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学院美术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于2013年6月6日至12月1日开始向公众开放。
1918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此后在中国20世纪早期社会大变革的特殊历史进程中,几经合并、停顿与重建,直到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艺专”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奠立了美术教育与教学的最初形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馆藏品整理与研究中,发现部分“艺专”时期师生的重要作品,籍此为基础,去年已推出“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览,及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并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展览及学术活动在学界影响很大,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另展览在文化部主办的“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奖”!在此,美院美术馆继续推出系列展的第二部分“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
展览展出近40件作品,涉及作者30余人,创作年代自1917年至1949年,贯穿了国立北平艺专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其中包括国立北平艺专各个时期重要的中国画教学骨干郑锦、陈师曾、王梦白、姚华、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于非、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他们也是中国近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此次展览作品多为上乘之作,并有意选择大师们很少面世的作品,十分珍贵。
中央美院美术馆将对“艺专”历史继续进行梳理、对“艺专”时期的重要学者、艺术家和师生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完整和再现“艺专”时期的史实和重要事件,美术教育思想、教学结构和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继续深化对国立北平艺专的研究与挖掘,更全面的体现国立北平艺专的整体艺术面貌。通过此项目,填补“艺专”研究的空白,以展览、研讨、出版及更多公共教育的方式,让后辈学子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为同道中人提供更多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可能与资料。同时,以美术馆为平台,将所有的作品、文献资料转化为学术的生产力,以展览为载体,转化为公共事件。
一、学习力
现代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跨越了学校或年龄的束缚,理所当然应该成为美术教师的人生信念。美术是一门综合性、人文性比较强的艺术学科。诗歌、故事、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具有丰富意境的视觉画作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产生优美印象与无尽的联想。
中国画大师陆俨少有句名言:“三分画画、三分写字、四分读书。”美术教师要善于读书,多读书,只有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真谛与奥妙。李叔同、黄宾虹等名家除谙熟传统绘画技巧之外,对历史、诗文、文学、美术理论等内容也都有相当的造诣。一些美术工作者将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思维方法运用到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中,各门学科相互渗透,使美术学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工作的生命线。美术新课程改革依据中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与中学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学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为根本目标。同时,教师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掌握美术学科的思维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中学美术教学受“应试教育”及“工具主义”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与学习结果,忽略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创造精神与个性发展。一些教师设计把美术欣赏课理解为大量视觉冲击,使各种色彩斑斓的图片、作品等充斥课堂,或者仅仅是画作轶闻或者作品简介、作品技法讲解。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几条绘画法则、概念,然后就照搬某某大师的几笔大写意死板地描摹一幅幅明暗素描,剥夺学生艺术体验与感受的权利,使美术教育失去情意特性,抑制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三、教研能力
现代教师的角色日趋多样化,“教书匠”式的美术教师已经难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共识。美术教师需要了解专业前言动态外,对自己所教学科也要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把所教授的内容置身于更宽广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上考虑,才能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与意义。教学与研发融为一体,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很难感悟与体验美术作品的。在《寒江独钓图》中,画家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空白,空白也许是水或者山,甚至只是为“寒”和“独”做铺垫,这为学生想象、思考提供了想象的素材。唯有让学生直抒己见,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让学生在阐释中与别人分享与交流鉴赏经验,真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四、教育技术运用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艺、设备、手段等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引起了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改变美术教学的教学方式。生生、师生的教学互动与交流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时空。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适合中学生认知需要的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新手段、新方法。比如,电脑模拟三维空间可以为雕塑作品的欣赏、创造提供一种新的视觉形象与教学资源。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造型、设计、应用”是美术课学习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只片面追求绘画技法,忽视全面文化技能的平衡,就难以适应网络和信息时代的需求。
五、反思力
一、儿童兴趣与先天素质
任何兴趣、能力的形成首先要有一定的自然的前提,就是先天素质。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否有绘画天赋。我在实践中的确看到不少爱画画的孩子具有天赋特点,有发展绘画能力的基础。正是这些促使小孩子对画画的喜爱,兴趣也随之越来越浓厚。然而,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后天环境教育对儿童的兴趣十分重要。在我的教学中,有不少发展条件好的孩子,由于中途兴趣转移或没有坚持的毅力导致半途而废;与此相反,有的孩子绘画能力并不十分突出,由于能坚持参加活动,逐渐培养了对美术的兴趣。由此可见,先天素质并不是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决定性因素。
二、儿童兴趣与环境
儿童绘画兴趣不仅来源于先天素质,更重要的是形成兴趣必不可少的后天环境影响。我们所指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兴趣的影响。
(一)家庭对儿童绘画兴趣的影响
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柬。他们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绘画的兴趣也越发浓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和最长久的老师。如果家长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参加活动,新鲜的外界刺激将有利于激活创造思维。提高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儿童创造一些家庭环境,随之学生的兴趣也有了。在我的调查中有一名学生表现得突出。他说:“我为什么喜欢画画?那是因为我爸爸、妈妈、爷爷都喜欢画画,他们总在家里挂出优秀的作品,我很喜欢欣赏他们的画。爸爸经常和我一起在游戏中教我画画,我觉得很快乐,时间长了我也爱上了画画。”家庭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每一件事都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影响,家长的一举一动也都是孩子的榜样,不知不觉地渗透给孩子。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兴趣影响的重要。
(二)儿童绘画兴趣与学校
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跟老师的学习和与其他同学的交谈都会影响儿童,所以学校是影响儿童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1.课堂活动。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成人化,脱离儿童身心发展实际水平,不容易被儿童接受,也就谈不上兴趣。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我的调查中,有100%的学生热烈希望的是快乐的美术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堂课,激发其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绘画内容要新。一是绘画种类多样,尽可能地让儿童去尝试各种绘画方法,训练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表现事物;二是描绘对象丰富,自然界可描绘的事物很多,绘画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选取那些既简单又富有情趣的事物,启发他们去想象,去思考;三是欣赏内容多彩,每节课都让儿童欣赏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作品,讲一些各人画家的故事……有助于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在乐中学,在乐中受到启发,有利于儿童接受和理解。
(2)教法要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创造出自己的教法。例如教小狗的画法,开始应该让儿童观察小狗,分析小狗的结构及每部分的特点,学会画静态的小狗;还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可以是教师编好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同学分组集体编的故事,然后分工合作。每一幅图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添加其他的辅助内容,如太阳、房,子、窗户等等,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变化,如太阳公公由高兴到生气再到高兴,花儿的失望到自信……让画里的每个景物都有感情。这样既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又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同时渗透了连环画知识,还可以让儿童把知道的小故事或自己编的故事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既培养了创造力,又激发起学习兴趣。
关键词:设计素描;素描;审美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44-01
设计素描就是要根据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爱好来进行引导性教学,引导他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来理顺其思路。
一、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也可以称为结构素描,主要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是根据社会需要,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将艺术和科学相融合,注重美观的同时,也注重实用,在现代设计学科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现代设计学的基础。
二、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设计素描跟传统素描和普通意义上的素描不同,设计素描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同时,设计素描也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特有产物,是一种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工业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表现造型创意,表达作品想法和观点的语言和手段,然后通过运用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将设计师的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表现出来。
三、设计素描的内涵
首先,设计素描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说明,现代设计素描的目的性很明确。其次,是现代设计素描非常注重方法,是集观察、思考于一体的造型设计活动。最后,现代设计素描要保持正确的思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形体,要有依有据的构思,而不是任意去构思。
四、设计素描的特性
第一,现代设计素描,根据需要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平面设计素描、建筑设计素描等等,这种带有专业性质的现代素描,除了要求设计者注重美观,更要注重对专业功能的实用性。
第二,现代设计素描,跟传统的素描方式不一样,更多地依靠理性及逻辑思维,要重点加强设计者实践性的训练,需要对客观物象进行综合反映,需要做好美观、效能统一。
第三,现代设计要求,做到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做好审美的设计,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五、传统素描跟设计素描
之前我们谈到设计素描主要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设计素描有他的主题思想,根据人的意识需要去画。而传统素描仅仅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主要在练习人的观察力,理解力,审美能力。
但是,传统素描和现代素描也有联系之处,他们都是由基本绘画语言点、线、面、构图而构成的,传统素描是现代素描的基础。
当前,我国的传统素描教学体系无法满足不了培养高校设计人才的需要。虽然现行的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将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教学有机的结合,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深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至关重要。
传统素描是现代素描的基础,设计素描是传统素描结合的创新思维的产物。设计素描要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将探索研究世界的具象表现手法与侧重意象形态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运用设计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美感,展示艺术造型的新型概念。
六、当前美术院校进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必要性
(一)当前美术院校的教学和课程的不足
当前美术院校的教学和课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前,我国美术院校的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和形势较为单一,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学习结构寺庙和明暗调子的设计,其余的关于设计素描教学的就没有涉及到了。在表现形式上还停留在传统素描教学中受手绘的手法上,技法相对单一,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再加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很难让学生提升到同一层次的素描水平。第二,一些美术学院老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当前一些老师的教学思想还是早点的“苏派”教学思想,没有局势俱进,而是墨守陈规,不是说“苏派”的教学思想不好,而是有些“苏派”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当前,如何部分老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现代设计素描教学的内涵,也不采取任何形式的应变措施,那么当前的教学先转是难以改变的。
(二)行业技术发展急需创意设计人才
设计素描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行业技术的需要,对设计素描人才的需要也会增多。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必然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代设计行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将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就开始体会创意的快乐。
七、改革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的构想
对设计素描的研究,我国尚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并没有相对系统的研究论述。笔者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打破传统固定常规模式,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注重灌输,制约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跟现代设计素描相悖的,不利于发展现代设计素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要发展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能力培育教学,要培养观察、感受能力、心智思维能力、创造意识的能力和技能的表达能力。打破思维定式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将传统的习惯性的物体组合模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根据学生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参与物体的自由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素描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设计素描教学的重点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互动教学,开拓创新。互动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习的合力,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去观察、研究,根据自己的本身的特点,学习设计素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融入现代设计意识,提高设计能力。现代设计对审美和工业材料都有要求,因此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提高加强,现代设计素描中,设计的理念和创意是精髓,创意素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转变学生对事物固定的思维模式,开拓创新,敢于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创新思维模式的开发。
(三)注重对设计素描的美感设计
现代设计素描要注重产品的美感设计,在现代素描设计中要以设计审美作为学习训练的核心。设计素描授课时一般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以线性结构素描表现为主的板块;二是以明暗表现物象材质(肌理)为主的板块;三是以创意表现素描为主的板块。这三大板块要有机结合,整体对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轻重缓急地加以实施。
(四)加强设计素描中的抽象意识
设计应永远面向未来,在素描设计教学中应引进和借用未来风格抽象思维的艺术训练方式,探索设计领域表现的新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基本技能和先进的视觉审美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根绝专业的差异性,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渐的进行训练,是学生逐步摆脱表象、模仿的束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想象,以小见大,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创造出新的表现形态。
(五)设计素描材料媒介的综合实践
在学习现代素描中,通过发现材料的新特性,探索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和效果是设计素描教学内容与创作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恰到好处的材质表现通常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总之,设计素描的教学自始至终要贯彻以设计观念为指导、融合现代美学,将实用跟美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教学要与时代同步,进行大胆的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培养模式已趋于多元化,独立学院就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美术相关专业在独立学院中是一个重要的专业组成部门,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专业课基础相对薄弱,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美术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美术专业教学定位上也有自己明确目标,本科教学应用型高校,类型介于教学研究型和教学技能型之间,即学生既要有动手绘画的能力也要有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鉴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体优势的对比上,这种类型的人才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二次创新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教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都非常明确,但往往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画匠”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学生往往缺少创新精神。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具体体现如下:
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包括两门:一门是素描;一门是色彩;另一门是速写。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独立学院是依附于本部的一个二级学院,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也是继承本部的教学方式,过去建立几十年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直接照搬照抄到独立学院来,其实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过去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教学理念及模式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与兴趣,束缚学生在专业上的个性发挥。
2.基础课与创作相脱节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素描、色彩、速写课只是基础课程,与创作毫不相干,以为只要打好基础,认真完成基础课的作业,能顺理成章的创作出见解独到的作品。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若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会培养出“画匠”,学生会成为人工的照相机。甚至在无形之中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分割并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到高年级需要做毕业创作时,学生往往因为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导致无从下手,甚至扎实的基础功底会成为束缚,只会照画现实存在物体。
3.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采用灌鸭式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来美术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所以本身这些学生学习就是被动的,他们认为是为了父母而学,是为了考试而学。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厌倦,绘画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喜好甚至是热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进行绘画创作。
4.基础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高校还是固定原有的模式进行课程的安排。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的安排上与美术学学生课程安排的一致。可以说这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远远跟不上今天新形势、新产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美术学和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需进一步的合理适当比例的区分。
三、深化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之我见
美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艺术能力、创造能力与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在专业的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范畴的概念,是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的训练阶段。如此重要的阶段性训练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就本人所上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后提出一些拙见。
1.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我的成就,满足于对形式、技术上的沾沾自喜,对社会的急速发展视而不见,安于现状、心浮气躁,思想观念落后是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美术基础课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授课,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观念上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跨专业的学习,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指导学生,启迪学生去进行绘画创作而不是单纯的照相机式描画物体。不同的时代知识背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绘画创作作品,洞察过去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把握人类文化的行进脉络,并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绘画作品。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非常枯燥、辛苦的,只有教师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绘画技巧及绘画理论,也可以带来创作的快乐。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基础课教学作出重新的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努力从各个角度、学科提高自身的素质。
2.示范教学法的合理使用
示范教学法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观看整个的绘画过程,也可以称为感知授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学生观看到整个绘画的过程时,带着目的进行观察,观看的越仔细越好;再次,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要讲解清楚。
例如,在基础课程素描课的教学中,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只是头口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关系的处理上必须通过实际的绘画操作,学生才能更直观的理解。在虚实处理时,我们常使用抹搽法;黑、白、灰的区别上,我们都是在动笔前先区分清楚等等。不论是绘画技术上还是头脑中的构思都要通过示范、口述教授于学生,让学生先在感知上有一定的认识。
3.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
反复的进行素描、色彩和速写的练习,学生常常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教师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授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写生对象的改变,讲授如何塑造不同材料的静物并具有质感等等。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授课形式,如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作品的点评相结合,甚至可以让学生看些美术大师绘画过程的录像吸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写生,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绘画激情。教师还应该正确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要老师课余时间多专研,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活跃教学气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基础绘画有了兴趣,有了专研的精神,那么枯燥的绘画也会变得有乐趣。当前的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考生都是因为文化成绩较弱,转而学习美术,这些考生都是在短期性、突击式加上普遍性的临摹、机械地复制等单一和僵化的训练而考上大学的,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的认识非常狭义,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能的掌握,失去了创作性。学生从内心本身来说对绘画就没有兴趣,只是机械的为了考试而画画。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相对枯燥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上,素描课上可以采用炭笔、铅笔甚至粉笔相结合,作出与先前不同的黑白灰对比效果;色彩课上可以教学生做肌理效果,不一定是用画笔来表现物体,也可以采用刮刀等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速写更是可以采用面表现方法和线表现方法等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5.因材施教,加强与专业联系的针对性训练
高校中美术基础课都是安排在大一以大课的形式上,不分美术学和设计的集体一起上课,导致针对性不强。由于目前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采用传统模式的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经常会看到学生大二分专业后,涉及到专业课的绘画上,常常会出现创作思维被束缚的现象,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一基础课训练时没有针对性所导致。
本人经过几年的美术基础课教学得出这样的经验,针对今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之后选择纯艺术的同学要求在基础课联系时,必须掌握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绘画基础;选择环境艺术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建筑速写能力的训练,培养空间感;视觉艺术设计的同学侧重于构图与色彩搭配的训练;服装设计则侧重于人体结构和人物速写能力的训练;动画专业则侧重于人体动态和默写的能力训练等等。美术基础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语
美术基础是其他美术专业课的源泉,素描、色彩和速写是基本功,是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保证。美术基础课虽如此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打破素描、色彩和速写传统的授课方式,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建立起一套独有的教学方法,这将对独立学院美术专业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秦文加强和改进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2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