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乳牙;龋病;患龋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8;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129-04

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患龋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的现象[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全国5岁儿童患龋率为66%,龋均为3.09。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龋病的有力保障。而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理念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2,3]。本调查选择杭州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研究对象分别是主城区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分别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抽取124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7 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抽取137名儿童,其中男童64名,女童73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2016年3月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龋病检查,主城区幼儿园共抽取123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6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共抽取122名儿童,其中男童60名,女童62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检查项目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进行记录[4]。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分别记录乳牙龋坏牙数(decayed teeth,dt)、乳牙因龋缺失的牙数(missing teeth,mt)、乳牙因龋充填的牙数(filling teeth,ft)。计算乳牙龋均(人均乳牙龋坏、因龋缺失及因龋充填的牙数,dmft/受检人数)、龋补充填比[因龋充填的牙数与患龋牙数及因龋充填牙数总和的百分比,ft/(dt+ft)×100%]和患龋率(患龋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比)。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4名检查者经过标准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0.8,并且由高年资医师负责质量监控。两所幼儿园检查均由同一批医生完成。

1.2.3 健康教育方法 针对幼儿家长和老师开展持续一年幼儿口腔知识讲座,每月一次,每次20 min,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涉及(1)胚胎期乳牙恒牙的发育;(2)乳牙的重要性;(3)龋齿是怎么发生的;(4)为什么要刷牙?何时开始刷牙?(5)正确的刷牙方法;(6)乳牙龋齿的危害;(7)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8)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意义;(9)甜食与龋齿的关系;(10)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1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2)正确的口腔保健理念等。每月举行一次幼儿刷牙比赛;给家长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小册子及折页等宣传资料,教室内张贴爱牙刷牙宣传画,组织儿童观看爱牙刷牙动画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乳牙龋指数用dt、mt和ft表示。群体患龋情况用龋均和患龋率表示,龋补充填比表示乳牙龋得到治疗的情况。

2.1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患龋率及龋补充填比比较

口腔健康教育后与之前相比,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t=0.023,P=0.037)和患龋率(χ2=8.569,P=0.024)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7,P=0.01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P>0.05),仅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P0.05),龋补充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dt、mt、ft及构成比比较

两所幼儿园儿童在健康教育后,龋齿均数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杭州市伤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失、补人数百分比及构成比比较

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乳牙龋坏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P=0.041);因龋乳牙缺失人数百分比持平。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龋齿充填人数百分比明显上升(χ2=6.875,P=0.03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健康教育前,两所幼儿园d、m和f人数及构成比无差异。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的ft人数和构成比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χ2=6.214,P=0.023)(表3)。

2.4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性别对乳牙龋均及患龋率的影响

两所幼儿园男女生龋均及患龋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龋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危害巨大。由于乳牙髓角高,髓腔大,根管粗,一旦龋病累及牙髓腔,牙髓病会快速发展形成根尖周病变[5],引起根尖周组织的肿胀,疼痛,患儿不能咬合,对进食和消化均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6]。长时间未受到控制的根尖周病变甚至可能引起儿童颌骨和牙弓的发育异常,导致恒牙列萌出后牙列不齐,给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均会带来负担[7]。但家长常常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忽视乳牙龋坏的危害[8]。因此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引导和监督[9,10]。有研究表明家长让儿童越早开始刷牙并坚持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其防龋效果越好[11]。本研究针对杭州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口腔保健知识、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护牙爱牙理念、乳牙的重要作用等,以期提高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进而引导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低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但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家长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了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能够正确认识乳牙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口腔卫生健康,引起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目前,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多,重视力度不够,因此建议政府重视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12,13]。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纳入常规,并扩大范围到社区[14]。

本次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而龋补充填率却明显低于主城区幼儿园。且在口腔健康教育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乳牙龋补充填率并无明显改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父母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口腔保健意识欠缺,收入相对有限,对子女口腔健康的投入欠缺。由此可见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口腔健康教育接受度、对口腔疾病状况的重视度以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投入度均与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情况相关[15]。

对乳牙龋均构成比和乳牙龋失补百分比深入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后,患龋牙齿均数依然占据较高的比例,因龋缺失牙齿均数比例较低,但龋补充填比依然不太理想,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这提示虽然健康教育后学龄前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乳牙龋坏的危害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杭州市的儿童龋病防治策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失牙人数的下降表现缓慢,但龋齿充填人数的变化可以出现的更早。对儿童家长应进行持续不断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对经济困难家庭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改善学龄前儿童龋齿治疗情况[16]。

有关性别与龋病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大多数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17],但本次调查中男女儿童患龋率与患龋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部分省市调查结果一致[18,19]。

本研究表明,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是督促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可改善儿童患龋状况的有力措施,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及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更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20]。

[参考文献]

[1] 陈玲,张忠良. 2299 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J]. 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 Miller E,Lee JY,DeWalt DA,et al. Impact of caregiver literacy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outcomes[J]. Pediatrics,2010,126(1):107-114.

[3] Vann WF Jr,Lee JY,Baker D,et al. Or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female caregivers:Impact on oral health outcomes in early childhood[J]. J Dent Res,2010,89(12):1395-1400.

[4]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5] Theocharopoulou A,Lagerweij MD,van Strijp AJ. Use of the ICDAS system and two fluorescence-based intraoral devices for examination of occlusal surfaces[J]. Eur J Paediatr Dent,2015,16(1):51-55.

[6] Llena C,Leyda A,Forner L,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early carious lesions and diet in children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caries[J]. Eur J Paediatr Dent, 2015, 16(1):7-12.

[7] Horowitz AM,Kleinman DV,Child W,et al. Perspectives of maryland adults regarding caries prevention[J]. Am J Public Health,2015,105(5):e58-e64.

[8] 白云洋,张笋. 天津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43-345.

[9] 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等. 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 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4):193-195.

[10] Ghazal T,Levy SM,Childers NK,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hood caries incidence among high caries-risk children[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15, 16(2):317-326.

[11] 张媛媛,石兴莲,程华刚,等. 遵义市城乡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39-4441.

[12] 慧兰. 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4-415.

[13] 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691-692.

[14] 马艳艳,张轶勋,张瑞,等. 朝阳区托幼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健康教育人员现状调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498-500.

[15] 蒋琳,庄庆明,王金华,等.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72-475.

[16] 唐琪,王维倩,杨宇,等. 2010-2012年杭州市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龋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78-280.

[17] 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 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70-72.

[18] 林居红,刘桥,王金华,等. 重庆市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2):220-222.

[19] 李秋忠,曾晓娟. 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511-512.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菌斑指数;菌斑清除率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6-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arents on children's brushing behavior and oral hygiene. Methods Children in two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using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ir parents were given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3 months. The dental plaque index was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rough oral health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had twice or more teeth brushing in two kindergartens was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occasionally or never brushed teeth was decreased(P

[Key words]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eschool children; Oral hygiene behavior; Plaque index; Plaque removal rate

牙菌斑是龋病的始动因子[1],研究表明,牙菌斑量多者患龋率也较高[2]。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66%,龋均为3.09[3]。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是保护牙齿、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因此为帮助儿童及家长、老师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对预防龋病、去除菌斑重要性的认识,使幼儿园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良好习惯减少或减轻各种牙菌斑的形成和堆积,最终达到防龋的效果,本研究对两幼儿园的儿童家长进行了深入的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月分别抽取了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共124例,其中男童67例,女童57 例。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共137例。其中男童64例,女童73例。3个月后,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菌斑检查,主城区幼儿园123例,其中男童67例,女童56例。城乡结合部幼儿园122例,其中男童60例,女童62例。所有儿童年龄按小中大班分别为4、5、6岁。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每月定期对各儿童家长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采用分发资料、动画、科教影视等方式教授内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每天早、中午刷牙,每次3 min,正确刷牙。了解正确刷牙方法的重要性,要求每颗牙齿里外缝隙均要刷到,并多次演示如何正确刷牙。

1.2.2 检查方法 采取菌斑指数法测量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牙菌斑指数,并对比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菌斑清除率。(1)指导儿童使用水果味菌斑显示咀嚼片,对其全口牙齿进行菌斑染色,在咀嚼片完全染色后,清水漱口并记录本次刷牙前后儿童的牙菌斑指数。(2)全口牙菌斑指担ㄗ芫斑指数)计算方法如下[3]。①全口牙菌斑指数=全口牙菌斑记数总和/受检牙面数×牙齿数目。②菌斑清除率的计算方法:菌斑清除率=(刷牙前菌斑总和-刷牙后菌斑总和)/刷牙前菌斑总和×100%。

1.2.3 牙菌斑评分标准 儿童牙菌斑评分标准分为0~5分,其中牙齿表面没有菌斑为0分;牙齿存在散在点状菌斑于牙颈部边缘为1分;牙齿有连续的薄菌斑带存在于牙颈部边缘为2分;牙齿有>1 mm的菌斑存在于牙颈部边缘为3分;牙齿表面有1/3~2/3菌斑覆盖为4分;牙齿表面超过2/3菌斑覆盖为5分[4]。

1.2.4 调查问卷 设计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儿童的刷牙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 结果

2.1 儿童刷牙行为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在两所幼儿园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儿童人数增加,偶尔刷牙和从不刷牙的儿童人数下降(P

2.2 两所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刷牙前后菌斑清除率及口腔牙菌斑状况比较

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总菌斑指数分别由刷牙前的(3.60±0.24)、(2.78±0.50)降至刷牙后的(2.43±0.37)、(1.64±0.42)(t=4.128、4.093,P均

刷牙前,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后总菌斑指数由健康教育前的(3.60±0.24)降至(2.78±0.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386,P

从表2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在刷牙前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菌斑指数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菌斑清除率均低于主城区幼儿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乳牙龋病临床治疗;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临床医师在接诊时经常会因为小儿不合作,同时家长对乳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放弃治疗,给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危害,合作的患儿在治疗时常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也较成年患者困难。乳牙龋齿的治疗目的是终止龋齿的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避免因龋齿而引起的并发症,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使乳牙能正常地被替换,有利于颌骨生长发育。因此乳牙龋病临床治疗十分重要。临床医师在治疗乳牙龋病的同时对幼儿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口腔卫生行为,健康教育为前来就医的儿童和家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临床诊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乳牙龋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慢发病,如何减少该种病的发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47例乳牙龋病患者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的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2.5对县党政幼儿园大、中、小班进行口腔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乳牙龋病患者47例,对47例儿童发放宣传单,进行病因调查分析,47例乳牙龋病儿童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3岁-6岁,所有患儿都有喜食零食的习惯,部分患儿在3岁前有含奶嘴睡觉的习惯,患儿家长的患龋病也较高,不排除家族遗传特点。

2临床治疗

对47例乳牙龋病儿童根据患治疗情况实行治疗,龋齿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龋齿的不同深度,有所选择。如早期釉质龋可采用保守疗法以终止龋坏发展,如已有牙体组织损坏的龋坏,应采用充填治疗,保守疗法指采用不切割或少切割牙体龋损组织的保守处理,使龋损停止发展或消失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再矿化疗法。本科室只采用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药物处理龋损使龋齿终止的方法,其适用于早期釉质龋,位于牙齿光滑面尚未龋坏者及釉质发育不良继发的广泛浅龋制洞困难者,对患牙进行涂氟治疗,对已有牙体组织损坏的龋坏,采用充填治疗,充填治疗也称充填术,是牙科医生用器械对牙体组织进行切割钻磨,去净龋坏组织,并将龋洞制备成规定形状,在保护牙髓组织的情况下,根据洞形的大小,深度和固位情况的好坏,承受咬合力的大小与美观,经济状况等选择不同的人工材料填充洞形,以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乳牙龋病治疗注意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做好去污和隔湿,防止充填物脱落和继发龋。对多发龋实行分次治疗。并嘱咐家长随时复诊。对不合作的患儿重点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防止龋病的发展。

3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指导幼儿纠正爱吃零食的坏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选用合适的牙刷和含氟牙膏,蔬菜水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对已作治疗的龋齿进行定期自查或复查,通过健康教育,家长要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

4结果与讨论

我们对47例龋病儿童患者根据龋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涂氟治疗和充填治疗,有效的防止了儿童龋齿的进一步发展,恢复了乳牙的形态和功能,对儿童的牙骨发育和将来恒牙的发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后通过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严格按口腔卫生保健五步曲:早晚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健康的饮食、少吃糖和含糖零食,选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的方法,告知患者龋病发生的原因,就是宿主细菌食物时间四联因素。广大口腔医务人员对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和老师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病的发病率,患龋病的儿童又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儿童乳牙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给患者预防龋病的发生带来了福音,保护乳牙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痛苦。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会让他们一生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君音,胡敏.儿童口腔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2-17.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错牙合畸形;矫正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121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段121例正常牙合关系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患儿66例,女患儿55例,年龄3~14岁,年龄均值为(8.4±3.7)岁。恒牙期41例、替牙期43例、乳牙期37例;对照组男患儿64例,女患儿57例,年龄3~16岁,年龄均值为(9.3±3.4)岁。恒牙期39例、替牙期41例、乳牙期4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1.2.1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研究对象姓名、年龄、就诊信息以及口腔检查信息进行分析。本科室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沟通并观察患儿,了解并确定患儿一些日常口腔不良习惯,并询问患儿家属从何时开始、持续多久等信息,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检查,确定错牙合畸形的具体情况以及种类等。1.2.2预防措施1)儿童未出现错牙合畸形时,家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习惯,观察有无咬唇、舔牙、吐舌等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并教育儿童,帮助儿童戒除这些不良习惯,以预防对牙颌正常生长的影响,减少错牙合畸形发生率。2)重视儿童每日营养的摄入,并改正挑食现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合理搭配膳食,尽量保证每餐都有谷类、蔬菜、奶类以及肉类,尤其是谷类食物,能够有效维持骨正常发育。此外若儿童缺失锌元素,极易诱发异嗜僻,进而产生不良习惯,因此要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并及时帮助儿童戒掉口腔不良习惯。3)及时防治儿童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肺结核、佝偻病等疾病,此外也要重视口鼻咽部的炎症反应,可有效预防由于口呼吸而诱发的错牙合畸形。4)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口腔不良习惯为牙齿带来的损伤,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加强对错牙合畸形的认识,有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并纠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1.2.3错牙合畸形的矫正方式家长要重视错牙合畸形,当儿童出现错牙合畸形时要立即就医,以尽早接受矫正,避免错失最佳矫正治疗时机。针对咬上唇产生的错牙合畸形,需在乳牙期3岁或4岁进行矫正,主要以可摘戴矫正器为主。通常3个月就可完成矫正,医生要叮嘱患儿家长密切关注其是否还有咬上唇习惯,要及时纠正以减少复发率。针对替牙期患儿,上颌骨发育异常则需对上颌前方进行牵引矫治,以改善上颌骨的生长;下颌后缩使用矫正器如herbst或者twin-block进行矫治;上牙弓狭窄矫正可选用扩弓器[3]。但是要注意,患儿如有口呼吸的鼻咽部疾病,则需先治疗疾病,之后再矫正。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将研究对象的口腔不良习惯和错牙合畸形种类记录下来。错牙合畸形分类:前牙拥挤,上牙或双牙弓前突,前牙反颌,后牙颊舌向错位均为重度牙合畸形,即为Ⅰ类;远中错牙合和上颌切牙唇向倾斜均为远中错牙合畸形,即为Ⅱ类;一边是中性错牙合,另一边为近中错牙合为近中错牙合,即Ⅲ类[4]。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全部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42例研究对象口腔不良习惯

两组研究对象在口腔不良习惯总发生率上,研究组为79.34%,对照组为25.62%,组间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组患儿错牙合畸形类型

121例患儿中61.98%(75/121)Ⅰ类牙合畸形、17.36%(21/121)Ⅱ类牙合畸形、20.66%(25/121)Ⅲ类牙合畸形。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龋齿;调查 3~6岁; 儿童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进行性、破坏性损害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已被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需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为了解本辖区内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并进一步做好防护工作,我科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2347名在园儿童乳牙龋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9年6月本中心管辖社区内所有幼儿园中乳牙全部萌出,而末脱落的3~6岁儿童2347名,其中男童1264名,女童1083人。

1.2 由4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在自然光线下,视诊法为主,结合口腔器械进行检查,不分度,只统计。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龋齿诊断标准;②凡乳牙龋齿、龋缺、龋补均做龋齿统计。

2结果

2.1 龋齿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2347名儿童有395名儿童有不同程度的龋齿,患病率为16.82%,男.女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6.22%、17.02%,两者患病率无显著性(P<0.05)。

2. 2 乳牙患龋率与年龄关系 乳牙患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P<0.01),见表。

3.1 患龋情况比较:各年龋患病率显示,年长儿患病率较年幼儿多,尤其是3~4岁增长较快,随着年龄增长,乳牙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中的机会也增大,患龋人数也渐增多,到六岁时达21.05%。提示龋齿的防治工作应从早做起,这对降低整个人群的乳牙患龋率有得重要意义。

3.2 防治措施: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病因由细菌食物与宿主三种因素共同构成,它的发生与发展较为缓慢,从早期损害到龋洞平均需15个月的时间,如能及时发现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预防措施包括:家长应了解此病的危害,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饭后及吃糖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教育正确的刷牙方面,适合年龄的牙刷,一般每年检查一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进一点发展,合理营养与体检锻炼,适当增加含钙及多纤维食品。限制糖类食品,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足够的阳光,使牙齿得到正常发育,增加防龋能力,把口腔保健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口腔保健宣传,倡导正确的刷牙方式,每个学期在幼儿园开展一次氟化泡沫防龋工作,防龋率可达80%,以保证儿童有完整健康的牙齿。

参考文献

[1]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