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院难道真的没有危机吗?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了114家医院而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对北京、四川、辽宁、广州、浙江5地区医院的调查中,平均每家医院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
面对着这样一些数据、数字,我们不难看出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
年初,有业内专家预测2006年将是中国医院的“危机管理年”。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在医学模式发生相应转变的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于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也日渐增多。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一些就诊方案临床成功率仅为60%,其本身就存在风险。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来说,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医院危机公关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没有谁可以跨越。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曾表示,目前中国内地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院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不能有效防范危机的发生,甚至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发生了的危机,而这些都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危机的存在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医院危机管理不容忽视,医院危机公关更不能小视。医院的危机绝非不存在,而是更多地被一些医院的管理者所忽视了。如果说医院目前没有危机,那也许他们正面临着危机。很多实事表明,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尽管现在没有危机发生,但很可能已是危机四伏了。
一个医院如果在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医院的医疗行为相当规范,无懈可击,那么我们可以说医院发生危机的几率很低,但决不能说不会发生危机。对于危机管理,只有明察危机于秋毫之末,才能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
不难看出,医院危机管理已日趋重要。医院危机公关是医院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调查显示,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担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让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等.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
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没有感受到英语是人的一种语言能力,也没有认识到英语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所发挥的作用。在专业课程繁重的情况下,许多医学生甚至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及格与否与毕业证相关,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就把过四六级作为终极学习目标,自然很难获得英语能力上的提高。这也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相背离,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效果。那么,医学生既面临着过四六级的硬性指标、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社会对医护工作者更高人文素养的要求,又面对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期望,是否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做一些改变,在英语教学和医学人文教育之间找到沟通的渠道?国内有学者提出把含有医学内容的英语文学作品引入英语课堂,能够加强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探索利用大学英语课堂达到既提高医学生英语能力又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事半功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医学人文融通教育
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以听、说、读和写作为基本技能的。语言的表达有赖于语言的习得,而学生语言的习得最终途径是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对于一个人的理解、领悟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并不是单指阅读本身,而是借鉴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包括辅助阅读的各种不同的英语训练活动。另一个方面,现代医学鼻祖希波格拉底说:“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联系,除开冰冷的数据和医生对疾病表征的主观判断,主要来自于相互之间的沟通。诊断过程中,病人要会描述,医生要擅长分析。但事实上,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这种情况对医护工作者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要准确地诊断疾病,解决病人的问题,就要更有效地调动语言能力和病患进行更好的交流,并学会用这些理解能力调节自己,提高自身人文精神,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作出努力。据以上分析得出,一方面,从医患沟通的角度可以看出语言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正好是语言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生大学英语教育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入口。
(一)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助英语学习
1.发挥医学生医学专业背景优势,降低英语阅读难度,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阐述了阅读者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使语言偏难,理解也能得到保证。对于医学生来说,外国医学小说选段的阅读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这些材料有关于医学专业,他们完全可以发挥专业背景知识,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吸收。同时,这些小说片段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内容,又因为涉及医学生熟悉的领域,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调动了医学生本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于英语学习。
2.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突显英语语言交际功能
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英语教育中的阅读和应用(即大量单词、短语、语法的输入)可以对学生基本的英语技能的提升提供丰富的内容,为他们英语口语交际提供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材料。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输出练习。笔者借鉴国内学者有关英语输入和输出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口头输出和书面输出。口头上,定期组织有关所学内容的口语心得交流、病人日记朗读和配音大赛。书面上,对所学作品片段进行个人改写,或写读后感和学习汇报。这些基于阅读作品的不同形式的输出,可以为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提供一个平台,使得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真正突显出来。
3.营造医护工作情景,拓展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共情能力
首先,医生作家的作品和描述医生的作品涉及一定的医生工作情景,表达了医生的职业观念和人生态度。医学生容易在阅读中得到从医生视角看待医学事业的直接体验,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起着间接导向作用。不仅如此,其中某些作品的选读,还可以增加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医生作家柯南.道尔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选段的阅读和赏析,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和古老病症的描述对扩展医学生专业知识面有所帮助,而且推理情节本身带有逻辑性,对学生思考角度的转换也具有启发意义。如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成为一种能力,将对医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和职业生涯中对病症的分析诊断能力产生很大的裨益,并且对增进医患沟通和提高医学人文精神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选择那些讨论疾病、衰老、精神、健康、死亡和等待死亡的命题的作品,就是为了要医学生间接地经历苦难和死亡。
如阿瑟.克莱曼在《疾痛的故事》开篇将疾病、疾痛分开,并提到医生的世界是观察、记录,病人的世界是体验、描述。阅读有关病患经历的小说能为医学生从患者角度体验疾痛本身提供了情景。例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夜色温柔》是作家在自己身患重病,又守在患病妻子的病床前写下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他身体、心理病痛的再现。阅读这类的作品可以让医学生间接体验病痛,感悟病人患病时的理解需求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从医护工作者的世界迈入病人的世界,对疾痛抱有更深的同情,对减轻病人痛苦提供更大的帮助。最后,描写医院工作人际关系的作品,例如阿瑟.黑利的《最后诊断》则为身在学校象牙塔内的学生提供了医护工作者自身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的现实模板。因此,这些有关医学的文学作品恰好弥补了医学生对真正医护工作的复杂性了解不多的缺陷,让他们在其中阅读到医学人物的百态人生,帮他们在毕业前积累更多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对医学事业抱有更大的热情。总的来说,这些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中的学习借助英语语言承载医学人文素材的方式,实现了英语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医学生既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习得语言,又可以徜徉于文学作品中,得到医者人文情怀的自我洗礼。
(二)面临的问题
显然,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对丰富英语课堂内容,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帮助,在医生人文素养层面上对改善医患关系也有一定实际意义,但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考察来讲,大学英语四六级还是一个硬性指标,课程内容和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技能水平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实际的应用。医学生们是否喜欢把医学人文思想融入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普遍的英语水平能否和这种教学方式很和谐的配合,都需要实践检验。
3.中外语言的理解偏差。众所周知,两门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理解的偏差。医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外文阅读理解感受,并让这些作品从语言外壳上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基本技能,从语言内容和文学内涵上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和医患沟通能力,这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投入度和学习悟性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7-01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被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我国现有的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 较1991年患病人数增长了31%[1]。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辖区内自愿加入规范化社区护理干预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辖区内150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其中女性患者32例, 男性患者118例,年龄在45~81岁,平均年龄62.5岁。所有病例的有吸烟史,酗酒史,高盐饮食等不良嗜好者114例。干预组的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22例,中学57例,小学55例,文盲16例。本组150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46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其他疾病等。小区内剩余7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16例, 男性患者62例,年龄在42~74岁,平均年龄61.7岁。所有病例的有吸烟史,酗酒史,高盐饮食等不良嗜好者55例。干预组的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10例,中学27例,小学35例,文盲6例。本组78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21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其他疾病等。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不良嗜好、文化程度、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建立高血压社区档案:对干预组高血压患者依照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建立高血压社区档案,包括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疾病史、家族史、一般体格检查、饮食生活行为、目前治疗方案及用药状况。然后按《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对所有患者的高血压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对所有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级,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分别进行一、二、三级社区护理干预。因自愿原则,对对照组未收集资料建立档案。
1.2.2 健康教育指导: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积极干预[2]。对干预组的患者每月定时通知参与对高血压知识的健康讲座。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手段,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因材施教。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高血压护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研究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以及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其他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以增加对慢性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1.2.3 药物治疗指导:目前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发现血压水平稳定后常自行停药或减量。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及其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一般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患者擅自停药和随意更换药物, 都有可能造成其他危害,因此对干预组患者的用药指导,对于减少错误用药和保持高血压水平,意义重大[3]。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保持状况,以及健康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了解情况以确定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保持状况:通过随访发现,干预组的病例中发生血压波动的人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 健康调研报告:对患者进行以高血压护理的基本知识,不良嗜好的危害性以及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其他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调查报告发现,干预组对以上内容的了解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心、脑等器官也可能造成损害,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子[4]。因此,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重要意义。我院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效果良好,血压波动的人群比例明显降低,对高血压内容的了解也有显著提高,同时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医患间的共同努力, 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为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有新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龚兰生,主编.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
[2] 阎秀丽. 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8):37-38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拔除智齿的大学生患者
1.2调查方法
现场发出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70份,占总问卷的85%,采用自填方式填写量表,并现场以聊天形式补充记录,调查对象的分为医学与非医学类患者。我们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智齿阻生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就诊的心理障碍及原因,及如何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问题 。
2.分析
2.1经对问卷调查和数据整合分析所得影响大学生就诊心理障碍有以下因素
2.1.1过往治疗
没有牙科治疗的经历,对牙科及其治疗缺乏了解。50%患者当看到医护人员、牙科椅口腔相关治疗器械和注射器等,往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有过往牙科治疗经历,24.7%患者因器械消毒,科室或诊所环境卫生问题影响患者往后就诊心理。
2.1.2认知水平
85%患者并不了解阻生齿的基本知识,例如什么是阻生智齿( 阻生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软组织、骨或邻牙的阻力等)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可能萌出的牙。形成阻生牙的原因甚多,但主要是因为颌骨骨量相对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恒牙。常见的阻生牙为下颌第三磨牙。)。其拔除的意义(预防第二磨牙牙周及牙槽骨破坏;预防龋病;预防冠周炎;预防邻牙牙根吸收; 预防牙源性囊肿及肿瘤发生; 预防发生不明原因疼痛;预防牙列拥挤。)以及应对方式。大多数患者只简单知道阻生齿是人口腔的最后一颗牙齿,为什么智齿长出会引起牙疼,70%的患者因为疼痛或面瘘才就诊,并不知道阻生智齿的影响后果。48%患者恐惧拔牙,主要是担心拔牙后的副作用(出血不止;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感染,发热;伤口疼痛剧烈,干槽症 ;麻药时损伤神经,长时间口唇或舌麻木;骨组织损伤或骨折;神经损伤神经损伤;牙根折断死髓牙、牙髓治疗后的松脆牙齿,不易完整拔除;颞下颌关节损伤。),这些担心的首源是不了解拔牙,对拔牙基本知识没有涉及,造成患者宁愿选择忍受疼痛折磨不愿及时就诊解决。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女生会因拔除智齿有瘦脸效果而选择拔除智齿,少部分男生反而赞同不拔除阻生智齿会让脸型轮廓明显。
2.1.3 疼痛的耐受度
对大部分的患者在智齿阻生引起的牙痛或者相关疼痛则会选择忍受。170名患者中有38%人曾由于疼痛增强,影响日常作息及生活时会选择就诊。有14%名患者选择吃药或忍受的方式。
2.1.4 医疗负担
口腔报销项目很少,智齿拔除无报销项目。大部分大学生的治疗费用来源于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32.4%大学生患者会考虑。普遍反映近年来医疗费的增长幅度较大,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到医疗负担较重 ,故此48.8%患者选择能忍则忍,一拖再拖的心理。
2.1.5周围环境
少数患者周围环境存在支持医生有关治疗的建议,能很好地合作以及对于口腔相关知识基本了解的人群,大部分患者认为就诊时的心理障碍与周围环境存在此类人群有很大的关系,会在亲属陪伴愉快的牙科治疗,可给患者以镇定、愉快和信心 。能减少患者心理上的紧张感。
2.1.6医生行为
81.2%的患者认为医生不负责任 ( 如诊断错误 ,治疗不认真,拔错牙等) ,医生拄术不过硬 ,治疗效果不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如不理解患者的意见,斥病人,不耐心解释等)收费过高等现象是他们就诊障碍的最大因素。极少部分患者因为害怕出现以上问题,在不知道如何选择医生的情况下会选择大医院,在自我安慰心理作用下减少一定的紧张压力感 。
3.讨论
3.1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友好信任关系
诊室布置整洁、协调,形成优良的就诊环境。沟通医患 思想,建立良好医 患关系是减少和消除患者就诊时心理障碍的关键 。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交谈两种方式实现。观察有利于在于保护的心理自然性,交谈则是了解患者的复杂心理活动的必然途径 。因患者施治有效的治疗方式。用轻松和蔼的态度,亲切适当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解释,在较短的时间里缓和环境气氛降低患者的心理紧张度,提高其心理适应性 ,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合作,为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起到很大的帮助。
3.2加强患者口腔教育
对于口腔的认知,除了本专业人士了解,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所以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患者进行口腔自我保健的“椅旁教育”诊室内加强海报,把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通过诊疗过程中教授给患者学生。开设咨询平台,让患者了解基本的口腔知识(智齿的拔除意义;智齿的副作用;智齿拔除的适应症等。)以及相关应对,让患者了解拔牙并不是弊大于利,从根本上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加强患者保健和及时就诊意识,减少患者病痛折磨。宣教工作还可以带动患者的周遭环境氛围,以点带面的方式传播口腔基本保健知识。减少患者的就诊心理障碍。
3.3 加强医生职业及道德水平
大部分患者到口腔科看牙,首先需要一种安全感 ,患者希望诊断准确,治疗无误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关键。患者为了安全,就存在着对牙科医生和医皖的选择度。选择牙科医生的首要标准是责任心强。对病人应具有同情心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取得病人的信任,尽自己所能尽可能满意患者的愿望和正当要求,使病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信心 。每个医务人员在掌握治疗技术的前提下,应具有良好的仪表、举止、职业行为和道德。让患者就诊时能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耐心,让患者很快适应以便表述病情及很好的配合医生,在这样的诊疗过程中了解口腔医生是依靠自己技术而非是牟利。
参考文献:
[1]犟春勋,饯序,王克和 ,等定性研究中的抽样技术.中国社会 医学 .1995 ,4(59) 8
[2]ShinH,D0mot0D Welmstein p 等,居住在美国一个城市中的中国人惧怕牙科调查报告.第二届世界口腔预防医学大会文摘汇编,1989,9
[3]桑翠平,工企影响儿龋病就诊心理行为因素及对 医刊 2002年第l5卷第6 期,2002(03)
[4] .张霉萍,侯风英,口腔科病人就诊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现代口腔医学 杂志1997年第ll卷第2期,1006 (04)
[5]陈黔,掌握患者就诊心理提高门诊检验质量,西南军医 2006年1月 第 8卷第1期 1672.7193(2006)010072.02
[6]张一,王璐,宋锦莲,老年口腔病患者100例就诊心理障碍分析,现代匿药 卫 生2001 年第l7卷第4期
[7]陆龙章,口腔患者就诊心理分析及调整,《中国保健》 医学研究版 ChineseHealth Care 1005-2720(2007)04-0078-01