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公司学习材料

保险公司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公司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公司学习材料

保险公司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存货短缺;进项转出;成本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34-03

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货这一重要章节里的“存货短缺”问题常常困扰着学生。学生在学习材料购入入库时会碰到存货短缺的问题,学习存货期末清查时又会碰到这一问题,但两者的处理不一样。特别是学习计划成本后,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法下,对于存货短缺的账务处理也不同。这么多问题穿插在一起,学生一旦碰到“存货短缺”就束手无措,一筹莫展。

作为中职会计教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繁多而复杂的内容中理解好这一基本账务处理,掌握好知识,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是组织这一节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多年,结合教学实践,对存货这一章节中的“存货短缺”问题进行如下整理和思考:①分清楚存货短缺是存货入库时产生的短缺,还是在财产清查时发现的短缺;②正确理解何种情况下,存货发生短缺需要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③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将差异转出?如果学生掌握了以上问题,“存货短缺”的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了“存货短缺”这一难点,首先将存货短缺分为两大类:验收入库时发现的短缺、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短缺。在每一大类中,将短缺又分为正常的合理损耗与非正常损失,然后设计相应的案例,将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在同一案例中体现出来,进行比较后设计表格,体现账务处理结果,让学生一目了然。

一、存货在验收入库时发生的短缺

1.短缺属于合理损耗,即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根据会计准则,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记入采购成本。是否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关键看入库时是否知道属于合理损耗,若验收时能判断此短缺属于合理损耗,则无需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反之,若需要调查,则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案例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0月9日,从外地采购A材料,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600千克,单价100元,价款60000元,增值税11200元。材料尚未运到,货款已支付;20日,上述材料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590千克,查明10千克为定额内自然损耗。

具体解题如表1。通过案例设计,学生既知道合理损耗的处理,又能看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2.短缺属于非合理损耗,即非正常损失。对于存货验收入库时产生的非正常损失,一般需要调查造成损失的原因。此项短缺一般需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查明原因后具体处理时,再分别计入相关账户:应付账款(销售方责任)、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个人或保险公司应收的款项)、管理费用(定额内的自然损耗等)、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原因的损失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此时,学生遇到了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需要转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验收时产生的存货短缺,除合理损耗及意外灾害两种情况下,一般都得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因为存货没有进入企业,相对应的进项税额也不能认证抵扣。

二、存货在财产清查时发生的短缺

对于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短缺,需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查明原因后根据审批表进行处理后的账务处理,这一存货短缺类似于验收入库时产生的非合理短缺的账务处理,所不同的或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短缺存货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转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⑤本条第①项至第④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从以上的条例规定来看,对于存货来说,若发生改变用途和非正常损失时,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购进的存货用途发生改变是指改用于企业内部的,如用于非应税项目(不动产在建工程)、计提福利等。增值税实施细则认为,税法上“非正常损失”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这里主要强调存货短缺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若属于意外的、非人为控制的自然灾害,等等,由外单位或鉴定单位提供损失证明,则短缺产生的进项无需转出。分清增值税进项转出后,则不难解决存货在清查时发现的短缺问题。

案例2:甲企业在2012年6月对一仓库的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存货盘点报告表中存在问题,如表2。

经批准,上述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除保管人员赔偿1000元外,其余作管理费用处理。自然灾害损失,保险公司赔偿3500元。解题如表3。

通过以上案例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存货短缺”时需要掌握的3个关键问题,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在繁多而复杂的内容中紧扣基本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讲透知识点。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思考,积累经验,才能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凡芳.企业存货损失进项税额转出方法探析[J].财会通讯,2012,(4).

[2]胡斌.试论存货核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保险公司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去年对我们来说,是在白纸上画画,从0到1的过程。”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A座会客室里,保定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扈德辉和《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聊起过去这一年,感慨颇深。

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挂牌运营,这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扈德辉和他的团队从北京来到保定,拉开了保定与中关村创新合作的大幕。

沿着保定高新区朝阳大街往北,就能看到“京津保创新创业大街”的巨型标志,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所在的双子座大厦已然成为这条3公里长的创业大街上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保定的创新符号。

“一年来,我们聚集了850多家企业来访,与超过4600多位政府官员、企业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交流,举办了17余场大型活动和14余场企业家沙龙活动,确定签约企业达到65家,签约面积约2.7万平方米。”扈德辉说,“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和市长马誉峰每月至少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考察一次,与进驻企业交流、现场解决问题。”

中关村的“保定模式”正在形成。

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

扈德辉并不急于把创新中心的两座19层高楼全部“塞满”。“我们没有把创新中心定位为租楼的,不然早就装满了,我们也早就回北京了。”扈德辉笑笑说,“之前有保险公司要租两层,还有做娱乐器材的公司也要租,不用打折扣,但对不起,我不干。只有精挑细选进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建立创新氛围,起到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运营思路。已经引入的碧水源、用友网络、DB、凤凰医疗、中国网库等高科技企业和机构,为入驻创新中心设定了无形中的门槛。

刚到保定时,最让扈德辉头疼的是如何招商,对于入驻企业的要求很明确,“在模式、技术和产品方面,具有创新性、领先性,这是重要的筛选标准。还有就是理念和意识,能突破性思考是关键点。”经过这一年,扈德辉体会到,真正的着眼点不在招商,而是如何把平台做亮,“做亮之后会吸引企业来找你,这个过程就不是招商了,而是引商。”

“我们主张开门办沙龙,把楼内楼外企业和资源聚在一起。”扈德辉说,“楼内随时都在办沙龙,他们之间对接后,可能彼此会成为上下游,取长补短。”

“我们把这个平台定位成加速器,有孵化功能,为加速服务。”过去这一年,扈德辉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当把平台的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四大要素都配齐的时候,并不等同于楼内企业会发展非常好,“一定要把内生动力调动起来,才能做好。”

这是他经常说的“建氛围”。“我们希望能够建圈子,形成聚集效应、示范效应,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创新中心大厦顶层,北大1898咖啡馆正在运营。1898咖啡馆是北大优秀校友、创业精英们创办的国内首家以“创业”为主题的咖啡馆。“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做电梯到19层,是做活动或者楼内企业沟通的好场所。”

去年12月,中国网库保定总经理许振伟带领团队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这是一家基于单品供应链的B2B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与1900多家具有单品优势的实体企业共同构建了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在保定扎根,需要政策支持。“中关村・创新中心会组织企业和市长的联谊会,企业可以把发展现状和问题、想法跟市长说,”在许振伟看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人力以及保定市政府的政策支持等,都更到位。

去年8月入驻创新中心的用友网络与保定更是颇有渊源。 2009年用友在保定成立直属性机构。长城、英利、巨力等,保定前三十名的企业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用友的客户。

用友保定区总经理肖雄去年1月来到保定,在入驻创新中心之前,用友还在其他写字楼里办公,“我来之前,用友在同层的邻居已经被一些小贷、保险等公司充斥,每层都有大爷大妈去领鸡蛋、领锅。”这样的办公环境显然已经不符合用友的企业形象。肖雄对《中国经济经济》记者说:“中关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园区有很多优秀的同行,我们能从横向交流中加强业务,从企业管理中学习到精髓,把产品做定制化研发。过去一年我们办了十多场沙龙,最深的体会是,我们的客户愿意到中关村创新中心交流业务。”

打造“保定模式”

如今的保定又站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口,而与中关村结缘、借力中关村,在保定市长马誉峰看来,是“一举三得”:“一是把中关村创新基因引进来,二是把中关村创新理念学到手,三是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落地生根。”

尽管揭牌时间不长,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筑巢、引凤、造血”的“保定模式”被列为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材料》工作案例,作为推广学习的模式收录在册。

“我们对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做了清晰的功能定位:首先,这里是保定创新引领发展的中枢;同时,它是京津冀区域协作创新基地;也是中关村走出去迎进来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典范,即通过对接典型项目和资源将中关村的创新文化和基因植入其中,打造起有保定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保定创新模式,并且可以复制和借鉴。”扈德辉说。

在扈德辉看来,保定市政府对于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并且保定在创新创业工作上是有基础和底蕴的。而中关村的品牌效应以及媒体宣传等也为保定双创做了一定的烘托和提升,“把氛围和声势造起来了”。

“这就是鲶鱼效应。通过植入中关村创新基因,推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三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物理、网络、社交、资源共享 ‘四空间’,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