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低碳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生物农药的应用。农药化肥的大量、大面积使用,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农作物中农药化肥的残留、农药在空气中的喷洒都对人们的身体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生物农药有毒性低、残留少、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生物农药,能有效减少传统农药的危害,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中的“绿色农业”、“生态农药”。
2、生物肥料的应用。生物肥料是指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对农作物有特殊效果的生物制剂,成分可能是某些特殊的活体生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物或者基质的转化物等等,特定的生物体可能是动物的组织、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的,也完全有可能是微生物。同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一样,生物肥料也是实际生产中的重要肥料来源。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不仅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污染了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低碳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肥料在低碳农业中定能发挥作用,发展生物肥料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作物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的使用,有效的缩减生产成本,高效的应用了空气中的氮元素和土地中的养分,而且能有效的改善土质的理化性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生物育种的应用。运用生物技术能够培养出抗逆性强、高品质、高产量的优质农作物,而且可以培养具有病虫害抵抗能力、抗除草剂能力、固氮能力、固碳能力等特殊农作物,从而减少人工投入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借助转基因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固氮能力,可以减少含氮化肥在农业上的使用量。在育种上应用比较多的技术有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农作物人工种子等。转基因技术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转移,得到新的农作物品种,能够抗旱、抗病虫害、抗寒等。组织培养技术多用在良种繁育、品种培育上,也用于无性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和脱毒,也用于种质的保存等。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培育出经济价值更高或者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农作物新品种。在自然条件下不结种子或者种子贵重的农作物可以采用人工种子进行繁殖,这样可以人为的调控农作物的生长,育种年限减少,而且可以防止种子的抗性退化。
4、生物质能源的应用。我国是农业种植大国,麦秆、玉米杆、豆杆等农作物秸秆很多,目前秸秆资源大部分没能很好的得到利用,只有少部分被用来制造人造板和配制食用菌栽基质。我国是消耗能源量巨大,而且能源短缺,随着近几年汽车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政府逐渐加大对生物质能源研究工作的投入。利用一些生物加快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速度,以此来开发研究沼气和有机肥,不仅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清洁能源,而且产生的有机肥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性能。
目前我国可以做到通过利用一些能源植物来生产生物柴油和酒精。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发现甜高粱可以生产乙醇,对甜高粱进行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培育出一些适合生产乙醇的新品种。乔灌草油料作物可以作为生物质燃料油的原料,而且这些作物可以生长了盐碱地、干旱区、山区、沙区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上,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能产生能源。目前可开发利用的能源植物除了常见的油料作物如玉米、油菜、高粱、大豆外,还有四合木、油楠、黄莲木等都可以作为能源植物。
二、结束语
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着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独立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 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图1)。
附图
图1“湿地农业”构成图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 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 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 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着[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着,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 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
伴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大量增加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然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有强大的实训基地为支撑,而工程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软肋。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在农业类高职院校中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创建高效实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问题。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招生数不足,人均投入大。
农业类高职院校通常以农业、园艺、园林等农林类专业为重点专业,招生亦以上述专业为主,因此土建专业招生数量通常不多,一般是每届招收一到三个班级,招生数在一百人左右。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每届招收两个班级,约110人。由于专业招生人数相对少,实训基地的受益面也比较小,人均投入大。
2.2实训基地建设场地不足。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需要由认知实训模块、单项工程实操实训功能模块、产品质量验收实训模块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四部分组成,每个模块由数个功能室组成,因此建设完整的实训基地需近千平方米的场地面积。农业类职业技术学院出于专业性质考虑,往往需要大量的蔬菜基地、温室大棚、果园、苗圃等设施。而这些设施均无法立体建设,占地面积大,但在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上,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实际留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面积非常有限。
2.3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和实践脱节。
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发展迅速,技术革新更是日新月异,而院校实训设施因资金投入有限,更新速度迟缓,许多社会实践已经淘汰的设备在实训室中仍大量存在和使用。例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经纬仪,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大量被全站仪代替,但在大部分的工程测量实训基地中经纬仪仍是主要的实训设备。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3.1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合理规划实训基地。
按照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实训基地必须对应学生工作的岗位进行规划和建设,能模拟生产主要过程,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应能配合课程的教学,将复杂变简单,抽象变具体,将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应由认知实训模块、单项工程实操实训模块、产品质量验收实训模块和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四部分组成。其中,认知模块包含建筑工程成果陈列室、典型施工工艺流程展示室、材料展示室、建筑构造展示室、结构模型展示室等;单项工程实操实训模块包括以砌筑、抹灰、钢筋模板、脚手架测量、管道电焊等为代表的工种实训室,绘制与识读施工图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实训室等;产品质量验收实训模块有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实训室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训室等;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可以结合学生工作环境成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成本核算部、材料管理室等。
3.2科学设计,建多用途实训基地。
建多用途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必由之路。单一功能的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但建多功能实训基地必须建立在科学设计的前提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成本核算部等综合实训室可以按照企业布局合并建立;工种相关的实训项目可以就近设置;施工组织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训室都需要电脑,只是需要的软件系统不同也可以合并设置。
3.3联合相近专业共建实训基地。
联合相近专业共建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快速通道。单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受益面小,使用效率低,很难争取到足够的资金和场地支持,因此联合相近专业组建专业群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是解决资金问题和节约场地的重要方法,如果结合得好还能相互促进。比如在建筑施工实训场建设中,在设计中加入园林元素,不但有一场多用的效果,还能美化实训场的环境,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装饰、建筑工程测量、室内设计和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存在的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实训项目可以进行实训基地的共同建设,比如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工程制图室等。学生在多专业融合的实训基地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相关专业的内容。这些内容也能起到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3.4走出校园,建服务企业型实训基地。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也是高职实训基地的三大功能。走出校园建服务企业型实训基地既是使命所定,又是发展的必然。所谓企业型实训基地就是作为企业主体参与到真实的社会生产中去,接受社会实践考验的实训基地。高职实训基地中有一定的技术设备,也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因此要进入社会并不是不可能。实训基地可以是承接社会培训,如工种考核、职业培训等,也可以是承接工程业务,如材料检测、质量检验、工程设计等。近年来,我校通过企业型的实训基地建设承接了建筑工程岗位证书的培训工作,承担了数个工程的工程检验工作和大量的农村规划设计工作。
3.5引入企业,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实训基地作为实训教学的工具仅在实训课上开放。这就造成了大量昂贵的实训设备利用率低,长期处于闲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大量中小工程企业或者缺少资金无力独立组建实验室,或者出于节约成本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这就为引入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例如本校工程造价实训室引入浙江瓯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工作室为企业提供造价咨询服务。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摆脱纸上谈兵,零距离接触实际工程,实训过程就是社会生产过程,实训成果能直接应用于社会。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实训的质量,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办活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6走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排除校内基地的场地和资金限制要求,而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无法模拟的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签订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学校能结合企业需要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对口的人才;企业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平台,对人才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学生则能获得最直接的体验经历和就业机会,最终形成一种三方共赢的局面。
4.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农业类高职院校中的有专业地位并不突出,办学规模不大,资金投入不多等先天不足,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从教学理念出发,从长远规划入手,科学合理安排,杜绝重复建设,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实训基地建设也要不拘一格,开拓思路,建一专多用多功能实用型实训基地;建服务社会的企业型实训基地;建校企合作的互利型实训基地;建紧密联系相互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只有这样农业类高职院校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海玲,张秀伟.关于高职实训基地社会化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09-110.
[2]郑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探索与实践,2011,(03):191-192.
关键词:低碳农业;发展;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48-05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HEN Sheng-tao1,ZHANG Kai-hua2
(1.City College,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83,China;
2.Th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the function and challenge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was surveyed. Accoring to the comparative data analysi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v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ow-carbon agriculture;development;survey;countermeasures
随着对农业环境问题的重视,低碳农业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碳的排放,实现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1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与意义
为了了解和分析低碳农业在我国开展的情况,笔者在2012年5~8月对武汉和上海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从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作用、存在的发展障碍以及支持机制方面,对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低碳农业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对其支持机制的研究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因此,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中,学历高的人数较多。按学历划分,大学以上123人,初、高中51人,初中以下26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48人,女性52人。
1.1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调查
对表1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历越高,对农业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化学物质残留关注度越高。同时,对低碳农业了解程度方面,随着学历的增加,了解程度增加。大学以上学历对低碳农业“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例达86%,初、高中学历的为76%,初中以下的为62%。对于发展低碳农业必要性调查中,大学以上学历认为“有必要”的为70%,初、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认为“没有必要”或“不清楚”的明显增多。对于低碳农业是否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调查结果与发展低碳农业必要性调查的结论基本一致,高学历的调查对象认同率达到80%,低学历的调查对象则更多倾向于否认和不清楚。
1.2低碳农业发展的意义调查
对表2分析可知,在低碳农业的扶贫作用选项调查中,对增加农民收入项的调查,认为低碳农业生产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价格的调查对象占85.0%,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占66.0%,而对增加碳汇收入不了解的占44.0%;在低碳农业为农村注入资金的选项中,82.0%相信财政补贴,60.0%相信民间组织和碳基金,而碳交易活动为55.0%。这反映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中,碳汇交易和碳基金的参与作用需要加强。
在低碳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选项调查中,对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认同度较高,三个子项认同度都超过60.0%,其中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85.0%,说明了我国农村希望对牲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潜在要求。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选项中,减少农村土壤、耕地污染和减少农村水体污染的认同度都超过80.0%。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选项中,发展休闲农业为90.0%,保护农业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林木覆盖率超过80.0%,这反映出我国农村对这几项的关注度,希望通过发展低碳农业对这些项目进行更大的改善。
在低碳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选项调查中,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节地、节肥、节能作用的认同度各占50.0%左右。保护生物多样性选项中,降低化肥和农药对其他物种的危害和增加植被,认同度将近90.0%。在新技术和新观念选项中,对于低碳农业生产创新技术的认同度较高,达80.0%,而对观念改变和国内外经验交流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2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2.1低碳农业发展的主体调查
在发展低碳农业的主体的选项上(图1),有129名调查对象选择“政府”,占总人数的64.5%;有45名调查对象选择“民间组织”,占总人数的22.5%;有26名选择“农民”,占总人数的13.0%。可见,在对发展低碳农业的主体的意见上,人们更倾向于政府推动,这是由我国政府部门所具有的较强的支配力决定的。选择民间组织的没能超过半数,说明我国民间组织能力的不成熟,农民的推动力占比最低,说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处于被动地位,无力进行主动的碳减排活动。
2.2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在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困难选项上(图2),有45.0%的被调查者选择“政府扶持力度不够”,20.5%的调查对象选择“缺乏资金”,10.0%的认为“低碳农业技术不成熟”,15.5%的调查对象选择“农民没有主动性”,9.0%的调查对象选择“低碳农产品价格较贵,市场需求不足”。选择政府扶持不够和缺乏资金的占比相对较高,这说明低碳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外部推动力量不够。
2.3低碳农业推广存在的困难
在推广低碳农业存在困难的选项中(图3),有35.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健全”,25.0%选择了“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技术、模式”,选择“个体农户难以组织管理”的占21.5%,18.5%选择了“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这说明缺乏政府支持与应用技术是低碳农业推广的最大困难。
2.4低碳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发展低碳农业主要缺少支持的选项上(图4),“缺少政策”选项占调查对象的40.5%,“缺乏资金”占30.5%,“缺少技术”占20.5%,“缺少市场”占8.5%。这说明调查对象认为低碳农业发展的市场前景非常好,缺少的只是外部的资金、技术和政策。
3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主要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3个方面对低碳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如表3所示。对上述调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政策支持选项的调查中,对“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的赞同率为81.0%,“对从事低碳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补贴”的赞同率为82.5%;认为有必要“建立低碳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比例达70.5%;认为“政府有责任引导农民参加低碳农业技术培训”的赞同率为90.0%。上述4项反映了政府在支持低碳农业发展中应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中国低碳农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政府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方式还不太明确,没能制定出相应的配套发展政策。因此,如何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实现农业的低碳化,还需要政府积极思考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进行引导和支持。
2)在技术支持选项的调查中,减少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方式以“推广农村新能源”最为受关注,赞同率为70.0%;而低碳农业技术应用存在的困难方面,认为“农民文化程度低,技术难学”的占88.5%,“已经习惯传统农业技术,不愿改变”的占85.0%,“土地面积小,无法运用技术”的占70.5%。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低碳农业技术的使用与推广,阻力主要来自于农民主观认识的不足。因此,低碳农业发展需要尽量减少对土地的耕作,实行间作可提升土地的固氮能力;施用粪肥和秸秆等有机肥料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但会增加农民的劳动力投入,许多农民对此有抵触。另一方面,间作套种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碳排放,但这种做法无法与机械化耕种的效率相比,农民同样需要加大劳动力的投入。现今,劳动力不再廉价,大部分农民通过外出从事非农业生产也可以获取不低于农业生产的收益。因此,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发展低碳农业实现了整体社会效益,却没能带来经济效益,难以获得农民的普遍认同。
3)在资金支持选项的调查中,人们对政府补贴寄予了厚望,赞同率达到95.0%,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占比为80.0%,政府农业基金占比为60.0%,个人自筹则没有赞同票,这说明农村自发组织低碳活动的意识十分薄弱。对于减少低碳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希望提供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占比为75.0%。综合分析,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社会效益显著,发展过程中需要来自外部资金的支持。现阶段,中国不论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都没有对低碳农业的开发建立有效的信贷支持机制,保险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以及相应的中介机构也没有发展起来。
4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建议
低碳农业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要求与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不一致,低碳农业发展需要更多支持。
4.1培养低碳农业观念是根本
要想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观念转变是根本。没有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配合与自觉行动,发展低碳农业会变成一句空话。要帮助农民不断学习低碳农业知识,推动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向低碳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1]。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村生活低碳展示村等,推动低碳农业发展。
4.2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方向
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农业发展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2]。通过设立低碳农业科研专项基金的方式,依据本地实际,开展低碳农业的企业和个人制订补贴政策,划拨专门资金对低碳农业示范区以及低碳农业基础科研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扶持[3]。建立低碳农业知识和经验共享中心,探索建立低碳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设立低碳农业科技指导人员,对农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3金融支持是关键
低碳农业发展,需要加强低碳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研究,特别是开展农业碳汇开发与交易的机制建设。低碳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低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建立多元融资方式。这个融资体系要由政府与农业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可以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贴息,担保公司设立担保基金,为低碳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环节提供资金支持[4]。除此之外,建立农村民间借贷与低碳农业企业的项目合作也是解决融资的可行办法。
4.4技术创新是条件
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专用设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废弃物最大化的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碳排放,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低碳排放[5]。
4.5宣传推广是平台
发展低碳农业,建立农业新科技和新产品集聚、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建立平台可以吸引和展示低碳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促进低碳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普及和传播农业低碳科技知识,促进低碳农业的推广和发展[6]。同时,不同地域可以依据地方的技术和农业基础,建立低碳农业展示与应用中心,整合农业技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农业产、供、销和农村居住的低碳化。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建立低碳农业知识培训中心,对农民、农业管理者进行培训,并进行推广,促进低碳农业在农村的普及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72-73.
[2] 罗吉文.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143.
[3] 孙蕾.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低碳农业发展[J].现代金融,2010(8):26.
[4] 高歌,田彬.实施蓝海战略助推低碳农业发展[J].现代金融,2010(11):22.
(一)优势分析1.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是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上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地区地跨亚热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和复杂多样的特点。河南省平均气温由南向北为15.7~12.1℃,年平均降水量为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7、8三月最多,年平均日照量为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89到240天,这种气候特点比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河南省现有耕地面积1.1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51%,位列全国第2位。境内土壤肥沃,绝大部分是平原,很适合农业生产。自古至今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都较高,农业发展技术和水平一直名列前茅。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为河南省低碳农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2.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河南省有很好的农业耕作传统和技术,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不断推进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种植业发展“五节约”农业和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五化”发展模式;养殖业也以不断的推进畜禽粪便沼气化利用和推广畜禽养殖集中区模式化发展;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为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市场化组织较为成熟。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中部六省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成熟。河南省利用比较成熟的农业市场,把低碳技术和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地把低碳技术和低碳农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低碳农产品的环保、营养和安全的优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果。4.科技优势较为突出。发展低碳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河南省的低碳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有59项关于低碳农业的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奖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低碳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可能。
(二)劣势分析1.人多地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河南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又加上土地流转市场尚不成熟,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因此,低碳农业生产难以产生规模经济。2.低碳技术回报率较低。由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技术的短期收益较差,一些企业认为低碳技术的收益明显低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都不愿意投入低碳技术领域。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低碳技术成本都较高,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3.低碳认证体系不完整。目前河南省低碳农产品的认证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一些有机认证体系杂论无序,降低了农产品的可信度。同时,对于低碳产品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相关认证监督部门必须增加更专业更多的具有认证资格的检查员。
(三)机遇分析1.国家对低碳经济的空前重视为河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一些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经验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推广直接影响河南低碳农业的深入发展。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利用发展低碳农业的各种优势,实现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2.新型农村建设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新型农村建设应非常重视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河南省投入用于综合治理农村的生态环境、减少农村污染的排放和丢弃的专项资金逐年增加,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四)威胁分析1.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恶化为低碳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近年来,河南省工业污染未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农业带来了污染日益突出,陆地生态系统退化较为严重,土地用来非农流转相当普遍,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低碳农业的发展由于较大的生态环境的压力而发展缓慢。2.低碳农业的发展受制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发展缓慢。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部分农户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有的甚至随便处理畜禽养殖粪便等等,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质,造成了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大量增加,因此,低碳农业生产方式任重道远。
二、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制度,制定完善适合河南省省情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农业碳汇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机制,推进农田保育和生态保护。
(二)加强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投入,要对村干部和全体村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农民从思想上真正认同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从而主动自觉的养成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增强管理理念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责任制。重视对国内外低碳农业先进经验的研究,政府应该引导农村开发低碳产业,鼓励公众使用绿色材料,倡导低碳经济,逐步推动全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
(四)加强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该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通过节能、节水、节电等方式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加大低碳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建立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的发展模式。大幅度减少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用粪肥、堆肥和有机肥代替,通过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的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