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特殊学生群体;过程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脆弱现象也日趋严重。高校内出现了一些或经济上贫困、或学业上困难、或生理心理上存在一定困扰的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为了让特殊学生群体中的每一名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有用之才,我们不断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特殊学生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全员参与、全面帮扶、全程跟踪的“过程管理”培养模式。

一、过程管理的内涵

所谓过程管理是指学校通过有组织的行为,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进而使特殊学生群体回归正常状态的教育培养过程。具体来讲,由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任课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组成帮扶团队,通过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特殊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优缺点、特长、兴趣爱好、家庭、人际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与特殊学生沟通,并与学生本人共同商讨制订帮扶计划,确定具体帮扶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教育,从而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过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1.确定帮扶对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实行“过程管理”培养学生人员:①重考或重修后学分累计达到10学分及以上者;②家庭经济特殊困

难的学生;③思想、心理状况不稳定,性格孤僻、行为异常的学生。

2.实施帮扶方案

(1)“学习辅导”方案

过程管理领导小组首先应根据学习困难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学生学习困难主要有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投入不足等几大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困难学生,过程管理领导小组应制订不同的学习帮扶计划,配备相应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有效辅导。其次,为更好地帮助学业困难学生,院系应全面了解特殊学生情况,并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寻找根源,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转变思想,及时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最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应通过实行课堂缺席呈报制度等方式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为学业困难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提高。

(2)“心理援助”方案

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心理援助团队成员,根据心理困扰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心理援助方案。为更好地帮扶此类学生,学校应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打造高效工作队伍,确保此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三级工作网络,即以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为主体的一级网络;以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为主体的二级网络;以学生“心理委员”为主体的三级网络。具体帮扶过程中,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应做好朋辈辅导的工作,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适时监控、耐心陪伴、主动倾听,并为特殊学生在班级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为其提供心灵上和精神上的有力支持;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应运用多种方式对特殊学生进行辅导交流,并与学生家长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保持信息沟通,全面掌握监控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中,应注意不仅要从心理上给予学生支持,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实际困难;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应对问题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咨询辅导,并应及时与院系辅导员老师反馈问题学生的情况,对于超出咨询范围内的学生,咨询中心教师应适时转换,确保特殊学生得到有效治疗。三支队伍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涵盖学校、院(系)、班级的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援助工作体系,能够有效地缓解心理困扰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误区。

(3)“经济保障”方案

为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原因而辍学”的庄严承诺,首先,学校可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多种资助模式,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缓解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志和品格。学校可通过为困难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家教等工作机会,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努力来解决自己的困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有效缓解经济问题,又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学校要高度重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争取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综合素质优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济资助渠道的拓宽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得到适时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

理想。

三、“过程管理”的成效

“过程管理”培养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践行实现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负责”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学校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自2006年以来,我们共成功帮扶学业困难学生1700多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00余人,心理困扰学生300多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过程管理”培养模式在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全体高校工作者都应积极投入到这个群体的工作中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与方法,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8).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

一、特殊群体学生特点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分为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生理缺陷学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压力过大、自卑、戒心重、敏感多疑等特点,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轻易放弃;二是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过激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本人的发展和成才,也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

学业困难学生:挂科学生、留级学生均是学业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其中大部分同学网络成瘾,导致他们在面对各种考试压力会感到迷茫、疲惫、厌学等,形成学习危机,甚至有极少数学生最终退学无法完成学业。

心理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心理抗压和抗挫能力较弱,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压抑和烦躁的情绪,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差。

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面临着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同时加之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非常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失衡,从而阻碍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生理缺陷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是由身体残疾及体弱多病的大学生构成。这些学生除了要克服自身残疾带来的不便外,还要接受他人的异样眼光,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生理缺陷学生在高校中数量较少,但是他们却高度敏感,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二、帮扶工作的原则

一是全面关爱的原则。特殊群体学生的内心比一般学生更为敏感、脆弱,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有效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应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营造公正、自由、平等的校园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给予他们的关爱,促使其健康成长。

二是“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原则。在特殊学生群体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理念为指导,树立 “服务育人”的思想,从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服务内化成一种理念,在服务中实现教育、管理[1]。

三、帮扶工作的策略与措施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一是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院系、班级、寝室四级信息工作机制。特殊群体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学校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为重点预警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对重点关注对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教育;院系多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对本系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班级心理委员,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寝室长每周关注寝室同学异常,及时上报。

二是优化“奖、助、贷、勤”四位一体的帮困助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切实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帮助[2]。

三是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新生入校后,通过心理测评,深入了解筛查出特殊群体学生,掌握其思想、学习及家庭情况, 及时准确地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同时对其进行跟踪关注, 发现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对症下药。

(二)全方位帮扶特殊群体学生

一是思想教育。对待特殊群体学生,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更多地强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对特殊学生进行以“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为内容的教育,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培养乐观向上的人格。

二是心理辅导。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对待心理上有困扰、有障碍的学生,要用真心。时常与这些学生交流沟通,以心换心,真诚地对待他们,观察他们内心的细微变化,时刻关注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清除心理垃圾,化解困惑,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3]。

三是“一对一”学业帮扶。对待学业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在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加强日常上课考勤监督,督促他们按时上课。加强课后辅导监管,督促困难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通过课后辅导习题,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难题,指导并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化解学业困惑。

参考文献:

[1]于美亚.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及其科学化实现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47-48.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帮扶;党员;先锋作用

一、基于校园“五个帮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1、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等困难学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学生就业关系学生未来前途,关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是就业服务体系和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困难学生活动,每个教工党支部结对帮扶一至两名就业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专业优势、自身经历优势、校外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提升就业信心与就业技巧,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帮扶活动中,党支部应指定专人与帮扶对象对接,支部成员群策群力,促进就业困难学生顺利就业。这既是党员先锋作用的切实体现,也是“全员”开展就业工作的现实要求。

2、学生党支部帮扶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建设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团结凝聚、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但低年级的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大多欠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与水平相对不足,在开展具有难度的工作时容易出现困扰、产生问题。学生党支部成员一般都是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学生代表,开展学生党支部与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的结对帮扶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党支部成员在工作经验、方法上的优势,给予低年级学生干部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这既为班级建设提供有力推动和保障,也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党建带团建”的要求与目标。

3、研究生党员帮扶本科低年级班级

大学低年级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低年级学生需要完成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发展目标、打牢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任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惑和具体问题。来自同学尤其是学长的朋辈辅导是学生成长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其它部分无法替代的优势。研究生党员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所学专业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备考研究生具有自己的经验体会,有的研究生还经历了就业、考研等多种去向的权衡和考量,从他们中间遴选优秀代表担任“班级导师助理”,协助班级导师对与其同专业的本科低年级班级开展指导与帮扶,为学弟学妹们“导思想”、“导生活”、“导学习”,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又促进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担任繁重工作任务的班级导师的压力。

4、党员宿舍帮扶后进宿舍

宿舍是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后勤“社会化”、学生生活“社区化”的背景下,宿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宿舍又是日常教育管理的难点,在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人员普遍较为紧张的情形下,要让每一个宿舍呈现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面貌、按照“文明宿舍”的标准来进行自我建设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加强宿舍建设需从多方面着手,而不同宿舍之间的相互带动、相互帮扶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党员宿舍是公寓内的“标杆”,除了实行党员宿舍挂牌,以强化其表率作用以外,开展党员宿舍与“后进”宿舍结对帮扶,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宿舍从学习风气、制度建立、人际调节、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后进宿舍面貌逐渐改观,将更好地发挥公寓育人的作用,也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公寓阵地。

5、学生党员帮扶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困难学生是学风建设中重点关注和帮扶的人群,他们有的是学习动力缺失,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有的是学习基础过于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缺乏学习动力的同学会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除了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学业指导中心提供专业服务之外,应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二、做好“五个帮扶”活动的思考

1、“五个帮扶”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

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其帮扶活动应体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行,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群众,如教工党员帮扶经济困难职工、学生党员帮扶心理困难学生等。但本文所述“五个帮扶”应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五个帮扶”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就业服务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意义重大,而且相对易于统一组织开展,能够形成规模,帮扶者也具备开展相应帮扶活动所需的能力,因此应将“五个帮扶”作为校园帮扶活动的主要抓手。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第4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x教体发【20__】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

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开展“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操场硬化工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对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3、“三建”,即: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通过问需于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在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动力。通过问计于民,对涉及教育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各方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执行力。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开展以“三访”为抓手的“大下访、大巡查、大化解”活动,建立规范的利益诉求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健全规范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化解影响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维护教育安全稳定。

4、“三促”,即: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教育全体教师要深入群众,全方位服务于群众,认真做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各项工作,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破解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县局组织建设年”为主线,不断深化“下基层、促落实、树形象”和“为民服务,先锋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管理全体教师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在教育教学中创新争先,以“三亮三比三创三评”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领导小组

组 长:__(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__(德育副校长)

成 员:__(t)、__、__、__、__、__

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和活动开展。

五、实施步骤

1、学习阶段(4月6日—4月20日)

学习文件 集体讨论 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4月21日—6月20日)

(1)全体教师摸底调查,确定帮扶对象(含贫困家庭、困难学生)

(2)针对帮扶对象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同时做好民情日记、群众联系卡和民情台账等有关记录工作。

(3)全面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4)个教师对本学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的个人经验、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

3、总结阶段(6月21日—7月11日)

(1)通过书面材料、家庭走访等形式对本学期帮扶情况做以了 解。

(2)对帮扶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交流汇总并予以评价。

(3)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4)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优异者表彰奖励。

六、方法措施

1、广泛走访群众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召开座谈会和民意调查的形势,切实感受群众冷暖,确定帮扶对象。

2、深入基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势,进行专题调研。

3、实行蹲点包抓学校党政负责人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蹲点包抓,教师要做到有民情日记和台账,群众有干部联系卡等。

4、开展结对帮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七、具体要求

1、学校领导将带头深入群众、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群众困难需求,同时校级领导至少联系1-2个教学班,深入教学一线不少于180天,充分做好模范作用。

2、各位教师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及家长情况。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帮扶方案,同时至少联系一户贫困学生家庭,联系2-3名留守或困难儿童进行帮扶。

3、各位教师要按计划定期做好帮扶工作,并保存好帮扶资料,以备学校检查,存档。

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范文第5篇

为持续深入开展2015年金秋助学活动,根据《__市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2015年金秋助学活动的通知》(__工办〔2015〕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2015年7月至9月中旬在全县工会开展以“金秋助学送温暖、真情帮扶献爱心”为主题的助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就学子女。

各级工会要依据《关于做好2015年上半年困难职工、农民工档案户调整工作的通知》(__工办〔2015〕9号)要求,扎实做好资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切实掌握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学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情况。对今年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的数量、困难原因、入学费用等情况逐一核实和登记。

1.在读高中以上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金发放标准按大学本科每人不低于1500元,大专每人不低于1000元、中专(含技校)高中每人不低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

2.今年考上高中以上的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金发放标准按大学本科每人不低于2000元,大专每人不低于1500元,中专(含技校)及高中每人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

(一)拓展金秋助学形式

持续开展连心帮扶活动,组织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等社会力量与贫困学生挂钩帮扶、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鼓励引导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受助困难职工子女积极参与助学活动,通过帮助困难职工就学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帮扶困难职工义诊等方式,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

(二)做实勤工俭学活动

持续开展“走进企业、体验劳动”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主题活动,协助省总工会为我县在榕就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有需要参加勤工俭学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及时对接勤工俭学岗位,增强其劳动意识,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级工会要将助学活动摆上重要工作议程,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各基层工会要积极动员单位、企业或个人与贫困学生结对进行助学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