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环境政策

自然环境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环境政策

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第1篇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贮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1.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2. 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上升 B. 植被遭毁

C. 气候恶化 D. 围湖造田

4.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 )

A. 水文 B. 地形 C. 气候 D. 植被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5~6题。

5. 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大气污染

C. 森林破坏 D. 温室效应

6. 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同一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 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8.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D. 不稳定性特征

9. 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回答第10题。

10. 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 地面变干燥

C.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12.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被①表示 ,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 的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13.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循环经济视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转变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循环经济的发展主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能够发展绿色化、环保程度较高的经济方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思考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将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不足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存在一些发展上的滞后的。循环经济模式提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开展更高效的、更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纵观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而完全忽略了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仅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性,是不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2.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能源的较大浪费。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主要是统筹经济整体发展趋势,促进整体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则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中,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与能源,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质量。

3.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调控手段还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种国家调控经济发展态势的手段工具,对经济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考虑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展经济政策中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手段也较少。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手段。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1.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立足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循环经济模式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思考与追求,旨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宏观经济政策则主要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做出一个调节与掌控作用。二者相互结合,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

2.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循环经济模式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这符合经济增长向着内在化要求转变的发展趋势。能够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的有效统一。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

3.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同步。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仅仅追求经济发展上的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下,更注重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源能源的节约。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三、如何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更好制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的,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才能实现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在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质量的背景下,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高效性,就要立足于循环经济模式。将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相结合,才能立足于现代经济社会的真实现状,提高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而且循环经济政策的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总结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析与探讨,对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通过以上对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发展中的不足以及针对缺陷需要进行的改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3.

[2]肖光进.循环经济视角下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供给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崔雪竹.可持续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张太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海拔;经济;人均GDP;海拔效应; 高海拔地区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152-08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itude and Economy

--the Inspiration of Altitude Effect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ZHAI Sui-xian SUN Ai-cun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equal phenomen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east and middle-west regions in China, the paper selects two groups of per capita GDP data in the year of 2005~2010: One group is the five capital cities along the coast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other is the eighteen capital cities between 25°N~40°N.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an apparent 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ltitude and economy called “Altitude Effect” which is given an explan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y, biology and economic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bes into a non-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a.

Key words:altitude; economy; per capita GDP; altitude effect; development of high altitude areas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部地区首先敞开了通向世界市场的大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基于平衡发展的观点,国内出现了大量分析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欠发达地区,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致使其经济要素不断流失,已有的资源要素也无法发挥其优势效应;[1]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资本积累能力弱,导致经济发展内动力不足[3]等。这些都是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怎样更快地发展中西部经济。

事实上,在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除社会经济外,还有自然环境。一般来说,这两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刚性特征,是不好调整或者无法调整的因素,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持久甚至难以改变的影响。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柔性特征,是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等方式来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这两类因素中,学术界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限制[4]等,不一而论。另外,也有学者从地区面积、地貌地形、年日照小时数、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等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难以消除,而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可以实现的节能潜力;同时认为青海、宁夏和新疆等自然环境差的省区能源消耗较大。[5]

然而,本文注意到,在众多的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应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我国而言,存在这样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低海拔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中等海拔地区经济处于中游,而高海拔地区经济都欠发达。对于这种海拔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关系,究竟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一种短期现象,还是一种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这在理论上还没有较为完整的解释,而理论上的缺陷,也可能导致行动上的某些失误。

因此,本文对海拔和经济的关系进行相关与回归研究,以得出数理模型和结论,并对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探索青藏高原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 研究设计

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体路径

(一)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这里包括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具体作用。

(二)先底后图的空间规划理念

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土地财政、地方利益的驱动,城镇空间发展往往处于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首先保证“不可建设空间”的划定。前些年深圳市关于基本生态保护线的划定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谓“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就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各种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三)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例如后文介绍的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控制指标体系),为保障规划得以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四)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口]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五)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的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从“统筹人和自然”看城市规划生态化革新[J]. 城市规划. 2010(03)

[2]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 建设科技. 2009(15)

[3] 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09(07)

自然环境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科学是一门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了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资源技术科学以及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资源管理保护科学等等。本文就环境科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和讨论,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环境科学,促进和推动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环境科学的概述

1、 环境科学的定义

所谓环境科学,主要指的是包含了生物、化学、物理三个部分的以研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学科。它能够用定量、综合以及跨学科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环境系统的研究。对环境科学的研究大部分都涉及到人类的活动,法律、经济、人伦等社会学知识也常常应用在其中,因此,环境科学也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它同环境演化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寻求人类与环境持续发展、协同演化的方法和途径的学科。

2、 环境科学的学科构成

环境科学主要是由以下几类学科构成的,即

1)大气科学。主要以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及它同其他系统之间关系为主。

2)生态科学。主要是通过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研究生态系统。

3)环境化学。主要是研究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涉及到化学领域的环境问题。

4)地球科学。主要研究土壤环境学、环境地质学、地壳进化以及火山现象等等。

3、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科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背景值、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监测、清洁生产与污染预防、环境规划以及环境政策、标准等的制定。

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

1、 人与环境共生理论

所谓“共生”,主要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生物在其生理上的相互依存度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的真菌学家Antonde Bary最早提出来的,并被人们引申到各个学科当中。环境科学中的“共生”,主要指的是人类发展同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发展之间能够相互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人与环境共生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

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其目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人类在研究自然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掌握到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共生,且最终以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共同生存、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2)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其前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人类在进行发展规划时,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利益,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的考虑。必须要对人类发展规划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否造成改变,是否会对环境容量造成突破,是否会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等情况进行慎重的审视。当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时,就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反作用结果。

2、 环境系统性理论

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包括着诸多的子系统,它们虽然级别不同,但都具有着相同的原理和性质,这一理论就是环境系统性理论。

环境系统性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

1)环境系统的多样性。这一特性主要表现为物质组成上的多样性、环境结构上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功能上的多样性。

物质组成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主要是由非生物和生物构成的。非生物主要包括水体、大气、岩石、土壤等各种各样的天然物质以及人工合成的物质等等;生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等。

环境结构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中的河谷、高山、平原、盆地等各种地貌结构;草原、森林、荒漠等各种生物结构以及乡村、城市、郊区等各种人居结构等。

环境功能上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随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

2)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能够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以及信息流等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当其中一种要素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引起其他的要素甚至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环境系统主要分为四个圈层,即大气圈层、土壤圈层、水体圈层和生物圈层。这四个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圈层出现变化,都会对其他圈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

3)环境系统的动态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性质改变。例如,在城市工业化当中,某一地区的最初工业化水平会较低,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数量也较少,并且通常是以生活污水为主。但随着该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排放量会不断增加,生活的污水排放量也会不断加大,其该地区的水体环境质量就会出现恶化,当污染物的排放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就会出现质变。

4)环境系统的开放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人类能够在自然环境中不停的获取有用能量和物质,同时,又不停地将其生产生活中的多余能量和废弃物质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

3、 环境容量理论

环境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状态突破了自然环境的容量所导致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决定了环境容量的大小,结构组成越复杂,其容量就越大。

自然环境容量的主要特点三个方面,即可调控性、变化性和有限性。

1)环境容量的可调控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人类能够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外部条件、内部结构、内部功能、变化规律等基础上,通过对某一个或某一些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对整个自然环境容量进行调控,从而让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转变能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2)环境容量的变化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容量是定值,随着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会对环境容量造成影响,进而使其发生变化。

3)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任何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容量都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干扰在这个范围之中时,其自然环境能够同人类和谐发展,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干扰超出了这个范围时,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质量就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进行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立法等的基础理论。

结语:

总之,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危害情况,根据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以及环境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可以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概括为四大方面,即人与环境共生理论、环境系统性理论、环境容量理论以及熵理论。环境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守基本理论,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环境科学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永銮,曹军建.中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及发展[J].环境科学,2011(04)

[2] 赵锡斌.企业环境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 仝致琦,谷蕾,马建华.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