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群众就医满意度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上级医改工作部署要求,在认真总结三年改革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扎实推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纸质、电子档案同步录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6.5万份,建档率达到90.4%;依托健康档案信息,对全县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相关患者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查体,相关病人管理率分别为85.6%、89.2%、82.5%;全面完成相关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实现全面消除麻疹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使用基本药物,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基药配备占全部药物比例96.5%,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100%。去年6月15日,我县在12个乡镇卫生院同步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对卫生院使用的所有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卫生院基药制度运作模式,今年3月份,我们在全县256个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截至10月底,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药制度覆盖率100%,累计采购基本药物1650万元,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48.5%。三是不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全面落实乡镇卫生院人事聘用制度,明确各级岗位责任目标,12所乡镇卫生院岗位聘任率100%,动态监督考核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县局每季度组织对乡镇卫生院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满意度评价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卫生院每月组织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把群众满意度、服务对象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将职工工资的40%作为绩效工资发放,与考核结果挂钩,有效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政策。3月20日,我们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政策,患者住院无须先缴纳押金,而是先行住院治疗,待出院时,信息结算系统自动扣除医保报销金额,仅交纳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根据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加强调度协调,强化督导落实,确保各个项目质量进度。一是完成农村改厕项目任务。今年全县总计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万座,在12个乡镇同步推进实施。加强督导考核,动态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县2万座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是完成新增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根据上级有关工作要求,按照每所覆盖1500—2000人、步行不超过10分钟、“五室分开”等建设标准,新(改)建7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截至目前,所有规划村卫生室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达标验收。三是完成县中医院门诊楼改造暨能力提升项目。根据项目规划,对现有门诊楼进行扩建装修,累计扩建业务用房面积600平方米,外墙涂刷真石漆2460平方米,各科室装修工程顺利完成。引进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前,HIS系统、LIS系统、合理用药及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累计投资740万元,先后购置了西门子彩超、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17台(件)。拆除西院部分平房,新建停车场面积900平方米。
(三)积极开展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
根据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形势任务需要,按照“三年三个主题,实现三大跨越”的构想,我们分别确定2010、2011、2012年为全县卫生系统“环境建设和行风建设年”、“行风建设和能力提升年”、“深化医院管理年”,今年,围绕深化医院管理,着力在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运转、核心制度落实、行风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规范管理。结合全县开展治理庸懒散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建立完善规章制度23项,初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规范,加强日常监督和执行力度。探索建立财务内审制度,专门成立审计科,对系统各单位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督,跟踪审计,确保财务纪律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考核机制,根据上级有关业务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定期对各医疗卫生单位依法执业、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态度、效率效益等工作进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现场反馈,及时通报。出台激励措施,支持重点专业发展。县中医医院针灸科、眼科分别通过省级、市级重点专科达标评比验收。三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培训活动,落实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加强行风督查,畅通24小时举报投诉热线,严厉查处不良执业行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四是加强环境建设。按照“花园式”医院建设的目标要求,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系统上下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建立环境卫生动态保洁机制,半数以上单位实施环境卫生物业化外包管理,成效尤为明显。积极开展导医导诊、预约诊疗服务,增设夜间门诊、无节假日门诊,努力创建优质温馨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
(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坚持将公共卫生作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规划内疫苗实施免费接种,各类疫苗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麻疹、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等疫苗接种率达到100%;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传染病预测预警、疫情直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对重大传染病的实时监控,确保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据全市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我县各类传染病继续处于较低发病态势,截至10月20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妇女儿童“一法两纲”工作要求,全县孕产妇和0-6岁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98.5%、95.6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深入开展免费婚检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有2801对新婚男女参加免费婚检,婚检率达到51.6%;四是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新建怀仁、龙桑寺2处“120”急救分站,配备配齐人员、设施和急救设备,急救半径进一步缩短。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先后组织开展以食物中毒应急救治、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为主题的应急演练,有效锻炼的应急队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围绕职业卫生和医政监督两大重点,先后组织开展了35次专项监督行动,累计出动卫生监督员2650人次,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监督医疗机构211处,规范75处,取缔7处,有效保障了群众就医安全。
(五)深入实施卫生强基工程
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7年以来,我县建立了卫生人才公开招聘的长效机制,借鉴公务员招录方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择优录取。8—9月份,在县纪委和人事部门的监督配合下,通过笔试和面试程序,顺利完成了年度卫生人才招聘工作,累计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名,充实到12所乡镇卫生院。重视并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成功举办第二期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5月份,我们委托康佳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公司,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62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管理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政策理论及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师徒带教、选派外出培训、“三基”理论学习、远程教育等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措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3次,培训2250人次。二是深入开展承办帮扶行动。2006年以来,在市卫生局支持帮助下,先后有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等9家市级医疗机构和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分别承办帮扶我县乡镇卫生院,实施以来,上级医院视对口卫生院为其“分院”,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促使各乡镇卫生院短期内迅速恢复服务功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1—11月份,12所卫生院门诊量达到32.8万人次,业务收入4360万元,分别是承办帮扶前的18.5倍、21.7倍,8月份,省委调研组来我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该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城乡卫生协调发展的新探索”为主题形成调研报告呈送省主要领导参阅。三是推进实施双提工程。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装备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投资60余万元,为村卫生室补充配备诊断桌椅、观察床、电子血压计、体温计等设施设备2132台(件)。依托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系统,积极实施乡医培训行动,全县927名乡医轮训一遍,人均学习超过120学时。
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118;3.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4.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 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医务人员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这一重要任务的实施。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网上搜索等方法查阅文献,对国内外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研究作出了综述。
[
关键词 ] 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0(c)-0197-02
[通讯作者] 刘志敏(196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梁红(1989-),女,汉族,硕士在读;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医务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是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自身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这一重要任务的实施。如何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经逐渐引起卫生事业管理者的关注。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中,对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在1989年对健康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道德健康,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1国外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研究
国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学者调查研究1963-1991年14个国家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发现男医务人员的自杀率比普通人高3.4倍,而女医务人员的自杀率高达5.7倍。1987年加拿大学者Hus K.等[1]调查发现女医生抑郁发病率是男性的1.5倍。在美国,大约有12%医生在其一生中患有抑郁症,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抑郁症的症状,在患抑郁症的医生中,一半以上没有对自己的心理疾病采取过措施[2]。Coomber S.等[3]对英国重症监护室(ICU)医生应激的研究的显示ICU的医生29%的有轻度抑郁症。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更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在医务人员中被发现,英国 Cole 对急救中心 1800 名护士的压力调查显示,由于护士长时间的承受较高的压力,产生了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82%有疲乏感,58%有挫折感,49%有焦虑;1/3 的护士反映压力使他们易于发生工作事故,29%容易被激怒,42%人际关系不良。2007年 Sahebi L.等[4]人对伊朗Shiraz医院的职工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45.6%的职工心理状况欠佳。90年代以后工作倦怠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卫生领域也不例外[5]。工作倦怠是用来描述助人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满意度过低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五个国家的医院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6]。
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与患者打交道,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几率大,经常接触消、仪器设备等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长期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1999年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调查显示,医院至少使用 159 种对皮肤或眼有刺激性的物品,135 种具有潜在“三致”危害化学物[7]。2005 年在 WHO 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全世界医务人员经皮肤接触损害HCV(丙型肝炎病毒)16,000 人,HBV(乙型肝炎病毒) 66,000 人,HIV(艾滋病病毒)1000 人,分别发生感染率为 39%、7%、和 4.4%。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美国医务人员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次发生针刺伤,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死亡人数达几百人,几乎每天死亡1人。国外介绍,乙型肝炎在医务人员中的发病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
2我国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研究
医务人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常年奋斗在对抗疾病的第一线,工作超负荷、劳动超强度、睡眠严重不足、运动与娱乐几乎缺失,已经成为当今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全国的门(急)诊量从2003—2012年上升了近2.3倍,住院量上升了1.9倍[8],但是,同期全国医疗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仅增长40%。在这样超负荷工作状态之下,医务人员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健康还面对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的侵袭,加之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他们的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医务人员健康状况, 1993年一项全国随机调查发现,我国有1/3以上医务人员经常自觉处于强迫、抑郁剂焦虑等精神应急状态[9]。据2006年统计,我国医生患抑郁症的几率为25%~30%,为普通人的4倍[10]。2009年刘波等[11]采用自编医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三甲医院353名医生进行调查,发现76.2%的医生存在身心疾病。据2010年卫生部门针对医生健康状况所做的小样本调查结果,在4032名被调查的医生中,1/4的医生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医生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生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12] 。2012年欧阳娜[13]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南省1717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5.3%、64.6%,其中护士的焦虑和抑郁检出率高于医生,女性医务人员抑郁检出率高于男性,初级职称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副高及以上职称者。
总体来看国内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务人员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体,医务人员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
首先是医务人员本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务人员面对的职业伤害相比其他职业更为严重,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因工作原因而致的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率为7.53%,高于一线建筑工人、运输司机等病高危人群[14]。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损伤发生率平均为41.96%,高于国外研究结果[15]。医务人员面对的职业伤害,除了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的,人文环境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近几年来,医务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甚至暴力等一些不良事件不断见诸媒体,由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中国医院协会就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所做的调研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多,发生医院的比例由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16]。
其次是工作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高,然而医务人员的配置不到位,医疗资源又相对不足,使得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医务人员同时还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这些压力包括高风险职业的压力、工作强度的压力、职位竞争的压力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健康水平,同时医院管理者不够重视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医务人员自己忽略了其自身健康状况,这些都使得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受到极大的威胁。
4 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措施
①医院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参加健康体检,健康体检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疾病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院管理者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医务人员的良师益友,督促医务人员主动配合,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体检,提高参检质量并给与体检结果反馈。②尽量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如做好医院通风系统,防止交叉感染。针对检验科和放射科医务人员隔离防护工作要做好。③医院管理层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为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伤害防护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最大化减少职业伤害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举办一些与职业防护及减压等相关的健康讲座,同时医院工会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丰富医务人员的娱乐生活。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一个管理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电子系统,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汇总和监督。④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调节,医务人员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适量锻炼、戒烟少酒等。当然社会各界也应予以配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医疗环境。
医务人员的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使得医务人员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
参考文献]
[1]Hus K,Marshall V.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distress in a large sample of Canadian residents, interns and fellow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87,144(12):1561-1566.
[2]Ekeberg.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nd young physicians: Anation wide and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J].J Affect Disord,2001,64(1):69-79.
[3]许明智,龚耀先.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11-115.
[4]Sahebi L,Vahidi R.Mental Health Status of Hospitals Staff in Iran[J]. 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 2007,2(6):743.
[5]FreudenbergerHJ.Staff jib-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J].1974,30(1):159-165.
[6]孙葵,尹文强,王振东,等.国内外医生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职业管理,2009,16(3):123-126.
[7]Guidelines Subcommitte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hypertension[J]. Hypertens,1999,17(2):151-183.
[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2013.
[9]徐景霞,朱振华,姜佐宁.医疗职业群体身心健康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73-74.
[10]傅娟.医院年轻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2):110.
[11]刘波,冯泽永,吴小红.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生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26(1):74-77.
[12]臧明翠.长春市某三甲医院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市:吉林大学,2010.
[13]欧阳娜.1717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市:中南大学,2012.
[14]Mark B.A, HughesL.C, BelyeaM, et al.Does safety climate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taffing adequacy and work conditions on nurse injuries[J].J Safety Res,2007,38(4):431-446.
[15]蔡文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西安:中国第四军医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