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循环经济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
1畜禽养殖业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大大地改善了市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但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了大批集约化畜禽专业养殖区、专业村和专业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废水(主要包括圈舍冲粪水、饮槽冲洗水、地面清洁用水、设备和设施清洁用水等),而且处理利用率低,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畜禽养殖业由于其特有性质及所处的地域(建在城郊或流域上游)等原因,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纳它们排出大量的粪污;再加上用于粪污处理的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还有对此污染的监控管理及相关政策方面滞后于工业污染源等原因,5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乏完善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导致水环境的污染。
2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一种能被利用的资源。因此,针对尤溪县规模化养猪场的污染治理状况,其污染治理应立足于猪粪便及污水的综合利用,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立养殖生态循环经济模式。首先,从养殖场场区的布局、畜舍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日常操作管理等方面探索粪污产生量及排放量的最小化,实现粪污减量化原则。在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养技术、改进清粪工艺,建立畜禽养殖场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无公害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这是提高畜产品品质、解决养猪场环境污染、保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最重要的是,执行《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和废渣采取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尽可能降低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再生水灌溉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经济而有效的解决途径,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肥资源,对于保护农村水环境,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与末端消极处理所需要的技术及其投入比较,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构建一个可以利用养猪废物及其处理产物的系统,则养猪废物就可以得到利用,还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系统的产出。用生态修复技术从猪生产系统中提高N、P利用率,即回收的N、P以饲料形式再循环到猪生产系统中,从而减少N、P的排放,是当前和将来养猪业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很大潜力。
我国于2001年5月和12月,分别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开始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污行为,极大促进了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一些科研单位、大学等结合科研项目和实际需要对城市再生水灌溉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示范研究,其中对土壤――植物系统对再生水中有机污染物及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净化作用,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地下水、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及再生水灌溉技术、土地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有益成果[3]。
3工程实例
3.1 项目背景
位于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重点乡镇之一的某镇,林木、水产和矿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养猪存栏数超过200头以上的共76户,存栏规模约40000头。
为了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了该镇内的流域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方案。力图实现流域内的各养殖户采用干清粪和雨污分流,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沼液全部用于灌溉,沼气得到回收利用,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污水浓度CODCr约为15000~18000mg/L,TS约为2%,氨氮约为1000~1200mg/L。每年产生干猪粪为约6000吨。
3.2 工艺设计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养猪污水方法主要有:生态处理与利用工程结合法、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厌氧处理与农业利用相结合法等。其经济技术比较见表1。
表1养猪污水处理方法经济技术比较表
项目内容 处理技术
氧化塘 常规 灌溉
适应性 有较大的空地 没有特殊要求 必须有相应的耕地和作物
技术可靠 可靠 很可靠 不可靠,与作物有关
占地 较大 较小 较小,利用现成的耕地
处理工艺 工艺、设备及操作简单,受气候影响大 工艺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能够全天候运行 工艺简单,但需要一定品种的作物,受灌溉时间和气候影响大
最终处置 无 污泥需处理 无
产品市场 有沼气回收 有沼气回收和有机肥回收经济效益好 有沼气回收
投资与管理费用 1.单位投资:0.4万元/吨
2.运行成本:0.5元/吨 1.单位投资:0.5万元/吨
2.运行成本:1.2元/吨 1.单位投资:0.3万元/吨
2.运行成本:0.2元/吨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常规工艺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1处理工艺流程图
处理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单元,做到既回收生物能源(粪渣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和沼气利用),又可将处理后的污水直接引入山林灌溉、蔬菜种植、水田灌溉、鱼塘养鱼,达到污水综合利用的目标。其中第一单元为前处理、第二单元为厌氧发酵、第三单元为污水综合利用和好氧处理、第四单元为沼气利用、第五单元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前处理采用禽畜粪污全自动高效固液分离机系列产品。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为COD:30%~50%;TS:70%~80%;氨氮:10%~30%。预处理后污水水质为CODCr约为12000mg/L,TS约为0.5%,氨氮约为1000mg/L。
厌氧发酵采用普通厌氧池改进型厌氧接触消化工艺。厌氧过程采用红泥塑料厌氧生物接触床,该项技术工艺是利用红泥塑料吸热、保温的特点,设计中采用较低的有效水深,便于热辐射,在我国南方冬季也能得到较高的发酵温度,夏季更佳。采用红泥塑料厌氧反应器的沼气产气率高,有机质降解效果稳定,并且具有抗腐蚀、耐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另设置沼气罐。厌氧处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为COD:70%~80%;处理后污水水质为CODCr约为3000mg/L,氨氮按COD去除量的5%计算,氨氮剩余浓度约为550mg/L。
综合利用好氧处理沼液,首先考虑采用土地处理法,在土地无法消纳时采用既去除COD同时又能处理氨氮的工艺SBR,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或间歇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拟采用SBR改进型的CASS工艺。该系统主要包括沼液灌溉所需的管网和喷灌系统,剩余沼液的好氧处理系统。
沼气的利用主要是作为燃料使用,可用来发电、生产和生活用气。若采用生活用气只需考虑铺设沼气管,但考虑到该流域养殖户较分散,出于安全和输送方便考虑,拟采用发电方式。
本工程在预处理、发酵和好氧处理等过程都会产生固体废物,建设一个干化场进行处理,有效面积为500m2。经干化后的固体废物(沼渣及干粪)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
3.3 试运行效果与环境效益分析
目前,该流域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正处于试运行调试阶段。从当前试运行的结果来看,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COD在300~400mg/L之间,氨氮约80mg/L。接近于预期效果要求的处理后污水水质为CODCr约为300mg/L,氨氮约为50mg/L。
该区畜禽养殖废水全部收纳于污水处理系统并正常运行后,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约4500吨,氨氮300吨,此时流域污染得到大量消减,流域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大大减轻闽江流域的污染,对该地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示范作用。沼气可为场内职工提供做饭、洗澡、(下转第67页)
照明等方便,不仅节省电力,还有利于保护森林。沼液、沼渣可给牧草、果树施肥,还可做为鱼饲料,不仅节约肥料及饲料的成本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4结语
由于养殖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大,N、P含量高,还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体等,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可能引起的次生污染问题、卫生和健康问题以及存在的时空矛盾问题。
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
目标。处理污水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对于利润较低的养殖户来说很难承受,采用该处理模式的比例很低。养殖废水(包括集约化水产养殖等产生的废水)低成本低能耗预处理技术和稳定储存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凯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张美钦.循环经济模式在尤溪县猪场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 2006,(3):90~92.
【关键词】畜禽养殖 污染 防治管理 途径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传播人畜共患病
在畜禽养殖中,往往因对畜禽的粪便及其排泄物的处理不当而引发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在养殖场选址的过程中,距离居民区较近,以至于畜禽的粪便及排泄物直接与居民接触,从而引发人畜共患病。其次,在对畜禽粪便处理的过程中,肆意的对其进行排放或冲洗,从而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污染。最后,养殖户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对畜禽进行消毒杀菌,以至于细菌的大量繁衍,造成疾病的传播。
2.影响空气质量
畜禽粪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恶臭气体。畜禽与粪便、尿液、污水释放的恶臭,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不仅会造成畜禽应激反应,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降低畜禽产品质量,而且还严重影响畜禽饲养场所周围的空气质量,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养殖场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着大气的流动而扩散和传播,严重的影响了空气质量。
3.降低水的质量
随着畜禽粪便的排泄以及养殖户肆意的冲洗,以至于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的浸透,给土壤造成了污染,同时还给当地的地下水也造成了污染。此物,由于没有专业的排污设备,以至于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田地以及附近水库,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面积污染。同时,由于污水的破坏,以至于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也遭到破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4.危害人类健康
在当今社会中,受经济的影响,多数养殖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不断的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以及消毒剂的饲料,由此而污染了畜产品的食用质量,直接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的粪便在用作农肥时,也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而后人在食用这些被污染的农作物,如此造成恶劣循环,从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造成了水资源以及环境的污染。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其污染扩大,从而实现最终的污染管理控制。而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途径有:
1.科学规划养殖规模
在科学规划养殖规模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养殖厂的选址上,应远离人口多的地方及水源地带,同时,还应符合相应的通风条件。其次,养殖数量应与当地的市场紧密的结合,即所谓的种养平衡及农牧结合等。再次,在处理相关的粪便污水时,应建立相应的排污设施,防止污水肆意污染。最后,当地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使其能够实现科学养殖,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2.坚持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可靠的法律保障。因此,就需要当地的环境监测部门能够制定完善的环境评估制度,同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养殖户周边的环境进行测评,若测评结果不合格,则限期令其进行完善。此外,对于新建或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由当地的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文件,同时还应由环境部门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粪便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是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主要手段。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防渗堆粪场、沼气池、化粪池、沉淀池、发酵池等)建设必须与养殖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时必须实行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相隔离。养殖场的污水不得采取明沟排放,禁止使用水冲清粪方式。
4.减少粪便污水排放
减少粪便污水和有害物质排放量,是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广规模养猪场、养鸡场使用饮水器;推广干式清粪工艺,利用畜禽粪便干燥技术,减少养殖场粪污水的形成和排放量;推广在畜禽饲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降低畜禽粪尿中氮的排出量;使用益生素可降低畜禽不可消化营养物质的排出量;使用植酸酶,可降低畜禽粪尿中磷的排出量;使用除臭剂,可降低养殖场(户)有害气体的产生。
三、总结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当地政府、群众以及畜禽养殖户能够充分的结合起来,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同时,加强对其污染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肉食类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国家政策鼓励畜禽养殖发展(如能繁母猪财政补贴政策),农村畜禽养殖业得到大力发展。在此过程中,文成县的畜禽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生猪数量大增。前几年,文成县的生猪养殖业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这种无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给文成县城人民和温州市500万人民饮用水源安全的“大水缸”——珊溪水库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对饮用水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前,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市收集整理、县两级政府和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笔者对文成县的生猪养殖污染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文展现文成县生猪养殖污染现状,分析当前文成县在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就污染治理提出肤浅的对策建议。
一、文成县生猪养殖污染现状
(一)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及分布
文成县地处浙南闽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支撑的欠发达县。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文成县得到快速发展,这其中又以生猪养殖为主。根据笔者调查和农业部门统计的数据,截止2011年底,文成县生猪养殖量110962头,其中母猪存栏数20482头、肉猪26163头,具体情况如下表1:文成县生猪养殖调查统计表。
表1 文成县生猪养殖调查统计表
从表中看出,文成县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黄坦、南田、大峃、玉壶、百丈漈等5个镇。该5镇生猪98046头,占全县生猪总养殖量的88%,存栏母猪19076头,占全县总量的93%。据统计,全县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567个,其中黄坦镇302个、南田镇99个、玉壶镇41个、百丈漈镇33个、大峃镇32个,该5镇合计507个,占全县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89.4%。
(二)文成县生猪养殖污染现状
近年来,文成县生猪养殖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猪肉市场价格上涨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共同刺激下,在黄坦镇母猪养殖给农民群众带来不菲经济收入的“示范”下,文成县的南田、百丈漈、玉壶、大峃等镇农民群众纷纷加入生猪养殖“大军”,生猪养殖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这种无序发展,养殖污染物未加合理治理,直接排入溪流汇入河道,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发臭发黑。黄坦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黄坦镇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302个,每年大量养殖粪便和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黄坦坑,在枯水期的时候,整条河流严重污染,黄坦坑地表水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对下游珊溪水库饮用水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5月,珊溪水库就因承包期届满,承包人大量捕食藻类鲢鱼,同时黄坦畜禽养殖污染物大量排放,曾一度出现藻类异常增殖现象。与此类似,南田镇有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99个,主要集中在玉泉溪上游的光明村、十源村,该镇大多数养殖场采用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有处理设施的也只有单一的沼气池,养殖场普遍采用冲洗栏舍的方式冲洗粪便,养殖废水直接向玉泉溪上游排放,导致玉泉溪上游水体变臭发黑,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文成县其余50头以上的养殖场主要分布在玉壶镇金星社区桃坑村,百丈漈镇篁庄社区镇头村、西段村,大峃镇中樟社区的茶龙村和周南社区的中南村。这些珊溪库区养殖场尚有很多未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建设沼气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部分已经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却没有加以管理或者严重超负荷运载,导致现有的部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二、文成县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纵观文成县生猪养殖业发展态势,笔者以为,导致污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农牧脱节,养殖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我国传统的养殖业是以家庭分散养殖为主,养殖废物通过周围农田施肥、果蔬施肥以及环境自然消纳,能够保持良性循环。但是,近几年,文成县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的迅速发展以及向城郊和附近水域转移,造成农牧严重脱节,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养殖者不种地,粪便不能及时消纳,粪便作为一种农业有机肥资源不能及时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农业生产大量使用高效化肥和文成县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导致农业种植者不愿意使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养殖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养殖废弃物处理失去了原来传统的出路,从而出现养殖废弃物堆积和集中排向附近水域,形成养殖污染。
(二)养殖规模远超库区环境容量,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文成县不少乡镇,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不讲科学发展和生态发展,只有发展目标,没有总量控制指标,从而步入环境污染、治理无举、发展受阻、民怨沸腾的境地。在局部养殖密度严重超出环境容量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先后引发。如,黄坦镇母猪养殖量远超环境容量, 而引发了下游珊溪水库局部库区藻类异常增殖现象;百丈漈西段村、镇头村以及上游南田镇的五原村局部区域集中养殖超出环境容量,也曾一度出现百丈漈水库部分水陆交界处藻类异常增殖现象。文成县生猪养殖规模远超库区环境容量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正逐步暴露出来。因此,对文成县生猪养殖实行总量控制势在必行。
(三)污染治理经费投入不足,设施单一不配套
文成县从2006年开始逐渐试行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起初是先从1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开始修建沼气池,然后逐步向规模小的养殖场开展。但修建沼气池的前期投入较大,而且又难以给养殖业主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导致养殖业主:一是不愿投入资金治理污染;二是治污设施建设标准不落实,“小马拉大车”。治污设施建设不搞可行性研究,随意建一个沼气池,从而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与治污设施处理能力不配套,治污效果差,达不到治污标准,造成大量清洗畜禽体和栏舍场地产生的污水不能有效实施净化处理,更谈不上达标排放,导致直接污染附近水域,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发臭,严重危及养殖场周围水体的质量和居民的健康。据统计,在文成县众多养殖户中,以中小养殖户为主,这些养殖户一般都是养殖几十头生猪为主,经济实力有限,仅靠自身投入很难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他们大多没有修建化粪池和沼气池。如百丈漈镇水库周围的西段村、镇头村的养殖户,畜禽粪便只经过畜粪池便直接排放,严重影响天顶湖水库水质,给当地群众安全饮水造成潜在危险。
转贴于
(四)环保意识淡薄
广大农村的基层干部对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防治畜禽污染的措施不到位,导致生猪养殖废弃物污染严重。此外,农村大多数生猪养殖户不懂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笔者在基层环保工作时,曾对黄坦镇驮岙村、新康村和南田镇的五源村共3个村40户小型养殖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的含义,只有12.5%的养殖户比较清楚,65 %的养殖户不够清楚,而有22.5%的养殖户不清楚。可见,广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淡薄和总体素质低下,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污染治理经验和防治措施,严重影响了文成县生猪养殖废弃物治理的进程和成效。
三、推进文成县生猪养殖收集整理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珊溪水库是温州500万人民饮用水源的“大水缸”,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现任陈德荣市委书记、陈金彪市长先后来文成县专题督查调研珊溪水库水源保护工作。可见,抓好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保护水源地水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笔者就文成生猪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积极开展循环利用生猪养殖废物,变废为宝
生猪养殖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肥料,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变废为宝。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治理原则,全面推广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清洁养殖方式和农牧结合生态型治理模式。如在过程控制中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末端治理通过“果园养殖业”、“畜禽-鱼塘”、“畜禽-沼气-果园”等模式的农牧结合生态型治理模式,积极引导养殖业从传统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如黄坦镇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项目和文成县新伟养殖有限公司综合整治项目,充分开展循环利用畜禽养殖废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项目主要采取以发展“猪-沼-菜”、“猪-沼-粮”、“猪-沼-苗”、“猪-沼-水生植物”、“猪-沼-竹”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整治养殖污染,通过建设氧化塘,种植茭白、聚草等水生植物以及绿化苗木等,变畜禽养殖废物为资源。文成县新伟养殖有限公司用猪粪制造有机肥,粪末和猪尿发酵产生沼气经过压缩进行沼气发电,沼液用于灌溉金银花、蔬菜和养殖水生动植物。
(二)依据环境容量,逐步削减总量,优化发展布局
文成县是珊溪水库重要饮用水源地,根据有关规划,文成县的畜禽养殖为2.26万头生猪当量的环境限制总量,因此,生猪养殖规模远超环境容量。针对文成县养殖总量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文成县政府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文成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规定》,但是除了大峃镇、黄坦镇等部分乡镇根据《划分规定》要求分别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外,大部分乡镇均为明确进行划分。因此,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划分规定》对禁养区、限养区进行划分,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从根本上解决盲目发展、随意扩张的问题,通过关停拆除禁养区养殖户削减养殖总量,对被关停拆除的养殖户给予适当补偿,同时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养殖户转产转业。对于限养区的养殖场,首先,我们要鼓励养殖户转产转业;其次,坚持适度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优化养殖布局,要以能否消纳所产生的畜禽养殖废物为出发点;第三,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引导位于溪流附近、建成区、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区域内的养殖户进行适度集中,有利于集中处理畜禽废弃物。
(三)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投入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政府在重视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也应在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应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投入。据测算,每头母猪需配套建设3.2m3的沼气池和4.8m2的氧化塘,根据笔者多年基层工作接触估算,建设1m3的沼气池需要约700元,1m2的氧化塘100元,每头母猪仅建设沼气池和氧化塘的污染治理投入约为2720元,因此一个100头母猪养殖场的治污设施投入需27.2万元,这还不包括土地政策处理和排污管网投入,可见养殖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很高,而养殖产业本身利润低,治污投入又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从大多数中小养殖业主的经济状况看,其抽出资金治污的可能性小。因此,政府应着眼综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投入,给予治污设施建设一定的资金支持。如在黄坦镇已开展实施的“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污染处理技术改造,养殖户及时清扫干猪粪,由集粪中心统一收集加工成有机肥,政府部门通过生态补偿资金给清扫猪粪的养殖户每吨200元的财政补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政府应该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和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引导养殖业主不断加大治污的投入力度,将养殖污染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其他农业基础设施等统筹规划,加大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使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四)强化宣传教育
首先抓学习。把环境保护法规、知识,尤其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等纳入基层组织、干部的学习内容,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举办畜禽养殖户环境知识培训班等,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养殖户的环保法规、知识水平。转贴于
其次,抓宣传。充分利用各乡镇、社区的有线电视、广播,开辟环境保护专栏;环保、畜牧、司法、宣传、教育等部门开展环保知识送下乡活动,向广大养殖户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播放环境污染案例分析电视片,举办群众参与性强的环保知识竞赛,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第三,抓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提到议事日程,做到环境保护天天讲、时时讲,切实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环境意识,树立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此外,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基层领导和农民参观生态示范县、生态示范镇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交流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经验,激发他们参与养殖废弃物管理的热情。
(五)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依法治污
尽管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法规、办法和标准,为畜禽环境污染的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实用的问题依然存在,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一是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配套制定一些相应的操作规范,使养殖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强畜禽环境污染执法队伍建设。推行执法责任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使畜禽污染控制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一、养殖业生产发展基本情况
1.畜禽养殖情况。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出栏生猪190万头,牛2.1万头,羊65.5万只,家禽1110万羽,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突破26.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2%,农民人均增收103元。全市生猪养殖户23501户,生猪养殖经济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5.34%。
2.发展规划情况。2010年市政府制订了《浏阳市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了禁养区、控养区、适养区;制定了《浏阳市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管理办法》,加强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审批与监督管理。以遵循资源依托、市场导向,遵循集约化经营、整体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综合调整为“十二五”养殖规划制定原则。到2015年,全市主要养殖业发展目标:生猪出栏195万头,肉牛出栏6.0万头,羊出栏75万只,家禽出笼1500万羽,养殖业总产值27.0亿元。
3.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按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五化”核心要求,制定了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计划三年内建设12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近两年来,先后有湘东黑山羊原种场、富华生态原种猪扩繁场等11家养殖场被评为省、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目前,浏阳市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300家,其中,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2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2011年9月,省畜牧兽医水产局将浏阳市列为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建设试点县。
4.养殖产业化经营情况。全市养殖产业化体系逐步完善,先后成立了养猪协会、畜禽流通协会等多个养殖社会合作组织。以“浏阳河、百宜”为代表的饲料加工龙头企业,以“新五丰永安养殖场、百宜原种场、清泉养殖场、富华养殖场、穗丰养殖场、龙华禽业公司和凯歌禽业公司”等为代表的养殖龙头企业,以饲料经营和畜禽销售为依托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组成浏阳市养殖业“产、供、销”全链条发展模式。2006年,浏阳市成为东莞生猪定点供应基地;2009年,在湖南率先获得上海市场准入证;2011年,有1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与湖南红星盛业食品公司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实现订单生产。养殖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
1.养殖污染现状。畜禽养殖污染主要以生猪、牛等排泄量大的牲畜粪尿和冲洗污水为主。据测算,全市生猪养殖粪污排放总量约100万吨左右。
2.养殖污染治理情况。2009年,市政府制定了《浏阳市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畜牧局、环保局联合组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对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和部分500头以下养殖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经过三年治理,已完成养殖栏舍治理面积约60万平方米,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比率达50%。治理原则:一是责任主体原则。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养殖户是养殖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承担养殖污染治理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因地制宜原则。针对畜禽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治污模式,分类确定治理方案,实施科学治理;三是资源利用原则。畜禽排泄物是资源,要通过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既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技术措施: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低成本”原则,以综合利用为主,设施处理为辅,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大力推进养殖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进程。
3.治理模式。种养平衡治理模式:粪污干湿分离后,干粪进入固体粪污堆积池堆积发酵,污液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干粪、沼液用作苗木、果树、蔬菜、水稻等的肥料。该模式适合大、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治理成本较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达标排放模式:粪污干湿分离后,污液进入大型沼气处理系统进行发酵处理,沼液进入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一系列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沼气可用于供热或发电,沼渣及发酵后的干粪用作肥料或有机肥原料。生物垫料治理模式:利用生物垫料发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猪粪尿,并利用发酵热杀死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菌群,从而达到粪污无害化处理,用过后的垫料可用作肥料或有机肥原料。该模式适合大、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对环境基本无排放,治理效果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而且生物垫料对生猪生长、防疫等也产生较大影响,如裕丰强养殖场等。
4.治理措施。加强法规宣传,推广治污实用技术。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污染防治技术方案,督促养殖户对栏舍进行改造、完善和提升,使养殖污染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为。合理规划布局、调优畜禽产业结构。按照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环境可承载的原则,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制度。在合理控制养殖总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优化养殖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准入条件,提升污染监管水平。严格执行“三区”规划原则,全面关闭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对禁养区外的规模养殖场,责令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实行规模养殖场登记备案制度,督促其完善污染处理措施,确保排污达标。对排污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治理,整改到期后仍不能达标的坚决予以关闭。不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责令其停止养殖,依法拆除相关设施;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加强对新建、改扩建养殖场的审批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
1.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不到位。自2008年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对460家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的治理。但到目前为止,只有部分规模养殖场建有污染物治理设施,大部分没有相应的治理设施。
2.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的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的职责模糊不清。相关职能部门由于责任和分工不明,导致了管理上的错位和缺位,造成了养殖场建设监管不到位,建设验收不规范,技术把关到位难等现象。
3.相关政策缺失,行政监管手段乏力。对生猪存栏量在100头以下的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管理,国家还没有适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给相关部门的执法和指导带来困难;对养殖户违规排放等现象,缺乏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手段,对违规排放的处罚没有跟上,致使养殖污染治理成效还不明显。
4.污染治理成本较大。养殖污染治理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治污设备的建设和运转费用高,多数养殖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污染治理。
三、对策与建议
1.严格项目审批。对新建养殖场,在规划土地使用和污染治理等方面,要从空间分布、规模控制等方面把好关,引导农村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强规模养殖企业扶持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确保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投入。
1平度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随着动物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平度市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平度市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随意处置已经造成了养殖场业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平度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平度市因养殖散户产生的粪便、废水、气味导致的直线上升,约占全市环境的1/3左右。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畜禽粪便排放量大;二是畜禽污染物涉及面广且危害大,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远超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总排放量;三是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据《2011年中国环境公报》,农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7.4%和31.7%。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流域性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畜禽养殖污染危害
(1)水体污染和农田土壤污染。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废弃物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造成作物减产,大面积腐烂,并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会加剧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极难治理、恢复。据调查估计,目前畜禽废弃物中氮、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的流失量,约为化肥流失量的122%和132%。(2)固废污染。目前畜禽养殖户粪便处理的方式主要是露天堆积,积攒后卖给当地农民,拉走用做农业用肥。粪便在养殖场附近堆放期间,很容易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在夏秋季节还容易滋生蚊虫、苍蝇,再加上养殖场大多建立在村庄的周边,对附近的居民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3)病毒传播。全世界约有人畜共患疾病250多种,中国有120种,其中有猪传染的25种,由禽类传染的24种,由牛传染的26种,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废弃物。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养殖业主重养殖轻治理。养殖户环保意识差,对养殖污染缺乏科学的管理,污染防治大多采取传统方法,处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养殖业主对畜牧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只片面追求规模,不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未建设有与养殖相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没有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养殖污染物排放,污水就直接排放到外面的江河中,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没有做到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持续发展相协调,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二是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过去国家支持“三农”生产,支持农民创收增富,不论规模大小,没用考虑污染问题的支持养殖业,泽河、缁阳河流域、城乡结合部等局部地方的养殖过于集中,排污量过大,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难以治理及利用。如店子镇的南城戈庄村,依泽河两侧而建的大大小小的肉鸡养殖场有十多个,肉鸡存栏规模达到20万。污水排放量大,影响泽河水质,治理难度高。三是对畜禽污染物处理监管缺少相应政策。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薄弱,乡镇基层环保机构缺位,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存在空白,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城市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普遍存在环保审批和验收手续不落实,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已建治污设施的养殖场多数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有的运行不正常,甚至当摆设不起作用,养殖粪便随意堆放和污水外排,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4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