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财务运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分析 医院 运营管理 应用
一、背景情况
医疗专家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基本模式。医疗专业型专家管理医院有着精通医疗、熟知医院业务等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在财务管理乃至经济运行方面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协助。Y市人民医院自1999年1月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至今已走过17个年头。从清仓查库、核实资产,摸清“家底”,学习政策,调查研究,建章立制,开展分析活动,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措施,落实整改,促进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分析的形式和内容从最初简单的表格分析到综合性分析,从小范围讨论会到经济工作研讨会不断丰富和提升;汇报的人员从当初的财务负责人到现在的财务科工作人员、医务科、人力资源科、院办公室、医学工程科、药学部、后勤管理科负责人等,参与分析汇报的部门、人员越来越多;阅读分析报告和听取分析汇报的人员从最早的部分院领导到后来的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管理人员80多人;17年的历练与沉淀,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工作走过了不断完善、自成体系、逐渐成熟、进步的过程,从单纯的财务分析发展到全院性经济分析的更高阶段。分析活动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医院发展建设的贡献等方面得到了与会专家、同事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得到了历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领导和国内知名医院管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取到了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积极作用,发挥了参谋助手职能。
二、基本做法
1.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活动起步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补充完善,把财务分析工作提升为开展经济分析工作,并形成相应的制度
笔者所在医院于1999年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从每月开展简单的财务分析、编制《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向院领导汇报基本情况指标情况开始,逐步增加分析内容,召开小范围财务分析会,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于2003年制定了《医院财务分析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2006年正式召开首次经济工作会为标志,开展财务分析逐步发展到了开展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完善、创新,先后于2012年、2016年再次修订完善《财务分析制度》。
2.紧跟医院改革发展及管理需要,持续完善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内容,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医院管理年”、“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公立医院改革”等医院管理及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丰富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补充增加分析的重点内容,但不局限于制度规范的指标分析。目前,分析的指标及内容涵盖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业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成本管理情况、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医保管理情况、卫生材料使用管理、职工收入及纳税情况、“药占比”、“耗占比”、“检占比”完成情况以及患者费用水平等内容,形成了“以财务为基础、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3.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并持续改进完善,使财务分析形成常态化
笔者所在医院第一份财务分析表――《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编制于1999年1月。17年以来,共计编制月度、季度或年度分析表205份。分析的指标不断增加和细化,从最初的18个指标增加到现在的151个,分析的内容从不断拓展、丰富,针对性逐年增强,从简单的与上年同期做比较分析,增加了执行预算、同行业对比、国家相关政策等分析。通过常态化的财务分析活动及时为院领导及各科室管理者提供大量详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财务部门由核算、反映、监督的职能逐步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医院经济业务管理活动,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4.以科室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深入科室调研、分析,指导科室日常经营管理,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财务的本质是以货币作为标尺测量业务,客观反映业务事实。笔者所在医院财务科逐步转变观念,从成本核算入手、总结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更是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晴雨表,对业务数据突出或异常的科室追踪深入分析,走出办公室,到临床医技科室调研学习,或以医院行政查房机会,加强科室交流沟通,紧密联系临床业务,掌握科室层面的经济管理第一手资料,使财务分析与实际业务相辅相成,推动科室管理,如神内一二科、普外一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在与财务科互动交流后科室运营管理趋于良好,甚至科主任被邀请至全院做科室管理经验分享。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临床各科室管理的进步来推动全院经济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5.充分调研、精心准备,召开高规格、高质量的经济工作研讨会,汇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专家、管理骨干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医院改革发展大计,把财务、经济分析活动引向深入
从2006年召开首届经济工作会至今整十年,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做法具体如下。
(1)会前充分调研学习,精心策划准备。首先由总会计师在大约三周前根据当前的形势、医院的目标任务及中心工作、管理难点要点等拟写分析活动计划,提请院长审核同意后召开财务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讨论分析议题、材料获取途径、统计口径等,安排布置任务,做到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清晰。大约一周后,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听取所有材料准备人员的情况汇报,进一步细化要求,明确需要补充或核实的内容指标等,安排制作PPT等汇报材料。第二周后要求材料准备人员提交PPT等汇报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协调统一,查缺补漏,避免相互矛盾、抵触,甚至违背医院管理要求、政策法规的观点和内容出现。第三周后按计划召开经济工作研讨会。会前,由总会计师将材料准备情况、分析会上可能提出的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等向院长做重点汇报,确定分析的深度或策略、引导的方向、注意事项等。
(2)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和策略开好分析汇报会和讨论会。会议的前半段为分析汇报会,首先要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或内部规章,了解形势、统一思想认识,集中智慧和精力;从宏观分析入手,以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或落实情况汇报为铺垫,以财务分析为基础,再具体分析汇报本次分析会安排的重点内容、计划解决的突出问题。做到由浅入深、从面到点,客观揭示存在问题或困难,提出改进意见、措施供与会专家、骨干讨论。后半段为与会人员交流发言讨论会,动员大家针对分析汇报中提出的问题或讨论提纲充分发言、献计献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贡献智慧。注重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为达到凝集力量,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做好基础准备。
(3)由院长(主要领导)总结布置工作,安排整改落实。由记录人员把与会人员较为成熟的发言意见及院长安排布置的工作整理交总会计师审核,提出整改任务分解建议,由院长批示执行。
(4)向全院干部职工传达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动员大家当家理财,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由财务负责人及其他汇报人员把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汇报,同时,公布全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信息,汇报材料上传OA系统,供全院干部职工查阅、学习。通过中层干部向职工传达医院的管理要求及改进举措,动员干部职工关心医院发展建设,共同当家理财,齐心协力完成改革任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主要成效及亮点
1.院领导重视程度高,中层干部参与性强
不论是常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性的经济分析活动,都得到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特别是每年召开两次的经济分析会,每一次分析会院长、书记及其他党政领导班子全过程认真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发言,特别关注不同意见建议,站在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及时总结与会人员意见建议,引导与会人员以主任翁的姿态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为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做出贡献,并及时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布置;中层干部积极性也很高,主任们都很珍惜参加经济分析会的机会,并以此为荣。
2.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及时高效,经济工作会规格、质量高
坚持17年的定期财务分析为院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为医院经济决策提供翔实的信息支撑。参加经济分析会的人员是院长书记及全体班子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人员,分析讨论的内容事关医院发展建设、准备的材料丰富、翔实,可见会议的规格质量之高。
3.财务经济分析不断深入人心,当家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营造了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
17年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既宣传了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及时汇报沟通了医院的财务、经济工作状况,使院领导和干部职工了解财务工作,知晓国家财经法规,从而支持财务工作、重视经济管理,确立了财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共同理财当家意识,营造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全院职工有了诸如成本效益、资产管理、科室经营管理等意识,科主任及护士长在科室经营管理中时刻向财务科咨询,或主动邀请财务人员下科室进行调研交流,做到了以财务促进科室管理,以科室管理促进医院的共同发展。
4.财务经济分析有深度、有广度,改进措施能落实,起到了持续提升医院运营效益的助推作用
(1)不论是常规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经济分析会议都紧密结合医院业务发展、质量与安全、精细化管理发展战略、所处外部环境及政策要求进行专项专题分析汇报,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并结合数据深挖实际业务活动,找管理差距及优势,并提出管理建议。分析活动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敢于揭示问题、面对困难,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对于医院运营管理中被掩盖的问题,经过分析对数据与业务的深挖,揭示出其亏损的事实,便于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2)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分析内容广,参与面广。涉及临床经济业务、医保、物价、卫生材料、设备、药品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预算、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随财务分析范围及内容的扩展,汇报人员不再局限于财务科,各行政职能科室主任、药学部主任、临床科室管理突出的主任均积极参与汇报,以各领域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分析汇报,使财务分析活动更专业、全面,更贴合各领域的实际情况。
(3)分析活动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能落在实处。每次年度及半年度的财务分析会后提交详细的意见分解方案,从院级层面下发整改任务分解方案,指定牵头院领导及责任科室并限期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在下一次分析会上进行通报,使财务分析活动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能逐一落实解决,真正起到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作用。
5.锻炼了财务队伍,培养了年轻的经济管理人才
每一次分析活动使财务人员都有新提高、新认识,也为财务人员提供了发挥专业技能、创造管理价值的平台。如此高标准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锻炼了财会队伍,培养了一批爱学习、会思考、善分析、懂管理的年轻骨干。
四、下一步的思路及打算
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下一步打算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能力培养,打造具有专业水平、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工具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要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向医院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转变,才能不断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第二,借助信息系统提高财务分析效率。2016年医院引进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HERP),逐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模式,并将十多年财务分析思路植入系统,财务分析有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数据联动性更强,分析效率更高。
(李双云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赵晨羽.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构建探讨[J].中国商论,2016(22).
[2]叶燕红.论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当代会计,2016(7).
[3]徐祖华.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
[4]吴春梅.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作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
[5]冯晓云.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财务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4).
[6]杜曼,李翔.基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财务分析改进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8):94-96.
[7]骆水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式[J].中国总会计师,2015,(2):40-43.
[8]孙国珍.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影响研究――基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视角[J].财会通讯,2015,(23):78-80.
关键词:HERP 精细化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10-02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在新的补偿机制、药品管理机制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医院都需要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医院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来源和多元化办医的竞争格局下,应用更好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为自身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目前,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精细化综合运营管理模式成为了现代大型三级医院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传统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财务系统中,医院通常存在着多个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子系统,如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材料管理系统、药物管理系统等。医院内部的资产、物资、经济等是相对封闭、独立存在的系统,彼此间缺乏联系,由各自部门进行内部核算。由于信息更替不及时,资源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部门进行重复抄录,降低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效率,加大了不必要的任务量。
目前,医院普遍现状是各实物管理科室由该科室的会计人员核算,财务部门对实物部门会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工作安排,致使各部门之间业务无法全面统筹安排,更无法对日常业务进行监督检查,造成业务脱节,形不成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HERP项目建设所能解决的问题
1.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HERP的建设,对医院的人、财、物管理进行一体化整合,为医院构建一套以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物流、固定资产、人力资源和成本核算为基础,绩效薪酬为杠杆的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同时,为管理者提供对人、财、物各项综合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控制、评价和激励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实现医院运营管理中“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统一,全面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2.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财务信息整合后,可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做到数据资源共享,在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准确度。数据共享后,使院内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资产的动态和去向,管理者可依据数据制定出符合医院现状,可持续的制度体系。在整合系统信息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再次的核算、比对,可促进工作人员发现相关的漏洞,并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水平。
3.节约医院运营成本。根据医院核算的特点,医院的药品、物资、总务、基建等均设有会计岗位,医院应将所有会计岗位并入财务部门进行统一领导,以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不断积累运营数据、规范业务流程、避免运营风险、整合管理资源、节约运营成本。
三、HERP项目建设的步骤
1.实施的准备阶段。首先,应对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实施范围与标准实施步骤,形成项目实施方案,并搭建系统的实施环境。
2.基础应用阶段。在此阶段,通过对基础数据字典的准备,各个业务系统资产的铺地,搭建基础平台系统。各个子系统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等应进入基础应用阶段。
3.接口开发与应用提高阶段。通过对原有系统调试,实现HIS、会计、成本核算、预算、物流、固定资产系统之间业务整合和数据调试,使各系统之间业务数据连通、联动、准确。
4.验收检查与持续提升阶段。此阶段主要为,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进度,检查软件功能的完整性,检查验证软件中各系统的数据准确性。
四、HERP管理体系建设的风险及控制
1.业务层面风险及控制。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是数据采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能充分考虑到数据采集的难度,一部分数据无法获取,导致无法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二是医院各业务系统的变化或数据库系统的变化,导致数据采集端应用软件无法适应,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量。主要的防范方法:对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化现状和业务模式进行细致的调研,制订不同的数据采集策略。另外,合理设计采集数据和分析信息时效性的管理机制,保证医院数据和管理指标项内容的真实可用。
2.管理层面风险及控制。
(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主要有:院方领导的支持不够,对项目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关键问题得不到及时决策和解决;或者是缺乏明确的项目组织和问题处理机制。主要的防范方法:在项目的启动规划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和良好的沟通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需求风险。需求风险主要有:对医院的需求调研不细致,或用户方重视程度不高产生的需求不明确的风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背景不同,容易产生需求理解和表述的偏差,不能够有效沟通。主要的防范方法:加强调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制度规范调研成果的确认和审核机制。同时,制订细致的调研工作计划,并由院方合理地规划调研安排,合理地调配资源,保障调研工作的深入,院方应强势推动和协调。
(3)实施风险。实施风险主要有:项目参与各方缺乏沟通,各自为战,得不到原医院业务系统的开发商有力的配合支持,不能有效形成合力,导致项目延期等。主要防范方法:在项目推广前以及推广过程中,加大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以保障项目的进度。在各个阶段制订明确的阶段计划,并按照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通过会议上的沟通,及时保证各方的工作思路统一。
五、HERP项目建设后续达到的效果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由多系统集成的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医疗活动支持平台及多种数据接口,它将医院的所有部门及相关业务纳入其网络中,全院信息共享,使医院形成统一整体。
此系统的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一是强化运营业务中的财务监管作用,发挥二级会计监管作用,发挥财务报表分析对运营决策的支持;二是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联动机制,使物资消耗、固定资产的实务账与会计核算系统的财务账能够自动核对,为财务监管作用的强化提供工具支撑;三是医院的会计核算、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互相支撑,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秀丽.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15-17
[2] 陈秋燕.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139-140
[3] 左浩.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经贸,2012(16):245
[4] 高养利.浅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创新.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0
[5] 夏裕俊,王婷,陈功.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中国医疗设备,2012(2)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信息化;公立医院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8日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现状
医院信息化起步于会计电算化,目前基本上仍处于财务核算系统建设阶段,距离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系统还有很大差距,随着运营财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入,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经营管理的需要。医院信息化之所以逐渐与提供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一方面因为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资金需要由医院自筹,如果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财务信息化建设就会因缺乏资金无法开展;另一方面医院运营管理需要财务信息化在科学决策方面提供支持,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会阻碍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医院运营管理施加反作用。
2013年4月至12月,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为了解我国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对湖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地区的30家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从四个方面分析,现状如下:
(一)制度方面。在被调研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整体规划方面,有62%的医院有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但存在有制度而执行力不力的情况。有29%的医院有财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并按照规划开展建设工作,其余医院只是在业务需求增加时由相关业务部门自行联系软件公司开发新的业务系统。
(二)硬件方面。被调研医院的财务部门都没有建设财务专用机房。有81%的医院有财务专用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由医院机房统一管理维护,有19%的医院财务信息系统运行在置于财务部门的PC机上。有38%的医院通过数据库备份、网络安全监测防护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等信息安全措施保障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软件方面。随着医院自身业务需求不断增加,各医院主要围绕HIS系统的功能拓展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来推进医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工作。为了提高财务对业务的实时监控,有14%的医院建设了医院资源计划系统,实现采购支出与物资流向管控,提升业务流程运作效率,减低流程管控成本。
由于各医院的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七大类系统包括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公立医院建设的比例分别为100%、19%、52%、48%、29%、24%和19%。其中,医院普遍重视且首先开展建设工作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和物流管理三个系统。在财务信息系统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互联方面,有33%的医院实现了财务信息系统与包括HIS在内的其他信息系统间接口互联,其余医院未能建立有效互联,数据交换仍需手工导入。
(四)人力资源方面。在医院财务信息化人力资源保障方面,有10%的医院信息中心拥有软件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医院主要的信息系统,其余医院系统开发商依赖于软件公司。所有医院的财务部门都没有配置专职信息技术团队,系统维护大多由业务人员兼职承担。
医院以往的财务管理局限于简单的经费收支管理,没有系统的上升为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的管理高度,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没有集成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无法系统的搜集、归纳和分析财务相关数据,管理水平差。而大数据时代下,面对庞大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传统的处理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医院不得不面临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更新换代,这为医院财务管理的硬件设施带来了机遇。
二、大数据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展望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济活动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卫生改革政策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医院需要不断变革和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财务部门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统一、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决策支持。大数据的出现让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大数据概念在2001年Gartner一份研究报告中首次出现,主要由4V组成:数据大量性、计算高速性、信息多样性和挖掘价值性。大数据在医院财务信息化中未来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变化、信息挖掘和过程监管,对于提高当前医院整体运营工作效率、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运营风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从医院信息化发展来看,医院各部门信息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对医院日常财务工作进行整合,将财务、决策管理、办公、采购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交互,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容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的海量数据加以挖掘、整合和分析,可以有效增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效益,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创新。
(一)有效增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效益。通过加强医疗业务海量数据的收集和挖掘,更清晰地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本质性、内源性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明晰变革方向,提供数据支撑。这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数据驱动、数据支持的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转变管理方式。
(二)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决策水平。拓宽数据收集渠道,广泛收集卫生医疗领域的业务数据、病种数据和环境数据等各类信息,运用科学创新的分析方法,将其与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数据进行嵌套分析、交叉对比,可以研究发现医院财务信息化运行与发展相互之间的深层次规律,及时把握宏观经济走向和管理发展趋势,从而做到准确判断、科学决策,更好地发挥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服务于医疗转型升级的作用。
(三)促进医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创新。通过挖掘分析隐藏在数据背后影响卫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利于创新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整合卫生经济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稳妥推进卫生经济数据公开,可有效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放透明程度与效率。未来在大数据技术深度运用后,可以将同层次大范围的医疗业务信息集中整合,实现广域的经济指标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相结合的流程控制,推动卫生行业体制机制创新。
三、建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大数据时代的医院财务信息化数据挖掘工作是一项有序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促进各个环节正规有序,实现资源整合,做好顶层设计。
(一)数据标准化制度。统一业务数据规范,定义元数据,目标是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时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建立面向不同应用主题、覆盖卫生经济管理各个环节、不断动态更新的医院财务信息化数据挖掘标准规范,为实现各级各类医疗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数据收集制度。不同于物质性资源的排他性,数据资源更容易实现共享,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数据收集,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完善数据衔接机制,强化数据收集手段。
(三)数据分析应用制度。大数据时代要具备更高的战略眼光,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让“数据说话”,更多、更快、更好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用挖掘出的知识促进管理。
四、结束语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在探索中大步前进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阻力,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医院只有把握大数据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培元,祝振宇.基于大数据的卫生经济管理数据挖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
[2]段春阳.数字化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
[3]郭琳琳,游茂.我国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数字医学,2014.
[4]武敏,徐孝仕.医院资源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14.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医院这类具有特殊公益性质的社会单位,逐渐转变为具有盈利性质的特殊类企业。这使得传统模式下的t疗体制和医院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医院发展的需求,对此,应对现今的医院、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财务管理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剖析和研究,以满足医院运行的体制为基础、以符合医院财务管理发展为前提,针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明确分析可能由此而产生出的财务风险,并采取妥善的措施和方法予以有效解决。唯有如此,才能使医院财务管理在模式上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也才能使医院在快速且稳步发展中,使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予以消除。因此,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
(一)医院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现阶段,我国医院涉及到如下两种运营模式。
其一为公立医院。我国公立医院具有资金相对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医师与医学专家丰富等特点。且公立医院享受国家医疗政策补贴,由国家专项拨款建立。从此方面看,公立医院较之私营医院优势明显。并且,在百姓心中,公立医院为国家所有医院,对其信任度远超于私立医院。但正因为如此,公立医院无须担心或忧虑自身的运营或生存情况,即使出现负债问题,也会由国家背负,这也使得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在管理观念上较为陈旧,既无须考虑自负盈亏问题,又不用为财政亏空所担忧。
其二为私营或合资医院。此类医院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和投资者,不仅要把握医院的整体运营情况,更要采用医疗手段积极创收,以此来确保医院的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营。因此,此类医院中,经营与管理被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此类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在此类医院中,由于投资者兼顾多重身份,不仅涉及到医院的经营,更要负责医院的管理,此种局面导致了此类私营医院中家族化管理现象较为严重,这既会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的混乱,又使针对财务的监管工作难以开展,且力度不足。故此,我国各类运营模式的医院,均存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与弊端,仍需深入探讨。
(二)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新形势下,为确保医院运行的稳定,众多医院都应建立起自身的财务预警机制。同时,作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将医院所涉及到的所有财务信息有效收集,并随之构建出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同时,随着医院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对医院中众多财务信息进行必要的追踪和全过程的监控,能够对医院的各类财务活动(如盈利情况、资本运作情况、营运状态等)进行有效分析与判断,从而在医院的各类财务活动中,做出正确的指导性决策。此外,在医院各类财务活动中,若存在风险较大,或盈利前景欠佳等情况,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也会及时的发出预警信号,以确保财务风险得以避免或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然而,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大多均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对于自负盈亏性质的医院而言,无异于使其资本运作风险增大。
(三)缺乏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预算机制
现阶段的医院,均可看做独立运营的医疗服务企业。而对于企业来讲,对自身财务进行预算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在医院财务工作中所进行的预算,要以医院未来发展阶段为结点,制定出相应的月度预算、季度预算以及年度预算等。通过预算情况,财务部门可针对医院未来发展规划,做出财务上的盈利与支出控制。虽在现阶段,众多医院均能够针对自身运营和发展规划,制定出相应的财务预算,但所制定的财务预算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部分医院的部门或科室,为确保自身利益的达成,往往会刻意虚报预算金额,并额外增加预算项目。这不仅会额外增加医院财务预算的支出金额,更会使财务管理工作难于开展,形成混乱局面。而有些医院的部门或科室更是与医疗药品或医疗器械厂商勾结,为获取私利,肆意虚报药品或器械价格。此种现象既使财务预算飙升,又普遍存在于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
(四)缺乏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医院的运营管理而言,应充分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出与财务管理相匹配的制度,唯有将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医院得以快速、稳步的发展。但现阶段,部分医院虽能够做到将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但财务管理制度却缺乏完善性,且并无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约束与规范,这不仅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使其难于执行。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也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乱象横生,虚假报账现象频发。
二、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首先,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映射出其财务制度的漏洞较多。很多医院的投资者兼顾管理者,具有人事的任免权,而财务管理工作中,由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制约管理者权利,此种一言堂现象,使得财务管理制度如同虚设,必将为医院的资本运作造成严重风险。其次。缺少准确的财务预算,导致医院的资本运作混乱,出现支出极高,且与收入严重不符的现象,难以达到收支平衡,使医院所面临的生存风险极大提升。最后,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若医院财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会导致众多财务人员为一己私利而侵吞医院财产现象的发生,此种由财务人员而生成的财务风险也将极大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三、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与解决措施
(一)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提升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使医院逐步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行列。这不仅需要医院的投资者与管理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为医院的盈利创造出适合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其具备防患于未然的风险管控意识,为医院的良好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要在医院中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机制,并将医院的务管理与运营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在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收益。此外,还应逐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使财务工作在一定层面上保持透明度,唯有如此,才能使医院得以稳步前行。
(二)精确化定位与科学化资本运作
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各部门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医院自身在医疗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医院的财务现状等,做出细致且精确的分析,从而做好医院自身的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并应对医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以满足医疗市场需求为基础,明确出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要依据医院财务工作中所得到的实际预算情况,对医院自身做科学化的资本运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强化医院财务预算与成本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为确保医院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应在医院内部引进预算管理体系,并采用成本核算的标准方法,且应将财务预算设定为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之内。通过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对比,明确出财务预算中的不详、不实等问题。同时,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与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控制与核实各个部门及科室所呈报的财务预算报表,在标准化对比中,剔除虚报金额。此外,医院财务部门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时,可通过作业成本法有效控制成本,并加大节约消费力度,使医院的成本能够与支出持平,并在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上,体现出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的价值。
(四)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由于财务人员自身能力与意识问题而导致的财务管理问题比比皆是。对此,应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财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上岗。对于多次考核均未通过的财务人员,应在医院财务队伍中剔除。同时,还应对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风险意识教育,使其法律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也促使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这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行政后勤职能科室;绩效考核;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0 引 言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改革要想获取整体性的突破,就需创新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方式。公立医院应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明确绩效考核设计思路,切实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另外,公立医院也需要将行政后勤职能部门分为3个主要的级别,分别是“服务保障”“技术管理”和“战略运营管理”,按照其不同的属性以及类别部门的工作重点,构建评价考核绩效的体系。
1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综合绩效考核的设计思路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的综合绩效考核主要依靠量化指标,在满足医院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绩效考核内容和形式,确定绩效考核的对象,提高临床服务的效率及质量,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1.1 绩效考核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医院可通过分析考核的对象,来确定考核的形式及内容。在设计有关考核行政职能部门绩效的内容时,需要结合个人发展、科室发展以及医院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思路上需要把握医院岗位工作及战略目标的主要特点。在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倘若医院正处于发展扩张期,其考核指标就可以合理超前,适当考虑创新管理指标以及效率指标;倘若医院正处于发展稳定期,那么考核指标就适当保守,适当考虑工作业绩及质量等。在个人发展方面需要考虑其创新以及学习的能力,在科室发展方面需要考虑科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医疗机构普遍关注临床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所以还应该考虑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为主,还是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终末期考核是指通过临床满意度以及评价业务指标来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在形式方面也会更多地采纳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
1.2 绩效考核的对象设计
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分析绩效考核的对象。服务保障类科室主要为后勤服务管理科、保卫部、设备科、基建科、总务科及工会;技术管理类科室主要为信息网络部、医保科、院感科、护理部及医教部;运营管理类科室主要含有拓展宣传部、监审部、运营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医院办公室及党委办公室。
通过分类考核对象的工作内容,将同类科室的相同点归纳为:“战略运营管理”科室,其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运营管理以及完成医院整体战略目标,全面执行各项院部以及党委的指令性任务,其工作特点主要是监督、协调运营管理,执行院领导指示;“技术管理”科室,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医疗业务数据、把握医疗政策法规、掌握临床业务开展情况、指导临床规范诊疗等;“服务保障”科室,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协助战略运营管理类科室完成医院后勤保障以及满足临床科室需求,为行政以及临床工作提供更加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
2 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2.1 考核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在构建公立医院考核体系前,有关人员需要参考常用的评价指标,从实用性以及权威性进行考虑。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有明确界定经济运行状态、工作效率以及社会效益。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考核对象类别,通过借鉴以及查阅文献、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以及企业部门的考核指标,将指标分成4部分:满意度指标、创新及学习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效率指标(工作业绩)与职能完成指标(科室管理能力)。
2.2 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
由人力资源部、党纪办以及院办共同组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小组,在每月底根据职能部门完成指标情况对小组进行考核。根据百分制对每个考核项目打分,单项基础主要分成60分及100分,而扣分形式的基础分就是100分,加分形式的基础分就是60分,对科室满意度情况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在建立这样的考核体系时,需要职工代表参与访谈会议,将前期考核科室执行模拟考核的实际情况报告上去,这样上级才能够深入了解参与考核人员以及被考核科室对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后工作状态的满意情况,也能够减少执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前期和每个层面的职工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科室人员以及职能部门的支持和认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及执行力,将职能部门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3 结 语
在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不仅完善考核体系的内容,同时还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考核。在改革公立医院绩效的过程中,可获得整体性的突破,改变行政后勤职能部门以“衙门机构”“官本位”自居的思想观念,利用有效的绩效考核方式提高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毅,王倩,尹丽君.公立医院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2015(6).
[2]刘元明,刘欢.医院行政后勤绩效考核精益化管理问题分析与探讨[J].经济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