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辆管理的建议

车辆管理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车辆管理的建议

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规范车辆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公车私用,确保正常工作用车,以达到“节俭、优质、高效、安全用车”的目的,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对公务车辆管理意见如下:

一、管理范围

1、局机关、运管所、县乡站公务用车分别由各单位办公室统一管理。

2、运、路政各站队(含稽查站和乡镇各交管站)、治安办、新型企业公务用车由小车队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统一保险、统一年审、统一入库。

3、鉴于路政队、检维中心工作的特殊性,车辆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停车点,报局分管负责人同意定点停放,自行确定加油站点,由其主要负责人掌握出入库时间;稽查站选停车点报局分管负责人同意定点停放;离县城较远的乡镇交管站,稽征车辆存放在各交管站车库中,自行确定加油站点,出入库时间由其站长自行掌握。

二、车辆使用

局机关车辆使用按照“分工分块的原则”相对固定,特殊情况由局办公室统一协调;运管所、县乡站、路政队自行协调使用。

小车队按照其管理的车辆,分别与运管所、新型企业签定协议书、与各驾驶员签定责任书;运管所与运政各站队签定责任书。根据季节规定出车时间,规范派车程序。

县城内执法队用车:正常工作用车时间原则上为:春、夏季早6:00,晚7:00;秋、冬季早7:00,晚6:00。

正常工作由各站队、新型企业填写申报单,注明上下班时间,小车队派车;特殊情况或突击任务、节假日、冻、滑、雾、雪等恶劣天气时,执法队用车由运管所所长签批,车队派车;“四站一办”用车由其分管局长自行调节,车辆出县时,由其分管车队负责人签批申报单,小车队派车。原则上不准公车私用,特殊情况,由局分管小车队负责人审批,用车人支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用车单位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范围,属加班用车,用车单位必须履行加班手续,否则出现一切后果用车单位自负。

小车队根据工作需要,有权对用车进行调整。

以上车辆、驾驶员与站队的关系总的原则是“人定车、车定站”。

三、维修加油

以上各单位车辆由小车队通达维修站定点维修,该站不能维修的由通达维修站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签署意见指定其它维修站点进行维修(县乡站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维修),所产生的经费由小车队统一结算。所有车辆不得自行在外维修,否则不予报销经费。所有车辆一律实行定点加油。小车队为其直管车辆每车每月180公升油料,其余自行调节。

四、经费结算

1、驾驶员(各执法队、闸北站、城西站、城东站、治安办、稽查站)经费由局计财股直接划拨给小车队,小车队负责考核发放。各新型企业驾驶员经费由企业自行负责。

2、车辆经费。小车队管理的车辆按每车每年20000元经费包干,车辆使用10年以上,每超过一年包干经费增加1000元。各新型企业车辆经费每年每部车暂定20000元,由企业划入小车队专户,由车队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双签字把关使用,超补节退。

3、局机关、运管所、路政队、各乡镇交管站、新型企业车辆保险、年审、维修经费每车预计8000元,由局计财股统一划拨至小车队专户,由小车队统一安排,超补节退。

五、几点要求。

1、按“车辆归属,各自负责”的原则,谁管好谁的车辆,小车队对所有车辆有义务提供技术支持、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的职责。

2、坚持“八个严禁”。严禁将带交通标志的车辆停放在宾馆、饭店、桑拿、舞厅等娱乐场所,在城区街道乱停乱放;严禁用车单位强迫驾驶员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严禁公车私用,在未经相关领导批准的情况下车辆出县;严禁用车单位领导私自驾车及将车交于他人驾驶;严禁公务车辆参与婚丧嫁娶,车内容留社会闲散人员和使用车辆参与非法活动;严禁酒后驾驶、超速等违章驾驶;严禁用车单位在未经相关领导的批准下强迫驾驶员驶出本工作辖区;严禁乱使用警灯警报。

3、所有带标志的公务车辆必须合法,对私自喷漆、安装警灯,以及违反“八个严禁”规定的,一经发现,除按省交通厅皖交电[2007]83号文件规定,吊销领导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交通行政执法证》,还将给予效能处分。

4、由局效能办牵头,法制股、纪检联络员、小车队负责人组成纠违小组,定期不定期上路巡查,发现问题,坚决按规定处理。

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汽车维修 质量 现状 建议

1、引言

随着汽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亿辆的规模。正是由于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国内汽车维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开始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过渡,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目前,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有一二类企业30多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国营、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汽车维修企业在共同发展,4s店、特约维修服务站、综合维修厂、快修连锁店、专项维修店等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各展其长,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分布广泛,服务方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汽车维修市场体系。

但是,汽车维修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不少的问题,如诚信的问题、维修质量的问题、维修价格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整体形象,也使维修行业成为了众矢之的。要扭转这种形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管理规范,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使汽车消费者真正的放心。

2、汽车维修行业当前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2.1 汽车维修行业的企业类型、经营方式种类繁多,经营水平参次不齐,量多而质不精成为行业发展瓶颈

汽车消费市场的扩大迅速刺激了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各种规模性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特别是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数量增长之快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然而,数量并不等于质量,各企业规模不一,鱼龙棍杂,有的非法经营者或无照经营或手续不全或超范围经营;而有的经营者即使手续齐全,企业良莠不齐,其服务质量自然是优劣不等。

2.2 维修行业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行业管理部门的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审核把关不严,执法监督不到位,致使无证修车,不规范的路边店、占道修车等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路边店服务不规范,作业环境脏、乱、差,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整个行业的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

2.3 汽车维修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内涵有待夯实

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但是汽车维修行业广大的从业人员按传统的为运输生产服务向广大的客户服务的观念仍未转变到位,为普通百姓服务的意识尚需提高,个性化定制式服务、关联化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行业的信息反馈机制、投诉调查处理机制还有待完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深入到整个维修的全过程。

2.4 维修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行业的诚信度、信誉度较差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与飞速发展的汽车自身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均偏低,造成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影响了传统的经验维修方式向新的诊断、换件为主的维修方式的顺利转变,使汽车维修质量得不到很好保证;由于有些企业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等问题依然存在,使社会上存在用户修车不放心、怕骗、怕宰的现象,行业在社会上的诚信度还不够高、信誉度较差。

2.5 乱收费问题还是普遍存在

一些汽车维修企业还存在汽车配件乱加价、乱收费和不经车主许可而擅自增加作业项目多收费等问题,收费不透明和收费的事先沟通机制不完善。

2.6 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低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从而使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

2.7 零配件市场和维修市场存在一些价格陷阱

近来,不断有消费者投诉称目前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混乱。通过走访部分城市的零配件与维修市场了解到,一些车主反映汽车零配件市场和维修市场存在着“猫腻”,一不小心消费者就掉进商家设下的陷阱,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急需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有效整饬。

3、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汽车维修企业层面

(1)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规范,但二、三类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规范缺失,而二、三类维修企业又占据了维修企业的绝大多数,因此,维修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2)一类大型的维修企业都有自己制定的维修管理制度,对于4s店的维修站的管理制度厂家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它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严重的按照管理制度去执行,实际上,管理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因此,也会导致维修过程的不规范。(3)维修企业自身对维修质量的监督和处理机制缺失,很多维修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对维修完毕的车辆进行最后的维修质量检验,对维修出现问题的情况也缺乏相应的处理方案。导致很多的维修人员在维修车辆的过程中比较随意,没有质量意识。(4)没有建立完整的汽车维修信息管理体系。对于顾客的需求不了解,局限于只跟特定供货商进货。无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受顾客欢迎的配件品牌、确定进货数量,造成汽车配件品种单一维修成本上升,既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又因为高昂的维修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5)部分维修企业的维修基础性标准、管理性标准、维修工艺、检测方法以及规范性标准、维修检测设备产品性标准等,仍停止在较低的技术配置水平上,部分技术规范陈旧。

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 加强 事业单位 车辆管理

中图分类号:U279.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央和作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个别单位依然存在车辆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管理,事业单位积极拓展思路,以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为目标,全力打造车辆管理新机制,努力探索车辆监督新模式。

一、公务车辆信息化管理

公务车辆信息化管理是指机关车队依托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车对人的管理,也就是管理软件与相关硬件产品集成以实现车队管理。它融合了G P S 、办公自动化、GPRS和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具有拓展性强、信息量大、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它主要包括车辆信息、费用信息、查询统计、车辆编制、车辆购置、车辆牌照、车辆调配、车辆处置、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通知公告等信息、输出管理、远程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可实现与交通电子监管系统、定点修理厂、保险理赔等网络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二、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的公车改革和公车治理工作开展多年而效果甚微,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更是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三公”消费之一就是公务车的使用费用,显然这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和浪费现象。这种状态之所以得不到彻底的改变,我认为主要表观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贯彻中央国务院精神的决心和彻底性不足,第二是公务车管理缺乏科学性。长期以来机关车队的管理手段陈旧落后,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而运行成本极高。众所周知,加强公车使用管理一定是会严重冲击传统的公车使用习惯的,也就是说会损害某些既得的利益,所以,对加强公务车的使用管理的主观积极性普遍不足,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主观愿望也不强烈,也就是说公务车的使用管理不是没有更科学的手段去管好,而是缺乏想管好的决心和行动,这也是公务车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2、管理效率低

目前大部分机关车队业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在准确性、科学性及工作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数存在用车审批难、车辆调度难,出车监控难、信息处理不及时等现象,管理员人员多却效能低,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实行网上用车审批制度,缺乏科学调度的信息参考依据,最头痛的问题是车辆一旦派出尤如断线的风筝无法掌控,包括时间、地点、行驶轨迹、运行费用、交通安全状态等等。

3、运行成本高

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太高主要表现在审批使用、调度手段不科学造成实载率低、运力浪费,车辆过度的维修、保养、过度装饰、过度添加消费性配置等等。公务车实载率低,使用频率高,运力浪费严重。尽管国家规定只有省部级及以上的领导配有专车,实际从基层县、镇的领导到副省部级领导,一般都配有相对固定的车辆,致使公车实载率低,一般公务员使用公车出行的目的如开会、送达文件、接待等, 导致公车使用频率高,非必要的公车出行量多。

三、改进公务车辆使用管理的建议

要彻底杜绝事业单位公车私用,促进公车规范管理,不能一味依赖公众的舆论监督,还需要建立完善公车管理制度。我们市政管理处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要求,以实现资源共享、调配统一、规范管理为思路,大力推进公车管理模式调整,为单位生产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为单位廉政建设筑牢了可靠、安全的保护屏障,对事业单位公车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1.创建车辆运维一体管理模式。

经过实践摸索,创新提出“集中管理、按需使用、统一调控、统一维修”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车辆运维一体化全新管理。

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标准、制度和流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主业的公务用车、生产服务用车和集体单位车辆进行集中管控、统一运作。

按需使用:根据各单位产权性质和生产活动范围,就近设置车队。各车队的车辆按需停放在公司各办公生产场所,用车单位提交用车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统一调控:应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车辆、人员灵活调派,实现车辆定点停放、全程监控,人员分级管理、统一调配。

统一维修:由材料管理中心负责全处车辆的统一维修,逐车填报派修单,到指定部门进行维修,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以年度框架招标的形式确定外委维修单位。

2.加强车辆集约规范管理。

实施车辆扁平化管理。一是规范管理机构。成立车辆管理中心,负责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并将原有的车辆管理单位整编为若干个车队,明确各车队服务对象。二是强化车辆购置、配备、使用、报废的全过程管控。对车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费用管理等进行量化的综合分析,为车辆的使用、车型配置、报废更新等车辆管理决策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从而在车辆总数符合配置标准的前提下,优化单位车辆的车型组成架构。三是规范不同产权关系的车辆使用管理。车辆按照产权关系纳入统一调控范围,跨部门调度和跨产权调度由中心调度台根据“按需调派、一事一调、用毕即还”的原则进行统一调派,并定期根据车辆调派记录和使用情况对跨产权调度车辆进行费用结算,明晰不同产权关系之间的车辆使用成本与费用核算。

应用信息系统强化管控。拟在单位进行专业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用车管理和GPS监控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用车管理模块由档案管理、调度管理、费用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安全管理六大部分组成。GPS监控模块对车辆行驶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超速报警、超范围报警、违规停放报警功能,有效防止车辆违规使用。

创新车辆状态维修模式。一是建立车辆计划轮换维修保养机制,根据车辆使用年限、使用环境、行驶公里数、零部件正常寿命等条件,制定车辆状态检测评估周期,结合车辆年检、日常保养等工作对车况进行全面检测,提前维修,将以前的故障维修模式转变为状态维修模式。二是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车辆维修信息,该信息与汽修管理系统(汽修行业统一管控系统)中的信息同步,以实现费用同步核算。

实现协同监督功能。在车辆运维一体管理模式下,将原有的不同专业车辆分散化管理监督的要求整合到车辆管理信息平台和日常运行中;监察部门可以更好的发挥再监督作用,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车辆停放位置、历史查询车辆行驶轨迹、及时处理违规报警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保军.浅谈目前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J]. 内江科技. 2010(11)

[2] 谢立清.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和谐消防[J]. 科技资讯. 2008(04)

[3] 王茂刚.加强对驾驶员的科学管理[J]. 科学与管理. 2004(02)

[4] 王紫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解决制度不公是关键[J]. 世界博览. 2009(08)

[5] 张晓利.压缩公务招待、车辆等费用以节支增效[J]. 民营科技. 2009(03)

[6] 丁云.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03)

[7] 崔立志.探析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的模式[J]. 齐鲁珠坛. 2010(04)

[8] 王万福,黄裕农.科学管理 严格执法[J]. 内江科技. 2002(04)

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第4篇

摘 要:天津市勘察院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于车辆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车管工作与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关系密切,涉及到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本文就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车辆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行政机构 ; 车辆管理 ; 制度管理; 人事管理 ; 安全管理

天津市勘察院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也配置了数量不等的各类车辆,以服务单位的各项经营业务活动及安全的各项需要。车辆管理工作,顾名思义,也就是包括了对于车辆使用人员的管理,单位内部的统筹管理,后勤部门的管理,以及车辆安全和保卫等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方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机关单位车管工作的具体实施。

1.机关单位车辆使用的管理现状

在新形势下,随着机关单位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收紧政策的压力,机关单位车辆使用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各项工作任务很重,目前存在的车辆管理问题也有很多。如:驾驶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人车资源配置不合理、车辆燃油消耗缺少督导管理、汽车修理费用缺少有效控制、车辆安全工作缺乏管理意识等。针对以上情况,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车辆管理办法和安全保卫管理办法。

2.加强对机关单位驾驶员的管理

(1)驾驶员对于车辆的使用应该受到有效监管,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享受不一样的使用权。使用过程中要保证车辆安全依靠、安全行驶、安全保管,如何定义车辆出现损坏的事故责任,汽车驾驶员多大程度来负责等,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2)除了在加强在使用规范方面的管理外,也要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组织纪律教育,培养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让驾驶员能够发扬公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恪守职业情操,文明驾驶、礼貌待人等。

(3)在车辆使用方面,要做到统一建档备案,记录每一次车辆的使用情况,如油耗行驶里程,行车记录仪,杜绝公车私用,保证车辆使用的安全,车辆的清洁,给公车使用创造干净舒适的乘坐环境。

3.使用车辆时对燃油的管理

天津市勘察院及其它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普遍、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公车私用、管理不规范、缺少有效监督。其重要体现就是在燃油消耗方面,为减少财政公用支出,更有效、更方便地保障公务用车,加强对于燃油消耗的有效监督、管理,减少油耗,节约资源使用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建议:

做好车辆使用在燃油消耗方面一定要进行大力改革,具体措施有:

(1)公车私用处罚制度。通过油耗与里程的记录来反应出差里程等来反应车辆使用问题,对于发现公车私用现象的公职人员,一经发现,就要严格处罚。根据使用情况及严重程度来定级,对驾驶员及车辆使用人员做出严肃处理。

(2)加油报销管理制度。对于加油采取实报实销,按发票与车号登记,对于伪造证剧,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严厉查处。也可以在机关内推行IC卡加油方式,一车一卡对号入座。

(3)通过奖励“节能标兵”的方式,来减少驾驶员的使用不规范引发的油耗过多问题,加强对驾驶员的技术与节油技巧培训。

4.车辆维修与日常管理

对于机关单位的车辆维修与日常管理,包括日常养护、维修管理、车辆报废三个方面。这也是车队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车辆日常维护工作的有效性高低,直接反应出车队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勘察院为例,我们所在车队的管理策略是:

(1)车辆维修按照管理制度的“确保运行安全和厉行节约”的原则,驾驶员要坚持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机动车进行“三检”工作,排查异常情况。采购特约指定维修厂家,签署正式的质量保证合约,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保养制度。且机动车尾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院物业管理中心车辆管理人员每年安排一次尾气检测,对不达标的机动车及时处理。

(2)车辆维修、保养严格按流程报销,统一结算,并经由车队监管人员确认无误后,再予以核销。机动车在厂家承诺保修期内,必须到指定4S店维修。机动车出保修期后,可在与院签订协议的企业,具备维修资质的厂家进行维修。需要器具维修,须报送至主管人员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在保养与维修期间驾驶员应在现场进行监督,对机动车关键部件的维修物业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故障部位得到正确合理的修复。

(3)建立互相监督举报的管理机制,对于用车使用情况进行公示,驾驶员之间进行互相督导,举报有奖,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车辆损坏定责制度,增强驾驶员的使用规范,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处罚一、车辆维修按照确保运行安全和厉行节s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

5.车辆安全管理

作为机关单位,在进行车辆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加不容忽视车辆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车管部门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车辆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与意识形态教育。

(1)做好安全的源头管理。

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二次机动车安全检查,检查出问题的车辆通知车辆所属部门,要求驾驶员及时修理,所检查车辆数量上能做到全额。并且对货车、特种车、七座以上客车进行了重点查验,引起了广大驾驶员的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安全驾驶,安全停放,安全保管,防火、防汛、安防、防滋事等。

(2)健全安全相关制度。想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制措施,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对于驾驶员进行严格约束。以及制定日常车辆使用和保管中的责任制度。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容小觑,一定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到人的实施细则,提高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责任。车辆使用过程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使用车辆和车辆保管中的细节问题做扎实。

车辆管理是其它工作的基础,它为勘察院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因此,做好车辆管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会给其它工作开展带来更多的获益。作为车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我认为必须要建立健全车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进一步规范用车和车辆安全方面的实施细则,通过科学、高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实现车辆管理的现代化,以适应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要求和挑战,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让车辆管理更加的高效、节能、安全,提升勘察院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车辆管理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解决方案

车辆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工作的重要部分,主要为机关干部日常工作需要提供安全、及时的用车服务。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对机关工作的开展及机关单位形象造成影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的管理上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实现科学而经济的车辆调度,从而实现机关单位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试想假如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的话,那么势必导致随意编制车辆数量、公车私驾、攀比浪费等不良现象的持续发展与恶化。所以,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机关车辆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存在的弊端

1.1公务用车编制不合理、消费膨胀,使得财政不堪重负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仅公务用车消费支出每年就达1500亿 -2000亿元,公务用车是按人员数、级别、领导职数进行定编。目前,我国违规超编超标配车现象较为严重,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些地区的主要领导一人配两辆专车(市内和下乡各一辆)。据测算,1人2车比1车2用的社会成本还要高;变相专车和固定用车现象泛滥,按照中办发[1994]14号文件规定:只有部长级和省长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或有关职能部门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虽然有些领导用车不称为专车,但实为专用。

1.2 公车私用屡禁不止

近年来,关于领导干部“公车私驾”的新闻已是屡见不鲜,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有三个“三分之一”,即车辆公用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学校门口大塞车,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机关领导干部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另外,由于公务车辆使用频繁必然会增加油费、修理费与养护费,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10万,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1.3公务车使用效率低,资源利用失衡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使得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管理逐渐形成了投入多、产出少、能耗高、效益低的现象。再加上机关单位存有重钱轻物,有物轻管的现象,车辆配备、使用与管理体制有所局限性,因而无法对机关单位的用车与经费进行合理的调配,导致多数车辆利用率低,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由于公务用车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与行之有效的约束力,所以无法对各机关单位的车辆配置、更新、报废等环节实施有效监控,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对国家和集体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1.4互相攀比,公务用车浪费严重。

某些机关事业单位间比排场、讲阔气,盲目攀比,本单位已无购车编制,却假借名目,通过各种途径拨款给下属单位,要求其代为购置车辆;购置车辆产生的费用未在本单位账面得以显现,形成帐实不符的现象。当下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如公车外出时对行驶路线无限制;外出公办无论远近与人员多少一概使用公车,导致同一线路重复派车或空车现象的发生。

二、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措施

2.1明确公务用车标准与编制,严格购车审批程序

对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车辆规模;按照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严格以机关单位人员编制数、基本业务需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行政级别,对管理用车与业务用车的编制数目分别进行核定。各机关事业单位按需求进行配备,不得出现超编制、超标准购车,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公务用车小轿车配备价格严格控制在25万元以内(含25万元),严格控制购买大排量豪华型车,其排量严格控制在3.4升以下。严禁以任何名义向隶属单位调换、借用、摊派资金购置车辆,对公务用车实行专项管理,各单位要对公务用车登记在案,如实填报并进行公示。此外,严禁为公务车辆增加高档配置和豪华内饰。公务车辆维修、保险、加油等运行维护严格实行定额标准、定点管理和单车核算,从严控制公务车辆节假日和长途行驶,外出调研、考察、开会等公务活动应轻车简从,倡导集中乘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2 为公务车安装GPS,以防止公车私用[1]

为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监管设备,公务车辆安装GPS后,可以统计车辆里程,并适时监控车辆的使用、行走路线、行驶区域、实时车速、出入场所、停放地点等运行状况,实现对车辆使用情况的全程留痕、全程监控、全程预警。在监控平台上,可以对管理范围内的公车设置电子围栏,公车使用一旦超出设置的区域范围和时间区间,将主动向监控电脑报警。通过该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可在最大程度上遏制公车私用的现象,节约公务车的使用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支出,提高管理效率。为了进一步明确公车使用管理,严禁公车私用,还可制定如严禁公车出入停放餐饮、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执行公车按时归库停放等制度。对查实的违规使用公车的单位、个人,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以此同时,机关单位还可鼓励私车公用。鉴于如今私车拥有率较高,政府可鼓励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并给予适当补贴。此举可有效降低公务用车的购置、维护等费用,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实行“一事一报”制度。

2.3创新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建立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数据库

采集所辖区域的所有公务车辆的车牌号、所属单位、停放地点等数据,建立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数据信息库,便于随时对公务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县聘党风廉政监督员,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明显违规使用公车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责成单位限期落实整改措施,处分违规使用公车的直接责任人。通过加强监督检查,采取通报批评、领导约谈、限期整改、党政纪处分等形式,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有力地纠正公车私用不正之风,有效遏制“车轮腐败”现象。

2.4实行公务车辆管理责任制,夯实责任,厉行节约

规定各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为公务车辆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公务车辆使用费包干制,各单位公务车辆使用费控制在财政核拨范围内,超额部分自行解决,非财政拨款公务车辆经费由各单位自有资金承担。实行各单位行政办公室统一管理、统一派遣以及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的“二统三定”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同时严把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公车使用关口,防止公车私用和私车公养[2]。

2.5加大公务车使用监管力度

建议省、市政府指定专门部门履行日常的公务车运行监管职能,改变各单位自己管但管不好的现状。此外,可效仿警车或城管执法车外观,试行对公车喷涂统一专用标识,并公布监督电话,方便社会公众监督举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对超标准配置车、未或批准擅自配备车、假公济私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参考文献

[1] 沈忠.论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J].经营管理,2011(11).

[2] 袁瑞新.加强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支出管理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