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乙肝视力龋齿沙眼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19-01

为撑握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了解新生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及动态变化,保证入学新生能够参加正常的训练与学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保障和依据,笔者于2009―2011年对山丹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健康检测,现将体检情况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9―2011年对学校高一入学新生,年龄15-20岁,受检人数为3156人,其中男生1893人,女生1272人。

1.2方法:按照《国家青少年体检细则》和《体检操作规程》的规定,对学生进行一般体检(含内科、外科、五官科、视力、血压、身高和体重),X线胸透视;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ALT,以自愿为原则,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5项指标检测。

2结果

常见病和其他疾病检查情况:此次新生入学体检3156人,共检查出患各种疾病者是1915人,占入学新生总人数的60.68%。其中以视力低下最高,为953例,检出率为30.12%;其次是龋齿520例,检出率为16.48%;沙眼287例,检出率为9.09%。见表1。

3讨论

从常见病和其他疾病检查情况来看,以视力低下检出率(见表1)最高。近视眼高发的严峻形势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健康问题,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卫生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并将“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目标之一。学校特别要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眼防治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用眼方法。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各科任课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卫生状况,在上课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写字姿势,要及时予以纠正;也要有意识的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看远与看近交替进行,缩短一次性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定期调整学生的座位。学校要坚持每天2次眼保健操的制度,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做眼保健操,并将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固定在教学计划与课表之中,班主任老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确保学生穴位按摩准确,使其真正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学校要建立学生视力检查制度,安排校医或保健教师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及时发现学生视力下降的趋势,对视力下降的学生要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并督促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配合开展防近工作。帮助其养成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学生精神压力大,用眼时间过长,视觉疲劳,是造成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学校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减少和控制家庭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学生因过重课业负担造成的精神压力和视觉疲劳。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保证高中学生8小时睡眠,制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及教育教学规律的作息制度,并严格督促各班主任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确保青少年休息与睡眠时间,降低近视率的发生。

龋齿是影响学生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WHO已将其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癌症的第3位非传染性疾病。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口腔卫生又依赖其习惯行为的质量。许多研究表明,龋齿患病率常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高,生活富裕后,食物趋向精细,酸性食品的推广,零食次数的增多,食糖量增加,使龋病发病率越来越严重。

建议学校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广泛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计划,向学生传授龋齿与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提高学生的有效刷牙率。

(3)推广使用保健牙刷。

(4)在低氟与适氟地区推广使用含氟牙膏等防龋措施。

(5)建议患有龋齿的学生及时治疗及修补。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1.1调查对象

在2014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对某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168人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98.81%。其中男生72人,占42.85%;女生96人,占57.15%。平均年龄(20.47±2.05)岁。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于1975年编制。该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情绪、思维、感觉直至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该表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本研究中,自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1。

1.2.2症状自评量表质量控制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症状自评量表是科学化的标准问卷。问卷调查人员都经过专业心理培训,给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前首先向被调查者讲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使用了无记名方式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回收了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将全部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利用现有的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3结果

口腔专业医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恐惧因子、偏执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如表1所示。

2讨论

口腔科医生是一个特殊医学职业,要求从业者责任心强,工作风险性大,这些都要求口腔科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学制长、内容繁多、学习任务重以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等特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3次角色转变:(1)新生入学后由被动学习的中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大学生;(2)由普通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转变为素质全面的口腔科医学生;(3)通过临床实践由高素质的口腔科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如果存在所学知识不牢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时,很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惧、偏执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说明在这些方面,口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注意。

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整体教育相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当做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许多课程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和《神学》等,这些都是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考虑到他们专业的特殊性,这样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医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可以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性的心理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择业心理和挫折方面的教育活动。课程目的是使医学专业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坚忍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强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在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能力,使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和心理。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段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口腔医学专业新生首要任务是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尽快从陌生到熟悉、适应,为大学阶段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广交朋友,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辅导让他们了解“毕业就失业”重压,要早日对职涯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抉择时游刃有余。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特长和潜能对自身条件等作出客观评价,培养克服各种挫折与困难的能力,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的口腔专业医学生以解决情感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体现自我价值等问题为主。很多案例都表明医学生因恋爱引发的情感危机会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个别学生会因此走向极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临床实习期的口腔专业医学生而言择业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在临床实习时期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防止实习期医学生走入心理误区、达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口腔专业医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注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普遍缺乏埋头苦干、甘于寂寞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我价值观念但把控的能力较弱,有为人民解除病痛的理想却对实现中医患关系问题无从下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释放压力,转变就业观念。

其次,面向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有利于医学生全面、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医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而不是盲从或者从众,这些对医学生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建立咨询机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从8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高校心理咨询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推广,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督促学校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单位并以它为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信息系统,全面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是优化医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心理咨询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2)组织进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高医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3)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时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者有时并不能直接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与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途径,通过不断的互动使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自我认识问题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大。

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既可以使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掌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倾向,有利于辅导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要求。医学专业学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医疗能力、创新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医学的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和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帮助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自我管理、处理好恋爱、交友和工作的关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能够团结协作,处理好医患关系,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满足当代医学要求。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龋齿;患病率;口腔卫生

【中图分类号】 R 78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 007)02-0177-02

【作者简介】 杲强(1958- ),男,陕西西安人,大学本科,主 任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医院,甘肃兰州 730070。

龋齿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为了解甘肃省中小学生龋齿的患病现状, 以便为各级教育和卫生部门制定口腔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笔者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 中获取的(甘肃省)资料,对甘肃省中小学生的龋患率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从甘肃省兰州市和天水市抽取7,9,12,14,17岁5个年 龄组的城、乡汉族中小学生共3 493名,其中男生1 794名,女生1 699名;城市学生1 7 00名,乡村学生1 793名。调查数据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患龋情况 在受检的3 493名中小学生中,总患龋人数为1 387人,龋患率为39.71%,龋均为1.31,患者龋均为3.31。男生龋患率为36.79%,龋均为1.23,患者龋均为3.34;女生龋患率为42.79%,龋均为1.40,患者龋均为3.27。女生龋患率高于男 生 (u=3.62,P<0.01)。小学生龋患率为50.80%,龋均为1.81,患者龋均为3.57;中 学生龋患率为22.62%,龋均为0.54,患者龋均为2.40。小学生龋患率高于中学生(u=1 6.68,P<0.01),龋均和患者龋均也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龋患率为29.76% ,龋均为0.97,患者龋均为3.25;乡村学生龋患率为49.14%,龋均为1.64,患者龋均 为3. 34。乡村学生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11.68,P<0.01),龋均和患者龋均也高于城 市学生。

2.2 乳牙患龋情况 由表1可见,总乳龋患率为45.52%,乳龋均为1.60 ,患者乳龋均为3.52。其中男、女学生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60,P >0.05),乡村学生乳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10.08,P<0.01)。

2.3 恒牙龋患情况 由表2可见,总恒龋患率为15.15%,恒龋均为0.3 4,患者恒龋均为2.25。其中女生恒龋患率高于男生(u=6.36,P<0.01),乡村学生 恒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4.37,P<0.01)。

2.4 龋失补构成

2.4.1 乳牙龋失补构成 由表3可见,乡男乳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男3.79个百分 点,乡女乳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女7.48个百分点,乡村学生乳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市学 生5. 80个百分点;乡男乳龋失的构成比高于城男3.77个百分点,乡女乳龋失的构成比高于城女2. 92个百分点,乡村学生乳龋失的构成比高于城市学生3.34个百分点;城男乳龋补的构成比高 于乡男7.56个百分点,城女乳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女10.41个百分点,城市学生的乳龋补的 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9.15个百分点,女生乳龋补的构成比高于男生2.14个百分点。乳龋患和 乳龋失的构成比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显示,乡男恒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男23.61个百分点,乡女恒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 女23.58个百分点,乡村学生恒龋患的构成比高于城市学生23.62个百分点;城男恒龋失的构 成比高于乡男3.74个百分点,城女恒龋失的构成比高于乡女0.65个百分点,城市学生恒 龋失 的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1.69个百分点,男生恒龋失的构成比高于女生1.85个百分点;城男恒 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男19.88个百分点,城女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女22.93个百分点,城市 学生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21.92个百分点,女生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男生3.20个百分点。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中小学女生的龋患率均高于男生,可能由于女生在生理发育上早于男 生,女生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的时间早于男生,且比男生更喜欢甜食、偏食、零食所致。

小学生的龋患率高于中学生,乳牙的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恒牙的龋患率则随年龄的 增长而上升,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乳牙逐渐被恒牙所替换;而恒牙替换乳牙后,随着在外 界暴露时间的增加,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蚀的时间延长,致使恒牙的龋患率呈现随年龄增长 而上升的趋势。

乡村学生的乳牙龋患率和恒牙龋患率均高于城市学生,乡村学生的混合龋均和患者龋均也高 于城市学生,这与1995年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尽一致。究其原因 ,主要是城市学生已从广泛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中受益,基本养成了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 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等;而乡村地区由于口腔保健网仍十分薄弱,致使乡村学生 的口腔保健措施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结果出现了乡村学生龋患率和龋均高于城市学生[1]。

衡量一个地区口腔保健水平为龋失补的构成比。甘肃省城市男、女学生乳龋补的构成比分别 达到10.94%和14.12%,城市男、女学生恒龋补的构成比分别达到22.73%和27.14%。但与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上海市男、女学生乳龋补的构成比分别达到51.4% 和39.1%,恒龋补的构成比分别达到63.6%和69.0%)。乡村男、女学生 乳龋补的构成比仅分别为3.38%和3.71%,恒龋补的构成比仅为2.85%和4.21%,明显 低于城市学生。这表明乡村学生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 窝沟封闭的推广应用、含氟牙膏的使用、患龋后的填充都存在较多的困难和不便。应切实引 起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2]。

由于龋齿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对龋齿的防治不能仅限于加强口 腔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口腔保健意识,要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 后 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同时,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如通过政府行为, 宣传和推广在饮用水中加氟,构建城乡口腔保健网络,开展儿童龋齿的普查普治,宣传推广 窝沟封闭,对已发现的龋齿及时填充等。

4 参考文献

[1] 阎水平.口腔流行病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71-173.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龋齿;预防策略

龋齿会造成牙槽骨或颌骨炎症,若患者未能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牙齿完全丧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龋齿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定期检查组(对照组)35例与预防策略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5-62岁,平均年龄(46.3±3.4)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5-64岁,平均年龄(45.7±2.9)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龋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向所有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龋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刷牙、漱口的频率、时间、饮食习惯等,分析龋齿发病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嘱咐对照组患者定期接受检查,给予实验组预防保健策略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健康教育知识宣讲:医护人员对患者详细介绍龋齿的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并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突出的问题,使他们对龋齿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提高治疗依从度。同时向患者发放口腔保健的相关资料,如手册、DVD等,使他们能够随时进行复习。

口腔健康教育:(1)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第一,指导其以正确的姿势刷牙。家长通过口头描述、现场演示等方法进行教育,并要求患儿回应。若发现患儿的刷牙方法出现错误,应及时进行纠正,防止患儿养成不良的刷牙习惯,导致牙龈损伤或牙齿清洗不彻底[2]。第二,家长应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监督患儿坚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身体力行为患儿树立良好榜样。告诫患儿尽可能地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多吃富含钙、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养成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第三,嘱咐患儿家长定期带小儿接受详细检查。若发现龋齿,应结合患儿具体病情与身体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成年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卫生指导外,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戒烟戒酒。

收集资料:患者取坐姿,由我院经验丰富的预防保健医生按照统一检查程度,采用平面口腔镜对患儿牙齿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前确保环境内光照充足。若发现疑似病变部位,采用5号探诊进一步检查,并询问患者病变部位是否出现疼痛、敏感等症状。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龋齿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37.14%,对照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65.71%,实验组的龋齿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不同年龄段患者诱发龋齿的因素各有特点:儿童、青少年患者:(1)细菌。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窝沟的细菌使牙齿釉质表面出现脱钙、溶解等现象;(2)饮食。首先,牙齿表面的残存细菌能够从未清理干净的食物中摄入生存必须的能量。其次,若患儿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摄入量不足,会降低牙齿的抗龋性;(3)牙齿结构。在儿童发育过程中,牙齿药棉容易出现窝沟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清理,极易诱发龋齿。成年患者:(1)饮食。近年来,社会生活环境与过去相比有显著改善,粗纤维食品逐渐远离我国家庭的餐桌。粗纤维食物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下降,使现代人在饮食过程中的牙齿的摩擦频率大幅减少,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牙齿清洁方式。相关资料统计表明,约有九成现代人的刷牙方法错误,不仅未能有效清洁牙齿,甚至造成牙龈等部位损伤[3];(3)生活压力。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龋齿发病率。老年患者:(1)食物嵌塞。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义齿与基牙间隙扩大等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使细菌能够附着于牙根等。同时由于附着位置特殊,进一步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2)唾液分泌量下降。唾液能够对牙齿起到缓冲、洗涤、抗菌等作用,但由于口腔器官组织或其他因素,造成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口腔内的环境发生改变。

生活中预防龋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口腔健康意识,自觉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口腔卫生习惯;(2)睡前不吃零食;(4)少吃或不吃糖分含量价高的食物;(3)增加每日豆腐、羊肉、牛奶、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钙质、无机盐食物的摄入量;(4)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12岁以上人群应尽量保持每年检查一次。

【参考文献】

[1]王秋伟,徐威,刘英群,刘美娜. 儿童青少年肥胖与龋齿关系的探讨[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03: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