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梯施工计划

电梯施工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梯施工计划

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

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是为了解决石油危机的节能年代;第二代是为了解决易于人工操纵的电子控制年代;第三代是为了进行某种固定作业的半自动化操作的年代;第四代是试图进行全自动化操纵的年代。目前先进的工业国家生产的施工机械基本上属于第三代。

一、机电一体化是施工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施工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微电子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实行机电一体化。

微电子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高技术。微电子技术,词一算机技术与施工机械相结合促进了施工机械自动化、机器人化的发展。

(2)施工机械的自动化趋势日益增强,建筑机器人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已出现采用程序控制起重臂运动的液压挖掘机;系统控制混凝土布料杆的自动化混凝上输送泵;用于喷涂各种涂料的移动式多关节机械手;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上地面磨光、建筑物立面检修,以及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等作业的建筑机器人等。

(3)提高机械的可靠性、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施工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施工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监控 通过微电子技术控制机械自身或外界隋况,把机械的状态量显示在电子盘或数字盘上,必要时能发出声音或使机械停止。这种监控装置广泛应用于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上。起重机上装的力矩限制器也是起监控作用的。更为先进的有能够测量本身位置的施工机械(如盾构掘进机)以及能够测定工作对象的状态并把它作为图象信息传递的施工机械(如各种机器人)。

2遥控 在工作环境恶劣而危险时(如强烈噪声、剧振、高温、水下、地下、有滚石危险等情况司机有必要通过遥控操纵机械。

3半自动 不同的施工机械,其实行自动化的部分也不相同。有的是压力、速度、流量等控制的自动化;有的是作业装置的自动化;有的是行走机构的自动化,为使操纵技术易于掌握,往往需要对操纵技术要求高的部分实现自动化。

4全自动 即司机不用驾驶机械,只需操纵起动开关,施工机械即能根据所给定的施工要求自己判断和自行作业。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完全不用人的施工机械。

三、建筑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最高体现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由汽车工业向电子及其他工业部门扩展,现在除工业机器人外,已研制出应用于各种特殊作业的机器人,如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微型机器人等。

建筑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开发应用建筑机器人要比一般工业机器入困难得多。建筑业与一般制造业比较,具有以几个特点:

(1)建筑业是按定货进行单件生产的,每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都不一样,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倒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工作条件艰苦、危险且环境多变,因此很难保证机器人电子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在制造业中,作业对象是移动到机器人附近的,机器人不需要行走机构,而建筑机器人则需要行走机构。要移动到作业对象附近,尤其是建筑工地凹凸不平,到处堆满材料,还有高坡、台阶及障碍物,所以开发适合于建筑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难度很大。四、机电一体化为建筑施工自动化开辟了光辉前景

施工自动化是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部件化技术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划和管理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的自动化并非简单地由单功能机器人去代替技术工人的部分作业,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而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建筑生产体系,使之能充分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施工机械特性,就像制造业的工厂心动化生产一样,把现场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施工现场的工厂自动化。

国际上对施工自动化持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施工白动化只能应用于特殊环境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未来的建筑工地可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施工,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其实前一种意见比较实际,既需要也可能,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应用。而后一种意见比较浪漫,近似梦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一种科学幻想到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未来,会成为现实,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立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当前技工教育存在学生基础文化质量下降,在校学习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培养造就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加大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机电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知识、电机电气控制、低频电子线路以及数字电路等。本门课程实践性强。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型单一化,创新性不足本门课程教学中,许多技工院校采用本科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比较差。2.实践课应用性不强本门课程大概安排了8~10个实验课。这些实验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验证理论,即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与理解。缺乏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项目应用实践课,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与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目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技工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提高技能与实践能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限课时安排中,要求根据课程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1)电路部分。本门课程中电路部分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核心概念、工作原理等,笔者在课堂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软件的运行,对有关电路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电压与电流分析方法。(2)电机与电气控制部分。这一部分对技能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此,这一部分教学可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工作任务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这一部分教学应该尽量压缩理论课所占比重,安排更多实验实训课,通过精讲多练的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3)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部分。这两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散乱,笔者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安排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两大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层层分解,通过任务驱动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低频线路部分,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项目时,不仅是着重于讲解理论部分,而是要关注其实用性。在数字钟设计中,将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问题集中到本项目设计中。2.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1)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指的是将校内实训课安排为基础知识验证实验、综合实训两个层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有关基础知识,教师需要在实训课中安排基础知识验证实验课。通过验证实验课,使学生能够学会看电路图,学会设计安排电路图等,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完成基本技术与技能训练之后,可以将这些单元实训内容整合起来,安排综合实训课,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低频线路和数字电路部分,可以安排麦克风声音放大系统和数字电压表等实际电路组装与调试。在本门课程全部结束前一周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安排综合实训课,比如水厂冷却泵控制设计等,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2)实践教学与考证、技能大赛、网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根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将有关电子电工技术知识融合实践教学中,即将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融入本门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应用。教师应该选拔创新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织创新设计大赛、电路维修维护大赛以及数控机床操作大赛。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为学校和学生个体争得荣誉,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校园网内建设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资源,辅以网络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小结

实现技工院校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立体化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从反馈的教学结果来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深受学生好评。

参考文献:

[1]赵兵.刍议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构建[J].职业,2013(6).

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工实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校也顺应发展的潮流,对部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部分实习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发展要求下,也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从一名专业理论课教师转化成一名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师。在接近一年的一体化教学中,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1.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训练,以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能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2.一体化教学的形式。目前一体化教学在实际运用中有两种形式,即课程一体化教学和教师一体化教学。所谓课程一体化教学就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担任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教学。教师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即与教学、与课程相关的所有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实际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所论述的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学是教师一体化教学的实例。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激发兴趣

(1)以实例激发兴趣。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工业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产与生活。通过讲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2)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们可以在实习课中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工厂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练习时,许多学生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学不到什么东西。此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讲解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现象。通过这类事例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3)通过竞赛培养兴趣。我们可以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我要做”和“一定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教学的效果。

2.讲求教法

在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实验、实习安排在新授课后进行,作为对课本有关内容的验证、实习。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为此,就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即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1)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利用教具讲清原理。如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我们在讲解原理过程中,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分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和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然后每位学生配好实习器材,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

(2)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可以采用“纸上练兵”的方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并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

(3)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铣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分析各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元件的动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在排除故障时,基本上都能准确、快速地完成任务。

三、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2.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影响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边学边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一体化教学是“动恼”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在一体化教室上课,任课教师可以一边讲授基本理论,一边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吸收消化,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

4.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第4篇

一、机电一体化和建筑的关系概述

为了在建筑工程中更好地发挥机电一体化的作用,我们要明确工程的性质,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随着人力施工渐渐退出施工的舞台,机械化作为一种主导力量广泛地运用于建筑当中,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的效率,对电子管理系统方面的探索及应用更进一步地推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使得机械工程方面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工程机械不断发展的当下,机电一体化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逐渐向走合技术方向靠拢,先进的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当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

在具体的施工建筑当中,尤其是小高层的建筑,机电一体化的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加强的便利。而电子控制设备体现其高效、经济和安全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当中。建筑施工给机电一体化的使用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的工程机械的销售以及其质量都在明显成上升的趋势,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可以说二者是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二者更需要紧密联系,共谋发展。

二、建筑施工中常使用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1.半自动化技术

半自动化技术作为机械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它的使用范围、划分标准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施工的机械可以分为作业装置、行走机构以及设备运行速度这几个方面的自动化,为了更好地掌握机械自动化的操作要领,通常都是以最高标准来要求实现自动化的。

2.监控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不可预知的突况比较多,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不保证。为此,建筑领域引入监控技术来完成某种高危险的施工。监控技术作为一种利用微电子技术而实现得对机械本身展开的外部控制。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其液晶屏幕上会现实施工状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发出声音或者遇到一些问题紧急停止。这种监控装置一般会安放在推土机、挖掘机以及装载机械上面。例如起重机上面所安装的限制监测器就是为了对起重机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推动了起重机械的操作系统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当前,智能起重机配备有红外线、微电脑及超声波传感器。可快速地探测到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更先进的监控技术,例如安装在盾构掘进机上面的检测工具可以测量机械的作业对象,在确定好具体的目标后,将有关的图像传送到机械控制的系统当中,利用控制操作来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

3.全自动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实现全自动会涉及到部件化的技术领域的相关操作。针对建筑施工的全自动化,并不是指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全盘的施工操作自动化,而是要依靠一些技术人员通过相关的自动化编程最终完成自动化操作,让机械人按照相关的编程去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这就是在建筑施工中的自动化体现。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1.实现与网络技术的融合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产品与技术,需要有可靠的质量与完善的功能来进行保证,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并且得到迅速的普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处于网络环境下,就需要与这个领域相融合。网络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而机电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也是与之相关。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互联网+”融合,实现远程监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实现与微电子融合

机电一体化在未来要与微电子融合,这一趋势是结合当下的“微时代”特点,走向这一领域会大大减小产品的尺寸,让产品向更优化、更精简甚至到纳米级的方向去发展。这种产品有着高质量、轻重量,它可以被运用到诸多领域当中,并且有着不容忽视的优点。微机机械技术就是实现这一工程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微机技术,以此作为机电一体化走向纳米级的前提,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质量、轻重量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被运用的只有光刻、蚀刻这两种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有更多新型技术出现。

3.实现与传感器融合

当下,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工程当中,例如发电机中装置的机油压力传感装置,这项装置可以调节其工作状态,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沥青摊铺机中装置传感器,不仅可以让其自动找平,还可以让其达到自动前进,从而进一步调整平度标准。当下的传感器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有着多元化和集约化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传感器会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传感器将走向高品质、多元化和复合型、综合性、微小型的方向,研究新型的材料,探索新颖的方法,将传感器逐步发展到智能感知的领域当中,这是未来我们需要发展研究的方向。寻找新的敏感材料,研究新的感知方法,这将意味着我们的感知范围在不断扩大,可选择性也在不断增强。

电梯施工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措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现代高新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强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该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科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由于当时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才开始真正融入工业生产中,这使得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快便由起步阶段走向了发展阶段,不仅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且技术类型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编程周期短,对生产效率提高效果显著,有效满足了现代工业自动化发展技术需求。因此,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调度。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供电稳定性及可靠性。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能,人类已对电能产生了依赖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融入电力调度后,便可自动通过服务器来实现电的调度。这种调度方式不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更提高了调度效率和水平,降低了电网运行费用,实现了经济电网调度。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电网调度时,能够实时预测和监控电网负荷情况,生成监控和预测监控数据,并反馈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便可根据反馈结果数据,对电网以及电力系统进行保护,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避免电网超负荷后出现故障,这种调度方式大大降低了电网故障率。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行了自动化变配电站建设。自动化变电站的实现基础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现如今几乎所有新建变配电站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应用,这些新建变电站基本能够实现无人看守自动化运行。这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供电成本,更排除了人为因素对变电站的不利干扰。另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还实现了对设备的保护及自动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在设备故障时便会发出警报并反映出故障点,同时通过信自、传输系统把故障点信自、反馈给调度中心,维修人员便可根据反馈信息、找到故障点进行隔离与维护。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不足

2.1节能方面不足

虽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着较大的应用优势,但应用中能耗问题十分突出。电气工程实现的基础是能源,离开能源电气工程便无法实现,所以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并且高能耗就代表着高排放,这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当前能源短缺的今天,想要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解决能耗问题,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营造绿色生产环境。

2.2工程质量较低

电气工程质量较低,是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对电气工程监管并不严格,导致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所以一些电气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都存在问题,导致电气工程整体作业混乱无序,质量往往达不到预期标准。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成本,更给整个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2.3实施复杂

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设计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一些软件设计上的缺陷便会影响整个工程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利用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实际建设中过于繁琐,导致整体施工效率较低。

2.4系统集成化水平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技术功能在各个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也逐步向着集成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这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由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起步比较晚,目前系统集成化的程度比较低,还处于独立自动化的层次。因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功能和各系统之间的连接还存在一些阻碍,所以信息资源共享暂时还无法有效实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作用的发挥。

2.5网络架构不统一

按目前的情况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构建科学、高效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现阶段,因为我国电气工程企业中还没有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所以各个电气工企业的网络架构都各不相同,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没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缺乏兼容性,导致各商家或企业在进行软硬件交换过程中出现接口不统一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足的改进策略

3.1进行节能优化设计

想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问题,在整个电气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全面提升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应选择阻值较小、低能耗的干式变压器,以降低电流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材料选择上应加强对新型节能材料的应用,例如变相材料等,实现节能环保目的。

3.2加强监管力度

我国电气工程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监管,导致一些电气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质量问题是制约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质量的好与坏和监管力度的强与弱及其手段有着直接关系。只有保障监管的有效性,才发展,必须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解决能耗问题,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营造绿色生产环境。

3.3构建通用网络结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结构过于复杂是制约其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应构建通用网络结构,以实现工程及系统的快速、高效、高质建设。并且通用网络结构形式,更促进了网络资源配置和优化,提高了资源处理效率,实现了网络结构互通。

3.4提高系统集成化水平

首先,各个电气工程企业必须使用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将技术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发挥出来,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让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得到实现,因此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设计成本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3.5提高设计水平

一直以来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跟不上时展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阶段存在问题,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影响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与先进水平仍有距离。我国应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国内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在现代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21世纪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来说,大力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工业不落他国之后。

参考文献

[1]刘海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

[2]王娟,郑红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J].技术与市场,2012(07).

[3]乔荣耀,齐润东.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4]卢龙龙.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