省市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协同推M高校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可以说,有了国家、政府的关注和帮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难的问题,也让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国家的关心和关爱。
地方政府的配合和支持。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关心和帮扶,同样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和帮扶。对于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光有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是不够的,它需要地方各级政府的贯彻和落实,同样也需要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出台相应辅政策与措施,推动和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地方各级政府要争取把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实施相应的援助项目在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要为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就业服务,此外,还要加强市场监管,为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营造公平、安全、有序的就业环境。可以说,地方各级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它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可能对于推动和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让大学毕业生直接感受到福利。因此,推动和促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高校的帮扶与指导。高校要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管理和服务,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优质的就业管理和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高校要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根据类型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计划,要坚持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力争帮助多数就业困难学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此外,高校还要设立专项经费作为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助,或对已成功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奖励。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普及化,很多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走出精英心态,“高不成、低不就”和“眼高手低”的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校要积极帮助大学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性认识,正确定位,先就业、后择业,或者通过继续深造增加就业砝码,等等。同时,高校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在就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提升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开展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辅导工作,有效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信心,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确立自信心,勇敢就业。最后,高校还应提高办学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积极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尽全力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创业创造条件。
社会各界要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学生要积极提升自身就业或创业能力
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实现顺利就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因此,作为社会各界而言,应给予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尽可能给他们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各企事业单位应该敞开怀抱公平地接纳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多给他们提供岗位和就业机会。对于有就业或创业培训意愿的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相关机构应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免费的职业培训或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相应的就业或创业能力,鼓励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或创业。
学生自身的努力。顺利实现就业离不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自身的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转变就业观念是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实现顺利就业关键。在现如今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要学会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要避开求职热门和热点地区,要勇于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去就业,到城乡基层或西部边远地区去就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主创业,尤其是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多便利和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自主创业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此外,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还应积极提升自身就业或创业能力,从入大学开始就要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各种机会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求职技能或创业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在求职过程中,尤其要找准自我定位,通过积极努力寻求各种渠道进行求职就业。
(作者分别为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