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场舞;社区文化;地位;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舞蹈类别,相较于传统舞蹈来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并且凭借学习难度较低,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学习与推崇,在我国,这种舞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舞蹈形式,作为城市、乡镇、农村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甚至其名声扬名在外。总的来说,广场舞的产生和发展,对于被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社区文化、大众文化建设贡献出了较大的力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场舞的简要分析,重点介绍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广场舞的基本特点
广场舞作为一种平民文化,其主要核心目的是健身,又依凭广场舞本身欢快的曲调、简单的肢体动作,成为了一种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参与的活动形式,尤以中老年人热衷参与,总结归纳后发现,广场舞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大众参与(2)形式多种(3)灵动开放(4)自我娱乐(5)健身锻炼
二、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一)广场舞是丰富社区文化的重要蹊径。究其起源的话,广场舞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西部的乡村舞蹈所发展起来的,并且日益壮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场舞是可以归属到舞蹈的类别之内,只是它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舞蹈来说,多了一缕民众风俗,少了些许艺术魅力,也正是这其中那一缕民众风俗,才使得广场舞成为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民间舞蹈。近几年,我们时时可以发现,城市的大多数街道小区内都遍布着形形为广场舞疯狂的大爷大妈,他们热衷于广场舞的排练与表演,将其作为自己每日的一项必要生活活动,也正是这样备受人民群众重视与喜爱,关于广场舞的歌曲演唱者红遍大江南北,尤以凤凰传奇著名。同时,广场舞的编排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广场舞的舞蹈动作中加入了流行的爵士、街舞、拉丁舞等元素,使得群众化的广场舞也带有了时尚的元素,这些改变都是广场舞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但是,广场舞的最大影响之处还是社区文化,广场舞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潜意识的就受到了广场舞自身的文化气息的感染,这种休闲娱乐的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健身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身心的释放,体会到了运动的,对于中老年人民的生活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广场舞的特殊性对社区文化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之中,广场舞所代表的社区文化也是一个需要重要建设的方面,其自身拥有较为特殊之处:
1、运动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广场舞主要是以健身运动为主要目的,但是它自身又融合了舞蹈的特色,其许多表演的内容和动作都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编排,也就是常说的“接地气儿”,因而更是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点。同时,广场舞的音乐选取大都比较热烈欢快,不管是观赏者还是舞蹈者,身心均会受到强烈的热情鼓动,再者因为加入了时尚的舞蹈元素,广场舞的动作也就更加多变灵活,风格更加独特绮丽,间接地扩大了学习者的年龄范围,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这点也是别的舞蹈所不可比及的。
2、审美心态的同一性。广场舞所表达的感情,来自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层次的人民真实表达,可以说是人民心情的一个具体展现,有的人为了休闲娱乐,有的人为了锻炼身体,有的人为了排解苦闷,而有的人则是用来打发时间等等,不同的参与目的必然会产生不同心境,但无疑最终都回归于情感宣泄之上,用最简单的肢体动作表达丰富的感情,这也是广场舞独特的审美表现,也正是它存在的魅力与价值,并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相信广场舞的社区文化魅力必有增无减。
三、广场舞对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增强社区人民的文化素养及生活品质。广场舞的作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丰富中老年人的空闲生活,提高身体机能,陶冶社区人民情操等等多种方面,极大地符合了人民群众的独特口味,但这其间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增强了社区人民的文化素养及生活品质。广场舞所传达的感情大多积极向上,并且在对广场舞的动作学习过程中,也是对其健康思想以及追求生活理念的学习,加之以群众性的组织活动方式进行跳舞,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提高社区人民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二)推动我国现今的新社会文化建设。相比于其它文化来说,社区文化更加符合社区人民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水平,所以要想推进我国新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做好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广场舞的活动方式,在其中蕴藏新社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传播理念,让社区群众在欢乐的舞蹈释放中,对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也能够有所提高,主要可以利用广场舞简洁鲜明的主题,从而创设和谐的社区文化开展环境,为推动我国现今的新社会文化建设做贡献。
(三)为社区文化的展现提供了舞台。不仅要创建社区文化,还应该利用好的形式对社区文化进行一个展示,为社区文化寻找展示的舞台,那以广场舞作为展示舞台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上文有提出,可以利用广场舞进行新社会文化的建设,那么也可以反过来利用社区文化展示广场舞,比如社区可以将自己的社区代表文化赋予广场舞,进行一个良好的编排,在广场舞中展现社区文化,在社区文化中发展广场舞,将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这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本篇文章所需要达到的主题文化。
四、结语
纵观全文,广场舞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方式、艺术表达形式,对于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心中,可以将广场舞定义为一种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也可以将广场舞定义为一种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活动,也可以将广场舞定义为一种以发展文化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谁也不可以忽视广场舞自身独特的魅力元素以及对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一句话,广场舞在社区文化中有着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金辉.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2]王世锋.广场舞对群众艺术文化生活的影响分析[J].大众文艺. 2014(14)
[关键词]青年文化;中国梦;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15-02
1 中国青年文化现状
1.1 青年文化的认知
(1)青年文化的定义。“青年文化”最早被用来指青年的生活模式,后在社会学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美国著名社会学者T.帕森斯曾给青年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1]我国的则以“救亡(政治上)和启蒙(文化上)”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近代青年文化发生的标志,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而复兴,也是以其流行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出现为标志。[2]
(2)青年文化的特征。青年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从参与的主体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成长性和可塑性;从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创新性和先导性;从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多样性和个性化;从文化的传播规律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时尚性和流行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青年文化的特殊规律,把握好这二者规律的有机结合。
1.2 青年文化群体需求
(1)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因素、环节日益增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特点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时代特征日趋明显,这些都对大学青年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3]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大学生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轻松学习和生活。他们渴望参与社会实践,渴望参与社会组织的文育活动,展示自身才艺;他们渴望理解和沟通,渴望平等的交流,渴望扩大人际交往,希望获得学习、情感、交往方面烦恼、困惑的指导。
(2)白领青年群体文化需求。白领青年自身所受教育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追求职业成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白领青年渴望人文关怀,希望扮演多元社会角色,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他们需要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契机,需要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帮助他们排解工作中的竞争压力和心理困境,扩大他们的社会交际和文化参与。
(3)农民工青年群体文化需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一体化的推进,促使大量农村年轻人失去土地进城务工,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因文化程度低、工种不好,业余生活枯燥,加之远离家乡,常常感到生活的孤独与无助,更加渴望被人关心、受人关注。他们渴望良好的生活环境,渴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4)待业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待业青年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人的沉重压力。他们渴望学习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就业介绍、指导和岗前培训,尽快改变现状,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需要积极的文化进行引导,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2 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建设中,青年是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现有的青年文化建设中,制度不健全、阵地建设缺乏、理论研究落后和青年文化工作者流动加快的问题突出,难以真正满足青年的文化需求;②由于自身的经历局限、心理特点等,青年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存在着盲从和依赖;③经济社会中,存在不同程度夸大金钱作用和贬低精神追求的现象,侵蚀了部分青年的理想和道德。
3 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建设青年文化组织系统
把青年文化社团作为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青年文化社团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社团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发现、培养一批青年文化骨干。加强青年文化社团的管理,推动青年文化社团健康发展。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既有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群众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共青团组织在青年文化建设当中,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青年文化建设、指导和帮助各类青年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因此,应建立以共青团为主要力量的三级青年文化组织系统。一是青年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包括区级党政领导、共青团及文化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统筹全区青年文化工作,形成青年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青少年文化建设执行机构,包括街道、驻街各单位团组织联合组建的青年文化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根据全区统一安排,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社区青年文化建设的实施;三是青年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包括各团支部和各活动小组,协调落实上级安排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以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参与青年文化建设。
3.2 建设青年文化能力素质培养系统
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是青年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主要应当包括青年心理咨询中心、青年艺术教育中心和青少年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开展对青年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的基本训练、及时有效、全面系统地向青年提供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青年的文化艺术需求加以规范指导,广泛提高青年艺术修养训练的步伐和质量;针对社区待业、下岗与外来务工等特殊青年群体,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从资金技术上广泛寻求多方支持,真正为他们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
3.3 建设青年文化活动系统
随着社会多功能建设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蓬勃发展,现代化的、能充分满足青年文化需求的各类活动阵地,越发显现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必须跟上青年的文化需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普遍情况是,文化设施不足,设备陈旧,场地缺乏。文化阵地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青年文化建设的硬件水平才是完善社区文化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统一考虑。另一方面鼓励民间、个体投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建一批较为先进的社区文化馆、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娱乐室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各类青年群体,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文化资源共有、共享,提高青年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4 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青年所特有的成长需求、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决定了青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最具成长性、最有创造性、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青年与文化之间的这种深刻联系,决定了青年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青年的文化创造日趋活跃,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青年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青年文化建设要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继承中国民族优秀传文化为重点,并成为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和价值导向。
青年文化建设,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为青年提供对象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青年文化建设,是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冲击侵蚀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输出电影、音乐、游戏光盘等文化产品的形式,传播其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增强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与侵蚀。
青年文化建设,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青年日益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构筑文化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做到知识的长进与思想的提高同步,身心的享受与精神的陶冶相融,这是服务青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 结 论
未来社会的最高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纽带,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时下的青年,是先进文化的追随者、受益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生机勃勃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13.
关键词:公民文化权利;社区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公民的文化权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政府的层面来讲,公民享有文化权利给政府的文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必须保证公民文化权利得到实现;从公民自身的层面来讲,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主要内容;从党的建设层面来讲,努力发展公民文化权利是实践同志“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
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支撑,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社区文化服务。通过社区文化服务,可以为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优良的文化条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文化权利
1.公民文化权利的定义
“文化权利,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是人们获得文化利益的权利。这里的文化利益,包括接受教育、修身养性、愉悦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等个体利益,还包括尊重同质或异质文化及其遗产、维护集体信仰、维护共同体利益。维护民族自尊、维持良好的社会(伦理)关系、保持文化多样化等社会性利益。”①
2.公民文化权利的意义
公民的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公民在享受文化权利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生活,进行自己的文化创造。公民享有文化权利,和享有其他权利一样,都是公民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的发展的需要,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都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
3.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内涵
公民文化权利包括四个基本层面的内涵: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保护权。文化权利在属性上与其他权利有共通之处:它是一种道德权利、普遍权利和反抗权利,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②
(1)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必推动文化的繁荣。这样一来,文化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文化成果越来越丰硕。大量文化产品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创造公民享受文化的条件,使公民尽可能多地享受到社会主义文化带来的愉悦。享受社会主义文化成果,是公民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内涵。
(2)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如果单纯停留在享受文化成果的层次上,那还只是最基本的层面,也只是被动的去享受别人带来的文化。深层次的公民文化权利体现在参与文化活动权利的实现。这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适合各种层次公民参与的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公民充分享受到参与文化活动的愉悦。
(3)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
文化创造是公民主体意识的体现,只有在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公民才能更好地享受到文化权利带来的快乐。为了能够使广大公民都享受到文化创造带来的快乐,就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充分调动公民开展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的文化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4)文化成果享有保护权
公民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公民文化成果的所有权必须归属于公民个人。
二、社区文化服务
1.社区文化服务
社区文化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社会上其它各方面的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文化方面的服务。③
2.社区文化服务的特征
社区文化服务是以党的大政纲领为指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系统的服务体系。社区文化服务不是经营性的社会服务业,它是以社区内全体公民的参与为基础,通过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的一种社会文化公益活动,也就是说,社区文化服务不是为少数人提供的服务,而是一种面向大众化的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全体公民。
三、大力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建设,保障实现公民文化权利
中办、国办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城市居住区和新建小区住宅必须配套建设文化设施。要因地制宜建设社区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机构要创新社区文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根据群众的需求提供服务,加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积极性。
1.大力加强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
首先必须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区建设和社会事业整体发展规划内进行统筹,使社区文化建设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相协调。其次要充分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各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开放文化设施。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满足广大社区内公民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
例如,“十一五”期间,上海为加快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制订了公共文化设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着力谱写“文化民生”新篇章。6年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30多亿元,建造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截止2010年底,上海市建有社区文化中心200个,全市社区实现全覆盖。毗邻宝钢的友谊社区投入资金2070万元,建造了5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馆内文化、健身、展示、阅览等全天候向居民免费开放。徐汇区投资4800万元,在长桥地区建造了1.2万平方米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变了西南地区文化设施匮乏的现状。
2.创建专业文化队伍,培育发展社区民间文化组织
社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社区专业文化队伍,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人才,并对社区文化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社区文化队伍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组织文化活动等综合素质。培育发展社区民间文化组织必须加大社区内群众文艺社团的建设,要鼓励社区内文化积极分子积极参与组建文艺社团,并给予文艺社团以资金或技术上的支持。努力寻找适合社区文艺社团的运作方式,引导社区文艺团队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上海市静安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了舞蹈、合唱、笛子、越剧、沪剧、京剧、广东音乐等32支文艺团队,举办各种沙龙演唱会和联谊活动,与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新加坡等文艺团队交流互动。闵行区古美社区文化中心成立了踢踏舞队、海派秧歌队、腰鼓队、合唱、时装等文艺团队224支,队员达2000多人。虹桥镇是外国居民、外来务工者集聚地,活动中心搭建“中外文化沙龙交流大荟萃”“外来建设者读书会”“新上海人俱乐部”“青年文化同韵社”等平台,为新上海人提供文化服务。
3.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活动
仍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8月,闸北区临汾街道办事处与民办非企业组织“临汾社区明悦文化服务中心”签订了《服务合约》,出资购买服务。政府从直接组织转变为管理、监督和奖罚,实行项目化管理,形成“公益性原则、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规范化服务和目标化成本”的运行模式。
社区工作人员由街道派遣,没有文化单位管理的经验,日渐成为制约活动中心发展的瓶颈。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尝试委托韩婷婷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全面管理,经费由街道财政支付。街道成立“淮海社区文化工作管理委员会”,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及时反映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同时,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规定,开展的活动不得违背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功能,不得以出租或变相出租的形式改变原有文化设施用途。在韩婷婷文化艺术公司的管理下,文化中心不仅深挖社区文化资源,还引进名家、专业文艺团队演出,打造了“都市生活情景秀‘社区的一天’”“姐妹花舞蹈队”“晚晴似火迎世博”等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为了让新建成的文化中心有内容支撑,不成为空壳,上海新组建了“东方文体资源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对全市优秀文化艺术资源进行采集、制作以及策划组织,形成“产品”后,通过政府“买单”、网点居民“点菜”的形式进行配送。去年,他们向160个社区和128个定点中小学配送宣教产品近千万件,配送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曲艺、声乐、综艺节目等文艺演出1665场,放映优秀电影339场,编制专题图展66套共计2992块,直接受众达600万人次。
4.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享
打破文化资源的部门界限、地域界限与行业界限,整合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宫、科技馆、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资源,使社区居民共同享有文化资源。取消在艺术表演、文化娱乐等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投入的限制,取消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从业人员的限制,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公平竞争。鼓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文化生活,自办文艺表演团体,例如,可积极扶持农民工用工单位自办文艺表演团体,鼓励组织农民工自己的文化团体与文化队伍,并给予其相应的场地与资金支持。
注释:
①[波兰]雅努兹•西摩尼迪斯著.黄觉译.文化权利:一种被
忽视的人权.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04
②艺衡,任B,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2005.08
③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
化、教育、体育服务.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6月1日第1版
参考文献:
[1]周晨虹,杨庆立.和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境界.理论
学习.2006.03
[2]郝军海,杨慧月,王剑民.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和谐
社区建设――宁波市江东区社区文化艺术节实践与思考.
首届中国文化馆馆长年会暨“百馆论坛”会议材料.2007
[3]康之国.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中的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
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03
[4]刘文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行政
论坛.2010.03
【关键词】诉讼档案 利用 民生 探讨
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契机,深藏于机关大院内的各类档案开始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检察机关的档案机密性较强,服务范围具有明显的政治烙印,但并不是无法给普通民众提供利用。
一、民生档案的定义
民生档案就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人的基本生存、基本生活状态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的档案,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基本凭证。
二、诉讼档案服务民生的价值分析
(一)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有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建设。检察机关诉讼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检察机关服务民生的前提和基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结合贯彻《政府公开信息条例》,收集本单位各科室的业务文件,深入挖掘现有文件中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档案以及数据。按照业务性质整理收集的文件,确保每一份文件在库藏档案中有且仅有一个编号,科学有效的管理诉讼档案实体。服务民生要求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推动检察诉讼档案应用计算机技等对诉讼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提供网上查阅、咨询和业务指导服务。
(二)诉讼档案服务民生,与检察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检察文化是 “外显于检风检貌,内隐于干警”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表现,推动检察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档案工作不断创新,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创新方式,检察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诉讼档案服务民生的步伐。
(三)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拓宽诉讼档案利用的有效方式。诉讼档案利用范围与民众利用需求是一对矛盾,提供档案加工制成品能使矛盾关系缓和。调研文章、编画册、演讲材料等档案加工制成品提高诉讼档案的利用率,在维护诉讼档案机密的基础上便于普通民众接受、理解。良好的社会反应和高水平的档案加工品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诉讼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四)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有助于加快档案工作者传统思想观念。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是检察机关贯彻国家政策的积极做法,检察诉讼档案工作者的传统观念是“少提供利用少出错,不提供利用不出错”,很多档案被束之高阁。自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突出民生,各行各业都开始将民生纳入工作中。检察诉讼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受到“服务民生”的洗礼,开始尝试走出自闭空间,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里面向普通民众提供利用。
(五)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是检务公开的有效表现。诉讼档案服务民生,需要向普通民众宣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他们主动接近档案、主动认识和利用档案。也就将检察工作情况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在普通民众眼前,可以使普通民众更加了解检察工作,深化检务公开。
三、天心区检察院利用诉讼档案服务民生的措施
(一)四间工作室。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利用诉讼档案调研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表现特点,从中总结检察工作的规律和延伸检察职能,探索出一套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的系列工作机制――“四间工作室”。办案人员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救助、专家咨询、关心疏导四项工作机制,分别从平衡利益、经济扶助、专业指导、心理健康关怀等层面,由浅入深地调节矛盾冲突、化解矛盾症结、填堵矛盾源头,引导案件当事人、申诉人合法、和平地表达诉求,扩展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培养检察干警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理念。诉讼档案服务民生,创新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社区矫正“三联”机制。判决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等监外执行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不规范将导致社区服刑罪犯交付执行不到位导致“漏管”。天心区检察院因此探索建立了法律文书联名送达机制,对法院裁判的法律文书与法院以其送达罪犯所在服刑社区的司法所,并在后续工作中与法院、公安分局、司法局进行联合督查。此外,以检察联络室为基地“联点帮教”组织检察官开展法制教育,为社区服刑罪犯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消除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
(三)经典案例进校园、进社区。人的心灵有时会迷失方向,需要善良意志来引导。天心区检察院每年都开展经典案例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检察官们利用诉讼档案写出了很多内容详实、形式多样的演讲材料,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些材料以其真实性、简明性受到广大社会好评。
四、诉讼档案服务民生的建议
(一)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检察机关的档案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诉讼档案服务民生这一观念,整个检察机关系统中也要渗入这一观念。横向纵向两手不放松才能更有效的实现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此外,要继续深入乡镇、学校及社区, 走村窜巷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全方位的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是一项长期而且比较复杂的工作,收效具有滞后性。每个单位都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策略和制度,突出重点,一步一步的围绕重点实施。而不是急于求成,今天一种做法,明天一个策略。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检察院从横向可以联合法院、司法局等机关,纵向可以组织社区、街道。对于诉讼档案服务民生,众人拾材火焰高,从宣传到落实,各个单位共同协商,统一布局,影响力聚合在一起,收到的社会效益更为广泛。
五、结束语
民生问题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民生稳则国家稳。民生档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计息息相关,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诉讼档案服务民生既是检察机关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也是检察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2008-02-07
[2] 严永官.论民生档案[J].档案管理2009(1):21-24.
1.生活世界的概念阐释——教育学的视角
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看成是一个“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并且可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1]。在他的哲学体系当中,生活世界是一个超验(先验)性的概念,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的、直观的、主观的自然态度的世界”[2]。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解释,就是一个没有“所谓客观科学的真理的衣服”的世界。这个哲学的、过于抽象的解释显然不能照搬到我们的教育学当中。为此,我们需要树立一个自己的、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生活世界的解释。事实上,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脱离我们现实的、可被感知到的日常生活世界而独立发生。但是,如果把教育仅仅回归到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生活世界,就会陷入无限的机械重复当中,这样的生活世界是没有未来的。同时,现实的生活世界也不是全部都是美好的,各种丑恶和不良现象都时有发生。因此,教育回归的生活世界就绝不仅仅是我们的“实然”生活,它还需要一个方向,就是我们需要追寻和实现的“应然”生活。易连云教授说“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也就是人自身,回到人‘真实的’的生命活动之中”[3]。这种“理性的超越”就是一种应然的生活世界。檀传宝教授也解释说“教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主要反映的是教育尤其是德育的超越性品质,表明的是教育完善生活、提升生活的本质内涵”[4]。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幸福生活,实质上就是指我们的“应然”生活。由此可知,应然的生活世界不是我们预先设计好等待着被实现的目标世界,实质上它代表着一种方向。如果我们将其理解成一种目标,那么就陷入了“叔本华式的谬误”: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生活就意味着生活本身结束了;如果我们又无法去实现它,那么它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据此,教育学视野下的生活世界,不仅仅意指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还包含了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理性超越,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诉求和一种方向。
2.生活世界下的文化与班级文化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人格三个要素所构成。文化的本源就是生活。但是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走到了今天,还涵盖了人类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因此,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文化都是极其复杂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某种文化的气息,但是我们却很难说清楚这种文化到底是什么,大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义。法国心理学家莫尔斯提供了一组分析数据,称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思想文献中就包含了超过250个文化定义。文化一词的滥用使文化与其他与之相类似的词语发生混淆,也人为的增加了对文化理解的难度。其实,将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一种认识上的偏离。美国学者约翰·H·霍尔和玛丽·乔·尼兹为我们打开了思考文化的另外一扇门,“像文化这样含义丰富的词,我们不能指望单单通过仔细的界定就可以把握其真谛。定义文化,并且由此将其变成一种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精妙之物都不同的“东西”是错误的”[5]。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认为文化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6]。这个看似复合而成的定义实质上指出了文化是特定群体(如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是人类所有生活方式的总和。说“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梁漱溟也提到“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7]。所以,文化就是一定社会民众生活的全部活动方式的总和,它立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同时又反映着一种价值观,指向未来生活。
班级文化,实质上就是班级学生生活的全部活动方式的总和。班级中学生的生命活动全部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但是班级文化的意义不止于此。班级文化的种种隐性教育价值使得班级文化不仅在反映现有的生活世界,更使得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去改造现有的生活世界,体现它的育人功能,实现“理性的超越”。这两点才是班级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所在,也是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二、基于生活世界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
1.对学生生活基础的忽视
首先,班级成员原有的生活基础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创造性,一个是继承性”[8]。学生在走入班级之前,或多或少都已经受到某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而这种熏陶就是文化的一种继承。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之上,不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和发展程度来谈班级文化的建设,必然使得所有的文化建设成为无根之萍。其次,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9]四个方面来建构班级文化,客观上忽略了各个生活圈之间的交叉影响。班级文化在生活中生成,这里不仅仅是班集体内部的生活,学生的家庭、社区乃至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态度情感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当这些影响显现在班级生活中时,它就影响着整个班级文化的生成。再次,生活世界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它时刻都在变化发展着。任何文化也都是在动态中生成,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从班级文化的结构来分析班级文化的建设,将班级文化分解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这种思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文化看成是一种具体可操作的目标,静态的预见这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可能影响,却看不到生活世界是在变化中延续着,以及变化的生活世界对这几个方面的反作用。因此,这种思维既没有呼应班级原有的生活基础,又不能体现班级文化应有的生成性特征,最终使班级文化的建设成为纸上谈兵。
2.对班级文化育人价值观的偏离
我国班级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有着明显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当中借鉴的痕迹,但是两者却有着根本的不同。班级文化对学生有一种隐性的教育意义,有育人的功能。对企业文化来说,它形成、发展、变更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原因都是资本,能够促进更好的资本运作增加企业的利益就是好的企业文化,反之亦然。除此之外,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突出的是制度管理,在此之下的人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但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它的育人功能,人也就是学生在班级当中属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发展就是班级存在的目的,班级文化也是为此才有价值。虽然现有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确实提到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但是立足点并非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发展和对现实的超越,而是像建设企业文化那样将班级文化的建设看成是一种管理手段,实现对学生的控制,而且这种手段现在还有被看成是目的的嫌疑。这样的班级文化研究完全悖离了教育的宗旨,无法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不论是实然的生活世界还是应然的。
3.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遮蔽
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班级文化的主体必须也必然是学生,否则就构不成班级文化。文化的主体是人,班级文化的主体就是一个个的学生。是学生的生活铸就了班级文化,是学生自己生成了班级文化,学生永远是班级文化生成的主体。虽然目前有的口号是在强调“自主管理、自主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但实质上学生仍然只是等待被改造的对象,就像是厨师手中等待被处理的初级食材。班级文化的建设成了班主任和校领导指挥下的“系统工程”(指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在这样的“系统工程”当中,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话”,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如此,学生的主体性在哪里?学生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吗?被遮蔽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被紧紧地限制住了。
三、回归生活世界——班级文化建设旨归
1.生活基础的回归
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任何脱离生活的班级文化研究对于生活本身来说显然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班级文化只能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生成。首先,以班级学生的原有生活为基础。任何阶段的学生都不是一片空白的走进教室,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各自的生活世界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历程,形成了个体化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才使得学生可以恰当地交流,班级生活得以展开,班级文化才能有条件地生成。其次,学生并非只生活在有限的班级中,同时还是学校、家庭、社区的一员。班级文化虽然在班级生活中生成,但是学生的班级生活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不同的生活圈都对班级文化的生成有着间接的推动作用,这同样是不可能被忽略掉的。最后,学生已有的生活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回归生活世界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可能不考虑到种种新生因素的作用。因此,回归生活基础还要求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
2.价值诉求的回归
如果说生活基础的回归是在彰显实然生活世界的的意义,那么价值诉求的回归就要突出应然生活世界的指向作用。价值诉求回归应然的生活世界旨在为回归生活世界的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一个价值基础,“规定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斥诸一种超越性的回归和建设性的适应,是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11]。因此,要摆脱企业文化对班级文化的错误导向和将教育管理本身看成是目的的思想误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迫切需要回归到两个层面。第一,我们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人是一种“可能”的存在,他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他的发展方向是多位的而非单一[3]。正是这种无限的发展可能为人的价值存在提供了基础。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这些价值。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确立这样的价值观:将学生都看成是具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个体,去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第二,我们需要坚持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是实现它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功能。教育中的管理永远都只能是手段,不能成为目的。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还需要以学生为基础,要将学生本人看成是目的,不能以教师、班主任或者其他人的喜好为考量标准。否则,学生的发展程度再高都只是作为实现别人目标的工具,根本就没有学生自己生活世界的参与,自我的价值便不存在了。
3.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学生生活方式的总和,与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主体。而要在班级文化中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接受书本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为了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整体的人,是一个拥有着独立思想的认知体,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我们也需要一种明确的教师观: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人。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在精神上指引学生前进发展有着更加伟大的意义。尤其是在班级生活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教师承担着旁人无可代替的责任。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就随之形成相应的班级文化,但是无论教师多么重要,他们始终都将作为一个辅助角色而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才是教师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可以说,正是教师的辅助角色衬托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被认可,班级文化才是学生的班级文化,才能诱发学生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994.
[3]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檀传宝.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5] [美]约翰·H·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 [英]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7]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