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施工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特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在当今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的生产和电力的传输,并且将变电设备结合适应,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网络系统,所以一个相关完善的电力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供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很多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直接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还能对电力的负荷进行有效的控制。电力系统是以自动化技术为依托的一类技术,其中心为计算机技术,而且借助了不同的智能化的硬件和软件,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各类设备的运行进行有序的管理,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可以安全地运行。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技术是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结合起来,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实现了智能化的协调机制,并且促进了数据的自动化的传输,确保输电的稳定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扩大电网的规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而且实现了不同技术的结合,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的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具体的应用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其不仅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量,而且还使电网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满足了经济建设中对于电量的需求,而且确保人们的生活的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不断的完善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电力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地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扩大了电网的规模,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有序性。而且电力系统的网络的扩大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控制,在系统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1.2实现远距离传输
在一些偏远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条件比较差,而且经济比较落后,电线的施工成本非常高。通过制定科学的电线线路方案,采用柔性的输电技术,完善自动化技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供电难的问题。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其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所以,供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偏远地区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应该充分分析其经济条件。在偏远地区,供电的成本要比城市高。在对输电线路设计的环节,应该采用柔性设计的方案,可以有效地完善输电的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的采用,电力输送的效果大为提升,而且实现了远距离的稳定输送。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远距离供电,而且电能的质量不会下降,使得偏远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尽管我国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的施工技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用电量在上升,在电力资源运输的过程中,其负荷在不断的上升,导致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阻碍。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其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不能进行研发,而且各个地区出现不平衡的问题,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力资源的高效供应。
2.2技术设备出现老化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会出现老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很多电力系统设备的性能并不能达到标准,这就导致电力系统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电力设备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维修和保养,而且不同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在维护方式上也就存在差异,每一种设备在自动化施工技术控制中都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但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很多设备出现老化的问题,会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其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但是在电力系统实际的施工中,维护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能顺利的采用,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问题的建议
3.1科学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
我国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设计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的方案,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确保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
3.2不断更新维护
电力设备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流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相关的部门应该强化经济的投入,确保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使用,形成完善的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施工技术,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质量比较好。
3.3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的环节比较复杂,所以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提高综合能力,定期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水平,适应当前的各项科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对岗位的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平时应该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课程,从而使技术人员的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的支持。
3.4增强设计的科学性
现在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整体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系统设计环节缺乏相关的经验,而且在系统建设方面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考虑电网所处地区的情况,才能制定完善的政策,有效地防止自动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任何冲突,防止其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常见的故障。要对系统进行分布式的设计,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考虑问题要针对现实的情况,不能一次性地考虑全部的问题,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要针对每个环节,设计独立的预警分析,在进行构架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模块的方式,防止在多个模块管理中出现系统的冲突问题,而且在接线问题的处理上,要尽量简化接线,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接线占据大量的空间。很多自动化的电力软件在具体的运行环节,都要进行多次接线的方式,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多功能继电器的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接线的流程。在二次接线的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流程可以直接忽略,在对开关柜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实现分布式设计的方案,从而在开关柜的设计中,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接线,从而有效地防止各类操作失误的情况。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对系统的延展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尽可能的将各类电力软件进行规范和分类,实现自动化的接口技术,这样才能确保自动化技术满足各类设备的使用要求,在电网面对不同的环境中,才能更加灵活地运行。
3.5强化设备更新维修的资金投入
在电力网络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对电力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在企业中要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维护和分析,而且还要不断完善自动化软件和技术的研发工作,在这些方面都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设备运行得更加的稳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性的差异,所以各个地区的自动化施工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设备更新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发展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进行相应的扶持,确保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自动化施工的技术水平。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设备,应该定期的维护,做好系统的升级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行中的稳定和安全,使设备发挥出最佳的作用。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做好电网建设的扶持工作,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员可以深入到偏远的地区进行调查,并且针对偏远地区的情况,做好相关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对电网进行定期的巡查。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的过程中,要实现全面的检查,并且落实好各类维修的工作,使得各类故障问题都能切实得到解决。
4结语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施工技术如今已经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存在局限性,技术水平的发挥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卢喜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
[2]闫军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5,(4).
【关键词】进度计划 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 五、六级进度计划
CNPE福清核电项目部拥有完善的进度计划管理体系,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设计变更、物项到货、现场逻辑施工等综合因素影响,致使部分节点目标未能按照年度计划目标完成,在上游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项目部各级领导决定对五六级进度计划进行管理性提升,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中形成了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实践也证明了施工管理一部在五六级进度计划管理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3KX燃料厂房国防科工局验收、3MX汽轮机盘车、4号机组主控室部分可用等一系列重大里程碑节点均按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一、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管理及流程
(1)施工进度分析、明确目标。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弊,体现了进度计划管理在施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确保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具备执行性、指导性,计划的编制的合理性极为关键;在明确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前,施工管理一部组织相关施工单位、部门梳理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的剩余工程量、目前存在影响施工的制约因素;最终通过会议明确各项制约因素的解决时间,同时结合合同工期、现场施工环境、参照施工经验明确节点目标日期,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会议纪要。
(2)建立专项进度计划协调组。有目标的确定就要有完善的协调机制予以支持,为确保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中的各项节点、里程碑作业能够顺利完成,特成立协调小组,旨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能够确保各项制约因素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最短时间内完善,而在小组成员组成上也秉承着综合、全面的管理思路,在整体机制上设立组长、副组长,同时下分支成4个组别分别为技术支持组、施工协调组、质量控制组、物项协调组;各小组的责任范围整体上分类如下:组长: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总体负责人,总体协调、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各小组的接口关系;协调重大安装、供货、设计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各专业组的相关工作;协调各专业组内人力和资源。施工协调组:负责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跟踪督促必要的施工资源投入,保证赶工的需求;分析、总结计划实施情况,定期反馈给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长/副组长。质量控制组:负责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验收;施工方案、质量计划、工序变更的确认;及时提出影响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并跟踪整改情况;对于发现的重大质量风险,及时向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长/副组长汇报。技术支持组:负责现安装施工作业中的技术指导;出现的技术问题评估、确认;负责施工先决条件的梳理;协调解决会议提出的的相关技术问题;跟踪发出的技术澄清、变更文件及时处理。物项协调组:负责督促物项按现行版本计划及需求时间到货,负责协调与厂家的总体接口;及时反馈设备、图纸资料到场时间,如与现场需求时间不符,及时向里程碑节点协调小组长/副组长反馈;负责现场甲供设备缺陷问题与厂家的接口管理,协调现场设备问题的及时处置,协调厂家服务人员及时到场;负责物项到场后入库、检验、出库过程相关问题的处理,保障物项及时到达施工一线。
(3)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的编制、执行。里程碑实施计划原则上要遵循于年度计划,以保证年度计划关键节点实现为前提;若年度计划受上游不可抗力影响已经滞后则结合现场实际施工进展及目前具备的上游条件情况合理编排;在计划编排上实行多专业共同参与,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避免在计划的编制上存在专业间的相互牵制,为了强化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管理,在计划整体编制中明确增加里程碑作业、重大风险分析、资源投入计划、促使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有效实施得到更全面的保证,同时具备指导意义。
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经过承包商、监理公司、工程公司各相关责任部门确认后,由施工管理一部,而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与各承包商五、六级进度计划管理相结合,将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融入到五、六级进度计划中;并在五、六级计划中体现,从而将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与五六级进度计划形成巧妙的结合,在管理与考核上实现同步。
二、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管理亮点
(1)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巡检制度。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的进度巡查,实际上也是对现场施工工作从质量上、安全上、进度上的一次全方位检查;在巡视过程中对于现场发现的违背施工逻辑、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安全的问题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同时通过多部门、多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使得现场存在一些细节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并确定问题处理的责任人及问题处理完成时间,形成行动项进行跟踪,纵观巡检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施工现场的最小细节上的处理,实现进度计划上的最大效益。
(2)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报告机制。为使现场施工的进度、偏差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能够清晰准确的体现,里程碑节点实施协调小组每周编制施工进展报告,针对当前施工进展情况精准的反映出来,明确计划执行偏差、施工过程中存在制约因素、下周重点施工工作、现场施工进展照片,这样一来使整个现场施工状态描绘的极为清晰,为各级领导安排、推动现场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经验总结。当里程碑节点实施计划执行完成后,协调小组将参与的各专业科室、部门、承包商召集与一起,对计划执行的整个期间取得良好成绩、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在各方信息收集完毕后,由专项节点牵头科室工程师负责编写《协调小组总结报告》,报告内对进度计划执行整体情况、进度计划执行偏差、偏差原因分析、管理中取得的良好实践及不足、后续改进计划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协调小组总结报告》能够全面的总结进度计划执行期间的优劣点,对新增问题的处理或改进的收集,为后续机组施工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
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当今的工业领域中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环。接下来,我们就将针对这一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做出讨论,以期在未来的工业领域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入更新的领域。
【关键词】
工业;技术领域;自动化
作为一门高新技术,电力自动化在工业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金属冶炼、工业原材料生产、土建工程方面,还是在电子设备生产、精密仪器加工、汽车制造业等精密工业中,电力自动化已经在各个环节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电力,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能源,没有之一。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样,在电力工程领域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不断投入使用,人们对电力的使用越来越便捷。同时,这也顺应了电力工程的进步与发展。诚然,与欧美的老牌工业国家相比,我们电力自动化技术还相当不成熟,在各领域中的使用还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随着各领域中对于电力自动化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也显得更加的捉襟见肘。为了满足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自动化的需要,深化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便更加显得迫在眉睫。所以,如何又快又好的推进电力自动化技术革新与发展,如何将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的运用于电力工程,进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将是我们不断去追求探索的新课题。
1关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简析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门近年来新型的综合技术。通过对电子技术、信息化通信技术、电子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项相关技术进行整合与调试,从而产生并且投入日常使用的新技术种类。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凭借着操作简单,更简洁高效等特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不断地为电力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地服务。并且在使用中不断得到完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性,通过严格的技术指标,通过对设备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控与掌握,从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二,经济性,通过相关的技术和规章,优化工作中的资源配置,节省人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第三,高效性;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整理技术,使工作人员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收集和整理快速的做出选择和判断,保证工作又快又好的进行;第四,稳定性,利用信息采集技术,全面高效的对设备运行信息等做出采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2关于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种类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网调度技术。通过管理作为核心系统的计算,应用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整合和显示,从而使调度人员可以轻松的掌握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保证这个电网运行状态良好,当好电网“指挥官”。通过自动化技术,加强了电力工程中的监控,解决突发事件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这对于电力工程意义重大。第二,变电技术。在整个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变电站的升压与降压,让电流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小的能耗传输到相应区域。因此,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也成为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通过通信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和传输,从而达到处理变电站信息的目的。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现有的电力系统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对变电系统运行进行更好的监控与调整。第三,配电网技术。配电网技术自动化的应用,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他较多的被应用在城乡电网改造上。通过对城乡配电网的改造,将城乡电网正式接入网络,提升了配电网的网络化,另一方面更是直接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拓展了电力系统的应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是一种推进,对于电力工程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分段式研究,科研人员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分为了四类。并将这三类技术实际运用于我们生活、生产中的电力工程项目内容。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的是总线技术。总线技术,全称是现场总线技术,是使用十分广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之一。通过使用智能化设备,将电网中的负责各部分的设备、仪表和控制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于整个电网系统中内部信息共享和控制命令的下达与执行。同时,通过对内部信息的共享和统一控制来实现全电网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将统一电网覆盖下不同地区的用电损耗进行精确的统计和整理,然后由技术人员根据计算机统计的数据和信息反馈,做出准确的统计和数据交流,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最终完全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同时,随着智能程度较高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完善与使用,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物资损耗被大幅度降低。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失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和计算整理功能,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凭借这些资料作为判断和分析依据,进而对现有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其次,便是电力补偿自动化技术。近年来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成为了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这些仪器设备采用的都是两项供电,加上原本电网中就存在很多两项交流设备,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发生,那就是三相交流电不平衡,当然,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三相交流电不平衡的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耗电情况进行电力自动化补偿。根据不同的用电类型和用电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补偿方案,从而尽可能降低负载不平衡现象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该项技术中的配电自动化检测任务,更好的提高配电效率。第三,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这项技术在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项技术中,通过设立一定的条件,来对电网的工作进行调整,即在没隔时间段、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采取某些特定的管理措施,这便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最大的作用,也是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核心部分。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可以高效的对供电网络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主动数据库的控制对象是该区域内的整片电网,其控制功能强大可见一般。所以通过这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变人为的手动画后发控制为智能化主动控制,从而解决了人工操作造成的延迟问题。
4结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我们必须加强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来更好地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50,6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38-1
1 合理选用机械,发挥装备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日益增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械化逐步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设备在施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是水利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任务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科学配置企业有限资金,不断购置新设备,逐步淘汰陈旧老化设备,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注意机械品种、数量与配套关系,特别是对各道施工程序都应配备一定数量而且合乎使用性能和要求的机械设备。要选用适应范围广、体积小、重量轻、功效高、机动性大、坚固耐用和一机多能的机械设备。
2 加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加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是为机械化施工提供性能好、效率高、经济合理、操作安全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管理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完好率低,利用率就不会高,只有在保证机械完好的前提下,才有条件提高机械利用率。为此要求机械设备台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减少手工操作工作量。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技术状况会逐渐变坏,造成原因有:摩擦或摩擦与化学腐蚀所造成的磨损,这是主要因素。它能改变零件原有的几何形状与尺寸,配合间隙增大,某些零件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等变弱;机械性损伤,是零件在工作中受猛烈冲击或超负荷而造成的损伤,其形式不外产生裂纹、碎裂、弯曲、扭曲以致折断等,或因温度急变造成零件胀裂或因承受动负荷造成材料疲劳;热损伤,是零件受热不均、受热过甚而产生热变形或因存在较大内应力,因内应力松弛而变形。
3 培养机务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在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机械的现场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与组成部分。管理是科学,要做好机械管理工作,一定要有一批精通业务技术、熟练操作驾驶和具有保修技能的管理干部和操作保养工人。并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提高。培养机务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是机械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只有明确了工作任务,才能提高自觉性、有针对性地去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4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4.1 机械设备的分类编号
水利水电施工机械,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土方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砂石及混凝土机械、工程船舶、钻探及基础处理设备、动力设备和加设备等类。
4.2 设备购置
施工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规模和施工需要,参照装备标准,在上级核定的基建投资、其他专项投资和资产留存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等范围内,按规定时间提出年度机械设备购置申请计划,向上级申请分配或联系自购。
4.3 设备的建账、立卡和技术档案
所有设备均应试分类编号建立台账和一机一登记卡。它们分别记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分布情况以及各设备主要技术性能、价值、来源、附属装置、机长变更、运转、维修、改装、事故等。它是各级管部门掌握设备基本情况的依据。技术档案是编制备品配件供应和产品结构改进的依据,机械履历表是技术档案的简化形式,要一式两份,由使用单位、机管部门分别填单保管,定期核对。
4.4 设备的调拨、处理和报废
设备调拨分内部和外部调拨,内部调拨是机管单位和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无需办理固定资产转移手续,外部调拨是属变更产机,要办理固定资产转移。对多余积压或闲置设备,施工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理,可申请外调或按规定自行处理。设备报废,应持慎重态度,必须按报废条件逐台鉴定,机管部门复核,技术负责人审查,单位主管批准,才能输报废审批核销手续。
4.5 机械设备的封存和保管
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的变化,施工企业对六个月以上不用的设备,可以办理封存手续,进行封存。封存前应做好一次性维护保养。封存设备可免征固定资产税。本企业要启用封存设备,应办理启封手续,上级主管部门对封存设备可随时调拨其他单位启封使用。
5 机械设备的群众管理
5.1 贯彻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三定”就是把人和机械的关系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维护的每个环节、每项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人身上,做到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专责,台台设备有人管。其具体做法是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设备任命一人为机长或组长,机长或组长选举产生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操作人员和机长,一经固定,不要轻易变动,应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以增强其责任感。也可将保养人员固定,包用包修。
5.2 事故处理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DEA;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GF062.9;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1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26-03
一、引言
自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电力市场化改革1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对于电力市场化给电力产业带来的绩效如何,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却远未达到一致。电力产业的改革绩效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视角来看,基本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选取电力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DEA方法与计量回归方法研究电力产业的改革绩效。比如楼旭明、窦彩兰、汪贵浦(2006)选取中国1981~2001年电力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了中国电力改革绩效的相对有效性,他们发现中国电力改革的绩效不明显;杨淑云、于良春(2008)采用中国电力产业1996~2003年省际面板数据,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方法衡量了中国电力产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生产效率变动情况,结果发现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率;但肖兴志、孙阳(2006)对1978~2005年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清晰的规制框架、独立的规制机构与不断成熟的规制对象提高了电力产业总量与效率。第二类是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对发电行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绩效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于良春、杨淑云、于华阳(2006)选取了上市发电公司的样本数据,发现“厂网分开”改革没有显著的提高中国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李眺(2009)采用A股火电上市公司数据,利用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方法(SFA)与二阶段的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电价改革、要素投入对火电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2005年以来以激励性规制为导向的电价改革显著提高了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率。
电力产业分为发、输、配、售4个环节,目前的改革是发电市场充分竞争,但是输配售尚未完全分开,仍然保持垄断经营。因此,本文选取市场化改革前后发电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DEA测算发电企业的技术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发电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以期详尽的考察发电企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绩效情况。
二、发电企业的效率检验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2000年之前上市的以发电为主业(大约80%以上的主营业收入来自电力销售)的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时期为2000~2011年。在剔除主营业业务发生较大变化,以及数据缺失的样本之后,共选取20家上市发电企业。按照地域分东部地区6家(深圳能源、深南电A、穗恒运A、粤电力A、建投能源、国电电力),中部地区8家(皖能电力、漳泽电力、赣能股份、长源电力、豫能控股、通宝能源、内蒙华电、华银电力)以及西部地区6家(明星电力、三峡水利、桂冠电力、桂东电力、乐山电力、国投电力)。采用DEA方法测算效率需要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本文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固定资产净额、流动资产合计为输入指标,主营业收入为输出指标。
(二)效率测算与结果分析
1.综合技术效率
为了测算样本上市公司2000~2011年的技术效率,我们采用面向投入的BC2模型,使用deap2.1软件计算的结果见表1(结果的排列顺序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类时的顺序)。根据DEA的理论,综合技术效率即为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乘积,纯技术效率是企业由于决策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而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综合了以上两种影响企业影响效率的因素,因此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现实的生产效率,表1所列的即为综合技术效率(TE)。
数据来源:由DEA计算结果整理得到
(1)从图1可以看到,不论是全国平均的技术效率还是区域性的平均技术效率,2001年都是处于2000年到2011年这一时期的最低点,即从2000年到2001年技术效率处于下降通道,在2001年到2011年技术效率处于一种逐渐上升过程。表中的技术效率都是相对于本年度处在最前沿的发电上市公司而言,它衡量了不同发电上市公司相对于效率最高发电上市公司的相对效率大小,因此技术效率是一个相对指标。从2000年到2001年,平均技术效率的降低说明了不同发电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出现了两极分化趋势,一部分发电企业的技术效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